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个人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一数学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一数学个人总结

高一数学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34-01

数学作为高考的重要一部分,在教师和学生心中至关重要。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高深莫测、神秘难懂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在高一数学的学习中迷失了自己,不但数学成绩不如人意,出现了直线下滑,甚至因为数学成绩的不理想,还连带其它学科的成绩也出现下滑。数学正成为学生和家长颇感头疼的学科,学之不易,弃之可惜。同时数学的学习正陷入空前的危机,只是迫于升学的压力才不得不学习。

面对众多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佼佼者在高中数学的学习面前败下阵来,甚至碰一鼻子灰,更有那些对数学情有独钟者因为数学成绩的不理想而逐渐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而黯然伤心。本文仅从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方面进行研究:

一、高一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问题

1、学生心理准备不足。首先从心理上,对高一新生来讲,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同学、新的教师、新的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入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从而产生了"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而也有一些学生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产生了畏惧心理,而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学不得法。高中数学对知识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要求很高。但大部分同学不专心听讲,没有弄清老师对知识的来龙去脉的讲解,忽略了老师对概念的内涵的剖析,找不着重点和难点,理不清思想和方法.最终得到的只是是一大堆的笔记和一知半解或者无法下手的问题,甚至有些人连笔记都不记。课后又不能及时总结和整理所学的知识,只是机械模仿和死记硬背。也有的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缺少总结分析环节。进入高中后,学生对作业本和试卷的利用不够,不会认真分析造成错误的深层次原因,仅限于寻找正确答案,以至于屡次在相同的地方出错。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而大多数学生往往是屡战屡败。

高中数学的学习,光停留在想法上是不行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当然,学习也不是时间的积累,要讲究方法和效率,变被动为主动。

4、知识结构改变。高一数学教材内容相对初中数学而言,知识内容和整体数量较初中急剧增加,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光高一数学就包含了集合与简单逻辑、函数三角数列、向量、等差等比等内容,学生在推到公式过程中也出现难度,往往毫无头绪。

二、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给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工作。首先,高一数学教师应在开学初,通过向初中数学教师调研、召开学生的座谈会、分析学生的入学成绩、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基础、学习习惯,摸清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认知结构。另外,认真学习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比较其异同,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从而,根据调研的情况来规划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因为预习是学习的前提,预习就是有准备的学习,有了预习我们的课堂学习才会更加的从容。其次,上课要认真专注,紧跟老师的思路。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最后,要养成定期总结整理的习惯,包括方法上的总结整理以及知识点和知识结构的总结整理。

3、独立思考,积极讨论。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了主动,就能够独当一面。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独立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由“会”到“熟”.独立思考是必须的,跟同学讨论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与同学讨论、辩论乃至争论,在分享各自思路的同时,可以使每个人的反应更加迅捷,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建立错题本,及时总结归纳。将每次作业或者考试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总结整理,在整理错题时要注意以下四点:(1)为什么错?(2)错在哪里?(3)怎么改错?(4)如何保证再次不再出错?整理错题,需要坚持。一本好的错题本,必将引领成功之路。

总之,方法总比问题多,态度决定高度。只要我们拥有平常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只要我们拥有自信和耐力,只要我们拥有知难而进的魄力和勇气,只要我们拥有屡败屡战的韧劲和毅力,通过我们的勤奋、刻苦、踏实和努力,高中数学还是可以驾驭的!

参考文献:

高一数学个人总结范文2

目标and计划:

1、提高对初中数学的专业性,考点把握和教法创新。

做法:在教学实践中定期(每月)反思总结,沉淀精华内容。通过思考筛选,形成具有特色的个人教学风格,降低职场中的可替代性。目前方向是将“思维导图”和“绘画技能”融入数学课堂,打造特色教师。

2、复习筹备高一数学的课程内容。

做法:过年期间以及下学期开学后陆续筹备高一课程的个人升级学习。

3、利用自身的引领力、交往力、共情力的优势,串联各个学科组教师的联系,使同事间增强粘性,使团队更有凝聚力。

做法:

(1)通过定期组织培训,让教师有所获,让教学更精准。

(2)参与各科教研,了解各组目前情况,带动组内氛围和积极性。

(3)关心了解各教师近期情况,有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关心。

(4)生日贺卡祝福

4、通过书籍和生活学习管理方面相关知识,综合自身情况判断优缺,搭建属于个人的管理风格,为下一步的职业规划搭建桥梁。

高一数学个人总结范文3

一、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

在初中教学中,《新课程标准》(2011人教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很多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观察图形、工具测量等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另一方面,初中教材的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足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分类也较细。相比较,高中教材就区别较大,高一教材的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紧接着就是基础函数的讲解,其中初中的重难点――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加深了图像的应用)也在其中。在这一章里还深入了函数分类问题(例如:幂函数底数大于1或底数大于0小于1,底数不同,图像和性质就有所不同)使分类讨论思想继续深入。这些知识点和数学思想大部分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性和较高的知识整合、运用、迁移能力,而且还必须会使用并尽快的会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解题。这是很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比较薄弱的地方。另外,从直观的解题方法到靠图形结合数学思想的方法解题,跨度较大,不好掌握。再有,教材概念多,符号多(仅高一下就有22个),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理论性强,高一新生学起来非常困难。此外。每节新课的内容量、计算量、分析量等远远超过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新生数学成绩大幅度下降的客观原因。

二、高中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法

如果形容初中数学教师是拐杖的话,那么高中数学教师就是探照灯!在初中,数学课上老师引导学生复习,一步一步详细的分析、计算。在高中,老师是指导学生学习。讲解习题思路,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不是放在解题过程上而是放在怎样解题上,受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初、高中数学教师教法截然不同。已经习惯了拐杖的帮助,猛然间失去拐杖,这对大多数刚刚上高中的孩子们来说无疑使一个很大的困难。

三、高中新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差

在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简单,当课堂的内容就能消化,而且需要举一反三的类型题目^少,学生没有多大的负担。而在高中,情况发生很大的转变。例如:高中三角函数部分,仅公式就有四十几个(课后习题中延伸的不算)。这四十几个公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即使会背但是不会用也无济于事。另外,还需灵活使用――公式的逆用,公式的变形等等。这些对于数学底子薄的学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久而久之,自然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其实,这些公式都是相通的,具有连带性,就拿二倍角公式来说,二倍角公式是两角和差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情况,即α=β时,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就是二倍角公式了。再有,五组诱导公式也是具有联系的,这些诱导公式都和■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等号两端的符号变化又有怎样的规律?等等,如果这些内容挖掘不出来,那么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大脑会一片混乱,云里雾里绕来绕去,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公式,所以,进入高中后,学习方法不能单一化,要学会预习,复习。这是高一新生难以学会的地方。以上这些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主观因素。

针对这些情况,那我们该怎样去做才能避免这样的局面呢?

一、教师观念、方法的调节

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的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由教学方法的“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例如:上述二倍角公式的介绍中,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有些地方还需要教师说明、挖掘。比如二倍角的正切公式中,tanα、tan2α应该在有意义的情况下使用。这样,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介绍、提醒,大部分学生都能全部接受。

二、示范导行,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

高一新生很多地方都需要老师的帮助,尤其在学习新知识方面。所以,老师在开学初这段时间里对高一新生有很大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老师要板书整齐,书写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这样学生在老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的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学习方法却是更为重要的,如果方法掌握的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有些同学平时学习很努力,很认真,但每每考试成绩就很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正确的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很重要,要让学生在平时多积累,在考试后多摸索,在学习时多总结,尽快的制定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主观努力意识要不断提高

学校、教师无论怎样努力也只是客观条件,关键还在于主观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学生要学会去面对――面对每一次考试中的低分,面对每一次的失败,不能轻易被失败打倒。要在失败中总结自我,树立起自信心,要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高一数学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一新生;数学学习;有效途径

随着高一新生学习的深入,高中数学成绩的分化是必然的,那么,数学成绩为何会落后呢?高一同学应怎样顺利度过高一数学学习的适应期呢?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初高中数学教学有着明显的差异,初中教学明显是义务制,而高中教学是人才的选拨,更侧重于能力的培养。初中教材难度低,侧重常量研究和定量计算,灵活性差,所以他们习惯于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适应了统一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不擅长独立思考和自学研究,不具备系统的数学思维,更别谈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完全是接受学习。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方式截然不同,初中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老师也以直观、形象教学为主,有些内容的表述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很吸引人。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尤其是函数这一块,学生对函数的概念就觉得陌生,不好理解,甚至不能理解。另外,高中数学不但难度大、容量大,而且还增加了应用性知识部分,课时紧张,进度快,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出现,让学生感觉所学内容杂乱无章,没有联系,也就无法归类总结,无法做到举一反三,无法做出有深度的题型,而且也没有时间多次练习相同的题型,而初中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尤其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同时高中数学增加了概念、原理的定性研究及对学生想象力的要求,例如立体几何:需要从平面图形的概念转而形成空间概念,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由于这一系列原因,最终让学生觉得:数学没有了基础,数学好难。

二、学好高中数学的一点建议

1.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R・柯朗曾说过:“学生和老师若不试图从数学的形式和单纯的演算中跳出来,以掌握数学的本质,那么挫折和迷惑将变得更为严重。”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弄题海战术,尤其是高中数学,更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数学思想方法分为数学一般方法、逻辑学中的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一般方法包括数学解题的具体方法和技能、技巧,高中需要掌握的具体方法有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判别式法;数学思维方法有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整体方法、试验方法等等;数学思想方法包括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集合与对应思想、运动思想、变换思想。解题时,也要注意思维策略问题,经常要思考:选择从什么角度来进入,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以简驭繁、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

2.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

数学优秀的学生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或者和学生合作学习。例如:我市推广的活动单导学模式和我校推广的“361”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探索的创新精神,并且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361”模式具体分三块:学习时间,学习主体,学习内容,每一块基本上都是百分之三十自主学习,百分之六十合作学习,百分之十要老师帮助。与此同时,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怵头、恐惧、厌烦的心理,克服困难,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开动脑筋,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迁移,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一定要把数学学活,要多思考。

3.对自己正确评价,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①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预习就是学生在教师上课前将要讲的知识先进行自学,做到初步理解,看有哪些是自己需要着重掌握的,为课上的学习做好准备。

②学会记笔记。记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记解题的思想方法和思路;记总结性的内容;记自己所犯的错误;记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③多动笔。首先数学是符号语言,其次,数学是抽象的,高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不动笔,单凭想象走不了多远。多动笔,不仅仅是要同学们计算,更重要的是通过解题步骤的书写,理清我们的思路。例如:学函数时,多画画函数图象,函数的基本性质就一目了然了。

④建立数学错题集。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但关键要写下自己的心得,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以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溯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⑤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

⑥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板块结构,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⑦认真做好作业,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只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在考试中学生才能交出一份让阅卷老师心里舒服的试卷。此外,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从高一开始抓起,并且要坚持下去,时间长了,数学成绩自然能得到提高。

⑧积极调整心态,不要产生畏难情绪,逐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只有对自己的情况作出细致诊断,才有机会有效地纠正它。

高一数学个人总结范文5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随着近年来的生源锐减,学生本身的整体水平就不高,基础不扎实,还有近年来新毕业的教师比较多,对初中的知识不熟悉,对高中的教材吃的不透.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笔者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和比较高、初中数学的教与学,结合当前流行的“六模块”教学模式,谈谈个人的思考与实践.

一、从授者方面考虑

1.教师方面——主导者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就要求高一的教师无论是在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时都要起到一个表率作用,高一有大部分是高三循环下来的老教师,他们往往眼界过高,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之间用高三复习时的难度要求高一新生;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又对教材、教法不熟悉往往抓不住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始时要熟悉教材的整体情况,上课时板书工整清晰,速度要慢,注意学生的动态发展.

2.从接受者方面考虑——知识接受者学生

(1)学习环境与心理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一切都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军训后的放松;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的确是一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函数、映射、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特别是在函数方面,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3) 课时的变化.在初中,由于学习的课程较少,特别是在初三,一般都是主抓重要的几门,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在高一开设的课程较多,又有会考压力,在数学学科在高一安排的内容较多,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教师为了赶进度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快节奏的学习,导致了高一学生成绩下滑的又一个原因.

(4)学法的变化.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实践

1.走好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所以,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有些老师大谈数学思想,强调数学的重要性,谈数学知识是多么渊博,知识是如何繁多,这样让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只能望而却步,所以教师不要急于讲授新课,而要和学生谈谈数学的发展,如介绍数学家的故事、讲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找出身边的数学等. 转贴于

2.注重与学生的情感的交流

“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带来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师们早已熟知的古理,但教师在这方面做的不尽人意.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对于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充分创造机会主动接触他们,多给他们温暖和亲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消除数学差生对数学教师敬而远之的心理.只有和他们融成一片他们才会主动和你交流,才能向你道出数学学习中的困惑.这样,你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课堂提问过程,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应加以指责,而应帮助他们分析,为他们设计好台阶,先鼓励他们正确的部分以及探索的精神和勇气,再指出不足;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要尽一切可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灵活处理和应用教材

(1)高中教材初中化使用.初中教材叙述方式比较简单,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学生掌握得也比较好.刚进入高一时,高中教材则应初中化使用:利用已有的资源,多举实例,多用教具演示,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加强定义、概念之间的类比,逐步提高学生对教材理解的深刻性.可以使抽象的教材“活”起来,同时使学生逐步接受科学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高中教材.

(2)增加过渡性教材教学,使初高中知识系列化、系统化.特别是函数,这一知识既是初中教学的难点,也是高中教学的重难点,仅凭初中的教学要求在高中显然是不够的,在高一阶段,要系统的学习其定义,性质,建议高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之后,增加“四个二次之间的关系”一节,以系统阐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三项式、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运用.把函数概念从初中到高中螺旋上升落到实处.

4.按照“六模块”教学模式,精心备好教案、学案、巩固案,组织课堂教学

学案:要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行、启发性和引导性.

教案:设计时要突出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精讲点拨,要注意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巩固案:要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有试题,也有活动任务,还有拓展迁移;作业量适当.完成精选习题,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学生思维,形成相关技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强学法指导

高一数学个人总结范文6

—— 高一数学学法研究

云和中学 梅林峰

摘要 介绍高中和初中数学的变化,并且对高一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

研究,从而找到适合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一数学 数学能力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比如我现在任教的普通班中,有好几位是从高一的重点班下来的,而且数学成绩都不好。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一、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 ……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上节所述,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形思维。

3、知识内容剧增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笮。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和“—36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将在三维空间中求一些几何实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还将学习“排列组合”知识,以便解决排队方法种数等问题。如:①三个人排成一行,有几种排队方法,(答: =6种);②四人进行乒乓球双打比赛,有几种比赛场次?(答: =3种)高中将学习统计这些排列的数学方法。初中中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i =-1,就使-1的平方根为±i.即可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渐学习到。

二、不良的学习状态。

1、 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

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不会巩固所学的知识。

2、 思想松懈。

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在我们丽水市的中考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拨性,同学们都很容易考得高分。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们国家的优秀大学还十分有限,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拨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你会后悔莫及的。同学们不妨打听打听现在的高三,有多少同学就是因为高一、二不努力学习,现在临近高考了,发现自己缺漏了很多知识而而焦急得到处请家教。

3、 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 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5、 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的讨论,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

三、 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 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

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1)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 课前自学,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 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4)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至交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使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2、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同学们要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为什么高中要学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3、 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学数学的几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