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单位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单位文化建设范文1
事业单位不具体从事物质产品生产活动,事业单位作为特殊的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发展社会事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的创立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单位本身的利益,而是为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社会福利而服务。为了维护事业单位的良好形象,需要规范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尤其是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事业单位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既保证单位健康发展,又能满足公众对于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内部控制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保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国有资产安全和高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以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现阶段,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一些事业单位存在着资金浪费、决策随意、效率低下甚至贪污舞弊等现象,如假疫苗事件、公积金贪污案件等,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财政部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事业单位通过内部控制建设,规范组织成员行为,明确权责关系,明晰价值标准和价值导向,从而保证事业单位资金和资产安全,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事业单位文化建设是其内在沉淀和外部需求的必然要求
事业单位文化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发展理念、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的总称。事业单位文化是其职能履行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如医院形成了仁爱、守责、勤勉、诚信的文化,高校突出了钻研、敬业、开放、诚信的文化内涵等。事业单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建设,将全体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行协调融合,形成特定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使职工的个体价值和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实现统一,从而凝聚人心,形成向心力和归属感,明确共同的发展目标和理念,推动事业单位发展。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承担者和公共资源的使用者,其文化建设必然要体现社会公益性,使事业单位开展的业务活动符合社会公众预期,符合公共财政的发展目标,并随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通过文化建设,事业单位能够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营造健康有序的业务环境,从而增强事业单位的软实力。尤其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环境下,通过文化建设可以使广大职工理解改革精神和实质,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服务意识,培养团队精神,以实现事业单位的改革目标。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的关系
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的内涵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具有趋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一致,它们都致力于实现事业单位发展目标,履行好事业单位职能,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实施对象一致,它们实施的对象均是单位的“个人”,通过对个人行为的整合,对个人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使每个人都能按内部控制的规范和文化建设的要求开展业务,实现事业单位发展目标;三是作用点一致,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都能促进事业单位全体职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遵守制度规范,促进事业单位有序发展。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适用方法上,前者以制度和流程设计为基础,以风险防范为基准点,明确不同岗位的权利和义务,并辅以奖惩措施,是一种“硬约束”;文化建设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熏陶,凝聚人心,提升事业单位全体人员的服务意识和部门团队精神,是一种“软约束”。内部控制是“他控”,文化建设是“自控”,两者缺一不可。“好的制度可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使好人变坏”,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没有强有力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将显得苍白;缺乏积极的文化建设,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内部控制设计得再好,也难以有效落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泰勒曾指出:“在引进最好的制度之后,)获得成功的程度同管理人员的能力、言行一致及其职权受到的尊重成正比例。”在良好的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体系,才会成为全体职工的行为规范。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事业单位文化是统一思想、价值观念的黏合剂,内部控制是“法”,文化建设是“德”,只有将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形成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四、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建议
(1)转变思路。由于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行政化色彩,事业单位文化建设体现在围绕国家政策贯彻、主题落实等方面,形式上也较为单一,以文体活动为主,迫切需要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目标和现实情况进行调整。不少事业单位已注意到这方面问题,并做了有益的尝试。比如,某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推出自己的文化理念:“质量为本、技术领先、数据权威、服务高效”,“与您共创更安全的世界”,理念推出后,配套的是一系列流程服务承诺,内部控制设计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规范的流程设计和内控措施实施,实践了单位的文化理念,为社会公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检测服务。(2)以人为本。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再好的制度设计也不会产生高效率和良好的效果。事业单位要重视全体职工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大家的专业技能,完善相应的培训和再教育方案,提升全体职工按制度规则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部门协作和团队建设,实现事业单位发展目标。事业单位要顺应社会发展形势,建立科学完善的聘用、培训、晋级和淘汰机制,制定合理的绩效奖励制度,不断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发挥管理者的带头作用。事业单位管理者的道德素养和思想观念对内部控制与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自觉遵守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全体职工团结一心,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工作。(4)完善监督机制。完善的制度设计没有落实也只是空中楼阁,事业单位应完善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内控制度实施情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考评,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可设立内审部门,从组织机构上保证监督工作落实到位。
作者:赖江涛 单位: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参考文献
1.裴文君.如何改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现代商业,2010(17).
2.赵春梅.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及存在问题分析及完善建议.致富时代,2010(12).
单位文化建设范文2
一、文化建设的地位
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刻总结了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的伟大成就,把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明确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报告提出要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保障全体人民的文化权益为宗旨,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方式,达到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的目标。
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的重要性决定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表述:
1.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需要。
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对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到党的十六大以后,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对文化建设长期的重视和不断探索完善下,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大幅提升,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2.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和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何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才大国,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顺利实现。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巩固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民族凝聚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有利于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促进科学繁荣发展,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3.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国文化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相对滞后,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实现“文化更加繁荣”,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合单位实际,服务文化建设的几个方面。
我单位作为城管局下属的市政养护部门,本着“精心养护管理、确保市政设施完好”的宗旨,主要负责对市区道路进行设施巡查、维护等工作,是一个与市民的利益切身相关、与市民面对面、接受市民监督和评价的基层部门。对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需要从以下几点加强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
要把握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掌握不断革新的科学知识,就必须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学习、创新,创建学习型组织,推动组织成员持续学习吸收新知识,继而推动组织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在我单位日常道路养护过程中,要求单位成员,特别是技术人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进取精神,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发现自己的不足,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通过多种渠道来弥补自身知识体系的缺陷、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有利于对整体形成合力,资源共享,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组织成员快速成长。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进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进行加强:
1.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形成学习理念。如开辟宣传窗,及时介绍、张贴有关理论创新、最新科技成果等报道,把握社会科学发展脉搏;建立图书室,针对各单位需要,定期采购最新的图书供单位成员借阅;开展举办科技展、读书会、研讨会等活动,增强单位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定期开展培训课程,促进知识更新。开展多层次、多系统的培训活动,加强各个母子系统、兄弟部门之间的了解与联系,加强合作与交流;丰富的培训内容也能使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员工都能得到提升。
3.定期开展业务考核,保证学习成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的理论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在各个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定期开展考核,能给员工造成一定的紧迫感,增强工作的负责心,使员工的运用能力不断臻于完善。
(二)深化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法律保护。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各单位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内容,各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在市政道路养护工作中,需要员工们在市管道路上与市政设施、施工机械打交道,身处车来人往的复杂路段,操作的是重型机械,深化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加强:
1.落实制度保障。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并相应制定适合本单位情况的制度和措施,使专项工作有专项制度,加
强针对性。在操作过程中,签订《安全生产保证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分管责任人和实际操作人员。在工程结束之后,视实际情况进行奖惩。2.加强安全知识教育。生产安全事关员工切身利益,不可忽略其一,必须要做到人人牢记,因此要大力、全面地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可采用开辟宣传窗、张贴安全知识图片和标语、开展岗前培训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大节日、重大工程期间,要做好安全知识教育工作。
3.做好安全准备工作。针对本单位实际情况,做好安全准备工作有重大意义。对于经常在车流量大的复杂路段进行作业的道路养护工作,保障施工安全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如要对维护、整修路段进行必要的围护,对重型施工机械进行操作前的检查和操作中的故障排除,对施工人员在夜间工作时反光背心的配备,以及必要时安全帽的佩带等。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建设是党在基层单位中提升形象、巩固领导地位的需要,是保障人民利益不受损害的需要,也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廉政建设是我国历代政权非常重视的一项内容,只有将人民利益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将个人利益摒弃于政府作为之外,政府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戴,不断巩固和壮大执政的基础。市政工程是与市民息息相关的,道路养护工作的成果为广大市民所见、所用,市政单位的廉政建设保障市政工程用尽可能少的资金换来尽可能高的质量。如何加强市政单位廉政建设,有以下几点思考:
1.加强思想教育。市政工程的受众是广大民众,为保障民众切身利益、保证市政工程质量,廉政建设应以预防为主,从各方面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开展观看廉政教育专题片、廉政读书会、廉政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强化领导干部自律意识;要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参与度;树立一批廉政典型,以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廉政建设的互动性。
2.推进廉政制度化。通过制度建设,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纳入工作部署,把廉政教育纳入责任制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检查考核;签订市政工程廉政合同,落实工程责任;保证廉政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在经费上予以支持。
单位文化建设范文3
[关键词]单位;建设安全文化;突出成绩;结论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305-01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种类事故存在88102”规律,即100起事故有88起纯属人为,10起为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综合造成的,只有2起是难以预防的。我国事故统计表明,80%以上事故是由于职工不安全行为所致。我局2007年以前,每年发生至少2次以上安全事故,至2007年达到最高点,一年发生7起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大量的违章操作所导致的。
安全管理思想在安全管理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思想决定着意识,意识决定着行为,行为决定着安全生产的结果。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人,关键是做好人的思想,建立安全意识。因为设备需要人去操作、去使用,制度需要人落实和遵守,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也需要人去创造。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说,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抓住了安全生产主要矛盾,抓住了安全生产发展的基石。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包涵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塑造单位形象安全文化
单位对现场施工人员统一服装,统一配戴安全帽,住宿帐篷统一被褥,统一配置活动器材,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人感受到职工充沛的精神活力和崭新的精神面貌,同时,通过创建青年安全示范岗、开展安康杯活动,评选文明班组、文明车队、文明项目部等载体,开展各种安全文化活动,折射出单位的安全生产思想、工作作风和安全审美意识,体现单位外在的安全文化。
二、建设安全规章制度文化
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单位必须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行业操作规章》实现所有岗位均有操作规程,并严格操作。并通过《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将安全生产工作与单位的绩效工资挂钩,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层层落实,严格考核,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规范职工安全行为,形成完整独立的制度管理体系。
三、打造单位安全理念文化
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态度,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单位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和情感认同。
在工作实践中,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始终将安全文化建设当做一项主要工作来抓。深刻认识到,必须狠抓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从本质上达到安全发展的目的。在长期实践中归纳、提炼体现单位特点、具有自身特色、内容完整清晰、具有推广价值的安全文化理念,如:“安全工作想不到就是失职,做不到就要问责”的核心安全理念;“安全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人本安全理念;“安全工作是领导干部的第一政绩”的安全服务理念;“不要带血的效益”;“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螺旋递进”的安全管理理念;“管人、管事、管思想”相结合的齐抓共管理念;“安全工作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忧患理念;“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没有任何借口”的安全责任理念。推行“只有发现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和“有情管理、无情制度、绝情处理”的安全管理理念,增强干部职工“安全第一、绝对第一”的意识。在新的形势下,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思想和“安全工作一定能搞好”的信心,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诚信安全”的自律意识,使“诚信安全理念”渗透到每位干部职工的日常行为中,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了职工的作业行为,使“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成为单位干部职工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同时,通过各类方法,渗透安全理念。如开展安全锦句、名言征集活动,开展安全诗歌、小品、响声征集活动,开展职工家属对野外一线职工的一封安全信,并收集整理,印发给单位职工。使安全教育入情入理。
施工项目部建设安全文化前沿阵地,设有安全文化长廊,安全质量宣传标语、安全质量园地,施工现场安全警示牌,安全生产规范检查表。
安全理念文化的更新和提升,积极引导了职工行为,凝聚了职工思想,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次规范了单位职工行为,进一步提高了单位职工的整体素质。
四、建设职工行为安全文化
在施工一线坚持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新上岗的职工进行安全培训,要求职工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让职工知晓由于不遵守安全行为规范所引发的潜在危害与后果。上岗工作时,正确佩戴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依法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对高危作业及有毒害的环境有明确的工作时间和限制加班政策。
每年坚持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坚持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同时,开展岗前安全教育活动。落实安全生产公开制度,并鼓励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积极举报安全隐患,落实职工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在活动期间购买宣传品,召开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到野外项目部开展安全互查,给安全管理人员发安全防范短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安全现场会和“关爱生命、安全发展”集体签名活动。开展了联合安全检查活动。开展施工现场安全演讲活动,开展共同朗读安全规定活动和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向职工渗透安全知识,绷紧安全这根弦。
五、建设职工习惯安全文化
组织职工开展经常性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经常疏理、检查自己工作岗位的安全风险点,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做到措施、资金、期限、责任人、应急预案“五落实”。
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安全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使单位职工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在长期管理实践中塑造人人知晓、共同遵守的安全价值观。并通过对安全生产理念和安全价值观的不断宣传、完善,使广大职工认知、识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起到促进安全与保证作用。
单位文化建设范文4
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 江苏无锡 214028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文化建设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单位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保证。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应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单位员工的思想的进步。
[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单位文化;对接
党的十报告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系统部署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新的目标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在新常态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对于一个单位而言,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单位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可以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更好地为单位的工作服务。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文化之间的异同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是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文化是一个单位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价值取向,它是本单位员工认可并在潜意识当中进行遵守的一种价值标准。思想政治工作和单位文化都是通过教育灌输、情感渗透以达到统一认识,提高员工素质为目的,具有凝聚、协调、激励的功能。通过教育、引导和激励员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实践,以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对员工进行有效管理,最终形成单位共同的价值追求。
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既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单位文化,也不能用单位文化代替思想政治工作。它们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一是范畴不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思想性,本质上属于政治范畴。单位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和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管理性、经济性,属于经济范畴。二是内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以基本理论为基础,对员工在单位发展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情绪问题进行疏导。单位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结合本单位内外环境确定的管理理念、单位精神等,被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以此规范和管理职工行为。三是特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共性化”。立足于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其基本精神适应于每一个单位。单位文化追究“个性化”,具有原创性、自有性和独特性,是区别于其他单位的一种个性的差异化文化,也是单位全体员工共同努力长久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的体现。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单位文化创建中的作用
相对于涉及面比较广的单位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性显得非常明确,它是单位文化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是单位文化的灵魂。同时单位文化的创建又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精神依托。[1]首先单位文化的发展要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为单位员工的思想素质的提高,精神风貌的熏陶提供支持。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单位文化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构建起一个总体发展的框架;其次,单位文化的创建不是一个短期的、快速的过程,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积淀,一旦形成一个优良的单位文化氛围,可以对员工的思想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全体员工朝着共同的目标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单位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发挥到以优秀员工带动整个单位的文化的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单位文化的发展要紧跟时展,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形成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同步前行。这种发展的适应性、开放性和连续性同样不是一种无序发展,它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指导。最后,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有利于单位文化建设更好地提升品位,规范发展。要取得单位文化的提升,就一定要找到一个文化的发展点,这个发展点是一个兴奋点,是单位员工的需求的体现。单位文化建设就是要寻求这个兴奋点。我党所推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全体员工进行服务的,单位员工的需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所在,我们要以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发挥员工的创造精神,实现其人生的发展价值。
三、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文化的对接
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具有一致性、持久性、稳定性。一旦一种思想观念形成,它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并且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保持行为上的一致性。当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在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其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和单位文化建设都是为了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的,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保证单位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其中物质需要为较低层次的需求,而精神需要为较高层次的需求。在建设单位文化的时候,要首先满足单位员工基本的生活需求,然后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目标努力。这就需要树立一个员工普遍认可的价值观,用以协调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单位可以按照自身发展的需求制定一系列的目标,引导员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单位发展方向的个人计划,并为之付出努力。
2、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依托,扩充单位文化建设的广度
为了使单位文化的积淀更为厚重,单位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就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多角度来进行文化内涵的挖掘。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作为其进行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在人力资源的利用上可以和党建、工会等机构联合起来,对员工的生活进行整体规划,并与单位的各个社团联手,使单位文化深入到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保证文化建设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广泛性。[2]
3、把握时展的脉络,提升单位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水平
与时俱进是我党发展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单位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单位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闭门造车,要体现出单位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在具体的实践中,在政治理论上引导员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引导员工明确工作和生活的与时俱进,并将这一思想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去,提升单位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水平。思想政治工作和单位文化建设如同骨肉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对任意一方面的忽视都会影响单位员工思想的改造。在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融入到单位文化建设过程中去,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员工的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单位文化建设范文5
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进入新时代以来,对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转变工作思路与方法,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加快社会进步与发展。组织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是当前事业单位发展中的关键,能够促进内部凝聚力的增强,坚定信念与目标,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工会工作的价值与优势,增强组织文化建设效果,为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文章分析了事业单位工会工作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索发挥事业单位工会工作在组织文化建设中作用的策略。
在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能够应对当前负面舆论的影响,坚定单位的前进方向,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而事业单位工会则是劳动者群体的代表,能够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增进事业单位和职工之间的密切联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为了能够加快组织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应该明确工会的作用,在促进文体活动质量提升的同时,可以实现各部门的组织协调,加快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在新时期工作中,事业单位面临的挑战也逐渐增多,尤其是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因此,应该以组织文化建设为契机,借助工会的力量,扫清单位在未来发展中的障碍,满足其健康发展的要求。
一、事业单位工会工作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明确建设目标
在事业单位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以组织文化建设作为依托,促进共同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为职工的个人成长与单位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在多元化的时代下,事业单位组织文化建设存在目标不清晰的问题,导致建设思维与实际需求的衔接性不足,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较低。而通过工会工作,能够增进与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明确当前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实现对日常工作的科学化指导。深入到群众当中,能够对职工的个人意愿、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等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保障建设目标与方向的正确性。
(二)创新建设途径
在组织文化建设中发挥工会的作用,可以实现建设途径的创新,增强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事业单位的内部凝聚力。工会是全体职工利益的维护者,能够真正解决职工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从其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組织文化建设活动,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目标,增强全体职工的归属感与凝聚力。尤其是当前很多负面舆论会对职工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工会通过情感思维引导,可以凸显组织文化建设的感染力与影响力。
(三)完善运行机制
组织文化建设运行机制的构建,能够促进各项文化活动的顺利实施,落实文化建设的目标。但由于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运行机制的效率较低,无法落实对组织文化建设工作的约束与规范。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落实组织文化,促进职工行为准则的形成,增强在工作中的自我约束力。
二、事业单位组织文化建设的问题
组织文化环境的缺失,是当前组织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管理责任制的运行效率较低,无法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导致职工在建设活动中的参与度较低,管理混乱的问题也导致了资源浪费。在工作中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无法保障组织文化建设的秩序性与规范性。职工在工作中的效率较低,无法实现统一指导,导致大量重复工作现象出现。在组织文化建设方式方面,仍旧沿用传统工作理念和方法,导致其效果不佳,无法真正体现工会在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在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导致其较为反感。缺乏对职工生活状况与思想动态的深入分析,组织文化建设工作流于形式化。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对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的关键,但是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导致评价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存在阻碍,无法实现实时评估建设工作的开展现状。职工在工作中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不足,不利于落实上级指示。
三、发挥事业单位工会工作在组织文化建设中作用的策略
(一)明确工作目标
为了增强工会在事业单位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应该确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与职能。工会负责人应该对本单位的工作性质、特点、部门设置和组织结构等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工会的自身属性,制定阶段性与长期性组织文化建设目标,确保各项工作可以与时俱进。制定工作目标不能脱离实际,而是要立足于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状况,在做好信息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及时优化与调整工作目标,实现对工作实践的科学化指导。
(二)创设文化氛围
在健康、积极的事业单位文化氛围中,职工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先进文化指引自身不断提高与进步,增强组织文化建设效果。因此,工会应该加强与职工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其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及问题,并为其提供针对性建议。为了增强职工在文体活动中的参与热情,还应调查职工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使其在组织文化建设当中体现自我价值。同时,表扬并奖励表现优异的职工,为其他员工树立良好榜样,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环境。管理人员应该做出示范,实现日常工作与组织文化的有效融合,并严格要求自己实现对每一位职工的熏陶。鼓励职工对工会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消除职工的不良情绪,做好信息的反馈工作,便于调整组织文化建设方案,使其更加符合职工的发展需求。改进不合理的组织文化环境,优化工会管理方式,优化服务模式。
(三)创新工作方式
在以往的工作当中,由于工作方式过于单一化,导致职工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不高。因此,应该逐步创新工作方式,使其符合职工的实际需求与本单位的运行要求。与党政部门相较而言,职工会对工会产生较强的归属感与亲近感,因此,工会在上级指示传递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到职工群体当中,明确他们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想法,确保组织文化建设活动的多样性,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激发职工的高昂情绪。通过文化活动,增强工作动力。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组织文化建设更应该拓展线上领域,帮助职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开展精神文化活动。在先进人物录像、录音的学习当中,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使职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促进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构建网络交流平台,借助微博、微信和抖音等平台,宣传先进文化,帮助职工端正态度,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完善评价机制
为了增强工会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实现对工会干部的有效考核,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组织文化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应该增进工会部门与上级主管部门、职工代表的交流与沟通,保障评价标准的全面性与评价流程的规范性。根据事业单位每一阶段的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并对其进行总结与反思,以促进绩效机制的高效化运行。科学评价活动负责人和参与组织者,促进其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构建先进的组织文化。
单位文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文化 理财效率
一、引言
事业单位与企业经济活动千差万别,无视两者的差异,机械地进行纳税调整,等于否定了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实际上事业单位大多是以生产精神产品或提供劳务服务为主旨,它不同于企业生产物质产品,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应相对清晰,事业单位的精神产品或劳务服务,很难准确地把当期的成本、费用完整地摊销进去。事业单位理财目标制约着事业单位理财行为,并引导事业单位理财行为的作用方向,而事业单位理财行为又是事业单位理财目标的实现方式。因此,对于“财务管理文化对事业单位理财目标行为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财务治理效率的内涵
任何经济体制与结构中的公司治理问题归根结底都在于在既定的公司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获取最优化的公司治理效率。同理,财务治理问题归根结底就在于在既定的财务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获取最优化的财务治理效率。财务治理效率高低问题的实质在于在既定的财务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财务治理组织体系及治理机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降低财务治理的成本并同时获得多大的财务治理收益。财务治理效率的最优化问题即在其他条件既定之下的财务治理成本最小化或财务治理收益最大化的求解。
三、财务管理文化对事业单位理财基本职能的影响
理财的基本职能是有效培育与配置理财资源,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影响理财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主要是:参与理财资源配置行为的人即理财人的素质;理财资源配置制度与机制;理财资源配置模式和方法;作为理财资源配置基础的信息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等等。这些因素,都是理财行为的内生性因素。在这些因素中,理财研究领域关注较多的是理财资源配置模式和方法,从已经接触到的理财文献看,理财的内容主要就是集中在“理财技术性方法”或“操作性”理财领域,而对理财制度与机制的关注很少。这里所说的“理财制度”,是与经济学中的“制度”概念相一致的广义上的理财制度,包括正式理财制度与非正式理财制度。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制度是至少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对单个社会成员的各种行为起约束作用的一系列规则,这种规则可以是正式的,如法律规则、组织章程等,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如道德规范、习俗、信任等。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财务管理文化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按照这些解释,财务管理文化实际上是内含于制度特别是非正式制度之中的。内含财务管理文化的非正式制度对事业单位理财不仅仅是有效的,而且对于一个高度不确定性和越来越复杂的事业单位理财系统的运行也是必需的。
四、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文化建设,提升理财效率
1、强化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监督体系
部门预算是一个涵盖部门所有公共资金的完整预算,其预算编制以部门为单位,将各类不同性质的各项财政资金均统一反映在该部门的年度预算之中。部门预算的编制采用综合预算形式,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将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因此,要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制定科学、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早编细编预算。通过提前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各个项目,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预算一经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按预算执行;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追踪问效,切实强化预算管理,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文化建设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理顺单位采购与集中核算的关系
政府采购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公共支出管理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和作用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对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扩大行政事业单位采购的范围和规模,能实行公开招标的,都要按规范的程序实施行政事业单位采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工作的透明度。逐步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编制,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做好单位所需采购的物品统计、成本核算、采购资金划拨等工作,通过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和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计划的编制,有计划、高效率地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采购活动。
3、依托信息优势,开通远程报账系统和远程查账系统
要抓核算,系统优先;要抓管理,信息先行。没有充分、准确的信息,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难以提高核算和管理水平。随着我国财政收支规模日益扩大,预算会计核算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在细化预算改革、实行财政集中收付集中核算和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制度的前提下,更有必要加快开发统一、高效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这也是降低会计核算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文化建设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制,必须立足于电算化和网络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日常工作。远程报账系统和远程查账系统应该是能够确保国库系统每天处理大量交易,对有关信息做出精确的记录和处理;能够按照不同要求生成各类报表,提供各种角度的信息;能够连接上下左右,包括上下级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与银行国库,实现分工负责、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而且,财政主管部门对管理的财政资金的拨付、使用的从过去的每年或每月依据报表进行监管改进为每日对实际的拨付、使用、情况的及时监管;监管的内容从过去只能根据报表监管汇总的情况改进为每笔资金的每笔开支,管好用好资金。
4、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财政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
一方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文化建设要加强内部控制与自我约束,严格操作,防范风险。由于财政性资金集中管理后,财政资金管理的风险也大为集中,必须加强内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防范风险。将应纳入预算内管理而目前尚在财政预算外管理中“支流”和“转圈”的行政事业收费、罚没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其他收入等各种财政收入全部纳入预算内,纳入国库核算,进行有效监督。同时,地方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收支计划是,也要把预算收入统盘考虑,确保预算收支信息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而对每一笔支出都应实行事前审核,核对金额,在保证凭证真实、准确、合理、合法后,才能通知银行付款。要建立大额费用审批制度、超指标审批制度、超用款计划审批制度以及预算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明确责任。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文化建设还要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向预算单位反馈资金支付的信息,与单位形成相互牵制的机制,接受财政内部监督部门、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保证财政资金、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另一方面,要求单位财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现阶段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依据的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相分离的原则,但分离不能造成脱节。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文化建设行使的只是日常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原有的筹集资金、正确执行财政部门批准的经费预算和财务计划、管理本单位的财产物资、制定本单位具体财务管理办法、参与制定单位业务活动计划等职能不变。
【参考文献】
[1] 魏秀波: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J].才智,2008(5).
[2] 周昌红:构建现代财务管理体系,深化事业单位改革[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