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六年级第三单元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六年级第三单元作文范文1
一、作文教材
20世纪9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语文教材不能只是单纯的阅读教材,听说读写应当协调发展,这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浙教版教材把作文和听说训练从单元练习中分离出来(作文从三年级开始),与课文并列,提高了作文和听说在教材中的地位。同时,由于浙教版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编排的,作文训练的序列比较清晰。
1.年段编排、要求和数量
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2册。一、二年级的写话安排在单元练习中,形式有看图写句子、看图写话、活动写话等。三、四年级每册8个单元,五、六年级每册7个单元,每单元都有1次习作训练,标题与课文并列。三至六年级共有习作训练60次。
2.文体
从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这套教材比较重视应用文的练习,从留言条、借条和收条到日记、书信,常用的应用文都有,还安排了两次作文修改的专门训练。在记叙文的几种类型中,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的比例比较适宜。写人一般以叙事为基础,所以写人文章出现得比较迟,到高年级才跟记事文持平。写景状物的文章由于大部分是基于观察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各年级的安排大致接近。
3.内容
浙教版教材的作文内容有以下特点:
(1)规划作文序列,减少随意性
这套教材中的作文内容是事先规划而不是根据单元课文随意安排的。从上面的统计表可以看出,这套教材按记叙文、应用文两大文体,由易到难编排。应用文的出现顺序是:
应用文中除了日记是给自己看的,写法可以比较随意外,绝大部分应用文是给别人看的,因此必须注意礼仪,有的还有固定的格式。读者相对少的(如留言条、普通书信)写法可以自由些,而读者多的(如通知、启事)语言必须简洁明快。条据实际上是简短的书信,因此从条据开始训练应用文的规范,然后写内容比较复杂的书信、回信直至感谢信等,可以形成序列。
记叙文一般分为叙事、写人和状物(包括写景)三类。写人必须以叙事为基础,所以先安排叙事再安排写人,而状物因为可以直接观察,尤其是静态的如水果、文具、玩具等可以反复观察,所以也可以较早开始练习。同一册教材,也注意由易到难。如第五册要求写好一段话,训练顺序是:
(2)单元导语、课文和作文一致
这套教材是按语言文字训练序列组织单元的,很多单元是以写作为重点项目的。如第五册第七单元的语言文字教学点是“按方位顺序写段话”,单元导语是:
接着,安排了《我们的教室》《三味书屋》《北京》三篇课文,学习重点就是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学完三篇课文后是习作训练:
习作训练没有设置栏目,但实际上由“指导”“例文”和“要求”三部分构成。这次习作的要求是: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浙教版教材的作文指导并不是到作文课才开始的,而是贯穿整个单元,虽然也有“例文”,但整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例文,这就可以多方借鉴,厚积薄发,避免机械的模仿或套作。在写作内容上,也可以有多种选择,避免学生习作内容和写法的雷同。
(3)作文指导比较具体
高年级的习作训练,都有“习作要求”“习作内容”“习作提示”三个部分,一般为3—4个页面。习作要求比较明确、集中。如第九册第四单元《我爱家乡的一》,习作要求就是写好文章的结尾,“紧扣内容,自然简洁,不画蛇添足”。在“习作内容”中安排进阶练习。像这次习作,要求先为《我爱家乡的河》加一段结尾,然后以“我爱家乡的一”为题,写篇作文,注意写好结尾。在“习作提示”部分提示了“自然结尾”“总结全文”“发人深思”等几种常见的结尾方法,并以课文为例加以说明。由于作文指导比较具体,教师和学生反映易教易学,效果明显。
二、听说教材
浙教版教材的听话说话训练有以下特点:
1.提升了听说训练的地位
此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多数是把听说训练作为单元练习的道题,时有时无,师生也不够重视。浙教版教材注重听说训练,把听说和兑读并列。各年级听说训练都单独列出,在目录上显示,一、二年级还跟阅读并列编排课次。
在数量上,一、二年级每单元1次。第一册有三个板块,分别为“入学教育·听话说话”“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阅读·听话说话”,每个板块都有听说训练。这是因为初入小学的儿童,尽管识字和阅读刚起步,但已能听懂,会说很多话。以听话说话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便于幼小衔接,也能促进儿童口语能力的发展。低年级在目录上标明的听说训练共29次。三到六年级每两个单元安排1次,共计28次。
2.独白和交际并重,注重口语交际功能
以往的听说训练以看图说话、复述故事为主,侧重于独白。20世纪80年代,语文教育界已经开始认识到听说训练要注重交际功能,浙教版教材反映了这一变化,独白和交际练习并重。
以上交际性听说训练共19次,从数量看,在同时期的教材中是比较高的。但如果从交际功能训练在整个听说训练中的比重看,占三分之 ,比例还是偏低的。
3.听说训练的指导比较具体
浙教版教材中的听说训练一般占2个页码,对听说的内容、方法以及情境等都有提示。
三、四年级的听说训练不分栏目,采用课文加课后练习的形式。如第五册第三单元的《打电话》。
六年级第三单元作文范文2
关键词: 小学六年级 语文复习 三字经
小学六年级,是特殊、重要的一年,首先表现在心理上,主要有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家庭压力、师生压力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期待;其次表现在生理方面,比如男女生第二性征带来的各种感情需要,所以营造紧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就显得十分必要;最后是各种不良习惯的改变。面对诸多压力,教师要想得更多,做得更细,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在六年级语文复习这个问题上,对于基本内容,课程标准都已经明确,至于方式方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侧重点各有不同。
我的方法主要是:首先,摸清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力了解学生心理的阴暗面,并积极消除阴暗面,进而互相信任;其次,充分利用这种互信,营造紧张、严肃、活泼的教学氛围,进而稳步提升整体教学成绩。用时下流行的三字经来表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讲博爱,养情操
国内有关机构研究表明,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现在的小学生中近1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六年级尤为明显。因此,我们要把“关爱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做好复习工作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学生的思想动态要及时关注,例如早恋、厌学等,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及时疏导。我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以下几类:①父母离异,因父母离异,缺少关怀,从而变得孤僻,我行我素,成绩下滑;②丧亲家庭,父亲或母亲意外死亡;③因成绩差变得没有自信的学生;④留守儿童;⑤因早恋使自己陷入困境等。作为毕业班的老师,我们要及时了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点滴进步及时表扬,或者写在学生的作业本里,并随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理。
我们作为六年级的老师,不仅要教知识,而且要做心理辅导师,“用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用师爱架起沟通的桥梁”、“用师爱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用师爱驱散学生内心的阴霾”。
二、定规矩,束行为
用“规”约束行为,使其专心学习,形成良好的自律自觉意识,为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和班级口号,根据班规制定出组长日记,让组长记录每个同学每天的各种情况,开展小组个人周冠军和组冠军的评比,以及少先队的争章活动,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增趣味,提兴致
用“趣”提升兴致,使其主动学习。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在中小学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因为喜欢你的人而喜欢你任教的这门学科。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学科呢?
(一)对于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修辞、标点符号等六部分内容,先分类复习知识点,然后做相应的习题纠错,再针对这方面有错的题出一张试卷,进行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接着让学生把出好的习题同桌交换考试,考完后再交换回来批改,这样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二)古诗、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对联、百科知识等知识是小学考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要重视。比如古诗,我让学生做到每天背一首默一首,并且规定每背一首古诗凭家长或同学的签字可以到组长那里加上1分。这样学生就非常积极,因为古诗背多了,就有可能成为小组周冠军。
(三)开展丰富有趣的作文课。如《连词成句》、《倾听自己最隐秘的心声》、《官兵捉贼》、《难忘的生日会》、《打雪仗》、《课堂小游戏》等。
四、巧方式,解难点
用“巧”丰富方式方法,使其精妙把握重点、难点。
(一)巧攻阅读关。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其自学能力。在课外阅读指导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爱“读”,而且要指导他们会“读”,读得有收获,即传授一些巧妙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会读。
1.给文章分段(归并法)。(1)按时间顺序分段;(2)按地点变换分段;(3)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4)按事物的内容性质分段。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用课题发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谈阅读感受的方法。先简单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写出粗浅的认识,再写写比较深的感受,最后教给学生一个土办法:看横线的多少去答题,争取答满,或者空半行。
(二)巧攻书写关。有些学生字写得很难看,针对此可以采用让学生的字在投影上展示大家来评论的方法,通过好、差对比,差的学生马上就会有所改观。最好的办法是在学生的作文分数上有所体现,例如(95+5+5-2),意思是基本分是95,加5说明字写得很好,再加5是因为评语也写得很好,减2说明涂改两处。这样就可以一举多得,既可以让学生认真写字,又可以提高学生评价作文的水平,还可以减少学生涂改的次数。附加分可以作为依据到组长处进行登记。
(三)巧克常错关。在总复习期间,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总复习错题集”,按字、词、句等分好类,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收集整理错题,按分类做好记录,并要求学生经常翻阅“错题集”,力争错误不再重现,以提高复习效率。在最后阶段,我用教研室出的六张综合卷考学生,并作好分析,进行查漏补缺,总结提升。
五、实教学,牢基础
(一)在基础部分。根据往年的经验,学生掌握比较欠缺的知识有:字的笔顺,多音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缩句和第三人称转述句,关联词的正确使用,“说”在不同位置时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破折号、引号、省略号的不同用法,等等,因此,我在当年的六年级教学中,就特别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会特别重视。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也会多出一些练习进行强化训练。
课内重点句子的理解,要求学生会用“一抓、二联、三问、四想、五体会”的方法去理解。“一抓”指抓重点词语、关联词、表达方法等;“二联”指联系课题,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联系总起句、中心句,联系段、篇主要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等;“三问”指理解每个句子时都可以问写的什么,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四想”主要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习作方面。阅读教学中要坚持读写结合,找准每课的基点进行小练笔。在习作复习时,我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引导其在文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把文章写生动,引导其在文中巧用好词佳句及精典名句。
(3)精心布局谋篇。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开头结尾的写法上下工夫,争取用上一些修辞手法。例如《匆匆》的开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后面用了四个问句。结尾以一个问句来结束,非常特别。
(4)写完作文后,先让学生通读自己的作文,再按上面三方面加以修改,并且给自己的习作加上评语。每次在作文和单元测试时,都让学生自己写评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会通读自己的作文,又能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5)利用好“成长足迹”这个单元,引导学生写好作文。“成长足迹”单元学了《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都是写老师的(写人),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的老师;学了《同学的笑声》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的同学,注意必须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点来写,等等。要注意作文的批改和点评,在班级中交流,好的作文让学生制成幻灯片来进行展示。
(6)在总复习时,我先引导学生按照类别:人、事、景、物等进行回顾,总结归纳方法,然后通读自己的作文,想想自己的作文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字里行间有没有渗透真情实感,再用复习中掌握到的表达方法对文章加以修改。文章是写出来的,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在复习作文的时候,针对学生习作中的薄弱环节,把学生的习作作为复习的内容,这样效果会好些。
(三)切切实实抓学生,做到培优扶差促中等。对于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兴趣,树立其学习的信心,保证其基础知识过关。家庭作业的布置,要考虑其能力、水平,对他们不能要求过高。对于尖子生,因为家长有择校愿望,所以在复习时必须在他们原有的水平上使其进一步提高。每天除完成布置的作业外,还应要求他们进一步复习,进行大量的阅读。中等生应比后进生的练习量大一些。课堂练习可抄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先抄题再做,中等生和尖子生做得要快一些,另外再准备一些题,写在小黑板上,做完大练习的可以接着做这些题。检查后进生的同时,可让尖子生做学习小组长。小组讨论对题,要求小组必须达成一致意见,否则提到班级中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知识记忆较深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这是复习中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阶段已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对某些遗忘的内容得以恢复,某些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某些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形成语文综合能力。复习不只是应考,不只是整理,更是“知新”(即继续新的学习,走向新的领域)。因此,复习不应是机械重复过去的练习,而应是教方法抓规律,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从新的视野对知识进行再认识,开展新的实践活动。
总之,要真正提高毕业复习的实效性,教师的着重点不是从总复习开始,而应从六年级第一学期一开学就做计划,根据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学习内容及能力的要求,平时教学打好基础,总复习时梳理知识、归纳方法、以点带面、讲练结合,让学生获益。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六年级第三单元作文范文3
一、工作质量
1.学生开学前本人就完成数学、语文备课任务,而且每篇教学设计都以最高标准完成,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狠抓教学生成绩,顺利完成小升初教学任务。班级马艺瑞以总分296分位居全校第一,徐伟烨295分居于第二,牛佳伟、王艺璇分别位居第四。290分以上共7人,289分的3人,288分的3人。数学满分6人,语文全校最高分班级徐伟烨,英语满分11人。
3、狠抓作文教学,共迎接学校两次作文测试,自测四次,并指导完成二十篇作文,全部面批面改,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4、跟班紧,早上七点前进教室,晚上5点下班,后进生辅导至六点。多少次中午没有午睡,仍批改卷子,晚上也常常工作到十点以后。保证了每个孩子都能文明守纪,认真投入学习之中。
5、对学生教育、指导耐心细致,得到家长认可。家长在微信群中这样写道:“遇到你是孩子的幸运!”“现在像你这样的老师真不多见了,多珍惜自己身体,别累着了!”“感谢牛老师六年来对孩子的关爱与照顾,对你的感激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但却记在心中!祝老师桃李满天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感恩在小学阶段遇到您……”
二、主要做法
(一)教学工作
1、课前备课质量高
学生升入六年级了,我在备课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学前做好语、数两科教学计划、进度计划与单元教学计划,钻研课标、教材全解、教学参考书,假期完成数学学科的备课任务,提前一周上课时,又完成语文学科的全部备课任务。假期、周末,每天晚饭后,钻研教材成了我的必修课。
2、学生辅导扎实到位
数学方面,我整理好知识网,逐一检测、落实。语文方面我注重课内外词语、诗、名言警句的积累,学生有专门的积累本,定期检测。开学一周后,我便精选试题复印,做好平时的测验工作。数语双科的单元检测、期中测试、期末复习检测工作能有条不紊进行,保证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到位。复习期间,语文卷子是最难批的,每批一套语文卷都需近四小时,6月份共进行多次专项测试,3次综合测试,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自己也数不清。我还用一个小本子把学生的分数与答题情况记录下来,以便及时分析存在问题,查漏补缺。
3、作业批改严肃认真
学生平时的每一项练习与作业,我都面批面改,时间上投入大,也非常有成效,学生知识掌握扎实。学校要求上交的作业重点是作文,我专心指导,用心批改,每个孩子的本上都留下了我辛勤工作的印记。有时在校时间紧,我便把学生作文练习本带到家中批改,每个人都有总体评价,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毛病我都要给找出来。我觉得自己批作文的过程就是和学生对话的过程,我很享受这一过程。因为是六年级了,我给学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无论大小作文,一次完稿,不再浪费时间再抄一次,如需改正,就在原稿上完成。若果哪个学生不认真,完成质量差就要自己抽出时间重写,直到合格为止。在我的激励下,班级学生写作热情高,写作能力也快速提升。
4、潜心进行教学研究,完成语文课《一夜的工作》录课任务,网上晒课三节,共计三篇教学设计,三个教学课件,一节录相课。
虽然六年级复习紧张,我仍确定新的研究课题:《提高高年级学生习作中细节描写能力的研究》,并按部就班进行研究,收集过程材料。
(二)德育工作
1、安全教育放首位
开学第一节课,我依然给孩子上安全教育课,让学生铭记安全的重要性。每天,我都对学生随身携带物品做好安全排查,并及时做好记录。由于学校操场较硬,课间我更加注重学生的人身安全,教育学生站排右侧通行,行走时,厕所内不疯打。班干部做好监督工作,发现不良行为马上报告老师。每逢节假日,我更加强学生人身安全的教育。虽然毕业班学生难管理,但半年来,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哪怕一个小擦伤都没有。看到孩子平安、健康、快乐毕业,我由衷高兴!
2、孩子关爱记心间
我坚持做到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学困生及有病的学生。当学生身体不适,我赶紧联系家长就医。学生学习退步或行为举止有些异常情况,我赶紧与家长沟通解决。天气冷,我让孩子多穿点;天气不好,我让孩子及时带雨具;晚上放学时,叮嘱他们右侧通行,注意行路安全。
学生升入六年级,学生出现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早恋、逆反,同家长对着干,我经场找孩子谈心,加强教育引导,让他们从同错误的思想与做法告别。班中学习风气依旧,还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中队。有时孩子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会有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我时时给学生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励,做学生精神上的向导,从而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的护航人。
3、常规训练常抓不懈
虽然是六年级,但我仍然加强学生良好习惯培养,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
⑴指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要求学生天天正确佩戴红领巾、名签,穿好校服,认真上好两操,课下不要打闹,走廊内靠右侧通行,不玩危险的游戏。上课站排让学生做到快、静、齐,升国旗时不乱动,集会时不讲话。跑操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按时参加,不准缺席,要坚持做到:口号响亮,步伐整齐,展现班级风貌。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检查,既培养了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又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直到最后毕业,学生都是规规矩矩,文明守纪,赢得校领导及全校师生的好评。
(2)继续加强课堂纪律要求,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班级的卫生情况严要求、定期检查,现在班级桌椅摆放整齐,地面洁净,黑板干净,卫生情况非常好,受到值周老师多次表扬。
4、班干部培养注重方法
每个干部分管到位,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当班干部做错了事以后单独找他们谈话,问他们:你觉得这件事你这样做对吗?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总结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不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在班队课上强调: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和经过,而且要让其他学生明白,小干部做错了事也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让学生体会到人人平等。但是也要帮助小干部树立他们的威信,如果谁不听小干部的话,就是不听老师的话,那么小干部的责任就很大了。各处干部管到位,层层负责。
5、各类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学校组织的手抄报大赛、绘画大赛、书法大赛,我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各类优秀的孩子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班级均获得年组第一的好成绩,学生们也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团结起来力量大。
6、对后进生不抛弃不放弃,赢得家长赞誉。
从四年下学期分班开始,班级就不好带了,后进生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耗费了我很多时间与精力。班中倒第一、倒第二都没分走,其中有个还是降级生,考试时就考三十几分。有个男孩因贪玩,考试失误,考个倒第三,被分走了,而真正的倒第三也留下来了。有个男孩学习很吃力,每学期都考在最后,因那学期延期考试,他做个小手术,没有分数,也留在班级。我年级时又来个程世豪,各科60分,还经常惹事,也牵扯了我很多精力。六年级上学期,又转来一个三科才60分的,名叫刘晋平,这下更让我压力山大。六年这一年,我的压力到了极点,都觉得自己要窒息了。李明俊,厌学,不服管,别人一说他,他的眼睛马上竖起来。不好好管理他,他甚至能做出令父母、老师丢脸的事。我说服教育,关心、爱护,又多次利用放学时间家访,纠正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最后半年来没出现过违规行为,顺利毕业。提起学习,他非常不感兴趣,因为学习他经常被小饭桌老师打得鼻子出血,但也无济于事。小饭桌对他无可奈何!每次跟他妈妈打电话,微信交流,他的妈妈就开始骂孩子,甚至大哭,为了他,他妈妈这学期病了近一个月。为了让他学习别落下,我每天让他晚点走,耐心给他辅导,给他鼓劲。虽然期末考试他的成绩也是不理想,但他没有误入歧途,三科总分达到了200分。考完试后,他的妈妈给我发来微信:“真心感恩您对李明俊的教育与帮助!”她又给我打来电话:“真心感谢您对我儿子不放弃,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只要我没死,你儿子只要达到一本分数线,哪怕最后一名,我也找人帮您弄到军校!”我从不麻烦家长,我的儿子也不想上军校,但她的话我却记在心中,因为这是家长发自内心的感动。
刘晋平基础差,接受能力差,又不肯出力,所以学习成绩提高太慢。六年下学期,我始终盯着他,目标是他能答60分,但没想到比登天还难。测试前年的数学卷,他及格了,我很高兴。可最后两个星期的复习,他糊涂得不行,经常考18分,20分,再提高一分都是那么难。最后几天,我都留他辅导到6点半,然后把他送到站点,给他打车回家。这时为保证安全,我给家长发微信,告诉她孩子已出发,车牌号是多少。每次我回到家都快7点了。最后他三科还是没有及格,总分130分,比以前的60分翻了一倍多。他的家长给我发来微信:“你是最合格的老师,最受人尊敬的老师!谢谢老师对孩子的付出!”
我向来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命运恰恰给我开了个玩笑,这几个孩子虽然都有进步,但最后的考试都“拖”了班级的后腿,再加上班级有个别学优生没考好,少了几个帮着拉分的学生,班级的数学、英语就没能很好发挥优势,虽前面的同学考得不错,但总分考得与平常相比是最差的一次。我压抑极了,甚至掉不下一个眼泪,胸口憋得喘不上气!我在心中无数遍地对孩子们说:“你们怎么就考成这样?四个半月的努力付之东流!六年的努力就这样半途而废?”后来我与个别孩子交流,得知他们紧张得不得了,有的甚至晚上都没睡好觉!我渐渐懂得,孩子们也确实发挥失常了,考大学都有失常的时候,更何况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懂得老师的辛苦,也想帮那些学困生多考几分,可是事与愿违 ……我的伤心减少些了!孩子们学会了拼搏、懂得了怎样做人,有了进步,这不是几分能够衡量的。他们爱老师、爱班级,我也爱他们,对他们的付出无怨无悔!有些付出现在也许看不到,但将来以后会在孩子身上显现!
(三)教研组长工作
毕业典礼上,我代表六年组老师作了发言,引起了全校老师及家长的共鸣,也给每个学生以力量,让他们以必胜的信心迎接小升初考试。这篇稿件花费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我能给大家以引领,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
作为教研组长,我及时传达领导工作精神,从不怠慢。平时工作,我能率先垂范,带动老师开展工作,并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大家。年组工作,自己付出最大,从未有任何怨言。尤其是数学、语文测试卷,为了达到好的复习效果,我跑遍东港各书店,精选测试卷,研读教材及各类复习资料,出了很多套测试卷。为了精练,我精选各类试卷,有的题不够新颖,我便把它减掉,换成其他重点的题,这样剪剪贴贴,数学试卷的选题任务共用了我五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些都是我课余时间完成的。从开学到期末结束,数卷子的任务确实很重,其中有两米多高的试卷是我一人完成的,为此我也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
六年级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课外阅读不控分,我组织组内两位老师整理课外三本书目的测试题,最后我盯在电脑前删选,整理,进行了三次改动,打印后复印给六个班的学生使用。当见到语文测试卷中的课外阅读题目与我出的题目一样时,我很激动,自己的付出终于没有白费。
三、不足及改进方法
1、六年级学生步入青春期,他们有时心里有什么事,又爱隐藏起来,由于复习紧张,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做得还不到位。改进措施:无论以后教哪个年级的学生,都要把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多找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保证每个学生把全部精力用于学习中,健康快乐成长。
六年级第三单元作文范文4
【关键词】课堂 有效性学习 模式 师徒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第三批立项资助课题“小学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08B07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44-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六年级的课堂教学更加讲求高效。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践行新课标理念,提高教学效率,许多教师采取学生二人小组“师徒结对”的合作学习形式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讨。然而,要使师徒学习有效进行,关系到师徒学习的时间、方式、内容具体操作和理论导引。本文在从教师从实施“异质、均衡、互助、共生”的分组原则去组织和引导好生的“教”和激发差生的主动“学”师徒学习模式入手,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对六年级英语课堂师徒有效性学习模式探究。
二、概念的界定
师徒学习模式是学生的二人小组的一种帮带的学习模式,是基于合作学习基础上的一种目标性更强、针对性更明显、任务更细化的学生的二人小组学习模式,遵循“组内异质、均衡、互助、共生”原则,强调课堂上的合作学习。
三、组合的方式
(一)根据成绩,自主拜师
教师首先把全班学生大致分成两拨,平时成绩较好,较稳定的当师傅,成绩较差,学习自觉性较弱的为徒弟;然后尊重徒弟的意愿,让他跟着自己选定的师傅学习,克服了“被支配”、“被学习”的状态;最后由教师把关,做适当的调整。
(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优势互补,即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作共赢的组合。通常为学习伙伴。有些学生成绩虽然不错,较细心,但不善表达,不适合带徒弟。还有些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流畅,但又缺乏耐心。把这两类学生组合成学习伙伴,便能达到优势互补、互相竞争、共同进步的效果。
四、学习的过程
结合小学六年级英语新课标对教材的学习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课型给师徒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具体如下:
(一)课前检查,杜绝蒙混
在英语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按照教学要求学生通常会汇报课前预习的情况。我尝试把堂上汇报预习情况的环节放到师徒学习的时间里,让师傅对徒弟的预习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检查、补充,更有针对性,这样,徒弟再也没有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了。
(二)课堂讨论,引导发言
在课堂的小组讨论中,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可能出现小组内个别组员话语霸权膨胀,部分组员插不上嘴的状况,而师徒讨论或学习中,规定徒弟必须首先发言,如果徒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师傅可通过多种方式的发问来启发徒弟的思维,引导其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一位师傅在教徒弟理解人称代词宾格和人称代词主格的句子“____ often help ____. ”一句中(they/me)的含义时,徒弟怎么把两个词用错了,师傅急得冒汗,徒弟还是弄不明白,后来,师傅计上心头,问徒弟:“这里谁去帮助别人就是主语,就做大哥放在句子开头用主格;谁被别人帮助就是宾语,放在动词后用宾格。师傅用提示的方式引导,徒弟很快答出正确的答案,终于把主格和宾格区分清楚。可见,这不仅让徒弟不得不去动脑思考, 还让师傅自身的理解力、表达力、思维的敏捷度得到了锻炼。
(三)课上复习,及时巩固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规律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为了让学生把课堂的知识转化为长时记忆,及时掌握每一课的知识点,教师可在课堂余留一些时间(10分钟左右),明确复习内容,指导师徒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在师徒复习时,师傅解答徒弟质疑和引导学生归纳答案的过程,实际上是向徒弟解释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其占据40分钟不放,甚至争分夺秒地拖堂,还不如精讲多练,在堂上挤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师徒复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遗忘速度最快的时候得以及时复习、巩固新知,并且是师傅解答的过程中师傅和徒弟一起记忆,一举两得。
(四)交换评改,及时纠正
课上评讲作业,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一味地讲答案只会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刺激,不利于学生发现错误,发展思维。学生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不加以认识和改正,就会重复犯错。评讲作业时,师徒交换评改,将错处圈出,老师讲评完后再留少许时间给学生修正作业,学生不懂的及时问同学或老师。力求达到有错必纠、复习巩固的教学效果。
(五)作文互批,共同提高
小学六年级英语每单元进行一次写作练习,如果老师自己一个人批改,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这种高耗低效的评改方式无益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让师徒共评一份习作,是评改习作的有效性做法。在评改习作的过程中,首先,师徒共阅一份习作,边默读边圈画,徒弟的任务主要是朗读习作,师傅的任务是修改写错的单词、句子和语法,并且查看语句。然后两人把作文重写一次,最后,通过墙报的形式,师徒一起把自己的习作在全班展示。这样,学生体验到了自批自改习作的乐趣,同时加深了他们对作文的整体认识,领悟到作文的基本要求。师徒共评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尤其是师傅们修改习作的习惯和能力,增强了分析能力,而且使徒弟们修改容易混淆的单词、语法等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具体的措施
(一)了解学生,把课备精
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学习特点,兼顾性别,遵循“组内异质”的合作原则,将学生进行最优组合,密切观察师徒合作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组合。此外,40分钟的教学时间要压缩成30分钟,教学内容要重新调整、合理安排。教学节奏要更加紧凑,教学重、难点要更加突出,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配发学习本,理清情况
给每位师徒配发专用学习本。教师上完课后,将当节课的复习内容列出来,师傅做好登记,并按部就班进行复习。师傅还要对徒弟每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评价,以此作为师徒学习情况的评价标准之一。
(三)激励表扬,制定标准
班级开展“优秀师徒”、“名师”和“名徒”的活动,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师徒学习的情况,同时把师徒学习本的学习内容及完成情况、学习进步情况纳入量化考核范围,并记入学生 的成长手册之中,每月月底通过“申报”、“小组推荐”、“民主选举”、“教师核定”等环节评选“优秀师徒”。 徒弟们在师傅中民主评选班级“名师”,在班级树立讲题水平高、责任心强、帮助徒弟进步大的 “名师”榜样。同时,也对进步较大的徒弟给以“名徒”称号,形成学习上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六年级第三单元作文范文5
一、引领学生交际习作
交际作文是新课程标准下秉承人性化理念作文的一种有效模式。在交际作文中,交际的内涵主要是“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而口语交际是基本目标,是过程前奏,能够为交际作文提供情境资源和多维的层面。真正实现“交际作文”目标是在“书面交际”的落实。具体操作可概括为:第一步,激情导入,凝练传神。第二步,创设情景,链接生活。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生命的每个细胞都处于亢奋状态,再引领学生步入生活的殿堂,身临其境,再观、感、悟,最终心神醒悟,个性飞扬。此步可听故事,观展览,看表演等。第三步,多向交际,适时评价。此为交际作文之“心脏”,其职在于搜集、筛选、积淀素材。第四步,激情练笔,成就动机。此环节包括构思立意,列纲起草等。第五步,修改加工,品读评价。本着人性化理念,以鼓励为主,相信每位学生能成功,让集体分享成功的喜悦,为不足作文找出改正方法和途径(如看题目、看开头、看主题、看过渡、看细节、看人物景物等),以利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写作水平。
二、带领学生读而写之
阅读素质的提高是语文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提高学生整体阅读水平是当务之急。指导学生先读而后写就是在学生自读、自研“课外阅读课文”或教材以外文章的基础上,写出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这样做能锻炼学生分析、评价文章的能力,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解决了学生不会阅读的通病,更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我以为,学生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导演代替不了主角的演出,只能带领他们去体味当主角的乐趣。所以,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写自己愿意写的感受,一定会在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领路的小型“专题讲座”
课堂上老师要达到一种什么目标,就要引导学生朝目标攻克,达到目标。为了落实这一思想,我经常进行班上的“专题讲座课”。如“作文的开头方法”“观察小动物的方法”“作文的结尾技巧”“作文的思路、过渡与照应的技巧”等。这样的指导课有两个作用:第一,学生学习时有的放矢。可以在授新一单元的习作课之前上“专题讲座课”,由教师主讲本单元习作的知识点,先把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去意会、去实践、去落实教学目标。第二,学生复习时有章可循。也可在整个单元学完后上“专题讲座课”,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相关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纳、总结,使散装的个体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教三年级学生时,我经常以观察讲座为主要内容,四年级我则开设笔记方法、描写方法、开头和结尾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五年级则分成写人、叙事、状物、想象等系列开讲,六年级则进行布局谋篇的写作技巧。这样,学生的写作知识就能及时“升级”更新,更加方便练笔时的灵活使用。
六年级第三单元作文范文6
(1)习作能力要素不明晰,缺乏针对性,效能低
教师在实施习作教学时,往往在教学目标上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失彼。例如,习作能力的内涵丰富,有立意、选材等方面的要求,有些教师并不明晰每堂习作课的能力目标,以及各个学段之间的序列,导致低、中、高各个学段的习作能力要求特点不明显、内容重复、方式单一,总体效能低下。
(2)课标学段目标笼统,实际教学指导不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习作目标中有三个学段的要求,但是比较笼统,没有具体的学年和学期目标,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要教的内容和方式比较模糊,评价标准也不清晰。
(3)教材编排序列模糊,要求不明确,内容宽泛
纵观人教版教材的习作内容编排,我们会看到由于它主要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没有严密的知识体系罗列,同一或相近的内容多次出现,抑或是对于习作的内容并未明确表述,写作内容自由发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对教师的课堂习作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落实面临很大的挑战。
(4)目标笼统不明晰,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但对各学段习作的具体目标表述笼统,不少教师对各学段作文教学目标序列不清、定位不准。各个学段习作教学界限模糊,使得习作评价标准缺乏针对性,经验化和形式化的居多,无法精确地对习作能力做出科学的评价。
基于上述分析,教师要积极构建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导向的习作教学目标序列,把笼统的学段目标逐步细化,分解到各个学期,梳理出既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又便于教师实际教学的习作教学目标体系,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一、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习作目标体系
1.年级习作目标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按照学段设定“目标与内容”,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便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把习作能力的诸要素划分为三大维度,即内容表述、结构组织与语言表达,对学段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梳理补充,构建以习作能力为核心的年级习作教学目标序列,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发展有据可循(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习作年级目标是培养观察、立意、选材、构思及语言表达等习作能力。例如,内容表述能力从第一学段的学习写简单句式和段式,到第二学段尝试使用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较熟练地运用不同句式和段式把内容写完整、写清楚,到第三学段熟练地运用句型和段式,能对自己的独特感受做细节描写,将学生的学习内容细化与具体化。这三个学段的习作能力目标是从低到高、循序渐近的,不仅关注在习作活动中的智力技能,还对写作活动中总体语言技能的纵向发展给予连续性关注,如语言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标点符号的使用、习作的修改等,这又构成写作活动序列的另一线索。
2.单元习作目标体系
根据以习作能力为核心的年段习作教学目标序列,结合教材,教师可以制定出具体的分册习作教学目标序列,在年级目标的指导下分层细化目标,构建以习作能力为导向的习作目标体系。
在目标设定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段特点各有侧重,把必须达成的目标定位为单元习作教学目标的核心目标,但核心目标和习作目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融合、螺旋上升的整体。教师在运用这套习作能力目标体系时,可以清楚地明了每个单元习作训练的重难点,在备课过程中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突破难点,为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夯实基础。
二、实施以能力为导向的习作目标教学策略
1.整体解读,心中有序
同一主题的习作在不同年级多次呈现,是简单的重复还是各有侧重、螺旋上升?教师能够发现在人教版教材中同一主题的习作内容众多,如写人类、写景类、写物类等,这是我们最感困惑的地方,常常因为没有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目标缺位或越位。其实,小学阶段习作教学虽然在不同的学段会出现相近的主题,但其目标是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如果教师把同一主题的习作能力目标进行对比,能使原先隐性的习作能力目标显性化,便于教师日常教学操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例如,写景类主题的习作在人教版教材单元习作中大约出现8次(见表2)。
由表2可知,同一主题的习作能力目标有一定的序列,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而设定,在不同的学段与年级各有侧重,并不是单一的固定目标,而是有相对明确的引领方向。例如,同是写景类主题,第一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侧重观察和发现,让学生有序观察、细心观察、观察并发现,真正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侧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运用生活和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尝试模仿不同的段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初步实现写清楚的目标。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侧重语言的个性表达,在景物描述中加入学生自身独特的感受,寄托情感,最终实现具体写作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形象的感知、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与情绪的感染过程中,体察、玩味和领悟描绘场景形象、述说故事的语言形式,积累语文经验,学习表达技巧,掌握语文规律。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再度组织和开发,在领略、模仿与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学会“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说话、写作。
2.全面落实,各有侧重
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应习作教学目标的序列进行有效教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鉴于此,笔者认为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习作目标要求从学生的年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等特点出发,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年级的习作教学目标侧重学生词语的运用,说清基本句型,增强表达自信,储备基本的词汇和句式,逐步过渡。二年级的习作教学目标从句入手,侧重各种句式训练,逐渐向段过渡,鼓励多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则侧重于观察与发现,学习基本段式的写法,能够运用不同的句子表达相同意思。到六年级时,习作教学目标则侧重修改能力的指导,强调能对文章的细节和整体布局做出润色修改,关注个体的独特感受,强调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下面以第二、三学段的三、五年级为例,具体介绍序列培养的侧重点和方法。
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始阶段,从习作教学目标的序列来看,教师关键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感觉有内容可写。那么在习作能力培养中,教师要根据习作教学目标的序列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乐于观察,留心周围的事物,学会一定的观察方法,从身边的具体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多感官的观察体验,这是学生较为喜闻乐见的方式。之后,教师要让学生保持一定的观察时间,专注地观察,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观察方法,在观察中有所发现和感悟。
例如,人教版小学三(上)第三单元习作“秋天的画”,在进行习作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完成以“寻找身边的秋天”为主题的观察记录表,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身边秋天的景物,记录它们的变化(见表3)。
对三年级刚开始学习习作的学生而言,这种主题式的观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成为观察的有心人,学会用观察的方法从生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师有效地点评与反馈,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能力的有序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记录加以有效整理和归纳,将其变成课堂教学的优质资源,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实现习作素材的资源共享,为中高年级的习作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的习作教学就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即如何让学生正确使用一定的表达方式来刻画细节。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吸收积累大量优秀的语言文字和表达形式,通过读写结合,让学生充分运用阅读积累的优美语句和具有新鲜感的语句,尤其要增强文章的细节描写,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教学,把习作目标分解到阅读教学中,利用读写结合这一零存整取的有效方式,让学生在进行单元习作之前就有充分的准备,进行自然而有效的表达(见表4)。
本单元的习作核心目标是怎样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四要素把细节写具体。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在整组单元的阅读教学中要进行有机渗透,利用仿写、朗读、阅读、体会等方式逐步实现单元习作的核心目标,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积累习作的技巧与方法,在读写结合的片段仿写、扩写、续写中迁移和实践,最终达成习作的核心目标,提升整体习作能力。等到了正式单元习作时,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习作经验和方法,加以正确的选材引导,习作的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3.循序渐进,形成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人文专题为主线安排单元教学,教材多为阅读教材,没有真正的作文教材。但习作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教师要树立全程关注的意识,根据梳理序列,让听、说、读、写形成统一的、开放的训练体系,不仅在作文教学中,更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技术”,全面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引导学生真正地从阅读的体验表达走向习作的实践表达与习得言语,从而经历习作的全过程。
教师会发现在每个单元的习作教学中,它们的目标设定之间是互为相关、螺旋上升的。按照写作题材划分,如童话,它的习作教学目标序列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三(上)和四(上)中都有写童话内容的习作,但习作目标的要求却不相同。三年级习作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写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正在干什么,对故事经过的完整性并不做过多要求。而四年级的习作目标则更进一步要求学生能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尝试把故事经过说完整,对内容表述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到了五、六年级,习作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写想象作文,可以是科幻类的童话,这个要求就更高了,学生不仅要关注完整性,也要能深入地刻画具体的情节。
由表5可知,按照习作的内容和能力维度划分,习作目标也是遵循习作能力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因此,任何习作技能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目标中的序列,清楚地把握年级特点,落实基础目标,对其他目标留出的空间不设上限,让学生始终保持习作的兴趣,逐渐形成习作技能,提高习作能力。
通过不断的实践运用,教师就会发现在习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影响习作能力的因素众多,如何体现习作目标体系的延续性和增量性,明确各年级习作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要求,探索习作能力评价方案,让这一体系更具实际指导意义,便于教师使用和操作,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命题。
参考文献:
[1]朱作仁,李志强.论学生写作能力的结构要素及其发展阶段[J].教育评论,1987(4).
[2]孙素英,肖丽萍.认知心理学视域中的写作过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
[3]吴忠豪.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余文森,林高明,郑华枫.可以这样教作文――24位名师的小学作文教学经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