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管理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管理学论文范文1
本资料心电图检查共56994例,其结果是正常心电图26743例(46.92%),零危险组11291例(19.81%)、潜在危险组8023例(14.08%)、低危险组5803例(10.18%)、中危险组4653例(8.16%)、高危险组481例(0.84%),其中,低、中、高危险三组为10937例(19.18%),正常心电图及零危险组为66.73%。
2讨论
2.1零危险性零危险组为11291例(19.81%)即静息心电图检查所见介于正常和异常之间的心电图,其中包括以下诊断:窦性心动过缓(40~60bpm)、窦性心动过速(100~150bpm)、窦房结内游走节律、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QRS低电压、逆钟向转位或顺钟向转位等,专家共识均为正常范围心电图及其正常心电图26743例(46.92%),基本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为66.73%。需进行保健养身常识和心电图知识的认知,了解心电图正常不一定就没有心脏疾病的理念,要强化人们对健康是财富、健康是幸福的意识。同时认识到健康与疾病是有动态变化的,要有居安思危的心理,才能长久保持心身健康,尽享健康人生,积极参与社会各种活动,促进人们心身健康理念。
2.2潜在危险性本组心电图常见有窦性心律失常(窦停、窦房阻滞)、短P-R间期、局限性右束支阻滞、心前区R波增高、偶发各种早搏、ST下降<0.05mV、STV1、V2抬高<2.5mm、T波直立切迹各种偶发早搏伴有临床症状的或老年人、过早复极、T波轻度异常、心脏传导延迟等。传统认为过早复极多属于良性的先天性心脏传导异常或生理性变异,无需特别处置,常被人们所忽略,但近年来临床证据显示过早复极并不总是良性的,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潜在危险因子的新理念;心脏各类传导延迟即包括房内、房室、右室内及室内传导延迟等;轻度T波异常常显示Tv5v6<Tv1v2,年轻人多为亚健康或自主神经紊乱,中老年人可能是冠心病早期表现,胸前R波增高,中老年人一般以左室负荷过重高及高血压早期表现之一。本组潜在危险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8023例(14.08%),提示定期检查心电图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制定对心血管病的早期干预措施,可延缓心血管病的进展。
2.3低危险性本组体检常见心电图异常有心律失常(各类早搏频发性呈二联、三联)、房室传导阻滞Ⅱ度、室内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左、左前分支,间隔支阻滞)、房颤、房室肥大、ST-T轻度改变,本资料低危险组5803例(10.18%),一般认为年轻人ST-T轻度异常发生机制可能与心脏各部位迷走交感神经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心脏复极的不均一性有关,中、老年人是心肌缺血及左室功能减退早期表现,也常伴有相关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社会因子,生活不良方式,膳食不科学等,包括年龄、性别、超重与肥胖、吸烟、血压等;其次精神应激可因外界或内在因素对患者情绪上、心理上、行为上的一种过度刺激,使其正常功能发生障碍、紊乱而导致的各种表现,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焦虑和情绪紧张可引起ST-T异常,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以导致交感神经紧张型的心血管神经官能症。通过心理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及适当的行为训练,可以减少并控制心律失常,提示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是可以延缓心血管病的进展。
2.4中危险性本组心电图异常常见复杂严重心律失常,各类频发早搏,特别是频发、多形、成对、多源性的早搏、短阵各种室速;Ⅱ度~Ⅲ度各类传导阻滞;房、室肥大伴有ST-T中度异常,中危险组4653例(8.16%),左束支阻滞是心血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心血管风险有所增加,伴室内或左束支阻滞时,总死亡率将更为增加,也是预测心血管风险患者可靠指标;左束支阻滞是SCD的独立预测因素,一年内SCD的风险增加35%,伴室内或左束支阻滞时,总死亡率将增加50%,也是预测ICD患者获益的一个指标;心肌病、缺血性扩心病的患者,QRS波宽度的预警心血管风险的能力优于对特发性扩心病的患者,一定数量的资料表明QRS波增宽时,心血管风险的风险增高。缺血性扩心病的患者,QRS波宽度的预警SCD的能力优于对特发性扩心病的患者。发生SCD的人群及高危人群很多,而本专家共识讨论的是缺血性、扩张性和肥厚性心肌病的人群。
2.5高危险性心源性猝死(CSD)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健康,而且救治成功率低,医务人员应加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预测预警工作。近年来医学界一直在研究发生猝死高危因素和心电图波的关系,临床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与CSD相关的心电图波,即J波或J波综合征、Brugada波、Episilon波、Lambda(λ)波、delta波(δ波)或预激综合征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病理性波,这些心电图改变可以预警患者有CSD的高危特征[4]。本组有481例(0.84%),其主要特征有:①J波对40岁以上的男性,有症状的患者,要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急期的可能性,临床上特发性J波的患者可发生室速、室颤和心源性猝死,J波明显增宽、增高,预示可能发生致命性的恶性心律失常,称为“病理性J波”和猝死高危预警的新指标。②过早复极与心室预激并非全是良性心电图改变,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现有研究显示可能与室性心律失常风暴有关,具备以下特点应高度重视,有反复晕厥、猝死生还、有猝死家族史,就有可能是猝死有某种潜在心血管危险。③Brugada波与brugada综合征在无论有无症状的个体均为猝死的一种标志,对心电图呈典型BRS改变但反复发作心悸、晕厥,或有猝死家族史,或家族成员心电图出现brugada波或RBS者,应高度警惕其可能为brugada综合征变异型,必须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健康管理学论文范文2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年纪轻轻,却被家庭和社会寄予厚望,这种厚望也许能成为学习的动力,也许让其不堪重负。此外,一些大学生还面临贫困、就业、情感等问题困扰,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导致不健康的行为。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有的学生与老师、学校甚至社会对抗。甚至于,有的学生产生罪恶的念头,最后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实属必要。如果能够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就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目前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大多是学生有了问题自己去找老师。大多数高校仅在新生人校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之后就将心理档案束之高阁,不再对资料进行更新,测评结果缺乏系统性。这种管理具有粗放性和随意性,使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滞后,很难针对问题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很多高校也建设了大学生心理档案,但这些高校建立心理档案的主要目的就是排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忽略了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心理需要。大学生心理档案应该是普适的,如果过于重视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诊断功能,就可能忽视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预测价值,忽视正常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忽视对大学生心理档案全面的、有价值的、有效率的研究和开发。
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可行性
(一)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心理档案的建立提供专业知识保障2005年教社政1号文件及时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文件要求各高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这种要求反映了高校扩招的实际和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的质量和声誉将受到影响。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已初具规模,这为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专业知识保障。
(二)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为心理档案提供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系统,提高其使用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心理档案管理软件得到开发应用。目前出现的心理档案管理软件一般分为单机型和网络型两种:单机型仍然依赖纸笔测试,将所得的团体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结果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网络型是通过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来实现个人及团体的心理测验、分析统计与评估工作。
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议
(一)加强相关师资队伍建设
1.扩大师资规模一定的专职师资规模是加强心理健康管理的保障。在发达国家,学校心理服务人员一般都占一个较高的比例。为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学生心理研究,日本国立大学专职心理咨询老师与大学生的比例是1:5000—1:10000,而私立大学则为1:30O0~1:50O0。我国高校一般只有1~2名心理健康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比例约为1:15000,但是高校为数不少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应当成为心理健康管理队伍的强大后备军,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置”的要求,经过近l0年的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已形成规模,而且他们直接面对学生,容易与学生建立友谊和加强沟通,更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2.强化专业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统计学、档案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咨询、统计归档、跟踪服务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强化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美国,心理辅导人员必须符合美国人事指导协会制定的标准,一般要求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具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要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两方面都受过专业的训练。
(二)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开发
1993年北京理工大学开发出单机版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2000年王建中开发了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系统,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2004年开发出的金海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这些都是单机版的大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便于档案的统计与分析,但建档和管理不方便。北京心知章文化交流有限公司1999年出版发行“心海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和北京安人测评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发行的“京湘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安人软件)”都是网络版,但这些系统重点在心理测试上,不便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归档、管理和操作,且在同时段测试人数过多时,容易出现瘫痪。2008年南昌大学硕士罗亮亮采用Application+XML缓存机制,以XML作为数据的传输格式,开发了一套网页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但这套系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检验和推广。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的开发仍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三)深入挖掘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应用价值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它,而目前许多数高校对心理档案的利用仍停留在诊断和筛查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层面,而忽略了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心理需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疾病的形成大致经历心理危机、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心理衰退四个阶段。心理危机是心理疾病的肇始,详尽、准确的心理档案资料,能够帮助心理健康工作者及时了解大学生身边发生的危机事件,有助于及早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防微杜渐。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档案还有更多使用价值。如法国,学校心理档案的利用更趋于综合化,把实践的重心放在三个方面:定向、预防、综合。心理健康专家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帮助教师和管理者确定未来的教学方向,给家庭提出建议,帮助学生ca我评价。德国学校心理档案除用于特殊教育、行为矫治和学业指导外,还在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定向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这些国家的学校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经过长期摸索,逐渐成熟,为我们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
(四)建立成长性心理健康档案
健康管理学论文范文3
全部数据用EpiData3.0软件录入并进行逻辑检错,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高血压患者385例,平均年龄(57.29±10.08)岁。在1年半的健康管理过程中,失访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失访率2.86%。
2.2健康管理前后高血压认知水平比较经过1年半的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必须坚持长期治疗、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及自己血压水平的知晓率分别从管理前的4.42%、60.26%、37.40%和52.21%提高到18.45%、90.37%、78.34%和94.65%,各比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愿意接受社区责任医生管理指导的愿望没有明显提高,但愿意接受管理的比例达到95.99%。
2.3健康管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经过1年半的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从24.94%上升到66.04%,管理前后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3,P<0.01)。
2.4健康管理前后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情况经过1年半的健康管理,饮酒率从43.64%下降到31.02%,坚持低盐饮食率从8.83%上升到18.98%,健康管理前后农村高血压患者的饮酒和低盐饮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吸烟和体育锻炼的比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对农村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后,患者的认知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必须坚持长期治疗、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及自己血压水平的知晓率分别上升到18.45%、90.37%、78.34%和94.65%,说明实施健康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虽然管理前后愿意接受社区责任医生管理指导的变化不明显,但愿意接受管理的比例达到了95.99%,表明农村高血压患者都希望参与管理、接受社区责任医生的服务和指导。
本研究表明,实施健康管理后患者控制饮酒、低盐饮食等行为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变,提示健康管理对促进生活方式改变有一定作用,但患者吸烟和体育锻炼的变化不明显,与王雪峰等报道结果相似,这进一步证实生活行为的改变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转变过程中需要加大行为干预的力度和技巧。
健康管理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医药管理学;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方式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11.004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11-0013-04
Abstract: The discipl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management covers the fields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nd health industries of TCM.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 of TCM management can help improve the level of disciplines of TCM cause management, promot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CM cause management and enhance the training level of specialties of TCM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he research on the goals, model and path of key discipline of TCM management is the core issu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 of TCM management, as well as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management disciplines in the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featur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ying health management of TCM by us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odern management and modern economics can promot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TCM resources and medical service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CM. As a result, all directions of TCM management can better achieve scientific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health care and health rehabilitation. Also, it can enhance the level of TCM management and team building and train outstanding senior personnel of TCM cause managem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specialties’ overall level of the discipline.
Key words: TCM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 development modes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知识源泉。由于中医药学具有整体性、辩证性、实践性等传统思维和技术特色而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发挥我国医学上特有优势,传承与创新中医学,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政策与管理问题。中医学在近展遇到了困境。在现代科学主义话语权下,中医学要生存就必须与时俱进。首先,教育模式从师承转变为院校教育,把技术进行分科,教育内容分专业,结果专业越分越细,形成中医药专业的碎片化和技术的实验化。古代中医与中药是一体化的,现代教育则分离开了,形成医不懂药、药不懂医。中药资源的质量日趋下降,中医师的中医水平不断下滑。中医药面临的这些困境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制度问题。
制度是引导社会行为的最有效工具。建设中医药管理学重点学科,就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药法律法规政策,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医药资源和医疗保健服务更有效地为居民健康服务。运用制度促进传统中医药学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推进中医药服务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需求,更有效地为国民的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服务。由于现代医学发展遇到了困境,其片面、静止、孤立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局限性,其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促使医学转向,而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的要求正好与中医学的实践性、整体性与个性化诊疗思路相一致[1-2]。中医学以患者健康为中心,大医精诚的人文情怀有利于医德建设。这给新医疗改革背景下中医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经济新常态需要研究新医疗制度建设。借鉴精准医学,发展现代中医学,充分挖掘中医药蕴藏的无限潜力,促进中医药事业更好发展。
1 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定位
1.1 概念界定
学科是学术范畴,指高校教学、科研等功能单位,占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资源,遵守特定的研究规范,具有规定的知识形态和动态运行能力的学术共同体或专业组织,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3]。而重点学科是指高校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重点投放于某些学科,以使其学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学科群或学科体系中发挥学术主导和关键作用,这些学科被称为“重点学科”[4]。
1.2 学科定位
中医药管理学是一门中医学、中药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它是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融合,重点研究传统中医药在现代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将中医药特色与现代管理相结合,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如何将中医药资源和技术进行有效合理配置并及时提供给国民,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和保障国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2 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建设原则和目标
2.1 总原则
遵循科学性原则,中医药管理学科的建设需符合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遵循特色性原则,基于中医药的特点研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特殊规律;遵循规范性原则,规范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活动与过程,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遵循交叉性原则,管理学各部分内容在不同层次上与中医药学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同时注意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协调性;遵循引领性原则,重点学科应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起到引领作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学科范围内的各部分建设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实施;遵循系统性原则,规划内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支持,互相之间不可分割。
2.2 目标
2.2.1 总目标 以提高中医药事业管理水平、引领中医药服务事业和中医药服务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核心,探索中医药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通过充分整合中医药学科和管理学科资源,进行学科的交叉整合,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明确科研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不仅要提升中医药事业管理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研究高水平的科学,全面提升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中药产业的进步,实现学科专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2.2.2 分目标 在现代管理理论指导下,以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研究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主要研究领域,研究中医药的知识、技术特征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对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有效方法;研究中医药资源优化配置与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运用政策科学理论与分析方法,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研究中医药立法与政策科学问题;研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及制度化建设,有效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研究大卫生、大中医视角下中医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建设模式
3.1 宏观模式
建立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宏观模式,以学生培养为基础,进而推动学术发展,最终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形成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金字塔模式(见图1)。①学科建设是为专业建设服务,因此应从培养人才抓起。包括编写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经济与管理类教材;支持建设中医药管理类精品课程;支持建设特色和重点专业;支持教育教学项目的研究;围绕人才培养,引进社会管理资源,开展合作办学,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定向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突出专业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推进教育管理创新;开展专业教育联盟,优化教育资源[5]。②学科建设要深入开展中医药经济、管理、政策类的科学研究。在国家层面,省部级及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需要研究各级各类的科研项目,增强学科团队的科研能力;提升学科的学术发展水平,在中医药管理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向发表高水平论文。据笔者初步统计,截至2014年9月,全国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78项(含教育研究项目),其中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24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63篇,其中SCI论文6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论文(含CSSCI扩展)36篇,核心期刊299篇。这些成果有效促进了中医药经管类人才的教育与培养。③不管是培养人才,还是开展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的功能最终是服务社会。所以,该模式的最高层是要将教学与科研能力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即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部门培养合格人才,开展课题研究,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力。
3.2 中观模式
建立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中观模式,是根据波士顿矩阵的思路,以学科影响力和学科发展力为指标,构建学科的波士顿矩阵模型(见图2)。学科的影响力高表示其占有率高,其在学术资源、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占据较高的地位,一旦加大投入,其发展前景自然广阔,学科的发展力高,此时学科就可形成一定的品牌水平,相当于“明星类水平”。学科的影响力比较大,但尚未得到大力发展,此时需注重学科研究水平的提升,能力越强,承担的项目就越多,获得的资金也越多,可以为打造学科品牌提供资金,因此学科研究水平可被称为“金牛类水平”。重点学科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可能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此时如果学科团队能积极充分发挥作用,那么学科的水平就能得以提升,打造出品牌;如若学科团队水平低,则学科的水平就只能下降到教育层面上的水平,因此学科团队水平可看作“问题类水平”。随着社会需求的提升,学科仅仅拥有教育能力已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要求,有可能使学科处于被淘汰的境地,因此被称为“瘦狗类水平”[6]。如同产品的波士顿矩阵一样,学科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其能力的地位会在学科发展力和学科影响力的相互作用下有所转变,因此需充分利用学科波士顿矩阵进行建设,努力打造出重点学科品牌。
3.3 微观模式
建立中医药管理学科的微观模式,凝练好方向,以团队建设能力水平为横轴,以科研项目水平为纵轴,使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稳步、有序地向前发展,形成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坐标轴模式(见图3)。①学科建设需要凝练出学科发展的方向。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风向标,也是该学科团队特色能力的体现,表达了学科建设的核心能力,形成长期可持续的科研平台。②加强学科团队的建设水平,学科团队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是学科研究的资源基础。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科方向带头人培养,需要通过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选派骨干教师去国外进修深造或国内其他名校做访问学者,同时需积极引进适合本学科方向发展的优秀人才,形成与学科发展特色相适应的高水平、结构优良的学科队伍。③需要提升学科科研项目发展的研究水平,通过组织高水平、高层次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学者讲学,共同主办学术会议等方式增加团队的信息交流和提升团队的科研水平。重点学科更需要获得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使团队建设能力与科研项目研究水平均衡发展提升,促进中医药管理学科逐步向高水平学科稳步发展。
4 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建设的路径
4.1 建设智库组织平台
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发展需有创新力,以及法律与政策推动,并成立智囊组织。该组织主要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战略、促进政策、组织改革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等为研究对象,为政府、社会组织、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其形式可以是建立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或学会、协会)、创建人文社科及中医药政策研究基地等。
4.2 造就教学科研精英队伍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杰出人才、适宜人才是学科建设的保证。建设高水平中医药管理学科人才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一支与中医药事业、中医药高校发展相适应的融合中医、中药、信息技术、图书情报、经济与管理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高水平、结构优良的合作团队,才可有效推进中医药管理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院校首先要重视中医药管理学的建设与发展,着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外的优秀人才,特别是积极吸引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博士和博士后加入;需要注重培养出学术领导型人才及杰出青年人才;同时注重学术骨干的培养,尤其是年轻学术骨干,为其提供参与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的机会及出国进修机会[7]。规划与建设学科的不同梯级团队,优化组织结构,促进学科不断发展。我国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目前已建立起中医药管理与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政策、中医药传承创新与中医药知识产权、中医药资源管理与产业发展等研究方向的师资团队,各个团队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稳定的人才队伍结构。
4.3 创新中医药管理学科发展制度
中医药管理学科的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特别是要创新适宜于中医药学科建设发展的激励机制[8]。依据机制设计理论的激励相容机制体系,包括绩效评价体系、薪酬管理方法、荣誉制度和评估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充分调动学科成员的积极性,规范科研教学行为,保证学科建设任务的完成。同时对于科研成果要制定一定的标准,如发表的论文应具有代表性,需评价其社会影响力;代表性专著需对某些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评价,并能解决社会重要、重大或关键性管理科学问题;科研项目成果能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管理科学的创造力与转化力,提高社会贡献度,能给政府和社会带来效率和效益,实现政府社会高校一体化设计,资源共享,功能协同的优化方案,从而优化利用中医药资源,推进中医药服务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需求,更有效地为国民的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有效服务。中医药管理学科不仅要创造知识,而且要注重知识的转化。因此,中医药管理学科的建设不仅要重视教学、科研,更要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为此,需要对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的水平建立评估体系,如价值评估、系统评估、情景评估、项目评估等,并要有计划分阶段对学科进展情况进行反馈与评估[9]。只有通过创新学科建设制度,才能保证学科建设有序和规范开展,从而提高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申俊龙,马洪瑶.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传播的语境及路径分析[J].中医杂志,2013,53(24):2076-2081.
[2] 申俊龙.中西医学差异起源的历史比较与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183-189.
[3] 赵坤,王振维.学科建设的内涵、动力与竞争优势积累[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20-23.
[4] 王建华,朱青.对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27-30.
[5] 申俊龙,汤少梁,黄雪梅,等.新医改背景下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7-11.
[6] 单蕊,梁镇.基于波士顿矩阵模型的山东省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系统改革与知识转移平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275-276.
[7] 莫少群.“211工程”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 2012(2):29-32.
健康管理学论文范文5
Key words: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universities;path choice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1-0021-03
0 引言
管理有效性是指管理主体通过一定途径达到既定目标的形式,管理有效性研究是管理学重要内容,到目前研究比较深入,多集中于企业、政府、团体对目标达到的效果手段与评价,本文试图以科研管理为切入点,探讨符合高校科研管理特征的模式,实现科研管理有效性的目标。
1 管理有效性研究综述
管理的有效性就是能达到组织目标绩效的管理过程,著名的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的《有效管理者》以及德国管理学家弗洛孟德?马里克《如何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都对管理有效性很早研究做了深入的界定。具体概括为以管理主体,有效组织并利用其各个要素(人、财、物、信息和时空),借助管理手段,完成该组织目标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图1模式。
研究管理有效性文章很多,在百度学术上搜索就有161000多篇,其中CSSCI索引有2813篇,代表的成果有南京大学刘畅唱发表在《心理学报》的“经验开放性对跨文化管理有效性的作用机制”,北京对外贸易大学王可发表在《亚太经济》的论文“新共识框架下日本央行预期管理有效性研究”,同济大学苏永涛发表在《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的论文“外部联合、知识共享有效性与团队创新绩效―来自汽车产业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敬鲁发表《哲学研究》上“论麦金太尔对管理的有效性主张的批判”,南京??范大学王家峰发表在《管理世界》的论文 “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与回应性:一个组织现实主义的视角”。当前关于管理的有效性研究偏于管理学角度探索企业、政府机关、领导团队、资源配置等方面管理制度设计的有效性问题。单纯的把管理的有效性与高校的科研管理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在国内外比较少,本文以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设计与实施的管理主体为切入点,探索为达到有效的科研管理模式的管理主体具备要素,试图实现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设计的最优化。
2 科研管理管理有效性的影响要素
从管理学角度而言对管理目标实施有效性影响因素很多一般从以下三纬度进行: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1]。本文结合科研工作具体特性认为科研管理有效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科研管理主体、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外部环境、科研管理效果评价。
①科研管理的主体:科研管理主体是科研管理具体制度的实施者,在高校主要指从事科研管理行政主导部门包括科技处、人文社科研究院、科技产业公司、质量发展研究院等。
②科研管理具体制度因素,指组织科研实施出台的具体执行性文件,搭建的制度框架,《期刊目录的分类办法》《项目分类认定办法》《高端奖励实施办法》《科技成果奖励认定办法》等一系列引导制度设计。
③科研管理的外部环境:指国民经济增长趋势以及国家对科研项目投入的倾向与策略、以及其他高校对科研管理政策影响。
④科研管理效果评价体系,是指具体的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指标包括科研论文的产出、项目获准率、专利的授权数、获得科技成果奖励的数量、科研经费的总的规模,以及高端成果展总成果的比例等。
3 高校科研管理实现管理有效性路径
3.1 提高科研管理人员基本素质
管理的有效性是管理主体通过一定手段达到一定的目标过程,管理是手段,管理过程是管理者施加于被管理管理主体的动态行为。科研管理人员是科研管理最活跃有效因素,为实现管理有效性,管理主体科研管理人员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素质:
①科学的管理素质:伴随着科研规模壮大,科研管理应该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度,不在单纯地发通知组织申报上传下达的被动工作,转为应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理念,把国内外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应用于本学校、本学科,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入、协同创新,把大数据、互联网+等融入到科研管理,从实现科研管理工作上创新[2]。
②学习新知识素质:管理是一门综合学科运用的过程,包括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等交叉学科的运用,科研管理由于工作的具体性兼科学研究特性。所以科研管理者首先要懂得科学研究的规律,要有科研意识和能力,又要了解国内外的科研的发展趋势与导向,具备一定的学科背景,不断学习掌握多种学科的运用,尤其是现代化办公工具的使用。科技发展是日新月异的,科研工作管理者要时刻保持学习能力,更新自身掌握的知识结构,更好融入科研管理工作。[3]
③良好的职业潜能:职业潜能是指完成胜任一份工作,自身所具有潜在能力,不包括所具有客观因素。职业潜能一般指判断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软实力。科研管理者面向对象一般是高校教师群体,高校教师具有高知识结构,但同样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固定的思维逻辑,在日常管理中要有沟通技巧以及遇见问题成熟处理问题能力,不要形成管理者固有思维定式,以服务角度出发,增强耐心与毅力。
3.2 力求科研管理目标与科研教师利益一致性
最高效的管理是实现被管理主体既定目标与组织利益的一致性,所以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要了解被管理主体的基本需求,通过管理者制度设计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双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如图2所示,人当超过温饱阶段的需求就表现为社会尊重、社会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高校教师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有其特殊性:
①具有较高的学历,根据可考察最新数据,教育部公布全国高校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2013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为64.4%,普通本科院校为74.5%。近些年来伴随着搞笑的发展科研规模长大,硕士博士比例更高,高学历教育使得作为知识分子特性更加明显,对于精神层面需求更大。
②具有较高的收入,据统计全国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平均月收入5478元,[4]年薪近7万元,本科教授年均收入为7947元,年薪近10万,远远超过全国城镇居民年均收入3万元左右水平,根据经济学上恩格尔系数原理,收入水平越高满足精神需求欲望越大,较高的收入水平,导致价值的追求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工作上兴趣与尊严的追求。
③中青年比例较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布我国最新全国高校名单共有2879所,共有专任教师(含高等职业教育)157万人[5]。我国高校教师45岁以下占教师比例71%以上,[6]伴随着高校发展以及在校的高学历群体博士硕士生的涌入,中青年的比例将更加高,所以在经济利益与未来发展上看,更注重未?碇耙倒婊?与自身素质提高。
这些特性决定高校教师作为当代社会生活状态处于小康与富裕阶段,更多的需求在于个人价值实现以及未来的发展和尊重满足感上,也正如,高校教师更在意本身工作的幸福感[7],包括职业本身、薪资待遇、人际关系、工作成效、工作情感、工作环境、身心健康。良好的制度设计应立足于高校教师基本需求上,力求学校发展与教师利益一致性。
3.3 完善科研管理评价机制,不断优化制度设计
良好的制度设计要伴随着管理的不断推进而完善,科研制度设计不是一劳永逸,科研评价导向需要不断完善。
①科研评价由量化向质化转变。目前高校的科研管理评价体系往往以量化指标为依据,量化的指标包括科研整体规模、科研项目的申报与获准数量、SCI、SSCI等高水平数量等,过度指标化、目标化倾向。目前高校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发放都依赖于论文、专利、项目和经费等方面的量化评价指标为评价标准,使得科研工作轻质量重数量;未来要探索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在科研管理评价中不唯量,鼓励标志性成果产出。探索多形式考核方式以及延长考核时间,为教师长久高水平科研发展营造时间,同时也避免学术不多出现。
②要重视社会服务考核。高校基本功能概括为“教书育人、文化传承、社会服务”,高校科技转化率10%左右,而发达国家科技转化率为40%左右[8],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要大力推荐知识产权转化,实在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需要的生产力。人文社科类利用自身的研究,提高社会公众文化素质,在政府决策、企业策划、智库建设、媒体舆论上积极发挥引领性作用,而这些都应该纳入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设计上。
③教师发展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高校科研管理有效性更应该体现在高校教师职业发展以及人文关怀上,作为科研管理评价应该纳入教师职业发展包括创造机会为教师提供继续深造、出国访学、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机会,发挥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加强对教师发展的资金上投入。
健康管理学论文范文6
选修课程主要是,为进一步地拓宽博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能力而设置的课程,除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外,还应要求研究生选修部分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课程;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注和了解学科的进展,还应开设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我国大部分大学按照跨学科的原则设置体育学选修课程,以体现选修课程的多样性特征。
从我国12所院校博士培养方案看(表7),不同的二级学科在选修课程内容侧重不同。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作为体育学一级学科培养单位,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具有灵活性,北京体育大学在博士生培养方案中,提出选修的指导原则,要求选学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相应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思维新方法,以丰富和扩大知识面,提高科研能力,根据本专业和研究方向需要,学校又无力开设的课程,博士生可到有条件的外校选学1~2门相关课程,博士生的课程选择自由度大,从具体选修的课程分析,课程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上海体育学院选修课程通过体育科学技术前沿探索专题讲座形式完成2学分,每个学生至少参加4个专题讲座,经导师批阅合格后,才能获得学分。
表7 我国12所院校体育学博士选修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选修课程名称
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育社会学理论、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学校体育
学、体育管理学、运动解剖学、计算机、体育统计、体育测量、体育科研方法、逻辑学、导引养生功、第二外
语、生物实验课、外聘专家讲座、可外校选学1~2门相关课程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科学技术前沿探索专题
华东师范大学
运动生理学、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运动营养与促力辅助剂、第二外语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导论、体育科研方法论、逻辑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统计与SPSS、国内外前沿知识专题
苏州大学
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学、分子免疫学、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医学文献检索、
社会研究方法选讲、运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
管理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经济学概论、文化学概论、社会心理学概论、哲学史、休闲娱乐概论、体育原理
清华大学
根据研究课题需要,选修校内其他研究生课程
山西大学
体能训练、体育教学论、神经生理学、体育实验设计方法、运动选修
河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研究、健身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物力学科研方法、跨学科选课(2门)
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实验研究设计与方法、网球运动、高尔夫球运动
北京师范大学
8次前沿讲座
浙江大学
国际体育体制比较、休闲体育文化、国际体育资本的投融资策略、国内外体育法案例分析、体育市场营
销策略和策划、行政法学、项目管理
综合性大学体育学博士点选修课程设置具有其特色。例如福建师范大学侧重工具和方法类课程,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苏州大学开设了拓展研究生知识的社会学、经济学和生物学课程和提高科研能力的方法类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网球运动、高尔夫球运动等有利于博士生未来社会交往需要的课程;华南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开设了涉及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等跨学科的人文社会学课程,扩大学生的视野,体现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资源优势。
总之,我国体育学博士选修课程的设置以跨学科为原则,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资源优势,设置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选修课程。
4.4 课程学分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1]1号文件)指出:“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具体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允许研究生分段完成学业,并规定学年累计在校的最长年限”[10]。就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而言,一般有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制3种。从我国12所院校体育学博士培养方案可见,除了北京师范大学没有实行学分制外,其他的大学都实行学分制,这不仅有利于博士研究生教育个性化的发展和培养,有利于研究生教育多样化管理模式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国际、国内校际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相互交融、学分互认,加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学分制的完善是时展的召唤,学分制具有弹性学制的优点,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图3可见,我国11所院校博士研究生所修规定总学分存在差异性,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所规定的学分最高,分别达26学分和23学分,华南师范大学规定学分最低,为12学分,其他大学的规定学分一般控制在18学分左右。在不同大学的课程体系中,不同模块课程学分的分配也存在差异。在公共课程中,我国体育学博士外语课的设置大部分为2~3学分,但是上海体育学院的外语课程学分为9学分,占所修学分的39.1%,山西大学把第二外语作为公共基础课,而东北师范大学的外语课程学分为3学分,占所修学分的16.7%;在专业学位课程中,河北师范大学开设4门课程12学分,占所修学分的63.2%,浙江大学只开设体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1门课程2学分,占所修学分的11.8%;在选修课程中,北京体育大学选修课程学分为12学分,占所修学分的46.2%,苏州大学开设了9门18学分的选修课程,浙江大学开设了7门选修课程11学分,东北师范大学只开设了3门选修课程7学分。选修课程是学分制的基础,没有健全的选修制,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课程的选修化是世界课程发展的趋势,符合我国体育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要优化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减少必修课比重,适当增加选修课比重,为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创造条件。
附图
图3 我国11所院校体育学博士课程总分设置状况(学分)直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