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文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文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企业;管理;探讨
引言
近些年来, 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通讯手段的现代化,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文化这一涵盖社会、涉及人类总体行为的综合性范畴, 其意义早已超出学术研究的范畴, 更多地占据经济领域, 渗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促成了全球范围内独有的“文化热”。人们试图通过文化这个层面来透视和反思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动因, 力图为现代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来寻求一个新的坐标、新的支撑点和新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在经济发展的动力中, 思想观念、人文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促进作用日益突出。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立足于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范畴。狭义文化则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生活层面的活动及其成果, 专注于精神活动创造的成果, 也就是从观念形态角度来定义文化。从这一意义上说,“文化就是代表一定的民族特点的, 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我们这里所谈论的文化主要是狭义文化, 也就是观念文化或精神文化。它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乃至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其中, 文化的经济方面, 即人同物质资源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人们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去指导资源的配置, 是传统的方式、命令的方式还是市场的方式; 文化的社会方面, 指人与人的关系, 它表现为人们之间以怎样的价值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以使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能够协调一致; 文化的政治方面, 即人与国家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人们以怎样的法律和政治制度安排来建立秩序和规定权力。至于文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 即人与整个世界和整体人类之间的关系, 它主要表现为一批具有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人的观念意识, 表现为人们以怎样的信仰、世界观和价值观来看待世界和人类自身, 如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的本质和人生意义等。文化的这些方面, 共同作用于企业管理, 使得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与传统管理方式不同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 并逐渐成为当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大趋势。
一、关于文化对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新认识
人们从文化角度思考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时, 对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了一种新的认识, 即企业不仅要合乎市场机制, 它还必须作为“文化机关”而存在。传统的管理者认为, 企业之所以存在, 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他们想尽一切方法和手段, 先是不惜采用违反人性的做法, 让工人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并雇佣童工、养成工等。在这一切做法遭到反对、不能继续有效的时候, 他们又采用了“大棒加胡萝卜”式的管理, 让工人为赚取那点可怜的生活费用, 象机器一样地工作。在这种管理失效以后, 管理者们才终于发现人的重要性, 在企业施行怀柔的管理。正如列宁所说, 资本主义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掠夺管理” ,“借管理来掠夺”。为了赚钱, 资本家不惜采取破坏环境的做法, 让社会公众承受环境污染的严重困扰, 赚钱成了企业经营管理者们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 经济生活中的物质生产日益呈现出和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态势,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的经济与文化的联系日趋广泛和深入, 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 文化价值在商品中所占价格的比重不断增长, 在引起经济增长的超经济因素中, 文化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大。随着全球“文化热”的兴起, 公众追求具有文化价值取向的经济增长, 企业主体、企业产品和服务等均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企业内环境和企业外环境均成为精神文化的场所。经济的发展要以文化作保证, 企业的决策同时也是文化的决策, 从这个意义上说, 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竞争,同时也是文化的竞争。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促使管理学家们和企业家们从哲学和战略的高度来思考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即是“公司为什么存在”的问题。通过思考和实践, 他们发现了企业存在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动因。
其实, 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很早就对企业的使命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如松下幸之助认为, 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如下三项: 第一, 企业必须对提升社会生活、为人们创造幸福而有所贡献; 第二, 从所营运的企业中获得适当的利润, 并将此利润以各种形式回赠给国家和社会; 第三, 在包括公害问题在内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上与社会保持协调一致。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认为,企业要获得生存发展的权利, 就必须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尊重职员和顾客, 并协助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包括环境问题。国外管理推销专家认为在服务业领域 缺乏人情味是最大的失礼。要使出售商品或服务的行为与人们领略一种文化氛围的心境在不知不觉中融为一体的话, 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是需要动脑筋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水平的服务业企业, 已不仅仅是劳动力密集的企业, 而是智力已占很大比重的企业了。知识、智力等文化要素的竞争, 对服务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让人领略到一种文化氛围, 让人觉得不是在单纯的购物, 而是像在从事一种自然而然的事。就是服务应进入的高层次的境界。透过这些思考和实践可以看到, 企业成功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动因在于: 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组织, 还是一个拥有社会功能的文化组织, 其经济活动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也会对社会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是那些能够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所应肩负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职能, 并将这种使命和职能与经济活动融为一体的企业。
二、文化管理的价值建构
20 世纪以来, 尤其是80 年代以来, 微电子技术、光导纤维、通讯技术、激光技术、海洋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遗传工程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大大改变了人类已有的生活方式、社会风貌以及人的世界观。在以脑力劳力为主的信息时代。除少数不发达国家以外, 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脑力劳动者的个人目标转向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 追求丰富的业余生活, 追求优雅的生存环境, 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如果说物质文明解放了人类的个性, 并同时赋予个体以满足其无限欲望能力的话, 那么信息时代的文化人普遍追求的是回归精神的家园。当代管理者首先必须针对文化人的特点, 把人类从高新技术的压力下解放出来, 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克服高新技术带来的普遍价值失落的消极情绪, 帮助个体重新找回自信和价值, 回归精神的家园, 文化管理也就应运而生了, 它顺应了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信息时代文化人的精神追求和需要。
企业文化的塑造、企业价值的建构, 意义在于: 一方面通过优秀文化的塑造, 潜移默化地增强企业对广大职工的号召力、凝聚力, 塑造员工良好的行为方式, 并以此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 通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使人在其精神实践中, 体验生命情感对人类的极端重要性, 从而反思人类存在的积极意义,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感情文化, 使人们在共同的价值观念的作用下, 陶冶情操, 激发斗志, 自觉地努力工作, 油然而生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依恋感及人与企业之间的交融感, 使人们从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生存价值意义的失落感中解放出来, 走向心灵的自由, 真正趋向马克思所预见的人的自由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文化管理必将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
不断建构和创新企业文化, 是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外任何一个长盛不衰的成功企业和组织, 都有一种相对合理、富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凝聚力”, 也是其生命力的源泉。从世界范围来看, 欧美企业和日本企业文化管理的模式是不同的。欧美企业在管理中主要依靠创新制度、方式、标准、规范、数量分析和讲效率, 靠加薪、提奖金等来组织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改变人的信念、观念和行为准则。日本企业则在管理别注重人作为社会人的特性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注重人的观念、信念及行为准则的作用。如果说前者是一种注重原则和控制的制度型文化的话, 那么后者则是一种注重人情和人性的精神型文化。实际上, 形成了既有原则, 又有精神要求的较为理想的文化管理模式, 赋予了日本企业以极大的生机和动力。因此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欧美企业纷纷向日本企业学习, 把共同价值观念、团体精神等日本企业文化管理的特色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文化管理风靡全球。
三、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文化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管理面临的环境变幻莫测, 单靠经验、科学和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是很难把握住时代变迁、环境变化这只千面猴的脉搏的。只有文化管理, 它提出了与以往管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框架, 它以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统一性、稳定性和包容性等独特的品格, 作用于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独步于变幻莫测的地球村落, 连结时间和空间, 沟通过去、现在和将来, 为分布在世界各地日益变化的庞大的跨国公司带来了统一和稳定。富有文化气息的企业名称、企业标识、企业设施, 具有时代意义的建筑式样、雕塑、绘画、装饰, 优美的仪式, 悠扬的厂歌琴音等等, 不仅能营造优美的环境, 也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公司的知名度、声誉度, 更能给处于高科技和现代工业文明重压下的人们带去一丝温馨和浪漫, 稍稍消解现代商战和竞争的冷酷无情。职工是“社会人”, 他们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 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要。因此, 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 还必须从人的社会需要和心理要求方面来鼓励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无情的竞争, 有情的管理” , 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 熔各种管理理论于一炉的文化管理就是这样使经济与文化奇妙地结合在一起, 给跨国公司的全球管理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辩证思维方式, 使文化管理兼具哲学的品格。
企业文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企业文化 新界定 概念 管理
企业文化概念的界定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管理,是创建管理模型的基础,其本质内容是一个企业的管理、生存方式。建设企业文化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也是人才竞争和市场竞争下的必然趋势。因此,树立特色价值观体系关乎公司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意义重大。结合传统和现代的企业文化概念,可以更系统地研究企业文化管理模型。
一、传统的企业文化概念
1.传统企业文化概念的内容。目前现有的对企业文化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由多种文化结构组成,如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网络氛围、企业环境等;二是企业文化分广义、狭义两种说法,前者包括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后者则是一种意识形态,以价值观为核心;三是认为企业文化由群众意识发展而来,是员工的价值观、认识和思维方式。
2.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在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时树立的,被管理层和基层员工所推崇、分享、遵循的信念和认知,一般具有激励斗志和引导方向的作用。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行为,是一个由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等组成的集体。
二、企业文化的新界定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带有组织特点的使命、宗旨、精神、价值和理念,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所以重新界定企业文化概念十分重要。专家认为,文化是某个群体独特、整套的生活方式,是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同时还是各种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的整体。由此可知,文化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其本质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真正的体现。同理可知,企业文化的新界定也应该存在于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大致分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心理三个方面。
企业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是员工从精神到行为的过渡,只有真正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才能进一步研究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型。
三、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模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在明确企业文化的概念后,怎样对其实施正确的管理成为下一个研究重点。通过分析可知,企业文化管理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同时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管理模型。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杜绝了将员工视为“经济人”的现象,避免了行为科学把员工视为“社会人”的局限性,而且赋予了企业文化管理新的使命――作为“人格化”的有机体,是文化符号和文化信息的集合。
现代企业管理模型的重点是把员工放在企业文化的背景中,尊重其自主意识,强调只有通过员工的自律行为来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作用,才能降低管理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正确管理企业文化,使其发挥最大功能,要求管理层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明确并认同管理理念。明确并认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要依据企业的经营环境及员工的自身条件,并引导正确的行为培养导向。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必须结合企业现状,将长久支撑企业生存、发展作为管理模型的重点,争取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接受新的企业文化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此外,在后期管理中,领导者还要注意宣传企业文化符号、规范员工角色等工作,只有完善每个步骤,企业才会蓬勃发展。
2.贯彻落实基本原则,选择有效的管理途径。第一,贯彻落实基本原则。企业文化管理应遵守目标、价值、智慧、团结、高超五点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明确管理目标、树立共同价值观、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烘托团结一致的企业氛围、追求卓越高超的技术。这五点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为企业的长期和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选择有效的管理途径。企业文化管理的途径有很多,选择正确、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十分重要。虽然目前还没有可以仿效的模型,但是依照参考借鉴和成功案例可以总结出两点:首先是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在每一个员工身上体现出来,使企业整体具有代表性;其次将企业文化管理寄于到各种内部关系活动中去,通过长期坚持不屑的努力,形成有特色的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同时还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文化的新界定必须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与发展战略相结合,并贯穿到整个企业管理模型中去,为企业实现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业.对企业文化发展的新界定与企业文化管理模型的有效整合研究[J].商业经济,2013,9(16):39-40
企业文化管理范文3
矿山企业文化是矿山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矿山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矿山风貌、矿山企业精神及管理者和员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核心是矿山企业精神;其本质在于注重员工的共同意识及价值观等。矿山的企业文化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矿山信誉
矿山作为一个远离城镇自办社会的特殊企业,受国家地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其信用和声誉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规章制度、生产经营活动,还是与地方政府以及周边农村的关系中,都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
2、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当今企业取胜于市场的重要因素。矿山企业的服务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以良好的服务树立矿山的良好形象。
3、经营思想
矿山的经营指导思想,实际上是矿山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在管理工作中,经营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员工主人翁意识及行为方式、内部各方面的有效调节、员工需求与愿望的满足、矿山自身形象等。
4、矿山企业道德
矿山企业道德是矿山企业行为的规范,是矿山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矿山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矿山企业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员工的行为符合矿山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的要求,达到矿山企业自我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5、矿山企业精神
矿山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矿山企业精神。矿山企业精神是矿山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矿山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全体员工意志的提炼和集中,是矿山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6、矿山企业目标
矿山企业目标是矿山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是全体员工努力争取的期望值。矿山企业目标体现了矿山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是员工理想和信念的具体化。矿山企业目标是矿山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矿山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卓越业绩。矿山要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结合实际,体现矿山明确的具体目标。不同的矿山因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及自然条件不同,应该有不同的矿山企业目标;即使同一矿山,在不同时期也应当有不同的目标。
7、矿山企业规范
如果说前六项内容是矿山文化中的“软件”,那么,矿山企业规范就是矿山企业文化的“硬件”部分。矿山规范主要包括矿山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矿山在一定时期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
8、矿山企业环境
矿山作为一种特殊企业,与其它行业有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当前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开展矿山企业文化的建设,各项工作就能更好地进行,经营目标就能更好地实现。
二、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种微观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精神力量、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它主要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以及企业形象等。其中不仅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含社会心理、技能、方法和企业自我成长的特殊方式等因素。它具有柔软性、渐进性、潜移默化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其主要功能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弥补功能和影响功能。许多企业都把推行企业文化战略作为企业的一种长远的竞争战略。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体,包括表层的硬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几个层次。表层的硬文化是指企业文化的物质的外在表现,包括企业的建筑、设施、环境等。企业的这种有形财富,是企业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各种组织机构、组织制度、规章制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文化的体现。观念文化即精神文化,亦称企业精神,是指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三
、培育和建设矿山企业文化的原则
培育和建设矿山企业文化,是矿山转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矿山参与同业竞争、寻求自身更大发展的需要。构建矿山企业文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
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矿山,都有其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亦即企业文化必有共性的一面。而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企业文化又有个性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矿山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性质构成矿山的共性,矿山所处的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构成矿山的个性。因此,矿山要构建企业文化,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本企业特点,把行业特点和环境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2、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不同的企业,必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企业历史传统,并概括形成企业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条件会向企业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不同的历史时期,矿山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经营战略所包含的因素总是不同的,因而,不同时期的矿山企业文化的目标指向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说,矿山构建企业文化时,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融汇外国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行业文化,去粗取精,使矿山企业文化具有现代化、丰富化、多样化的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时效性。
3、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原则
个人的工作成绩,取决于本人的能力和动力。能力强的人,工作易于取得成绩。但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动力。处理好先进性与群众性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能力与动力的关系。先进性决定动力的大小;群众性是能力的基础。
四、如何培育和建设独具矿山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方法,培育和建设矿山企业文化,对矿山的发展和矿山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培育个性化企业理念,抓好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指导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景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矿山要始终把对企业理念的培育,尤其是具有个性化理念的培育,作为矿山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工程,广泛动员员工深入查找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适时提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发展战略,并整合企业的经营理念体系,使之在内容上更加丰富,结构上更加规范,理论上更加深邃,实践上更具有前瞻性。
要通过扎实的工作使矿山发展战略逐步成为矿山员工实现共同愿景的座右铭。把企业的理念系列变成指导企业充分展示团队精神和员工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源头与行为准则,使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培育个性化的企业理念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不拘一格的形式载体,广泛宣传,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引导每一名员工掌握企业理念,形成共识。
二是典型引导,形成认同。要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这些能够体现价值理念的个人和集体典型,以此引导、教育员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告知员工,矿山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进而实现员工对企业理念从认知到认同、工作态度从只限于完成到倾心尽力地去敬业、思想上由一般的信任到完全依靠企业的飞跃。
三是适时调整,发展创新。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形势变化,根据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客观需要,对原有的企业理念体系和企业精神,进行认真的思考,科学地整合创新,经过沟通、访谈、全员问卷调查、梳理提炼、归纳整理、定性定量分析等环节,形成新的独具矿山特色的企业精神。
同时还要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学习,使整合后的文化成果深入人心,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容和内涵,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规范自身的行为。
2、塑造良好的矿山企业形象,把握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企业形象建设是内强员工队伍,外拓企业知名度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形象建设上,坚持发展与变化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将工作重点放在丰富、充实与强化其构成的视觉、队伍、管理和产品四个子形象内容上。
其一,视觉形象。在塑造视觉形象上,要把它作为矿山走名牌战略的重要基础。以国内外优秀企业为参照,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矿山的性质和发展需要,开发启动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对企业标志、标准色、办公事务用品设计、各种标识、宣传系统规范、员工服装系统、会议系统规范、车体外观系统和色彩规范等进行静态表达,进而形成现代矿山视觉形象的个性化特征,在行业和社会中树立一个现代矿山的新形象。
其二,队伍形象。一是塑造企业管理人员形象,开展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完善管理人员知识更新计划,加大管理人员的日常考核和民主考评力度,努力转变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增强了管理人员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塑造党员形象,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员责任区、党员目标管理等活动,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塑造“四有”员工形象,在创建学习型矿山的总体要求下,在精神、环境、氛围、机制上保证的前提下,积极培育矿山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使员工的敬业奉献精神、职业道德观念、自我发展意识和拼搏创新风格不断得到提升。坚持政治、业务培训常抓不懈,坚持开展各类技术攻关、劳动竞赛和技术练兵活动,大力表彰工作中的优秀知识分子、优秀班组长、青年技术能手和模范员工,对取得突出成果和显著成绩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给予肯定和重奖,以此展示矿山员工的良好风貌。
其三,管理形象。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与国际管理标准接轨,开展ISO9001质量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对人和物的管理控制更加科学、规范。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动态管理,对各类管理信息实现网络共享,对各类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从而使矿山在科学管理中提高经济效益。
其四,产品形象。要严格按照质量认证管理体系的要求,以一流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手段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离开了质量意识而谈队伍形象、管理形象、主人翁意识,就不是真正的矿山企业文化。
3、全方位优化矿山企业环境,构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全方位优化的矿山企业环境是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从规划上、机制上和设施上予以充分保证。
在规划上,要按照矿山发展的总体要求,从注重员工工作条件、优化员工工作环境角度出发,制定规划,动员员工全员参与环境建设。将保证员工作业环境优美、安全、环保视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一环。重点致力于从本质上解决员工作业环境的环保达标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粉尘对员工健康的侵害,不断改善员工的生产作业环境、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赢得员工们对企业优化环境建设的由衷拥护和充分信任与信赖,进而焕发其干劲,激发其“爱矿如家”的自豪感和献身矿山的责任感,提高矿山的劳动生产率。
在机制上,注重现场检查考核,树立“良好的生产生活工作环境,既是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情绪的制约因素”的思想,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管理机制的推进下,自觉投入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美好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工作中,增强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崇尚文明、追求整洁”成为矿山员工的时尚。
在设施上,要加强与企业开展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的“硬件”载体建设,兴建员工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舞厅、卡拉OK厅、健身房等,定期举办员工文艺演出会、员工运动会、兴趣爱好者联谊会及文艺积极分子表彰会等,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连续不断的企业文化活动,使矿山员工在工作之余的生活不再单调,使其精神面貌总处在饱满昂扬的状态。
结束语
建设矿山企业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进行。一方面,矿山企业文化既要反映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用大文化指导小文化;另一方面,又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即矿山企业的特征。如果矿山企业文化只反映共性的一面,而忽视了突出个性的一面,就会变成空洞、平淡的口号,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个性才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才能产生效果。建设矿山企业文化,要选择具有明显个性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矿山企业文化的内涵,应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要求,找出不同的侧重点。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2002年7月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物》---------1998年7月
(3)、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2年7月
(4)、王昕杰乔法容《企业伦理文化》------------------------------1990年11月
(5)《商业银行内部环境优化方略---营造独具特色的金融企业文化》--------2003年8月
(6)企业文化网刘凌林访企业文化网孙兵《企业文化是科学梳理出来的》---2003年10月
(7)京煤化工《培育特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竟争能力》-----------------2003年10月
(8)黄爱民《创新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攀煤电厂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003年10月
(9)企业文化网《微软卓越的企业文化》--------------------------------2003年10月
内容提要:矿山的企业文化,关系到矿山和生存和发展,是现代矿山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对企业文化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矿山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剖析,详细论述了培育和建设独具特色的矿山企业文化的原则和方法,对矿山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矿山企业文化、培育
企业文化管理范文4
以企业文化创新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企业文化创新财务管理目标,就要紧紧围绕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确立目标,从而优化理财行为。
国家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和后盾,消费者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员工是创造价值的第一资源。鉴于以上各方的利益关系,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应以“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为指引,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使各方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我们要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稳定的主题,使其作为贯穿各项财务活动的主线,为企业进行资源配置、财务管理提供依据,使整个企业在财务决策上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符合“两个至上”的要求。
以企业文化创新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经济活动正常运转的规程和规范,是企业和员工财务行为的外在约束力,强调刚性制约、硬性管理。我们要将财务管理制度刚性的一面与企业文化柔性的一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刚柔相济。以企业文化为精神源泉和动力,通过文化引导,把企业价值理念渗透到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从而使员工自觉地形成内在约束力,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使之贯穿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强有力地推动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以企业文化创新财务管理思路
企业文化管理范文5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艺术的灵魂,它以人为中心,以其特有的张力和弹性,由表及里,纵横交织,延伸贯穿在农电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方位,成为激发农电管理的内在动力。文章对企业文化在农电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探讨。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艺术的灵魂,它以人为中心,以其特有的张力和弹性,由表及里,纵横交织,延伸贯穿在农电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方位,成为激发农电管理的内在动力。
一、硬文化:良好的文化氛围塑造优秀的企业形象
所谓硬文化,就是企业文化的表层,即物质文化。它是指企业生产、生活、文化娱乐诸方面的环境、条件、设施等物质要素的总和。整齐规范、健康向上的硬文化建设,能够在职工中产生自豪感、归属感,从而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无形中增强了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了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企业形象。牟平供电公司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外在形式的建设,全面开展了环境“五化”工作,建立起图书室、职工俱乐部、塑胶篮球场,使职工在工作之余有休闲娱乐之处,陶冶了职工的文化情操。该公司还以巧妙构的思将浓厚的文化底蕴隐藏在物质基础之上,使一件件看似平常的物品,在丰富的文化理念的映衬之下,别具风采,具有鲜明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激励作用。例如在一楼大厅布置的党团员天地、在大厅醒目处悬挂用于记录重大活动的电子在屏幕以及每层楼梯的交界处镌刻的名言警句,使职工步入工作场所,就感受到一股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的文化氛围在包容、在融
化、在鞭策着,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中介文化:建立高素质职工队伍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中介文化即管理文化。它主要指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各项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它一般包括“硬管理”,如各种制度规定等强制手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软管理”,如舆论宣传、领导示范、树立典范等非强制手段来无形地控制人们行为的方式。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不仅重视用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更注重培养和树立职工的现代管理观念和意识,形成自我管理机制。
牟平供电公司精于管理文化之道,以人为出发点,借助文化效应,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激励和文化熏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技术水平,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以强的文化动力,推动农电规范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该公司提出了“九个一工程”(即以“三个一”学习为基础,学一种(几种)书籍,选一个专题,解一道难题,形成一种体系,开展一项交流,建好一个档案,完善一种机制,选树一批典型),把握好团体学习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主线,构筑起“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发挥管理机制、网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使学习真正成为职工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行为。公司结合实际,采取了待岗人员就业前深造、在职人员岗位轮训、农电工集中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培养职工的学习热情,实现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目前,农电工全部达到了中专以上学历,为他们更好地为农电服好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蔚成风气的学习之风活跃了职工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该公司信息课题攻关小组自行研制开发了县乡一体化管理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将低压线损、计量、资产、电费抄核收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细化、深化,制定统一标准,将供电所所有的业务全部纳入了统一管理监督之下,推动了农电规范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该技术综合性能和功能覆盖面属国内首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有关供电企业县乡一体化管理信息软件系统的空白。
公司将ISO9002质量管理思想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范畴,建立健全了企业文化建设保证体系,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整体管理工作的同轨并行和有机结合。公司提出了实施十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即实施“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实施“窗口文明”,树立行业全新形象;实施“优化细胞”工程,夯实家庭道德基础;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弘扬“道德文化”传统;实施“服务大局”工程,突出重点工作;实施“形象塑造”工程,形成工作强项;实施“阵地建设”工程,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实施“典型带动”工程,发挥典型效应;实施“理论武装”工程,提高队伍素质;实施“教育感化”工程,唱响时代主旋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催化剂,融合在农电管理的方方面面,并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
示范文化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和激励作用。公司根据不同时期形势发展的要求,重视运用职工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来激励教育职工,并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典型经验,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和培育了一个个典型群体,成为广大职工学习仿效的楷模。如为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公司开展了向抗风暴潮先进学习的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其先进事迹,公司上下迅速掀起“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事实证明,典型的示范作用不仅能够增强典型本人的荣誉感和事业心,更能激发广大职工向先进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心,进一步推动了农电事业向前发展。
大力推广传媒文化,宣传农电服务品牌。公司自行办起了内部报纸《牟平电力》,发行量达两千余份,受到职工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建立起集编播录于一体的电视中心,定期播放企业新闻,使宣传效果更直观、更显著。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起了牟平电力网站,并通过与省市电力部门之间的局域网络连接,不断加强企业形象的宣传,增强了企业文化的辐射力。该公司还借助“文企”联姻的方式,扶持区京剧团与文艺界联袂送文化下乡,大力宣传“彩虹工程”,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三、软文化:培育企业精神打造服务品牌
企业文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发展需要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注重对企业进行高效、有效、人性化的管理,抛弃过去过硬、死板甚至是缺乏人性的管理,为的是使企业能够朝着更广大的空间发展。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会经历成长初期、成长中期和成熟期,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方方面面,有形或无形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文化氛围是十分关键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精神面貌和发展方向的核心。随着时代不断向前,企业管理者渐渐意识到这点的重要性,企业在进行管理时,领导者开始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企业是否向前发展,企业文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企业发展向好的或是坏的发展,是取决于诸多因素的。领导者管理,员工素质,企业战略性规划,创新意识,服务品质家政策,市场环境,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售后服务等等。企业文化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例如名扬九州的老干妈食品公司,可以说是人们餐中必备的佐料。老干妈食品公司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正是得益于其企业文化,“老干妈”是由没有上过一天学的陶华碧创办的,可以说她创造了神话。她了解自己的劣势后认为,企业管理重要的就是对内对外都与人打交道,都要讲感情,这敢情对内体现在“真”上,对外体现在“诚”上。就是这样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和朴素的营销手段,使得“老干妈”取得了长足发展,在2007年9月荣获了“中国驰名商标”的荣誉。这都是和良好的企业文化分不开的。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1)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的方式不再单调,企业管理技术受信息技术的带动及冲击和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各个企业的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管理环境也日新月异。(2)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是新时代催生的新概念。企业文化,并非企业内部各种文化的简单加总,而是一种较为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管理理论。它来自社会文化,但又高于社会文化;它反映社会文化,但又不是社会文化在企业里的重复出现。笔者认为,企业应该把人看成是企业生产实践中最活跃的因素,重视“人”,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把社会文化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转换成增加企业活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理论。从管理理论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管理机构,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培育出一批精英,那便是拥有与企业共同价值观的管理人员,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纵观世界,企业各有千秋,各企业的企业文化千奇百出。所有,创新机制势在必行。重点就是打破过去单纯用钱管人、指令性下达任务、用长官意志指挥人的老办法,改以全新的一套管理系统去运营。企业文化的直接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最终服务于企业生产。企业文化基本上是从“人”出发,企业领导者在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来感染企业所有人——包括最高领导者、管理者和员工,这种感染旨在加深企业员工的对公司形成一定的定位,从而形成对自身的定位,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业,让员工意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一份子,不可分离。
三、如何发挥好企业文化的作用
(1)注重关注员工的动态。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因此企业文化制定时,要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领导者在构思企业文化时,应当从日常小事出发,关注员工各方面动态,尤其是思想动态,知晓员工的底细,着力挖掘企业自身文化,博采众长,这样才能为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奠定基础。(2)最大限度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形成良好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管理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最大限度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的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扎实地、有效地节节攀升。当然,其中不可忽略的就是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打理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统一员工的行为,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体育等活动,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提高整个企业的向心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与领导者的素质密切相关,更是员工素质和整个企业队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简而言之,建设好企业文化,就是建设好企业。
参 考 文 献
[1]田利媛.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经营与管理.2008(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