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效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效学习计划

高效学习计划范文1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尖子生高效学习方法总结计划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教育学家们一致认为先进学生和后进同学的差异,重要的一点是先进学生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而后进学生大多是学到哪里算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就到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也到不了那里,自己又管不住自己,每天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因此每位学生在开学伊始,必须制定自己的计划。

1、制定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是要分析现有的条件,即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已经具备的条件;第二步,是确定目标。它是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并不是空中楼阁。

第三步是选用措施。它是实现目标执行计划的保证,包括作息时间的调整,各学科之间的调换和搭配,文体活动的安排等。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个步骤,是安排步骤,它要求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和秩序渐进的原则。

2、计划制定要遵循的原则:

(1)确立明确的目标任何计划的制定都需要明确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灯塔,它是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基础。作为中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提出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对自己的学习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有个大致的设想,对自己要发展那种兴趣有个打算。同时,对于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以便确立改进的目标。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凡事预则立、奋则进,所以学习的目的越明确,学习行动的意志也就越坚决,尤其是在高尚学习动机支配下的行动目的,更能使我们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辛,不顾各种内部和外部困难,全力以赴来搞好自己的学习。

(2)参照生物钟原则。“生物钟周期律”对人起着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因势利导,在___时,增加任务量,提高效率。在低潮时,保持正常的任务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人由于心理和生理条件的不同,其最佳的“生物钟周期”也不尽相同,即其学习的最佳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正确利用生物钟的调节作用,才能更好地制定一套___的计划,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3)难易适度性原则。计划的制定是以实现为目的的,不能过易或过难,只有基于一定基础之上,遵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最终作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人应该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目标的选定应据有适当的难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发现问题,以满足自己的学习动机,完成自主性学习,使之有所进步。

二、科学预习

所谓科学预习就是要在巩固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以做到心中有数,为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而进行准备,预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预习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只有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才容易打胜仗。可见,只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的关键。

1、预习方法:

(1)要认真读书。先将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基本大意,然后再反复细读。细读时,可用彩笔在课本上初步勾划出重点、难点、疑难问题。

(2)要认真思考。预习时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有关参考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___,弄清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内容中的每一个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体会和感受,也可适当地作点批注。

(3)要虚心请教。在预改头换面过程中,有些问题虽经过立的思考(包括查资料),但仍得不到解决,可与同学讨论,必要时要向老师、家长或其他人请教,尽量将总是解决在课前,以便课上集中精力思考些新问题。

(4)要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预惮,可适当地做些处选习题,以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和巩固、深化知识系统。如有可能,还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从而为上新课作些必要的准备。

(5)要认真做好笔记。写预习笔记是预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具体来说,预习笔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每一课(或每一章节)中的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包括自我练习);二是每一课(或每一章)中秘括的几个紧密联系的主要问题;

三是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四是所查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摘抄,并注明出处;

五是主要心得体会。

当然,这五个方面不一定每次笔记都记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灵活处理。

2、预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不要全面铺开。

预的好处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训了保证预习的质量,我们最好先从基础学科(语文、数学、理化、外语)或个人感到困难的学科中选出一两面门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展开。对于个人的优势学科或较易掌握的内容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

(二)时间的安排要服从整体计划。

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可能来安排,不要因预习占用过多的时间而打乱了学习的整体计划。时间多时,可多预习一点;时间少时,可少预习一点,钻得浅一点。有些疑难问题解决不了是正常现象,预习不可能将全部新内容能钻透。

(三)要有计划地逐步提高。

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预习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有一点却应该是循着事物的内部规律有计划地进行预习。从横的方面说,要由一种学科到多种学科;从纵的方面说,要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如从课前预习到单元预习再到整册预习等。

尖子生高效学习方法总结篇二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选拔学科基础扎实、成绩优异、思维敏捷、学习能力超群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从而造就一批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为学校增光。

在智力、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等方面相对优秀的那部分学生常常被认为是好学生,也被称为优生。由于这些学生认知结构、判断能力和行为决策水平都有待提高,他们思维活跃不稳定,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的生活、成长的烦恼,还有来自家长教师及学生自身的过高期望等,常常会诱发这些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优生在年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却颇大,抓好对他们的教育,对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有很大作用,这些学生能否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工作无疑会对班级工作局面的好坏产生很大影响。具体措施1.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2.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3、为了使优等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4.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5.严格要求。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6.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___、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___平等相待。对优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8、教师每天给优生布置几道思考题加强训练,要完成一本课外书习题。

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对优等生的教育,主要计划如下:

一、做好基础知识的学习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才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特长。任何一个优等生都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石上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会学习为标志,设计多种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脑,手,口,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注重精讲点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在共同的基础上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尖子生,让他当先生说一说,讲一讲,锻炼他们的思维。通过训练,及时让学生掌握所学,设计的习题要有梯度、有层次,及时注意优等生的学习动向,适当的加大他们的训练量。课内教师积极引导他们自主探究,主动思考,加强学法指导,使他们牢固的

掌握基础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之一。学生对某学科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很需要有意识地主动培养。教师讲清该学科的重要性,通过论理和展示学科的美,去说服和吸引学生主动地钻研该学科。对学生理解、尊重、信任、爱护,将严格要求与恰当运用方式方法相结合,为他们排忧解难,对他们进行感情投资,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好感。从而使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比较浓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学好该学科。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那样有规则,当我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达尔文所说的规则便是指良好的习惯,当然也包括学习习惯。我做了一些小结,主要有:

一心向学的习惯。这是所有习惯中最重要的,一旦养成就会自动自觉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万事万物都与学习联系起来。具有这种习惯,他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最能调动潜意识的作用,日积月累,时间转化成知识,知识转化成了智慧,逐渐行成了优势。

专心致志的习惯是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一要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二要全身贯注不溜号。严格制定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是实现目标,克敌制胜的法宝。每天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到了该学习的时候马上学习。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所以这是完成学习计划的保证。

认真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对书本知识___的吸收。

二、做好特殊培养

当有了扎实的基础后,就要对优生进行特殊的充分培养,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

合理利用教师的期望效应。教师的期望不同于一般的预言,它一旦形成,就左右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式,它能在有意无意之间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对优生的高期望可以有效给予学生学习动力,激发他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师生教学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期望和态度或明或暗地传递给他,并且一直___他的学习和成长,学生会按照期望的方式来调动学习的动力和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较高的自律能力,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学习。

老师选定要培养的优生,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随时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引导分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学校也出台了相应的评价方式,通过阶段性检测或学科竞赛来检验优生的学习成绩。

尖子生高效学习方法总结篇三

1、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_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范本)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

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道理很简单,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想搞好知识的系统化,一要靠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

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

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5、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___、___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___、___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健康上网、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从课堂学习的过程看,还有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应考等好习惯。

6、积极应考的习惯

从学生的角度讲,考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对自己的评价,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从学校的角度讲,老师为了检查教和学的近期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为了推动学生的系统复习,提高学生自

学能力,也把考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在考试复习前进行动员,考试时讲考场要求,设置考场,安排监考老师等等,形成了一定的紧张气氛。

___有的同学在考试时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呢?这涉及到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般有三个:一个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个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个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

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7、阅读自学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___,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8、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9、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10、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高效学习计划范文2

一、制定目的:

推进班级整体学风建设,增强班级的学习氛围,提高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方法。实现整体和个人取得优异成绩。

二、计划内容:

1.考勤:保证每个人按时上课,由学习委员及宿舍长协助统计考勤情况。同时鼓励班级同学积极占座。

2.自习:每周班级组织两次集体自习,时间为周一、周三晚上7:00~10:00,并要求考勤。其他学习日由宿舍长自行安排时间。

3.教学相长,互帮互助: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情况,由优秀的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及知识归纳,在集体自习或其他时间与班级同学交流。同时以宿舍为单位,加强学习交流,一对一结组,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4.资源共享:将优秀的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上传集体邮箱,共同分享。

5.认真做好考前动员,考试分析,总结各种考试的经验。

三、目标

经过上述努力,相信我班一定会班风正,学风浓,并在期末考试中位列年级前四名。

四、奖惩措施

1.对于那些对班级学风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个人及宿舍集体给予班级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

2.对迟到者等违反班级规定的同学在每次班会中给予通报批评。

3.以上奖惩都将记入班级情况记录表。

后记:谨此鼓励全体热能5班的成员努力!努力!再努力!

高校学习计划二

一、进行自我分析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能有的同学没有想过我是怎样学习的这个问题,因此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同学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理解力强、应用题学习好;有的善于进行口算,算得比较快,有的记忆力好,公式定义记得比较牢;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在图形变换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看自己数学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数学成绩的过去情况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二、确定学习目标

高效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趣、实、活,实验教学,新颖教法,主体作用,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化学、发展化学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当前,在我们的课堂改革中,仍然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即重“教”轻“学”、重“结构”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造”。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有待更新和改进。就此,笔者想就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用“趣、实、活”的课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牵住他们的每一根神经

用有趣的课激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对化学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用化学的眼光去理解外界事物,热心于解决现实中的化学问题。

课要上得有趣。学生在教学一开始就有了兴趣,才有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例如:上序言课时,老师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没有一个学生会对他感兴趣,都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老师提出:能不能用一根玻璃棒点燃酒精灯呢?学生的兴趣就来了。这实在太新鲜了!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课堂嘈杂一片。老师唱一句《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歌词“张开眼吧,小心看吧”,课堂“刷”声停下来。一根玻璃棒(事先蘸上浓硫酸和高锰酸钾混合物)伸向酒精灯灯芯,一碰上,呼的一声点燃了,课堂上“哇”的一声炸开了。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通过扎实的课堂,让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课要上的“实实在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点落到实处,这样学生才有探索创新的基础。在《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学习中,老师点燃四支蜡烛,找四个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然后按课本的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把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推断的结论记录在课本的表格内,横向对比,学生就很容易得出物质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有可燃物、跟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也就总结出灭火的办法。这样实在的课能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体验探究规律的科学历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把课上“活”,让学生跃跃欲试。课要上得“活”。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也要活。创设一些身边的化学情景,提出一些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如:铁钉生锈了,在家里,你是如何将锈除去的呢?让学生充分讨论,提出各自的方案,他们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人用砂纸擦,有人用煤油泡,也有人用酸醋浸,还有人要把它泡在可口可乐里。把铁钉泡在可口可乐除锈还真新鲜,有人窃笑,有人摇头,有人蒙头转向,又有人觉得有趣,要试试。结果是,用可口可乐泡还真行。

“趣、实、活”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有趣才能做到实在,才能激活思维学生获得知识,取得成功,反过来又能对学习化学产兴趣。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切的化学结论都要有可以模拟重复的实验支撑。初中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两部分。

演示实验真切、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每次演示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给学生一个范例。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有些老师喜欢把演示实验交给学生,代替老师在讲台上演示,本人不是很赞同。因为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展示实验现象的角度、时间,指导同学观察等等都远不如老师来得老到。课本中有些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更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便于更贴近细致地观察,对座位远离讲台的学生有更是好处多多。

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反应具体化,学生亲自观察到这个反应的发生,记忆起来就容易,就深刻。例如,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做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红色褪去后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后,再讲反应原理,学生就易于掌握。

高效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中化学 记忆方法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为:“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成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像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

二、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三、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四、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领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可以把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五、形象比喻记忆法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于记忆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类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类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类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类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总结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只要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就不失为一种好的记忆方法。然而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大敌是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他的研究结果以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依此规律,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措施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1.组织有效的复习。①及时复习。教师要抓好新课前的复习提问。提问的目的首先是减少学生的遗忘,巩固学生的记忆,其次是为新课扫平道路。学生平时不复习,临考前“开夜车”和“加班加点”都是不符合记忆规律的。②分散复习。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机会抓好平时的阶段复习、期末复习。③注意复习方法。复习要避免机械重复,每次复习都应给以新的信息,提出新的理解要求,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2.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由于干扰而产生的临时遗忘是常见的。如:学生考试时,因为紧张,本来已经记住的内容,一时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越急越想不起来,这就是一种情绪干扰。为了排除一些干扰,平时要注意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考前的临场指导就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经常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根据对遗忘规律的研究发现,已经贮存的知识信息,若不反复运用,强化信息的痕迹,将会自动丧失而使得到的知识流失。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如有代表性地让学生做些上节、上章以至上册的习题,增加一定数量的综合题,可多次刺激、强化记忆,减少遗忘。

高效学习计划范文5

通过对高中生化学应用能力的强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需要进行高中化学错题集使用方法的优化。相比于初中的学业学习,高中生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值得引起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化学错题集的应用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该文就高中化学错题集的使用方法展开分析,重点解析了现阶段高中生错题集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旨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高中化学;学习规律;错题集;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为了适应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的需要,进行高中化学错题集使用方法的优化是必要的.在现阶段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依旧扮演着一种教学主导者的身份,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模式不具备较高的学习效率。高中的化学知识自身具备抽象性及复杂性.在化学题演练过程中,学生很容易重复犯失误,有的学生过于忽视积累错题集的必要性,难以进行错题集的系统整理及应用,长期以往,必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了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好错题集的分析、整理等学习步骤。

一、建立高中化学错题集的必要性

高中化学知识自身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客观上来说,化学学科自身具有枯燥性、复杂性的特点,有的学生感觉化学学科比较难学,这种感觉也是正常的,每个高中生在做错题的时候,或多或少的会犯一些失误,针对这些错误,有的学生选择重视它们,有的学生选择绕道而行,实践证明,不重视错题积累的学生,再遇到类似的原题时,很可能再犯相同错误。从认知角度上来说,人的记忆存在一种遗忘曲线规律,从认知客观事物到记忆事物,然后随着时间的积累,会慢慢遗忘所记忆的事物,最后再认知、再记忆、再遗忘。化学学科自身的抽象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分散,化学知识原理繁多,在一般定理之外,常伴随着其他的特殊规律。比如,碱化学式的化学符号,氨水化学式的构成,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构成等,针对这些知识,有的学生陷入似懂非懂的做题怪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受到挫伤。为了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针对易错的题目及知识点做好归纳及总结,遵循人的记忆曲线规律,实现化学知识的学习、记忆,在知识的遗忘过程中,通过错题集温故知新,进行知识的再认知、再记忆。在这种反复认知的过程中,化学知识被遗忘的比例越来越低,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学生通过对错题集的积累,可以有效实现化学知识的查缺补漏,在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高中化学错题集的引导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伴随一系列的个性化失误,比如理解性失误、习惯性失误、计算性失误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一本属于自己的错题集,这是其自身错误的系统总结,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查缺补漏。错题集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宝库,有利于学生理解自身的学习薄弱之处,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整理及补充错题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多学习上的错误都是小而琐碎的,如果态度不端正,就可能导致重复性错误。

二、如何选好错题

在实践教学中,有的学生反应自己平常也会积累错题集,但是学习效果很一般。其实,积累错题集本身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法,有的学生由于不恰当的错题集使用方法而导致学习成果不理想,比如有的学生没有选择对错题,在做错题目之后直接将题目写入错题集,只是单纯性的学习,而不会学而思考,一味注重错题量的积累,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复习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告诉学生哪些题目需要纳入错题集,哪些题目比较重要,是易错点,在这种教学引导下,学生便可以精简错题集,选出来的错题更加具备代表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课教学过程中,有一道易错题:下面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氧化还原反应,第一个选项:所有被氧化的物质都属于氧化剂;第二个选项: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第三个选项: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环节中,不存在氧化还原反应;第四个选项:元素从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在这道题目中,很多学生选择了第二个选项,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所以没有将其列入错题集,但有的学生只知道第二个选项是正确的,其他三个选项错在哪里并不知道,那么这道题就不是真正意义上地做对了。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类型的错题来教导学生:“有的题目做对了,并不代表你吃透了这道题的精髓,在选择错题时,那些误打误撞做对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做对了,这种类型的题目需要列入错题集,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点拨,可以帮助学生正确使用错题集,也就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学习

高中化学知识点比较庞杂,有的化学规律之间存在共性,有些规律存在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将错题进行分门别类,做好不同错题类型的分析及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在复习错题集的过程中,可能会觉得错题繁多杂乱,整理起来非常麻烦,有的时候看到一类题目,下一道错题确实另一种类型的,学生的思维有时候跟不上,这也不利于学生进行同一类型题目的强化及应用,有的学生尝试将这些错题进行分类,但大多也是简单的化学知识型分类,不能取得较高的学习效果。为了满足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错题分为四类,分别是容易出错的题目,尚未理解及掌握的题型,需要重点记忆的题目.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不同种错题集使用方法的融合是必要的,通过对不同种错题类型的归类及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中和滴定实验中哪些选项是需要自始至终的,选项一:需要密切关注滴定管内的液面读数变化情况;选项二:仔细观察锥形瓶内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情况;选项三:需要一直摇动锥形瓶;选项四:用左手进行滴定管内液体流出速度的控制,很多学生认为选项一和选项二是正确的,正确答案是选项三和四。学生将这种题目进行归类,可以得出这类题目属于难以记忆题,这样就方便学生的下一次错题复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结果。

四、厚积薄发,实现学习过程的简化

高中化学错题集的积累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整个高中的化学知识积累,必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复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错题集使用方法,要引导学生温故知新,这需要做好同一种类型错题的整理分析,找出其中化学规律的共性,深入了解所涉及的化学原理知识,定期更新错题集,做好新型错题题目的整理积累,不断地积累及更新错题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强化对化学题目的熟练程度,从而厚积薄发,更好的应对下一阶段的化学知识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学生的错题集越学越薄,对于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深。

五、结语

为了满足现阶段高中化学错题集的教学需要,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正确地制作错题集,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水平。

作者:王亮 单位: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段戴平.高中化学课程一致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高效学习计划范文6

论文关键词:学籍管理;信息化;优势;重要性 

 

学籍管理是高校日常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联系的纽带,是学校和教师交流合作的桥梁。学籍管理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信息化管理方式也逐步走入高校,实现信息化学籍管理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和处理学籍管理信息化,就会影响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探索有效途径,推动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1 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身份或者资格,学籍管理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其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学生注册、考试、成绩记载以及在学习期间出现的转学、休学、复学、退学、取消学籍和学籍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学籍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校风、学风建设。所以学籍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本人认为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生入学,要及时进行报名登记、电子注册,获得学籍; 

(2)认真管理好学生的基本资料。包括学籍卡片、成绩考核成绩单,休学、复学、退学、取消学籍和学籍档案等; 

(3)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 

(4)学生奖惩:获奖、评优、处分等; 

(5)毕业资格和学位资格审查。 

2 高校学籍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 

学籍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籍注册是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新生入学相关事项有详细的规定。教育部会在网上公布各高校经省级招办录取的新生名单,各高校要根据规定要求,对新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认真核对考生姓名、性别、考号等信息是否与身份证登记一致,录取专业是否和登记信息一致等,复查合格后取得学籍,并将包含以上信息的新生学籍注册数据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当年录取库审核校验学校上报的注册数据。 

(2)构建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优势。 

学籍管理是高校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校的教学安排,思想教育,管理建设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在当前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做好学籍管理工作,构建高效的学籍管理系统,提高学籍管理的水平,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网络化得学籍管理,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另外,学生数量的增加也给传统的学籍管理系统提出了挑战,学生信息的增多,处理信息的工作也日益繁重和复杂,专业数量、班级数量、学生数量都是不断攀升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人工的学籍管理方法已很难适应形势的需要,规范学籍基础管理,完善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网络化学籍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3 当前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信息管理新形势的需要,对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我国的许多高校延续了过去的学籍管理方式,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明显滞后于现实需要,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学籍管理人员都没有经过科学、系统、专业的专门培训,再加上工作人员老龄化的问题,对新生的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不能很好的学习,在工作上不能很好的运用,在开展学籍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着敷衍了事、责任心明显不够等不良现象,导致管理体制机制形同虚设。管理体系不健全,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执行效率低、反馈速度缓慢等问题。对此,学校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2)思想认识不能转变。 

我国学籍制度建立以来,学籍管理一直采用的是纸质材料的记载和转移,而学籍信息化管理实施以后,主要的材料改为电子档案等新的媒介方式,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一方面现实中使用和正在使用的是电子资料,而纸质的资料又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这正处在一个过渡的阶段,而且是一个比较长的过渡。再加上一些高校和教师对学生学籍管理的意义没有充分认识,对新生事物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于是出现了重学习,请管理,重搜集,轻保存的不良倾向,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很难得到落实,高校管理的粗放和松懈又会造成管理效率的低下,甚至会影响教学质量。 

(3)学籍管理不尽完善。 

学籍资料不完整是我国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些高校在参与教学评估工作时,很难找到完整的教学档案和学生学籍信息,影响最终的评价。学籍管理资料不完整的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在于高校本身,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统计数据、学习成绩、毕业登记等资料数量大。而且多是人工填写,档案资料保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丢失,再加上一些高校和有关工作人员对此项工作的不重视,开始阶段的信息采集工作就有不真实的数据存在,使得学籍管理工作运转不佳。 

(4)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树立和坚持全面的、科学的学籍管理安全观点,是学籍信息安全的思想基础。在我国,保密安全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个重要的课题,录取名单、毕业证件、个人信息等涉密性资料都是犯罪分子窥探的重点,他们往往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猎取,漏洞一旦被破解,将会对学校和学生本身产生巨大的危害,对此,很多高校都采取的措施,比如可以用专线方式与教育部(厅)连接,减小与外界接触的范围等方式规避风险,关闭一些可能造成危害的端口,并布设有效的防火墙,以抵御外界的攻击,并及时制作备份等等,然而,这类的事件仍然在发生。对此,我们要引起重视。 

4 加强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我国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要做好学籍信息化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探索新方法和新举措,转变观念,积极行动,不断推动学籍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轨道发展。 

(1)健全完善学籍管理信息化体制机制。 

学籍管理工作事关高校工作的全局,体制建设要先行,这是实现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只有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体制机制,才能使高校的学籍管理有章可循,违章可究,才能明确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方向。制度的制定要把握政策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学校规定的允许下进行,又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结合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新的教学实践和管理实践,不断的加以修正,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着力提高对学籍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方针政策方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学籍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学籍管理方式方法,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到位,学校领导工作到位,营造学籍管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良好舆论氛围,为全面推行学籍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要结合高校实际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并严格执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推进,才可以推进高校学籍管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发展。 

(3)加大资金投入,培养学籍管理人员。 

信息录入工作,是所有工作的前提。这就要求学籍管理信息化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素质,信息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必需的一些软件、硬件等设施必不可少,诸如学籍管理软件、电脑、办公场地、网络建设以及必要的办公经费等等。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购进必需设备,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籍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的培养,创造条件给学籍管理人员参加学习的机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安排充足的考察机会,有序推进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工作,确保高校学籍管理不断迈上新台阶。 

(4)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学籍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