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深度阅读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深度阅读教学范文1

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达成大多依托具体的书本内课文来进行,通过对于课文阅读、理解而形成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也是语文教学中的目标体现。新时期下,国内语文教学需要在新改革的要求下进行一定的调整,特别是阅读教学方式方法需要进行一定的转变以保障课文内的精髓内容能够被进一步挖掘出来。本文将对于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中互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使用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

语文 互文性阅读 深度阅读

通过阅读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已经成为当前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者群体所备受推崇和认可的一种常规教学方式。2008年过后,深度阅读这一词汇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面前,深度阅读下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学更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国内教育界相关学者也对于深度阅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互文性阅读的出现更是使得深度阅读的教育目标达成顺利了许多,而如何将互文性阅读应用到具体的深度阅读教学之中则需要进行更多的尝试与论证。

一、互文性阅读与深度阅读的含义

(一)互文性阅读的含义

互文性阅读是在互文性理论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互文性理论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传图国内,当时的教学工作者大胆的将这一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师实践进行结合而发现了互文性阅读的相关教学方法,也有部分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互文性也读的应用。由于互文性阅读方法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少,其受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国内当前针对于互文性阅读的实际研究数量还相对较少。就具体概念而言,互文性阅读是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实践中,依据特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容,选取一片在形式上,思想内容上相近似的文章供学生阅读,以加强学生对于目标文章的理解程度,实现深度阅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互文性阅读凭借其教学优势与作用在当前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应用。

(二)深度阅读的含义

深度阅读是相对于浅阅读而提出的一种新的阅读模式,其在实际阅读中需要基于一定的知识图谱并集成与课本或课文相关的知识源,使得内容理解、关联分析能够更为顺利的进行。深度阅读最开始是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应用和推广的一种阅读方式,从产生时间上来看,早在2000年,深度阅读就已经存在于部分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之中。历次课程改革对于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不断研究与探索,这一期间里,深度阅读的实际地位与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及关注,当前,深度阅读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乃至英语教学中一种重要的阅读教学方式方法。伴随着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深度阅读行所作出的研究与经验总结成果数量的不断增加,深度阅读的内涵与形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二、互文性阅读教学的意义分析

互文性阅读的教学意义相对广泛,其对于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同样影响深远。首先,互文性阅读有利于学生对于目标文章的深度理解,部分学生在进行文章阅读时极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状况,部分文章在实际理解上存在着一定难度也使得深度阅读的目标在达成上具备了难度,通过对互文性阅读所引入新的文章进行新的阅读与解读则能够使得目标文章中的一些内容更加容易去理解,其中的文学精华也更为容易去挖掘。其次,互文性阅读有利于新时期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语文学科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认字读书那么简单,新课改对于新时期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界定更是将语文教学在人才培养综合战略中的基础性地位予以了肯定。互文性阅读背景下,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并在阅读进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都有积极作用,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三、互文性阅读对语文深度阅读的具体实现探讨

互文性阅读教学对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实现要求时下一线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者对于互文性阅读的方式方法,教育价值与作用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对于深度阅读形成更为全面的理解。在虎纹阅读具体应用上更要注重互文性阅读下所引用文章的选择与解读,互文性阅读真正价值的发挥不能流于形式,其应当结合目标文章进行有针对性的引文选取,并在学生进行过引文选取后进行具体的解读与讲解。教师在这一进程中要注重自身引导性角色的发挥,特别是在引文的选择上需要进行格外的注意,进行更多的考量。

【结 语】

语文教学自身所具备的一些特点使得相关知识的传授要通过阅读的形式来完成,互文性阅读在深度阅读目标实现上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其实际地位与作用应当得到尊重与承认,特别是在当前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中,广泛的进行互文性阅读的尝试也有利于国内综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刘英.谈互文性阅读教学对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实现【J】.基础教育研究,2014(02)

深度阅读教学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阅读教学;融合

自20世纪70年代起,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各国课堂改革拉开了序幕。把信息技术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变传统课程的弊端是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出现众多问题。本文从语文学科中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中的问题

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界定,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使之成为和谐自然的有机整体。简单地说,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使之与学科的教与学有机融合。但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融洽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忽视了平等地位与共同目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深度融合是许多专家和学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命题。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把二者的融合看成“1+1=2”的模式,这样容易导致融合课堂的教学模式、目标的设置与实现上出现偏颇,特别是会忽略信息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此外,我们很容易造成融合中两者地位的不平等,把其中一个当成另外一个的梯子,工具性色彩过于浓烈。

2.忽视了人文性

人文性,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个特征。可是,在现代教学中,教师经常忽视它的人文性。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同信息技术融洽过程中,情感与价值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过程

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最重要的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明确教学目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人文素养,使教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2.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化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再局限于狭隘的教学活动中。社会发展变化了,我们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就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在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融合中亦是如此。阅读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我们重视它,是因为我们不再满足于读,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做学问,更根本的是学会做人。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呢?就笔者而言,可用简单的技术来帮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如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借助美丽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等。

3.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课程融合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二者不能被公平合理地对待,在实践教学中,顾此失彼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应该把融合看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并借此来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总之,对于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我们表面上似乎掌握了很多,可是,具体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许多问题。面对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过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建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更好融合。

参考文献:

[1]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5(3):110-114.

深度阅读教学范文3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深度阅读 与诗人对话 诗人在吟唱 我即诗人

一、与诗人对话

1.体验感悟,初步体会。

(1)体验:学生对古诗的初始阅读和感受是进入深度阅读的基础。“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1]只有学生亲身体验的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古诗课堂教学之始,教师就应让学生充分阅读诗歌文本,获得原始的阅读与感受,并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从而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

(2)感悟:学生在初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就会有所感悟,明白其中包含的某些道理,艺术上的巧妙之处,悟到人生的某些真谛。并在教师有效的讲解、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及阅读相关资料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原始体验进行修正。

学生在原始的体验、感悟及师生的平等交流、相互启发下会对诗歌文本的初步体会,也就是学生个体对诗歌文本的“第一印象”。

2.咬文嚼字,揣摩品味。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深入揣摩诗句,才有可能进入深度阅读的第一境界:“与诗人对话”。何谓古诗教学的“咬文嚼字”?我想应指教师善于以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去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揣摩诗歌中能“牵一发以动全身”的关键词句,或深刻含蓄的题旨,或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等。我认为其方法有三:(1)领会诗人创作意图,寻找“诗眼”或意境精妙的关键词句。如干国祥老师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抓住“空山”一词,引导学生深入揣摩:诗人开头就说“空山”,可是我们发现,这诗画中充满了景物,甚至是人的活动,为何却称为“空山”,这没道理啊?在于教师不断启发、点拨及意象的不断呈现后,学生恍然大悟:“空”乃是一种心灵的境界:心里洁净,清凉幽静,生机勃勃、灵动等,同时为深刻领会诗人的心境铺垫。[2](2)深入挖掘诗歌中的看似矛盾之处,加以横向、纵向比较。如白居易《卖炭翁》中的“衣正单”与“愿天寒”,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乐景与哀情、物与人的矛盾都是值得揣摩的。(3)于看似平常处寻找突破口,深入挖一挖。著名特级教师邓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品析王之涣的《凉州词》“一片孤城万仞山”时,抓住看似平常的数量词“一片”设计了问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问题:城,本来是高耸宏伟的,似乎该用“座”来修饰,但是这里却用了“片”字,为什么呢?在学生讨论回答后,邓教师总结:“片”,一般用来修饰比较平,比较薄的东西,如一片纸、一片树叶等,本应用“座”修饰,但这座城坐落于茫茫群山中,周围都是万仞高山,相形之下,这座城就显得可怜了,单薄如纸,而城中的士兵,更显渺小,微不足道。并让学生体会:士兵在万仞丛山里一座小城中戍守边关,这里连春风也不肯吹到,人却常年生活在此,怎不让人感到悲苦呢?[3]邓老师牵一词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诗歌意境全出,本诗主题也就不难领会了。

3.切己体察,与诗人对话。

在揣摩品味、咬文嚼字的基础上,将自己置身于诗歌文本的情境中,切身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就容易达到深度阅读的第一层面——与诗人对话。如教学杜甫的《春望》,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切己体察,让学生写一段:“假如你正处于战火连绵的岁月,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你的心情如何,你会写一封怎样的书信呢,看到美景还会留心欣赏吗?”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就容易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进而引导与诗人对话:写几句安慰诗人的话,与诗人互诉战乱之苦,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就不难了。而这种对话基于学生深刻领会诗人内心世界的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必定是亲切的、生动的。这种与诗人的对话必定发自肺腑的,有如朋友间的促膝而谈、推心置腹也必然是深刻的。

二、“诗人”在吟唱

1.想象画面,再现情景。

想象的程度,往往决定阅读的深度。古诗教学中的想象,是指师生通过解读诗歌创造性地探求文字背后的诗人形象、情节和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想象意境及人物和性格,再现情景,为进入“诗人”在吟唱提供可能。如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不妨先想象一下李白写这两句诗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他一手紧握着毛笔,两眼远望。他回想起在长安三年的生活,百感交集,胸中如翻江倒海。他想,他思,他怒,他笑,最后,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惊天动地的话:“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话在他心灵的最深处呼啸而出,直冲云霄。他喊着,像一个巨人站在群峰之巅,顿时化作万道光芒射向四面八方……于是,李白运足了气,使出所有力量挥动如椽巨笔,在洁白的纸上一挥而就……[4]通过想象诗句的画面,还原、再现诗句的可能情景,诗人的所思所想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师生面前;诗人的形象、气质已然映入师生的心间。同时通过想象,拉近了学生心中的诗人与真实诗人之间的距离。

2.联想对比,升华情感。

在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想对比,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诗人的理解,让诗人的立体感更强了。而这种联想对比是多元的:有对同一题旨诗歌的联想对比,如教张志和的《渔歌子》,让学生与柳宗元的《江雪》作比较。教师以相关知识作铺垫,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讨论,学生比较顺利地辨出两者的异同;写的都是渔夫独钓,两个“渔夫”都对现实不满。但《渔歌子》中的逃避现实,是向大自然寻求精神寄托、悠闲而自得;《江雪》中则以无言的愤怒、冷峻藐视社会现实、孤高又倔强。这样诗中的“渔夫”形象就跃然纸上,加深了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有对风格、性情相近的诗人比较,如屈原与李白;有同一诗人不同作品的联想比较,如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还可以对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联想比较,如我在教杜甫的《春望》时,抓住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引导学生探究。问:春天里的“花香鸟语”本是大娱人心之物,诗人为何写“花溅泪、鸟惊心”如此伤感的诗句呢?学生很容易由“国破”句得出因“国家破败、战火连绵”的原因,继而让学生体会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写法。接着让学生联想读过鲁迅先生的哪篇文章,在描写哪个人物形象也运用了该艺术写法?讨论后明确:《祝福》中的祥林嫂,在“万家团圆、举杯欢笑”的贺新年的日子里、在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作为千百万旧中国底层劳动妇女代表的祥林嫂的死,人们不会去关注她,她的死如一只“猫、狗的死”,人们照样快乐,富人们照样祭祀、祝福。学生们体会了鲁迅对其深切同情的同时,加深了对杜甫的理解,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诗人形象就活灵活现伫立在师生面前。这就是联想对比的效果,它使师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有利于学生更好把握诗人的形象心理及性格意义。

3.“诗人”在吟唱。

在学生感同身受、想象意境、联想对比、情感升华的基础上,继而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味道,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作者、化身作者就水到渠成了。学生此时进入“空灵”状态,心无旁骛,只有画面、意境、诗人。以读杜甫《春望》为例,学生在揣摩、深入领会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诗人那种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情怀便自然而然在诵读中流露出来。学生在诵读,实际上就是“诗人”在吟唱。

三、我即“诗人”

我认为古诗教学深度阅读的最高层级乃“我即诗人”层面。如何做到这点呢,我认为可尝试以下做法。

1.创设情境,练习写诗。

要让师生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达到“想诗人之所想,爱诗人之所爱,恶诗人之所恨”的深度阅读,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课堂“造情造境”,让学生练习写诗。并加以反复体味、揣摩,从而达到与诗人情感交融的境界。史建筑老师在执教《将进酒》时,引导学生咀嚼文本、抓住自己有体会的一句,练写诗句。有的学生将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变奏为一首词《钗头凤》:“高堂口,明镜头,容颜永驻何时有?世事恶,人情薄,白发满眼,肝肠满愁。叹叹叹!”有的学生将诗句“但愿长醉不复醒”变奏为一首词《天仙子》:“今宵酒醒别梦残,举杯复饮欲邀天。年年岁岁寂寞短,江月畔,愁渐远,秋月春风杨柳岸。”[5]一幅幅多美妙的意境啊,活脱一个个小诗人,这得益于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诗歌,并巧妙引领学生练习写诗之故。

2.链接生活,向课外延伸。

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链接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指导学生向生活学习,化生活为诗。以诗人的视角去观照生活,挖掘生活的丰富内涵,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以诗人的胸襟、情怀在生活当中学会观察人、事、景、物。在观察中,见物想诗,运用所学诗歌与现实相似的意境加以互相比较,心有情愫而发之于笔端;并逐步学会创作,在创作中丰富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

3.融入生命,我即“诗人”。

在古诗教学中,当诗人的胸襟、气质真正融汇到学生生命、成为其血液的一部分时,古诗教学深度阅读的最高层次便实现了。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熏陶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及诗人们生命中的美好成分为榜样,让诗歌内化为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发展为良好的情感,形成积极的态度与价值观。最终达到喜怒哀乐、举手投足间有诗人的影子,“我即诗人,我活着便是诗人活着”的理想境界。如学习了杜甫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一系列反映民生疾苦、表达对下层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的诗歌,生活中就学会对那些贫苦卑微的人群心怀怜悯。学了杜甫的《望岳》,在学习、生活中就应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就具备了诗人的“洒脱、悠然自得”的心态,在生活中拥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等等。

当然,要真正达到古诗教学深度阅读三个层级,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艺术。它需要语文教师深入地钻研诗歌文本,带领学生挖掘诗歌本身的魅力,并在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氛围”中进行合作、探究,期待古诗教学真正进入深度阅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干国祥.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3]雷玲,主编.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上海:华师大出版社,2008.

深度阅读教学范文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必要性

1.阅读教学拓展,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阅读,是孩子绝不能耽搁的一件事,也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来提高小学生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小学生的阅读还处于启蒙阶段,首先要学会识字,然后才能学造词以及句子段落和篇章。加之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心理还不够成熟,他们更注重于感知而非抽象,他们的阅读具有易变性。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耐心地引导他们,采用符合小孩子阅读习惯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小学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抓好这一教学环节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阶段,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注重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借助工具书加深理解,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的必要性。所谓的阅读教学拓展,就是结合文本适度地拓展相关内容,如主题相同的短文、片段,或链接与文本关系密切的课外知识,将文本置于更广阔、更开放的知识体系之中,这样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这一开放的过程,使学生直接接触更多的阅读材料开展阅读实践,从而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一般都以阅读为基础,听话能力的提高也要靠阅读来促进。作为语文能力基石的阅读,如果仅仅靠有限的课文,那只能是杯水车薪。

语文教学拓展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由课内向课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是学生在老师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是学生加深对文本理解、体验的关键环节。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采取有效的教学拓展,是提高孩子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之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拓展延伸,不但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策略

1.拓展预习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通过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课前拓展预习能够让学生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起属于自己的阅读理解构架。

2.拓展感悟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让学生超越课堂与教材的局限,搜集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从而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当然,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来进行。

(1)抓住语言,感悟文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把握教材资源,根据其特点组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体会,同时安排练习,使拓展训练的创设不仅锻炼了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也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突破难点,丰富文本。每一节课的教学难点往往是教材蕴涵深刻含义的地方,在难点处进行拓展,能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感悟教材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课件来突破教学难点,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也让文本更加丰富了。

三、延伸践行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法宝

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应正确树立语文教学观,灵活拓展教材文本,实现学生自主搜集整合信息与课堂教学延伸、综合性学习深度拓展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拓展延伸阅读把学生从小课堂引向大课堂,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应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广阔的空间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在学完了文本之后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在文本学完后,可开展主题延伸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文本相关的课外知识,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编写主题手抄报。通过编写主题手抄报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已不罕见。手抄报形式多样,学生通过办报,可有效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但在学生动手编抄报前,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去提取及查找相关信息。如学习文本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与学习文本相关的手抄报,通过动手来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的超时空性,使得课堂之间、课堂与生活之间的割据状况发生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课堂和学校的围墙,使得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无缝连接,也使得学习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与重构。学生开展拓展阅读中广泛搜集资料,网上网下的信息资源都成为学生阅读的对象。而同学之间的积极互动对话,又产生新生信息资源,形成信息资源的共同体。

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完成的,而各种学习空间都有其特定的结构。融合虚拟与现实学习情境的活动空间,也是实现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平台。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和图象等各种符号以此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从而形成一个人际交流环境。这个交流环境不仅能极度张扬个性,而且重视竞争和合作,不仅能获取信息,而且还能达到学生、教师和信息的极致互动。

深度阅读教学范文5

阅读教学之前,首先让学生明白古往今来无数经典作品中,那些情感丰富、意味独特的部分就叫作“美”,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区别于对“真”和“善”的甄别,是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

当今高中生很难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美”,与他们缺乏美学修养有极大关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启蒙,将学生引向当代学术水准高度,是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孙绍振先生告诉我们:“阅读过程并非静态的,而是心灵与文本、学养、专业积累与文本历史性之间的搏斗。用学术语言来说,就是读者主体与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和调节。”[2]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妨以以下四个方面为抓手,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将经典文本放到特定历史语境中理解。所有经典读本总是历史的产物与见证,理解经典文本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回到历史语境中。绝对自发主体的“多元解读”的盲目风潮,是我们要警惕的。大力提倡自主阅读及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之时,不可忘记“历史语境”这个基础背景。否则,完全自发性的感受只会导致对经典的误会、隔阂以致不解甚至轻视。更要注意的是,不能无条件用当代经验和价值观念同化历史文本,如福建师范大学赖瑞云教授在《混沌阅读》中指出的:“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可能变成李尔王。”

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经典抒情散文,如果听任学生自发阅读那么可能不但看不出“美感”,反而疑窦丛生:“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肥又胖很不潇洒,有何感人之处?”“青布棉袍显得父亲穿着朴素勤俭,爬月台为何给作者心灵带来如此震动?”之类,事实上如果我们回到朱自清当时的社会情况,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背影》写的事情发生在1917年,那时候火车站月台秩序和今天是很不一样的;而一个有缺点又不潇洒的父亲,儿子仍然很爱他,爱得很痛苦、很矛盾、很惭愧,不是比爱一个“完美的父亲”要深刻得多;至于“黑布马褂,青布棉袍”在当时恰恰是有地位的知识分子的典型装扮,相当于现在的正式礼服,谈不上“体力劳动者”的“穿着朴素”。

其次,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深层阅读是一种专注的高效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而且通过阅读细致辨析和深入思考,培养思考习惯和能力,是对高中生极富含义的素质教育和人生历练。除了纸质阅读外,还可尝试其他体验方式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

如著名戏剧家王实甫的经典代表作《西厢记》,篇幅不长,但文言文传统表达习惯加上戏剧体裁的因素,若采用单纯阅读文本形式则可能造成学生与文本对话不畅,教学《西厢记》时,采用观看音像制品及学生反复诵读排演这两种辅助方式。我在众多改编作品中选取了最忠实原著的《西厢记》电影片段节选――“崔莺莺夜听琴”及“长亭送别”两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含义和情节推进。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诵读、吟咏甚至背默,感知经典文本中的极致美学体验,将种种审美体验以外化形式表现出来,在学生用心琢磨角色,品读细节的同时完成内化的审美过程。

最后,引导学生对各类经典作品或横向或纵向地进行比较性阅读。经典作品中的经典场景描写、经典人物性格描写及作者对经典情节的处理,都可以跟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加深对该文本的认识,甚至在比较中对文本的审美价值有新发现。

深度阅读教学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思想,它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每个人的潜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一、导题激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活动取决于两大心理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智力因素中的“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起着“能不能学”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中的“动机、兴趣、情感”等是解决“愿不愿意学”问题的。所以有趣的导题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更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因而,教师的导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导入时要讲究艺术性,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曼谷小象》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象吗?它在外表上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很高大,不漂亮)是的,它没有漂亮的外表。但是,你知道吗,经过驯化的象很听话,可以用长长的鼻子帮人做事。下面我们就到曼谷去看看,那里的象非常乖。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读探究

让学生自由读文。自读课文前,教师可给学生一些提示:一是初读课文,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是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三是试分段落,认识课文大致结构;四是把你认为好的词、句作上记号;五是找出疑难。经过学生自主探索研究仍有疑难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如:在学习《大海的歌》一课时,在质疑问难这一环节里学生有的欲问不问,有的窃窃私语,这时教师及时鼓励:“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能算好学生。”这样一鼓励,学生纷纷举手。

生:作者为什么开始感到大海在唱欢乐的歌?

师:请同学自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回答。)作者在海港里看到装卸吊车和海轮正在繁忙地工作,心里感到欢乐,所以感到大海正唱着欢乐的歌。表达了作者欢乐的心情。

生:后来作者为什么又感到“大海在唱一曲新歌?”

(投影)展示我国过去探测石油用的设备。

小组讨论教师归纳:过去我国没有能力制造石油钻探船,即使有也不是“自己的”,现在我国自己造出了这种船,表明了海洋石油事业有了新发展,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又取得了成就,作者无比自豪和兴奋,所以感到大海是在唱着一曲新歌。

三、细读自悟

在学生初步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读已不是整体感知,而要围绕文章中心,找出词、句、段,精读凝思,细细品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以求深解。如《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第三段,分析一下作者的思路,作者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生:在这一段,作者先写忽然听了小孩的哭声,接着写让伞包,安慰鼓励小扬眉,最后大家让伞包给。

师:好。这位同学理清了这段的叙述顺序。作者先写哭声,接着写同志的行动,而后才说哭的是谁、哭的原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反复朗读几遍(投影),谈谈你的体会。

……

生:第一段话给人的感觉是同志一听到哭声,根本没有想是谁,就立刻站起来,几步跨过去给予帮助。

生:这两段话写的内容是一样的,读了第一段话觉得紧张、有力,就像亲眼看见一样;读了第二段话就觉得松下来了。

师:同学们再仔细读这一节,看看作者写同志让伞包重点写了什么?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讨论、画一画)。

生:作者重点写了让伞包时的动作和语言,把同志的动作写得很具体,很形象。

生:写同志听到哭声的行动中“立刻”“摇摆不定”“几步跨到”几个词用得好,突出表现了同志一点也没想到自己,不顾危险赶过去帮助别人。

生:我觉得写文章用上一些恰当准确的词语,能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师:对。我们就要学习作者精心选择词语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四、合作交流

学习和做事情是一样的,人多力量大,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因此,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伙伴的合作帮助,自主学习将会降低它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学习中要合作交流,扩大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总司令换房子》教学片段如下:

集体交流

生1:总司令为什么不住宽敞明亮的正房,要求换房?

生2:一是挑水时从老乡口里得知,这里的风俗是长辈住正房;二是“决不能忘记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

生3:什么是“人民的子弟兵"?

师:是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军队。

通过以上合作交流,同学们知道了总司令一心为人民利益着想的高贵品质。

五、点拨启导

通过自读、自悟、合作交流,学生仍不得其解,教师还要启发、诱导、点拨。如《我的伯父鲁迅》一文中,女佣阿三说的最后那句话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出鲁迅先生“为什么想得少”这种品质。

师:知道是哪个词吗?

生:是“一点儿”。

师:“一点儿”是什么意思?

生:“一点儿”有表示数量极少的意思。

师:再联系这个句子想想“一点儿”一词在这里所表达的意思。(生读)。师:“一点儿”应该怎样理解?“一点也不在乎”就是怎样地不在乎?

生4:就是压根就不在乎。

生5:就是丝毫也不在乎。

师:理解得深刻。“一点儿也不在乎”就是根本不在乎,也就是说鲁迅先生根本没把自己的病放在心上。

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同学们悟出了文章的妙处和表达方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习练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