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翅膀为题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以翅膀为题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以翅膀为题的作文

以翅膀为题的作文范文1

近几年来,有许多同学都在学习写题记,但是,相当多的题记写得并不精彩,反而成了添足之蛇。主要有三方面的毛病:1.牵强附会:题记与文章所写的内容应该是紧密相关的,但是有的同学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它美,只要自己喜欢,生搬硬套地强按上去,有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让人哭笑不得。2.简单冗长:题记要简练,但要言简意丰,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有的题记却写得冗长乏味,读来令人生厌。3.滥用无度: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题记,运用与否要看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它主要用在记叙文、议论文里,说明文用得很少。有的同学却文必题记,用得太滥。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令人过目不忘的题记呢?

我们从高考满分作文中可以得到一点启示。现在按文体分类谈谈题记的写法。

一、议论文以题记来点文旨,在题记中对话题进行一番自己的阐述,写出自己对话题的理解,让人对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个明确的领会,这无疑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

示例一:翅膀挂上沉甸甸的金钱是飞不起来的。

此题记化用泰戈尔的名诗来揭示文章的主旨,不仅增加了论证的可信度,更增添了文章的哲理性。

示例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位考生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大”作为题记,直接把文章的内蕴提炼出来,让人眼前一亮,便于读者迅速把握。

示例三:书如父,父如书,幼稚的我一直想用稚嫩的手为父爱这本沉甸甸的书作出更加精辟的诠释,直至读到最后,看见书的最后一页上赫然写着“父爱无言”几个醒目的大字。

这位考生以“无言之书”为题,正文前这段题记紧扣文题,通过题记可以明确领会标题含义:父爱如书,父爱无言。

二、散文以题记的形式对文题作简要的交代,或者说明写作的意图,或者陈述寄托的对象,或者交作的背景,或者暗示文章内容,并以优美的语言创设一个有悬念的氛围,吸引读者。

示例一:曾经盛开的蔷薇,虽经风吹雨打,但和着微风,还有缕缕暗香飘过。

这题记简洁而富有文采,富有吸引力。增添了文章的意蕴和文采,既凸显了文章的主旨,又展现了考生的功底和才情,把主题展现出来。

示例二: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此题记富有诗意,诠释出生活的多彩性,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积淀之外,无疑会使文章增添浓厚的人文色彩,因此怎能不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呢?

三、记叙文题记多用来交作背景或暗示写作内容,映衬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核与人格品质,亦映衬出潜隐文间的浓郁情感与审美取向。

示例一:我不一定在快乐地活着,但我一定是在追逐生活的快乐。

这位同学以“追逐”为题记写作时,题记显示着作者积极的人生理念,令人感受其情感的炽热,生命血液的沸涌。

示例二:锚链一点点被拉起,前方是理想的彼岸,不论此次航行是否平坦,不达彼岸,我们决不弃锚!

以翅膀为题的作文范文2

一、悟性

所谓“悟性”,就是一种能从包罗万象的事物中产生一种本真体悟的能力。从作文娩出的过程看,它是人感官的、情感的、精神的整体回归。官能感觉到的“表象”是悟的前提,人的独特的情感是悟的“酵母”,而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是悟的契机。因此悟性的培育在于解放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心智,让学生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而能焕发出一种感悟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悟性。应怎么样培育呢?

1.要指导学生感悟生活,关心他人,加强生活修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常言道:“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现在很多学生感悟能力差,对周围“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关心他人不够。情感体验少了,写起文章来当然干巴巴的。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只有让学生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多关心身边的人,使他们从更多的身边小事中引出诸多的感动。让学生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交友谈心等,去观察山川河流、草木虫鱼,去体验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这样学生便能感受到生活原来如此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生活原来是那么有情趣、催人奋发。

2.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有了生活纷繁的“表象”,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去认识、揭示其内涵与实质,形成正确的观点。这就要求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让学生在诸如《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今日说法》等电视栏目中,在教材实例中学到观察思考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前“三分钟演讲”,评论班上的见闻或交流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这样用心思考,才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朴素的真理,才能深切体验人生的滋味,感悟人生的真谛,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3.录下对生活的“悟”。“心记不如默记”,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在不断变化,人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也是稍纵即逝的。要寻到对生活的“悟”,只有勤于写日记,定期写观察与思考笔记。这样,有了感悟力,有了“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的情感世界,有了心灵的思索,学生的作文就成了鲜活的、明敏的、富赡的、个性的、独特的、深刻的濡染主体“感素”的东西,所以只有在作文教学中塑造一个丰富、美好、体悟的心灵,学生的作文园地才能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二、灵性

如果说悟性是一种智力,那么灵性则是一种才能。悟性如“血肉”“筋骨”,灵性便是人的气质的外化,它在作文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能动、创新表现和精神生态。“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文教学关键在于灵性的培育和激发。“灵性”在怎样的环境里才能成活和生长?

1.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说过: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师可把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阵地,教材中想象丰富的作品可充分借鉴,如想象瑰奇、光怪陆离的《西游记》,状鬼写妖、扑朔迷离的《聊斋》等可为以后“厚积薄发”打下基础;也可通过各种形式主动训练,引导学生自编童话、寓言或科幻作文,让学生放飞想象,飞向宇宙星际,飞向大地深处,飞向海底世界等,还可引导学生写愿望性作文或假想性作文,以《我想…》、《我终于有了…》、《我盼望》、《假如天上有两个太阳》等形式展开,打破学生思维常规,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当然想象之鸟一旦高翔,学生心中就会跳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实体的和虚构的,现实的和浪漫的,传统的和现代的。学生笔下也就会出现想象奇特、不落窠臼之作。

2.开创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文贵创新”,为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我们可设计新颖的“创意作文”,如《未来的智能衣服》、《未来的学校》、《二十一世纪的理想住房》等,让学生围绕这些超越时空的主题去自由畅想、自由发挥。同时,提倡“变换题目”、“一题多作”,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例如笔者在一堂作文课教学中以“砖的联想”为题,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学生分别从砖的形状、质地、制作过程及用途进行联想,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踊跃地回答:“砖质地坚硬、宁碎不软,宁折不弯,可拟题‘做人要有气节’”,“砖出身于软泥巴,经过烈火烧变得十分坚硬,经得起重压,不怕风吹雨打,显出一副铮铮铁骨,可拟‘梅花香自苦寒来’为题”“随意放一堆砖,一推就倒,可砌好的砖墙,却推不动,因为他们团结一致,可拟‘团结就是力量’为题”“长夸上的一块砖不起眼,但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拟‘伟大出自平凡’为题”。这样学生便突破了思维的封闭性,走出了作文模式化的俗套。其次,让学生生活在诗歌和艺术的氤氲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几何图形、诗歌、音乐、具体的事物、漫画设境等,营造一个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生动活拨的作文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去创造。课余积极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或集邮,或摄影,或书法,或绘画,或乐器,这样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深刻把玩之后,常能激发学生作文中的灵感,提高审美能力。学生可由钢琴曲《秋日私语》体会到“飒飒秋风”与“簌簌落叶”的情景,感知秋景、秋情、秋思、秋事;由书法的“布局之道”,联想到文章的结构安排;由绘画的“汁白当墨”联想到文章的跳脱之美……。再次,细心呵护学生作文的嫩蕊。杜甫有诗云“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慢慢开。”陶行知也曾谆谆告诫我们:“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顿,在你的讥笑声中有爱因斯坦,在你的轻视中有爱迪生。”这都要求教师们细心呵护学生灵性的表达,小心翼翼扶持幼鸟展开想象和创新的双翅在成长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对学生作文中呈现的各种想法和特点,要晓之以理,导之以情,而诸如“河里的水很活泼”、“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站在大堤上远望,雪中的房屋就像一颗颗被糖腌制的蜜枣一样”、“他的字歪歪斜斜的,像地震后的一片危房”。这类语丝无疑是富有灵性的表达,呵护他们,就是在呵护学生生命中富有创造力的灵性。

三、人格

素质教育的内核就是建构高迈的人格大厦,它不仅催生人的“理性觉醒”,也催生人的“良知自觉”。如何在激扬文字中铸造学生的人格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让学生敞亮心扉,抒写灵性。抒写灵性,不是写“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沧桑感,也不是写“小喜小怒”“小哀小怨”的温柔感,更不是构建“斜风、细雨、小屋”之类的“理想图”,而是有关社会、自然、人生的介入和思考,有仰天长啸、 浅吟低唱的迥异,有爱得深切,恨得入髓的情感,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内涵,有十几岁的躁动不安,更应该有新世纪青年的阳刚之气,使学生的人格由懦弱变为刚健。

第二,让学生奔向学生的“百草园”,努力使作文过程成为学生到生活中求真、养善、立美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感知生活、触摸生活,在观察、积累中思索生活、理解生活,在讨论、交流中探究生活,表现生活。中学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树立文风的关键时期,教师可把教材的真实性作为衡量学生作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挖掘生活中美的事物作为讲解的突破点和落脚点,然后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发现善,才会产生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文章。于是学生便有了写作之泉,同时也就有了人格的自我濯亮之泉。

第三,确立“真诚”为作文的第一标准。“文贵真情”。纵观历代文论,从《易》的“修辞立其诚”,直到巴金的“掏出自己的心”,叶圣陶的“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实,切乎生活的状况”,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诚”字,所以“以我手写我心”,心口如一,人文协和,这是一条返朴归真的作文成功之路。透过作文,我们才可以看到同学们一颗颗鲜活率真的心,而纵容学生毫无热情的编造假话,就会造成学生的假面人格。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说诚信之言,何立真人人格,作文教学对培养真诚磊落的人格是责无旁贷的。

以翅膀为题的作文范文3

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其通过日常的观察及思维想象,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述出来。受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将其固定为某一种特定格式,不仅阻碍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同时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个性化作文教学与传统的固定作文教学是相对的,个性化不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标新立异,而是要求教师打破以往固定的教学模式,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放飞思维、开阔眼界,在生活中感受作文,在作文中描写生活,进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

个性化作文教学其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这里的创新并不单纯指教学模式的创新,还包括思维的创新以及学生参与的创新。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长时间的努力、配合、沟通才能形成。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这种创新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才能达成。例如,我国著名教育家任小艾在担任小学班主任的时候,以“我的理想”为作文主题进行指导时,不是像其他教师一样先举例,然后让同学发言,而是在讲课之前,让学生穿上自己理想职位的衣服。结果有的同学穿警服,有的穿白大褂……任小艾老师让学生挨个讲述自己的理想,通过讲述,学生在明确自己理想目标的同时,还对同学加深了了解,因而在写作的时候,更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2.大胆。基于小学生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比较活跃,看待事物比较单纯,没有成年人的思维复杂,因而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看到的一举一动真实地描写出来,甚至能够大胆进行评价、创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体现这种“大胆”的精神。如,在题为“我最喜爱的季节”的作文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在不同季节拍下的照片,然后讲解其中的故事。在加深学生对季节理解的同时也融洽了师生关系。

3.丰富。个性化作文教学除了具备上述所说的创新与大胆外,还应丰富。这里的丰富除了指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外,还包括了作文形式、内容以及学生参与程度等多个方面。作文不是只靠学生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理解,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除此之外,“丰富”还包括了学生丰富的课余生活,只有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才能用心体会生活中的各项事物,从而将其纳入作文中。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途径

要想从根本上达到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就要在创新思维、活跃课堂、积累素材以及加强引导等方面加以指导,还需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创新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在想事物的过程中习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同时小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烈,渴望在同龄人心中树立不一样的形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如,教师在以“新年”为题的作文教学中,针对为什么要过新年这一话题,有的学生说因为十二生肖闹事,有的说自己想要新衣服,还有的说牛郎织女要见面……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描述的写下来,并对其进行点评,不仅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还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

2.活跃课堂。在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活跃课堂氛围是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前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变“静”为“动”。如在“我的老师”的作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将班级里其他任课教师请过来做学生的“模特”,让学生先口头描述自己要写的老师,然后动笔写。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3.素材积累。在写作中多数学生因为没有相应的写作素材而不知道写什么。由此,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途径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如,有的语文教师为了增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一星期举办一次《手抄报》展示,学生可以将这一周内读到的名著或者好的文章上的好词佳句记录上去,也可以贴一些自己喜欢的画,还可以将看到的人或事记录进去。通过一周一次的展览,学生在相互观看的过程中,不仅有了素材积累,同时开阔了眼界。

4.加强引导。兴趣常常由新异事物刺激而产生,只要给予学生富有趣味性的图片、文字或语言材料,点燃他们的写作热情,他们便会放飞想象的翅膀,积极投入到写作中去。首先,作文题目要在“趣”字上下工夫,把题目命到学生的心坎上,学生才会童心闪烁,文采飞扬,焕发生命的活力。教材上的作文题目比较普遍,我们可以更换题目,为学生设置有趣的习作练习。如以“十二生肖趣谈”“我家的‘皇帝’”“我班的天王”“心中的星”等为题,写人写事,趣味盎然,自然引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佳作选出。其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扩展,使其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思维,并敢于写出自己想要表述的内容。

以翅膀为题的作文范文4

一、注重写作兴趣的培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若是“乐之”,作文就会由难变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教师,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技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至关重要然,“兴趣”是学生写作的动力源泉,是架设学生与写作的桥梁,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才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才能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写作中去,才会凭借自己想象的翅膀,把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听到的一切,通过思想的精练,进行有意选择,在写作的天空中任意飞翔,创造奇迹,写出精彩文章。

二、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多学生认为作文难就难在没啥可写,不能将丰富多彩的生活融入到写作中,当然也就写不出精彩的文章。叶老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流,源泉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其实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需要在平时不断积累,为此,我让每位学生备有“素材积累”专用本,定期交流收集到的写作素材,不断的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当然,写作素材更是来源于生活,因此要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到大自然中去寻求作文的素材,组织学生参加参观游览、游戏和参加公益活动等,多能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周围的人、事和物,如看到、接触到的人外貌、举止、言行特点等;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高兴的、伤心的事情;自然界中的风云雨雪、花草树木等四季变化;动物的体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等身边的小事。这样,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生活面广了,感受也深了,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

三、注重实际写作的指导。

培养学生的作文的写作能力,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习作就是写话,就是把自己特别想说的话写下来,教师要充分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实际的指导,在写情景作文时,应尽可能的激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指导他们观察景物,用语言描摹视觉形象,比如让学生静下心来,仰望天空,晴朗的天空博大无边,云彩在蓝天上自由自在的飘荡,想象着白云飞舞与蓝天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绪就会像长了翅膀一样地飞起来。同时在课外写作教学中应坚持以日记积累为主导,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如组织学生参加一次游戏、一场比赛、一次大扫除等,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写作文之前,老师还应该注意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与题目相关的生活中的经历,教师再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勤用脑,善思考、快消化。

四、注重学生习作的评价。

学生的作文,就是学生用汗水换来的表现自己真实情感的文字作品。由于他们的知识、生活经验等的限制,写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们面对学生上交的“作品”,还是需要及时批阅,站在欣赏者的角度去审视,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难能可贵的东西,用适当的激励性语言去给予具体的、充分的肯定,这样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当然也应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在批阅作文中,还应该注意评语和分数的结合,不能总是舍不得给孩子打高分,素不知适当提高分数会让学生有一种成功感,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和乐趣。教师热情洋溢的肯定和鼓励,会让学生享受创造的喜悦,扬起自信的风帆。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以《我》为题的作文评讲中,我详细地记录了学生的作文情况,并以十分惊喜的语调,做了如下小结:“这次作文,我非常满意!我看到了同学们熟悉的身影:爱打篮球的魏志禾;爱打乒乓球的史宇星;爱读书的程子豪;爱小动物的骆昕宇;胆小的邱诺;……还有的同学大胆暴露自己的缺点,让我看到了他们坦率的性格和幽默的谈吐,比如张宇称自己是大懒虫,宋聪聪说自己挨了鞭子才过桥,马秀红觉得自己太依赖别人……这些缺点让我看到了他们可爱的另一面。同学们用生动具体的事例,活泼俏皮的语言,在老师的面前展现了一个个可爱的形象。希望大家以后写作文就像这样,写出真实,写出个性,写出特点!”接着,我进行了妙语摘录,将同学们文中的佳词妙句予以展示,并让同学们共同欣赏它的美妙之处。我发现,每一双眼里都闪着晶亮的光,每一张脸上都漾着喜悦的笑。我仿佛听见同学们在说:我们,正在享受作文!

以翅膀为题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作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作文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于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感情,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出谬误。至于修辞之工,课篇之巧,初非必要之需求,能之固佳,不能亦不为病。”叶老先生的论述中肯、诚挚地阐明了作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就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性。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动力,发挥聪明才智,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判断能力

创新始于质疑,创新的本质是批判。任何创新都是对前人观点的否定与超越,而要实现这一否定与超越,没有批判精神是不行的。

文贵创新。文章的创新首先应是立意的创新。要使文章立意新颖深刻,就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要学会用自己的

头脑,从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进而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

三、巧妙点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出发,得出多种多样设想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思维过程。它的显著特征是不依常规,不受固有模式的束缚,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任何事物都是立体的,视角不同,结论各异。多角度观察,多方面思考,必然得出新异的结论。

发散思维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教给学生一些发散思维的具体方法,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放飞想象的翅膀,用多条腿走路,用多只眼看问题,才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四、引导学生积极幻想,培养创造性想象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想象力是人类智慧的生命,是希望和灵感的源泉。作文内容的丰富、思路的开阔,都离不开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想象。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1. 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培养创造性想象能力。要表现某些形象,描绘某些细节,可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有些事物、景物,哪怕学生并非感知,也可借助已有的表象积累,分析、加工、改造,想象出新形象,丰富作文内容,增强文章感染力。

2.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对课文进行改写、续写。训练学生的改写、续写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改写时需要增加必要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作具体的刻画,对故事情节作一定的补充,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发挥他们的理解力、想象力,依据各种描述或提示,在头脑中创造出相应的新形象。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原料,深入挖掘其中的创新因素对学生进行改写、续写训练。例如学完《孔乙己》,可让学生想象、续写孔乙己离开酒店后的遭遇。

3. 幻想性作文。这类作文特点有二:一是指向未来,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二是与自己的愿望一致,是自己希望实现的。这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例如在以《假如我是……》为题的一次作文中一名平时作文不太好的同学由于他喜爱足球,就把自己想象成为一名足球健将:“有巴乔的经验,有贝克・汉姆的脚法,有巴蒂斯图塔的冲击力,驰骋在2008奥运会的赛场上”;有的同学将自己想象成为一株小草,一朵小花,“默默地为人间增添一丝新绿,为大地增添一点芬芳”;……这类题目为学生提供了最广泛的想象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具有独特作用。

五、作文中显出自我

丢失了“我”的作文,只能是胡编乱造的。有的学生上作文课,就抱住“写作大全”、“作文选”,对照那儿涂涂改改,这样拼凑起来与“我”无关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作文,在这样的文章之中,没有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和“我”的个性。张文德先生在《找回学生作文的灵魂》一文中说:“人和文是永远不能分离的,一旦分离,人和文的价值都是显得黯然失色,其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违背了作文的规律。”所以,大凡有成就的作家,他的作品往往都渗透着自己的个性,我们在读他们的文章时能深深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

要想在自己的作文中有“我”,就要在平时多练笔,如写日记、周记;写随笔、写读后感,甚至写信。因为这些东西真实地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我”,这里不需要应付,不需要拼凑,写出来的自然是一个有“棱”有“角”的、个性鲜明的“我”。经常这样练习,在写作文时,学生当然就不再遮遮掩掩,不再躲躲闪闪,而是直接地、放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言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作文看作是发表见解的好机会、倾诉情感的好去处。

以翅膀为题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91—01

既然语文教育是一切教学的基础,那么在素质教育当中语文教学的份量就显得极其重要。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来谈谈语文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为审美对象,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集萃的仓库。就其中包含极高审美价值的单篇而言,又往往是思想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的统一体。所以,语文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那么,语文教育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呢?

(1)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验作品的美。审美对象形象性的特点决定了人们的审美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而是用形象思维,从对美的直接感受开始,进而把握美,领悟美。因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训练他们能够透过文字所展示的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因素的敏锐的感知力。以色彩为例,譬如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的《药》的景物描写,作者运用的一连串的冷色调,“花白的头发”,“几点青白小花”,“支支直立的枯草”,“铁铸一般的乌鸦”,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这些色彩的感悟,体会作者运用这些色彩达到烘托悲剧氛围的创作意图。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完美的人格。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把作者寄寓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经过渗透沉淀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从教材佳作中,使我们领悟到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智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挥洒自如;唐诗宋词“日出江花红胜火”的辉煌灿烂。语文教育如果注意到这种审美素质的培养,那么,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中所培养起来的正确人生态度,使他们在今后的长期人生经历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可能更加持久,更加内在。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想像能力是现今学生必须具备重要素质。现在十四、五岁学生们的想像能力是最丰富的。作为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能力,让他们能插上想像的翅膀,在知识的领域中遨游。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可以针对故事意犹未尽的结尾,充分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把握这则童话的主旨,以《皇帝回宫以后》为题,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如教《故乡》时,可以针对20年前后闰土、杨二嫂的巨大变化,出一个以《20年后的我》为题的作文,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注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也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如前段时期流行的新概念作文。所谓新概念,就是让学生挣脱传统作文模式的束缚,大胆开辟新路。我们最近的中考、高考题中也对创新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可起到一定作用。课堂教学可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善学生的思想品质。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反弹琵琶”写一点与流行观点唱反调的文章,如让学生写“见异思迁赞”“沉默真的是金吗?”之类的题目,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作用。

四、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借助教学策略和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完善学生心理素质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1)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信。所谓否定之否定,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故意设置错误的结论,让学生从这里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如课外读物《警察和赞美诗》,可以故意的告诉学生这篇文章的结尾警察和苏比的对话是多余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增强了他们学习的探究兴趣。

(2)借助教学反馈,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教学反馈是发现学生心理消极倾向的较好手段。中学生心理正处于趋向成熟阶段,同时还面临着很多困惑。我们利用教学反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消极心理,可以通过让学生写周记,写随笔的形式,让学生坦露自己的思想,对学生在这一关键时期出现的生理、心理的困惑,通过笔谈的方式给以解决,使学生以健康的心态,乐观的精神迎接学习。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