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范文1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校区;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58-01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实现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吸引力的必由之路。为此,校企合作也是近年来,中职学校关注的焦点,但在实际运作当中,尽管学校甚至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出现了一边热,一边冷的格局。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面向现代电子技术行业,适应高科技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现代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可从事现代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电子工艺与质量管理、技术支持、工程施工、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作为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理论结合实际显得相当的必要和重要,而作为中职学校,要搞好专业的教学,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是上上之选,本文将结合专业本身特点,谈谈其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对象的选取标准

1.具备较为完整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岗位群作业流程和岗位;

2.具备较强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并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

3.具有培训资质或相关人才储备;

4.能大批量消化吸收应用电子技术类相关人才;

5.应用电子技术类人才在其业务中所占比例不低于50%;

6.有相关意识的企业。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人认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主要模式主要有几下几种:

(一)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上的校企合作

这个阶段,企业并不实际参与较为实际的教学工作,当通过行业专家座谈的形式,结合行业用人需求预测分析,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和修正提供建议,并就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良好互动,避免避免造车。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实现校企共同编写教材,设计实训项目和案例,共同设计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并参与考核。这一模式企业人员参与校企合作可以通过支付相关报酬给予弥补。

(二)聘请行业专家授课的校企合作模式

这一阶段是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业务流程均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实训环节教学采取直接聘请行业专家授课的形式。这种模式主要的优点在于其实施比较简单易于控制调整。这个阶段,为吸引企业参与,可以采取资源互换的模式进行,甚至业务上支持的模式进行,比如学校的给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企业专家为学生提供指导的方式进行。

(三)订单培养模式

针对较为大型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需求机构,可以采取订单培养的模式进行合作,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着手:

1.校企双方进行严谨论证磋商,确定订单培养方向、规格、质量,并明确相关责、权、利,同时签署相关协议文件。

2.制定学生选拔标准,筹划招生事项。

3.选拔学生,成班。

4.校企双方按照既定的教学分工,组织教学。

5.及时调整修正教学内容。

6.学生毕业技能考核。

7.学生进入企业。

8.总结办班经验。

这种模式,校企双方全程参与每个环节,需要保持紧密沟通,双方合作的范围深入广泛。

(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于把教育作为产业来运作,企业参与其中的目的就是获得经济利益,前提是企业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领域具有强大实力和影响力。这种模式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能调动企业所有能量,企业是全程参与的,包括招生、教学、设备投入、实训基地建设等,这种模式有利于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技能系统化的传递给学生,同时可以完成学生的职业化,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五)企业校区

顾名思义就是把企业作为学校的一部分来进行运营管理,这种模式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使得多方受益。其主要的做法是把学生直接安排在企业,有企业承担相关的食宿,同时负责相关的教学设备投入和建设,采取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有学校委派教师定点管理和课程设置,企业的员工可以委托学校进行业务培训和理论指导,也可以参与弹性学制的就读提升学历和理论素养,使得双方能够资源共享,利益最大化。在操作层面,学校对企业承办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资源投入进行补偿,最好的做法是政府能够在用地和相关政策上给予照顾。这种模式的难点在于合作双方要建立全面互信关系和保障前期资金投入。同时,也要求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能够在建制和质量上有保障。

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校方应有的两个意识

(一)投入意识

在该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校方一定要有投入投资的意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必须舍得无论在资金、人才或是资源的投入,不要有坐享其成心态。

(二)学生受益就是最大收益,学校不牟利的心态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学校在合作当中要谋取一定的利益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作为学校,一定要有不赚钱,不为利益,以学生受益就是最大收获的态势开展相关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合作的公益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范文2

关键词:创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用

引言:

现阶段我国对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也在不断增多,但大多高校都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符,不仅导致学生就业困难,也不利于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需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既需使学生学习全面的理论知识,也需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出创新型电子技术人才。

1、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技术产业还存在较多问题,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电子技术有关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而我国电子企业的工作人员缺少创新思想,难以满足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电子技术产业结构较为复杂,所覆盖的知识范围较为广泛,而我国缺少综合性人才,难以有效促进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电子技术的规模较小,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我国电子技术产业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较为依赖以往所产生的数据以及信息,该产业进入我国时间较晚,因此产生的数据较少,导致我国电子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电子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需保证电子Aphn5cmgIfq2LG8aQGCqZYteqDrtzDr7Mv3ixzCHdBc=元件的质量,而我国所使用的关键元件大多从国外引进,使得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现状都与我国缺少创新型人才有关,因此需改变对人才的培养模式[1]。

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缺少创新

电子产品更换的速度较快,因此对创新能力要求较高,而我国电子技术产业缺乏创新人才,从而阻碍了该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较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无法将知识应用在科研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对有关知识的主动思考,在工作过程中难以进行创新[2]。

2.2教学内容缺少创新

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有关知识与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而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缺少创新,教材大多由高校的专业教师编写,部分理论知识脱离了我国电子技术产业的实际发展,教材内容也无法做到及时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使用传统的知识进行教学,此类知识较为陈旧,无法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学到现阶段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并且所学习到的知识与工作需求不符,使得高校无法培养应用型电子技术专业人才。

2,3缺少资金投入

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对各类电子元件的依赖度较高,电子元件的价格较高,而高校资金有限,部分领导对该专业不够重视,对实践过程投入的资金较少,高等院校实验室条件有限,无法开展较为先进的科研项目。学生实践过程中也无法使用最先进的电子元件,实践过程中学生操作有限,不能有效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过程中,对电子技术有关理论知识缺少深入的研究,使得学生操作能力较差,缺少创新能力,高校培养出的实践型电子技术人才较少,也阻碍了该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3]。

3、创新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3.1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往教师仅让学生学习与电子技术有关的理论知识,对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了解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让学生进行实践,电子技术专业的知识较为抽象,涉及到的知识也较为全面,让学生及时进行实践有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也可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熟练的操作,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并组装电路。以往教师对实验课不够重视,仅将其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使得学生忽略实践过程。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同等重要,教师应将其同步进行,并且对实践课程的操作也进行严格的考察,使学生能够顺利并正确使用有关软件以及仪器。

教学模式的创新可贯穿大学阶段的始终,不仅可应用于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中,也可应用于毕业设计阶段。以往学生在进行答辩时,答辩小组由本校教师组成,部分高校教师仅在学校中进行教学,对企业需求了解较少。学校可聘请一些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在他们确定课题时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选择的课题基于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也符合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技术人员可在答辩过程中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价,使学生对自身能力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有利于他们对该行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3.2创新教学内容

现阶段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理论教材较多,但部分知识较为陈旧。电子技术知识发展速度较快,应及时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更新,使学生能够学习最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并且根据电子技术专业发展的需求对实践教材进行设计,实践教材能够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科学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正確使用相关设备,有利于科研过程的进行。教师也应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模式,以往大多以书面考核为主,考核模式单一,难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应加大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核力度,也可将学生获得的证书加入最终的考核,鼓励学生在校阶段参与竞赛,学生可在比赛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也可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进入电子技术企业进行参观,使他们对该专业的实践过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4]。

3.3加大资金的投入

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我国部分高等院校的科研条件有限,学校缺少实验室,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无法使用最先进的设备。高等院校应加大对该专业实践过程资金的投入,增加校内电子实验室的数量,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购买先进的设备。也可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指导,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较强,并且对电子技术产业最新发展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学生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可不断进行创新研究。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也能够培养出符合该专业发展需求的实践型电子技术人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范文3

1.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基于工作过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工作范围为学习领域的组织边界、以行动领域为学习领域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这是一种以“三个一致”为特征的课程组织模式,即: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培养学生三个层次的能力,即专业基本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1.1.1专业基本技能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本技能是本专业高学生在人才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这一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属于第一层次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够真正地在企业“留得下”。

1.1.2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高职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它应包括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社会适应能力是企业考察高职毕业生是否“用得上”的重要指标。

1.1.3专业发展能力

专业发展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冲突的处理等)、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具备专业发展能力的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后将逐渐表现出优越性,形成高职毕业生进入职业生涯后的可持续发展因素,是决定毕业生是否“能发展”的主要指标。

1.1.4形成了生产或工作过程导向的“生产型”教学方式

“生产型”教学方式,是依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以项目形式呈现生产或工作任务,通过营造企业生产或工作环境,按照生产或工作过程组织教学的教学方式。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主要采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系统仿真、生产型实训等教学方法;旅游类专业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实景教学、项目教学、实务操作等教学方法。依托“职教新干线”、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建立了教师和学生个人空间,开发了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利用网上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实现了空间资源课程教学和互动交流。已建成网络资源课程6门、培训资源5个,全部资源已经上传湖南省职教新干线。

1.1.5构建了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与企业密切合作构建了包含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的“三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实验、课程(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生产型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校企共同建设生产型实践教学基地、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制定实践教学方案、组织实践教学、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达到50%以上。学生在航空企业或沿海企业进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制定实习管理与考核制度,指导学生实习全过程,以学生作品为主、毕业设计或实习报告为辅评价学生实习成绩。

1.1.6素质教育学习领域

素质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更多的是考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企业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

专业课程体系,要构建立体的考核评价体系为了保证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的质量,准确及时地评价教与学效果,必须执行规范、标准的考核措施。为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改革相配套,全面改革学习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和方面,应采用项目考核方法,每一个项目都采用闭环方式进行检查、反馈和持续改进,保证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能为下一个项目的开展提供经验。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自评、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比例为:自评占20%、小组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50%,考核还要与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结合,全面综合评价学习成绩。

三、结语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范文4

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电子行业发展迅速,呈现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为电子行业培养高端人才的专业,这就给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注重时代性和科技性,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符合时展要求。但是,现阶段,该专业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主要以单一的讲授模式为主,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聆听受教的被动地位。讲授模式下,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丰富的学科内容,增加知识,具有时效性和高效率的特点。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发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和自主性,该种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受压制,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除此之外,该种模式下,以传统的黑板加粉笔为主,教学方法落后,对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原理知识,只能通过口述和简单的描绘为主,不利于学生思维开放性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较为松散。这是该专业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2应用电子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1教学方式信息化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例如,在课前做好幻灯片,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增加了知识和课时容量,并且,幻灯片之间可以进行超链接,方便把各知识点相连,及时巩固复习旧知识,增加新知识,大大提高了知识的有机程度。其次,利用各种便捷软件进行演示教学,尤其是对某些专业概念的教学,可以采用CAI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利用浅显易懂的表述使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2.2教师备课资料完备,减轻教师工作量

传统条件下,教师备课要查找大量的资料文献,在庞大的书库中寻找所需的有限资源,需要不停的翻书,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资料不完备,教师的工作量较大,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只需在电子数据库中输入关键字搜索,就能找到海量的数据信息,备课资料更为全面新颖,教师可以将上课用的文件资料等放到云端硬盘,在课堂上直接下载就能使用,方便快捷,不用在厚重的一堆书中查找。该专业教学不仅抽象,而且灵活,因此,教师要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再加上教师高超的教学技巧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信息技术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2.3通过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具有很高的科技性,且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知识的更新也较快,众多的课程和实验在不断增加和变换。学校专业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教授众多的知识内容,面临课时少但内容海量的矛盾,与此同时,课程内容陈旧,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之间也存在矛盾,常常是教学内容与该行业发展相脱节。

2.4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实验环境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需要做大量实验,学生需要在试验中掌握和理解知识,因此,多数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参与,这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掌握丰富的理论原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因教学时间不够,教学实验条件有限,难以满足复杂的实验条件要求,再加之部分实验的操作难度较大,操作中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性,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实物演示。在此情况下,有些教师就简单的讲述实验原因、条件、步骤和结果,只需学生记住原理即可,这显然违背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所学知识理解不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就便捷的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相关实验演示过程、实验数据和结果等,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整个实验具体流程,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3应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有较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的素养,不仅要有教学能力、专业知识,还要有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目前,我国这样的教师还较缺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具体的教学任务,经常观摩一些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精品课程,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其次,虽然信息技术能够给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带来巨大的优势和好处,但同时也应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知识内容都适合融入信息技术,融入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而不是为了纯技术层面的展示,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要避免学生的兴趣落在信息技术操作过程本身,不能过分注重信息技术操作,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选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做到抽象与直观互补,具体与抽象并重,遵循学生认知的科学规律。

4总结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范文5

关键词:CDIO;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张文初(1971-),男,湖南攸县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讲师;谢永超(1984-),男,湖南邵阳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讲师。(湖南 株洲 412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子设计与制作》课程教改项目(项目编号:KXJ08083)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项目(项目编号:2010ZYK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21-02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实际项目的开发为载体,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敬业精神。CDIO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的能力分为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三个层面达到目标。CDIO 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提出了能力等级培养、全面地实施指引以及实施考核的标准,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CDIO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是直接参照行业的需求,实现专业对接行业的目标。本文将结合应用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律和特点,分析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人才理念,探讨在中国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相关问题。[1]

一、CDIO理念对高职教育的启示

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胜任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1.以职业为导向

由于不同专业的就业面向不同,专业建设首先需要明确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和服务对象,进而进行有针对性和有目的的企业调研,分析专业面向岗位的能力需求。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具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所有专业教育的共性。CDIO 理念说明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优化的。由于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通过企业调研,定期进行更新和优化。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优化需要广泛吸纳行业企业的专家深入参与,分析岗位能力。同时,广泛调研行业企业,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2.理实一体化

“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使得高职要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衔接,需要构建“功能多样化、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管理企业化、人员职业化”的实训基地,实现“零距离”上岗。学生在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通过操作真实设备,参与真实项目,既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实践能力。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在教学效果和学习成功评价环节,应吸纳职业岗位的评价机制和体系,使他们在校期间就可按照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实际进行学习,把现场专家的现场经验渗透到学习过程中,使他们毕业后不但能够很快地适应岗位工作环境,同时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实现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无缝连接。

3.重视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既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也包括实践技能;既包括个体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体系,也包括团队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体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有机结合的价值理念。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应当坚持以工作过程为指导,强调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通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教学内容要与岗位能力对接,教学与考核工作过程结合,强调专业课项目教学,提高“双师型”的比例,满足CDIO理念的教学需要。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特色

笔者所在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秉承立足行业,面向社会;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的宗旨。主动服务电子装配、设计、制造业、铁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主动服务学生及学生家长对高职教育质量的需求,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战略需要。培养思想素质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电子及信息工程领域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能力及一般设计开发能力的,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敬业精神的,能直接在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真实环境的“车间+公司”为载体(车间:电子产品生产的真实车间,公司:模拟的电子公司),按照就业岗位的三个层次,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教学,学生在“车间+公司”中通过知识学习、技能培养,职业态度和规范的训练,实现零距离上岗。教师在“车间+公司”中通过教学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项目开发,成为“懂生产、能开发、善教学”的双师。

依据就业岗位群,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了融教学方法组合创新、电子技术应用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教材、考核方式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国家精品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的突破性标志。

环境真实化、管理企业化的“三、四、五”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政府、行业、学院三联互动,携手共建校内外应用电子实训基地,实现了行业与区域共享,多方共赢。

三、融入CDIO理念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革方案

根据CDIO 工程教育理念,为实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革的总体目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相应的工作。

1.广泛调研行业企业,确定岗位面向,分析岗位能力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革小组成员通过对电子行业社会、珠海伟创力、南车时代制作中心、富士康集团、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车时代株洲电力电子事业部等行业企业进行了广泛调研,得到了该专业的岗位面向、主要工作任务和相应的岗位能力,如图1所示。

2.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

根据专业定位,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对照岗位能力,将专业与产业的岗位能力深度融合,对接CDIO 工程教育理念,构建能够实现产业和专业完美对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用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以及师资配备。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岗位能力,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相应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的要求,归类出了满足CDIO 工程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系统地结合起来,围绕基于工作过程这个核心,培养和训练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课程内容,并将以工作过程为向导的培养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阶段。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由学校、企业双方按照工程技术标准、技能要求共同制定,根据经多方专家认证的一系列教学目标,对人才需求和人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其结果作为课程规划和整合、教与学的实践以及目标评价建立的依据。

四、结论

专业建设是构筑学校品牌的基础,专业改革是专业发展的动力,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根本。CDIO是国外的工程教育模式,将其教育理念引入高职教育,是“本土化”CDIO教育理念的大胆探索。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范文6

我是xx大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将于2011年7月毕业。我渴望加入贵部门,希望能为贵部门的明天添砖加瓦,更愿为贵部门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我具有一定的电路功底,掌握低频、高频电路的基本设计技术,了解PCB板的制作流程;熟练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电铬铁等电子仪表,熟悉基本元器件;熟悉计算机硬件的原理与构成,熟练掌握电脑电子软硬件维修知识、电视机基本维修知识,曾在东莞舅舅店里进行家电维修学习工作,在校期间多次替同学解决电脑常见故障问题。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知识与素质的竞争,在大学短短的三年里,我不断积极进取,立足基础扎实,专业求广度、深度。这使我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自学能力,在保证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我参加了与本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的学习。同时还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工作,这不但锻炼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还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

我的优点是诚实、勤奋、性格率直,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虽然我初出茅庐,但是我有万分热情和干劲,还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我真诚的希望我能成为赛恩斯职业培训学校的一员。请给我一定的空间与时间,我好学勤问,我相信我会做得让您满意的!同时我也坚信——敬业精神是从业之本。我选择了我所想做的就一定会尽力做好,附件附本人简历,期盼您的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