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心内科实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生心内科实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生心内科实习

医学生心内科实习范文1

【关键词】 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使学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并培养其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在现代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心内科是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临床学科,也是临床实习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心内科临床实习专业性较强,危急重症、突发事件较多,相对较难掌握,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报告如下。

1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时间为1年,其中在心内科实习时间短,教学内容多,学习任务重,学生受毕业分配、学科选择、考研等因素的影响,学习兴趣高低不一。同时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增多,出现带教教师人手缺乏、备课时间较少等现象,加之部分年轻教师临床实践经验不足,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临床教学效果。

心内科收治的患者病情相对较重,发病急,变化快,出现突发事件可能性大,学生在心内科实习的过程中,遇突发事件时常常紧张、害怕,不知所措,显得信心不足,从临床实践看存在着基础理论不扎实、临床思维不强、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另外因需要学习的内容过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出现盲目性学习,学习效果欠佳。

随着患者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患关系紧张,学生沟通能力差,增加了临床实习教学的难度。此外,循环系统疾病在冬春季发病较多,如心衰、心绞痛等,病人并多有呼吸困难、胸痛,叙述病情有困难,加之寒冷季节不方便听诊、测量血压,这些都不利于病史的采集,病人不配合,拒绝学生问诊、体检等现象较前增加,影响了临床教学的正常进行。

2临床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2.1明确专业实习的重要性和目的,提高实习医生学习积极性

明确专业实习的重要性和目的、提高实习医生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认为毕业后不当心内科医生,不需要那么认真,也有人认为在短时间内难以学到什么东西,针对上述情况,在入科教育时,必须向他们强调实习的目的和重要性。当前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发病出现年轻化趋势,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心内科的专业知识在整个临床医学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与人群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使实习医生明白心内科专业知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明白实习过程的重要性,同时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考研、就业和实习的关系,提高学习积极性。

2.2培养学生良好医德及沟通技能,引导学生处理好医患关系

目前,医学生的医患关系意识淡薄,医患关系处理能力欠缺,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释、不愿多倾听,甚至觉得有些患者行为不可理喻、嫌弃,交往中也不太注重沟通技巧等,这些均不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从而也将影响到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急患者所急,痛患者所痛,把同情心及责任心贯穿到临床具体工作中,时时处处表现出对患者的关爱,在临床操作过程中要尊重体贴患者,耐信细致地指导患者合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取得患者信任,避免或减少对病人的损害,从而更有利于处理好医患关系、临床医疗工作及临床实习。

沟通能力是医疗实践活动的基础,良好的沟通能力会使患者对医务人员充满信任并充分合作。进入临床实习前,学生很少有与患者接触的机会,许多学生对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进入医院实习后缺乏与患者沟通的心理准备,对医患关系无所适从,在医患沟通技巧上缺乏应对策略,与患者交往中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等心理,难以适应医疗工作[1]。学生沟通能力不足,以致于走上工作岗位后,因医患沟通原因引起的冲突不断,因此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当前医学教育的迫切需要[2]。临床实习是由学生向医生转化的初始过程,也是培养学沟通能力的关键环节,在临床带教中要激发学生提高沟通素质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锻炼学生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回答问题,积极阐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及观点,并及时进行点评,从而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沟通技能。

2.3开展形式多样的临床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1提问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

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提问式教学法,每一级教师在日常查房、值班中,都抓住时机进行提问式教学,结合临床病例,带教老师采用每天重点讲一个病的方法,有的放矢地提问,并启发同学复习、思考、寻找答案,同时肯定或纠正他们的答案及操作手法。采取讨论式教学,在讨论式教学查房中,精心挑选常见病、多发病,要求实习医生在查房前先了解病情,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查房时老师就同学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先进行点评,然后详细讨论此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讨论中让同学积极发言,鼓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断引导实习医生临床思维的发挥。

2.3.2加强规范查体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学生对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3],心内科体格检查和心肺复苏术一向是临床教学的重点,也是诊断循环系统疾病的基础和必要手段。为此,集中同学在入科后观看体检录像或由老师进行示教,在以后日常学习中反复练习、不断巩固。加强实训中心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老师先就心肺复苏术的重点等向学生提问,然后进行示范讲解,先在模拟人体上进行模拟练习,操作后认真进行点评、总结,这样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遇突发事件时才不致于紧张、害怕、不知所措,提高处理、抢救急危重症能力。

2.3.3应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4],集中通过多媒体对部分常见疾病的操作进行反复示教,循环系统疾病很多症状、体征,如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音、摩擦音、心脏杂音、肝-颈静脉返流征等,通过多媒体演示,既可以使教学形象生动,让学生在短时间获得全面的信息,又可以弥补病例不足的缺陷。让学生现场观摩冠状动脉造影等的操作,以形象的画面和现场的讲解,加深同学们对疾病的认识,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2.3.4举办专题讲座

胸部X线、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循环系统疾病重要的辅助检查,同时是学生临床实习的难点,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和邀请放射科、超声科老师进行教学阅片,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和考核,并把它作为实习重要的考核内容之一。通过训练,学生对这一难点的掌握有了提高,并能把前期的基础理论和后期的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4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实习中和每一轮结束时,带教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重视来自学生的反馈,诚恳地征求实习医生对教学的意见,让同学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有典型病例或操作时及时通知,争取让每一位实习医生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国建.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伦理学,2005,18(4):8-9.

[2]彭红,陈立章.运用合作原则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9):2425-2427.

医学生心内科实习范文2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心内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辽宁医学院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共66人,随机分成两组,实习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出科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医学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可以进行推广。

关键词:循证医学(EBM);PBL教学;LBL教学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生临床能力和正确诊疗思维的最关键时期。实习期间的教学质量对学生毕业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以及将来能否学掌握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模式(LBL)偏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学习兴趣不高,由此培养的学生基本理论尚可,但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1]。目前心血管疾病领域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诊治指南不断涌现,单纯靠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诊治疾病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尽快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医学生独立思考终生学习的能力。而PBL(Problem-based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医学教育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2]。为了引进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本研究以我院心内科实习的五年制临床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以PBL教学方法为主体的基础上加入EBM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辽宁医学院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共6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人。临床实习中两组学生均按每4~5人分成一小组,两组的性别、年龄和内科学理论课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带教老师按以下方式进行带教:理论课知识要点回顾—病史询问—专科查体—辅助检查分析—病例讨论—教师总结。实验组学生采用EBM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1)实习学生入科前首先要对EBM模式加以了解,进行必要的培训,内容包括:EBM的概念和意义,如何查阅文献,掌握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做临床决策前必须找寻最佳及适应患者本人的最优的临床证据等;(2)实验组带教老师将提前准备典型病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和心房颤动等典型病例)及依据PBL教学模式设计相应的问题在学生正式入科前1w发放给学生,学生自行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和最新进展。入科后每一小组学生均进行病史询问,专科查体,辅助检查阅读,结合查阅到的资料一起讨论,做出诊断并给出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和策略。每组选出一位学生代表发言,带教老师听完汇报,对每一组进行点评,对本病例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实习结束后立即对两组学生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心内科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心电图、X-ray诊断及病历书写等方面。然后以不记名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EBM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感受。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的心内科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和心电图及X-ray诊断等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病历书写方面,两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调查问卷结果

两组学生对调查问卷的结果。

3讨论

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是指以病人问题为基础,教师提前给出临床典型病例及依据病例设计好的相关问题,学生自主查找最新文献资料、相互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不在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它的实质是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及总结”五个阶段教学代替传统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LBL的模式,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临床问题时,将以往所学到的孤立的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各个学科相互渗透,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融汇贯通,解决临床中的具体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4]。20世纪90年代后PBL已经成为西方主流教育模式之一,我国在2000年之后上海和西安医学名校率先在基础教育领域中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循证医学是由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主要内容是提供证据和应用证据。其核心思想是:在临床中,所有决策的制定均以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因此要求医生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综合个人的专业技能、临床经验;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证据;结合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综合分析,为每个病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5]。今天的最佳科学证据到了明天可能会被证实是错误的。因此,对于未来医生的要求是只有不断的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积累临床经验来应对临床中复杂的五花八门的疾病和病人的相关问题。EBM教育模式因此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一种方向。而我们科室对临床实习学生所采取的EBM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PBL教学方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辅以EBM的理念,指导课间实习医学生研究和解决心血管领域的相关问题,使其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心内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心电图及X-ray诊断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考核之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习学生普遍认为新的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促进沟通交际能力(P<0.05);尤其在掌握文献检索能力方面更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P<0.01)。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将PBL和EBM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引入到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实习中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增加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掌握并运用知识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现代医学学习技巧和方法,巩固加强文献检索能力及从文献阅读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验结果提示PBL联合EBM的教学模式在对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期间的医学生的培养从各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易龙,糜漫天,朱俊东,等.不同教学模式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312-314.

[2]闫宇翔,宋曼殳,张玲,等.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117-120.92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年12月,36(6)

[3]靳瑾,薛以贵,王敏哲.循证医学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内分泌科见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7(5):96-97.

[4]袁忠明,陈庆伟.PBL教学模式在老年心血管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3019-3021.

医学生心内科实习范文3

转眼间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进行教育社会实践学习,回想起实习的日子,收获丰富,特别感受到以下是本人此次学习的一些实习鉴定。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医生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要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多说“对不起”,是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儿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

特别是对于小儿头皮针的穿刺技术,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能勤于、善于观察患儿病情,从而及时地掌握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长,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飞翔的白衣天使

1、实习前对心内科的一些基本操作要掌握,如做心电图、测血压、心脏的体格检查等,不要小看这些,以最简单的测血压为例,很多人都没有规范的掌握。

2、搞熟心内科常见疾病的书本知识,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瓣膜病、冠心病等;然后再在临床上将上级医生的诊疗方案与书本相对应,看看如何与患者个体结合,不懂就问,水平会提高很快。

3、学会一些急诊处理,如高血压急症、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等,急诊的东西会处理了,后面慢的也不用着急,这样做到心中有数,“一切尽在掌握”,呵呵!

4、还有就是,医生不光要掌握高超的医术,同时还要很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与同事,平时多学学上级老师的沟通、谈话方法和技巧,等到真正工作了会很快上手。

医学生内科实习个人自我鉴定2

我在急诊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实习态度端正,实习动机明确,工作主观能动性强。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严格“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现已了解了预检分诊和院前急救的流程,熟悉了急诊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掌握了洗胃、心肺复苏、除颤等急诊专业技术和xx急救仪器的操作、维护

在急诊的这一个月实习中,无论是在前急诊,还是在后急诊,所学的知识是受益匪浅的,急诊科的工作是悠关病人生命的第一线,尤其是在抢救室的工作。当病人被从120的车上送往抢救室时,这时提高十二万分精神是万倍的,高度的出国留学网投入对病人的抢救之中,在此,我亲眼目睹了在抢救室里抢救过好多个生命危在旦夕的病人,如心脏骤停,室颤,脑出血等患者,总之,总结一句,急诊科的工作是千钧一发的事情,你速度的敏捷意味着病人的一条生命呐! 同样,在预检台的工作,初步学会了对何种病人进行何种分诊,在监护室的时候,跟着陈老师学会了如何抽血气,并实践的了解了静脉血与动脉血的区分,在急诊科的工作中,也使我掌握了最基本的抢救病人措施以及洗胃技术的流程,拉心电图等。各种仪器的使用,如除颤仪、呼吸机的使用、吸痰技术及人工呼吸机的使用,胸外按压等。

离实习结束还有短暂的四个月,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给各位老师及病人们留下更好的印象,希望我能达我所愿。

医学生内科实习个人自我鉴定3

我在内科工作了2个多月,从临床表现上来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我发现,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都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哮鸣、发热、气急等表现,这些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它们有可能是感冒、支气管炎等轻症的表现,也可能是重症肺炎、肺癌等致命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如果不进一步检查确诊,很可能就会导致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对待呼吸系统的疾病,不能仅凭病人的某一临床症状或体征而想当然地作出临床诊断,而应进一步地进行必要的检查,取得确实可靠的临床资料,通过严谨正确的临床思维,慎重地作出诊断。事实上,呼吸系统疾病病种繁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感染、肿瘤、肿囊等。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掌握各临床病的起因,但是缺少实际操作,能够知道基本的病理过程,但是缺少更多的学习。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成为一名合格的***(自己填了),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拥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带着满腔的热情,我来到了实习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实习。在五医院各个科室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教学规定的临床实习任务。

在工作上,我坚持按时到岗,及时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个别科室的带教老师要求特别严格,各项书写内容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书写,容不得半点错误,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决不能拖到明天。在他们的指导和影响下,我在工作中也严格要求自己,培养了细心谨慎、尽职尽责、力争做到最好的品质。

在学习上,我勤奋好学、虚心求教。刚到呼吸内科(呼吸内科是我实习的第一个科室)的时候,我对临床知识、临床技能操作了解甚少。通过带教老师的指导、向科室其他医生求教、与其他实习同学交流以及参阅相关书籍资料等等,我对病历书写基本要求、各项记录及申请单的书写、住院病历排序、化验单的粘贴、医嘱要求、内科全身体格检查、胸水穿刺等各方面都有了全面的了解,为之后其他科室的轮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矗在手术科室,我积极争取手术上台机会,争取能够当第二助手、第一助手甚至亲自操作,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无菌观念,同时训练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此外,五医院还经常组织各类学术讲座和报告会,科室内组织病例讨论等,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各种临床疾病的相关知识。在骨科实习的时候,我还曾跟随带教老师听过一场武汉市骨科协会学术讲座,对骨科的医疗进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医学生心内科实习范文4

【关键词】 循证医学;心血管内科;实习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核心思想是临床诊疗方法应遵循科学依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正确应用上述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目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理念日新月异,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心血管专业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量众多,不断更新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原则,充实了心血管实践中的EBM概念。心血管内科因为其疾病专业性强,病情多危重,发生医患矛盾的潜在可能性较大,因此学习正确的EBM理论,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是改进心血管专业实习效果的重要方法。

1加强临床诊治能力的训练

临床诊断能力是应用辨证和逻辑思维的方法,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思维活动。科学的诊断过程就是通过对病史、体征、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经过抽象思维作出符合疾病本质的判断过程。心血管系统抽象理论多,学生在大课学习中理解本来就较困难,加之部分带教老师因害怕医疗风险,带教中结合临床较少,所以在医学生中存在理论和实践都不足的现状,这造成多数实习生在心血管专业方面的临床思维能力欠佳,尤其在横向思维方面显得更为不足。因此,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心血管内科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医师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客观临床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才能做出科学的治疗决策[1]。在实习中加强EBM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在实习医师中更早地建立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理念。

2自我学习与继续教育模式的更新

临床医学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毕业后自我学习和继续教育必不可少,而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作为临床医生终身自我继续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更新。实习医师在临床实习中首先接受的是带教老师的经验和技术,但是临床医生的医学信息不能仅仅来源于教科书、上级医生和专家的经验或零散的临床研究报告,这些信息可能并不确切或已经过时。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医生对有关研究进行系统、全面的文献检索,获得无偏倚的相关结果,对研究的科学性进行正确判断,对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所以与传统的文献综述和文献检索显著不同。例如,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首先对某种疾病的病因、诊断、防治或预后等提出问题,根据该问题查寻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对相关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严格评价,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专业知识应用有关证据,并进行严格的筛选和采纳。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循证实践过程达到了更新知识、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的终身教育目的[2]。研究表明,在查房、病例讨论和会诊等医疗工作中引入循证的临床实践模式,对改进临床医生的医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医护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3沟通能力的增强能减少医患纠纷

循证医学强调从获取的客观信息着手诊治病人,可以说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临床领域,有助于医疗诊治决策的科学化。科学化的诊治决策首先使患者获益,其次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还有利于对医务人员自身的保护,尽量减少医患纠纷。医患关系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但是因为医疗信息不对称,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价格等信息不能得到充分了解,容易产生不信任感,对诊断和治疗效果不满意是医患纠纷中患方反映的主要问题[3],所以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和相关结果,对患方进行解释、沟通,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使患者和家属理解医生的诊疗措施不是个人的意向,而是建立在循证医学的证据基础之上。例如,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可以明显减少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远期效果更加突出,但是部分病人早期服用时可能产生症状加重的表现,这时医生如果从临床药物作用机制和远期循证医学证据出发,多给予解释和沟通,容易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在心内科实习中,坚持给实习医生灌输“循证是诊疗措施出发点”的观念,不但有利于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更有利于实习医生在以后工作中增强化解医患纠纷的能力,对培养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亚平. 临床教学中应重视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的培养[J].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19(5):549-550.

医学生心内科实习范文5

1研究对象和方法

自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循环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共计158名,实习时间均为3周。将在循环内二科实习的8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在循环内一科实习的75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分类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带教,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法实施临床带教。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出科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2分类教学法的实施

2.1对分类教学组,第一周将学生进行随机分类,主要从事基础性教学,同时加强学生在工作中的责任心和责任感。了解临床医生的每日工作流程、如何接诊病人、临床医疗文件的书写、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临床操作的熟练程度进行第二次分类。根据学生能力大小制定不同的带教计划同时兼顾学生带教大纲进行带教。

2.2按带教方案将学生2次分类后,大致可将学生分为3类:A类,学生基础程度较好,表现积极,悟性较高,有责任心,尊敬师长懂礼貌;B类,学生基础程度一般,积极性和求知欲较A类学生差,有悟性,但尚缺乏一定的责任心;C类,学生基础掌握程度较差,悟性及责任心都有所欠缺。

2.2.1针对A类学生本身勤学好问,注意摸索和积累经验,积极主动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在诊疗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前沿知识的了解,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倾向于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及急症抢救的掌握及临床思维的培养

2.2.2针对B类学生加强学生对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理论知识的全方位掌握,对临床操作技能及手法进行严格要求。可以对每个B类学生重点讲述临床检体技能的要点并要求其熟练掌握,学生间相互探讨交流学习全部知识,在集中教学时再进行统一学习,对于临床技能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以启发其思维的方式对各项“固有模式”内容进行表象的深入探究。

2.2.3针对C类学生需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告诉学生现有的优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教会其正确调整心态,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督促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制定简单实用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加强其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基础类的操作进行更好的掌握,培养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工作中让学生利用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获取正确的信息,以了解患者病史,从而增加医患间的理解与支持,在日常的工作中找到心理的指点。

2.3考核点评根据3周来每个学生的表现,指出其优点和不足,给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在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上继续向高层次发展(即:A类学生独立诊疗疾病熟练程度的提高,B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理论熟练掌握,C类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行师生互动,利用最后一周的时间将本次实习教学中师生间的不足进行改进并考核。

理论考试分2套试题进行,其中A、B类学生用一套试题,难度稍大;C类学生用另一套试题,难度程度较低,对个别考试成绩较低的学生采取单独点评,保护学生自尊心。操作考试仍旧分2套试题考试的方法,对C类学生只做基础操作熟练掌握的要求,如病史采集、临床检体等。A、B类学生除上述内容外则需要另外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如胸腔穿刺技术,考察的重点也主要放在另外掌握内容中。对照组考核方法同上,即随机。

3结果: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分类教学组优秀率95.5%,尤其A、B类,达98.5%,平均成绩97.5分,对照组优秀率90.2%,平均成绩92.7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技能操作方面,分类教学组优秀率95.8%,平均成绩96.5分,对照组优秀86.5%,平均成绩84.4分,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均达到目标教学的要求。

4讨论

分类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即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设计围绕学生特点展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生实际知识面,设置合宜的课程框架,做好因材施教、合理分配和利用教学资源,确实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学生的弱点和盲点加强督促,并告诉学生现有的优点或优势,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加强自身不足的认识并进行自我弥补,制定对应学生能力大小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及成就感的体验。不仅要使学生学会,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2],因每类学生掌握的重点不同,对其熟练程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进行分类教学时,首先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点与本质属性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实习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技术领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间的互助,所谓角色互换教学。

研究结果表明:分类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同学们普遍反映能学有所用,学习内容各具特色。反馈结果表明: 毕业后留我院继续工作的学生在本院表现优异,ABC类学生都成功地进行了角色转变,能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参考文献

医学生心内科实习范文6

关键词:临床医学生;疼痛知识;调查

疼痛是促使患者到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症状[1,2]。医学界对疼痛反应极为重视,将其列为与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列的第五大生命体征[3]。对于疼痛的研究是各个学科研究的焦点与热点[4],虽然近年来对于疼痛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患者的疼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对疼痛患者的诊治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5]。为了全面提高疼痛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对学生、培训人员及进修人员进行疼痛方面知识的传授显得尤为重要,应从学生的临床实习阶段就应对疼痛的认识及对疼痛的诊疗流程进行加强。本文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进修医师疼痛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为进行系统的疼痛医学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5月选择我院实习的即将毕业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30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30人,进修医师30人作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调查工具采用MragoMcCaffery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6,7]。记录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包括受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接受过疼痛相关知识的学习。调查内容共31题,每题1分。包括疼痛一般知识(7题),疼痛药物知识(15题),疼痛评估知识(6题),疼痛干预知识(3题),得分60%为合格。1.2.2调查方法将调查问卷发给被调查者并详细说明填表方法,问卷由受调查者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为96.7%。回收的问卷中出现缺项,存在重复回答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1.3统计分析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检验标准。

2结果

2.1一般情况比较调查对象中各级别医师男女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分布上,实习医师年龄最低,进修医师年龄最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习医师与培训医师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调查对象中培训医师接受过疼痛知识学习的人数最多,实习医师最少,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医师与进修医师比较,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2调查对象及格情况比较各组调查对象问卷合格情况见表2,培训医师的合格人数最多(合格率89.7%),进修医师次之(合格率64.3%),实习医师最少(合格率26.7%),统计分析发现,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b的χ2值23.959,P<0.01;a∶c的χ2值8.287,P<0.01;b∶c的χ2值5.208,P<0.05。2.3疼痛知识分类得分比较各组调查对象疼痛知识比较发现,培训医师的一般知识,药物知识,疼痛评估掌握的较其他2组医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进修医师的疼痛干预知识掌握的较其他两组医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实习医师与培训医师比较,b实习医师与进修医师比较,c培训医师与进修医师比较。*P<0.05;**P<0.01。

3讨论

3.1调查对象分析调查医师的疼痛教育经验分析发现,实习医师接受疼痛专业培训最少,这与以往研究结果近似,这反映我校在校学生疼痛相关知识的课程不足。对于进修医师,由于在校期间对疼痛知识掌握不够,进入基层临床工作后也较少接受疼痛知识培训,导致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时从未使用任何量表或工具,仅凭自己的观察和患者主诉来获取资料,这对患者的诊治是极为不利的。另外,在疼痛干预方面,大部分调查对象对于疼痛的现代医学机制及控制疼痛药物的药理学知识了解较少,这严重影响了疼痛患者的药物治疗。对调查对象掌握疼痛知识的差别分析发现,进修医师工作年限较实习医师长,对疼痛知识的掌握明显优于实习医师,培训医师的疼痛知识掌握最好,这与在我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继续教育有关。3.2建议对策疼痛不但给患者带来躯体方面的不适,而且对患者的精神和心理方面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8]。例如慢性疼痛会导致患者的睡眠障碍,造成情绪低落,耽误患者基础疾病的恢复,增加患者医疗负担[9-10]。慢性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体验,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11],使患者无法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12]。医务人员正确地进行疼痛评估是缓解患者疼痛的重要内容[13],也是对症治疗因症施治的关键[14]。医生对疼痛的评估和诊治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治疗疼痛的药物与其他药物的药理学相互影响、患者疼痛有无触发因素等[15],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实习医生,我们应该加强在校期间的疼痛知识相关课程的讲授,临床见习及实习时,应注重学生对疼痛患者治疗的临床思维的建立,可以通过临床技能考核的形式加强学生对疼痛知识的重视。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在系列的培训讲座中应适当增加疼痛知识的比例,使疼痛知识掌握度进一步加强,并可在有条件情况下,进行疼痛患者的模拟诊治。对于进修医师,可以定期下基层对我院下级医院医师培训疼痛知识,对正在我院进修的医师,应该将其纳入到培训学员中,规范化学习疼痛知识,增加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总之,加强疼痛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是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为患者能在基层医院解决疼痛问题提供医疗基础,节约医疗成本,真正做到为疼痛患者服务,为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服务[1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