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一上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一上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1
2017年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1】 时间匆匆而过,这一学期任教七年级八年级共八个班生物课,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人成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我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平时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认真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周例会,从不缺勤。
二、教育教学方面
由于从今年这届八年级开始改用人教版教材,这就需要我们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把握三维目标教学。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
认真实施学校推行的以学定教,巩固训练教学模式,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本学期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业务学习方面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坚实的理论作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及时组织教研活动,对学校实施的以学定教,巩固训练教学模式进行交流探讨,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其它方面
除紧张的教学工作之外,还参与学校的英语竞赛监考等工作,有人可能认为做一个科任教师太清闲了,但是,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充实了。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2、在教学上下功夫,优化课堂教学,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3、进一步强化教研工作,抓实教研工作,组织好生物实验教学。
2017年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2】 初一上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结束了,回顾这几个月的工作,做为一名年轻教师,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积极改善我的教学方法。课前认真备课,积极从网上、报刊上搜索各种相关知识,努力使课堂知识能够联系实际,使学生有主观上的印象,更利于他们记忆,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这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讲课时要注重知识的逻辑性,重难点要着重讲,因为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不强,所以要教师帮助他们理解一些比较难的东西,通常我会努力找一些他们能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事物,或在电视报纸里都见过的东西来帮助他们理解,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较好,一开始他们对某一知识点都不知所以然,一举例后他们都开始恍然大悟,我也感到比较舒心。学生能够学会知识,这是老师感到最高兴的事情。
平时我喜欢多与学生进行交流,通常是上完课后,还有中午放学去车站的路上同行的学生也很多,他们也很愿意和我说说自己学习上的事,还有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今天中午我和两个七年级八班的学生一起走的,我记得她俩这次期终考试考得不是很好,我就询问她们原因,有一个女孩告诉我她比较喜欢数学,对生物只有一点点兴趣,我就乘机教育他们要端正学习态度,上课要认真听,自己要努力培养学习兴趣,兴趣确实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但是做为学生有些东西是你必须去学的,并不是每个人他做的事都是他感兴趣的。看着她们并没有多大反应,我又接着说,就像你的父母他们也不喜欢洗衣服啊,但是这是必须做的啊,她们终于呵呵笑出了声,并且表示赞同。我又继续说初中阶段是不能太偏科的,每门都要兼顾到,她们表示同意我的说法,看来后面就要看她们是否真的想明白了,是不是真的愿意付出努力了。我会进一步关注她们的学习情况,并且试着与更多的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并且关注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帮助他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实施教学,尊重每一位学生,巧设情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力争使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都得到发展。生物一定要注重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尽量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并注重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和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生物是学生进入中学以来首先接触到的一门实验学科,在课堂中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积极向上,为教育事业更多更好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2017年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3】 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125班的生物课教学。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由于七年级学生才接触生物这门学科,对生物还比较陌生,因此我在学期开始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认真制定计划,注重课堂内容的兴趣性,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并能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生活实际,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去进行教学,对于个别差生,能利用课间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生物学》老师,明白现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新教材,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多媒体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初一上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教材分析 情况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37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这节内容的理解很是模糊而且容易出错,而在课堂教学中,这节的内容又不容易被讲解清楚,现在将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第一个知识点。是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单元下一级主题“人的呼吸”中的重要主题部分。本章第一节讲述了呼吸道,为学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打下了基础,后面要学习的“肺与气体交换”、“空气质量与健康”又以本节课为基础,可见,“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同时,本节内容涉及到实验《测量胸围差》、演示实验《呼吸运动与膈运动的关系》、技能训练《测量与计算(测量肺的容积)》等科学探究活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能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肺通气)的过程。
(2)能描述呼吸运动的原理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共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动手操作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
难点: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四)辅助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的正确使用,可以将抽象知识内容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本节教学中使用课件,将呼吸时胸廓的变化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在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中,将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与课件相结合,使学生在直观、生动、形象的演示中理解和掌握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好奇、好动,还不具备骨骼、肌肉、气体压力、压强等相关知识的基础,对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胸廓变化的原因难以理解。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对直观的教学比如说观看多媒体、游戏教学、自己动手做实验很感兴趣,也乐于接受。鉴于此,我采用了多媒体电教手段,同时配以模型等直观教具,综合利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认知功能,使知识信息的传递立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在本节课里精心安排教学的先后顺序,努力创设探究氛围,并增设小实验,并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尽量做到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轻松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以下是我针对这节课内容实施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让婴儿的啼哭声打破课堂的宁静
一上课我先给学生放映婴儿出生时啼哭的画面和声音,学生一下子感觉很新鲜、好奇,然后教师提问:“我们每个人都是哭着来到人世间的,这第一声啼哭意味着我们开始怎样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答出“有了自己的呼吸”,接着教师交代:从此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空气、离不开呼吸了,我们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我们呼吸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它在哪?”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看书47页第二段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在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的吸气、呼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左右。那么,外界气体怎样进出肺,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出示课题《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以粉笔盒设喻,理解胸廓与胸腔的区别
“什么是胸廓?与胸腔有什么区别?”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再用讲台上的粉笔盒作比喻来说明粉笔盒壁相当于胸廓,中央的空腔相当于胸腔,学生就很清楚胸廓与胸腔的关系了。
(三)展示人体骨骼模型
结合书48页图-26和书43页图-25,让学生弄清楚:肋骨、胸骨、肋间肌和膈肌的位置,明白胸廓的上下径、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与胸廓容积变化的关系。
(四)从生活现象入手,融入物理知识帮助理解
在讲解呼吸运动产生的原理之前,由问题引领“外界的空气为什么能进入肺泡,肺泡中的二氧化碳为什么又能顺利出去?”引导学生认同气体能进出肺泡是与压力(气压)大小有关。“压力(气压)大小与容积的大小有关吗?”这样可引用气压变化的实例进行讲解“气压的变化与气体容积变化有关”的道理。
方法:用一个气球演示,将球内充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在气体量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地缩小气球的体积(即气体的容积),当缩到某一极限时,再继续缩小气球的体积,气球将发生爆炸(生活中孩子们经常遇到类似问题)。
通过这一现象可充分地说明:“气体在气体量不变的情况下,若气体的容积变小,其气体所产生的气压升高(变大);相反,若气体的容积变大,其气体所产生的气压降低(变小)”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对气压的变化与气体容积的变化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五)通过体验活动、观看演示实验、动画课件,探究呼吸运动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
当学生了解了气压的变化与气体容积变化有关之后,设计这两个问题:①吸气和呼气时与胸廓容积的改变有关系吗?②为什么吸气时外界气体会进入肺,呼气时肺内的气体可以顺利排出体外?通过学生猜测后进行探究。具体操作如下:
问题1:胸廓扩大时,胸骨向什么方向移动?此时是吸气还是呼气?胸廓缩小时,胸骨向什么方向移动?此时是吸气还是呼气?
学生带着问题活动,体验呼吸运动过程中胸廓的变化及肋骨如何运动,在此基础上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并填写表格1。
1.体验前后径的变化。两人一组,甲把手放在胸前,深吸气、深呼气,同时乙观察甲胸前的手随胸骨怎样移动了?互相观察,指名说观察结果:“吸气时手随胸骨向前移动、呼气时手随胸骨向后移动”,然后教师由表及里,屏幕演示动态的变化过程,把学生看不到的胸廓运动真实呈现出来,并得出“吸气时,胸廓前后径扩大;呼气时,胸廓前后径缩小”的结论。
2.体验左右径的变化。双手放在肋骨两侧,深吸气、深呼气,同时体会双手随肋骨怎样移动了?学生很容易得出:“吸气时双手随胸廓向外移动、呼气时双手随胸廓向内移动”,教师由表及里,屏幕演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再一次把学生看不到的这一过程真实呈现出来,并得出“吸气时,胸廓左右径扩大;呼气时,胸廓左右径缩小”。
然后,教师通过先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观察、得出结论,再把看不到的结论以动画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得出:当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骨向前移动,胸廓扩大;当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骨向后移动,胸廓变小。
(六)实测胸围差,用数据进一步明确胸廓的变化
刚才同学们仅凭感官感觉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准确呢?是否与科学事实相符呢?“想不想知道呼吸时,胸廓横径扩、缩的幅度到底有多少?”“怎样才能知道?”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呢?学生的兴趣又一次被调动起来,接着通过小活动――测量胸围差,教师和一组学生示范,并由全班同学记录测量结果、计算平均数,最后得出被测同学的胸围差。在数据面前,学生再一次明确了呼吸时,人体胸廓横径的变化情况。
(七)模型演示胸廓变化同时肺的变化情况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出示膈肌运动模型,向学生介绍该模型的每一结构代表呼吸系统的哪一结构,弄清书49页的模拟膈肌的运动图与书48页膈肌的运动图的关系。然后提问:想一想,膈顶下降,胸廓发生什么变化?肺会随之怎样变化?此时吸气还是呼气?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师先让生自己试着推测一下,然后教师用膈肌运动模型演示这个过程以验证学生的推测,边演示边观察,最后共同得出:膈顶下降(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大;膈顶上升(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缩小。学生继续完善附一表格中的内容。
部分同学对膈肌收缩与膈顶下移的关系始终感到难以理解,有小部分同学老是认为膈肌收缩时膈顶应上移。我利用人体骨骼模型和一个吹胀的气球结合演示:把吹胀的气球放在骨骼模型胸腔的下方(膈肌的位置),气球壁比作膈肌,当把气球吹大些,气球壁舒张(相当于膈肌舒张),其顶部上移;当把气球缩小些,气球壁收缩(相当于膈肌收缩),其顶部下移。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为综合课(教师讲授、学生实验、教师演示说明),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模型、实物等直观教具,使学生对较为难理解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本节课在设计上突出了新课改理念,在实施上也注重运用了新课改的精神实质,而且较好地完成了预计的教学内容,学生反馈的很好,对知识达到理解的程度,并突破了难点,在实验中,增强了小组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并使学生理解加强体育锻炼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