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培训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培训个人总结范文1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其包含了一系列完整的工作,主要有规划人力资源、选拔招聘、人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基本工作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给煤矿企业提供素质过硬的专业人员。由于煤矿生产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因此,就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员参与到煤矿生产中,通过专业操作避免诱发安全隐患。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选拔招聘环节,可以实现优质人才的输送。第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煤矿企业运转效率。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对整体人员配置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加贴合工作实际。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绩效管理方面的工作,优化绩效考核模式,以此激发各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加强煤矿生产安全。通过员工培训方面的工作,可以设置一些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对员工进行培训,不断提升生产员工的工作技能水平。进而,可以使员工在井下生产中能够通过更加专业的技能进行采煤作业,确保井下安全。第四,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煤企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丰富,不论哪一个方面的工作得以落实达成目标,都可以发挥出良好的经济效益。比如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可以减少人员方面的开支;通过员工培训,可以提升生产的经济效益。
网络培训是在网络不断深化普及的背景下出现的新事物。其是以网络为依托,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展开培训教育。网络培训最初主要是用于软件开发和网络营销方面的课程培训,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都对网络培训有着切实需求。网络培训的功能丰富,主要包括了远程教育、网络会议、学术交流、教育管理、资源共享以及信息化等。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实现远距离教学活动;网络会议通过网络培训系统进行会议;学术交流和网络会议的形式一样,在内容上存在不同;教育管理就是通过网络培训系统对各个接受培训的学员进行管理;资源共享就是在学员与平台之间、平台与平台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信息化是实现教育体系的信息化构建。网络培训的优点十分显著。首先,网络培训可以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利用。由于网络本身具有强大的渗透性和覆盖性,通过网络可以将相关资源辐射到更广的层面,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其次,网络培训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网络培训的各类学习资源都储存在网络中,学员只要具有读取权限,就能对全部的学习资源进行利用,实现自主学习。再次,网络培训可以实现交互性学习。网络是一个十分便捷的传输体系,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院之间都可以实现便利的信息传输,实现交互性学习。与此同时,网络培训可以实现管理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培训系统的功能进行设计,可以实现自动分配学习资源、自动收缴费用、自动评阅作业以及录入成绩、进行统计等工作。虽然网络培训的优势显著,但是其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忽视,互动性不足和教师资质难以认证就是两个最大的弊端。因此,在煤矿企业中应用网络培训,应当认清网络培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合理的利用。
三、网络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一)构建培训体系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网络培训平台,可以构建适用于煤矿企业的培训体系,展开员工培训。首先,构建人力资源网络培训基本结构。根据煤矿企业实际情况而言,进行员工网络培训,需要设定对应的权限级别。对于不同的员工,需设置不同的学习级别,在网络培训中给予其对应的课程权限。其次,构建网络培训教学体系。以教学资源作为核心,构建讲师、学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对应权限,确保网络培训能够顺利展开。最后,细化网络培训的基本功能。对于网络培训而言,监督工作是最难落实的。因此,需要在培训平台中设计签到、计时、打分、用户验证等多种细小的功能,以此确保网络培训能够落到实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水平。
(二)展开员工培训
在构建完善的网络培训体系之后,就可以展开员工培训。一般来说,员工培训一般可以分为两块:一是新入职员工培训,二是老员工培训。新入职员工由于刚刚进入企业,对企业业务、工作等认识还不全面,所以培训内容主要以认识企业、了解企业为主,以便新员工能够快速对企业形成认识了解,尽快融入工作当中;老员工在企业认识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只是在业务技能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培训应该以专业知识技能作为重点。不论是新入职员工培训,还是老员工培训,网络培训都可以发挥出切实的效果。网络培训平台的教学资源丰富,具有高度自由性和共享性。尤其是在智能化网络终端不断普及的情况下,网络培训甚至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所以,利用网络培训展开员工培训,可以获得显著的培训成果。
(三)进行员工考核
通过网络培训平台对各级员工展开培训之后,还需对其培训成果进行考核,考核可以通过网络培训平台进行。不论是哪一级别的员工,考核都应该以培训内容为主,可以适当向实际工作进行延伸。比如,对新入职员工进行考核时,可以通过网络培训平台随机分配测试题目,测试员工对企业的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企业生产的一些技术、设备等进行深入考查,检验新员工的培训深度;对老员工而言,考核就应该结合实际工作,通过实际问题检验老员工处置问题的能力。通过网络培训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在线考核,还可以对所有员工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员工在培训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可以根据相关培训规定,对其进行重新培训或是补充培训,达成培训目的。
(四)培训总结
利用网络培训平台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还需对培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培训结果,可以对员工培训考核成绩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横向分析就是对同级别员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部门或个人;纵向分析就是对同一职位的各级员工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对网络培训的成效进行总结,明确网络培训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同时,对网络培训的应用进行优化升级,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四、结语
网络培训个人总结范文2
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面授培训的结合是近年来教师培训模式的一大创新性突破。网络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培训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给“学习”这一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网络培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限度地拓宽了培训的辐射范围,令“资源共享”这一概念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是世界范围内得以实现。教师可以更多地利用自身碎片化的时间参与培训与学习,突破了教师参训时间及方式上的局限性。同时,网络培训增加了教师参与互动的机会,不论是知识的传递,还是同伴的交流,“交互”让知识在聚合与传授中构成完美的轮回。
然而,传统的网络培训却存在许多问题,有其无法打破的魔咒。因此,混合式网络培训的出现便是对传统网络培训的一种弥补与改进。
一、传统网络培训无法打破的魔咒
兴趣,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习者对某一内容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而传统的网络培训往往难以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四点:首先,传统的网络培训课程内容乏味。学习内容决定了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决定了学习态度。如果学习内容不够吸引人,那么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则难以调动,导致其学习自主性不高,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果无法保证。其次,传统的网络培训课程形式单一,多为授课教师灌输式传授。授课教师即使在课件设计上已经尽力创新,却也难以改变教师学习的倦怠。一节45分钟的传授性课程,学习者通常会在15至25分钟之间进入疲劳低谷,注意力下降。这种单纯灌输式的网络培训无法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再次,传统的网络培训缺少互动。学习作为一种活动,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机器之间。这就决定了网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学习者失去了展示个人人格魅力的舞台,同时学习者在学习中无法得到激励。最后,传统网络培训容易忽视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有助于让学习者判断自己的学习方向。传统的网络教师培训让专家和教师的交互变成了学员与计算机的交互,传统的培训中没有精细的学习分析系统,这就让受训教师难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自己学习的情况,进而也就很难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如果该教师还是在缺少同伴互助的情况下学习,那么他就更容易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了。
为了更好地进行网络教师培训,形成更为有效的培训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综合平台(以下简称综合平台)自2010年起,探索了通过“混合式研修”模式开展全新教师培训的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经过潜心学习与积累总结,逐步形成了具备综合平台特色的混合式研修培训模型。
二、构建“精彩”的混合式网络培训
混合式研修(或称混合式学习)是近年来在各大培训机构中被广泛热议的一个新生概念,它是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实现二者优势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
综合平台在混合式研修服务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一种途径,融合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互补双方的薄弱点,让教师在学习中获取完美的体验,从而为培训带来更优的效果。如何设计一次“精彩”的培训,激发教师参与项目研修的兴趣,是此次探索的主题与目标。
与传统的教师备课不同,混合式研修的课程设计融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元素,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将同步活动与异步研修相结合,将在线互动与实时沟通相结合,全方位改善教师的学习感受,变枯燥为多彩,运用多元化手段,真正打造适合教师长期参与的网络研修培训模式。
1.“精彩”的内容,真正切合教师实际需求
在混合式研修的课程设计中,制订研修方案和撰写“教案”是必经的步骤,综合平台根据项目培训的进程,以及教师的具体需求,确定每次研修活动的主题,并根据主题的不同,组织不同形式的混合式研修培训。以北京师范大学某个3年一周期的综合项目为例,根据其3年实施阶段的不同,综合平台适时调整方案,磨合实验区需求,使混合式研修形成了多种可行方式。
在第一年“做中学”阶段,项目实施的重点是教授实验人员了解项目理念,掌握实施方法,明确实施目的。所以在此阶段,混合式研修活动一般有以下这些方法与做法:异地同步调研座谈会、经典培训课例异步校本研修、专家跟进性异步校本研修、在线同步听课评课、同步视频专家讲座、远程联片教研及互动研讨等。
在第二年“做中研”阶段,项目实施的重点是引领实验教师根据项目实施的内容,构建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科研主题,通过专家引领,令实验人员掌握自主研究、自主发展的能力。在这一年,混合式研修的具体做法有:基于主题教研的多区域混合式研修、基于典型课例的多区域混合式研修、基于课例研修的多区域混合式研修、送课到校的多区域混合式研修、同课异构的多区域混合式研修、跨区域教育发展论坛等。
在第三年“做中发展”阶段,项目实施的重点是让实验学校掌握自主发展的能力,通过总结项目实验的成果,形成专家辅助实验校自主发展的模式。在这一年,混合式研修的具体活动有:跨区域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千里传音话心手总相连”实验校结对子系列活动(如:观摩种子实验学校、明星校长经验分享、骨干教师培训者培训等)、跨区域课题研究成果论证会等。
2.“精彩”的形式,多元化开展教师培训
针对传统网络培训形式单一、学生坐在电脑前看课件、缺少同伴互助、学习兴趣低等突出问题,综合平台在实施混合式研修时,重视将面授与网络相结合、同步与异步相结合、实时交互与网络沟通相结合的途径,让教师体验多种形式的培训研修活动。
首先,面授培训与网络培训结合,优化学习效果。在一次混合式研修的培训中,面授学习充分利用学员整块的时间,通过开展集体研修,教研员与教师面对面总结问题,并反馈给专家。其次,将同步培训和异步培训融合,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专家通过网络现场活动,针对实验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在同步培训的基础上,异步培训为回顾、反思、深入研讨主题提供了平台,实验人员可以反复学习,深化认知。后期的异步课程则是为实验教师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创造方便,通过零散的积累,学习上线课程,获取资源供线下学习使用。
3.“精彩”的交互,在冰冷的网络中融入情感交流
科学合理的交互设计可以激发教师的情感反应和学习动机,让教师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情景中,主动在交互中获得学习结果,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为方便教师参与“交互”式学习,综合平台将移动互联技术融入到同步视频培训与异步网络课程培训中,将微博、微信等现代沟通媒介加入培训,拓展了沟通的范围与途径,方便教师参与互动。
在设计混合式研修的交互时,综合平台大致将其归类为教师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教师与专家的交互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三种。首先,在教师与学习资源的交互中,不单只用纸本、电子邮件等传统方式提供信息,还将视频资源、问卷资源、演示文稿资源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载体提供给教师,教师还可以通过短信、微博、网络课程等不同途径,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其次,教师与专家之间的互动是最重要的交互,这是教师在项目培训中迫切需要的内容。借由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全新体验,综合平台除了提供电子邮件、短信平台、热线电话等传统沟通途径外,还构建了微博平台、微信平台、视频语音平台,为专家开展日常培训指导提供便捷,构建可交互的平台。最后,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互助是提升培训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让教师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相互帮助、启发思维是培训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综合平台通过建立课程论坛、建立答疑区、建立交流小组等更多种形式,为实验教师搭设沟通桥梁。
4.监控效果,提供学习评价及信息反馈
项目实施的效果一直是项目委托方关注的重点。综合平台在服务项目实验的过程中,注重用数字说话,真实、客观、明确地反馈实验校、实验教师在参与混合式研修时的第一手信息。
第一,构建实验人员档案。每一位在综合平台参与混合式研修的实验人员,都将在平台中备份一份个人学习档案,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每一位实验者的每一次学习都将有所记录。
第二,实时更新课程学习信息。在综合平台异步平台上学习课程,教师都可通过2个渠道获取课程学习情况。首先,在登录平台的首页,教师们即可看到他需要学习的课程名称,根据课程分类在“在读课程”、“审批中”、“已结束”的情况,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其次,在每门课程内,都有课程进度指示条,以及课程结课条件等,教师可以根据进度提示,了解课程学习进展。
第三,出具异步课程反馈报告。在综合平台开设的每一门网络培训课程,都会在课程完结后的一周内,向学员出具课程反馈报告。报告中明确地说明参与课程的每一位学员的学习情况,同时根据整体数据分析学员的参与度、学习时间分布等情况,为更好地开展项目进展情况分析提供依据。
第四,运用同步活动调研信息反馈表。综合平台在实施混合式研修的过程中,注重倾听一线实验者的心声,每次混合式研修活动结束后,都运用信息反馈表对参与研修活动的教师进行意见采集,并通过分析一线教师的意见,改进混合式研修的实施途径、方式、内容,真正贴近实验者的需求。
三、未来的课程将更加“精彩”
网络培训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Moodle平台;开发与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8-0113-02
Moodle平台是一款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开源代码软件使用者可以利用它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并根据需求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与设计。自从Martin Dougiamas博士于2002年1.0版本起,经过14年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目前已到3.13版本。根据2016年12月Moodle官方平台(http:///sires/)显示的数据,使用Moodle平台的共有121029个网站,这些网站分布于232个国家,成为目前最流行的网络教学平台之一。根据相关文献显示,Moodle本土化于2004年,2006年以后引起研究热潮,随后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中收录的Moodle期刊、论文为样本,并从内容和数量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归纳出国内基于Moodle平台研究的进展及为例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Moodle平台的安装及功能介绍
Moodle传人中国伊始,国内研究者对其并不十分了解,所以早期关于Moodle的一些论文以及研究主要集中在Moodle的安装问题及功能介绍等方面。例如:刘新阳、王秀芳等(2006)详细地介绍了Moodle平台的特性及各个模块的功能。王秀丽(2007)等详细地介绍了Moodle平台的安装配置方法以及Moo-dle平台的功能特点。
2基于Moodle平台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Moodle作为一个开源软件,为教师和使用者提供了非常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使用者不需要掌握高端的技术,只需要熟悉各个模块,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所以这方面的文章非常多。邓国民(2008)以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网课为例,介绍Moodle环境下的课程设计原则,并对学习环境、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何元(2008)以《电子商务基础》网络课程为实例,详细地介绍了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臧艳美(2009)从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研究现状出发,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以多元智能理论、活动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它们在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中的作用,并设计了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的流程,与此同时还探讨了学习单元的设计方法。许仕杰(2013)结合《信息技术基础》设计开发前期对学习者和课程的分析,总结了基于Moodle进行课程设计的原则,提出了Moodle平台下的课程设计模式,并依据设计原则和模式,归纳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开发的一般流程,为课程具体内容的设计提供了依据。给出了课程内容的设计实例,以教材中的《字处理软件》一节为例,按照设计流程对其进行具体的设计,并将设计的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分析,总结使用平台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其他章节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在这些研究中,不难发现,教师和研究者从开始的设计课程到反思总结,通过实践提出新的课程设计实践模式,研究由浅入深。
3利用Moodle平台探究网络教学和学习模式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者开始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林军来(2009)探究了基于Moodle平台的协作学习环境的构建以及实践。仉明珠(2010)以《festivals around the worm》一课为例,对其进行了课程设计、架设和实施,还做了后期调研,完成对Moodle平台下的协作探究式课程的评价以及用户分析。李明(2011)详细论述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并提出了实施该教学模式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和实施策略。苏仰娜(2016)以“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翻转课堂教学为例,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评估的原则,构建具体化、实践化的翻转课堂学习评价方案,并利用Moodle的测试、讨论、互动评价与电子n案袋等功能,实现了对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记录与追踪。沈良忠、胡捷臻等(2016)以.NET网站开发技术课程为例,利用Moodle平台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的在线延伸,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新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成效。张琼(2017)以《需求价格弹性分析》为例,介绍了利用Moodle学习平台对《生活中的经济学》这门课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效果更为效。实践表明,多元的混合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效。
4利用Moodle平台进行教师培训
目前,教师的专业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通过教师培训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刘晓峰(2007)构建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并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提高了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唐洛(2010)利用Moodle平台设计出混合式培训教学,弥补了传统培训的缺陷,对完善“农远工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孙晓云(2013)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借鉴美国BFR-DA项目和我国以往教师远程培训的经验,来研究国内外远程农民培训,提出了基于Moodle平台的农民远程培训新模式。通过对Moodle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和设计,实现了视频直播以及视频会议功能,还设计了农民远程培训课程。马振中等(2015)总结了目前幼师培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幼师培训平台的设计与构建,并结合了混合式教学,从中总结了成功的经验。
5起到个人知识管理的作用
教师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可以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邵敏等(2007)分析了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以及Moodle平台的优势,并比较了Wi-ki、概念图等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如何利用Moodle平台进行个人知识管理。黄欣钰(2008)以Moodle平台为实例,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改的学习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知识管理系统开发的实践中删。王文旭(2010)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Moodle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SECI模型。
6对Moodle功能模块的二次开发
对Moodle平台的功能模块方面的研究由最初的模块的简单应用,到根据个人或者教学需求来写代码进行开发。刘平(2008)通过创建以及安装HTML板块,展示了Moodle平台模块的二次开发删。许亚锋(2009)系统地分析了Moodle相关技术及架构,研究了Moo~e平台可供二次开发的接口,最终总结出四种主要的Moodle功能模块扩展方式,并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终实现了,需求分析中的相关功能。王新勇(2010)总结出了板块开发的一般步骤,并根据实际需要,开发了一个具有简单功能的板块。李如亮(2014)介绍了Moodle系统中QQ登录模块的结构设计和具体实现过程,并分析了应用的效果,同时讨论了目前该模块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倒。
网络培训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 企业网络培训成人教育模型
身处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都切身感受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认识到:企业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对于企业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限制了继续教育和企业培训的实施空间,而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普及对于学校继续教育和企业培训都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本文首先分析了成人学习特点以及网络培训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企业网络培训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企业培训的要求,是一个系统化的指导性实际操作框架,它共包括了三个阶段,即:企业实施网络培训的前端分析、培训设计和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估。
企业网络培训是指通过网络(internet互联网\intranet内网\extranet外网)进行的企业培训,应属于成人教育,具有成人教育的显著特点,但是与普通的成人教育相比较,企业培训更加注重即时效果,要求受训人能够将培训中学习到的知识快速迁移到工作情景中去;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它不属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应当归属于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可见企业网络培训不仅同时具备了成人教育与网络技术的有关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企业属性。通过企业网络培训可以使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出现新的局面,但是如果不了解网络学习的特点匆忙采用网络培训,或者只是把传统培训教材电子化,那么就会事与愿违,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一、从成人教育学与网络学习这两个与企业网络培训密切相关的领域来粗略地分析一下企业网络培训所具有的特点
以成人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成人学习有着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性。随着个人年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的增长,无论在知识结构上,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学习上也表现出了一些不同于过去的一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成人的行为根据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而改变。因此成人不断地可以从生活经历中学习;同时成人的认知结构或者对事物的看法对本身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 成人需要自己过去所获的经验得到承认并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充分利用;成人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解决个人当前的问题,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成人的学习效果来自成人本身对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而这种理解和分析离不开成人本身的生活经历、工作经验和已经获得的知识水平。
网络培训本身也具有以下的特点:1.它可以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据资料显示,采用网络培训的模式较之传统教室授课模式可节约15%~50%的费用。在这笔费用中,有40%用于旅行和住宿,7%花费在学习资料上。网络培训可以削减这些开销,降低培训成本。更加重要的是,学习者没有必要因为参加培训离开工作场所,从而在降低培训成本的同时还便于管理和调用;2.它提供了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可以采用异步的培训模式,比如BBS讨论区,共享数据库,使学习过程摆脱了时间地点的限制;还可以采用同步培训过程,由教员为主导者,学员们在虚拟的环境中与教员交流讨论。 不仅如此,它还提供了以受训者为中心的培训模式,鼓励学习者进行参与式培训。使用网络培训,学习者可以为自己订制所需的学习素材,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和内容,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而课程更新之后,所有的学习者又都能够及时获取学习资料;3.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很高。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立企业网络培训框架应当从成人教育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网络培训的长处和优点,综合多种教育手段, 同时企业的网络培训更需要系统化,对此,笔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包括前段分析、培训设计和实施、培训效果评估三阶段的循环系统模型。主要步骤和内容如下图所示:
图1
二、下面就详细介绍这一模型
1.企业网络培训前端分析阶段。培训前端分析涉及到了组织分析、需求分析、任务分析以及人员分析几个方面。组织分析包括了对组织结构、组织环境的分析以及获取组织支持。突出需要了解的是企业员工对于开展企业网络培训所持有的态度以及企业开展网络培训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具备,哪些环境因素对于培训项目的实施影响比较大,以及企业组织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企业环境的变化等。在组织分析完成后,应进行网络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如果未来目标明确,绩效差距确定后,对于达到目标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产生目前状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找到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找到了培训需求。需求分析可以看作是对于工作进行精确的、多层次的分解。在培训需求分析中经常使用观察、访谈、问卷、咨询等方法,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领导往往看不到这个过程将带来的潜在好处,但是网络培训的实施者必须重视这个过程,这要求培训实施者还必须做好组织内部沟通工作,为培训的顺利实施打好前期的基础。任务分析是对于工作所需要达到的行为结果和完成该工作所需要的条件的陈述。通常任务分析需要描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一种比较流行的任务分析方法是表格分析法,它把所需要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以表格的形式予以罗列,比较清晰地展现了任务完成所必须的各个条件。前端分析的最后一步是人员分析。人员分析的对象是将要参加企业网络培训的员工,一般说来,应当对员工现有的个人能力做一个分析,而后与前面任务分析得到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做以对比,这个差距就应该是培训需求。经过这四个步骤,我们已经完成了网络培训的前端分析,接下来可以根据前段分析的结果设计和实施网络培训过程了。
2.网络培训的设计与实施是指网络培训的课程设计、培训方式的选择、培训项目的组织协调过程与传统教学设计类似,企业网络培训的教学系统设计主要也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制定以及评估的实施等。(主要过程见下表)
图2
在完成教学系统设计之后,要进行网络培训平台的选择和课件开发。在实施网络培训时,企业可以自行研发网络培训平台,也可以购买其他组织开发的平台,现在又许多的组织为企业实施网络培训提供解决的方案,其中就包括有培训平台和一些通用的培训课程。与用于学校教育的远程教学平台比较,企业培训平台有相对成熟的产品,比如IBM 公司,Oracle公司等都有很好的平台和数量有限的培训课程。企业可以购买这些平台。如果有必要,企业可以组织有关专家教师进行课件的开发。传统的网络课件开发对于开发者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现在通过专门的课件开发工具,可以实现模版式课件开发,实现教学资源的重复利用,可以简化网络课程教授的难度,降低开发网络课程的技术要求。
在完成了以上两个步骤之后就完成了网络培训的前期工作,进入真正的网络教学过程。企业培训教学的实施,一方面要有企业内部制度的保障,另一方面要与参加网络培训的各个人员之间相互合作,以提高网络培训的效果。为此,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企业要提供网络培训的教学环境,最好能够购置专门的学习用机,并且不断拓展企业网络培训系统,使得网络培训覆盖面不断增加。其次,要做好培训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对于培训中所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此外要及时捕捉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并不断升级和更新课件。还要注意的是能够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来学习,及时解决他们的工作困难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
3.企业网络培训的评估和改进。对于课程的评估应主要涉及到培训课程的内容、教学方式、交互性、媒体选择等方面。这个评估过程通常由培训者与管理人员共同完成,下图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课程评估体系表。
图3
网络培训个人总结范文5
1社会网络分析概述
社会网络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经70年的发展,社会网络理论及分析方法在国外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经典理论包括强弱联结理论(Granovetter,1973年)、社会资本理论(.Coleman,1988年)、结构洞理论(R.Burt,1992年)。社会网络理论视社会结构为一张人际社会网,其中每一“节点”代表一个人或一群人组成的小团体,“线段”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其结构特性[3]。社会网络分析是基于图论的思想,从群体动力学角度来考察社会实体(个体、社会组织等)间的关系连接及其结构特征的一种研究取向[4]。主要用于描述和测量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中所包含的东西如资源、信息等,并对这些关系建立模型,进而研究这些关系与个体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通常社会网络分析法分为自我中心网络分析法和整体社会网络分析法[5]。
1.1自我中心网络分析法
指研究者关注某一类核心行动者,根据具体的关系内容,收集与之相连的行动者以及这些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信息。由行动者及其直接关系人构成,只能分析社会连带,不能分析网络结构。自我中心社会网络问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叫做提名生成法,第二部分叫做提名诠释法。前者首要的问题在于研究主旨,如研究某个人的情感支持关系———向其询问遇到困境会向谁寻找情感支持时,受访者会列出一串名字,我们把所罗列的对象称为关系人。后者主要是针对提名生成法中所获取的关系人进一步探询他们与受访者的关系,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问连带强弱问题(将组织中个体间密切而频繁的直接联系称之为强联结,组织间疏远、不频繁的直接联系称之为弱联结),另一部分则是社会经济背景相似性问题[6]。
1.2整体社会网络分析法
整体网络分析法研究一个有明确边界的群体内部所有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包括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其不足为分析社会连带的能力较差,但却是测量网络结构的最重要方法。整体网络分析可以揭示整体网络的各种结构特征,如通过整体网络分析可清晰地展示各网络成员在网络中的位置,可为改善个体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效率提供参考。整体社会网络需要一个封闭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群体里的每个人均需发放问卷,所得数据常用矩阵和社群图来描述[6]。表1是一个虚拟的关系矩阵图,表示从某行的行动者到某列的行动者是否存在某种关系(1=有关系,0=无关系)。封三图1、图2为社群图,其图像更为清晰简洁,常用UNCINET、Pajek、SoNIA等软件绘制[1]。
2社区护理知识流动的现状
2.1国外现状
国外对于社区护理的知识管理相对重视,其护理工作和管理有网络化的趋势[7]。社会网络分析法虽在护理工作中应用鲜见,不过,国外知识管理的某些形式已显社会网络特征。如美国在人员配置和团队架构方面就表现出了联盟特色,通过论坛、沙龙、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强化护患之间、医护之间以及护士与护士之间的交流[8,9]。澳大利亚对护士的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中,由学会统筹工作制定周密培训计划,政府出台政策保障培训实施,医学高校作为培训的第三方机构,实施分模块的有主次的理论知识学习,并构建以州为单位的社区健康护理论坛,提倡信息流通、成效反馈及延续护理实践能力的培训模式,也类似社会网络的知识管理运行模式[10]。德国为促进社区护理从业者知识流动和共享,要求每个护士站护士每周碰头2次或3次,所有护士一起讨论护理计划和对病人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每7个护理站归属同一总部管理。同时,各州护理技术监测协会定期对各护士站进行考核和验收,形成一定的社会网络,覆盖相当一部分社区护理人员[11]。
2.2国内现状
我国的社区护理发展起步较晚,在数量、结构和素质上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社区护士学历结构以中专为主,占52.6%~76.9%,专科学历占7.2%~41.6%,无专业学历护理人员占3.0%~15.9%,本科及以上学历最高为15%[2]。社区护理人员现有能力与实现新形势下社区卫生功能的要求不匹配尤为突出[12,13]。有研究已证实我国当前卫生服务体制下,护理人才分布总体呈现倒三角状态,医院越大,医疗、护理等人才越多,人员素质越高。而社区护士从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均与综合医院相比有较大差距[14,15]。有研究总结,目前社区护理培训内容系统性欠缺,主要有如下原因:①各类培训、讲座是由不同部门、不同医院组织实施,培训内容缺乏统筹;②每次培训,参加的护理人员不一,造成信息传递不均、知识累积不足(无论是护士个体、还是社区服务中心的护理组织)。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面广、地域分散、机构相对小,是导致社区护理知识流动不畅的另一屏障。社区护士知识储备不足、诸多培训并未有效解决社区护理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呈现投入大、收效小的客观现状[16,17]。因此,建立长效系统的知识管理模式,畅通学科知识流动渠道,提升知识流动效率及社区护理人员培训覆盖率,是完善社区护理队伍建设的关键之举。
3社会网络分析在社区护理知识流动中的应用
3.1社会网络分析与知识流动
美国科学基金会(NSF)于1999年将知识网络定义为一个社会网络,该网络提供知识、信息的利用等[18]。目前,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知识网络已成为组织中实现知识管理的有效实践工具和实施知识管理的主要平台[19]。相当数量的研究就如何构建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网络进行了诸多探讨,如Seufert等[20]指出,知识网络框架至少需3个要素组成:一是行为主体(个人、小组或组织);二是行为主体间的关系;三是各行为主体在关系中所运用的资源。李丹等[21]认为知识网络中应包括网络核心组织、网络从属组织、知识管理活动、共享知识资源、信息网络平台。多数学者认为基于社会关系的知识网络构建过程,实质上是建立核心组织与各个从属组织之间基于知识管理的合作关系,构建方案需聚焦网络具体目标、从属组织、实施方案及评价体系等环节[22]。知识流动也称知识转移,是指组织通过不同渠道转移知识,实现组织知识共享,从而有效利用现有知识的过程[23]。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知识流动研究是知识管理关注的焦点。可见,将知识流动与共享放在具体的社会网络中进行研究是较为理想的研究手段。
3.2社会网络分析在促进社区护理知识流动中的应用前景
我们知道人际交流对信息获取很重要,同时知识的流动与共享是一个社会过程,即需要知识的主体———人的相互交织促进知识的流动[24]。既然在管理、经济等各领域都存在社会网络,同样,也能够将社会网络分析引入社区护理知识管理当中,必将有助于改善当前社区护士培训现状。①可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社区服务中心的调查和访问,构建出社区内部护士知识流动的网络。②分析社区护理知识流动的社会网络现状特征,从而诊断社区护理知识流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③也可比较不同地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护士知识流动网络的现状特征、知识流动网络的差别,探寻社区护理服务中心内部阻碍知识流动的问题根源。④通过分析进而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知识流的优化,并为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知识流动的制度和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4小结
网络培训个人总结范文6
一.规范咨询工作:
(一)拟定咨询科室各种规章制度
包括咨询服务标准,咨询部考核细则,电话回访服务标准,咨询部工作范畴,
咨询部工作要求等,细化各个具体工作的服务标准,咨询部的基本工作规范等
(二)规范咨询业务技巧,增加咨询成功率:
十月第一周咨询成功率在18%左右,预约成功率在43%;到目前为止,咨询成功率约50%,预约成功率达60%以上,咨询及预约成功率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前期的业务技巧培训及咨询服务的规范效果是非常显着的
1.专业知识的学习:
a、每周一次由咨询医生进行讲课,培养咨询医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讲课医生能最大限度地掌握该项专业知识
b、每结束一期培训进行一次专业知识考核,考核成绩由科室各位曾讲课的医生进行评定
c、每月拨打其他医院的电话进行总结,从他们的咨询中揣摩、了解、学习其它医院的咨询技巧,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挥
2.定期召开咨询记录讲评会议
a.定期抽查每个咨询人员的咨询记录,重点在于讲评总结,及时指出咨询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咨询质量
b.咨询医生的技巧和营销的交流,各个咨询医生对其它人咨询的评价
c.个人对自己的咨询记录进行分析
d.每周一次进行咨询成功率及预约成功率的统计,及时分析曲线变化原因,找出重点,分析各个细小环节的问题
3.完善咨询病人回访机制:
回访机制主要应用于预约病人及就诊后病人,应用后从当初的43%的预约成功率提高至74%,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a.对于当时预约病人,发送预约号;未就诊的病人,发送咨询的电话号码
b.第二天对于第一天预约病人就诊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未就诊的病人,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其未就诊原因及就诊动态,及时进行再次营销
c.如因电话忙碌而掉线,第二天发送致歉信息,再次开发追踪
d.每天二次(早九点前,晚四点)发送提醒就诊的信息
(三)根据个人特点及工作要求进行岗位调整
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有不同的特点,根据网络咨询和电话咨询量的比例,适时进行岗位调整
二.做好各类信息收集,及时进行分析反馈
自十月份起拟定了各种报表,包括广告信息统计,本部门的各类数据统计,导诊各类数据统计,初诊信息来源码统计,外院营销信息收集
1、按医院要求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工作:
a.本院广告信息收集、广告监播;
b.外院的营销手段收集;
c.咨询电话信息收集
d.初诊信息收集
e.专档管理,保密原则
2、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要及时准确进行统计,及时向医院各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各类并确保数据的准确;
3、根据医院经营工作要求对各媒体所投放的广告进行效果分析并提出建议;
三.建立客户服务档案:
将病人进行分类管理,分为预约病人,初诊病人建档
1.录入制度:
a.每天收集一次,确保数据及时录入;
b、就诊后病人资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就诊疾病
2、建立回访制度:
回访方式包括短信问候及电话回访二方面
a、制定回访标准,统一回访的内容,对回访医生要进行专业和技巧培训,确保回访的工作质量;
b、有计划分步骤:
配合企划部经营部做好病人满意度调查,每天五人,主要以预约病人为主
对回访结果及时反馈分析总结,上报相关领导,特殊病例当时应反馈
四.网络咨询工作
十月中旬开始与网络部移交网络咨询工作,九月份通过网络就诊病人25人左右,十月份网络预约77人,成功就诊55人,较九月份上升一倍;十一月份网络预约100人,成功就诊69人,较十月份再次上升25%。
1.qq咨询资料库及商务通资料库的建立,使回答更具专业性,且可以直接复制,节省时间
2.预约回访问题
1)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电话号码,并进行详细分类登记,预约后即通过短信发送预约号,对于个人预约后未就诊病人,与电话咨询一起参与回访,了解未就诊原因,进行再次营销。
2)将qq进行分类管理,及时公布及发送活动信息。
3.咨询人员的专业性及积极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