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每周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每周计划

每周计划范文1

苏州园林的文化涵义

作者:居阅时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6-7-1

中国古典园林

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林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东南最早私园为东晋苏州顾辟疆园。由于苏州具有经济、文化、自然等优越条件,因而园林得以发展,在长期封建社会中,苏州园林迭有兴废,至全国解放后,始广为维修,累代名园遂重观秀丽。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文人、官吏和富豪的私家园林,其布局、建设和布置多有深刻的意义,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园主的心态。

本书深入于各个历史时段的文化堆积层,提示苏州园林的装饰、装修的景点布置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缜密的分析、新颖的结论和数百幅图片使你于赏心悦目之时豁然有所领悟,更可以为现代居住文化提供启示。

苏州盆景――中国盆景精品赏析

作者:邵忠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1

苏州盆景,发展于历代文人荟萃、艺师辈出、文化发达的,以苏州为中心的地区。苏州盆景的发展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文化条件。这里风物清嘉,给创作盆景提供了最好的范本。现代苏州盆景的造型特点是:注重自然,型随桩变,成型求速。摆脱了过去成型期长、手续繁琐、形式呆板的传统造型的束缚。本书介绍了苏派盆景的历史演变和形成、苏州盆景的造型特点和艺术手法、苏州树桩盆景制作、苏州盆景赏析等内容。

苏州状元

作者:李嘉球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8

苏州的历史源远流长,建城二千五百多年以来,文化积淀十分浓厚。在这块得天独厚而又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吴地文化,并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而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苏州地灵水秀,人文荟萃,先辈们在这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丰厚性体现在古城名镇、园林胜迹、街坊居民以至丝绸、刺绣、工艺珍品等丰富多彩的物化形态,体现在昆曲、苏剧、评弹、吴门画派等门类齐全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文化心理的成熟、文化氛围的浓重,等等。千百年来苏州人才辈出,如满天繁星,闪烁生辉。文化底蕴的厚重深邃和文化内涵的丰富博大,是苏州成为中华文苑艺林渊薮之区的重要原因。

苏州名门望族

作者:张学群等

出版社:广陵书社

出版时间:2006-7-1

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历史上的苏州人文荟萃,世家大姓人家更是人才涌流,影响深远。六朝时期的“朱、张、顾、陆”,唐宋元明时的“归、范、文、王”,清代的“彭、宋、潘、韩”等等,每每提及,苏州人眉飞色舞,津津乐道,总有着说不完的话语和讲不完的故事。《苏州名门望族》从很远的过去,一直讲到现在,讲的都是苏州的簪缨世胄,钟鼎人家,在那个被人们曲解了的社会里,与国家同兴亡,与民族共盛衰,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地为中国历史,为苏州文化书写着动人的篇章。

每周计划范文2

关键词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广东梅州;梅县区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112-01

梅县区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境内山峦起伏,山地占22.1%、丘陵占55.4%,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马铃薯是该区重要的冬种作物之一。为获取马铃薯高产,农民通常采用大水大肥的管理方式,而制约冬种马铃薯发展的主要因素则恰恰是该地区冬季水资源缺乏以及肥料资源宝贵。因此,克服冬季干旱、改变施肥不合理现象、确保马铃薯高产稳产是马铃薯栽培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水肥一体化水肥供应模式,可以科学合理控制马铃薯全生育期的水肥供应,确保马铃薯各生长时期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供应,通过滴灌管道输送到马铃薯的根系,做到水肥供应适量、不浪费,确保马铃薯均衡生长。

1 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必要性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可见,基于水肥耦合效应的灌溉施肥技术是农业生产技术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有以下优势:一是均衡供水。保持土壤水分处于马铃薯生长的最适宜状态,湿度和通气良好,减少了烂种烂薯。二是均衡施肥。按照马铃薯的生长规律施肥,采用“前期少、中期多、后期也有”的合理搭配,_到适量、平衡和精准施肥的效果。三是节省人工。肥水作业是在田间固定的点进行,只要将田间布置的阀门打开,将肥料倒入施肥池,人不需下地,提高了种植效率。四是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杂草危害。为作物提供最佳的水分和养分条件,作物生长壮旺自身抗病能力就会提高,同时行间杂草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减少[1]。五是保护环境。科学施肥可使肥料流失大幅度减少,减少了对土壤及水体的污染,保护了环境。

2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

2.1 灌溉系统

根据马铃薯的种植规格、生长特点以及种植地的土壤条件,对国内外常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进行筛选、优化,设计适合当地马铃薯栽培的既高效又经济的灌溉系统,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梅县区马铃薯的种植规模、地块面积较小,可选择应用移动式首部系统,将水泵、过滤器、施肥装置、水表、安全释压阀、空气阀装于首部系统,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冬种马铃薯地块多为冬闲田,翌年还要种植水稻,为不影响轮作,田间管道设计为可回收的,在马铃薯收获时将滴灌带回收,供翌年再用,不影响下造作物种植,也不会产生田间污染。布置形式为水源―首部―主管―支管―滴灌带,每2行马铃薯中间铺设1条滴灌带,管径16 mm,滴头间距30 cm,滴头流量1.38 L/h,工作压力0.1 MPa。滴灌带铺设应尽量放松扯平,自然畅通,不宜拉得过紧,不宜扭曲。滴灌带铺设与马铃薯播种同时进行。

2.2 施肥技术

对面积较小(0.7 hm2以内)而又没有电力供应的地方,可用移动式灌溉施肥机,将柴油或汽油机水泵、过滤器、施肥桶等组装在一个移动的架子上,用时以人力或摩托车拉到田间,用完拉回保管。适合于滴灌的肥料类型主要是水溶性肥料,如尿素、硝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工业级磷铵、硝酸钙、硝酸镁、硫酸镁、马铃薯专用水溶性配方肥以及其他液体肥料。

2.3 水分管理

整个生育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和墒情适宜,这样可满足马铃薯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墒情适宜:土壤含水量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需求,大部分情况下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80%有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墒情不足:土壤含水量不能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需求,小于土壤适宜含水量的下限,要及时进行灌溉。灌溉要科学适宜,忌过量或不足。过量不仅造成肥料浪费,还影响马铃薯产量。砂壤土由于养分吸附能力差,过量灌溉更容易导致肥料淋溶损失。灌溉时间要以灌溉至土壤表层至深度40 cm处于湿润状态为准。可以边滴边挖土层观察湿润深度,湿润深度达到40 cm就停止灌溉[2]。然后隔天观察土壤湿度情况,变干再开始下一次灌溉。正确掌握灌溉时间,防止造成土壤水分不足或过量。

2.4 养分管理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原则,在制定施肥计划之前要取土壤化验,了解土壤的养分供应潜力。根据文献资料,马铃薯块茎含纯N 3.8 kg/t、P2O5 1.4 kg/t、K2O 5.3 kg/t。采用目标产量配肥法,以马铃薯目标产量45 t/hm2计算,块茎带走的氮为171.0 kg/hm2、磷63.0 kg/hm2、钾238.5 kg/hm2。根据养分归还学说,要保持原有地力平衡,必须归还至少这么多养分回到土壤。采用滴灌施肥氮磷钾利用率非常高,所以推荐施肥量定为纯N 168 kg/hm2、P2O5 37.5 kg/hm2、K2O 225 kg/hm2。除氮磷钾外,还要补充中、微量元素,施镁30 kg/hm2和钙45 kg/hm2,微量元素硼、锌等通过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来解决。具体通过滴灌应用的肥料及用量为尿素(纯N 46%)180 kg/hm2、液体磷铵(含P2O5 29%、纯N 10%)150 kg/hm2、硫酸钾(含K2O 50%)450 kg/hm2、硝酸镁(含Mg 9.4%、纯N 10.9%)315 kg/hm2、硝酸钙(含Ca 16.9%、纯N11.8%)270 kg/hm2,氨基酸水溶肥料30 kg/hm2。采用“基肥与追肥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的施肥方法,追肥少量多次。通常20%~30%的肥料作基肥,70%~80%的肥料作追肥。追肥的分配要根据马铃薯的营养规律,苗期少、中期多、后期少。上述肥料在定植后每隔10 d施1次。追肥通过灌溉设施进行,施肥时先开始滴灌清水,待滴灌20 min后开始施肥,整个施肥时间持续0.5~1.0 h,滴完肥料后要继续滴清水20~30 min,保证设备畅通不堵塞[3-4]。

3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展望

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综合管理技术措施,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节药、省工、高产、高效等特点和优点,越来越被世界各国尤其是农业发达国家所重视。经过反复试验、示范和推广,成功地把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马铃薯栽培中,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栽培管理模式中灌溉施肥不科学的问题,推动了马铃薯栽培技术的进步,节省大量用于灌溉和施肥的劳动力成本,改善和提高了旱作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促进马铃薯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马铃薯的生长规律,科学安排肥水,有效改善了土壤和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4 参考文献

[1] 石玫莉,陆兴伦,宾士友,等.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试验研究[J].广西农学报,2012,27(2):11-14.

[2] 林阿典,黄玉芬,黄沛深,等.广东冬种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7):46-47.

每周计划范文3

在嘉兴南湖区凤桥镇梅花洲景区内,两株1240多年的雌雄古银杏樹,一东一西分植在运河支流的两侧。两樹共生共荣,根系在河底交错,紧紧相握相连,一起默默相伴千年,依然欣欣向荣。于是,这里的人们相信它们是千年的精灵,是一对风雨搀扶的恋人。

古银杏是凤桥的图腾。一千多年来,这里的人们代代守护着古樹。在古樹的周围,人们系上祈福的红带子,让千年古樹保佑自己幸福如意。“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古樹无语,却启示了爱的永恒。“绕着古樹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游客们兴致勃勃地围着古樹绕圈,惊叹古樹蓬勃的生命力。

凤桥是嘉兴市的千年历史文化古镇,这里的水蜜桃远近驰名。凤桥之名由清代吴家驹、徐东煌等人重修桥梁“凤喈桥”而来,凤喈即鸾凤和鸣,为吉祥之兆。经考古发现,这里是嘉兴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发源地。

“梅花洲”因其地形独特而得名,此地被几条水系分割,形似一朵梅花,分五瓣伸出,形成六块环水陆地,故名梅花洲。明嘉靖《重建石佛寺碑记》中记载,当时梅花洲已成为名胜游览之地,有金刚松、菩提樹、一鉴泉、四佛石、梅花洲、青莲池、香花桥、白云丘等景点,统称为梅花洲八景。而现在的梅花洲景区保留或重修了八景中的部分景点。

六年前,我曾来到这里踏访,当时面对荒郊野外的古樹古桥,颇有苍凉之感。听说这里曾有千年古刹石佛寺,遥想曾经香火兴盛,感慨万千。而独特的三片两爿桥是沧桑岁月的见证,是古人留给今人的瑰宝。

三步两爿桥,又名八字桥,是嘉兴最古老的石桥之一,相传至今已有1250多年了。这两座小巧精美的单孔石拱桥呈直角造型,利用河流的地形特点营造,构思精巧别致。一座南北向,名聚秀桥;另一座东西向,名常丰桥。由于从第一座桥下来只走三步就上了第二座桥,故称之为“三步两爿桥”。

相传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乡人在此耕种时挖出四尊笑面相对的石佛,于是众人筹银建造寺院,命名为“石佛寺”。寺院竣工后,香客从四面八方赶来拜佛。但没想到寺前的两条河流阻碍了香客的路,由此寺内僧人又化缘在两河交叉处建造了两座桥。

两座古桥犹如一对风雨牵手的夫妻,他们并肩承载着岁月的变迁,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使命。三步两爿桥所处的是梅花洲景区的核心位置。古时游人站在两爿桥上可望见附近十二座古石桥,分别是:香花桥、提篮桥、仪贤桥、戴家桥、钟家桥、居家桥、跨塘桥、太平桥、独石桥和护安桥。

去年6月,梅花洲景区开园以来,游客络绎不绝。这里既有江南小镇的韵味,又比那些古镇开阔疏朗,呈现了江南“大家闺秀”的气派。其实,一百多年前,这里还真是大户人家聚集地。“走过三江六码头,走不过马家弄蒂头”,这说的是“马家”,清朝雍正年间御赐匾额“高风伟柏”。马家在清代时拥有众多房产,乡人称作为“马家厅”、“走马堂楼”,庭院深深,气派非凡。

马家老宅又被称翰林书院,这里也曾是古代嘉兴文人学士攻读和避暑的地方。翰林府第以“镜因幽胜,名以美传”而成为邑中文人名士游览、读书、诗咏、归隐、避难之所在。闻名于世的大收藏家项元汴,与董其昌齐名的著名画家李日华,以“檇李匏尊”闻名的巢鸣盛,以及大文豪朱彝尊及其祖朱国祚,知名文士彭孙贻等都曾到此。

冯氏老宅建于清末民初,其建筑风格是徽派建筑与江南传统建筑的融合,在嘉兴的传统民居中较为少见。冯家老宅坐北朝南,临水而建,高高屹立的马头墙、泛旧斑驳的灰墙壁、层层叠叠的青砖黛瓦似乎都在向世人述说它的百年风雨。冯氏一家有田地三千多亩,当时在嘉兴县也称得上是大富之家。

不过,冯家并不算最显赫的。“两爿桥东,戴家廊下”,说的是戴家,意指其面积之大。戴家的北面为杨家,人们又称杨家花园,也是非常殷富的大户人家。余家大院则出过藏书家,有一株几百年历史的黑牡丹留存。

每周计划范文4

    总结美国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对于认识美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判断美国经济的走势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也表现出了“微波化”的趋势(见图2),因此这种讨论对中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对近20年来美国这一领域最新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对各种观点进行梳理和比较,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第一部分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这一时期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二战前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性的比较;第二部分评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献,这一时期主要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所谓“大稳定”问题;第三部分从跨国比较、公司等角度进行补充和丰富;第四部分是结论和对中国的启示。

    一、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早期研究

    曾经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美联储主席的Bums(1960)很早已经认识到,二战以后到1959年美国共经历了4次衰退,其衰退的程度比战前温和许多,他乐观地预测美国经济正在稳定化的方向迈进。Bums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促进了美国经济周期的稳定化: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渐提高,其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日益加强;失业保险、退休金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可以平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过度波动;就业结构也在变得稳定,管理人员、工程师、科研人员、财务(金融)等白领行业的就业比重逐渐加大,与制造、建筑和运输等传统行业相比,白领行业受经济衰退的冲击相对较小;“大萧条”以后建立起来的存款保险制度等增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可以防止金融恐慌的扩散。与当时经济学界的思潮相一致,Bums重视政府的干预和需求管理政策,其观点带有浓厚的凯恩斯主义色彩。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尽管后来70—80年代出现了“滞胀”和数次经济衰退,但是当8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们回顾经济周期问题的时候,基本上都认同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周期比二战之前稳定了,即使是扣除战前的“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等特殊时期,20世纪50—80年代的经济波动也小于1893—1940年。经济学家们开始从各个角度对波动性下降的原因进行解释。

    Gordon(1986)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研究的论文集在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其中有数篇文献涉及到经济周期稳定化问题。与Bums(1960)相似,Gordon在论文集序言中强调政府规模的扩大、逆经济周期的调节政策、经济结构的变化等对经济周期稳定化的作用。Taylor(1986)采用当时比较新颖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冲击—传导机制分析方法,认为二战之后的外部冲击比战前减小了,而冲击的扩散机制本身并没有弱化,因此Taylor认为是外部冲击的减小导致了周期的稳定化。这一时期一个争论的话题是工资(价格)粘性问题,随着工会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美国的工资(价格)的粘性在战后有所增强,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指出在工资(价格)粘性的情况下,名义冲击会造成实际产出的波动,因此工资(价格)粘性是经济波动的一种根源,但是Delong与Lawrence则认为工资(价格)粘性的增强有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其主要论点是在弹性价格下,实际利率会剧烈波动,因此对实际产出带来冲击。

    Zarnowitz(1992)的专着对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原因做出了全面的总结,他分8个类别列出了18种可能的因素,有的因素在Bums(1960)中已经有所提及,有的在当时则是比较新颖的假说:比如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库存投资的波动性降低;公众对国家克服经济衰退的信心有所加强,这种心理预期有利于摆脱衰退;居民需求偏好的稳定性等等。Zarnowitz同时也对过去的一些假说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比如关于政府规模问题,历史上国防开支对于美国克服经济衰退有过重要作用,人们也普遍接受有政府干预的混合经济是二战后50—60年代美国“黄金增长”的重要原因,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沉重而笨拙的“政府之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谴责,这种观点转化无疑反映了新兴的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主义等学派的主张。此外,Zarnowitz对前人强调的一些因素如个人所得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社会保障、就业结构的变化、金融稳定的作用等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从统计

    数据上给予了新的支持。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文献

    在经历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之后,80年代美国经过努力成功地克服了通货膨胀的困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历了近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时期。Weber(1997)提出和研究了美国经济波动微波化问题。McConnell与perez-Quiros(2000)采用统计检验,发现美国经济的波动性存在结构突变,突变点发生在1984年第1季度,在突变点之后美国经济波动性显着变小。Kim与Nelson(1999)的计量分析也曾得出类似的结论。正是这两篇文献又引发了近期美国经济学界对经济周期稳定化问题的热烈探讨。紧接着,Blanchard与Simon(2001)的研究指出美国GDP季度增长率的标准差从20世纪50年代的1.5%下降到了90年代的0.5%。Stock与Watson(2002)的统计检验也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22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性存在突变性下降。

    那么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的稳定性会显着增强?最直观的一个解释是80年代以后没有发生70年代那样严重的石油危机,或者说这种现象是好的运气带来的;有的学者则将这种现象归因于货币政策,认为沃尔克和格林斯潘时期的货币政策成功地熨平了经济波动;有的学者则侧重研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问题;有的则强调金融创新的贡献等等,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来讲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可上述因素从理论上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到底是哪种因素起了更主要的作用,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实证问题。下面分6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评述。

    (一)外部冲击的减弱(“运气说”)

    主张经济周期稳定化“运气说”的主要有Stock与Watson(2002)、Ahmed与Wilson(2004)以及Blanchard与Simon(2001)等,这些研究一般都采用上文中提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冲击—传导机制分析,把回归模型中的误差项看作是外部冲击。实证结果显示,与20世纪50—70年代相比,80—90年代回归误差项的方差变小了,因此就说明是外部冲击减弱了。Stock与Watson(2002)的分析认为,如果将50—70年代的误差项方差代人80—90年代的回归模型,则80—90年代的波动性会接近50—70年代的水平。他们运用这种反拟法(Counterfactual)证明经济周期稳定化是外部冲击的减小造成的,因此主张“运气说”。

    向量自回归模型注重数据拟合,它以变量本身的滞后期做解释变量,理论基础是比较薄弱的。模型估计出来的误差项往往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现实冲击。因此正如Dynan等(2005)所指出的,这种分析方法尽管有所帮助,但结论的可靠性值得怀疑。Cecchetti等(2006)指出从现实看外部冲击是否减弱是值得商榷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和亚洲先后发生过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破产也曾经引发巨大的金融动荡,20世纪90年代初和90年代末石油价格也出现过剧烈起伏,因此Cecchetti等认为这种“运气说”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二)信息技术与库存管理改善

    美国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很多学者从这个角度解释美国经济周期的稳定化。Kahn等(2002)注意到美国耐用消费品的生产波动性有明显下降,但是其销售额波动性并没有下降(或者说是最终需求的波动性并没有下降),因此认为信息技术和市场预测技术的改进使厂商可以预先应对市场的波动,平滑生产,防止产出的剧烈波动。Kahn等在理论模型中假设厂商有一个预

    期的存货一销售比例,根据厂商对需求冲击的认知程度分为“低信息”和“高信息”情形,在“高信息”情形下同样的需求冲击可以产生较小的生产波动。

每周计划范文5

广州大剧院的原创建筑师扎哈以“圆润双砾”的概念赋予广州大剧院浪漫、变幻的建筑个性,富于流动的建筑空间和体形、极富魅力的多边异形构成的雕塑般的造型,而正是这种不规则和动态的形态特征形成了张力关系,对室内设计和声学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室内设计中观演空间的各界面造型、节点构造所表现的部位都必须符合声学要求。广州大剧院室内设计的特色在于以点、线、面、体、光、色六个基本元素构成室内空间形式的相互结合和呼应关系。完美的结构体形所具有的充实感、空间感和体量感是面的平移或线的旋转轨迹所形成的,体形不仅是由一个角度的外轮廓线所表现的,而且是对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视觉印象的综合叠加。合理的线、面组合形成了虚实变化。建筑三角形体块元素的组合给人以动感和稳定、坚实的印象,从建筑外观一直延续到室内公共空间及观众厅。三角形与流动曲线的对比,三角形与大面积的对比,点线面的有机结合,精美的比例、角度、尺寸、畸正、扭曲等结构造型形成了特有的结构语言。新奇的建筑和室内的造型巧妙地借助了光的设计效果,在简约的空间中随着光照的变化塑造出了多种投影图形,丰富了室内结构造型的内容,强调了黑白灰的关系;窗外的天空冷蓝色调与室内的灯光暖黄色调及陈设中的暖色形成互补,有意味的曲线与张扬的凹凸有机结合,形成了符合力学的间架结构,有围有合,有收有放,内在美寓于精巧的整体构造中,雕塑般的室内结构其疏密、虚实、层次、错落、骨感美、折叠美……既自然和谐,又将独立个性带入到每个功能空间中,充分表达了空间物境、情境、意境的统一。

2 声学之美

大剧院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经过三个重要阶段,分别是建筑设计、建声设计和室内设计。由于功能的需要,大剧院的声学设计在工程建设中占主导地位。而声学设计成败的关键在于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的合作。合作的基础正如马大猷院士所说的:“建筑师要懂得一些声学并尊重声学家,声学家要懂得一些建筑并尊重建筑师”。建筑室内设计师通常有非凡的想象力,当他们一旦掌握了一些声学原理,在声学家的协助下就能把声学功能融入建筑装饰的创作中,创造出既有美的造型又有良好音质的作品。

观众厅是大剧院建筑声学及其演艺功能集中体现的重要空间。观众厅的声学设计包含平面、剖面等形体设计以及表面声学材料的选择、声学构造设计等。大剧院观众厅室内设计着重考虑厅堂内的空间形体以及与形体有关的容积、混响时间、响度、圆润度、饱满度、声场公布、声扩散、早期反射声的强度和覆盖面。在满足以上诸多方面要求的同时又要保持扎哈的风格。扎哈作为一个以“解构主义”标新立异风格闻名于世的建筑师,赋予广州大剧院浪漫、变幻的建筑个性,利用一系列以双曲面、双曲线构成的主柱、顶棚、坡道、栏杆等建筑构件形成流动、变幻的空间,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和环境艺术表现力。我们在室内设计中顺势而为,利用这些异形双曲面构造,形成良好的声学构造,达到声学之美的目的。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形态、动感、节奏、韵律、独特、情境、多元化来表现室内空间的设计。以GRG 材料的“融力”突出自然主题。材料自身的美感和质感充分流露,又结合了形式感强烈的现代雕塑语言,充满气势与张力,实现了其“双手环抱形”看台这种不规则室内体型以及“倒八字形”乐池等设想,有利于声场的扩散和创造音质的空间感,保证了世界上仅有的两个非对称设计观众厅之一的优良音质效果。最终经过对内墙、楼座、挑台的形状、角度等细节的严格分析计算,十分巧妙地解决了音质设计这一剧院设计中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

3 工艺之美

我们在广州大剧院项目的室内深化设计及施工实践中,为了达到扎哈的双曲面造型和马歇尔对室内声学的音质要求,做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声学效果、艺术效果、投资成本控制、工程施工技术及工艺。在新材料应用上,创造性地解决实体面材首次大面积在工程中使用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利用犀牛软件建模、建网格解决了双曲面线造型难题。观众厅空间放线50mm×1 000mm,定位节点达到14 600 个。经过严格分析、计算,反复加工试验,并进行声学测试,我们把观众厅GRG 厚度由原设计80mm 更改为20mm+20mm。尽管大幅度增加了施工难度,但在不改变声学装饰效果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了投资成本。

广州大剧院使用GRG 达到18 000m2,实体面材6 200m2,

大剧场二层公共休息区大剧场三层酒吧

为了使造型达到建筑声学要求和突出装饰结构之美,双曲面结构占总面积70% 左右,尤其是3 700m2 观众厅空间为双曲面组成的造型结构,完整表达了扎哈的巨型雕塑艺术品的设计理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大胆推出了1:1 的大空间结构造型塑造,按三维控制网定位节点分模翻制,开了7 300 块等大模具,全部模型没有一块能重复使用,模型对接复位技术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而整体复位组装施工误差不能超过20mm,否则会因造型的错位误差影响声学效果,同时会造成双曲面材料(GRG和实体面材)安装时无法闭合,影响结构外观美感。

要完美地表达出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在完善建筑声学要求的结构与造型的设计外,还要考虑如何在硕大的建筑空间里进行固定安装。如果将GRG 材料内部一体化的室内表面壳固定在建筑上,

演职员入口

一旦建筑因各种因素变形将会使室内GRG 内壳破碎。

最后我们在观众厅采用5 个层次的连接结构:1)建筑外钢架结构;2)观众厅内钢架结构;3)GRG材料与预埋结构;4)GRG 内部层状结构的连接;5)GRG与实体面材及其他材料之间的连接。最终项目在结构力学、建筑学、美学、声学等方面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每周计划范文6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三百年历史造就神州传奇

元末明初,随着漕运繁忙,德州成为京都通达九省的御路。经济开始呈现繁荣,市面上出现了烧鸡。有滋有味的烧鸡:其形态侧卧,色红味香,肉嫩可口,作为后来扒鸡的原型,初露头角。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时的德州城进入鼎盛时期,已成为全国三十三个大城市之一。烧鸡已不仅仅见于餐桌,而“步”入社会。臂挎提盒叫卖烧鸡者多了,开始时贾姓人家,后来比较有名的是外号叫“徐烧鸡”的徐恩荣家,还有西面张家等等,开门面设店铺者也屡见不鲜。当然这时吃烧鸡者还局限于达官贵人,商贾富豪,黎民百姓只能望鸡兴叹。但烧鸡的发明者,制作者却是真正的劳动人民。他们为了养家糊口,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同时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后来发展了鸡馔,在窄小的家庭作坊里,在古老的、粗放的工艺流程中,产生了原始的鸡文化,浓浓鸡香,飘逸州城。

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在德州城西门外大街,有一个叫贾建才的烧鸡制作艺人,他经营着一间烧鸡铺。因这条街通往运河码头,小买卖还不错。有一天,贾掌柜有急事外出。他就嘱咐小二压好火。哪知道贾掌柜前脚走,小伙计不一会就在锅灶前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煮过了火。正在束手无策时,贾掌柜回来了就试着把鸡捞出来拿到店面上去卖。没想却是鸡香诱人,竟吸引了很多过路行人纷纷购买。客人买了一尝,啧啧称赞:不只是肉烂味香,就连骨头一嚼也是又酥又香,真可谓穿香透骨了。事后贾掌柜潜心研究,改进技艺。这就出现了扒鸡的原始做法,即大火煮,小火焖,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火候要先武后文,武文有序,扒鸡所以名叫“扒”起因于此。贾家鸡有名了,老主顾建议给鸡起个名字吧。贾掌柜自己也想不出名堂来。过了些日子,忽然想起了临街有个马老秀才,觉得他准能起个好名。于是用荷叶包起两只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鸡,快步走到马家溜口街马秀才家,提出请秀才品鸡起名。马秀才尝了尝鸡,问了问做法,边品边吟,顺口吟出:“热中一抖骨肉分,异香扑鼻竟袭人;惹得老夫伸五指,入口齿馨长留津。”诗成吟罢,脱口而出:“好一个五香脱骨扒鸡呀!”贾建才于第二年,即1693年把扒鸡提到元宵灯会上去卖,销路大开,名声大振。从此,德州城出现了烧鸡、扒鸡同产同销的局面,延续了若干年。

时代的脚步跨进了二十世纪,随着津浦铁路和石德铁路的全线通车,德州扒鸡经营进入了兴盛时期,呈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掌柜们为了自己买卖兴旺,继承了技艺,还暗中互“偷”技艺,客观上促成了扒鸡制作技艺的大提高。此时扒鸡店铺大多集中于火车站广场前,出现了铺靠铺,摊连摊,星罗棋布。从街上走过香气扑鼻,引人垂涎。这个时期的扒鸡传人,主要代表人物是《宝兰斋》扒鸡铺的侯宝庆和《德顺斋》扒鸡铺的韩世功,以及张、崔、端木五家(均为德州本城人)沿袭了贾、徐两家的制作要点。韩世功是一位不善言谈,致思于加工技艺的买卖人。他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了前辈制作烧鸡、扒鸡的经验,改进了工艺,增加了配料,又在鸡的洗理和烹炸上,特别是闷煮上下了一番功夫。起初是他自己,中间又和吴庆海、崔金禄合作开了一个扒鸡铺,名叫《德顺斋》。最后又与张金堂、张金贵,端木兆荣办了个四合店叫《中心斋》,几人合作,切磋技艺,摒弃烧鸡,专攻扒鸡,为扒鸡技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时由于火车四通八达,销路扩至东北,中原和华南地区,全年销量达到30万只。这时的扒鸡已是五香脱骨,色、香、味、形、器,都已走上求美、求新、求高的道路。德州扒鸡的名声,已在中华大地上叫响,凡乘车路过德州者,必然下车买上一只或一蒲包扒鸡带回家中全家分享,或馈赠亲友。

“一唱雄鸡天下白”。了。也给扒鸡行业带来了新生,扒鸡铺发展到三十多家,年销扒鸡40多万只。其先后出现了“德顺斋”,“宝兰斋”,“盛兰斋”,“福顺斋”,“中心斋”等店铺字号。建国初期,扒鸡行业走上了合作化道路。由二十多位扒鸡传人组成德州扒鸡联营社,后又建立起站台卖部在车站内专营扒鸡。

一九五六年,扒鸡传人随同食品行业“一步登天”走进了国营企业(中国食品公司德州市公司)的大门,这些扒鸡传人也把技艺带进了公司。公司领导很器重这批各有所长,技艺精湛的德州扒鸡传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智慧的充分发挥。互献绝技,将百家技艺之长于一身,使这一正宗产品在国营食品公司的重视和保护下不断发扬光大。同年在首都北京举行了建国后的首次“全国食品展评会”,德州五香脱骨扒鸡在会上独占风采。世居德州的扒鸡传人,公司扒鸡技师张树林,崔长青在现场大展身手,倾尽艺道,一只只形美色鲜、香味扑鼻的扒鸡展现在人们面前。色泽黄里透红,引起了现场围观观众的食欲,一经品尝,那味道妙不可言。新闻界、美食家们赞誉德州扒鸡为“中华第一鸡”。物馨声远,“德州扒鸡天下第一”的赞誉也由此而起。

诚信企业健康食品

创新发展资质雄厚

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主打产品――德州牌扒鸡1692年创产,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康熙南巡,驻跸德州,御赞德州扒鸡“神州一奇”。 “德州”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德州牌扒鸡加工技艺被认定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经营德州扒鸡为主的省级企业,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华老字号企业,全国少数民族清真食品类定点生产企业。公司传承三百年扒鸡文化,秉承“做诚信企业,造健康食品”的经营理念,致力于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采用战略协同的养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走出一条产业化、多元化的道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种禽养殖、肉禽加工、商品零售、文化餐饮全产业链体系的企业集团。2011年,以公司为主起草人的《扒鸡》行业标准(SB/T10611)宣布实施,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德州扒鸡这一民族美食。位于德州经济开发区的扒鸡工业园占地240亩,总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每年可加工扒鸡系列产品5000万只,各类肉制品20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4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扒鸡加工、科研与教育、文化展览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德州扒鸡教育示范基地。随着现代经营理念与中华老字号的融合,德州牌扒鸡这一历史名吃,在新时期持续焕发着新的活力。

特许加盟连锁

全程提供扶持

特许加盟条件:加盟者能正确认同“德州扒鸡”的品牌文化和历史积淀。能够自觉维护“德州扒鸡”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加盟者能正确理解连锁经营的宗旨、合作基础和运营管理。加盟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满足加盟店的启动和后续发展。加盟者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不正当经营记录,有良好的信誉度。加盟者自愿签定《德州扒鸡特许加盟连锁合同书》,并接受合同书的权力和义务。加盟者接受总部规定的培训,并按要求完成培训内容,被总部认可的合格者。

扶持政策:协助选址与评估。连续的培训与辅导。加盟店的形象设计与装修指导。试开业与正式开业支持。提供丰富的产品与物流配送支持。销售、促销与广告支持。全程的运营督导支持。

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0531―86081956

上一篇雏鹰计划

下一篇运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