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1
当我们发现一个培训班应该上课的时候一个人也没有,或者只有一个年轻的培训教员在教室玩手机的时候,基层工作人员总会无奈地解释说:老百姓最近实在是太忙了,没有时间来参加培训!当我们发现“面点师”培训考核现场培训学校请的师傅准备好一摞擀好的饺子皮,学员拿着这些饺子皮到考评员那里登记姓名和身份证后就算技能考试通过了的时候。我们不禁会问:考核怎么能这样?考评员就会解释说:这完全是在配合目标任务的完成!在一次计算机中级操作员考试过程中,笔者发现理论考题竟有10处错误或乱码,技能考试的考题也缺乏可操作性,最后只能送分以保证合格率,这样不仅失去了考核的意义,也显得这种考核太缺乏严肃性。可见,在这种目标考核体制下,要“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只能靠“虚拟技术”了。
二、对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大数据统计结果的反思考
我们随机调查了某地8389人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记录,其中有710名在两年内参加了2次以上职业技能培训,61人参加了3次以上职业技能培训。竟然还有一人2年内参加了6次不同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而且经核实该人这两年正在部队服役!这种基于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说明什么问题呢?表面上看,好像年龄越大越愿意,也越需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可事实是什么呢?有没有可能只有那些年龄大而不需要培训或者即使参加了培训对他们的就业也没有什么帮助的人才会来参加这种“拿个证在手里也没有什么坏处”的职业技能培训呢?有没有可能是因为4050政策,要领取社保补贴必须到街道、社区审核,而无奈地被迫参加这种自己并不愿意参加的培训班呢?我们还对参加不同工种的培训人员年龄分布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人员、性别、年龄都与培训指标考核有着极强的相关性。而与就业、培训愿望、企业的需求以及工种对性别、年龄的选择和要求均没有太大的相关性,更看不出哪些人更需要培训!
三、对如何提高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效益的几点建议
1.取消指标考核,建立政府主导的市场化培训机制
改革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就是要提高政府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把好钢用到刀刃上,让需要培训的人能够得到培训,让企业需要的工种有人愿意学,学会了愿意做,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政府要做的是服务和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工作,要放开培训补贴工种限制。政府不能做民办培训机构的保姆。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以及工种的开发要完全交给市场,让市场决定他们开发和培训什么样的工种。就像新东方一样,他的优势就是外语培训,从出国留学外语培训开始,后来又根据市场需要推出了高考外语培训、四六级外语培训等,收到了很好效果。
2.充分利用好公办培训机构和高职院校的良好资源
公办培训机构、高职院校具有良好的培训设施、场地和师资力量,是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的有利条件,有利于职业技能培训事业发展。
3.民办培训机构只能作为补充而不能作为唯一依靠
从本质上说民办培训机构是商业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政府的培训任务交给他们,而指标考核又要通过他们来完成,培训工作就会受到民办培训机构的挟持,从而浪费政府的培训资金。
4.将企业的工程师、高级技师作为培训力量
可以考虑把企业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作为培训力量,充分利用企业场地和生产设施、设备进行职业工种的培训,更多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对企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进行培训资格认定,对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应准予招生进行相应工种的培训,对参加生产企业内部培训,经专家评议合格并能够被企业录用的学员应当给予补贴。培训机构也可以聘请具有培训资质的企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到学校兼职,将职业技能传授给学员。经培训机构培训的学员要经过相应工种的企业专家评估,被企业录用至少一年后方能拿到培训补贴。
5.加强技能实训,减少“黑板式”培训
技能培训的关键是技能,培训对象是成人,属成人教育范畴,很多技能是靠练习才能得到的,试想不下水只听讲,能成为游泳健将吗?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就业,企业需要实实在在的技术、实实在在的技能,它不同于大学教育!因此要想办法加强技能的实际训练,让受训者学到真正的技术。一个拿着维修电工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只能换换灯泡,或者甚至连家庭用电与工业用电都区别不开,万用表也不会用或者培训的时候都没见过,他怎么能胜任企业的平时工作?
6.多开展针对性、订单式培训
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就业,而不是知识储备,更不是为了养生。所以,人社部门要通过技术手段或大数据技术了解近期企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订单式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性。
7.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平台
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平台,让老百姓想学什么就能够知道到哪里去学,知道学什么工种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知道哪些企业需要具有哪些技能的人才,知道哪个行业薪资水平比较高,知道参加什么工种的培训就业后能拿到什么比例的培训补贴,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什么样的工种。同时让培训机构知道哪些企业急需哪些工种的人才,怎么样才能培训出这些人才。这样政府才有更多的精力做好服务、做好管理、做好引导,而不是花大量的精力去协调哪个培训机构开设哪个工种的培训班或者这个培训班让哪个培训机构去开设,基层单位也不需要采用“虚拟时空技术”,疲于应付指标任务的完成。
8.让培训内容跟上时展,提高技能鉴定水平
加快行业、职业工种的培训标准制定科学的培训大纲,编写对应的培训教材,并且能够随着时展和技术发展动态更新,让培训出来的学员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而不是在Office2013的时代培训Office2003的使用,在大数据时代培训DBaseII的结构。
9.职业资格鉴定要靠专家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近年来,社区教育的兴起对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在提升全民素质和职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自身建设、内涵发展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随着工作的深入,有必要对社区教育的功能进行理性思考和准确把握。文章阐述了加强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功能的基本思考,指出了职业技能培训对社区教育的积极意义,分析了在社区教育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制约因素,探索了开展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途径和方法,旨在引发对社区教育的进一步思考与研究。
论文关键词:社区教育;职业技能;职业培训;功能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运用本社区各种教育资源来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社区教育的认识,很多人认为这仅仅是一种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文化休闲活动的教育,并将这些视为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有人认为,社区教育就是以本社区组织为主体开展的教育,并认为这就是社区教育的执行主体。不可否认,社区教育具有娱乐性、地域性等特征,但如果仅限于此,社区教育的发展空间将十分有限的。笔者认为,社区教育是区域教育的重要阵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将社区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对于拓展社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社区教育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社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价值取向
(一)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人的全面提升
社区教育的本质是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根本,是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本位,是社区人力资源的一种再造性开发过程。人的发展关键是人的各种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可理解为指人的体质状况、品格修养、生活情趣和技能水平等的总和,这些素养的提高可以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的体质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得到改善,人的品格修养可以通过学习修炼得到内化,人的生活情趣可以通过文化教育得到充实,人的技能水平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得到提高,而不同人群对教育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随着城镇人员结构的变化,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农民工增多,技能培训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如果这一群体的人员素质不能得到提高,是无法承担区域发展的的重任的。研究发现;“全国各地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坚持社区教育以民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方向,积极面向社区转岗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残障人员开展成人职业技能培训。”
因此,将社区教育仅视作是一种休闲教育或体锻教育的观点具有偏面性,应该将社区教育与社区休闲教育区分开来。也就是说,社区教育应该将生活水平改善、职业技能提升、个体全面发展作为其主要内容,并进行重新定义。社区教育应通过各种培训活动,尤其是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整个社区成员的素质,并经过这样的培训,使社区成员整体素质尤其劳动职业技能得到大大的提高。所以,社区教育应该成为社区成员就职、创业本领,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成为关乎民生、提高社区成员职业素质的重要措施。由此可见,社区教育充分体现人力资源开发本位,是社区教育“姓教”的质的规定性。
(二)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社区整体发展
社区教育的任务是以社区发展为根本,是以社区和谐共生为本位,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推动行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社分开将成为现代社区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社区正在逐步成为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也要求社区教育回归为社会发展行为,恢复它姓‘社’的本来面貌,与社区发展纳入同步发展轨道。”也就是说,社区教育应立足社区、依托社区、服务社区,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社区的发展,关键是人的发展和提升;社区的进步,需要各种人力资源的支持,既包括管理人才,更包括各类职业技能人才。
社区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符合区域要求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标要紧紧瞄准社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时时刻刻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服务,使社区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环境从整体上协调发展,以达到人和自然和谐共存、人和社区共同发展的目标。所以,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将一些职业培训项目纳入到社区教育中去,才有助于提高社区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才能使社区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现。近年来,各地政府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以区域定位为特点,开展符合区域特点的教育,尤其在社区教育中,依托区域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机构,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各类通用的专业人才,鼓励社区力量教育培训向高层次发展,创造现代教育品牌。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大教育观念,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人才培养,建立起了与区域建设及功能定位相匹的、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满足市民学习需要,具有开放化、社会化、终身化为特点的终身教育体系框架,这些也正是现代社区教育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所以,在社区教育中,职业技能培训是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区域教育整合
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也就是社区教育将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全方位教育统一于社区之中,是现代社区“大教育”观的体现。基于这一特征,社区教育是各种教育活动的综合体。在这个教育综合体中,各类教育形态、各种教育机构、教育力量、教育资源、教育因素之间相互协调,形成整体的教育合力,共同为社区发展服务。职业技能培训自然成为综合体中重要组成部分,引导社区教育向促进社区建设的方向发展。
不难看出,在社区教育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是社区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的一种整合。为了充分发挥区域培训机构的作用,社区需要加强与各个方面的联系和沟通,包括体制内的社区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有关职业培训单位,也包括体制外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民办非企业培训机构及培训集团等,还包括相应的职业培训管理机构。通过在社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社区通过与各种机构相互合作、协调,激活了社区的教育资源,发挥了社区教育资源最大效用,对于推动区域“大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区教育推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制约因素
(一)人们对社区教育的思想认识还不全面
人们认为社区教育就是休闲教育,或者认为是老年人的娱乐教育,管理层面也有轻视社会教育和非正规学习的观念,职业技能培训很难进入到社区教育的视野,无法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客观上,很多地区社区教育的内容主要还是局限在休闲娱乐上,从近几年全国各地所列社区教育课程就可见一斑。据上海2011年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评比统计来看,参评的社区教育课程有80%是休闲类课程。
人们认为社区教育主要就是老年人的教育,忽视了社区教育对辖区内各个层面人员的重要性,尤其忽视社区教育对在职人员、下岗人员、外来人员教育培训的作用。由于这样,在大多数地区参加社区教育的人群均以老年人为主,社区教育没有就业谋生的取向,缺乏技能培训的特征。从这点来看,社区教育把人群集中在老年人的倾向相当严重,社区教育的受众面严重局限。
人们认为职业技能培训是企业的事,是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的事,社区教育要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是得不偿失、事倍功半的事,所以没有必要。在对各社区进行调研中了解到,社区层面对职业技能培训普遍采取不涉及、不投入的态度,社区也很少与当地学校挂钩对本地区待业人员进行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在很多地区的社区教育中处于真空化的状态。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倾向,有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把乡镇成人学校开展的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同于社区教育,认为这就是社区教育的全部。
(二)社区对培训资源的整合机制还不健全
把职业技能培训融入社区教育,需要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提高资源的整合力度。应该看到,社区教育的办学场地条件是远远无法满足社区居民职业技能培训需要的,单靠社区本身的条件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好社区可用的培训资源。在很多社区,一方面国家投资建立了高标准的职业培训基地但利用率并不高,另一方面培训资源就在身边但社区教育不去有效利用。究其原因,就在于社区对资源整合力度相当薄弱,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仍然各自为政。
同时,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力量整合不力,也是影响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因素。显然,要开展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教师是关键。社区不可能自已拥有大量的培训师资,但需要有稳定的师资队伍,这完全依赖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社区各单位的支持。没有健全的整合机制,就不会有稳定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更不会有适合社区发展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市民对社会培训的认同程度还不够高
一方面,社区居民认为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不高,这也是造成市民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应该看到,鉴于目前的社区教育现状,社区教育中的职业技能培训还没有受到市民的充分信任,就是有的农村地区以乡镇成人学校为阵地开展技能培训,也限于条件和师资等因素,难以得到广泛认同。所以人们认为,去社区接受技能培训都是低水平的。
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项目相当有限,难于满足市民不同的需求。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开展技能培训的地方,项目主要就是本地原有的一些传统技能培训项目。如有的农村地区,也只有农作物种植等培训项目,其它项目很少或根本没有。随着社区的发展和人们就业需求的变化,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能创造就业机会的培训项目会更受市民的欢迎。
还有,培训奖励机制和就业导向机制配套缺失,激励不足。目前很少有社区对参与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的市民实施奖励措施,劳动部门也没有将社区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挂钩,所以这方面的机制还较为薄弱,影响了社区市民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社区教育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途径探索
(一)发挥社区学院终身教育整合平台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全国各个地区相继建立了社区学院。以上海为例, 2006年市委、市府出台的《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形成以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为骨干,社区内中小学校、居民小区办学点、村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明确,对于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全国各地建设社区学院的模式不尽相同,但作用是基本相同的。
社区学院作为社区教育的龙头,理应在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中发挥好协调作用。首先,社区学院可以实现与区县一级层面政府机构的沟通,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和服务,推荐政府培训项目;其次,社区学院可以加强与区县层面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机构、培训协会等联系,整合相应的教学资源信息,为社区提供培训教育服务;还有,社区学院可以开展各种培训业务指导,加强社区师资培训,开展培训课程统合,提供教研工作指导。总之,要开展好社区教育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社区学院处于指导和协调的中心位置。
社区学院本身也是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应该在办学内容和层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依托社区学院开展职业培训是可行的。以上海为例,各区社区学院基本上是由业余大学、电大分校、职业培训机构整合而成的,具有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资质和办学条件,尤其是近年来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学院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职业培训格局。近几年来,社区学院面向社区、服务社区,把各类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了整个社区,正在成为社区一支不要缺少的主要培训力量。同时,依托社区学院开展职业培训也是必要的。社区学院作为区域内唯一一所高等学府,具有高层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在区域职业培训中具有引领作用。要发挥社区学院在区域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优势,为区域培养高层次的职业技能人才。
(二)加强社区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统筹协调
整合区域内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是开展社区职业技能培训重要基础和前提。社区教育是大教育概念,不可能靠几所培训机构或几所高校来完成,教育资源整合是各级人民政府对社区教育进行统筹协调的主要内容,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直接影响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
要充分发挥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投资力度,制定了有利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的各项措施,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以上海为例,90年代开始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工程,使各区县形成了良好的职业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而上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面临逐年减少的状况,有必要充分调配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资源。另外,利用好区内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资源或其它培训机构资源,会产生教育资源的倍增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充分利用地区各类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据培训需要应合理调动各类人力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以上海为例,各区各类高等院校云集,各种培训机构较多且层次较高,培训教师较为充足。同时,随着各类学校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这些服务社区的愿望也很强烈,与社区共建,与社区共荣,正在成为上海各类学校的办学思想。利用好这些学校的教师资源,已经成为社区和学校的共识。
要充分进行区域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整合。一方面,社区可以运用现有的培训专业课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办学资质,为社区培训所需要的人才。方法上,可利用送出去、请进来、联合办等形式,用好现有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社区发展的要求,借助各种职业培训资源优势,开发新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并遵循学以致用、按需施教和注重实践的原则,使培训课程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加强课程的通识性、应变性,使课程内容达到量身定制的效果。
(三)把握区域特征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点
在社区教育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功能,扩展了社区教育的外延,弥补了社区教育的不足,使社区教育真正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民大教育,所以要正确把握职业技能培训与区域特征的关系。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为了体育教师更有效地在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获得与提高职业技能,在回顾国内外在职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在职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基本结构及组成要素和构建程序及其实施的策略。
进人21世纪,综观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可以看出,所有竞争核心最终落在人才的竞争上,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成为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准,要卓有成效地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使在职教师不断地获得、发展和提高职业技能,以达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鉴此,亚待开发与构建一个依托教学实践,针对校本课程实践所需要的、因人而异的,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目标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融为一体,具有具体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目标的可操作性和系统、连续性的在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模式,以便教师更有效地在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获得与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一、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基础
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是借鉴cbe(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展开的研究,是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目标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融为一体,根据不同的体育课程顺目)的不同需要,因受训者而异地确定教师技能培训规格与标准的自我(实践)培训过程。
(一)cbe教育模式的由来
cbe是英文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的首字母缩略语,意思是以能力为本的教育。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主要用于对当时技术工人的再培训,以便使他们迅速掌握枪弹等武器制造的技术与技能,二战后一度衰退。本世纪60年代后,随着新行为主义教育流派的兴起,为适应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加拿大等国的创造加工,cbe又得以复兴,并逐渐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职教模式而流行于北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20世纪90年代初,cbe教育模式传人中国,并在职业学校相继开展了这项教改试验,对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cbe教育模式的涵义
cbe教育模式重视受训者个人素质的独立发展,强调的是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它注重以职业岗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核心,并围绕这种能力培养制定教学计划,开发课程体系,实施有效管理,指导学生者学习和考核。cbe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主要包括知识(与岗位工作紧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新技术)、技能(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态度(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cbe教育模式所探索的是一项研究如何将能力培养融人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指导性的学习过程。
cbe的基本内涵就是对受训者成功走向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行为和能力进行指导。
二、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
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是在cbe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在职体育教师的任教学校为培训基地,以体育教师为学员,本校校长(院、系主任)为组织者、领导者,依托教育教学实践,以提高体育教育教学实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培训过程。
(一)制作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能力图表
运用cbe职业能力分析((dacum)方法,对体育教师必备的技能进行具体分析,确定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能力图表。所谓dacum(develop a curriadum)是“开发一门课程”的英文缩写。它对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要求进行系统分析并形成dacum表格。dacum表(参考:陈庆和。能力本位体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p97一114)的左边纵向为体育教师职业的综合能力要求,一般为8一12项,每项综合能力按从易到难、由浅人深或按工作流程顺序,向右横向分解成若干专项能力,一般为6一30项。如此,全部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就构成了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因此,dacum表又称之为职业能力分析表。
dacum表中的能力分析是否全面正确,是否严密科学,是cbe技能培训能否成功的前提。因此,dacum表的制作通常是由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的专业学术委员会负责。
(二)制订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纲要
能力为本的培训纲要是以职业能力图表和技能分析为依据,以能力为主线,按照受训教师知识的学习、技能和态度的形成规律组织与编写的。编写时需在遵守以能力为本、受训教师为中心、考核明确原则的基础上,依培训过程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排列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在此基础上,着重把握好以下重要环节。
第一,确定技能培训内容。理论培训内容是依据技能分析表中理论知识栏的内容确定的,在确定时,要将各个技能之间与某个技能的知识有机衔接起来,避免重叠和脱节,确保理论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实践培训内容是依据技能分析表中理论授课内容所覆盖的单项技能确定的,在确定时,要使理论知识培训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开发实训项目和评价标准。依据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目的和目标,纲要应明确提出开发实训项目和评价标准的要求。实训项目和评价标准开发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受训教师知识的学习、技能和态度的形成规律为指南,以职业能力图表上标明的技能评定标准为考核标准来进行开发。
第三,培训所需资源建议。介绍有关的教科书、参考书或其他参考资料和文献,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等。
(三)开发教材、指导书和教学实验场所
第一,编写教材。依据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要求和职业技能形成规律,能力本位教材的编写须遵循直观、概括、具体、识记和迁移的原则,采用功能块的形式来实现教材的整体功能。
1.引言部分。主要功能是与受训教师原有心理结构实施搭接和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学习的本质是构建学习者良好的心理结构,搭接的有效性对于启动受训教师的学习是十分关键的,与受训教师原有心理结构实施搭接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在呈现技能训练的具体内容之前,介绍包摄性最广、最清晰、最稳定的引导材料,以促进与帮助受训教师的学习和确立学习的心向。
2.目标部分。主要功能是将受训教师心理结构定向。目标反映了人的愿望和努力方向,可使受训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目标的不断实现会使受训教师受到鼓舞;实现过程中的困难也会使其受到鞭策。
3.正文部分。主要功能是构成和满足受训教师的心理结构的定向与需求。在正文中,通过生疑—思疑—释疑、再生疑—再思疑—再释疑过程,完成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态度养成以及迁移、整合、类化等心理结构活动,提高受训教师的素质。
4.小结部分。主要功能是品尝学习成果和进一步巩固初步构建的心理结构。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即反馈),可以进一步地加强其学习的动机,巩固初步构建的心理结构,为进一步迁移、整合、类化作好准备。
5.整合部分。教材中,整合功能块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功能是将知识、技能、态度通过迁移、整合类化形成能力或素质。
第二,编写指导书。能力本位指导书是培训软环境的核心内容,也是任务最重、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工作。一般情况下,每项技能都要单独编写一技能学习指导书,其内容包括该项技能的概述、学习途径、学习资料和评价标准等。
1.概述部分。概述部分是把该技能的基本情况介绍给受训教师,具体包括:简述该项技能的重要性;该项技能操作水平要求;该项技能学习与其它技能学习之间关系。
2.学习途径。学习途径是指受训教师利用哪些学习资源和路径,如何学习掌握该项技能。一项技能的学习,一般要设计1一3种由易到难的学习方法或途径,以供不同水平的受训教师选择。具体包括:叙述学习途径,说明所用的工具、材料和程序;应掌握的知识;态度要求;操作步骤;评价标准。
3.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根据技熊学习的需要,注明能够帮助受训教师掌握该项技能的学习材料(索引),如教材或参考教材、教师教案、摘录的参考资料、场地、器材设备操作手册等。
4.考核评定及标准。考核评定及标准是指该技能进行考核的内容、标准和方法。考核标准是评定受训教师技能掌握情况的标准,是根据daclim图表上各项技能要求达到的等级来确定的。由于考核的标准既是现场要求的能力,又是受训教师学习和奋斗的目标,因此在编写时应注意考核内容要准确,标准要严格按照现场要求。也就是说,一定要把真正的能力考核出来。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4
论文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昭通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高师英语教育应注重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探析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主要途径。
一、调查概述
我们以昭通市昭阳区、镇雄、永善、彝良、鲁甸、盐津、绥江的100多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及800余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问卷、课堂观察等调查方式,对教师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学历、教龄、职称等;知识结构与教学情况;培训情况及科研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及期望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其目的是:针对我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大师范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不断加强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探索适应师范英语教学的新方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英语教学的新路子,从根本上促进地方基础教育的改革。
从《教师调查表》的结果分析中表明:65%的教师“完全不了解”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知识;26%的教师“了解一点”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知识;9%的教师“基本掌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知识;没有教师“能掌握并将技能应用于教学中”。从《学生调查表》的结果分析中表明:62%的学生对教师的语音不满意,73%的学生对教师的板书不满意,55%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
二、国家教委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
国家教委师范司于1993年印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之后又委托首都师范大学起草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并请有关专家进行审定,出台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该大纲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的依据。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各部分内容中,都提出了明确的训练目的、训练内容以及训练建议和考核要求。
三、对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施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
Richards认为师资教育的内容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六项: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交际技能;应变决策;情景知识。其中教学技能是评价外语教师的核心技能。国内学者吴一安的研究认为: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四个维度构成: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因此,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理应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之后大都要走向英语教师这一职业岗位。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具有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英语教学法知识,还应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英语技能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
作为培养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师资的摇篮,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都应该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培养目标的基本构成因素以及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以提高高师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英语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逐渐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体系
随着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英语新课程对高师英语毕业生的学科教学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趋于构成较完整的体系。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包括以下内容:英文书写及教学技能训练:英语歌曲教唱技能训练;英语游戏组织技能训练;简笔画辅助教学技能训练:常规教具制作与电教仪器使用技能训练: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备课技能训练:课堂教学微技能训练: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教学技能训练: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技能训练:课外活动组织技能训练:测试技能训练:教研与自修技能训练等。
(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方法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点应放在“训练”上,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当“训练”的主体,在训练实践中锻炼,不断掌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而任课教师的角色是技能研讨和训练的组织者,在训练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思考、细心观察、整理归纳、实践锻炼,扎扎实实地掌握英语教学整个过程所需要的各项技能。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1.学生演示上次课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2.教师讲解新技能的内容,训练的目的、意义、要求、所遵循的原则,训练的步骤、方法、形式等。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解答疑问。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示,其它组的学生做课堂观察,之后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做记录。
5.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分、反馈。
(三)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阶段
教师职业技能的突出特点是可训练性,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娴熟的技能,在未来的教学中能运用这些技能,开展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达到训练目的,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训练学生:微格训练、见习观察训练、实习实践训练。
第一阶段:微格训练,也称“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是借助多媒体、微格实验室和现代音像设备,如摄像机和放像机来辅助教学,使技能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生的演练过程可视化。可采用以下步骤实施训练:
1.角色扮演:在微格课堂中,学生轮流扮演教师、学生、评价员的角色,每次组织10至20分钟的教学,由摄像机记录下教学过程,评价员填写评价表。
2.反馈和评价:学生一起观看教学录像,“教师”作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员”和教师讨论之后作出评议。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3.重新扮演: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和评价,重新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见习观察训练。见习观察训练是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实习基地听课,观察上课教师的职业技能运用状况。可采用以下步骤实施训练:
1.分配任务:在见习之前,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确定观察点,把每个观察点分配给不同的学生,一个学生负责观察一种技能的运用情况。
2.设计量表: 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点设计量表并制作出量表,为评价上课教师的技能运用情况提供数据。
3.课堂观察:在授课教师上课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填写量表。
4.讨论分析:依据观察量表,小组成员对授课教师的每种教学技能进行分析,讨论之后对授课教师的技能运用能力作出总体评价。
5.交流分享: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换各自观察的情况,与自己的微格教学作比较,分享观察成果。
第三阶段:实习教学训练。实习教学训练是通过教学实习来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组织学生进入英语课堂,面对真正的学生,开展英语教学,训练所学的技能。这是展现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教师职业技能的学习成果的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实际运用所学的技能,训练效果好,学生收益多,感受深。
五、结语
目前,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改革,使技能训练规范化,具有实用性和可持续性。让学习者学习之后,具有驾驭教育教学艺术的综合能力并运用这种能力有效地组织教学。
参考文献
[1]肖惜主编: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田式国主编: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5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能培训;虚拟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1-
Explore the Training System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GAO Ben-cai, LIU Guang-ra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Compared to formerly any time,Nowadays,China all needs the high quality technical worker who grasps each skill.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y The Chinese mechanic population as well as the intermediate and senior mechanic's proportion has already a very big disparity, this does not tally extremely with the Chines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financial circumstance,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 education has not been able to complete the such huge education project.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es the new training pattern based on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 Virtual Training, Analyzes the sole superiority which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has and pour it into the mechanic development as formidable propelling force, elaborated the virtual training system performance history and attempts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Hoping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the model for the correlation personnel, provide the powerful talented person safeguard to maintains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for the Chinese economy.
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skills training; virtual training; mechanic
在当今中国,技工教育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知识、技能和创造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发挥,一个有利于技工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21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制造中心,我国要想扮演好这个世界制造中心的角色,一大批高素质技术工人必不可少。现代产品的更新换代的周期已经完全的颠覆了一些人所能够承受时间概念高科技产品更是源源不断的推陈出新。传统的技工培训模式已经不能挑起这么艰巨的任务,亟待开发新的培训模式。
诸多难题阻碍着现代技工教育的发展,至今技工学校还没有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想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培训或许可以解决难题实现破冰,推动技工教育的良好的发展。
1 虚拟现实概念及特征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1989年美国的J.Lanier(后来曾是专做VR产品的VPL公司董事长)提出的,国内也有人译为“灵境”,国外与虚拟现实同类的术语,还有虚拟环境、人工现实及电脑空间等。
虚拟现实有三个突出的特征: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
2 桌面虚拟现实与虚拟培训
桌面虚拟现实(Desktop Virtual Reality,DVR)主要是在个人计算机和低级别的工作站上进行环境仿真,依靠计算机的屏幕提供给用户一个虚拟的平台,运用虚拟现实的输入设备实现与虚拟世界场景之间的交互。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极为逼真的环境,通过生动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效果以及随参与者的动作而变化的场景使人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现阶段由于完全的虚拟现实系统价格昂贵目前只用于科学研究,其中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培训(简称虚拟培训)采用增强现实的虚拟现实系统(也称桌面虚拟现实)改变了原有的培训方式,为用户提供一个直观、友好的图形化培训环境,适应社会需求。使得用户在计算机提供的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中熟练掌握某一装置或某一系统的操作使用方法。大大减少了技工培训中的各种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有助于实现对于危险作业或不具备试验条件的高级培训。
3 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考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时指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最重要的生产性投资,也是经济增长不竭的动力。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资本要素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因此,职业技能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职业技能培训是实现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主要教育形式,其良性发展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必然对GDP增长带来更高的贡献率。
4 虚拟培训系统的开发过程模式探究与设计实例
虚拟培训系统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的一类适于进行教育培训的虚拟环境,它可以是某一现实世界培训基地或设施的真实再现,也可以是虚拟构想的世界。受训人员通过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获得经验达到学习和培训的目的。
4.1 虚拟培训系统的开发模式
在中国知网上以虚拟培训系统开发模式为检索词分别以题名和全文项进行精确查找,查找结果都是没有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阅读虚拟培训系统的相关论文资料后也没有发现关于虚拟培训系统开发模式的有关论述。通过阅读虚拟培训系统的相关文献,比较各种虚拟培训系统的开发过程,结合本人实际的设计经验总结归纳出虚拟培训系统开发模式。如图1所示。
虚拟培训系统的开发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首先,对将要开发的课程进行系统分析,其中包括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判断虚拟培训系统是不是内容表现的最佳选择。如果可行就要继续将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分解分成若干的模块和单元,这样有利于将复杂的任务简单化使整个任务比较容易的得以实现;另外要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即通过培训要求学习者掌握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并为接下来的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支持,在这项工作中还需要明确学习者要掌握预期的知识经验需要学习的各种理论知识、动作要领、技能流程以及必须完成的操作练习。其次,同时进行3D图像建模与交互的设计与实现两个阶段的工作。这两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的两条主线,在3D图像建模阶段依据前期的素材的准备运用3D建模工具开发虚拟学习环境。这个阶段是整个开发过程中工作量最繁重的一个阶段,需要开发人员熟练掌握3D建模工具,通过反复细致的设计修改才能开发出逼真的虚拟环境。要根据学习者的特征(不同群体适应不同的交互方式)依据相关的交互理论运用恰当的交互工具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与实现。交互的设计与实现阶段要特别的引起重视,因为大部分学习任务的完成都有赖于系统的交互功能,交互设计的好坏与最终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最后,是系统的合成与调试,这一阶段能够保证系统顺利的得以实现并应用在教学中。在该阶段中包括了将必要的教学策略、理论知识以及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嵌入到系统中使它真正成为一个用于教学的工具。在调试是比较繁杂的工作,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系统不断的得到完善保证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
4.2 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实例
4.2.1 案例简介
数控机床是技工培训中的重要课程,由于数控技术较为复杂所以学习难度比较大,学员往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之后才能够进入现场实际操练或是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设备操练。我们设想开发这样一个虚拟训练系统使学员能够利用电脑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使用这么一个系统学员能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基本的操作练习。让学员在进入实训现场之前形成必要的知识经验的准备,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提高培训效率。
4.2.2 设计构想
该虚拟训练系统首先呈现出的是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此处用带有碰撞的行走动画来表现。围绕数控机床的工作程序来设计活动和交互,在给出零件的所有运动、尺寸、工艺参数等加工信息后学员被要求编制出零件加工的数控程序单。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学员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自动编程(APT)或CAD/CAM设计;编好的数控程序学员会被要求输入到数控装置的一种存储载体上,用动画形式抽象表现数控装置从内部存储器中取出或接受输入装置送来的一段或几段数控加工程序,经过数控装置的逻辑电路或系统软件进行编译、运算和逻辑处理,输出各种控制信息和指令给驱动装置,经功率放大后按照指令信息的要求驱动机床移动部件,以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零件;再用动画显示位置检测装置将数控机床各坐标轴的实际位移量检测出来,经反馈系统输入到机床的数控装置之后,数控装置将反馈回来的实际位移量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控制驱动装置按照指令设定值运动;学员在呈现的辅助控制操纵界面中按下按钮后随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刀具的转换、指令交换工件和机床部件的松开、夹紧等动作。在以上几个步骤中适时现实必要的文字补充材料以便于学员理解。
4.2.3 技术实现
本系统的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虚拟场景建模、虚拟动画的制作以及交互的设计与实现三个环节。
在建模方面,3DSMAX的建模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完全能够满足桌面虚拟现实系统的建模需求。在虚拟动画的制作方面,可以用普通的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等。但是这样就存在一个不同格式文件相融合的问题,如果直接用3DSMAX制作的话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在交互方面,较为简单的交互可以将MAX格式转换成VRML格式通过VRML内部的交互传感器来实现。在一些较为复杂的交互实现上编程语言更具优势,但是难度也是很大的。有很多交互我们根据学习任务要进行设计的但是实现起来难度很大,我们就要灵活掌握通过对能够实现的交互功能进行有限的组合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交互的设计实现过程中还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效的教学设计的使用。
5 结束语
全文主要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技工技能培训的新模式,介绍了虚拟培训系统的开发过程,至于具体的应用于技工教育的虚拟培训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我们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达.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设计[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2] 薛瑞华.腹腔镜手术虚拟现实训练软件开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5.
[3] 历俊丰.数控切割机虚拟训练系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4] 徐颖.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改进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6
[5] Andies van Dam,Andrew S.forsberg et.al. Immersive VR for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A Progress Peport[R].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2000.11.27
[6] 尹晓.虚拟培训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06.
[7] 段新昱.虚拟现实基础与VRML编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53-59.
[8] 汪成为,高文,王行仁.灵境(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实现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发电企业;员工培训;培训体系
1 萧山发电厂员工培训现状
从人员性质来分,萧山电厂针对不同岗位性质和需求的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2)一般经营、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3)一般生产人员培训;
4)外来人员培训(三级安全教育)。
从培训形式来看,针对不同岗位和需求,主要采用如下几种:
1)常规培训;
2)技术讲座;
3)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4)师徒合同;
5)技术问答;
6)技术比武;
7)运行仿真机模拟培训;
8)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
另外,《岗位任职要求》是人事选择、招聘、人员安排的主要依据。同时,根据本厂发展的规划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人力资源部及时对其进行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生产和岗位要求。
2 萧山发电厂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需求滞后,重短期,轻长期
培训只注重短期计划,没有一套相对完整,富有战略的培训规划。一般都是碰到了问题才开展培训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提前看到了问题的存在来做出事先预防。培训的滞后,导致一旦行业内外环境出现变故,很难有效应对。本文开头提到的电力行业特别是小机组电厂的关停并转就属于此类。
2.2 重学历、轻技能
职业技能培训没有列入员工上岗晋升的必要条件,导致生产岗位员工的学历高,技能水平差,学习动力不足。
目前萧山发电厂从事与发电相关的生产、技术、管理的上升通道有职业技能和职称评定两条路径。
1)从时间上看,参加职称评定(评工程师)可以比职业技能(评技师)少花一年时间。在工程师和技师享受同等待遇同等晋升资格的情况下,员工更愿意选择职称评定。
2)从操作和评定难易程度上来看,评职称条件是通过计算机和英语考试、有刊号发表的相关论文两篇,对于本科类毕业生,相对简单。新员工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不感兴趣。职业技能的缺失,导致生产实际中,能顶岗的员工寥寥无几,特别是机电炉全能值班员的缺失,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2.3 考核流于形式,培训效果无反馈
1)制度虽较完善,但执行不如人意。员工培训效果如何,是否对绩效对改善工作状况有所帮助,各部门并未就学习成果进行有效反馈。而人力资源部会碍于面子等原因不去考核有关部门,导致各部门在实施培训计划时走过场。
2)员工自身也未对培训采取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个人的知识需要更新,技能需要加强,观念需要转变,综合能力需要提升。对于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没有足够的重视,培训之后,以前什么样子现在仍是什么样子,部门也未采取有效措施来推进培训后续的跟踪。
3 解决对策
3.1 大力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并作为上岗升岗的必要条件
员工技能职业化水平的高低是反应一个组织整体素质和关乎企业能否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何转变原有职工的观念?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一方面,企业可以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实际状况、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等,采用宣传、通讯报道等形式在员工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可以由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收集需求,根据生产实际,指导和帮助员工锚定职业目标,采取职业技能和技术职称的双证并重的发展路线。把职业资格的取证作为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确定为上岗升岗的必要条件。配合绩效考核、薪酬福利计划等人力资源工具,激励并帮助部分员工完成从“成本”到“资本”的转化,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拔重用高技能人才,要让员工看到身边的榜样。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生产中无人可用、无人可以提拔、高分低能的现象,也为企业转型走出去承包项目打下扎实的基础。
3.2 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加强过程控制和考核力度
首先,培训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对于历次培训成绩差态度差效果差的员工列入“人事黑名单”,并作为年度考评的依据之一。其次,可以采用填写调查表格的方式,让学员对课程的内容、讲师的水平、组织者的管理等做出评价和提出意见,对于理论学习,可以采用问卷的方法检验学习效果;对于实践类培训,培训过后的一段时间内,可由所在部门的直接主管根据培训内容和表现对员工做出鉴定,反馈培训效果。再次,各个部门可以将年初培训计划层层分解到班组、到个人。考核到人,责任到位。另外,有签订师徒合同的,可以采用:①设定作为“师父”的条件;②时间控制;③对徒弟学习期间实行部门领导直接考核。最后,部门之间、领导之间的考核可以采用强制分布法,避免一团和气,考核流于形式的情况发生,并将支持培训工作纳入中层年终考核之一。
3.3 合理运用有限的资源,注意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的结合
培训要担当企业战略规划的排头兵,根据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对未来的人员需求配置与当前的人员素质进行匹配,找出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提前排兵布阵,运用轮职替换、轮岗学习、仿真培训、进修、培训班、团队管理等手段,创造条件为员工提供理论学习和实战演练的机会,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针对企业劣势和威胁,通过培训,有的放矢,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另外,培训要开展得有效,除了找出对应的需求外,接下来要制定好培训计划,落实课程、师资、教材、场地和器材,这就要涉及到预算的问题。怎样使有限的资源利用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可以将有限的预算按照轻重缓急给予分别归类,砍去不必要的培训。培训前,要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根据不同岗位性质,缺什么补什么,不盲目,对于基础层的生产岗位(包括运行和检修两部分),可以在机组停运的时候,大小修的时候,请专工现场讲解,边培训边实践,请设备厂家开展技术指导,仿真机进行模拟训练;对于管理岗位,可以联合高校或者培训公司,开展实用的管理知识学习。并且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培训,是否促进了绩效的提升,改变了工作态度,解决了实际问题,提升了管理水平,采用的方式可以有电话调查,问卷法、观察法、360度评价法等。同时通过建立激励考核机制来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且要注意时间节点。另一方面,企业在机会来临的时候,自身要有面对的实力和抓住机会的能力,也就是本身的内功要硬,这个就是靠规划、执行和积累。而培训就是成就这种内功的工具。
4 结论
推行能源消费革命,严控能源消费总量,转变用能方式、构建节约型社会,能源供需形势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电力行业首当其冲。萧山发电厂培训问题的存在,是具有国企背景的发电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碰到的现实问题。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资源全球优化配置的趋势,最直接、最核心的“区域市场优势”正在丧失。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制定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下的培训目标,要注重对职工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培训效果的检测,将此作为顶岗、升岗的考评手段。同时要做好预算,注意资源的合理分配,并提出了奖惩的及时性。最后通过与绩效考核的有机结合,找到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周昭.企业战略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