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1

今年,团中央和团省委安排高校团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我有幸到xx市xx团县委挂职学习。从1月初报到至今已有半年的时间了,在xx挂职学习期间,受到了xx市团市委和xx县各位领导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从工作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使我在思想、学习、工作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到xx挂职学习以来,我虚心求教、学习中体会、充实中完善、广交朋友,真正开阔了眼界。在先期学习的基础上,很快的了解了挂职单位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积极与xx县有关部门联系,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调研,同时还深入到学校、社区进行了走访,参与到挂职单位的具体工作与活动中去,亲身感受了xx县“让民得实惠,让党得民心”的执政理念给xx的改革和发展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触颇多,很受教育。另外,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注意维护挂职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摆正位置,实现角色转换

到挂职地工作以来,较快的实现了自身角色的转换和定位。认识到,在基层挂职锻炼期间不错位重要,有作为也重要,但是不越位更重要。原来在高校里,在实际工作中习惯了的思维和定位必须要改变。原因也显而易见,自己初来乍到,周围的人不熟,周边的情况不了解,机关文化差异巨大,理应做好配角,首先争取和新领导配合好,做好参谋,进而有机会帮助实现两地资源的有序,有效嫁接,为xx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当然,这种角色的转变,也恰好为自己提供了潜心观察,静心学习的机会。自己可以借机虚心学习县级共青团的工作运行机制,有哪些好的工作思路,有哪些好的工作经验,哪些在回去后能在工作中加以利用。

同时,也实现了自身情感角色的转换,那就是我已经是挂职单位——xx团县委的一分子,自己是真的来了,真的要在这里生活、工作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工作是我的工作,同事是我的同事,要尽快完成从客到主的转变,尽快培养与人、与物的感情。

正是有了这种认识和铺垫,到xx工作以来,和团县委的领导、同事们相处融洽,有效的参与到团委的各项工作中去,实现了“身心落地”。

二、端正态度,让挂职非虚言。

高校和地方团的工作在环境、内容、方式、对象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县级团委更多的是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党政工作重点而开展的,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这就为挂职干部创造了接触社会生活、学习实践社会管理的机会。通过在xx这半年的工作使我真正认识到下基层挂职不应是“镀金”,不应是享受,而是去学习、去服务、去体验,是一个炼钢“淬火”的过程。半年来通过向xx团县委和xx团市委的领导和同事学习,向基层团干学习,我懂得了很多,认识到了自己需要加强和学习的方面。工作间隙,我认真学习了团省委王磊书记在高校到县级团委挂职团干部培训大会上的讲话,学习了《驻点团干部工作典型案例》和《基层共青团工作200题》,以及xx县主要领导的有关讲话,对社情民情有了一定了解。

三、主动参与,不做旁观之人

到xx工作以来,我争取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以主人翁的姿态,按照工作安排与分工,积极参与到xx团县委的各项工作中去。在xx团县委,我分管宣传部、学少部和网络建设。在宣传工作方面,我利用自身条件积极联系省里的有关媒体,如齐鲁晚报、山东新闻网、山东商报、新华社山东分社等媒体,积极宣传xx团的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xx团市委XX年上半年宣传工作考评中,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学少工作方面,重点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关注和调研。到xx工作以来,先后走访了xx县希望小学、xx县西关小学、xx县实验小学和xx县实验初中,对xx县的留守儿童状况有了初步了解。为了促进教育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关爱留守儿童,动议了xx胜利希望小学和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合作共建项目,着重从两地、两校间学生的交流互访,互相学习方面开展工作。XX年6月11日,两校间签署合作共建协议,着手开展工作。

XX年7月20日-7月29日,组织山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小分队到xx县实验小学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关爱留守儿童,建设和谐农村”为活动主题,开展了义务支教、专题调研、文体展演等活动,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活动先后被中青网、中国大学生网、山东新闻网、xx新闻网等媒体报道。

四、牵线搭桥,促进校地交流

高校和地方各有自身的优势。高校的优势体现在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等方面,地方的优势方面体现在区位、管理和财政等方面,两者唯有有效的结合,才能相互促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分别向xx县和学校的领导递交建议,建议双方开展合作,实现发展共赢。由于很好的抓住了校地间工作的契合点,所以校地合作的建议得到了学校和xx县领导的肯定,相关的协议签署和实际操作,正在稳步推进。

另外,促成在xx实验小学设立“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搭建平台,服务地方;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组织邀请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到xx参加了五四汇演和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文艺展演,丰富了节目内容,为活动增色加分。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2

关键词:共青团组织 大团委 团员

实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是深入贯彻总书记在2008年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团十六大代表座谈时对加强群团工作提出的要求——两个全体青年:“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目标要求的具体行动,是贯彻落实全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要求的实际举措,是对新时期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

1 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团员队伍建设是共青团事业自下而上发展的基础。多年来,各级团组织都在基层组织和团员队伍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多的时间,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很多地区和单位也出现了团的基础建设弱化现象,尤其在村一级表现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弱化、工作方式单一化和工作对象局部化几个方面。全面实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是坚持“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社会使青年怎样聚集,就用怎样的方式建立团组织”原则的具体体现,是着力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建的具体体现,是指导、推进农村团组织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发挥乡镇乡镇作为共青团面向基层“桥头堡”作用的具体体现。

2 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实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的实际

按照关于《安徽省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共青团八公山区委精心组织、统一部署、明确责任、集中突破、全面推进,顺利完成了初期的基层团组织建设目标,共新建基层乡镇直属团组织41家,涵盖了机关单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文体兴趣组织、大学生村官、居住社区等,基本实现了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为后续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结前一阶段区团委开展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领导重视是推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基础。区团委接到《安徽省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后,认真学习领会了文件精神后,积极向分管领导进行了专项工作汇报,并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分管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组织部相关领导的支持,并就八公山区开展八公山区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重点要求和特别部署。区团委及时召开了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推进会,乡镇党委分管共青团工作领导和团委书记参加了大会并就实际开展大团委建设达成了共识,为后续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方案设计是推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灵魂。区团委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方案设计方面,结合八公山区实际,积极谋划、合理部署、科学推进,指定了符合地方特色的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分别指导八公山镇和山王镇建立20和21家直属团组织,顺利完成了团省委下达的工作要求,同时在人员培训和工作指导方面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有效确保了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基层实干是实现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关键。基层乡镇团委在基层乡镇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就基层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指定了切合自身实际的实施计划,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着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推进,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及时向区团委汇报,及时沟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在区镇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基层团委的实干下,八公山区圆满完成了团省委下达的建团目标,为全面实现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目标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3 依托高校优势资源加强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等学校是知识聚集的地方,也是青年群体比较聚集的地方,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权益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成绩,结合县区基层乡镇团委在开展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实际,现就依托高校优势资源加强和丰富基层乡镇大团委建设工作内容谈几点思考。

3.1 利用高校先进的理论资源,为“大团委”建设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共青团工作是面向广大青少年的,青少年是共青团工作的主体,无论是从共青团的社会职责,还是从共青团的事业的发展来说,都需要最广泛地吸引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充分利用高校先进的理论资源,为基层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提供支持与服务。比如:基层共青团理论学习的方案设计、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基层共青团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等。本着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的目标,可以为大学生村官基层团组织、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等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指导他们更好的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自身特长,为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3.2 利用高校先进的实践资源,为“大团委”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载体。基层共青团组织在活动实践方面存在着一种现象:参加活动的都是一些老面孔。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团员青年热心于参加团的活动,成为团的活动的活跃分子、中坚力量,在团的活动中担当了主角。而另一部分团员青年则不热心甚至不愿意参加团的活动,渐渐远离了团组织。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一些团干部的工作浮于表面、不够深入,习惯于通过组织途径,没有或者不愿意进行广泛的组织发动,仅仅满足于活动有人参加,而不考虑参加活动的团员青年的覆盖面和广泛性,使本该面向全体团员青年的共青团工作实际上成为面向一部分青少年的工作, 工作对象的局部化导致共青团工作的局限性。为了有效拓展基层团组织的活动实践的内容和领域,可以依托高校丰富的实践资源多领域、多方位的丰富基层共青团组织的活动。比如:利用高校的大学生乒乓球社团、羽毛球社团、机器人协会、志愿者协会、爱心服务社、绿色协会、心理协会等资源有效完善“大团委”建设中基层团组织活动的领域和范围,使得基层团组织活动呈现精彩纷呈的良好局面。

3.3 利用高校先进的科技资源,为“大团委”建设提供优质的科技支持。比如:利用高校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源,针对专业合作组织、企业、商业类基层组织,进行科学有效的智力辅导,开拓创新地开展基层共青团工作。利用高校优秀的创业培训资源可以为青年创业家协会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平台、高校的科技产业处的高新技术资源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持等等。

3.4 建立高校团委与县区共青团战略合作关系,有效推动乡镇“大团委”建设的深入发展。县区团委依托高校挂职干部的挂职资源,有效地利用挂职干部的特殊学校资源,积极寻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使得高校优势资源不因高校挂职干部的结束而失去联系,所以积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进一步推动乡镇“大团委”建设的深入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我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同样,创新也是做好新时期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必由之路。面对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急待加快改革建设的新局面,等待着我们尽量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这是青年的使命,也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紧迫课题,共青团工作的主体对象是青年,团的工作只有适应青年特点和时代的需要,更好地团结、吸引和凝聚青年,为团的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善于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青年成长的需求等方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薄采娟.当前基层共青团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0(11):47-49.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3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党委会会议纪要

(2017年12月6日)

2017年12月6日,学院党委书记曾庆琪同志主持召开党委会,进一步学习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印发省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实施细则》,部署迎接高校思政督查工作,对人才引进方案、聘用制人员工资调整方案、共青团兼职干部遴选工作以及相关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并通报有关事宜。现纪要如下:

传达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 党

委班子成员进一步学习《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印发省属高校党风廉政责任制检查考核细则的通知》(苏教委【2017】5号)文件精神,对落实细则认真研究,曾庆琪书记强调党委和纪委要认真对照考核细则,进一步做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要求党办和纪检监察室按照学校的实施方案做好检查考核的准备工作。同时,根据部门人员岗位变动,调整了学校党风廉政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

研究迎接高校思政督查工作 会议听取宣传部

有关今年思政工作督查要点的汇报。会议决定,宣传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按照督查要点逐项落实,按期提交总结材料,并决定在今年年底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三、研究人才引进方案 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推进省示范院校和品牌专业建设,会议研究,决定采用以下三项措施实施人才引进工作。一是柔性引进行业专家;二是从上一轮高层次人才引进备选专家库遴选合适人才;三是启动2018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具体方案见附件)。

研究聘用制人员工资调整方案 为切实提高聘用

制人员工资待遇,根据上级工资文件精神,通过调研同类高职院校尤其在宁其他高职院校编外人员工资水平,组织人事处经认真测算、反复讨论,提出了我院聘用制人员工资调整方案。该方案经由院领导班子、组织人事部门初步讨论研究基础上提交会议研究。会议一致通过此调整方案,决定从今年12月开始,聘用制人员基本工资与基础性绩效工资参照在编人员100%进行调整,并要求组织人事处要把对聘用制人员的利好政策要宣传、传达到位。

五、研究共青团兼职干部遴选工作 根据团省委关于从青年教师中遴选兼职团干部在团组织进行挂职通知的相关要求,会议决定,由组织人事处与团委相互配合,在全院教师当中选拔优秀青年进入学校团委进行挂职,挂职期限为1年,挂职期间考核工作由上述两部门负责。

重大项目事宜

1、研究南大门设计方案 11月,根据基建办对南大

门建设工程安排,学院对浦口校区南大门及进门主干道和附属景观设计进行招标。江苏筑典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和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人员在会上分别进行介绍。经比较,会议一致同意采用第二家设计公司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在一周内拿出效果图上会确定。

研究汉中路益大宾馆客房改造事项 会议同意公

司提交关于将益大招待所4-6层客房进行改造的申请,要求按照规范程序招标。

通报事项 会议通报了关于工作量不饱满人员

情况(会议要求各学院尽快将工作量不饱满人员安排情况汇总提交院长会研究)、学校与益大公司往来资金清理情况和党费收缴方案等事项。

参加人员:曾庆琪 李庆荣 刘冰冰 蒋汝根 缪文玲

张红萍

列 席:徐 伟 王鑫禹 郑 明 花 鸥 周绍春

张良毅 万美霞 王留磊 钟祖娇 吴旭东

记 录:郑 明

党委办公室

2017年12月7日

附件: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特殊专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

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建设江苏一流、全国有影响、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决定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前来应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 ? ? ?所引人员进入事业单位编制,享受国家及学院的相关薪酬规定。

? ? ? ?一、引进岗位

? ? ? 1、康复专业领军人才,3-5人;

? ? ? ?2、临床专业领军人才,1-2人;

? ? ? ?3、护理专业领军人才,1-2人;

? ? ? ?二、学历、职称及待遇

? ? ? ?1、康复专业领军人才

? ? ? (1)博士(西医康复类专业,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医学类本科),依据临床工作经历、主持科研和等情况,提供30-60万的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

? ? ? (2)博士(西医康复类专业,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医学类本科,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依据临床工作经历、有无职称、主持科研和等情况,提供30-70万的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

博士(中医康复及针推相近类专业,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医学类本科,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依据临床工作经历、有无职称、主持科研和等情况,提供30-60万的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

? ? ?(3)副高职称(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医学等类本科),依据临床工作经历、主持科研和等情况,提供30-80万的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

? ? ?(4)正高职称(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医学等类本科),依据临床工作经历、主持科研和等情况,提供60-120万的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

? ? ? ?2、护理和临床专业领军人才

? ? ?(1)博士(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医学类本科,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依据临床工作经历、职称、主持科研和等情况,提供30-70万的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

? ? ?(2)副高职称(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医学类本科),依据临床工作经历、主持科研和等情况,提供30-80万的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

? ? ?(3)正高职称(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医学类本科),依据临床工作经历、主持科研和等情况,提供60-120万的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

? ? ? 三、年龄要求

? ? ?(1)正高职称,原则上年龄在50周岁以下;

? ? ?(2)副高职称,原则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

? ? ?(3)博士,原则上年龄在40周岁以下;

? ? ? 另紧缺专业类人才年龄可放宽。

? ? ? 四、服务期限

? ? ? 服务期限八年以上。

? ? ? 五、应聘条件

? ? ? 1、身体健康,能适应岗位需要。

? ? ? 2、为人正派,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作风正直,富有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 ? ? 3、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术水平在全省、全国有较大影响。获得“333高层次人才”、“六大高峰人才”、“双创人才”以及获得国家级荣誉表彰者优先。

? ? ? 4、在本单位或本地方有一定的影响力,有管理工作经历者优先。

? ? ?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黄山岭路69号

? ? ?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组织人事处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1-0082-05

高校管理干部是学校发展建设、工作开展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是学校保证办学方向、落实办学思想、推进改革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中坚力量。深化改革,提高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教育理念,掌握高等教育规律,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化、专家化管理干部,是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前提。本调研在分析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对管理干部素质能力的特殊要求的基础上,对国内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及不足展开调查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性、针对性、实效性提供对策建议。

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对高校管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高校是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明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使命和职责,这要求高校管理干部要具有更高的政治素质和专门的业务能力,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和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

在国际竞争、特别是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今天,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落实者和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组织实施者,高校管理干部要不断提高党性觉悟,敢于担当时代使命。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与追求,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人生目标,主动参与竞争,勇于接受挑战,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投身教育事业。

2.严谨务实的行政能力和尊重、服务学术的职业素养

大学本质上讲虽然依旧是“学术共同体”,但已不是纯粹的“同质体”,同样有着纷繁复杂的行政管理事务。高校管理工作在按照行政事务管理的基本程序决策行事的同时,也要遵循学科专业、科研学术的内在逻辑和发展方向、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管理干部要切实增强执行能力,努力把工作设想付诸于实际行动,转化为现实成果。工作中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者需要、服务学校发展。

3.开放广阔的国际视野和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

高校管理干部要能够站在国际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视角上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推进学校事业发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人才、资源竞争现实。积极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社会贡献率。始终站在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审视和思考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在继承发扬学校优良教育传统的同时,主动向国际国内一流高校学习,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管理干部要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能力,积极更新知识、总结经验、提高素质,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局,谋划学校发展未来,始终掌握改革发展主动权,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把先进经营理念融入学校发展建设之中。

二、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基本现状

2011年9月至11月,我们对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等教育部直属的15所高校进行了走访调研。调研期间,根据课题的研究需要,我们共设计发放了四种调查问卷,一种是综合问卷,另三种问卷分别针对干部培训需求、培训形式内容和培训效果进行专门调查。并对吉林大学两个培训班次共计92人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对培训前后有关数据的分析和纵向比较做深入研究。我们发放各类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41份,有效问卷513份。同时,还通过与有关人员交流座谈,向部分省区市高校工委和高校了解lT作开展情况,收集整理有关文件资料。总结分析相关网络信息等工作,对目前我国高校十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有了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1.培训机构设置

在调研了解的公办高校中,均设有校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部门或科室,但其属性和职责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①独立实体模式。即学校党委设立独立处级建制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如党校办公室等,在组织部门统筹下负责校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开展。此种形式的优点是专门人员集中精力做好课程安排和教学组织,提升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在于与十部选任管理部门相分离,对干部学习培训约束力不够,十部选拔任用与教育培训沟通协调机制难以建立或运行不畅。②附属机构模式。多数高校采用此种设置模式,一般将校内培训工作部门设在党委组织部,由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党校副校长或党校办公室主任,此种形式的优点是干部管理工作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相统一,干部培训工作的统筹性和对干部参学的约束性都较高。不足之处在于此种模式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是附属和服务于干部选任管理工作,培训工作开展的深度有待加强。③合署办公模式。一般是与学校党委办公室、机关党委或思想政治课教学单位合并,个别单位没有独立明确的责任人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此种形式的弊端较多,少有采用。

2.干部参学情况

本调查对124名处级管理干部过去5年累计脱产学习时间进行了统计(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仅8.87%的处级干部过去五年累计脱产学习时间在三个月(550学时)以上,多数处级干部的脱产学习时间在一个月以下,远不能达到教育部关于教育部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参加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110学时,5年内达到550学时(3个月)的培训要求,甚至有12.1%的管理干部5年内从未参加过有组织的脱产培训。

其次,着力提高各期各类培训班师资力量。高校管理干部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为宽阔的视野和较为前沿的思维,作为对高校管理干部进行培训的授课者,必须具有相当的业内知名度和较高的业务素养,其知识储备、授课方式甚至包括其人格魅力必须能令高校管理干部信服,这样才能站得住讲台,才能使受训者“信得过,听得进,学得实”。

3.积极整合资源、不断拓展形式。探索建立多样化、差异化、实用管用的培训模式

高校管理干部普遍学历层次高、学习欲望强,有明确的学习研究方向和某一领域的知识专长,对学习培训有着较高甚至严苛的要求。所以,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就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敢于正视问题,努力研究解决问题,注重改革的实际成效。

首先,高校要积极整合资源,主动协调联系,不断拓展渠道,将传统培训方法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创设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满足参训参学干部的不同需求。通过加强对项目班次和培训主题的科学设计,着力帮助党政部门管理干部更新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执行能力,重点指导教学科研单位管理干部理清办学思路、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履职水平。比如。正处级管理干部培训可以采取“专题工作研讨、校外委托培养、境外学习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突出抓好高教理论和宏观战略培训;副处级管理干部培训可以采取“专家专题讲座、校内专题培训、校外领题调研”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突出抓好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

其次,要围绕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校内外重大事件、学校改革发展中心工作不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着力提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将主体班次培训主题与推进学校重大任务落实相结合,通过初任培训、岗位培训、专门业务培训、提高培训等形式,着力提升干部的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托校外专门培训机构的资源优势,开展委托培训,着力提升干部高教理论水平和治校理教能力。按照小规模、多渠道、注重实效、厉行节约的原则,重点选派优秀管理干部赴境外有关培训机构或合作高校开展学习考察,着力提升干部的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

再次,要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网络课堂、主题竞赛等新型培训方式,帮助参训参学干部挑战自我、挖掘潜能,培养意志品质、熔炼团队精神;另可尝试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形式打破干部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固定的思维模式,帮助干部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5

[关键词]学生干部;作用;选拔;培养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学生中一支人数多、素质高的学生群体,他们既是教育管理的对象,又是教育管理最基层组织的实施者,他们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和工作主动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到高校育人的质量,因此,切实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一、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

1.教育管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生干部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与广大同学生活、学习在一起,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可以及时准确地向学校或老师反映学生中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建议、意见,从而便于学校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受学校管理者委托对其他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组织实施者,他们能将学校的规章制度向同学们做好宣传和解释,并带头做好表率,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得到贯彻落实。

2.学风建设中的榜样导向作用

班集体是大学学习、生活的最基层组织,其学习风气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而优良班风的形成,关键又取决于班级学生干部的作用发挥程度,一个班级的各类学生干部如果能团结一致、以身作则、各司其职,把广大同学们的积极性带动起来,这个班集体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就会大大增强,优良的学风就自然形成。

3.特殊的管理和榜样作用

现在的大学生年龄普遍在20岁左右,尤其是中师生年龄就更小。一方面,他们的世界观开始形成,试图以自己的眼光和价值标准对社会、对人生进行评价,表现出鲜明的自我意识。同时他们在心理上还很不成熟,潜意识中还不能完全摆脱其在中小学阶段的依附与服从心理。这使他们一方面愿意接受领导和教师的教育、引导,但同时又常常表现出幼稚而倔强的逆反情绪。“代沟”使他们不再一味听从师长而更乐意认同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龄人。学生干部队伍由生活在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组成。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更加成熟;他们不仅能够更好地领会领导和教师的工作意图,积极协助学校、系和班级开展各项工作。他们往往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学生中获得信任,享有威信,成为大学学习的榜样。同龄人的那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是其他身份的教育工作者无法完全替代的。

二、学生干部的选拔原则和方法

1.选拔原则:思想政治过硬、素质能力较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在选拔高校学生干部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三点:第一,要把住思想政治关,学生干部的候选人,必须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敢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严格遵守国家的法规法纪,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以身作则。第二,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刻苦努力、成绩优良,在工作上有较强的组织管理、统一协调的能力,能和同学打成一片,善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上传学生情况,认真下达学校精神,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第三,要关心集体、团结同学,有较强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自觉自愿地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不怕吃苦,乐于奉献。

2.采取灵活多样的选拔方法:自荐、选举、考核、任命相结合

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要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民主选举、使用考核,最终将优秀的同学任命为学生干部,从而保证学生干部的质量,使其在学生工作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高校学生有较高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更渴望在高校中展现自我、实现自我。所以在选拔学生干部的时候,要给同学们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给他们一个舞台去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能力,用“竞选”的方式去自荐,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展现在老师、同学面前,接受老师、同学的评判,用这种方式将最初的学生干部的基本框架构建好。但用这种方式选出的学生干部到底如何,仍需一个时期的观察、考核,所以这时的学生干部只能是“试用期”。通过一定时期的考核(建议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再由老师和同学对其工作加以认定,如确实胜任,则再正式任命。

只有采取“自荐、选举、考核、任命相结合”的方法,才能真正将那些有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有凝聚力、又有志于为同学服务的优秀的学生选,放到干部岗位上,充分发挥其能力,更好地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三、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

1.统一思想,认识到位

这里讲的认识的主体包括两方面:管理者和学生干部自身。首先是管理者认识到位,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不仅是高校搞好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为国家培养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需要,高校学生干部不仅是学生中的骨干和带头人,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干部苗子。其次是学生干部自身的认识到位: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思想品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能力与品德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学生干部的自身角色,其前提是学习,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认真学好专业知识,认识到学生干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带头人;要正确认识干部是“干”字当头,必须要树立服务意识,要时时刻刻在同学中发挥率先垂范的带头作用、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扶正祛邪的核心作用。

2.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不仅是学校搞好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为国家培养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需要。高校学生干部不只是学生中的骨干和带头人,而且很多将成为未来各行各业建设中的干部苗子。因此,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1)对学生干部的选拔、使用和培养,应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如制定《学生干部选拔原则与标准》、《学生干部工作条例》、《学生干部工作综合测评办法》、《学生干部奖惩规定》等。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范围,责权利等提出明确要求,便于工作有章可循,避免盲目性。同时,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也使学生干部的组织观念、法制观念、竞争意识等方面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使之尽快健康成长起来。

(2)定期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进行检查测评,实行激励机制

学生干部的工作有职无“权”,是一种义务性的服务工作。其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主要靠他们的高素质和奉献精神来维系。因此,对学生干部的工作,依据有关规章,定期进行检查测评,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对那些工作踏实,成绩显著的学生干部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并在“创先争优”、入党、毕业就业推荐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那些工作不负责任,能力太差的学生干部,及时进行批评指导或合理淘汰。这样,对学生干部工作责任感、积极性的发挥,以及整个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

(3)注意科学搭配,合理使用人才

培养是为了使用,使用也是一种培养。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使用,在坚持全面发展观点的同时,还应树立多样化观念,不可求全责备,应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发挥其优点和特长,尽量知其所长,用其所长,方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学生干部班子的组成,必须注意在个人能力、特长、性格、气质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根据各人的特点安排其最能施展才能的岗位,以保证班子最佳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而增强学生干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3.拓展舞台、加强岗位培训

(1)拓展学生干部培训基地,努力实行全方位覆盖

为此,学校可以建立以学生干部培训班为主的学生干部培训基地,每年在全校推行学生干部培训工程。各院系也可在巩固和加强原有的党校、团校、党(团)章学习小组等一批传统培训基地的同时,尝试建立新的培训基地。同时学校也应走出校园,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实施共建,设立新型开放式的培训基地。

(2)优化学生干部培训课程设置,积极实行科目化管理

在实践中我们主要抓三个方面的创新,首先是抓培训课程的创新,使其更具有规范性、层次性、合理性。规范性体现在制定培训手册、规定培训课时、建立培训机构等方面;层次性体现在针对学生干部对个人发展和工作需求的不同,结合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加以细分;合理性体现在把培训内容结合学生工作的动态发展和学生干部的自身要求进行改革和调整。其次是抓培训形式的创新,使其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模式,除定期培训外,我们也注意及时把握阶段性的理论学习契机,不定期就某些重大理论、重要专题文献组织学生干部进行短期培训;另一方面采用固定模式与开放模式相结合的方式,除固定模式外,开放模式如组织学生干部召开工作交流会、开设学生干部论坛、开列学生干部学习书目、建立学生干部联谊会、开展志愿者服务、开展挂职锻炼等。最后是抓培训考核的创新,使其更具约束性和实效性。为配合培训课程科目化实施,我们应积极推进学生干部上岗证制度,明确学生干部必须在一定的期限通过相应的培训,并取得一定的学分和证书才能予以认可。

参考文献:

[1]禄,王建国,胡亚杰.当代高校学生干部工作导论.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

[2]汪元宏,吴贵春.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3]佘远富.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高等农业教育,2000.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6

由此可见方法的重要性,再次不得不庆幸因为我们选择了良好的方法从而对我们的研究有了显而易见的帮助,使得我们平时的工作能够有的放矢,也更加具有效率。首先为了探究学术前沿我们我们用了分析、对比的方法,将目前各种已有的学术性成果进行了查阅和研究,找出了我们研究的方向和我们科研的价值取向。其次我们主要依靠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走访武汉各高校随机发放问卷,对不同院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少数民族进行了问卷的发放。在具调查问卷的分析中,我们用了Spss、Excel的分析方法,同时运用横向纵向深度对比的方法使得各种数据能够较为合理和完善地呈现。对于各种理论和现状我们坚持用批判的而非盲目的眼光看待,带着一种关怀而非鄙夷的态度去审视,最终全面地比较研究。最后我们从各个小点出发,以个案为基础,以小见大地试图能够窥见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权益保障现状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分析

(一)受教育权

在平等受教育权方面,少数民族学生都对学习有较强的自信心,但是实际学习状况与学生的理想状况差距较大,由于地域差异,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都以各自的民族语言为母语,所接受的教育也几乎由本民族语言所传授,所以对汉语掌握得并不熟练。而在大学里都是通过汉语或英语来接受知识,故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习还是具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在公正考核权方面,,笔者发现,在看似平等的考核制度面前,少数民族学生却没有得到实质的公正考核。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适当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状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培训班,适当降低少数民族班的课程难度,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考核制度上将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适当区分,区别对待,适当降低少数民族学生薄弱科目的评价标准。

(二)自由和风俗习惯受保护权

纵观以上结果,笔者发现在自由和风俗习惯受保护方面各高校已实施相关措施,但仍有很多方面存在欠缺,总结如下:学校伙食尚需改进,少数民族学生对食堂满意程度不高;各高校开设的少数民族特色活动较少,少数民族大学生感觉不到本民族特有节日的气氛。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各族人民相处和谐、共同发展就必须让各族人们的自由和风俗习惯得到尊重。总体来说,各少数民族同学都认为其他民族对自己风俗习惯尊重程度较好,说明在各高校中各民族间相处和谐,能够做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三)族籍权

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学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我意识,且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明显大于同样为少数民族的社会人员。少数民族社会人员在工作中往往不愿透露自己的民族,害怕受到歧视,会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影响。这在一定程度地说明了高校的措施和氛围在保护少数民族自尊、自信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同学在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清楚怎么去维权。笔者认为高校相关部门可针对此种情况开展一些讲座来普及和宣传维权知识,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该方面的意识。

建议

(一)受教育权方面

1.在高校建立相关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课程对接体系,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习节奏。高校可以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根据基础的好坏来进行分班。2.础较好的优秀同学与语言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同学结成对子,互相帮忙了解,共同达成进步。3.高校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学费补贴等经费的支持力度。在助学金、奖学金、国家贷款等方面适当给少数民族大学生一些优惠政策。4.在评价体系上,高校应适当考虑对确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适当倾斜。在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其他评优评先中依少数民族自身的特殊情况予以适当考虑。

(二)自由和风俗习惯受保护权方面

1.进一步贯彻、落实、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文化政策,使各民族同学都能够意识到尊重其他民族的重要性。2.在饮食,住宿等方面适当考虑少数民族同学的特殊情况。对于那些对饮食有特殊要求的少数民族,学校应加强食堂的相关建设,提高饭菜种类、服务人员素质、环境卫生。3.建立、完善挂职干部、辅导员、学生家长、学生干部“四位一体”的关爱少数民族学生机制。4.适当开展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活动。

(三)族籍权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