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课程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版式设计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版式设计课程总结

版式设计课程总结范文1

关键词 版式设计 课堂教学 学生 新形势

《版式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在20世纪90年代末,还未独立成为一门课程,但相关知识仍然是明确的。本世纪初,随着专业方向的细分与设计学科的发展以及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版式设计的复杂程度与日俱增,专业教学系统已明显地不能应对设计中出现的新问题,即本学科各专业课程的设计创意都必须通过版式设计来最终实现。专业的发展取决于教学质量和教学观念的变革。

一、版式设计课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进入21世纪,随着杂志、报纸、网页、影视等多种媒体迅速发展,版式设计人才成为社会急需,各专业院校逐步开设了《版式设计》课程,应该说,全国各大院校《版式设计》课程都刚刚开始起步。

1.版式设计课有助于相关设计软件教学目标的完成。如果只让学生学习软件操作的技术,没有了解学习这个软件的真正目的和意义,那么学生的学习就相当枯燥。版式设计课能激发学生学习设计软件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板式设计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力和软件技术,所谓“一石二鸟”。让课堂学习交错进行和互相影响。学生在基础课中没有计算机软件运用经验,要求他们运用软件对文字、图形、色彩以合理、美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会提高学生的趣味性,对字体的运用、图片的放置、色彩的搭配等通过软件来训练可以节约时间,同时掌握了计算机图形和色彩的特性,在板式设计课程中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板式的编辑规律,设计形式法则来安排设计各类精美而有审美艺术的作品,应用于不同的专业方向。学生对富有审美情趣的板式作品有了设计成就感后,自然增强了学习艺术设计的情趣和信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欣赏到国内外大量的版式设计作品,开阔了视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激发出学习软件的积极性。

2.版式设计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课程分支,而被称为美术的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都是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提高对美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如何去理解美和寻找美,能正确理解和评价分析一件设计作品,学会欣赏优秀的版式设计作品,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意境,让学生学会审视美、领悟美、捕捉美。老师在板式设计课堂中加以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作品和探讨设计作品的缘由,为何这样构图,以及点线面、黑白灰、空问、色彩等美术语言的运用方法和技巧,使得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版式设计原理和文字、图像和色彩组合构成法则后,审美评价能力和情趣也得到了一定提高。了解到版式设计应尊重视觉美学的自身规律,从而达到视觉感官的完美结合。创造想象力是人类最伟大的能力。而设计就是表达想象力的平台。学生可以创造性地把个人见解、设计对象以及版式等设汁元素重新组构,来表现版式设计的个人风格。学生对不同色彩、肌理、块面、紧密、动势等进行编排,编排出给人或紧张或放松或兴奋刺激或夸张怪诞的视觉元素,这就是版式设计的创造性活动,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意理念。

3.版式设计课可以拓展就业范围及提升就业能力。在企事业单位招聘条件中经常会看到要求有文字编辑能力、图形处理等方面的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传媒形态所占有的受众传媒消费时间也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作为传统媒体的学生应开阔眼界,触类旁通,踏着时展的步伐,多多关注时尚的相关艺术形态,不断积累和增强艺术修养和对时尚的敏感度,令传统的版式必须学会创新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在这个以互联网络技术为主题的崭新的信息大爆炸时代,更应该致力于将网络与设计、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开拓全新的视觉空间,使视觉文化成为新媒体版式设计的主导潮流。特别是网站普及的现代化企业,大部分工作人员都要求具有网站整体页面的设计和布局观,有较强的文字、色彩、图形设计能力,能独立完成网页设计作品,有较好的创造性思维及较好的审美观。

二、板式设计课堂过程中的新见解

版式设计课程是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如何教学是教师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课题。版式设计课程所尝试的“遵循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渐进安排教学任务”,“ 遵循教学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陈诉观点”,“ 遵循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方面进行探讨,总结课程教学经验,目的是学生对版式设计课程感兴趣及促发开拓创新思维,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具体手法如下:

1.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新体系

板式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因此,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是以“双核模式”为主线。以“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实行课程改革,注重学时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引导学时认识、了解市场,充分结合实际。与此同时,加强对教学的新形势、新内容的探索尝试。根据当代平面设计发展的需要,为了能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的把握学术前沿。加大学时创新设计的课时量。以新生、前瞻性的学术态度进行教学。

2.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推出以小组讨论、集中讲授、个别辅导、实际项目分析等教学方法,以课前调研、草图绘制、设计创新为特色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进行亲身体验的教学环境,重过程教学,分阶段讲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术科”体验、教学见习、教学实习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凭借观点辩论、专题讨论以及科研立项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教学创新能力。在《版式设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优秀版式设计作品的分析讨论和学生间作业讲评等实践环节,使之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还使学生能主动寻求课程中的反馈信息,形成对课程理论的认识和解决作业中问题的方案。

3.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通过“快题训练快速点评再次修改”这一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有意识地改造与重组,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将版式设计原理融入到对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的分析之中。在教学中始终强调基本原理的掌握需要循序渐进的一个学习过程,学生由知识的学习、运用、最终把握是需要通过每一步的训练来完成。因此,学习过程中各环节的过渡非常重要。通过“设计思路 —>设计难点—>设计方案—>小技巧—>主持人提示”的设计方式,让教材的学习者与主持人之间构成一个学习情境,将教学中的课题设计用于教材之中,通过由浅入深的案例分析和实战经验,让学生能从版式案例分析中掌握所呈现的设计技能,并能因教程的提示与要求领略并尝试运用这些技能,引导学生建立版式设计的整体实战概念。

4.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

版式设计课程总结范文2

“1+1”教学模式是指在版式设计教学过程中一位学校专任教师加上一位企业在职专业平面设计师组成的教学组织进行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设计任务组,并以完成该任务为目标进行教学。承接企业的实际设计任务时,则打破原有班级的界线,并以完成该任务为目标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学生兼有“学生”与“设计者”的双重身份,在完成设计任务课程的学习,熟悉工作流程,增强工作责任意识、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能力、养成职业素质。

2版式设计的解析

版式设计是研究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与艺术风格,注重创意的同时追求版面的编排表现手法与形式风格的独特性,避免设计过程的盲目、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对版面审美的认识,为设计工作岗位打好基础。版式设计范围涉及样本画册、包装、海报做招贴、报纸、网页设计等等。20世纪80年代末电脑数码技术使平面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促进了国内设计的发展。对平面设计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以往学习版式设计一般从版面的组织原则、视觉流程、三大元素编排构成、形式法则等等进行研究学习。是一个非系统的学习过程,缺乏实践性的教学、表现手法单一(剪贴法使用比较普遍)。一个成功的版版设计,首先明确客户的目的,并深入了解、观察、研究与设计有关的方方面面,简要的咨询是设计良好的开端。版面离不开内容,更要体现内容的主题思想,用以增强读者的注目力与理解力。只有做到主题鲜明突出,一目了然,才能达到版面设计的最终目标。

3“1+1”教学模式

3.1“1+1”教学模式的特点

首先,改变传统教学只有学校专任教师进行教学的格局。学校专任教师加企业设计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教学任务根据个人能力的所长进行分工,通过企业设计师的技能弥补专任教师实践技能的不足,取长补短达到教学更高的平衡点,实现培养真正的技能型人才。其次,“1+1”教学模式是教学内容、形式的多元化。企业实际项目由设计师引入正常的课堂教学,使教学更商业化、设计技能的培养更符合市场对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要求,使学生兼有“学生”与“设计者”的双重身份;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更加充实。再次,教学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改为企业教学、案例教学发展为项目教学、教师间的沟通与学生问的互动得到加强,学生可以模拟身份,按企业结构进行任务的分配。提前让学生感受公司企业运行机制的情况,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对自己今后岗位定位做铺垫。

3.2“1+1”教学模式的优势

优势一:授课教师结构。企业兼职教师的聘请是通过企业推荐、学校按专业要求进行严格的面试、笔试、试用而择优录用的。并具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完成项目设计,良好的沟通能力、诚实正直,积极向上,擅长与人合作人事,工作认真、勤奋、责任心强、能吃苦;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良好的职业经历,始终保持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校内专任教师具备良好专业理论知识、善于与学生的交流、具有极强的团队精神与协调能力、认真负责的态度敬业精神。优势二:授课内容及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自身优势,把企业实践项目引入课堂教学,甚至可以把上课场地由学校引到企业,使学生更早的接触未来工作岗位情况、及相应的了解企业运行模式。内容由原先教材的案例式的教学内容改变为项目式的教学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学习方法、行为习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优势三:学校专任教师和学生的各自身份的改变。学校专任教师由原先的教师改变为设计师及设计管理者的三重身份,即“教师”、“设计师”和“设计管理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兼职教师一起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进步。学生也肩负着双重身份,即“学生”、“设计师”,在学习的过程按设计师的身份要求自己,接受项目式教学及完成项目设计。同时也得接受企业式的考评来体现学习的成绩和价值。优势四:教学内容的市场化价值体现。引进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教学,所完成的项目成果直接推向市场实现它的市场价值。这样也带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职业规划制定。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真实性、具体化,即可体验到学习成果带来的真实喜悦感。

4版式设计课程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地位

所有的商品都需要通过视觉形式展示出来,最直观的视觉形式就是平面设计。而平面设计专业人士普遍认为,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的核心。所以版式设计课程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关系的平面设计专业创意的表现及形式的表达。优秀的版式设计可以更加生动表现主题内容,反之则反。如果平面设计教学想更好地传达及表现设计意图,就要把版式设计放在重要的地位。书籍、杂志、报纸、包装设计、招贴设计、非出版物的设计、网页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其内容均与版式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

版式设计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教学模板;模板化;经验积淀;知识传承;教育标准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毕业论文模板化的探索与应用范围拓展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19-19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3日

一、引言

高校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该问题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高校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经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证明教学模板化是一种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二、模板

模板一词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分别给予了不同的解释。最常见的模板概念是浇筑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该系统由模板、支承件和紧固件组成,常用的模板有多种类型。浇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它能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准确,装拆方便,可多次使用,并且施工成本低、效率高。

模板是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积淀,是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播、传承的载体。使用模板可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要做的事情。模板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总结和积淀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结构、内容与版式的文档,是个人与组织学习成果组织内转化或社会化转化的一种方式。模板化的含义有二:一是模板的设计、应用、总结、完善的循环过程;二是模板系统应用范围拓展的过程。

三、教学模板: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将上述模板概念引用到教学中就形成了教学模板。教学模板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行优化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的结构、内容与版式合一的文字载体。教学模板的功效:一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二是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方法;三是老教师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积淀与传承的工具,是培养年轻教师的一种有效方法;四是保证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市场营销专业常用的模板有:1、毕业论文类模板,如市场开发策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等;2、课程设计类模板,如市场调查报告模板、产品调查分析模板、价格调查与分析模板、分销渠道调查报告模板、广告策划书模板、营业推广策划书等模板;3、作业类模板,如门店调查与分析报告模板、营销案例分析模板、广告分析模板、价格分析模板、思考题答题模板等;4、实习类模板,如毕业实习报告模板、实习证明模板等;5、学生竞赛类模板,如创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职业生涯规划模板等;6、其他类模板,如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册模板、试题模板、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模板等。

毕业论文模板是涉及内容最多,完成难度最大的模板。毕业论文模板在我国高校早已使用。目前普遍见到的毕业论文模板是结构型模板与版式型模板组成的二合一模板(可用于教师指定题目和学生自选题目的论文写作)。市场开发策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是由结构型模板、版式型模板和内容型模板(内容要求到二级目录和具体分析与写作方法)组成的三合一模板。这样的模板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实用的市场开发策划书、商业策划书、营销策划书的结构和内容及写作技巧,还可以从技术层面有效地解决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抄袭现象、写作功底薄弱、选题过大过宽、论文格式不符合标准等问题。

“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毕业论文模板化应该是毕业论文规范化的有效方法。毕业论文模板化的优点十分明显:1、易控制选题范围;2、便于教师的指导;3、便于毕业论文的评价;4、可预防论文的抄袭;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6、有利于解决教师不足或教师能力不足等问题。

毕业论文模板化适应于各个专业,每个专业可以设计多个难易程度不同的模板(难易系数不同)供学生选择,毕业论文模板化的关键是模板的设计。毕业论文的适宜性、难易程度能否实现论文写作的目的,决定于毕业论文模板的设计。毕业论文模板设计的原则应该是:1、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2、具有现实的实用性与未来的发展性;3、具有知识运用的综合性;4、具有主要方法的应用性;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毕业论文模板化可以很好地实现毕业论文写作的作用与意义:“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四、教学模板的设计

(一)教学模板的主要类型。文档模板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即结构型模板、版式型模板和内容型模板。教学模板一般是二合一或三合一模板。教学模板从内容和用途划分,可分为毕业论文类模板、课程设计类模板、作业类模板等。

教学模板还可以按照知识的广度和内容的深度两维坐标来划分。知识的广度分为课程、专业和综合。课程是指单门课程的知识;专业是指两门及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的知识;综合是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综合知识。深度分为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创新。这样,教学模板就可分为九种类型。(图1)

课程学习模板是难度最低的,难度最大的模板是综合创新型模板。毕业论文一般应采用创新类模板,如营销策划书、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等;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应采用应用类或专业学习类或综合学习类模板;日常教学应采用课程学习或课程应用类模板。

(二)教学模板设计流程。教学模板设计的起点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用量最大的教学模板是课程学习或课程应用类模板。课程学习或应用类模板设计的流程,见图2。(图2)

1、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专业的核心能力是一切教学模板设计的依据。每个专业都应明确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依据社会需要和专业特点确定),以此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2、确定课程的核心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是市场开拓能力。支撑市场开拓能力的是营销策划能力和推销能力。就市场营销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是营销策划能力。

3、确定课程的核心内容。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有三:一是营销战略组合(包括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二是营销目标的确定;三是营销策略组合(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

4、设计课程教学模板。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板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学习类模板,如营销案例分析模板、广告分析模板、价格分析模板等;第二类是应用类模板,如市场调查报告模板、产品调查报告模板、价格调查报告模板、分销渠道调查报告模板、促销调查报告模板等;第三类是创新类模板,如营销策划书、推销策划书、广告策划书、渠道策划书、营业推广策划书等。

5、教学模板的不断完善。在使用前要进行模板的检查和修订;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使用后要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保证模板的质量水平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教学模板的标准结构。标准的教学模板不仅仅是一个三合一(结构型、版式型和内容型模板的组合)的结果型模板,还应包括指导模板使用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标准。技术路线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模板,可以指导年轻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评价标准可以提示学生使用模板的主要关注点,还可以指导年轻教师如何进行作业的评价。

(四)教学模板的系统化设计。这是从最终培养目标出发,设计一个最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的综合创新型的毕业论文模板,以毕业论文模板指导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模板,形成一个密切关联、子母支持的模板系统。(图3)

市场营销专业可将营销策划书作为毕业论文模板。但仅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营销策划书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按营销策划书的内容进行分解,将分解的部分内容落实到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各个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也就是用营销策划书的内容统领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这样就把毕业论文的写作与事前的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完成了市场的调研、分析与预测,毕业论文只需完成策划部分的内容即可。

五、从模板化到标准化的思考

教学模板化的过程是确定学生学习目标的过程,是保证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是培养年轻教师的方法和过程,是实践教学科学发展的过程,也是探讨教学标准化的内容与方法的过程。

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脸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GB/T 2000.1-200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标准化的明显优点是奠定基础、满足需要、保证质量、避免重复、统一协调、节约高效和快速学习。

“美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发起了‘标准化教育’的改革运动。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比较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课程及其相匹配的教育评价系统。改革迄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生学术课程的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不影响教师和学生个性、特色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适度标准化,应该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模板化是标准化教育实现的一种有效方法。

六、结论与建议

教学模板的形成是依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培养学生能力需要的交集,教师及教学团队进行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优化积淀;教学模板对学生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和知识转化能力的高效方法;教学模板对年轻教师的作用是知识、经验、技能和教学模式传承的载体;教学模板对学校的作用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持续提升的方法。

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如有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的问题,模板化能从技术层面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从毕业论文模板化到各个教学环节模板化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还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教学模板化;我国可以将教学模板的质量、数量和系统性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观测点。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N].2004.4.8.

版式设计课程总结范文4

新媒体技术的知识衔接

要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并且被新媒体所识别和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所用到的技术从现在来看应包含PDF、XML、CSS、JavaScript和HTML5等。除PDF外,其他各部分如果独立讲授给印刷专业的学生,其内容和传统印刷课程的联系较少,理解难度大,相应的训练还非常不足。在现阶段,新媒体内容生产和制作的市场远不完善,供需双方都还在摸索,学生以此作为职业方向的市场成熟度还非常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找到一个将上述新技术和传统印刷课程结合的平台就非常有必要,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能深入接触新技术、新问题,同时所学内容在当前印刷业中也有用武之地。基于这个分析,数字印刷的印前工艺可以充当这个平台。因为数字印刷的印前工艺和传统印前总体相似,且数字印刷也包含了不少新媒体内容制作所必须掌握的IT技术。比如版式编排、字体、图像处理等方面和传统印前是一致的,PDF文件整理、色彩管理等既与传统印前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部分则正好是新媒体内容所必须了解的。除此之外,数字印刷的核心特色是数据的可变性。数据整理离不开数据库技术,这是印刷工程之前较少接触的信息技术,同时也是向新媒体技术转型绕不开的内容。因此,针对可变数据印刷,可以在印刷工艺应用的基础上,逐渐熟悉和掌握数据库技术。在这个问题上总结出“XML+InDesign”可变数据印刷教学内容。该内容既包含了传统的版面设计基础,也加入了必要的信息技术内容,如XML单纯提供数据(内容),InDesign则提供版式,二者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可变信息的版式化。该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ML基础、多种文件导出XML数据、XML修改与验证、InDesign样式、InDesign与XML、XML导入InDesign、标签映射、样式与标签映射、输出PDF等。从实践效果看,InDesign作为专业排版软件为广大学生所熟知,而XML作为数据存储工具相比于其他专业数据库更易于被大家所接受,尤其是在学生学了一部分网络知识之后,对HTML的认知会迁移到XML上来。

新媒体技术教学体系

XML与InDesign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可变数据印刷。XML还是各种数字媒体常用的内容存储格式。而InDesign的应用也不仅仅是排版,除了可变数据之外,InDesign还支持JavaScript开发的脚本,这些脚本可以为版面设计提供各种自动化工具。因此,以大家熟悉的InDesign为平台,学生可以把JavaScript作为印前开发工具,也是在传统平台上实践新技术的一个方式,从而为数字内容制作的转型做好技术储备。JavaScript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该脚本语言和HTML5实现在各种媒体上以恰当的格式内容。

总结

版式设计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网络流行文化;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217-03

一、信息时代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特点

当代人的生活已经完全被互联网、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终端所控制。互联网早已脱离单纯的“抽象”形态,真正地融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除了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新闻消息,还能真正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和棘手的问题,配合信息时代同步发展的网络、科技、交通运输等各项领域,在为资源共享和信息交互的发达化建设不断添砖加瓦,把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真正联结在一个地球村中。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里互联网用户的生力军,他们的生活可以说已经完全被互联网所包围。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学生们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求人不如求己的“百度一下”,任何消费欲望都可以在商场试穿过后上网“淘一下”,任何作业内容都可以开个文库“复制粘贴一下”,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变得越来越信息化、简单化,而他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以校园学习生活为例,曾经需要校方统一帮助采购的教材,现在可以直接在网络商城中选择到价格更低且足不出户就送货上门的同一版本;曾经需要老师在课堂上以板书或PPT格式传授的知识点,现在可以直接在网络文库及资源共享平台中找到,甚至可以搜索到国外的更全面、更新、更完善的资料素材。国内外也有许多高校开设网络课堂,预先录制好电子视频课件,上传到相应网站,在学生有需要时,可以直接点击链接进入免费的网络课堂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和知识。课堂不再局限于粉笔黑板阶梯教室,通过互联网,一个显示屏、一只耳机,教与学的过程就被轻松地实现了。

也就是说,学校和老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获取经验的唯一渠道,并且学生在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资源的模式更便捷、更具有时效性和高效性,有时甚至信息的接收效果还要远远高于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授课的形式。学生点击资源链接获取想要的资讯,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他们通过自己的筛查、选择,有目的性、有兴趣的去接收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挑战,也是对高校教育者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的一种考验。

互联网在高校艺术类教学领域体现出的冲击和影响显得尤为明显,这不仅取决于我国当前阶段高校艺术类教育发展迅速的现状,也取决于艺术类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艺术类的高校学生具有特立独行、个性张扬的特点,他们喜欢也擅长走在潮流前沿,艺术类的学生走在校园里往往很容易被人一眼认出,他们从衣着打扮到言行举止都喜欢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艺术类学生的作息习惯往往不太健康,经常是黑白颠倒的“夜猫型”学习方法:白天缺勤或是课上睡觉,越到深夜越进入创作状态、越有灵感。而他们深夜获取灵感和咨询的平台,往往就是互联网。也就是说,高校艺术类学生的大多数课程其实都在以“自学为主”,他们对所谓学校和老师给予的信息时常持否定或拒绝态度。这种特点一方面源于艺术类学科本身评价标准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是艺术设计学科本身的魅力所在之一,学生有权利质疑老师,也有权利为自己的作品鼓掌叫好,所以要想真正的吸引学生,除了要了解学生多元化的喜好,教师本身需要有极强的专业功底,有拿得出让学生信服的作品;另外一方面,也源于艺术类的教学资源的更新速度极快,很多艺术、设计的第一手、展览讯息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教师若在学生之后掌握相关资讯,那么以后教学工作的展开将会相当吃力和被动,能否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是能否赢得课堂主动权的关键。

二、传统高校艺术设计类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

艺术设计学科是综合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综合性学科。实用功能是它的本质,也是它的最终发展目的,审美功能是它的附加价值,也是它的高级发展阶段。实用功能理性,审美功能感性。值得思考的是,一件好的艺术设计作品往往会因为优秀的功能性而获奖,却因为“不谋而合”的审美情趣或装饰性的“附加功能”而最终被消费者带回家。

传统的高校艺术设计类教学侧重于单一功能性创造力的培养,因此课堂内容的设置会略显模式化。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形势下,以上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艺术类基础课程没有专业分类针对性,简单举例比如设计类的三大基础学科(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时,教学内容及方法应做相应调整。比如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接受色彩构成课程的时候,教师课件中的PPT案例内容就应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教学的重点也应该根据专业本身的特点进行修改。传统的高校艺术设计基础学科往往采用学大纲的内容,规定好教学日历,这本身就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的。第二,课程作业形式单一,作业内容死板陈旧。许多艺术设计类课程的作业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刚刚起步的阶段,即不结合当前设计类课程的发展趋势,也不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比如海报设计或招贴设计的课程作业,70%左右的老师都会选择以“保护环境”为题的公益海报作为最后作业,学生提不起兴趣,原创性大大降低,导致每个学年积累下来的作业日趋雷同,水平每况愈下,着实不利于教学成果的验收。第三,教师授课模式枯燥单调。“念PPT”是大学生最为反感的教学方法,加之艺术设计类课程本身的外向型、融合型、借鉴型特点,以及艺术设计类学生本身的特立独行和叛逆,“念PPT”或文字过多、板书过多、强迫记笔记等教学方法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以版式设计内容为例,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版式设计非常侧重“模板”的使用,也就是说在课堂上直接采用粉笔板书的形式画给学生几个通用形态的版式网格,学生在执行设计作业时可以直接嵌套使用。当然这并非完全否定此种教学方法,毕竟艺术设计学也需被归类于经验学科之中。只是随着新技术和信息传播渠道的发展,版式设计已经绝对不仅仅局限于书籍报刊,手机APP程序以及平板电脑的普及导致阅读媒体翻天覆地的改革,人们对版式设计中的“设计感”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视觉体验这一过程本身的质量。手机APP及平板电脑APP的阅读器支持特效翻页、局部放大、动态图片、视频播放、音频播放等多重附加功能,能更好地满足阅读时信息接收者的多重需求。这就要求版式设计师最起码要了解版式设计即将运行的媒体平台的性能、操作方法,以及最终可能实现的视觉效果。这同时也要求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执行者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对此类延伸学科做充分的调研和准备,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更与时俱进地传播先进设计理念。而鉴于视觉感受往往优先于其他感官知觉这一人类本能,更多时候,艺术设计类教学的展开其实是更需要围绕“看”和“感觉”来培养设计灵感的,这不但能让艺术类学生直接对已有设计作品产生直接的视觉印象,更有利于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揣摩和借鉴。鼓励学生多看,在课堂上采用多角度,多方位的综合性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不仅能够吸收老师传授的经验方法,更能及时地与当下正在发生的设计事件接轨。

三、积极利用网络流行文化创造全新教学模式

网络流行文化源于当代大学生,也兴于当代大学生。所谓“网络人才多”,其实就是指那些无法在现实社会以真实身份直接表达自己奇思怪想的人。他们作为当代互联网文化的弄潮儿,在创造流行的同时也深深地被流行所影响。作为高校艺术类学生,他们渴望被认同,渴望创造极限,也经常满腔愤怒,很多话没有办法向学校、老师表达,于是他们都发泄给了互联网。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微博、朋友圈里找到那些让人又爱又气的经典语录和奇葩考卷,随之而来的是被总结成套路的网络流行语。想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抗拒和愤怒,从他们深爱的网络世界下手是最便捷的途径之一,充分利用学生们创造的网络流行文化武装自己,除了能够更好地推进教学工作展开,也需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

利用网络流行文化促进高校艺术类教学,需要教师首先放下所谓“师长”的架子,不需要过分渲染自己在课堂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在高校艺术类教育学科中,学生完全有不喜欢任何一门课程讲授风格的主动权,或者反过来说,高校艺术类教育工作从事者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喜好程度。建议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尽可能以谦虚、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对话。面对学生的想法,提供参考意见而不是全盘;面对学生的质疑,虚心接受而不是恼羞成怒;面对学生的不屑一顾,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授课风格、授课理念,甚至举止、衣着,而不是“破罐子破摔”。

首先,放下师长的所谓“身段”,虚心向学生请教。互联网的世界比起真实的世界更显精彩纷呈,更显人才辈出。在我国,许多国际范围内先进的艺术设计类、艺术设计教育类相关资讯都是由互联网媒体率先引进的,它具有更好的时效性也更有利于艺术设计研究者反复揣摩吸收,同时他也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供国内外的专业人士提供想法,一同探讨。也正是因此,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时效和免费等诸多优点,把艺术设计类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两个角色摆在了同一个平台内的同一起跑线上,学生和老师可以同时在互联网世界寻找到精华的资源、吸收大师名家们的佳作和点评,而基于学生平时花费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大大超过老师,他们找到类似资源的可能性也更高。不仅如此,随着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外语水平的日益增高,出境旅行、出境求学的比例也随之升高,学生之间相互渗透的外国优秀艺术设计类资讯网站也在学生中日益流行起来,许多国外先进教育中已经在摒弃的东西我们却仍在坚持,更容易导致学生的误解和反感。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领域,作为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科的教师,相比于学生来讲,接收能力和适应能力方面是占下风的,因此我们更要虚心向学生讨教,彼此作为经验交流的艺术设计伙伴,平等地对待对方的设计理念和构想,以耐心的鼓励和谦虚的态度去与学生交流,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专业素养的丰富。

其次,了解学生可以从互联网流行文化入手,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学生的“密友”。微信、微博、QQ空间,这些学生们每天都在用的手机、电脑程序,是暴露他们最柔软、最本质内心的世界,他们眼中的“好”与“不好”会在这里最直接的呈现。如果老师们都能成为自己学生的圈中好友或者互相关注的粉丝,那么师生之间课堂上的严肃气氛就可以被一个可爱的动态表情所化解,逐渐地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彼此的相互信任,这将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以及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

第三,通过网络流行文化中的一些网络流行语,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点缀和修饰,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活泼,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校课堂中的大学生往往就是这些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如果老师在讲课的内容中能够突然提及一句“何弃疗”或者“十动然拒”,那一定会让学生觉得笑料十足并颇感意外。除此之外网络流行语还可以延伸成为作业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比如前段时间网络上非常火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就是一个非常有画面的商业插画作业题材;或者之前广为流传的“凡客体”就成为非常经典的广告文案,学生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摸索创建类似的广告文案写作;再或者网络世界带动的“扁平设计”除了影响到UI界面、VI系统之外,还可以同样影响一下学生的室内设计或服装设计。总之网络流行文化是一个综合的、交互的、幽默的、包容的大学科,教师可以通过他在教学环节中设计更多巧妙、吸引人的“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更强烈更主动的兴趣,这对教学效果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总之,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科的教学工作是需要随着学科门类的细分和学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多而有所改善和推进的。面对学生们越来越严苛的学习氛围要求和学习内容要求,高校艺术设计类教师应在不断丰富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同时,着重观察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需要,有的放矢地去完成教学任务。而网络流行文化正是能够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学习状态、学习心得和学习感受的最直接平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丰富信息和可能性去创造更有效的价值。互联网已经把高校艺术设计类教学带入国际化轨道,让我们能够马上看到自身尚存在的错误和不足。作为为中国艺术设计发展培养明日之才的高校艺术设计类教师,更应该主动把自己推到信息时代的封口浪尖,与学生一起接受丰富的流行文化洗礼,以更好地完成新时代新形势赋予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开沛.试述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其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版式设计课程总结范文6

本论文主要内容是关于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培养方向、主要软件应用教学、教学措施等实践研究,在教育政策主流、分析了此专业特点,重点结合高职学生年龄特点当前状况和就业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及横向交流,憧憬高职教学的美好前景。

关键词:高职 平面设计 技能培养 教改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根据高职学生状况确定平面设计专业职业教育的培养措施

平面设计专业的市场就业前景

《楚辞》:“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优秀的职业者适应这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他们提供终身的继续教育机会,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内实习,校企合作、短期的工学结合形式,科学合理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系统。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平面设计专业随市场经济发展应运而生,在广告业、演艺界和人们业余娱乐生活需求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平面设计行业如映日荷花一样开得旺盛,越来越娇艳。

平面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科目,内容丰富,观念性、操作性强的科目。想象空间无止境,美仑美奂的空间等特点,特别适合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学习,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在摸索一个科学实用的可以开发学生个性的体系式教学的学科, 符合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在就业方面大多数广告企业、报社及出版社、教育机构宣传都需要高素质、实践技能熟练的平面设计能手。待遇及工作环境非常适合高职生,特别是印前制作和平面图像处理等工种或相关管理工作。确定出对应市场且符合学生能力,又适应教学情况的培养方向为:印前制作人员和图像处理人员。

二、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最有效实用的教学措施

赖格卢特对教学设计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用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掌握和升级。本着为高职学生就业服务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科学操练平面设计软件技能,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有效的成果,下面列举几个平面设计课堂教学实践环节。

1)设计基础课以简化理论重视操作教学改革

在高职的平面设计基础课中,书本上的软件应用与企业事业软件产品应用大相径庭,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状况,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终于研究出了复合型教学的方法:采取复合型教学内容,简化推导计算及理论研究,引导学生重在反复操练与企业有关的软件应用。

2)字体美化课的幻化设计操作

平面设计的宗旨就是让打造视觉美的效果,包括图像和文字及音乐,因此以前简单的字体如黑体,宋体,姚体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告平面设计的美感需要了。在高职平面设计课中,在课中经过教改,指导学生运用POP字体,创意字体的教学操练。主要课题是从美学角度进行POP字体训练,梦幻字体训练,连字训练、工程装饰标题字的设计制作训练等。陶治学生对美的鉴赏和时尚元素融入字体设计中以实物的形式展示出来。

3)版式设计课教改,培养高职学生视觉美欣赏及设计能力

在高职院校版式设计课,将更加注重实战式教学轻理论据推导及研究。直接在机房电脑教学,把版式设计图形设计字体设计与设计软件教学更好地融合一起更直观地教学:

第一步:引导高职学生对版面设计认识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版面设计基础教学不能用单纯理论性语言描述,一定要让学生直观性地了解,可以借助PPT,学生实作边操作边引入此学科。这环节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引导学生把主题作品不断修改,通过老师的建议融入美学元素时尚元素,在专业课中再次提及“版式”时学生就不会感到迷茫。老师必须对同学们的作品作出专业性评价,多展示优质作品,从视觉上熏陶学生进而让他们产生极强设计欲望,不仅会设计更会讲出理念,渲染作品内涵。避免了课堂中枯燥、无趣抽象、云里雾里的弊病。

第二步:了解企业专业人才需要,科学地设计命题

根据每个高职学生兴趣结合企业市场实际情况,专题欣赏主题版式设计内容,与国际平面设计接轨,拓宽眼界及升级设计理念,融合传统美学和西方美学,学生实习课走向企业,参观设计作品参与设计实作,重点对学生进行印前制作和图像处理训练,,最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师和企业指导人员的指导确定个人本次排版设计课程的创作主题。

第三步:科学指导学生胸有成竹,设计定稿。

经过酝酿一周时间,根据老师指定的主题设计,学生收集音乐、图案文字资料模拟排版阶段,指引他们运用圈画、拼贴等方法融入时尚美学元素最终很细腻地把设计意图表现出来最终确定。

由于设计意图的信息量大,学生在应用软件时感觉混乱,不知所措,这就需要老师细心指导和讲解,理清思路,突出主题。在各个软件应用(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等图形处理与InDesign的排版设计结合应用)过程和软件效果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和讲解。第四步:以学生的主题设计作品展览来考核学生成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作一幅作品打印出来,通过剪切,装裱等方式以产品实物形式进行比赛,评选,每小组派一个同学陈述创作思路以及新颖处及亮点,从作品内涵和视觉效果作综合阐述,最后作出评选。把学生平面设计作品展示作为一个教学重要环节,不仅是学生了解自己实力也是学生向企业推销自己的过程。

另外: Adobe Illustrator专题软件课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总结此课程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动手能力(手法)的提高,综合软件应用能力、重点加强了设计与应用VI课程,VI设计市场实例带动教学和实践训练,切合设计与市场重点,尽可能达到前瞻性、应用性和示范性的统一;教师讲解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图文音乐并茂;展示欣赏经典标志及企业VI设计方案了解世界广告设计前沿。

除了基础VI应用以外,重点操作名片的设计制作,名片尺寸大小的精确,名片信息,字体,标准色和优雅图案把握。带领学生反复操练企业信封、信纸、文化纸袋等的设计制作,重点提醒尺寸把握、品味设计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个性创造力,提出合理化建议。例图如下:

在综合性设计中,重点培养高职学生具有高素质,职业敏感性的人才,对适合从事平面制作方面的同学强调软件的熟练掌握。

四、平面设计课教改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更好地为市场服务

对于传统的突破和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挖掘学生专业潜力的同时,提高教师自身职业能力。要想让学生顺利走入市场,必须强调职业教师要真正融入行业市场,通过与企业的亲身接触了解他们的人才需求方向,了解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达到与企业结合教学弥补学校教学与社会脱节的不足,进而在校园的教学中达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准确无误的模拟真实就业市场,保证学生的顺利就业和市场的协调发展,所以说市场成为改革的推动力。

最近三四年对几届高职学生开拓性企业模式教学实践,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良好,源于在教学中注重与企业联盟,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优势,因此深化教学改革的势在必行。以课本为基调,必须在教学和就业之间长期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调动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平面设计配色全攻略 》 作者: ArtTone视觉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