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训练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田径训练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田径训练计划

田径训练计划范文1

一、抓好校田径队的梯队建设

由于河间市田径比赛的运动员向低龄化发展,那么我们的运动员选拔对象也要趋向于中低年级的学生,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运动梯队。作好向上一级学校输送体育人才的准备。

二、抓好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在今后训练中我们一方面要认真把握“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的原则”,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吃苦"的品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运动事迹的讲解,经常和运动员的家长、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沟通,从而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发生,从而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在业余训练上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来培养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和专项技能。

三、训练要求:

1、保证训练时间、保证训练内容、保证训练器材和场地。

2、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3、训练必须要有持久性和合理性。

四、训练任务安排:

(一)、准备期:(二周内)

1、选拔、招集运动员,召开全队队员会议。

2、宣布训练制度纪律。

3、准备训练所需器材。

(二)、第一阶段:(20xx.10-20xx.11月):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

1、以力量训练为主,辅以基本技术。

2、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3、以灵敏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三)、第二阶段:(20xx.12-20xx.2月):基本技术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

1、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力量训练。

2、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柔韧性、灵敏性和耐力训练。

3、基本技术综合练习。

(四)、第三阶段:(20xx.2-20xx.4月):专项技术、战术养成训练阶段。

1、以专项技术为主,辅以综合身体素质练习。

2、以专项技术、战术为主,辅以模拟比赛练习。

3、备战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五、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四次,每次1小时左右(第三节下课开始)。

六、考核:

1、各专项要求每周一次到二次的计时跑。

2、学生按自己的专项每周进行一次考核。

3、每一个月底进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田径训练计划范文2

摘要我国短跑水平在世界上处于劣势地位,随着世界短跑成绩的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短跑水平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在我国的训练体制中,地市级体校是基础训练阶段的重要环节。业余体校,是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来源,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地方,也是专业队选拔后备人才的基地,所以体校训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项目成绩的发展。要想在短跑项目上有所提高和突破,就要从基层抓起,加强对后备人材的培养,总结出近年来该市短跑成绩下滑的原因,制定出合理、科学、符合该体校田径短跑项目实际情况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出相应的对策,使该市田径短跑项目的运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田径短跑训练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才能向国家高水平运动队培养、输送更多的优秀后备人才,为国家田径短跑项目更好的发展储备足够的力量。

关键词平顶山市体校短跑训练现状研究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我国短跑水平在世界上处于劣势地位,随着世界短跑成绩的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短跑水平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业余体校,是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来源,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地方,也是专业队选拔后备人才的基地,所以体校训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项目成绩的发展。通过分析平顶山市体校短跑队训练现状,总结出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使该市田径短跑项目的运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文献综述

围绕“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训练现状研究”一文,本人主要翻阅了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和对比,发现了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在运动员选材、训练方法、赛前训练计划的安排、学校的后勤管理、与国外的短跑训练的对比这五个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具体总结分析如下:

在运动员选材方面,彭海峰、段玉香、丁海荣、吴旭东,在《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指标》中,对短跑运动员选材方面常用的各个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

张振、吴玉钦、郭国兵在《中、外短跑运动发展趋势的对比研究》中把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和外国优秀短跑运动员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身体形态存在明显的差距,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肌肉体积相对较小;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较短;技术上等速过程较短,减速过程较长,快速力量和绝对肌力较差,高速跑动中放松能力欠佳、放松意识缺乏。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训练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围绕“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训练现状研究”一文,本人主要翻阅了共58篇相关文献资料,参照《中国青少年田径教学训练大纲》对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和对比。资料来源主要有:中国知网、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

2.观察法

实地观察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的训练,并结合自己多年训练的体会,进而分析、总结训练的缺陷和影响专项成绩等因素,为研究提供了最直观的材料。

3.专家访谈法

对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的两名教练员进行访谈,请教他们对本课题的研究看法和建议,获取更多的观点和相关资料,进而深入详细地了解了目前该体校短跑队训练情况以及队员的具体情况。

4.逻辑分析法

对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文献研究、访谈、数理统计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结果与分析

(一)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训练现状调查分析

1.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基本情况现状调查分析

河南省平顶山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短跑队,目前教练员2名(男教练1名,女教练1名),在训运动员48名。其中男生25名,女生23名。在校上课、训练、住宿的有29名(男生12名,女生17名),只在体校训练的有19名(男生13名,女生6名)。小学6名(男生2名,女生4名),初中生16名(男生10名,女6名),高中的26名(男13名,女13名)。现在能够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的有2名(女生)、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的有28名(男生13名,女生15名)。

目前教练员和全队队员正在积极努力备战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力争在比赛中实现新的突破。

表1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教练员基本情况

姓名 年龄 性别 工作年限 专项 学历 职称 毕业院校

苏峰 48岁 男 25年 100m、200m、100米栏 本科 高级 武汉体院

刘海珍 47岁 女 24年 400m、400米栏 本科 国家一级 河南大学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教练队伍力量薄弱,参加训练的运动员人数较多,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的时候不能根据每名运动员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训练,不可能同时顾及到每位运动员,所以训练效率会有所降低。

在与两位教练员交谈中了解到,目前教练员的专业水平不能够与当前世界上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接轨;教练员参加教练员进修或培训班学习的机会得不到保证,平均每名教练员两年参加一次培训或进修,对目前一些从国外学习到的先进训练手段和方法了解不到,导致教练员的训练方法、训练理念以及训练手段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层面。

表2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在训运动员基本情况

性别 人数 一级运动员 二级运动员 小学 初中 高中

男生 25 13 2 10 13

女生 23 2 15 4 6 13

由表2的数据显示可以看出,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运动员整体水平较好,在48名在训运动员中,除去6名小学生外的42名的运动员中,约66.7%的运动员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约有5%的运动员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

由图1可以看出,在该短跑队中,女生成绩相对比男生成绩优秀。女生中有65%的运动员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9%的运动员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男生中有52%的运动员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没有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的。

图1 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男、女生运动员等级分布比较

2.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训练完成情况调查分析

通过对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8月份月的训练完成情况进行了记录,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表3 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训练完成情况

完成情况 超计划完成 完成 没完成

男生 2 ( 8.0%) 19 (76%) 4(16.0%)

女生 5( 21.7%) 17 (73.9%) 1 (4.3%)

所占百分比 14.6% 75.0% 10.4%

通过表3显示出的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8月份运动员训练任务完成情况的数据可以看出,有89.6%的运动员在训练中能够正常完成教练员布置的任务,没有完成训练任务的有10.4%。这说明,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大部分运动员在训练中能明确教练员布置的任务与3要求,训练积极性较高,完成效果良好,这对于提升训练质量、提高运动成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训练计划调查分析

短跑训练计划主要分为:全年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赛前训练计划。

通过对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运动员的访谈和交流过程中,了解到该短跑队中存在有少数的运动员对教练员所制定的训练计划不满意的现象。运动员主要是对赛前训练计划、速度训练计划和体能训练计划的安排存在不满意。

注:此满意程度的统计结果为本人通过对在训运动员中的其中40名运动员访谈得出。

表4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周训练计划

训练内容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百分比

速度 短距离

间歇跑 短距离

重复跑 阻力跑

或助力跑 休

息 加速跑 66.7%

力量 上肢力量 杠铃负重(深、半蹲、半蹲跳) 杠铃负重(深、半蹲、半蹲跳) 50%

专项耐力 不同距离组合的重复跑 不同距离组合的重复跑 33.3%

技术 80米放松跑 起跑、

弯道跑技术 起跑、

途中跑技术 50%

身体素质 协调性练习 腰、腹肌

垫上练习 跳跃练习 跳栏架 66.7%

4.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训练训练量和强度调查分析

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关系是质和量的关系,因此,大强度训练是竞技能力进一步提高的手段;而承担更大的强度训练则是运动负荷进一步提高的手段,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强度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和积累便不会产生运动负荷能力的提高和运动成绩的提高过程。

(二)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选材现状调查分析

1.短跑选材的总体要求

参照《中国青少年田径教学训练大纲》,短跑的选材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初选阶段(12~13岁)、重点选拔阶段(14~15岁)、优选阶段(16~17岁)。

根据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模型特征和我国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以及短跑的项目特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运动技术、心理特征等方面。

2.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的选材重点和指标调查分析

通过对该体校田径短跑队两名教练员的访谈,了解到教练员在选材时,往往都是经验选材,根本不用选材学中的常用指标进行选材。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在选材方面,所有的教练员都是凭借以往经验来进行选材。

(三)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赛前训练调查分析

1.优秀田径短跑队赛前训练安排调查分析

赛前训练安排6~8周左右的时间是比较合适的。在这段时间内,运用合适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作出调节,引导、调控最佳竞技状态。

在赛前训练中,在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即考虑到一般性规律,也要考虑到特殊性规律。

2.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赛前训练安排调查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教练员选材方法不准确、不科学、不全面。仅靠凭借经验、观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测试运动员的30米跑和立定跳远这两项指标的成绩,就完成了选材,最终导致很多有潜力的苗子选拔不出来。

2.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在对教练员岗位培训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到位。教练员不能够及时得到最新的训练方法,了解到先进的动作技术。

3.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教练员的训练方法比较单一陈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幅度。

4.河南省平顶山市体校田径短跑队的赛前训练计划不够合理,强度和量的分配不能是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调整出来。

(二)建议

1.建议加强教练员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短跑训练的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提升科学化训练水平。

2.建议重视起教练员的岗位培训,鼓励教练员多参加岗位培训,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及时掌握当前先进的、科学的训练方法。

3.建议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根据《中国青少年田径教学训练大纲》中的要求来制定,并根据运动员的情况及时将训练计划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陈显友,黄立建.清远市业余体校现状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5.12.

田径训练计划范文3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训练量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发展期,而田径作为一项历史十分悠久的运动,可有效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体质状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组织他们训练,并掌握好田径训练的强度与训练量,只有采用恰当的训练方案,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田径训练效果。

一、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主要因素

(1)社会因素。现阶段,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整体不高,在社会上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田径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不高,教师对田径运动了解不够完善,制定的方案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很难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影响训练效果。(2)家庭因素。大部分家长比较关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对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训练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在无形中为初中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平常参加的田径训练较少,在训练中很难合理把握训练强度及训练量。(3)教师因素。在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活动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学生自身对田径训练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师来获取。但是不少教师的田径专业素质较差,采用的训练方法传统落后,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不协调,影响训练质量的提升。

二、初中体育教学优化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

1.完善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体系

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完善的训练体系是提升训练质量的关键保障,所以,学校和体育教师应共同商讨、研究,构建一个完善的田径训练体系,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协调。(1)学校应真正关注学生身体发育和健康,调整好文化课学习与田径训练的时间,避免彼此之间出现冲突,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2)初中体育教师应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计划,在课堂上严格执行,保证计划得以贯彻落实。(3)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田径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保证可以胜任田径教学。在训练活动中,教师应掌握与田径相关的体育知识,认真研究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套适合他们的田径训练方案,并科学设计训练方式、安排训练内容,不断分析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训练效果。

2.协调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适度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活动中,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保证二者之间相互协调、比例科学。田径运动对最终训练结果要求较高,只有训练过程具有较强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才能促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因此,在平常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田径训练时,应掌握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之间的平衡,不仅需要关注高负荷、高强度的训练模式,还应注重训练量,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合理化。同时,初中体育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田径专项训练,专项训练能够有效训练他们的力量、速度、爆发力和意志力,可有效提升其田径成绩。另外,教师应将田径训练强度与专项训练有机结合,遵循适度性原则,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将专项训练的强度和力度适当降低,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专项训练与普通训练相融合。

3.提升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科学性

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初中体育田径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情况,科学安排训练强度与训练量,提高训练体系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前提,提高他们的田径水平。假如初中生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过大,容易出现肌肉拉伤或酸痛等现象;如果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过小,则又无法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即使他们长期训练,也难以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同时,初中体育教师应把握好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范围,并按照这一科学体系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先引领他们进行力量训练,然后逐步提升训练强度,增加训练量,提高速度,最终提高训练效果。另外,教师还应注重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稳定性,保证学生每天都能够参与一定的训练,让他们的身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刻准备进行田径训练。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制订科学的田径训练计划,精心设计训练方式与内容,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合理性,组织他们参加田径训练,提高其身体素质和训练效果,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斌.试分析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J].才智,2015(14):131.

田径训练计划范文4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当前已经被较为广泛地应用到了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之中且实际应用价值较好,应用前景广阔。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国内高校中应用程度的提升,多媒体技术也开始应用到高校田径训练之中。本文将对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相关事宜进行研究,在分析其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对于怎样应用提出了具体建议,旨在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对高校田径训练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 教育 田径训练

高校田径训练本身的科学性与系统性较强,近几年以人为本的训练理念影响下,高校田径训练中的科学性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运动科学极度发展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与高校田径训练间可以进行深度融合,国内部分高校也开始在田径训练中进行了多媒体应用的系列尝试。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在职业体育训练中应用较为广泛,但高校田径训练与职业体育训练间具有很大不同,如何在高校田径训练中摸索出一条合适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路径也是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田径训练兴趣的提升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田径训练中进行应用有利于学生对体育本身及田径训练兴趣的提升,田径在整个体育运动系统中是较为枯燥的一项体育运动类型,田径训练对于训练强度的要求较高。高校教师在组织田径训练时时常要进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但口头进行调动这一办法久而久之便会出现正向激励效用下降的状况。这一情形下,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于田径运动精彩视频以及训练重要性等知识,田径名人演讲等视频、音频资料对于学生进行动态展示能够较好的活跃田径训练氛围,而这种正向激励也能较大程度提升学生对于参加田径训练的积极性,从而保障田径训练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二)有利于田径训练科学性的提升

田径训练科学性提升是当前高校田径训练的发展方向之一,特别是在当前运动科学极度发展背景下,将安全训练与科学训练间进行平衡也是高校体育教师应当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媒体技术本身可以对高校田径训练活动怎样进行,何时进行提供指导。将大数据平台,多媒体技术与信息化技术进行较好融合应用的情形下,系列科学的田径训练方案也能被更多的应用到高校田径训练活动中从而提升高校田径训练的整体科学性。高校田径训练整体科学性得到提升情形下,实际训练质量也能得到较高保障。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具体应用

(一)训练计划制定与动态展示应用

多媒体技术可以应用到高校田径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动态展示之中,当前便携式运动设备已经十分发达与普遍,其可以ρ生训练中的运动量大小,心肺功能等进行及时跟踪与记录。高校在应用此类设备时可以利用云端对于系列数据进行及时采集和比对,并将最终结果进行动态展示。在这一层面的应用可以较好监督学生田径训练的完成状况与整体训练的达成状况。系列运动数据经过特定软件分析过后也能较好的对于学生实际训练的短板予以鲜明体现,这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调整训练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有积极帮助。这一层面上的应用价值体现则要求高校适时增加田径训练支出,确保多媒体及其相关信息技术能够尽早的在田径训练中发挥出此类作用。

(二)训练纠错中的应用

在多媒体技术缺位下高校田径训练结果无法被学生进行直观获取,而在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中,教师可以通过手持摄录设备对于学生实际训练状况进行实时拍摄,在田径训练结束后通过多媒体设备对于训练实际状况进行播放能够直观的将学生存在的训练问题体现出来。在这一进程中教师结合视频文件进行错误指正能够使得学生更为清晰的认识到自身在田径训练中存在的不足,这也能为田径训练整体质量的不断提升做出积极影响。特别是在师资力量相对短缺的情形下,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也能在短时间内较好的缓解田径训练资源与田径训练需求间的不平衡。

(三)训练动作规范性展示应用

田径训练本身需要大量的重复,通过不断重复规范化动作使得自身机体形成对于规范动作的机体记忆与肌肉记忆,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田径训练中也可以应用到动作规范性展示之中。部分高校教师虽然具备较好的理论教学知识,但除个别体育教师外,大部分教师对于田径训练中各种动作如何规范性进行的掌握并不准确与熟练。这一情形下,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搜集等形式将田径训练动作的规范性展示,动作要领等传授给学生,依托多媒体提供的及时展示和动作规范指导,辅之以教师的单独纠正便可以较好保障田径训练中动作规范性的提升,而在多媒体技术参与下,学生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很多运动中的误区也能自行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予以查证、解决。

三、结语

高校田径训练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当明确多媒体技术本身的应用属性与价值,充分认识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也是其在田径训练中发挥出正向作用的有效前提。高校田径训练教师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中是重要一环,因此,高校教师在常规训练内容的选择上以及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上应当付出更多努力,结合实际体育教学实际,田径训练实际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式,应用频率进行调整也是其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田径训练计划范文5

关键词 提高 田径运动 训练效果 体会

如何才能提高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这一直是很受人们关注的问题,田径运动从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也发展衍生出很多田径项目。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各不相同,但是都有着相同的目标,那就是提高田径训练的效果。田径运动的训练需要注意不同的训练时间、训练器材、训练内容以及训练场地等等。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就以学生的田径运动训练来说,学生的训练课形式和节奏的安排要多样化,各种训练手段也要尽量地避免枯燥性,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对于田径运动效果的提高,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做好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田径运动的训练当中我们要认真强调思想教育与训练相互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训练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各种优秀思想品质,并且有计划的进行优秀的运动故事讲述,与运动员的家长以及老师等等进行沟通和联系,尽量地减小与运动员之间的距离感,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发生,让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没有任何思想上的包袱。在训练上也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以提高身体素质为基础,培养运动员的专项技能和运动的技术等等。

二、重视早期的训练和科学的选材

田径运动的运动员早期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青春发育时期,人体一般是趋于成熟的阶段,运动员的素质训练会从一般性质的训练转化为专项的训练,这个过程是逐渐进行的,但是也必须提前重视,并且及时的进行专项花的训练,因为这个时候,一般性的训练方法已经不能再提高训练效果了,要及时的进行专项化的训练,加快专项化训练的步伐,这样才能让运动员的成绩得到提高,是训练的效果更佳显著。在早期训练中,要及时的增加训练的负荷,利用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这些都对田径训练效果的提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田径运动的训练选材是很重要的,有一个好的开始,那就等于得到了一半的成功。绝大部分的潜在运动能力因为遗传基因的原因都已经固有化,所以要运用一些高科技手段和技术手段,催化这些遗传因素,使其转化为专项的运动素质。运动的能力遗传规律为运动员的合理选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练员完全可以利用不同运动员对运动能力的不同需求,将具有某方面运动天赋的人提前选,并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训练,让他们的先天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一来,运动员的训练选材就要根据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专项训练。合理的选材也要与科学的检测相结合,选材的依据就是科学理论和经验。科学的选材要根据多想指标的综合分析,从素质、技能、形态到各种不同的生理、神经、遗传、心理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三、专项强度的训练

田径运动训练在其发展趋势中,对于专项训练的作用愈加的看重,专项的练习可以把技术和素质相互结合,让两个方面的能力同时得到提升。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中,专项的训练比例要远远大于普通练习的比例,在比赛的时候很容易表现出较强的专项能力。在田径运动的训练中,运动员更多的是专门性的练习,以便更好的满足比赛时的动作需要,专项的训练手段注重精炼和优化的理念。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加运动的负荷,这样才能对运动员本身产生训练刺激,增强其适应训练的水平,在运动量的加大过程中,还要处理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关系。把训练强度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训练的次数,间歇的时间也很重要,最后还要注意训练的时间。对于不同年龄和不同水平的运动员,还要注意负荷的选择。

四、训练负荷的变化

田径运动的训练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艰苦训练,训练和比赛之间会有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训练和比赛其实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目前阶段,运动员的训练周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进行专门的训练,提高专项能力,把比赛阶段作为了训练阶段的一个延续。田径运动的训练符合安排很重要,适时适当的增加训练符合,可以保证身体的运动技能不断的提高。即使因为受制于遗传因素的限制,运动员的成绩不会持续的增加,但是运动负荷的调整还是可以保持运动员的成绩不至于出现退步。

五、科学的进行周期性训练

田径运动的训练一般都分为大、小两个训练周期,每个周期的训练还分为准备阶段、比赛阶段和调整阶段。这在运动训练的理论中,被称为是周期性的训练原则。教练员要根据比赛的周期遵循田径训练的规律,合理的、科学的划分训练的周期,并制定执行训练的计划。训练周期的划分也主要是根据比赛的规律来决定的。

六、总结

总之,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从早期的训练和专项计划的选材和制定以及训练的周期性和负荷等等进行不断的调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为有效的提升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新宏,邵道广.高职院校体育“新课标”下的田径模块教学探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2] 陈燕翼.高职院校田径运动队现状调查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3] 丁利和,刘滕静美.对辽宁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体教结合”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04).

田径训练计划范文6

——某某中心小学申报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自评报告

我校始建于1912年,1977年定为镇中心小学,1998年镇政府投资1270万元易地重建,现学校占地面积63亩,建筑面积9680平方米,在校学生24个教学班共1312人,在编教师56人。学校于1999年评为中山市一级学校,2004年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现为中山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中山市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全国棋类教学实验基地、广东省绿色学校、中山市信息技术实验学校。

作为镇中心小学、省一级学校,我校秉承“致力于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师生个性化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办学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校就作为中山市田径传统校,开展小学生田径竞技体育苗子的培养,在着眼于提高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在校内初步形成了让每一个学生懂体育、爱体育、会体育、练体育的良性体育环境,获得市镇教育界、体育界的高度评价。

我们基本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落实条例。

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体育法》和两个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严格按照中山市教育局颁布的课程计划现学校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保证体育课质量是我校一直致力研究的主要课题。如今,我们在过去的偏重技能,与近年的课改游戏体育中找到了结合点,重新认识“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础兴趣;培养学有兴趣、学有所长、学有技能的健康学生。体育课质量稳步上升。我校长年坚持每天早上8:15--:8:30为早操时间、10:05—10:20为体育大课间时间、下午3:10—3:15为眼保健操时间,下午4:15--5:00为学生体育自由活动和课外活动时间,两操一课和体育课外活动时间纳入学校文明行为规范班级考核和教师绩效考核,努力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运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健康起来。”十多年来学生体育考试成绩合格率100%,优秀率达95%以上。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运会,学生参与面达40%;每年举办一次趣味体育美育节,学生参与面达100%。

我们认真抓好体育常规教学工作,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我们注重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原创:学校制定了《体育课教学常规》、《体育活动安全保护制度》等规章制度,保障学生安全参加体育锻炼。十多年我校没有出现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我校还被全市文明单位。我们要求体育科的教师(尤其是负责传统项目的教师)必须制定好学期的工作计划,设计出每周、每节课授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达成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教学手段、器材等,使教学工作能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阶段的重点而有所侧重。2004年11月,我校徐永岩老师的体育试验课获得专家们的好评,并推荐代表三乡参加全市体育录相课比赛获佳绩。近年来,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水平不断提高,

自2005年以来,我校作为市首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学校,认真评估学生身体素质并及时上报,同时还参与指导本镇兄弟小学进行测试上报工作,受到镇教办领导的好评。

在面向全体,全面做好学生体育锻炼工作的同时,我校逐步形成了田径、乒乓球等特色强势项目。八十年代初,在办学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郑慕贤校长争取到了市田径传统校的学生训练任务。二十多年来,学校始终把田径传统校的管理和训练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校成立了田径传统项目领导小组。五任校长亲任组长,再从行政中抽调一名体育专干具体分管田径训练队,并安排专职体育教师操作教练。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的领导,我校田径传统项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按照有关对体育工作进行了计划和总结;我们还制定了各个时期的竞赛目标,检查训练计划,落实训练经费,协调训练场地,使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常规、有序地进行。经过不断地总结,我校已初步形成了抓好田径传统校训练工作的常规管理经验和科学训练经验。2006年2月,学校具体分管该项工作的刘瑞明主任还在全市传统项目学校工作会议上作了主题发言。

二、条件保障、训练科学

条件是基础。我校体育训练场地和条件经验了一个从无到有的逐步完善过程。八十年代初的祠堂学校,学生训练场地狭小。1998年学校迁址新建后,我校建有标准300米6道田径运动场(目前正在改建塑胶跑道)。学校一楼大堂建有风雨体育场,雨天学生可以大堂锻炼和训练。1999年,学校建设了80平米方沙池体育器材场;2003年,学校筹资建了700多平方米的“欢乐天地”主题体育园地,学校还有两个标准彩色地面篮球场、五个羽毛球场练习场地、一个250平方米的乒乓球馆。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我校体育设施建,已决定投资800万元新建内设两个篮球场的综合体育馆。各样体育运动器材配备齐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器材进行课余训练。

人员是保证。为了抓好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工作,我校配备了三名专职田径训练教练员(其中一名本科生、两名专科生)、四名兼职体育教师。其中三名专职训练老师均多次参加了镇、市的教练员培训班,两名教练员是三乡镇业余体校教练。

经费是动力。为开展了传统项目训练,镇体委每年补助训练经费一万元,学校为训练教师发训练补助、每年购买教练服。据统计,学校每年所用项目基本经费、教练运动员补助、器材设施购买、外出竞赛等费用达五万元以上。

训练是生命。我校每学期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纳人工作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刘杰校长和分管领导刘瑞明主任林荣立副主任能深入实际,掌握传统项目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特别是体育教师政治思想、工作、生活问题。年级组长、班主任能支持、关心体育传统项目工作。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并制定了三年的体育发展计划,按照有关对体育工作进行了计划和总结;我们还制定了各个时期的竞赛目标,检查训练计划,落实训练经费,协调训练场地,使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常规、有序地进行。同时,我校非常重视与市内各传统项目学校的联系、沟通,经常与他们召开座谈会,互相交流经验,还与镇业余体校实行教体结合,互补长短,形成课余体育训练的网络,使我校的田径训练能蓬勃开展起来。

梯队和时间。我校田径队训练每周平均训练7次,晨练每次60次分钟,下午每次90分钟。在梯队建设方面,我校田径项目建有校级竞赛队、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参赛队、班校运会运动队,我校十分注意年龄梯队衔接,目前,9—13岁年龄段均有队员训练。

三、创新机制、形成制度

激励成体系。为更好地进行常年、科学的业余训练。我校田径训练工作到做到三有五固定(有计划,有救案,有总结;计划固定、时间固定、场地固定、器材固定、人员固定),为了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学校制定了《运动员守则》、《运动员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考勤、奖罚制度,保证运动员准时参加训练,促使他们在训练中刻苦认真,吃苦耐劳,按照教练的要求自觉苦练,确保训练的质量和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们注重抓好队员的思想表现和文化学习,教练员经常与班主任联系,了解队员的情况,及时进行教育。对学习态度不够好、成绩比较差的队员,班级除进行教育外,还抽时间给他们进行学习辅导,保证他们不掉队。为了更好地了解田径队员的身体形态、技术状况、文化学习和其他资料,我们建立田径队员登记卡,把队员每学期的学习成绩、每学年的身体素质测试和技术测试、每年的体检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对不同的队员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提高科学训练的效果。

竞赛成系列。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了校内以传统项目为主的小型多样竞赛制度,安排了各种的系列体育竞赛活动。每年都举行体育美育节和校运动会,今年,将迎来我校第二十届运动会的体育盛会。我们还根据体育传统项目的特点,开展男子、女子田径对抗赛际、年级比赛,此外还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围棋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

四.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由于市镇体育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全力支持和我校的高度重视,我校的田径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校十多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传统项目(田径)学校,近十年共输送40多名运动员到市体校,郑颖诗等12位运动员被纪中中山中学等省重点中学录取,3名运动员输到省体工队和。在竞赛成绩方面,我校毕业的郑妙诗在80年代初获全省标枪第一名,破省记录、获全国性比赛标枪第三名,郑观航代表参加全军运动会获跳高第一名;毕业生郑惠霞获广东省第十届运动会射箭第一名。郑建忠、陈淑琴、黄嘉怡多次代表中山市参加全省比赛都获得优异成绩。何文欣、郑建清、刘楚甄等运动员多次打破市跳高、60m市纪录。其中郑永春同学92、93、94连续3年打破市小学女子跳高纪录。我校多次在市级体育比赛中获奖。其中:广播操获市体育节比赛3次获一等奖。篮球、田径多次获市级比赛第一名。去年我校单独组队参加中山市第五届运动会田径丙组比赛,14人参赛11人获奖,并获团体总分第四名。我校教练员16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体育教师和田径训练先进教练及市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