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总体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设总体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设总体方案

建设总体方案范文1

序 言

党的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将信息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创新动力,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所确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之一,对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加强教育监管、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12年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对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全面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艰巨繁重的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与核心。“十二五”期间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建成完整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亟待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相关工作,加强统筹规划、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和核心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第一章 建设意义与发展现状

(一)建设意义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教育信息化重点任务之一,其核心内容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为加强教育监管、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对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1.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加强教育监管的迫切要求

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出台,教育经费持续增长,教育监管工作亟待加强。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先后启动实施了学生资助、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薄弱学校改造和校舍安全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因而迫切需要通过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对这些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情况的动态监管。

2.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的有力保障

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学生数据库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终身使用的学生教育卡,能够为学生提供全程的教育服务;通过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向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逐步实现包括学生跨区域转学异动等相关业务的网上办理。为推动教育政务公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支持教育宏观决策的现实需求

教育改革发展涉及面广、难度大,越来越需要准确全面的数据分析和服务作为教育科学决策的支撑。建立涵盖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数据分析与科学预测的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已成为支持教育改革与宏观决策的现实需求。

4.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实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基础。依托涵盖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通过教育管理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优化,建立满足各项教育管理与服务需要的业务信息系统,对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二)发展现状

教育管理信息化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中,非常重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在数据管理与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化与标准化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信息系统建设逐步走向集成应用,数据逐步实现集中管理,应用逐步呈现出服务集成和服务可定制化,并能够支持深度分析与决策服务。

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以满足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需要为核心,建立了一批业务管理、动态监测、教育监管与决策分析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1)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

教育部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支撑服务能力;省、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所有高等院校、绝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教育机构已基本实现互联网接入,并配备了一定的基础设备。

(2)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和《学校(教育机构)编码标准》,基本建成全国教育机构数据库。

(3)部分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成并开始发挥作用

教育部建成以门户网站为中心、覆盖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网站群,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对外提供在线服务的重要平台,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教育政务信息和广泛的教育公共服务。同时,国家建立了中小学校舍管理、义务教育经费监管、高校招生与学籍管理、高等学历查询、学生就业、教育统计等业务信息系统;部分地方和学校建立了学生、教师、学校校务等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经费监管、学生就业、支撑教育管理和遏制学历造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没有形成整体的建设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分散,信息孤岛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决策和监管缺乏完整、准确的数据支持,远不能满足教育决策、教育监管和重大改革项目实施的需要。各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地区总体缺乏信息化技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数据采集十分困难。保障机制不健全,地方和学校普遍未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运行维护与服务等支撑保障体系,责任单位和人员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经费投入。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心任务为目标,以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为核心内容,以建设“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提升教育管理、决策、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建设、管理、应用、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十分复杂。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统筹规划、统一建设、集中运行、分步推进”的原则。

统筹规划:教育部统筹规划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各省根据国家统一要求,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结合实际情况,统筹本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工作。

统一建设:教育部统一设计和开发主要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家信息系统”),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避免系统建设重复、数据分散和不一致。

集中运行:各省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建设省级数据中心,承载国家信息系统在本省的运行;建立统一的教育管理门户,实现数据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避免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逐步建立本省运维队伍,负责国家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服务。各地和学校要有专人经过培训负责系统应用。

分步推进:各省按照国家信息系统的实施进度安排,分步推进本地区本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各省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国家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应用,建设其他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在工作中要重视系统应用与教育管理的融合。

(二)建设目标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全面覆盖、功能齐全、安全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系统的全国联网和数据的交换与共享,提升教育监管与服务水平,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服务网络化,全面保障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具体目标如下:

1.建立全国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类教育基础数据库,为教育监管与决策、教育重大项目规划与实施、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支撑

建立全国教育基础数据库,全面及时掌握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真实情况,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学籍的贯通,从而动态跟踪和服务学生跨区域流动,防止数据造假、虚假注册、重复学籍等问题,为教育监管、教育重大项目规划与实施提供支撑。建设教育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为教育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服务。建立教育管理服务平台,面向师生和社会提供教育公共信息服务。

2.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建设覆盖全国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基本业务和日常管理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

3.建立健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支撑体系

重点建成“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主要内容为:

(1)建成部省两级数据中心,满足国家、地方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要求,实现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和统一运行维护,省级数据中心要基于云服务模式支撑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系统应用。

(2)建立系统应用体系,在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等五级开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建立责任制。

(3)完善技术和数据标准规范,建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服务与安全保障体系。

第三章 建设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任务是: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完成六项建设任务:

(一)教育基础数据库

教育基础数据库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国家将重点建设覆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类基础数据库。形成从国家到省、地市、县和学校的布局合理、权责清晰、运行顺畅、集层次化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各地和学校的基础数据库须以满足国家级(教育部)基础数据库要求为优先。国家级基础数据库物理存储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地市、县和学校四级基础数据库物理存储在省级数据中心。

学生数据库: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籍信息、学习经历信息、学生资助信息和毕业就业信息等。国家对学生进行全国统一编码。

教师数据库:包括教师和职工的基本信息、工作信息、考核信息、学习经历信息、奖惩信息、简历信息等。国家对教师和职工进行全国统一编码。

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包括学校(含学前教育机构,下同)基本信息、校舍信息、经费信息、条件装备信息、教学科研信息等。国家对每一所学校进行统一编码。

(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国家将重点建设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其他业务等五大类共20个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

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以学生学籍管理为核心,贯穿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的招生、学籍、学历、资助、奖惩、就业等的统一管理,结合学生教育卡完成学生在全国范围的转学、升级、升学等业务管理工作,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学生流动情况,实现对学生流动的动态监测与跟踪。

(1)学前教育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学前教育幼儿的基本业务管理,建立全国学前教育幼儿基础数据库;掌握学前教育幼儿信息,为国家和地方学前教育管理、决策及重大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提供数据支撑。

(2)中小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国中小学生学籍(含转学、升级、升学等)、学生营养餐、校车等进行管理,建立全国中小学生数据库;为教育管理、决策、学生资助和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提供数据服务。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中职教育招生、学生学籍(含转学、升级、升学等)、就业、教学和实训等进行管理,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基础数据库;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和决策服务。

(4)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高等教育招生、学生学籍、就业、学籍学历信息服务与认证等进行管理,建立高等教育学生数据库;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和决策服务。

(5)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业务进行管理,建立以学生学籍为基础的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和学生资助数据库;实现对学生资助的有效监管。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构建一个集数据采集、上报、查询、统计分析、功能为一体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2.教师管理类信息系统

(7)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师和职工的基本业务管理,建立相应的基础数据库;满足国家对师资管理的需求,为规划和指导全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8)教师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与教师有关的一些专项业务(如:免费师范生就业管理、国培计划管理、干部人事人才管理等)进行管理。

3.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类信息系统

(9)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学前教育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教学等进行管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学前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

(10)中小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中小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教学等进行管理,建立中小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11)中等职业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科研、教学、专业等进行管理,建立中等职业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服务教育管理和决策。

(12)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高等教育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科研、教学、学科专业等进行管理,建立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4.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类信息系统

(13)学校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整合社会人口分布、经济社会发展、地质环境和各级各类学校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制定学校建设规划,提高科学规划和决策能力。

(14)教育统计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单位的、统一的快速统计数据传输通道和数据质量监控、核查体系。

(15)教育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库为基础,建立智能分析和决策信息系统,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服务。

5.其他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

(16)涉外管理信息系统:对来华、出国等外事工作进行管理,建立涉外信息数据库(包括来华、出国留学生,外籍教师等),提高教育外事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17)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与服务平台,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信息化。

(18)科技评价与专利服务系统:建设科技评价与专利服务系统,为科技评价和专利服务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

(19)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安全保障系统:对国家教育考试考务进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监控系统。

(20)教育政务系统:建设纪检监察信息管理、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预警数据库、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等系统。

上述系统中,与高等教育有关的系统采用“三级应用”的模式(即提供国家、省、学校三级系统分别供国家、省、高等学校使用;其中,国家级系统物理部署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级系统和学校级系统物理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其他系统主要采用“五级应用”的模式(提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五级系统分别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使用;其中,国家级系统物理部署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级系统、地市级系统、县级系统和学校级系统物理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不同级系统之间功能设计上考虑不同的需求重点,越到上级的系统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越强,对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的支持能力越大;越到地方和学校级的系统业务管理功能越强,对日常管理工作的支撑能力越大。教育部组织开发的系统将要重点考虑数据管理和核心业务管理需求,各地和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扩展建设,但必须符合国家和教育部的有关技术规范,满足教育部的基本要求。

各地和学校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过程中,要优先保证上述系统的部署与应用,积极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部署、培训、应用、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工作,及时完成数据采集和数据更新。在此基础上,各地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应用扩展或开发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对各地和学校已建的系统,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先期教育部将提供公共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国家信息系统与地方、学校系统的数据交换。通过不断建设和完善,逐步统一,最终建成全国统一的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图1中的实线和虚线表示存在行政或业务管理关联关系,实线表示还存在管理信息系统间的关联关系。其中高等学校(含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主要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系统对接和数据交换,学前教育机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主要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系统对接和数据交换。

2.“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

两级建设:在国家(教育部)和省两级建设数据中心,分别部署运行国家级和省、地市、县、学校级信息系统。

五级应用:除高等教育以外,均需建设五级应用系统: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和学校级应用系统,分别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使用。高等教育需建设三级应用系统:国家级、省级和学校级应用系统,分别供国家、省、高等学校使用。从而实现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的覆盖,确保数据的全面、统一、完整。

“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如图2所示。

3.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是支撑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的底层技术结构,主要通过选择和规定软件平台技术、硬件技术等来支撑应用系统的运转。各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均采用统一的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4.数据架构

系统采用集成、集中整合的数据架构,主要内容为:

(1)编制教育管理信息数据标准,建立配套的数据编码规范;

(2)建立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专业、设备等统一编码体系;

(3)在教育部和省级数据中心建立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五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本级数据的集中、统一和共享;

(4)实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统一的数据同步和交换;

(5)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通过教育基础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为兼顾业务应用的相对独立性,各个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全局共享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保留各自的应用数据库;

(6)建立归档数据库,存储历史数据,建立数据仓库为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服务。

构建统一的数据环境,理顺各部门业务之间的数据关系。通过整体数据规划,明确基础数据来源,落实数据组织与管理,解决数据共享问题,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唯一性、关联性、有序性和可共享性。通过数据规划进行全局数据分析,建立全局数据逻辑模型和数据标准,指导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

5.基础设施架构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在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和运行的物理架构。总体上采取国家(教育部)与省两级数据中心为主的模式,为其他各级机构提供网络、计算、应用、存储和安全保障的管理信息化服务。

各省级数据中心建设,要遵照“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构建统一的机房、服务器与存储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与容灾备份体系,提供统一的运行维护服务,建成安全、稳定、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

(二)技术路线

1.云服务技术体系

云服务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模式。云计算以开放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能够提供安全、快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采用软件即服务(SaaS)为主、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为辅的模式,以省级数据中心为基础,建设区域教育管理云服务平台。

SaaS服务模式:通过部署国家信息系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一站式服务。采用此服务模式,各地和学校能极大地节约计算机软硬件购买和维护成本,并为各地和学校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

IaaS服务模式:主要依托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资源,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服务(例如,为新建系统分配虚拟服务器,为相关人员分配存储空间等)。

2.统一身份认证

统一身份认证即在各级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用户身份管理与认证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实现单点登录(SSO)。一方面,提供统一的登录界面,让用户能够在多个授权的管理信息系统间无缝漫游。另一方面,定义用户角色、资源的访问特点与访问权限、以及用户角色与资源之间对应关系的访问控制机制。用户访问相关信息资源时,系统将根据用户角色与资源访问权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与规则,进行身份安全认证,严格控制用户对系统和功能的访问和使用,保障系统信息安全。

3.统一门户管理

统一门户系统以门户(Portal)为核心,集成教育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资源,为各类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用户根据其不同的权限登录和访问系统,进行相关的系统操作(例如:增加、删除、变更、查询、统计等)。门户总体上分为内部门户和外部门户。外部门户是面向公共(学生、教师、公众等)提供的各种服务;内部门户主要为有管理权限的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用以访问各个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处理来自外部门户的业务和服务请求。

4.统一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因采用统一的基础设施服务、数据服务、业务支撑与中间件服务、业务信息系统和门户,建立集中、安全、稳定、高效的信息化基础环境,进一步为各地和学校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其中基础设施服务提供网络、计算、存储、数据库系统、电子认证系统、安全设施、技术服务平台等各类技术平台与设备平台;数据服务包括对数据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访问;业务支撑与中间件服务提供中间件、目录服务、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门户集成、数据安全传输与存储、操作安全审计等支撑平台;业务信息系统主要提供国家信息系统及其相关应用。

第五章 两级建设与五级应用体系

(一)国家级系统建设与应用

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满足教育部、财政部等中央部门的需求。主要包括: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国家级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教育数据交换平台、学生教育卡、教育部数据中心、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等重点建设工作。

1.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

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建设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地理信息等实施国家教育监管和教育服务所需的各类数据库,支撑国家级教育宏观决策的需求。

2.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以及其他管理业务等五大类共20个系统,满足教育部等国家部门的管理要求。

3.国家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由教育管理门户、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和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组成。教育管理门户是教育部业务管理的内部门户,主要以教育部数据中心为基础,集成和整合教育部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育部内部的系统集成和数据集成,为国家级用户提供统一的系统应用入口。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以教育部门户网站为核心,以教育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面向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是教育部统一对外的信息服务门户,支持网上信息、互动交流、网上办事、业务申请、事务处理等各类服务。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主要在教育部建立一个即时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服务系统,为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4.教育部数据中心

教育部数据中心是支撑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主要基础设施,包括公用机房、服务器资源、存储资源、系统软件资源、网络通讯资源等。

5.数据交换平台

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国家与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教育与财政、发改、公安、劳动保障等其他部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完成国家信息系统和地方已建系统的数据交换。

6.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

(1)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制订和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编码标准、功能标准、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及教育卡应用规范,完成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专业、设备统一编码规范的制订,加强标准规范应用的推进力度。

(2)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国家级安全保障体系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3)构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体系。依托教育部相关司局和业务单位提出的系统需求,开展系统应用及组织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托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系统开发,开展系统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支撑国家级系统建设。

(4)健全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的相关制度。

(二)省级系统建设与应用

1.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

建立本省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包括教育机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地理信息等实施省级教育监管和教育服务所需的各类数据库,形成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为省级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撑。

2.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部署应用教育部开发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其他业务等五大类系统。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要支持本层次的教育监管、教育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等,还要关联本层次的其他信息系统,实现向上与国家级(教育部)系统、向下与所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系统的贯通,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枢纽层。

3.省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一是建设教育管理门户,整合与集成省级电子办公、业务管理、业务监管、数据挖掘等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内部门户,为本省管理用户提供服务。二是建设省级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以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逐步整合各类教育政务服务网站,统一规划和布局面向公众的教育信息服务内容,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公共信息服务。三是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建立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本省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与教育部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4.省级数据中心

建设统一的省级数据中心,集中部署和运行国家信息系统,支撑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云服务模式,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服务。

5.数据交换平台

建设省级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与国家、地市、县和学校教育基础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完成与地方已建系统的数据交换,实现与财政、发改、公安、劳动保障等其他部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6.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

构建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体系。依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处室和业务单位,开展系统应用并组织系统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托省级教育信息中心建设省级数据中心,开展系统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支撑省级系统建设。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系统安全。建立健全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的相关制度。

(三)地市级系统应用

1.地市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库

重点应用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由教育部组织开发的各级各类教育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本地区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支撑本级教育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2.地市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一是通过建立在省级数据中心的教育管理门户,整合与集成地市级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内部门户,为本级管理用户提供服务。二是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通过教育部部署的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本地区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3.系统应用与技术服务体系

依托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单位,开展系统应用、组织系统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托地市级教育信息中心开展系统技术服务,支持地市级系统的应用。建立健全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的相关制度。

(四)县级系统应用

1.县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库

县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重点应用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由教育部组织开发的各级各类教育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本地区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促进信息系统和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满足本级教育日常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2.县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通过建立在省级数据中心的教育管理门户,整合与集成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内部门户,为本级管理用户提供服务。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通过教育部部署的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本区域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3.推进系统应用,建立系统应用与技术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系统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应用,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系统的应用和数据采集入库作为基本要求,纳入日常工作流程。依托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业务部门,开展系统应用、组织完成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系统应用人员,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对系统应用人员的培训。依托县级教育信息中心开展系统技术服务,支持系统应用工作。建立配套电子档案制度,严格规范电子数据管理。通过系统应用和学生教育卡、数据电子签名与数字签章等技术手段,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及时、全面和安全。逐步建立系统应用和数据采集更新的长效机制。

(五)学校级系统应用

学校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教育基础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来源。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通过使用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信息系统,及时完成数据采集与数据更新。同时根据学校自身需求建设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1.高等学校

重点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应用,形成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明确责任单位和应用人员,及时完成数据上报与数据更新。同时,开展其他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支撑学校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行使用学生教育卡,提供学生身份、学籍管理等服务。构建集成的学校管理门户和公共信息服务门户,面向学生、学校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建立独立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

2.其他学校(含学前教育机构)

重点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应用,明确系统应用责任人员,将系统应用与日常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纳入工作流程。及时完成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基础数据的采集、审核、上报与更新,共享相关数据资源。推行使用学生教育卡,提供学生身份、学籍管理等服务。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系统扩展或建设新的信息系统,满足学校自身管理的需要。

为中小学校与学前教育机构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使用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学校,要尽快实现网络宽带接入,并暂时利用其他介质上报教育基础数据。

第六章 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与推进

各地要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由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制,全面负责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依托各级教育业务部门建立系统应用体系,推动系统的应用;依托各级教育信息中心建立运行维护技术服务体系,满足系统建设、应用、运行维护与服务的要求。

各地和学校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重点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部署与应用。要以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各类数据采集入库作为基本要求,纳入工作流程;建立配套电子档案制度,严格规范电子数据管理。要切实加强对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经费保障力度,满足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需求。逐步建立系统应用和数据更新的长效机制,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安全。

教育部将陆续制定和与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具体规范和指导各地和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

(二)部署与实施

1.系统部署与应用

(1)国家信息系统部署实施

本方案中规划建设的五大类20个信息系统,均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开发,在国家级和省级数据中心部署运行(部分系统在国家一级部署),供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使用。系统部署运行分系统安装、培训、初始数据采集、应用、日常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等环节。对地方和学校已建系统,可直接替换,也可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逐步建成全国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选择逐步过渡方式的地方和学校,须由地方和学校向教育部提出申请,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过渡阶段,教育部将在各省级数据中心部署国家信息系统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国家信息系统与地方、学校系统的数据交换。

系统安装:各省按照教育部要求准备系统运行环境。系统安装工作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软件开发单位和各省教育信息中心共同完成。

系统培训:分系统应用培训与系统技术培训。系统应用培训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即系统操作人员),系统技术培训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系统应用培训与系统技术培训要分开进行。培训工作采取逐级培训的模式,教育部负责培训到省,省负责培训到县和高校,县负责培训到学校。教育部将负责提供电子版培训教材(含视频材料)。各地要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书,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系统应用和系统技术服务工作。

初始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完成后,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业务部门负责组织完成本地区、本单位系统初始数据的采集、审核和上报工作。

系统应用与数据更新:系统应用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各单位要将系统应用与日常业务管理紧密结合,纳入工作流程。由业务部门管理人员负责系统的具体操作和管理,同时通过系统日常业务管理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

系统日常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信息中心负责。

(2)各地和学校系统部署实施

由各地和学校自行组织部署实施,但须符合国家和教育部的技术规范,满足教育部的基本要求。

建设总体方案范文2

关键词:物联网 消防 系统 监控

1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及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消防物联网在全国各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本文中,通过考察几个省市消防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初步了解了其发展现状及趋势。本文重点对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进行阐述。

2 物联网在消防领域应用现状及分析

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山西省等省市都相继开展了消防物联网的推广工作,目前国内有多家消防产品公司、信息技术公司等在消防物联网及远程监控系统上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北京城安盛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CFS—119NET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海湾公司研制开发的GST119NET城市远程监控系统、北大青鸟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苏州思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消防设施巡检维护报警管理系统(含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等,都是已经成熟应用的几套系统。下面分别以南京市消防支队和北京海淀消防支队应用的两套系统做简要分析。

就江苏省南京市消防支队而言,初步在全市试点700家重点单位安装海湾公司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在支队一楼设立监控管理中心。目前全市范围内的远程监控系统已在逐渐完善中。增添远程监控系统后,加快了出警速度,加大了消防监控力度,全市的消防安全系数显著提高。

该系统功能如下:

1、告警受理

2、消防地理信息

3、消防安全管理

4、远程视频监控

5、对外数据接口

6、大屏幕、电视墙、LED显示系统

7、WEB远程查询

北京消防总队采用城安盛邦公司研发的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增强了消防和相关部门对联网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能力,提高了消防联网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对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发现和处置火情、减少火灾损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系统功能如下:

1、火警接收

2、视频传输

3、运行状态采集

4、消防地理信息显示

5、自动在网检测

6、查询统计分析

南京市消防支队采用的消防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与北京消防总队采用的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就整体而言均体现了前端感知、多模式传输、应用平台多功能等物联网系统的基本架构,但细化到各层技术而言与成熟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医疗、数字家庭、智能交通等领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应用的各系统感知层大多直接从中控室获取现有信息,且只有中控室接收到的信息,对于一些存在火灾隐患或应当监控的部位并没有进行监控。比如消防水池水位高度、防火门启闭状态等。而将这些仅有的信号通过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进行转换、传输,对于监控中心而言其功能也就局限于火警处理以及部分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的监控。对潜在威胁难以深入监测。对于一栋建筑而言,如何全面监测与防火、灭火相关联的状态、数据,或根据某些状态的变化预测火灾发生的可能,都与感知层传感器的类别选择、布置位置、数量息息相关。我国高度重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目前能够形成产品的有2400多个品种[1]。研究合适的传感器类型是提高消防物联网性能的关键。

3 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方案设计

通过比较各地区系统的运行现状,分析各系统优势与不足,为实现动态化、智能化、户籍化、网格化的管理要求,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系统方案,该方案将依据物联网系统设计理念,采用物联网三级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着实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消防领域。

3.1系统体系架构

物联网作为一个系统网络,与其他网络一样有其内部架构。物联网系统有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作为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系统,可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见图1)。

其中感知层和网络层主要是硬件平台,而平台层和应用层由软件构成。感知层分为实时智能设备感知与动态人员感知两部分组成;网络层包括无线通信网络、公安消防专网和互联网;平台层包含网络化通信、信息存储、管理和四个部分;应用层包括火灾报警处理、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运行状态监控及维护保养)、隐患检查整改、安全评价、用户服务五个功能[2]。

3.2系统各层架构

1、感知层

系统感知层分为两部分:其中可直接接入物联网络,实时采集相关数据的在线设备包括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各类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细水雾)灭火系统(泵供水方式)、气体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压力容器供水方式)、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消防联动控制器、防排烟系统、防火门及卷帘系统、消防电梯、消防水池、消防应急广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消防电源、全景视频监控系统、无线火灾传感器节点、消防管网水压传感器节点等。另外不能直接通过探测器监控的设施如消火栓、灭火器等需要采用人工巡视的方法,并使用连入物联网的手持终端设备及时上传消防设施状态等图文资料。另外手持终端设备也用于巡查员在发现火灾隐患后及时上报,上传现场图像。通过在线探测器和巡查员相互配合的方式形成了因地制宜、全面覆盖的动态火灾监控系统感知层。

将感知层涉及到的方面根据人员、地点、事件展开如图2所示:

2、网络层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本系统的数据传输,其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建立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之上,利用现有的通信手段和通信能力实现各智能终端间的数据传输。物联网系统在网络层采用的通信方式包括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两种,用于本系统的通信网络包括无线公用网络(3G、4G、GPRS、CDMA)、共用互联网络(Internet)、宽带或企业内部网络、卫星通信网、监控专网、虚拟专用网络(VPN)、公用电话网(PSTN)、消防公安网等。网络层的传输主要包括两段、分别是感知层终端到中控室信息转换装置的传输,以及中控室信息转换装置到支队监控管理中心的传输。在这两段传输过程中都会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与有线通信方式(见图3)。

对于无线通信,可根据覆盖范围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方式。对于小范围应用,主要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网络:如蓝牙、RFID等以及组合形成的无线网状网;对于应用范围较大的,无线通信方式则采用3G、4G、GPRS/CDMA等蜂窝网以及长距离GPS卫星移动通信网[3]。

对于有线通信,短距离传输可利用各种现场总线、PLC电力线载波等网络;长距离有线通信则需要支持IP协议的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等。

为了确保相关信息的可靠传输,各单位中控室接收到的信息(包括火警信息、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隐患上报信息、视频信息等)向消防支队通信中心传输使用的网络主要采用公共宽带网络及GPRS移动数据网络,主要传输报警信息、设备状态信息(故障信息、动作信息)和现场视频信息(视频信息的传输需使用局域网或宽带网络)。

在消防支队内部的各个部门、信息中心、指挥中心通过内部局域网接入到通信中心。以通信中心为枢纽,通过其信息交换、消息传递机制,消防支队各部门间、通信中心同外部探测器、节点之间能够实现实时、可靠地信息流通[4]。

3、平台层

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系统平台层在感知层、网络层和服务器计算资源的基础上,提供实现该系统基本功能的各项基础服务。平台层由数据存储平台和平台服务组成,数据存储平台通过数据服务接口同平台服务相连接,为主动信息显示和决策提供了支持。

数据存储平台分为数据库与分析型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是在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得到的。其中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可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分为以下四方面:资源管理、用户管理、安全管理、任务管理。其中资源管理存储的数据包括网络拓扑、城市地图、多媒体信息等;用户管理包括联网单位基础信息、建筑物基本情况、平面图、消防设施数量种类等;安全管理包括智慧设备信息、警情事件等;任务管理包括指挥信息机信息等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包含消防管理数据、消防防控数据、应急联动数据、安全评估数据的分析型数据库。

平台服务提供了动态火灾监控系统报警服务、视频服务、运行状态信息分析服务、智能判断服务、终端控制服务、报表服务、WEB服务、决策支持服务、综合态势分析服务、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各项服务。

4、应用层

针对本系统的功能要求,分别在支队、总队设立二级监控管理中心和一级监控管理中心,分别对管辖范围内联网的各消防重点单位、消防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应用层提供的功能主要可以分为:火灾报警处理、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运行状态监控及维护保养)、隐患检查整改、安全评价、用户服务五个方面。

3.3系统功能介绍

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系统是利用物联网应用的技术思想,采用专用网络、宽带网络、GPRS移动数据网络等多种联网方式将分散在城市中各个建筑内部的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消防水系统、电气火灾、视频监控、防盗报警、消防巡更、重点部位和消防设施的RFID管理等系统联成网络[5]。通过实时对联网建筑物内前端感知设备(如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消防水系统传感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电气火灾探测器、感温电缆探测器、视频图像等)的报警信息和运行状态信息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置、数据查询、数据分析、信息,实现城市消防重点单位的动态化、智能化、户籍化、网格化管理,从而提高消防设施的运行率和完好率,降低火灾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6]。

使用该系统的用户包括消防支队二级监控管理中心管理人员、消防总队一级监控管理中心管理人员,维保公司、设备厂家和保险公司,联网用户。使用人员可以根据权限的不同登陆该系统实现各自功能。以下根据用户分别介绍该系统功能。

1、管理中心管理人员:

1)火灾报警处理

* 显示报警点详细文字信息,包括:警情类别、报警单位名称、地址、报警点所在楼层号、房间号、探测器编码(或二次码)、所属辖区及该单位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等;

* 显示报警点详细地理信息,包括:报警点在区域图的位置、报警用户外景图、报警点在楼层平面图的位置、救生通道部位图、消防水源分布、消防设施配置及其产品型号、生产厂家、安装调试和维修单位等;

* 对火灾报警信息进行核实和确认,确认后将报警信息向119指挥中心传送。

2)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监控

*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状态监控

* 消防水系统状态监控

* 电气火灾监控

* 气体灭火系统状态监控

* 消防巡更

* 重点部位和消防设施的RFID管理系统

3)视频监控

* 将与报警点对应的视频图像通过宽带网络传送到监控管理中心,实现火警信息确认;

*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收到报警信息后,自动启动视频传输设备,将与报警点相关联的视频图像传送到监控管理中心;

* 主动调取现场图像;

4)消防安全管理

以重点单位为监控对象,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消防档案、水源情况、消防器材装备、单位平面图、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记录,以及单位上传的防火工作月报和监督检查人员对该单位的消防巡查记录、下发的各项通知。消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internet对重点单位实现户籍化管理模式。

2、维保公司、设备厂家:

1)监控管辖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

2)掌握管辖建筑消防安全信息

3)维保信息

3、联网单位:

联网单位可以通过internet直接访问监控中心的WEB服务器,使用授权账户,可以查看本单位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传输装置情况、人员值班情况等。

4 结语

本系统在物联网三层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划分为四层架构,细致分析了每层的功能与技术实现,完成了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方案的总体设计。在此基础上应着力于该方案感知层与网络层的详细设计,包括感知层传感器类型、网络层传输方式等。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使该方案更具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吴曼青. 物联网与公共安全.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9 .

[2] 吴东成, 徐久强, 张云州.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

[3] 张辉, 陈古典.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J]. 信息化研究.2010,(10) .

[4] 周霞, 薛晓磊.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安全系统的设计[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0,(3) .

建设总体方案范文3

关键词:宁天城际;轨道桥梁;技术标准;设计原则;桥面系

Abstract: The elevated bridge Ning days project of intercity rail transit 32.7km, civil construction period of only 14 month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hoose reasonable scheme of bridg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and surround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bridge across the board overall beam type, mound, construction method, deck-based program focuses on the introduction.

Key words: ningtian intercity; railway bridge; technical standards; design principles; bridge deck system

U442.5+9

根据《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南京城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1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8条都市圈轨道交通线路组成,线网总规模约775km。宁天城际一期工程南起浦口区大桥北路站,北至六合区金牛湖站,全长约45.2 km。全线共设17座车站,其中6座地下站,11座高架站,地下线约11km,高架线约32.7km,路基段约0.5km,过渡段约1km。

由于全线高架段较长,占到线路总长的72%,因此选择合理的桥梁方案在造价、工期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1 区间桥梁工程概况

1)高架线特点

全线高架段共分三段,分布在规划江北大道路中隔离带和路侧绿化带、规划金江大道的路中隔离带敷设,沿线跨越42个路口、9条河流和铁路2条。

2)自然地理状况

线路沿线地形有一定起伏,地貌类型较为复杂,大致可划分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侵蚀堆积岗地、长江漫滩平原及河流冲积谷地等几种地貌类型。沿线路走向的浅部土层工程地质变化较大,表层为松散的杂填土,以下依次为粘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卵砾石及风化程度不一的砂质泥岩等。基岩埋深由南向北逐渐较深,为9~40 m不等。主要持力层的强风化及中风化砂质泥岩承载力为400~1 500 kPa 。线路所在地区的地震强度为7 度。

南京地区气候带属北亚热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 3 ℃,最热日平均气温27. 3 ℃,最高气温达43 ℃,最冷日平均气温1. 8 ℃,最低气温达- 9. 3 ℃。

3)与道路的关系

高架区间与现状道路关系有路中与路侧两种,控制方案选择的主要为路中段,尤其是在现状江北大道路中敷设的段落。江北大道目前为双向6车道的城市主干道,近期改造成双向10车道(6快4慢)的城市快速路,工期与宁天城际基本同步。

宁天城际路中段与道路位置关系

2 主要技术标准

(1) 线路类别 城际轨道交通;

(2) 正线数目 双线;

(3) 最小曲线半径 区间正线:一般650 m ,困难条件300 m;车场线及辅助线:200 m;

(4) 最大坡度 区间正线30 ‰,辅助线40 ‰;

(5) 轨距 1 435 mm ,采用60kg/ m钢轨、无缝线路、无碴轨道(地面线路部分为有碴轨道) ;

(6) 电动车组选用B 型4 轴电动车组, 轴重≤14 t ;

(7) 编组初期、近期、远期列车编组均为6 辆;

(8) 牵引种类电力;

(9) 线网电压DC1 500 V、架空接触网供电;

(10) 线路设计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高架和路基区间有条件地段预留运行速度120km/h的线路条件。

3 桥梁设计总体指导原则

(1) 桥梁设计必须符合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并尽可能采用成熟、先进技术。

(2) 全线桥梁设计要力求统一风格、统一设计、统一材料。

(3) 由于全线常规标准跨占桥梁工程投资的70 %以上,因此要充分做好常规梁跨的设计比选和优化工作。

(4) 高架桥梁梁式、墩型的选择要遵循结构受力合理、外形美观、梁墩配合协调、与周围环境和谐的原则。

(5) 桥梁结构应构造简单、力求标准化、系列化、并尽量减少结构类型,便于设计、施工和养护维修。

(6) 桥梁上部结构应尽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作为永久性建筑物,要有良好的耐久性。

(7) 桥梁跨径应根据城市的景观、经济、方便施工等因素进行优化比选,一般区间采用经济跨径20~30m 为宜,特殊地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8) 高架桥梁设计要研究确定合理的桥面结构布置形式,满足各相关专业要求。

(9) 桥梁设计应满足限界、抗震、防迷流、环保、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10) 桥梁结构设计应结合桥跨结构、轨道结构类型、支座布置等综合考虑梁轨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并根据受力特点进行合理的荷载组合。

4 桥梁方案

1)标准跨径

桥梁孔跨标准跨径的选择应根据结构要求、城市景观、施工技术和美学等条件来综合考虑。鉴于高架结构平均高度为10 m 左右,因此跨度采用25~35 m为宜。经比较,最后选择标准跨度为30 m。另外,也方便与并行的新建城市道路高架桥孔跨协调一致。

2)结构体系

本线高架线路较长,大部分路段沿道路布置,运输条件较好,高架站间距较大,标准段适合采用预制架设,故结构体系推荐采用简支体系,只在小半径曲线段及特殊节点处采用连续梁或其他结构体系。

3)梁型

综合考虑宁天城际与周边道路的关系、周边环境以及方便可行的施工方法,特对双箱单室箱梁、单箱单室箱梁两种梁形进行比选。

(1)双箱单室箱梁

优点:受力清晰,施工工艺成熟,经济性能较好。采用分片预制,对吊装设备起吊能力要求低,可以采用小型架桥机桥上运架,也可采用桥下运输、整孔吊装的架设方法,运架方式灵活。

缺点:施工中桥梁架设完毕后,须部分现浇桥面板。

(2)单箱单室箱梁

优点:结构整体性好,经济性佳;适应性好,可方便的用于区间曲线、渡线段;采用预制架设时,减少了二次现浇等工序。

缺点:梁体自重较大,吊装重约400吨,运架方式选择余地小,须桥上实施运架。

(3)景观效果的比较

梁型景观效果比较表

(4)梁截面综合比较

梁型截面综合比较表

双箱单室箱梁相比单箱单室箱梁运架梁方式较为灵活,受车站及节点桥施工干扰小,对运架设备要求低,故本标段推荐采用双箱单室箱梁。

4)墩型

结合南京市近几年城市桥梁建设的发展趋势及江北大道的桥梁方案,再考虑墩梁的协调匹配,本次设计构思以下三种桥墩方案。

方案一:T形墩,样式古朴,形似中国的传统服饰“汉服”,与六朝古都极为相称,简约现代的小箱梁与优雅古典的T型墩完美组合,走在桥下给人以穿越时空之感,为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增添一丝古城韵味,并借青奥会向世界展示南京的古都文化底蕴与开放包容。本方案造型简洁,受力明确,整体景观效果好。

方案一效果图

方案二:桥墩外形采用花瓶形状,采用流线线条,加上正面刻槽勾画,简洁之中赋予韵律,其正向视觉冲击力强;墩身在不同墩高时,可通过直线段变化来适应。桥墩施工时可一次成模,且不同墩高其模具相同,在工期、经济上具有优势。方案效果图如图所示:

方案二效果图 方案三效果图

方案三:外形同样采用流线线条,在满足受力的同时增加了桥梁下部结构的通透性,但是桥墩横向尺寸较大,尤其在路中绿化带中设墩时,需要的绿化带宽度较大,一般的绿化带难易适用。

以上各种墩型比选结论见下表:

墩型比选表

综合以上比较,方案一墩型与上部结构匹配最为协调,景观效果最好,故将方案一墩型作为推荐方案。

5)施工方案

施工方法的选用应因地制宜,视高架桥梁总长,桥梁结构的跨度、孔数、截面形式和尺寸,地形、气候、运输条件,设备能力、设备的周转使用,车站、结点桥的位置与数量等综合条件来选择。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标准梁施工方法主要有整孔预制汽车吊吊装、整孔预制架桥机运架梁和现场浇筑等几种方式,各施工方法特点简述如下。

(1)现浇工法

现浇施工方法是国内轨道交通普遍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现浇梁在南京轨道交通施工中有大范围应用,设计、施工技术成熟,造价普遍较低,施工组织灵活。其缺点桥梁的内部质量和外观与预制梁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容易出现全线桥梁质量参差不一,外观相差较大的现象,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2)标准梁整孔运架施工方法

整孔运架方案节约沿线施工场地和时间的特点适合于本线大部分段落位于道路路中绿化带的特点,减小了对占用既有道路的面积和时间要求。线上运梁的特点,施工时不会对交叉道路的交通产生影响,但该方案容易受车站结构及节点桥梁施工进度控,且运梁车则无法过岛式站,需分段运架梁。

(3)整孔预制,汽车吊装

整孔预制,汽车吊装方法也是线下运输的运架梁施工方法之一。该方案不受车站,大跨节点桥的施工进度影响,汽车吊更加方便灵活。适应线路线形变化能力强。但由于是整孔线下运输,梁重、尺寸较大,对运梁道路的线形,承载能力要求较高。而且运梁车走行速度缓慢,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

架桥机架设 梁上运梁

本工程虽然线路较长,但线位周边有多处空地可用于建设梁场,合理的梁场布置将有效的减少运输距离,而且结合江北大道改造工程实施,可占用预改造的车道作为施工便道,该工法线下运输的困难可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该工法方便灵活,架设速度快的特点得到有效的发挥。

综上,统筹考虑工程投资,工程进度的需要,结合规划道路改造要求,周边规划用地的特点,推荐全线采用整孔运架和汽车吊装结合的方案,仅在大跨特殊结点桥采用现浇方案。

5 桥面系专题

为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营,合理控制土建投资,桥面系布置采用桥宽随接触网立柱变化方案。

此方案在曲线半径R≥400m非接触网地段桥梁宽度为8.8m,在曲线半径R<400m的非接触网地段桥梁宽度为9.0m,在接触网立柱地段桥宽10m。如下图所示:

一般直线段,无接触网支柱

一般直线段,有接触网支柱

挡板:采用工厂加工轻质混凝土板,现场组装。

电缆:采用电缆支架+电缆槽,所有供电电缆和通信电缆均放在电缆支架上,信号电缆放置在电缆槽中。

接触网:接触网位于桥梁两侧桥面板上,位于挡板内侧,在接触网地段,电缆可从立柱内侧通过。

声屏障:声屏障与供电电缆共用一个预埋件和工字钢,声屏障安装在工字钢外侧翼缘内侧上,并用楔形块顶紧,电缆支架安装在工字钢内侧翼缘上。

6 结论

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高架线路长,建设时间短,在反复比选综合考虑后选用了整孔预制双箱单室箱梁,整孔运架和汽车吊装结合的施工方案,配以外形古朴的“汉服型”桥墩,既保证了施工的便捷和高效性,又不失整体美观效果,为南京地区轨道交通桥梁往预制架设体系发展积累了新的建设经验和思路。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2[S]

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何宗华 城市轻轨交通工程设计指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说

建设总体方案范文4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设计;综合布线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1-0000-01

Problems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Weak Power Design and Cabling Applications

Chen Xianghua

(Hebei Guantao Housing and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Bureau,Handan057750,China)

Abstract:The only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cabl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is related to intelligent buildings and intelligent level.Cabling system within the building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which enables the building's internal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information exchange equipment,buildings,property management and building auto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but also make the building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quipment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eywords:Intelligent building;Weak power design;Cabling

一、引言

对于现代化智能建筑,尤其是办公楼宇的弱电设计,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共识。综合布线应用将建筑物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系统。本文对分析了智能建筑设计中弱电系统设计方案以及结构综合布线的应用,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建筑设计,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二、问题的提出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是多少,已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体现,建设智能城市与智能化建筑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建筑采用的布线系统一定要有超前性,力求高标准,并且有很强的适应性、扩展性、可靠性和长远效益。布线技术是从电话预布线技术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非结构化布线系统到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过程。作为智能建筑的基础,综合布线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满足建筑物内部及建筑物之间的所有计算机、通信以及建筑物自动化系统设备的配线要求。

三、智能弱电结构化综合布线的优点

(一)先进性。结构化综合布线的扩展能力强,因为对于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提供155Mb/s信息的传输能力,除了满足当前各种网络的需要外,还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二)兼容性。结构化综合布线是一套综合式的全开放式系统,因此它可以使用相同的电缆与配线端子排,以及相同的插头与模块化插孔及适配器,可以将不同厂商设备的不同传输介质全部转换成相同的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三)灵活性。传统布线方式由于各个系统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若要迁移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因此所有信息通道都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ATM、10BASET工作站。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系统,只需增减相应的网络设备以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四)可靠性。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通道。每条通道都采用专用仪器校核线路衰减、串音、信噪比,以保证其电气性能。(五)经济性。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方式相比,综合布线是一种既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资特性,又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的高科技产品。

综上所述,一般都在弱电设计中把电话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配线统一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而对其他弱电系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仍采用传统的配线方式。所以,采用上述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当前大多数弱电设备厂家的系统与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不兼容。要想使这些弱电系统在结构化综合布线平台上运行,则必须增加转换设备。这样做既麻烦又不经济。

四、综合布线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品种单一与我国国情结合不够,难以适应不同需要。目前,国内智能化小区存在高低不同的档次,不同的类型的现实,但智能化系统却越来越趋于雷同,家居布线系统的配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品种比较单一,其系统功能和信息服务却毫无特色,这就很难适应不同层次居住用户的需要。(二)标准不符合国内实情,国内标准制定工作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外生产厂商的智能化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产品,基本上都按国外标准ANSI/TIA/EIA570A(以下简称570A标准)进行生产。但它与我国智能化住宅建筑发展的现状并不符合,近期,国内智能化居住小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在工程中选用大量国内外生产的智能化系统产品(包括智能家居布线系统),由于是各个生产厂商各自开发生产,往往会出现接口协议不规范,或开发时无标准可依。因此产品之间存在难以协调和配合的诸多问题,给系统集成带来困难,造成建设投资大、效果不理想,甚至不能使用的后果。(三)产品应符合住宅建筑用户真正的信息需要。国内智能化小区或智能化住宅建筑中采用的有关智能化系统产品,主要来源于国外,少数由国内供应。总体看来,开发生产的产品品种少,水平低,有些性能还不能满足各类智能化小区的要求。这一方面急需加强研究开发,积极生产适合用户需要的产品。智能化住宅建筑应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实事求是地研究他们的需要,建设成符合国情民意、功能实用、物美价廉的住宅。

五、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智能建筑内,一些弱电子系统还不能完全融合于结构化综合布线内。这既有规范条件的限制,也有产品技术规格单一的制约,以及性能价格比的因素存在。建议有关研究和生产单位,尽快研究和生产出能满足各种线径和不同传输信号要求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使所有弱电系统均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

参考文献:

[1]袁世琪.大型建筑中强弱电系统的接地问题[J].建筑安全,2003,6

建设总体方案范文5

由前文可知,价值工程是以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化为目标,以对服务或者产品的功能分析为核心的管理技术,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现结合前文所述的相关理论知识,浅析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的应用。

1.1总体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额高、建设规模大等特点,因此价值工程的应用对总体方案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必须从业主以及国民经济角度来分析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功能,同时必须从建设投资、运营成本以及维修费用三方面分析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成本,因此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设计过程运用价值工程来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非常必要,即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来反映建筑工程的最终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价值应为总体方案价值分析的核心,此外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整体价值提高的途径:功能不变,造价降低;造价不变,功能提高;造价略微提高,功能显著提高。

1.2限额分配对价值工程的应用限额设计的前提是实现建筑工程各部位、各专业造价限额分配的合理性,因此运用价值工程来完成限额分配非常必要,即以功能、成本的动态原理为基础,使建筑工程实际成本与预定功能成正比例关系。限额分配对价值工程的应用流程为:分析、整理、评价建筑工程各部位与各专业的功能对建筑工程各部位、各专业的功能进行定量化处理(由此确定各部位、各专业的功能及总体功能的百分比)依据步骤二所计算出的百分比,分配建筑工程各部位及各专业的造价限额。

1.3结构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研究表明,建筑结构的选择既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又影响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以及使用质量,例如地基的处理方案、主体结构的类型等均与造价控制相互关联,因此建筑结构的合理选择对控制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非常重要。建筑工程结构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要求综合考虑到建筑工程的使用要求以及基本功能,即建筑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过程,组织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参与设计,以及尝试应用系列先进的新技术。如此设计出多种备选方案,最后再比选,并确定出最终方案。

1.4设计方案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针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传统的方法存在经济与技术相互脱节的问题,即对设计方案的技术性、功能性以及经济性进行分别评价,由此确定出造价最低且能够实现预定功能的设计方案,或者功能最强且造价限额合理的设计方案。但就价值工程的观点而言,上述最优设计方案却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价值工程的观点认为,必须始终立足于建筑工程的价值以及功能与费用,对最优设计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出具备最高价值的设计方案。价值系数法作为综合评价设计方案的常用方法,具体步骤为:计算出备选方案的成本系数与功能系数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出备选方案的价值系数。注意最优设计方案的价值系数最大。

1.5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材料与设备的费用约占建筑工程直接费用的2/3,因此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必须合理,即满足建筑工程使用质量的同时,切实降低建筑材料与设备的费用。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是指采用提问法来完成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而所提问题多涉及到材料的功能、材料的成本、替代材料的成本等。实践表明,运用价值工程来选择建筑材料与设备对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以及提高建筑工程的价值意义重大。

1.6图纸审核对价值工程的应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图纸审核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运用价值工程来完成图纸审核非常必要。图纸审核对价值工程的应用包括两方面:一是挑选出价值最高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的审核突出重点,即所审核的图纸尽量具备功能性强、造价高、影响大的特点,由此实现经济与技术效果的最大化。二是分析、评价设计图纸的功能,即对设计文件以及设计图纸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评审设计方案,由此挑选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设计方案,进而实现控制造价的目的。

2结束语

建设总体方案范文6

摘要:文章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的分类和内涵进行了定义论述.提出了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的目的、原则、方法与程序。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技术;方案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1施工技术方案分类和内容  一般来说。施工技术方案可大致分为3类。 1.1施工组织设计 为了满足投资者的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编制安排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活动的指导性技术经济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它的主要作用是依据合同对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的要求,统筹安排施工进度与程序,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使工程施工在最佳状态下有秩序的进行,获取最佳技术经济效果。 (1)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选定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进度计划;选定有效的施工劳动组织方式,包括现场的组织机构;选定经济技术先进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和工具;制定总体技术方案和重大技术方案;核定人力、施工机具、材料的需用量和确定供应计划;确定施工总平面布置;核定生产、辅助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等;施工组织设计中还应包括该项目要实行的各项管理程序、质量控制程序、调度协调等,最好还附上这些程序运行过程中使用的表格。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保证整个建设项目按合同规定工期交付生产使用;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按照生产装置的投产次序,工程量大小和施工难易程度安排施工计划;充分利用施工作业面与施工空间,采用平行流水、合理交叉作业,合理地安排施工次序,以争取时间;注意施工季节的变化,安排好冬、雨季施工项目与措施;开展机械化、预制化、装配化、工厂化施工。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济的成熟施工经验,选定施工技术方案;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节约用地;方便工人的生产和生活。 1.2单项施工技术方案 (1)单项施工技术方案的内容: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施工计划,要先后编制各个单项工程的详细施工技术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技术组织措施;还包括有各个单项工程的具体施工计划、工艺、平面布置及人力、机具、物资动员等。单项施工技术方案要充分体现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技术方案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达到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综合效益。 (2)编制单项施工技术方案的原则:单项施工技术方案要保证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工期、质量的要求。施工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有利可图相结合;按照生产装置投用次序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按照施工对象的质量要求,尽早培训专业技术力量;施工机具的选用要符合经济先进的原则;物资储备供应与施工进度相适应;开展机械化、预制化、装配化、工厂化作业,减少现场作业时间;确保安全施工,尽量减少高空作业;采用平行流水、主体交叉施工法和组织均衡施工作业;考虑现场气象条件,安排好冬季、雨季施工措施,以增加施工作业时间;按照各工种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特定技术要求,制订相应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体系等。 1.3施工技术管理程序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程序主要包括:总图管理程序,图样、资料及标准化管理程序,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和审批程序、开工程序、图样会审程序、中间交接程序、竣工验收程序等。这些程序也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制订,并作为施工技术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  2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施工技术方案的分类可见,施工技术方案贯穿于施工准备、施工及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不仅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整个项目施工提出科学的规划和预见,而且直接指导各项施工活动的实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劣,对施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优化的施工技术方案,在技术上必定是先进的和可行的,在组织管理上必定是严格的和科学的,由此决定的施工水平一定是高的,质量、速度和成本的综合效益也是好的,施工技术方案是项目施工中能否取得综合效益的基础工作之一。

3施工技术方案优化  3.1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的目的 基本建设是国家扩大再生产、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要在控制基本建设质量和成本的基础上,尽量缩短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尽快发挥投资效益。施工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阶段,施工时间大约占项目建设周期的50%,,在质量和成本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搞好施工对搞好基本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开发、采用新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过程。必须改变过去施工靠拍脑袋、凭经验的旧作法,建立起科学的数理优化系统,要使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的施工部门成为现代化的生产企业。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必将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装备水平,同时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人才的开发培养。反过来,人员素质的改善和技术管理人才的涌现也会大大加速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由此形成施工水平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其结果必将提高基本建设的综合效益,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施工企业本身提高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2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的原则 优化原则应是: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特别是深化改革的方针和要求,施工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施工验收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国情、现场具体条件及施工单位自身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装备水平,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先进的装备、科学的施工组织和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使整个施工实现最高的综合效益。 3.3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的程序和方法 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应遵循一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使优化更加科学化。一般的程序和方法简述如下: (1)了解和研究优化对象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为例,必须详细了解和研究建设项目的内容和施工合同,了解现场各种条件,查阅设计文件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还要了解项目的工期,技术关键和技术难点等。从施工承包单位说,还必须了解总承包单位及建设单位的各方面情况,例如管理能力和水平,能提供的机具和其他条件,对施工承包单位采取的承包方式及管理方式等。这些内容都是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优化的基础条件,必须深入准确细致调查、研究,如果发生差错,将直接影响优化质量。 (2)如果优化对象与过去承建的项目相同(或相类似),查阅和研究历史资料就格外重要。要注意,查阅研究的资料应是实际发生的原始记录,而不是计划性的资料;特别要对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鉴定和判断。 3.4制定总体方案 在了解和研究了两类资料之后,做出完成施工活动的总体方案,包括总体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等,并且这种总体方案最好制定两个以上。 3.5总体方案分析比较 首先与类似施工活动的总体方案比较,然后对新制订的两个以上的总体方案进行比较。比较时尽量采用数理方法,至少要用分项打分综合评分法。分析比较后做出结果报告,提交技术部门或技术委员会和技术负责人审查,经领导批准后执行。 3.6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督促,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并将原始记录作为实施过程中分析研究问题的依据,还要供今后参阅。例如,现场组对1台50003氨罐,要详细记录下各项技术方案的执行情况,诸如执行过程中对方案所做的补充和修改,总体方案使用时间,耗用各类工种工时,各类机具台班,采用的临时措施和临时设施,消耗的施工材料及成本决算等。 3.7完工总结报告 完工之后应有一个完工总结报告,内容应包括总工期实际进度表、总人力消耗、机具台班、物资消耗、材料采购,当地资源使用情况、采用的新技术、质量评定、安全事故总结、临时设施情况、工程决算报告等。这类完工总结报告是—个施工企业的基础工作,施工一开始就要抓这项工作,做出真实准确记录。长期的资料积累和数据分析将会大大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