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顶岗实习工作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顶岗实习工作报告范文1
仿佛电影《山楂树之恋》中的情节,我分落于青塘中心小学。在这里,我感觉经历了很多,这些从未有过的经历让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一步步地实现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化。回顾一路走来的时光,总结下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一.生活篇
时针在不停地转动,留下的就是美好的回忆,细细品读,很充实也很快乐,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不尽的光怀。
一起来实习的三位伙伴,我们来自不同学院的不同系,分别是学前教育的李高强,初学教育的汪连香还有我们美术学院的综合绘画系的徐凯,来这里之前,我们互相根本不认识,通过缘分的聚集,我们分到了一起,每天一起去学校,一起备课,一起批改作业,一起吃饭,一起逛街。。。。。。。我们各自的了解逐渐加深,我们生活上互相照顾,教学上互相讨论互相鼓励,这里记录了我们的欢笑,我们的忙碌,我们的进步与成熟,我们四个人是一个温馨团结的集体!
组长汪莲香,长的小巧可爱,努力积极地备课上课,认真负责的做简报,辛苦了;李高强,唯一的小伙子,我们的“苦力”,人老实肯干,会因为教学而发愁的同志;徐凯,我很欣赏她的才华,独特的想法与见解让我信服。嗯!我们四个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一切将永远都会尘封在我的记忆深处,很感谢你们陪伴的两个多月,一起度过的时光,点点滴滴铭记于心。实习结束将意味着我们要接受一番现实的考验,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坦然面对,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或者考研成功!
我在实习地方所教的是全校的美术课,指导老师是何东海主任,他是学校负责教学的主任,兼三年级一班的数学老师,何主任在生活上对我们嘘寒问暖,工作上认真指导,是一位很有文采的人才;我们班主任是饶荣老师,她的语文教的一流的棒,对我们认真负责,教我们一些工作方法,很好的处理学生的问题,我们在班上开展活动,一直都很支持配合我们。我们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老师们的帮助,全校老师都挺欢迎照顾我们的,只是有些老师做事的方式方法很让人难以接受,或许这是我遇到的挫折吧!以后进入社会或许还有更大的波浪。总之,感谢老师们,如意,顺心!
顶岗实习工作报告范文2
[关键词]顶岗实习 问题 措施
一、我校采取学生顶岗的培养模式
本着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育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的教育方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校采取了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的模式,通过此模式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以此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校实行的是3年“2+1”教学模式的培养,我校分别与富士康廊坊厂区、富士康烟台厂区、吴江顶嘉公司、北方重工集团等企业进行为期5个月交换式的岗位学习。
二、顶岗实习的问题所在
1.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学校地处辽宁地区,而实习基地大部分是在省外。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学校和实习单位相差距离较远,学生在实习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达到解决,此外随着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扩大,顶岗实习学生逐年增加,企业所承受的能力同样要得到考验,不同专业的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单位及部门,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交流受到影响。
2.学生适应能力较差
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自身的管理理念,学生来到企业往往还按照学校“三点一线”的模式来要约束自己,没有跟充足的准备,当面对企业厂规厂纪的要求,面对倒时上下班工作,机台操作后要求时,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不适应,以至于需要1-2月的时间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少部分学生则由于不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而被迫中断实习当了“逃工”。一是心理方面:在新的环境下新的生活遇到了新的困难,而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从而导致挫败感;二是在工作方面,由于学生工作经验不足,技术不娴熟,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三是人际交往方面,实习地点的分散,直接造成同学之间无法沟通,学生在此环境下容易封闭自我;四是身体方面,工作的强度与学校学习的强度相比相差较大,学生容易形成体力不支等症状。
3.学校在校内的职业教育与指导不够
中等教育学校从领导到教室对“以就业为导,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方针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没有得到较好的理解,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指导不够,学生对顶岗实习缺乏心理和思想的认识,到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出现明显的不适,学生往往没有有给自己指定一个完整的择业规,当他们从学校到企业面对现场实际工作时,头脑会一片空白,没有把实习作为一次就业前的岗位锻炼,更没有规划就业前景,对就业没有一个好的规划,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企业产线上出现的问题,从而失去更好的锻炼机会。
4.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由于年龄较小,加之在学校时期没有劳动锻炼,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到企业顶岗实习明显地表现出不适应,怕苦怕脏。另外部分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没有认识清楚,对顶岗期望值较高,嫌弃薪酬低,从而产生了想回学校的想法。
三、提升顶岗实习有效措施
1.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意识,培养实习实践课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明确实习教学是为明天就业做准备的,学生毕业后即要求适应岗位工作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必须做好实习实践课程的学练,提高实习课兴趣是实现顺利对接的前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实习课的学习兴趣,针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着学习兴趣不浓厚,部分同学认为中职学校的实习教学课程不实用,专业不理想等问题,中职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就业理想,明确实习实践课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要克服自满、自卑心理。
激励学生勤学苦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应合理设置专业,要满足尊重学生的学习志愿,让其享有选择专业的权力。在推荐就业方面,应提倡公平优先考虑优秀生的原则。把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引入实习实践课堂,使实习实践课更接近社会劳动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跟着提高,只有培养好实习实践课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中职学校最佳的教育效果。
2.在学生生活方面做好关心与引导工作
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比较分散,企业的条件参差不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的环境与企业相比,学校的条件要优越的多,比如健身器材、健身场地、食堂条件等。很多学生一开始会生水土不服,伙食不习惯等。
与学校简单的人际关系相比,进入企业学生会感觉到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很难相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和沟通技巧,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抗挫折的的能力并指派专职教师带队配合企业进行协调指导学生。
3.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
顶岗实习具备“双元”特性。但是,我国的“双元”合作不能完全照搬德国的模式,而应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中采用不同的校企合作形式。如果死搬硬套德国“双元制”的企业培训模式,将学生的基本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都放到企业去进行,对企业来说不太现实,也难以取得好的培训效果。因此,在顶岗实习前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完成基本技能培训及部分专业技能培训,以便学生在顶岗实习时能尽早上手,使企业与学校建立良好的人才供给和合作关系,使学生“零距离”就业。
同时,为加强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性,有必要制定相关法律,给予企业一些优惠政策,同时规定企业的实训职责和义务,如参与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等,这样才能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制度化、合法化。
4.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确保人身安全
学生外出或在往返企业学校途中的交通安全事故;业余时间购物、上网、恋爱、娱乐及去有安全隐患的场所而造成的人身安全事故;工作过程中违规操作造成的事故;工作压力大,思乡思家,不能正确对待老师及现场主管的批评教育等而产生过激行为的安全问题;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被他人利用而带来的安全问题;个别学生个性偏激,争强好斗,易冲动所出现的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
顶岗实习工作报告范文3
[关键词]汽车商务 实践能力 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薄志霞(1961-),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技术服务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机电技术;张彤(1964-),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经营管理。(北京10002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163-02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据统计,2003年汽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辆,2006年汽车保有量突破3500万辆,200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5000万辆,2011年将突破2亿辆。北京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目前汽车保有量已达到500万辆,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全球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所以,对汽车商务人才的需求也显得更为迫切。而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汽车服务类人才的需求,一些企业、公司特别缺乏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熟练技术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借此,本文就汽车商务专业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探讨。
一、汽车商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要求分析
经调查发现,目前各个汽车服务企业、4s店等急需掌握现代各种类型汽车工作原理,且能够从事汽车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这种高级技术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比较滞后,已经出现人才短缺现象。因此,培养有较高文化知识理论水平、掌握先进的汽车技术,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汽车产业经济、汽车服务运作、汽车服务新技术、汽车故障诊断虚拟系统等服务形式与内容的不断创新,对汽车商务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为了全面掌握社会对汽车服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要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去用人单位调研,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并走访高等院校汽车系,召开了毕业生代表进行座谈会。根据调研的观点,大家一致认为汽车商务人才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先行。首先要思想品德好,能吃苦耐劳,具有敬业精神。(2)熟悉汽车构造、制造和维修理论等专业知识。(3)熟练使用计算机及汽车服务软件技术,同时用人单位尤其强调了对学生应重视汽车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院在汽车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强化技能,真正体现“懂产品、善经营、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本文通过汽车商务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意旨强调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二、真实环境的校外实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
从汽车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适应未来市场需要的汽车技术服务人员,一方面必须对现代的汽车服务模式有一个相对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对汽车结构、技术参数、汽车的性能指标等有较深入的了解。这都要求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贴近现实市场的实习环境,使他们能将所学知识得以运用。
在汽车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除在培养计划中开设如电子商务、服务礼仪、汽车营销技术、保险经济学、汽车金融信贷与保险、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车辆定损与理赔等课程,为学生建立合理的汽车商务的知识结构体系外,还安排了学生到校外企业实训基地进行实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会发现所学知识存在与实际相脱节的地方。这样就会不断地激励学生学习,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符合岗位的需求,使学生真正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我院还通过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但是,在运作中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企业经营任务和效益原因,在一些技术服务的关键岗位上,学生往往难以得到系统的操作实践机会;(2)由于实习单位各岗位员工能力不一,很多情况下无法向实习学生系统介绍操作标准、运营规范等;(3)由于一些岗位的工作是有阶段性的,实习时间集中安排,使得学生无法全面了解这些岗位的实际情况,校外实习对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模拟实验室的情景教学,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为了克服校外实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进行了汽车商务模拟实验室建设。如汽车保险实训室、汽车营销实训室,通过机动车保险承保模拟实训教学系统、图形化车险理赔估损模拟教学系统、汽车营销情景仿真实训教学系统、汽车服务接待情景仿真实训教学系统仿真软件使用,使得实验室成为学生进行模拟企业业务的实践场所。例如:汽车保险业务实训、汽车销售流程实训和汽车售后服务实训都是以工作流程为主线,让学生进行仿真模拟训练,使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贴近实际的市场运作经验,模拟真实的汽车市场营销工作,使得学生对前期所学知识得到综合运用,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汽车4s店”校内实训基地的情境教学支持学生“工学交替”式的学习
我院汽车工程分院依托“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之契机,积极开展“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式中,以行动导向课程为主体,建设“汽车4s店”校内实训基地。在“汽车4s店”实训基地的情境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共同商讨出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实训装备和实训项目。企业派人任兼职教师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改革,依据汽车服务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探索以就业为根本,到学校讲课,把企业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传授给学生。通过汽车“4s店”教学平台载体,使得实训基地变为车间,教师变为师傅,学生变为员工,打造出符合汽车服务行业需要的操作技能型人才。
五、顶岗实习,实现人才供需的“零距离”对接
学生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岗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已学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实现在校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接受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基本训练,从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顶岗实习深入了解企业实际,认识社会,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质量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毕业后的就业、择业竞
争力。
顶岗实习安排在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一阶段的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点:(1)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就是企业的准员工(或实习员工),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由校企共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工作任务由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或师傅)安排,并进行业务指导。学校负责实习前与实习单位的联络、学生的工作安排,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巡回指导与检查,学校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提供技术理论方面的支持与指导。考核成绩分两部分:实习企业对学生进行业务考核;指导教师(含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实习表现进行评价。(2)顶岗实习的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行业、企业实际,不是解决企业或行业中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实际问题的,不能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学生到行业、企业实践中去选题,有行业、企业参与。在教师和实践专家共同指导下,学生完成毕业论文。(3)顶岗实习给学生一个真正的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锻炼机会和锻炼场合,使学生体验职业、体验岗位,通过完成毕业选题,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养成。
顶岗实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及预测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实习就是预备就业,即实习后优先使用毕业生留在企业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负责反馈毕业生工作信息,毕业生在企业表现出的优点和暴露出的缺点,企业及时反馈到学校,可以有效地指导学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六、丰富课外实践活动,提升汽车职业人的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存在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偏差,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不协调,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办学模式的创新。根据汽车类人员职业素质要求及企业对职业院校改进方向的建议,我们提出树立塑造汽车职业人的教育理念,以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形式,每一个学期设置一个教育主题,如职业认识养成教育、职业知识养成教育、职业能力形成教育、职业素质提高教育、职业能力发展教育、职业综合能力应用教育等。在每一个教育主题活动中,意在为学生提供发挥个人潜能、兴趣和爱好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等知识。
顶岗实习工作报告范文4
关键词:综合素质 中职生 实习 专业技能
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目标,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然而,纵观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问题多多,形势不容乐观。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职业技能不够强硬。
蒙俊健先生针对上海的中职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做了一份调查,调查显示“顶岗实习学生把专业操作技能(45.9%)对工作生活影响力排在沟通协调能力(69.1%)、团队协作能力(61.4%)、分析解决问题能力(60.6%)、口头表达能力(59.3%)等社会公共能力之后,专业知识的影响力(35.4%)排得更往后”[1],同样的情况不是在一地出现,“一位学校招就办的主任谈到,2005年有一位毕业生被推荐到一家银行实习,工作两天后,这位学生不辞而别。结果这家银行再没与学校合作过,而推荐的这位学生还是老师心目中比较好的学生”[2]。以上现象出现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中职生缺乏角色的转换,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无关,企业加班过多,工资与期望值有较大差距等等,然而,归根结底就是中职生没有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缺乏应有的素质,学校的实习管理不到位,导致了中职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和刚踏入工作岗位时大量的离岗、转岗。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来补救,从根本上转变这个态势。第一就是实施素质教育让现在的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第二就是加强实习管理,通过合理高效、形式各异的实习让中职生夯实专业技能。
一、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的人生保驾护航
毋庸置疑,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不是中学里面的学习尖子,他们的智力类型各异,适合不同的职业教育,但是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不是很高,“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力者。没有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可以拿着今年的中招考试成绩通知单或者初中毕业证书,直接到职业学校报名。这一入学低门槛,与高中选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在很多地方,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稀缺的更是厉害,以至于到了学校教师要分配招生名额的地步,来者不拒,基本什么样的人来校就读都可以,淘汰率基本为零,正是这一原因,职业学校才一定要下大力气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他们以后再学习、就业提供可靠保障。
山东省威海市威海艺校的做法可供借鉴。该校在学生日常的学习中渗透进素质教育的内容,并把校训定为 “孝敬父母、认字识数、守住自己、平静心态”,看似简单至极的校训,蕴含了深奥的人生哲理,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也不过就是这些要求,一个人守住自己的心灵,心态平静,有了学问素养,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不就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吗。提出校训,在日常的教学中,学校实施“651工程”,即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识字、学词、练字、读书、成语、背诵名句六个工程,针对该工程提出了5项要求:在全校师生中逐步消灭容易读、写、用错的字,有错必罚必纠,包括不漏字,不漏和不用错标点符号;准确规范地使用每一个字、词、标点符号,力求语言文明优美;能写好基本的文体,特别是应用文、说明文,比如:通知、简报、总结、纪要、公告、计划、请示、自我介绍书和自荐书、日记、心得体会、讲话稿等;人人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语病;提高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水平。 “一个贯穿”: 严格贯穿普通话教学,严格按普通话标准进行考核。并且学校每日在电子屏幕上打上一些名言警句,让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该校还把每年的父母节、教师节、重阳节定为学校的感恩节、敬师节、敬老节。感恩节当天每个学生必须给父母打电话,送一个自己手工制作的礼物,说一声“父母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敬师节、敬老节当天,学生给学校的老师、老教职员工唱歌曲、表扬晚会等活动,表达他们的感恩之心,这一系列的感恩活动,使得该校的学生有了一颗感恩之心,明白了父母的哺育之恩,老师的栽培之恩。正是通过这些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式教育,使得该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大为提高,毕业后,在社会上能知道做人的根本,守住自己的立身之本,不会为外界的浮躁喧嚣所左右,明白自己能做到的,可以做好的,以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二、形势多样的实习,加强实习管理,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
实习是作为学生到单位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检验学习所取得的效果,尤其是现在中等职业学多采取的是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4]。顶岗实习不同于其它实习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2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发现自己所学的不足,要想让这一形式产生预想的作用,必须要辅以一系列的手段来保证。
山东省威海艺术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的阶段,除了派学校的老师、班主任跟随服务外,学校还定期派出学校的中层领导联合招生就业办的领导到学生的实习单位,采取“定期回访制度”,与单位领导及学生相互沟通,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用工单位反映的问题予以解决,这样就消除了用工单位和学生之间的隔阂,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带着采集回来的信息,学校领导在召开专门的会议研究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单位和学生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给予他们一个解决的方法。这样一来就避免了问题的升级,做到了复杂问题简单化,把可能升级的问题消灭于无形之中。保障了实习的顺利进行,出现了用工单位和实习学生、学校多赢的和谐局面。
除了第三年的集中实习外,学校为了避免作为一个学生到单位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手足无措的窘境,学校还安排了专门的礼仪课程、实用心理课程,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化解人际交往中的难点,就餐、乘车时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接打电话。并且每个学期安排一周的时间轮流到学校的各个科室实习。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害怕和担心踏入单位、社会。就是这种变式的实习,使得学生对未来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对即将到来的工作充满了憧憬。
威海艺校通过做好做强以上两个环节,使得该校的学生来到一个单位里,无不受到用工单位的交口称赞,稳定率、满意率一直保持100%,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了学校的招生工作,实现了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2009年被评为全国重点职业学校,2010年被评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在国家政府、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只要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夯实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基础,不论是学校的发展还是学生的就业前景必定是一片蔚蓝的天空,在这样的天空里,学校会实现一年年的跨越式良性发展,学生个人的发展空间也必定是充满光明的。如果偏离了这个方向或者忽视了某一个方向,一定不会出现我们希望的好结果。
参考文献
顶岗实习工作报告范文5
关键词:人才培养;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纺织服装产品长期位居我国出口商品的第一把交椅,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就来自于中国。近几年,我国的服装业又有着较大的发展,这大大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服装设计这一新兴的文化形式逐步受到国人的瞩目和青睐。各种层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可贵的基础。
目前,服装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一是设计类人才,具有创新意识,能将技术与艺术融合为一体,转化为新的产品;另一方面是技术性人才,能把设计转化为产品的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就业方向模糊,对美术设计课程重视程度不足。服装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群有机工、样衣工、理单员、跟单员、质检员、营销员、工艺员、采购员、管理员、销售经理、外贸人员、生产经理、样板师、陈列师、裁剪师等工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美育缺失的农村,美术基础差,审美意识弱,对美术设计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2)教学条件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许多中职服装院校缺少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室条件跟不上教学的需要。服装院校都有工艺室,但大多仅有简单的缝纫机械和熨烫设备,学生即使有好的创意,也很难在课堂上将其变为现实。同时,很多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社会实践不足。如果只有枯燥的理论,而没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学校所缺乏的正是在服装企业第一线从事设计的师资力量。
(3)教学形式枯燥,教学模式单一。目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主要弊病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经验,设计课等于画效果图。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服装专业的其他课程如结构制图和工艺制作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已深入人心,但设计课程囿于条件限制,仍主要以课堂说教式为主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市场需要什么,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深化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在于教学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这是改革的关键环节。因此,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把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把面向市场、社会办学作为中职的办学方向,我校服装专业提出“3+2+1”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含义是:在三年制的中职服装专业的教学中,学生在校接受三学期全日制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职业综合能力的教育;两个学期的半工半读,即半天理论,半天实践课程,并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保持同步,实践课程的操作内容达到与企业的生产作业接轨;最后一个学期进入工厂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校企联合培养学生。这既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也实现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成长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
在此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服装美术设计的课程目标及模式安排如下。
(1)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这一部分在前三个学期进行。学生首先学习素描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掌握服装人体线描稿的画法,了解服装款式的形式美法则,掌握服装款式图的画法。绘画训练不仅是画好服装款式图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绘画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要做到学以致用,尽可能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在教学上,可以在课堂上模拟企业的生产流程与机构设置,以具体的设计需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新的款式,同时对企业的文化与工作机制形成初步的概念。
(2)半工半读。第四、五学期为半工半读,即半天理论,半天实践课程,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保持同步。这一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请进来”策略,“请进来”是指把企业相关设计及管理人员请进学校,使学生向其学习规范的岗位操作技能,了解企业生产管理过程和技术规程,锻炼他们适应企业管理的能力;本校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得以同步提升,为专业健康发展和提质上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把企业生产规范引进课堂。
(3)顶岗实习。此阶段是中职教育的最后一个学期,同时也是学生实践技能与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采取“走出去”策略。“走出去”是指(把教室搬进工厂)选择实习工厂,确定实训时间、实训岗位,制定实训目标、实训安全以及学生实训生活安排,与实训工厂签订相关协议。跟踪学生工厂实训,观察引导学生实训,掌握学生实训动态,督促学生做实训记录和实训报告。记录学生实训时表现,调查了解学生实训时的心理状况、知识技术水平的变化情况,发现学生实训时出现的问题,然后探讨解决方案,解决与实训厂方相关的关系问题,写出学生实训工作报告和相关论文。
开展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对解决中职服装专业的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工业生产,使教育教学紧贴生产需要,有着重要意义。“3+2+1”人才培养模式将充分体现服装中职教育的高效率,重视实践与应用,贴近生产一线的特点。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服装设计课程,只有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云龙.中职服装专业实践“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纺织教育,2009(4).
顶岗实习工作报告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创新
一、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培养为中心,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营造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情境,课堂与实训一体化,实现课堂职业化。同时创造条件将课程融入企业,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课堂化。构建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训练并重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设计
本课程教学以人力资源管理助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文员等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教学中工学交替,强调项目教学,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教学情境设计,自主学习,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及过程评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坚持把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1、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需要,统筹考虑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围绕人力资源管理助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文员岗位工作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日常事务处理能力、专项职能管理能力来设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本课程采用项目化结构和工作任务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共有6个教学项目和6个实训教学工作任务,其中理论课学时数48学时(包括现场实训教学22学时);实践教学:1周,26学时。 理论与实践内容的比例为5:5.??????
2、教学过程设计
以真实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组织教学,以项目进展引导知识扩展,按人力资源原理基础知识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训练——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制定能力训练层层展开。教、学、做相结合,以真实的工作任务组织实训教学,将教学内容置于真实的职业岗位实践情境中,进行工学结合、体验式学习。
(1) 以人力资源各模块管理制度的制定这一工作为课程主线,以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为载体,以项目进展引导知识扩展,系统地介绍经典的各模块工作的流程和工作要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如: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模拟招聘、培训需求调查和培训内容设计、绩效管理方案设计、薪酬管理方案设计和劳动合同管理等理论教学内容在模拟的企业背景下,通过教师边讲、学生边看边学边练边改来完成。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项目要求,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完成给出的工作项目。包括
(2)? 以人力资源日常管理这一工作过程为实践主体。1)在校内以人力资源协会和系部组织的各项技能大赛为平台,模拟各项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并请企业兼职教师来校进行操作训练;2)到企业工作现场,进行顶岗实习。
三、教学模式设计
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涉及的日常人事管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劳动关系管理等业务工作来设计课程的教学,包括现场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体验式教学,进行了相关考试改革,重视课程过程性考核,重点强化技能考核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
1. 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本课程一直在大胆尝试,并进行了有效的运作。本课程中比较成功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案例有: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完劳动关系部分的相关知识后,专业为学生提供中国劳动争议网这一企业平台,分散性的派出学生进行企业现场的实训,直接获取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第一手信息以及现场学习处理员工关系的相应技能等。
2.?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协作学习,通过教师引入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任务,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互动协助,从学习中完成任务的实践性学习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分成实习小组进行分工协作进行方案的设计,过程的组织,资料的查阅,最后共同完成工作报告。使学生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工作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查找资料,进一步制定更加可行的方案,找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面试环节任务驱动式教学
在本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中,采用了讲授、互动、讨论、项目教学、观看视频录像、教学案例、摸拟实战教学、课程大作业、实习参观、网上互动交流与课后答疑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师生的互动性,启迪学生思维,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红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2]王家合钟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管理观察,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