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精读课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语专业精读课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语专业精读课论文

英语专业精读课论文范文1

关键词 ESA模式;英语精读课;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101-03

Practice of ESA Model in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and Humanistic Quality Training//DONG Yan, MENG Qingliang

Abstract By discussing the use of ESA teaching program designed

by Jeremy Harmer in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ourse, this paper will point out its major role in greatly enhan-c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ESA model;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humanistic quality

1 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

2015年新制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应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在外事、教育等各部门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面对21世纪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高等学校教育者们的教育目标有了新的变化:英语专业本科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的英语专业知识,还应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并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显而易见,这个教育目标事实上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人文知识的充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新要求。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要求,必须主要依托于英语专业课程来实现。英语精读课是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一、二年级开设的最重要、综合性最强的学科基础课,时间为四学期,总共累计达432课时之多。所选教材内容通常以讲授各种文体的课文为主,大多生动有趣,饱含人生哲理,便于教师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载体。如何一方面最大效率地进行学生的业务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该在精读课程安排上注意两者的合理配置,使它们有机、和谐地融为一体,二者不可偏废。

英语精读课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与提升。在课堂教学中要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除此之外,教师应积极探索更多新的、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加速实施精读课堂教学改革。笔者有着多年的精读课教学经验,尝试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最终发现:相对于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三P法(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

guage Teaching)等教学法,把ESA教学模式投入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能大力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2 ESA教学模式与英语精读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的英国英语教育专家杰里米・哈默(Jeremy Harmer)在其力作《怎样教英语》(How to Teach

English)中提出ESA教学模式,其中的教学三要素分别是E(Engage,投入)、S(Study,学习)和A(Activate,活用)。通过三个要素的顺序变换和不同组合,可以设计出三种不同的课型:直线型(Straight Arrows Sequence)、反弹型

(Boomerang Sequence)和杂拼型(Satchwork Sequence)。

ESA这一教学模式颇具新颖性,遗憾的是历来常为研究者所忽视。事实上,相对于任务型教学、传统的翻译法教学,灵活多变的ESA教学模式与语言教学相当契合,能以最积极的“投入”和最多样的“活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自主性,从而创造最佳的外语学习语境。在探讨将ESA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为数不多的论文中,刘芝宁的《ESA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与苏勇的《谈ESA程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颇具启示意义。此类相关论文大概都分解了三个阶段的教学步骤,以例证的方式论述ESA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及其对某一课程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然而,笔者在应用这一理论进行教学时发现,ESA对于课堂教学的最大裨益不在于教学效果的直接产出,而在于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潜移默化之影响。人文素质培养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决不能一蹴而就,必在课堂上进行长期不懈的渗透。

本文将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综合英语教程Ⅳ》为蓝本,以“投入”“学习”“活用”三个阶段为不同的侧重点,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建构以ESA为核心的英语精读教学新模式,并着重探讨这一模式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深远作用。

3 ESA教学模式与提高学生多元人文素养的高度契合

此部分将ESA教学模式运用到第四册第一课《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的教学实践中,以探讨它的每个元素对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重大作用。

投入(Engage):激发最佳的学习热情与想象力 哈默认为,学生之所以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是因为他们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而一堂非常有趣感人或具启发性和挑战性的课,往往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掌握得较好[1]。因此,在投入阶段,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多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最为有效地投入。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查阅地图,搞清英国湖区的地理特征;通过播放音频,让学生感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所创作的《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这首名诗,欣赏诗中的音韵美和意象美;通过观图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想象力,猜测英国的湖区会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历史文化遗产等。

投入最重要的意图就是启发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兴趣,促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之中。这一阶段正是以各种方式刺激学生自觉主动汲取人文知识的大好时机,更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这一阶段应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活动应面对全体学生,提倡人人参与。

学习(Study):促进汲取人文知识 在学习阶段,“精读课教师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并将重点放在语言点及语言的构成上”[2],同时注重动词时态p特殊句式和修辞方法的使用。以下同样以第一课为例,阐释学习阶段的主要授课过程。

首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最终总结出课文每一部分的小标题及其主题句。如前三段课文中,作者是在讨论英国湖区的地理特征,因此,最后学生可以用“湖区的地理特征”(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 Lake

District)类似的表述对此进行概括,考查学生对于课文是否有较好的理解。还要设置合理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为什么作者说华兹华斯和波特赋予了湖区独特的魅力?”(Why does the author say that Wordsworth and Potter give the unique charm to the Lakes?)学生在总结小标题和思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极大锻炼。

接着,教师开始讲授每一部分的重要词汇和句式,但不一定要采用传统的逐句讲的方法,而是进行灵活处理。如鼓励学生挑出本文中用于修饰山谷(valley)的形容词lush、extraordinary、glacial、green;修饰高山(moun-

tain)的形容词high、craggy;修饰风景(landscape)的形容词spectacular、compact、crumpled;修饰湖泊(lake)

的形容词deep、idyllic;修饰山峰(peak)的形容词im-

posing、craggy;修饰小山(hill/fell)的形容词rolling;

修饰山坡(slope)的形容词grassy。这种归类讲述法能增强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使他们意识到能用多种表达去描述一个特定的事物,从而避免单一重复的描述。

在学习阶段,通过教师启发提问与讨论式教学为主的方法,不仅使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专业知识得以极好的巩固,而且他们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活用(Activate):最大限度地提高多元人文素质 活用是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ESA模式中最能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元素。活用练习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更牢固地使用语言知识,而且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或写作能力。“课堂教学中的活用方式分为读前活用活动和读后活用活动。读前活用活动有语义分析活动、句子分析活动、体裁分析活动等。读后活用活动有扮演角色、讨论等。”[3]

哈默认为,本阶段重点在于使学生在一个特定的话题中或情境下尽可能自由地、有效地、“交际地”运用所学语言。相对于读前活用活动,读后活用活动更为重要,主要包括戏剧表演、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故事或诗歌写作甚至拍摄微电影等。具体到本课,笔者设计如下读后活用活动。

1)让学生对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这首著名的抒情诗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表演,并动手制作视频。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到英语诗歌的基本结构与押韵情况,在背诵表演的过程中还能陶冶情操,大大增添美的感受。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取山东省某个著名景点进行介绍,需运用学习阶段所涉及的部分单词及句式,并想象一个外国游客在这个景点旅游时发生的故事,面向大家用英语进行讲述。

最终,活动进行得颇为成功,学生或陶醉在深情优美的朗诵中,或开心爆笑于旅游故事中,从而使想象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得以极大提升。同时,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加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处理有了更大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

4 结语

哈默的ESA教学模式操作时灵活多变,对于确保英语专业学生在精读课上的主体地位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优荨W魑ESA教学模式的三个重要元素,投入、学习和活用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合理配置,能使学生最大化地汲取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应坚持在英语精读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田贵森.How to Teach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5.

英语专业精读课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商务英语;精读;英语教学;高职

一、引言

商务英语精读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和国际商务沟通能力,提高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胜任用英语进行对外经贸活动方面的工作,将语言知识、交际技能、文化背景知识和商务知识融为一体,为进行真实交际的商务活动而服务。精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是一门相对重要的课程,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这门课程认可度不高,甚至有部分同学对此门课程有厌学情绪。排除学生本身的因素外,仅就教学的角度来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二、商务英语精读教学的现状及其原因

为了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要求对学生对各们课程的设置进行反馈,以广东省罗定职业技术学院08(已经参加完实习),09届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一共120人,调查发现80多人把精读一项选为“可有可无的课程”,颇出教师意外,当问到学生特别是已经参加完实习的学生时,回答“不知道学了什么东西”,“学的东西没用”的居多,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科任教师相关工作经历不足

最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政策支持下,高职院校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发展过快,师资力量的储备显得不足,这一点在商务英语专业也得到了体现,大部分商务英语老师本专业并不是商务英语,很多都是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一毕业以后就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从事过外贸和商务工作的锻炼,而商务英语精读是一门基础核心课程,如果没有相关的工作经历,只是照本宣科,不能够同相关的商务和外贸实例联系起来讲解的话,就和其他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或“基础英语”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学生觉得这门课和商务并没有很多联系,可有可无,而更愿意者多上一些函电和单证等相关课程。

(二)相关教材缺乏

经过几年的发展,高职商务英语的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相比以前都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其中许多配套设施发展的却不尽如人意,其中相关教材的缺乏就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由于在全国范围内没有统一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大纲,没有权威的教材,我国书市上可供学校选购的商务英语精读教材虽然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但存在着形式陈旧,语言过时,练习单调,特别是内容严重滞后于国际商贸蓬勃发展的形势等问题,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质量的教材难以找到。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职院校所选取的教材并不是自己所满意的教材,还有院校选取大学本科的精读教材来进行教学。

(三)教师对于教学指导方针的误读

按《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要求,在高职类院校当中所体现的教学方针应该是“适用为主,够用为度”,而在商务英语精读的教学当中这种教学方针却很难得到体现,在我国现行英语能力测试当中,四六级考试无疑是最能够得到的认同的考核方式,学生们想通过,老师也想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于是,占所有课程比重最大的(一般一个星期4—6节)精读课有时就沦为了四六级考试的培训班,上课所教授的内容与四六级考试紧密相连,而且有时还会专门辟出时间来给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而违背了商务英语是作为一种ESP(Englishspecialpurpose)即专门性应用英语的初衷。

三、解决办法

(一)加大相关教师的培训力度

在商务英语精读的课堂上,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丰富的商务知识和相关的工作经历,针对后者,学校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加强:

1、请进来:可以聘有相关工作经历的工作人员到学校来开展讲座,给学生们答疑解惑,或者直接聘请其担任学校的外聘教师,配合科任老师,负责学生的综合实训。 转贴于

2、走出去:由于当前从事商务英语教学工作的老师很多都是从专业英语抽调过来的,他们对于商务知识的掌握还有所欠缺,所以应通过各种手段切加强教师的商务知识,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有关商务的各种单证考试,派遣教师去真实的商务环境进行锻炼,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实践。

(二)选用和编写合适的教材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精读教材的选择需要注重实用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必须保证教材既能保证一定的基础知识,要包涵相关的语法,词汇和句型;又注重专业商务能力的培养,对外贸、船务、跟单和旅游等专业知识要有涉及。

综观目前市场上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商务英语精读教材中,适合高职高专的并不多,且不同院校教学理念和风格会有所差异。为适合商务英语的不断发展,满足本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的要求,应该鼓励教师自行编写教材,立足于本校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编写适合于本专业的教材。

(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1、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新编商务英语精读》教学目标设定当中,应当以“适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采取工学结合方式,通过实践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出符合学生现实水平,能够强化实际动手能力的课程目标,鼓励学生更多的参加与商务英语关系紧密的,能够提高她们专业水平的认证考试,比如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和报关员的考试,这些考试既对提高本身专业英语水平有帮助,而且对于今后的实习与工作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同样一门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去的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商务英语精读的教学当中应当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法为指导原则,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根据课程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既能保证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又能突出其本身“商务”的特点。我们以学生反映比较大的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来进行阐述:此单元主题为PLANT,由于其本身的课文内容与商务内容联系并不紧密,初次接触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并不大,但通过教学和本单元的课后练习可以发现,在这个单元中存在着大量的关于木材的名称和对物体颜色的表述,而这些与造纸,服装和纺织相关的外贸业务是紧密关联的。在课文的讲解中,把重点放在这些词汇的讲解和记忆上,并且结合外贸跟单知识将这些词汇填充进去,既可以让学生熟悉相关跟单的句型,有可记住相关的木材和颜色的词汇。在具体的步骤的当中可以应用到Brainstorm,Wordstudy和Vocabulary中。

英语专业精读课论文范文3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辩证地揭示了学与用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研究生在读书时的两大任务:读书和研究。在研究生期间要不要进行一些科研,不同的学者拥有不同的观点。前苏联关于研究生培养的两个学派:朗道(L.D. Landau) 和塔姆 (I. E. Tamm)。朗道学派主张研究生学习期间只学理论基础知识,不搞科学研究;而塔姆学派则强调研究生应该在学习的基础上从事一定的研究工作。要想探讨研究生到底要不要进行科研,就应该知道研究的真正含义是什么?首先研究就是探讨学术问题。学术就是知识的深层面元素或知识的仍不可知面。也可以通俗地讲,研究就是去发现,就是写东西。然而,发现也好,写东西也罢,无不与读书有直接的关联。从这个角度看,塔姆学派的主张是比较可取的。

国内和国外许多学者很多都对英语语言文学这个领域有过研究。有的学者研究了英语文学教学层次。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获得对作品社会背景和作者生平及创作思想的了解,加深语言使用、思想概念表达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从而在各个层次上全方位地学习英语,真正掌握这门语言。有的学者对英语专业文学课作了调查与思考。综合师生双方的态度与看法提出对这门课的改进意见。但是国内针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应如何做研究的论文还是比较少的。本论文拟从细读文本,精读文献,倡导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应该如何做研究。

2.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应如何做研究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英语专业的一个分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要努力探讨具有专业特色的研究方法,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

2.1细度文本

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做研究之前一定要细度文本,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我们又应该怎样潜心细读文本,深入揣摩作品呢?对此王崧舟老师给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文本是你美丽的倒影。意思是说,从根本上来说,文本细读的不是那个文本,而是你自己。心中有的,眼中才有;心中没有的,眼中始终没有。读者应该做到与作品里的主人公一起去冒险、一起去爱、一起去恨、一起去分享胜利、一起去分担失败。文本解读靠的是解读者主体的文化积淀、人文底蕴与学识修为。所以,文本解读因人而异,见“底”论深浅,“拿来主义”的具体方法是没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是一种言语智慧的传递。阅读英语文学原着是了解说英语国家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即是英语国家文化中带根本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双方经常使用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批评。英语文学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说英语国家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综上所述,细读文本,揣摩教材,首先强调“我”的潜心会文,品味揣摩。只有“眼睛”在场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只有“头脑”在场的阅读是低效的阅读,惟有“生命”在场的阅读才是真正高效的阅读。文本细读,既是一个接受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近年来,在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新批评主义中也强调了细读法。由此可见文本细度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英语专业精读课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化,推动了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实践应用。高职教育中,英语专业的精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是高职学生融合英语语言信息及实践应用的有效方式。探索和创新高职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分析能力,是培养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在探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方法上,提出加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效果的策略,从而能够提高学生整体英语水平。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向,高职英语教学成为向社会提供相关外语交际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导致高职英语专业的精读教学面临着开放性、多元化的发展的挑战。对于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培养综合文化素养的英语语言交际、思维应用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智力活动,也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和目标。新形势下,充分拓展和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坚持高效实用的原则,探究和创新英语专业精读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科学的掌握灵活应用语言的策略,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更有利于学生提升英语综合交际应用能力。本文针对现代高职英语精读课教学现状,阐述了高职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整改措施。

一、加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重要性

精读课是高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基础课程。英语精读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语言基础训练,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写作表达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文化素养从而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教育属于基础阶段的教育,因此在教育高职学生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狠抓学生的基本功。学生在入学两年至三年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为自己培养过硬的语言功底。在这一过程中,精读课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为学生夯实语言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正视的课题。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水平,必须针对英语精读教学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课堂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的领悟,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现代教育不但强调各学科的横向联系,而且也注重各学科的纵向联系。而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则是在尊重此原则的基础上,以提高英语语言知识为目标,注重开发学生外语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英语精读是英语教学中,汇集相关词汇、语法和背景文化等知识于一体,并由学生主动参与英语知识信息体验的实践过程。因此只有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适应时展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提升。

二、当前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提高英语专业的综合素质能力,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英语专业的精读课程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阅读等综合能力,起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可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高职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由于目前不同来源学生的英语水平各不相同,参差不齐,学生英语精读学习普遍存在语言基础差、自主性匮乏等问题。使我们的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另外,我们的学生也不同于本科的学生,绝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于本科学生较弱。他们的学习动机不高,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资源设置失调

英语精读教学是英语专业最为基础性的教学,不论是大专生还是本科学生,精读课都是最为重要的主干课程。就打基础而言,英语精读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应该视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所以这门课也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些学校把《英语精读》课程也叫《综合英语》课程。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相对较少,尤其是英语精读课程设置明显不足,这根本无法保证精读课的教学质量。所以,如果教师过多的注重教学效果,在每一单元花费过多的时间,就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证不了教学进度。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可选用的教材远不像一般高校的教材那样比比皆是,尤其是高职院校可供选用的英语精读教材,可谓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现有的一些英语精读教材,其内容的设置不能完全适应于时展的需求,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得不到有效的充分利用。精读教材内容针对性和广泛性不强。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冲出现有教材的限制,使我们的英语精读有所创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富有创意。在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前提下真正做到不流于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2、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受各方因素影响,很多高职院校英语精读教学仍然沿用传统式教学方法,教师以语法,词汇和句段学习翻译教学为主,忽视学生英语语言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运用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指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结构,师生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课堂上老师一直讲,学生只是被迫听。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虽然我们的学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他们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理想有抱负,只是不知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虽然动脑能力差,但是动手能力却很强,所以他们的可塑性极强。这也正为教师提供了发挥的空间,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因材施学。不能将教学目的拘泥于给予学生知识,必须让学生将重心从知识的摄取转变到知识的应用上面来,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学有所用,这样方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精读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大多采用语篇分析模式,强调语篇是由字、词、句型结构解码到获取信息的顺序性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握不住句子的中心,于是掰开了、揉碎了、从点到面、从词到句型、一点一滴地给学生讲,其结果是学生的脑中存储了一堆支离破碎的词语,单词也积累了一大堆,但是不会用。久而久之,积累下来的单词、短语、句型也只能成了脑海中的“垃圾文件”,大脑自然要将其清空。该模式不利于学生横向思维能力的过渡,容易使学生将注意力过度集中于字句细节,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把握。只有强调课文的意义何在,课文的主要内容何在,使学生了解课文中心内容,并能够加以简单描述,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应用语言。

三、英语精读教学模式和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时影响和制约及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当前新课改形势下,多元化、开放性的创新教学理念,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同时也凸显了多种有效的英语精读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选择性的对几种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1、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立足于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全体学生能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运用共有的信息资源和经验去探究解决问题。任务型教学倡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接受知识。任务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外英语语言进行交际活动。英语精读教学中,以交际任务为核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以任务布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词汇、语法、句段、语义等进行自主预习和互动探究,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发展来提高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2、交互式教学法

对于师生而言,交互是一种接收信息反馈和学习活动适应的方式。交互式教学法,最初是以支架式教学思想为基础来训练学生阅读策略的一种教学模式,交互式英语教学是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观摩和相互评价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

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交互式教学法必须以学生主体为中心,以语言信息功能为介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重视学生在知识、情感、智力上的需求,采用提升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主动应用语言。交互式教学法吸收融合了其它教学方法的优点,注重课堂内外学习的结合,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应针对性的提供有意义的教学指导,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围绕语言功能的特定任务而展开相互交流和探究性学习? "

3、语篇式教学法

英语精读教学活动中,语篇教学法是最为普遍的方法,该方法以英语语篇为基本单位,围绕语篇内容进行相关文章体裁、故事情节、中心思想以及词汇、语法等结构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全文的语篇结构,从整体上吸收篇章的主要信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语言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在教学中,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游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文章中所含内容的深层信息,了解各语篇含义,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利用语篇式方法,不但打破了传统精读教学中注重字、词、短语及句型的局限性,而且还可以为当前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

此外,英语精读教学模式还包括情境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综合技能法、提问答疑法等。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可在充分分析教材,研究学生特点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四、 加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高职英语精读教学需要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教学策略,实现英语精读教学的科学性、高效性,从而让教师在课堂上从主导者转化成观察者。教师无需满堂课给学生灌输知识,彻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中“老夫子”的形象。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彻底摆脱学科型的传统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课堂这个特殊的舞台上唱主角,而在这个舞台上教师只是导演,只提供指导。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有了,师生互动也容易了。随着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课堂氛围自然会活跃起来,教师的教学负担不但减轻了,而且教学效果自然也会非常明显。

1、灵活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模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持久性动力。新形势下,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探究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保障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措施。在任何一堂英语精读课上,都不能按部就班地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再好的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吃腻。传统的教学中,“重教法、轻学法”、“重结论、轻过程”。教师往往只注重把结论传授给学生,并不重视学生掌握结论的心理过程。

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在课上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供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应在充分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探索性地采用多种方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使学生投入课堂中去。灵活运用是英语精读教学的灵魂,教师可以在围绕教材的前提下,结合现实生活的信息和材料让课文生动鲜活起来,甚至是给课文以生命。加之以教师生动的引导,整个课堂教学便会一扫死气沉沉而变得生机盎然。总之,教师要在自己的指导和管理下,还课堂给学生。

2、开展高效的英语精读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高效的英语精读活动,需要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直接的影响,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拓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英语精读教学的功能。

而我们这些很实际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从来就没有脱离过现实生活,对于富裕生活的向往从未断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如果把他们未来的生活和他们的职业生涯细化到具体工作岗位,指出他们正确的人生方向,让他们学以致用,就能最大程度发挥精读教学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英语精读教学开展高效多样的活动,教学中必须注重与现实生活,注重与生产一线的真实情景的完美结合,甚至要用逼真的文字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把他们带到生产一线,让他们真正看到自己将来工作的场面。再回过头来进入课本的学习,因为学生已经意识到获取以及应用英语知识的重要性,所以自然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可以给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指导学生开设英语沙龙,举办各种英语演讲比赛,配乐英文朗诵大赛,原声电影配音大赛等等。这样不仅为学生创造了英语学习环境,还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锻炼了才干,帮助他们确立了学习的自信心。这样,他们的满足感、愉悦感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使以往的“苦学”变成了真正的“乐学”。

3、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精读是学生英语知识综合实力的表现手段,是学生语言技能素质的实践过程。高职英语精读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开展有效的英语学习交流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加强语言锻练,夯实学生英语精读的基本功。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应立足于学习方法指导,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语言信息输入训练,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语言交流氛围,加强师生互动,注重语言交际能力锻炼,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翻译等语言基本功。

在教学中强调让学生用英语思维,以表演、对话、讨论、抢答、听写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动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授知识内容相关的故事、人物传记、小幽默等穿插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中,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收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英文材料和熟悉的话题,让学生以Duty Report 或Presentation的形式给大家介绍。通过指导学生写英文日记,读英文名著,摘抄英文名句等形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拓展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英语精读教学的功能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更多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提供便捷的教学载体平台。教学过程中要拓展各种有效教学资源,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虚拟的声像语言环境的交流和理解来增强学习效果。英语精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语言交流和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尽可能的从不同渠道,以多种形式来接触学习,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和运用英语。比如引用先进的教学光盘,教师可通过亲自制作课件,增大教学信息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新式新颖多样,这样既增加了教学密度,又扩大了语言输入量。教师还可以倡导高职英语精读网络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索式研究学习,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究欲,培养其创新意识。

英语专业精读课论文范文5

Chen Huizhen

(Wuxi Institute of Arts and Technology,Yixing 214206,China)

摘要: 本文研究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改进教师教学理念及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基于内容依托教学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有效模式。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ive approach of combining subject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rom the point of Business English.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optimize the curricula system, and construct the effective mode of combining subject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ased on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Subject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

1问题的提出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首次提出“Enterprise Education”,即“创业教育”。而我国提出创业教育的理念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由团中央牵头组织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7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中国中心引进创业实训模拟公司技术,以增加创业培训的实践演练和后续服务环节,在全国20多个地区实施试点,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有关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专题研究起步较晚,尽管如此,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研究成果与日俱增,研究向纵深发展。

尽管如此,研究中仍然有一些不足。

1.1 “内容观”式创业教育盛行“内容观”式创业教育认为创业教育是旨在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的一种特定的教育内容,因此在现行的课程体体系中“修修补补”,主要呈现方式仍旧是一门或几门课,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仍然是次要的,是一种处于从属地位的“添加剂”。在这种“内容观”的指导下,培养目标的定位通常仍旧是“与某专业或某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学生的创业素质最终也只不过是形势所迫的“美丽包装”,“把创业教育贯穿在职业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1.2 与专业教育结合不深入已有的研究成果,概念层面的阐述偏多,纲领性的内容居多,研究集中于要做什么,但怎样做往往一笔带过。有研究者提出应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但究竟如何渗透,却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即使在专门研究具体某一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论文中,也只是很笼统地提出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鲜有系统论证。

本文研究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改进教师教学理念及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基于内容依托教学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有效模式。

2理论基础

2.1 创业教育的系统观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创业教育应贯穿于教育的各阶段,涵盖在德智体美劳等各种教育之中,旨在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的一种特定的教育内容。它的有效实施绝不是单靠某门课程的讲授就能完成的,而应该“成为所有教育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职教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是以培养学生创业素质为最终目标,创业教育应该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在职业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主要的,是职教体系的“主支架”。

2.2 内容依托教学理论内容依托教学,是“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也被称为“内容本位教学”,它是一种语言与内容有机融合的外语教学模式,它把教学的重点从学习语言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学习语言,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具有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学习新信息、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等四个主要特征。内容依托教学把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结合起来,所讲的内容为语言的学习提供动力和认知基础,而语言又为内容的学习提供交流媒介,内容依托教学可以在学科内容教学的同时考虑语言教学。

内容依托教学为商务英语专业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保障。内容依托教学打破了内容学习和语言学习之间的界限,两者在教学中同时实现,英语专业教学遵循“学科知识为核心”的原则以便帮助学生同时掌握学科知识和必需的语言技能。依据这一原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将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创业知识与语言技能学习相结合,全面渗透到各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学习创业知识以及提高创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3基于内容依托教学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

将创业教育真正融入专业教育,内容依托教学使语言学习和创业知识的学习直接而广泛地结合,提供了有益的学习语言和学科知识的机会,并能使所学的语言技能得以充分的利用和实践,同时,提高学生创业水平。

3.1 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创业相关内容目前各大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通常开设听力、口语、精读、泛读、翻译、口译、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外贸单证、外贸英语、金融英语。考虑到打好语言基本功的重要性,保留听力、口语、语音、精读、翻译、口译等英语语言技能课。取消泛读课程,不单列泛读课,而是使之与商务、创业课程相结合。

3.2 重新设计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听力、口语、精读课程实施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全程教学,而不是像有些学校只在低年级开设,而且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侧重日常交际,旨在培养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高年级的教学内容侧重工作、商务用途,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作尤其是商业环境中的交际能力。翻译课程在高年级开设,内容侧重商务文章,旨在培训学生在商务办公方面的书面表达能力。泛读课取消后设置的市场营销、管理学、商务英语等课程采用内容依托教学,将创业所需知识与英语学习结合,培养学生对这些课程内容的实际运用能力。

将创业教育真正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基于内容依托教学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有效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语言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增长,即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教授学生创业知识以及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常俊跃,董海楠等.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

英语专业精读课论文范文6

关键词:黄源深 成才的"瓶颈" 虞建华 "知"与"用"

中国大学的扩招,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看似英语人才有些过剩,实则“小才拥挤,大才难觅”。英语教育已经陷于纯粹的口语、词汇、句法等基本功教学及应付各种等考试,专业知识课,如文学课,只在高年级开,也似乎成了可有可无。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中文水平历来被公众诟病。笔者有幸参加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宁波举办的中国英语教学方法高级研修班,从中受益匪浅,在这与各位同仁分享。[1]

研修班上,黄源深教授集中探究了英语专业学生成才致命的“瓶颈”: 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中文掌握不够水准;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思辨能力薄弱。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表现在:辨不清口笔语文体差别,通篇简单句;语感弱,中文腔重;词汇量小,酷似小学生的写作;只会描述,不会说理。而只会说几句,不会写,充其量可做个导游,相当于一文盲,却难以胜任众多其他工作。中文掌握不够水准一向是外语专业人的恶名,中文水平直接影响对外语的理解、表达和翻译能力。“几年前上海的一次翻译大奖赛,一个新加坡人战胜了几百个有专业英语背景的中国人,拔得头筹,而令人惊讶的是他不是赢在英文水平上,而是在中文表达上”(前言)。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同样直接影响外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翻译能力。外语学生和老师在学和教中,多只见语言的字词句,忽略语言传递的信息和存在的文化。思辨能力薄弱体现在:写文章长于描述,短于立论,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缺乏观点、分析和论述;听讲座提不出问题,更难有论点的交锋;讨论会甘当听众,无法贡献自己的见解;头脑空空,没有想法。结果是,“走上社会后,善于复现相关语境,却难以贡献独特见解,缺乏创造力。他们也许能适应模仿性工作,亦步亦趋跟从别人,却无法独当一面,闯出一片天地来。”[2]

有鉴于此,黄教授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精挑细选编写了一部针对性很强的《英汉散文比较欣赏》,不失为一种局部性补救尝试,以期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提高中文水平,提高思辨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之所以说是“前所未有”,是因为“已有的英语散文教材都是基于一国一语编写的,唯《比较赏析》打破了这一传统,把两种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时代的名篇佳作按照其“契合”之处予以匹配并进行比较赏析。”(秦秀白,2012:105)针对性强是指黄教授身为教师多年,洞悉英语专业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毕业生的成功和问题所在,有鉴于学生成才的“瓶颈”,独辟蹊径,精选历代英汉名家各20篇,以散文的形式和内涵的相似行成对成单元。秦秀白教授认为每单元的英汉散文具有至少两个契合点:“题材相同或相近”和“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手法相近”。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教育、艺术等重大题材,也包括洞察世情、感悟人生、咏物明志、追求理想、修身养性的抒情随笔” (2012:106)。《比较赏析》的另特色是编者在选用的英文文本和汉语文本上都标出了重点段落,要求学生细读或背诵。这些英文散文都是正式文体,可让学生辨明口笔语文体,学会使用地道的标准的简明的句式,及篇章写作的逻辑性和说理,减少中文腔。而相对应的中文散文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和对英文的透彻理解,也有益于学生的中英互译水平的提高。中英散文对比学习,也因其题材多样和内容的深刻,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比较欣赏》是“一种局部性补救”,是指这本书对突破英语专业学生成才“瓶颈”的一个突破性的开端。要克服英语专业学生的弱点,决非一部教材、一朝一夕所能为,需要全方位长时期治理,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怠不惰,坚持不懈,才能逐步打破“英语专业人的恶名”的魔咒。[3]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虞建华教授在探讨高等院校文学课的“知”和“用”时,提出了三对相对的命题:无用和有用,工具学科和人文学科,学以致用和学以致知。目前的英语文学课教学所遭遇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用型的大学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外国文学遭到冷遇,受到轻视,甚至忽视,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喜爱近年来已经几乎降到了冰点。”(刘波、罗承宁,2003:86)“英语”专业,各高校对其定位不同,态度不同:多数将它当作“应用专业”,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要手段,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少数将它当作“人文专业”,以人文内涵为主要内容,培养国际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科定位的模糊性,带来了实施教学方面的混乱。以语言应用为目标的专才教育成为主导,学生通适性能力的培养、文化视野的开拓、健康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遭到忽视,毕业生总体上呈现“小才拥挤,大才难觅”的状况。[4]

英语文学课的有用性,回归人文学科,当学以致知是有充分理据的。老清华、北大和解放前的西南联大英文系除去专门把文学当专业学习外,在语言习得方面也以大量的文学阅读为主,然后配以写作训练。在国际上,外语本身从来算不上大学的一个学科,外文系设置的专业和学科决不是听、说、读、写的技巧训练,它们的外文系就如同中文系在中国,而是英美和西方文学、文化和语言学等。抗战时期教学条件极差但人才辈出的西南联大的英文系,语言能力课(相当于现在的精读、泛读、听力、写作等课程)只占年总学分的不到16%,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诸如散文、英诗、西洋戏剧等其他课程来实现的(刘意青,2010:1-2)。“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大学校园里曾出现过人人都在读外国文学名著、人人都在讨论外国作家、场场外国文学讲座都座无虚席的盛况。”(刘波、罗承宁,2003:86)。目前国内一些重点院校,比如北京大学英文系,已从一年级就开设出英语文学、语言学、文化和文学理论等各种课程,并把这些课程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语言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刘意青,2010:1-2)。黄源深教授建议大幅度调整课程结构,语言技能课应控制在25%以下,文化知识课,包括语言学、文学、欧美文化等,比例应占60%左右,知识可用英语授课。英语专业应该回归到人文学科本位,其意义在于,“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王守仁,2002:11)”。虞教授以一段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展示文学语言的魅力。一个乞丐手身边放着一块牌子,写着:I’M BLIND. PLEASE HELP ME,但人来人往,施舍的寥寥无几。后来,一个女青年把牌子翻面,重新写上: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结果,很多行人开始不断地施舍。这两句话,意义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深层次上,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是事实陈述,直接请求,以乞丐为中心,而后者是诗一般语言,个人叙事,事实的陌生化,以行人为中心,叙事空白得以填补,乞丐的目的不是直接请求而是暗含其中等。虞教授还提到,曾被一名外籍教授请求回答一道“选择题”:“Professor Yu, which would you prefer: a student who can only stutter out his ideas or one who speaks fluent English but has nothing to say?”这一问题,不得不令人反思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5]

鉴于文学课对于英语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虞教授借鉴了以往英语短篇小说编写的经验,特编写了《英语短篇小说教程》,以期“知”和“用”的紧密结合。虞教授的选材的依据是,语言浅显易懂,又是名家大家作品;一定要短,在短时间内能读完;蚕食空间,让学生发散想象空间;脱离文学史,使短篇小说自成体系。名作的浅显和短可让学生不会花太多时间就可以读懂,参与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避免学生无时间阅读,老师自我陶醉地对文本赏析,老师热,学生冷。脱离文学史,可避免老师和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去了解文学史,没时间研读、分析、赏析文本,本末倒置。虞教授编写此教材是期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可以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地了解英语民族诸方面的文化因素”,学生“不仅要有熟练的外语运用技能,更需要提高人文造诣,对语言对象国家要有更深的文化浸润,对其历史渊源、、思维方式、习俗礼仪等诸多方面要有更透彻、更细致、更广博的了解,以获得更多异域文化的体验,提升进行深层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根本上讲,文学中涵容的人文精神,要比文学文本反映的语言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编码于文学作品中的精神文化方面的东西,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底蕴,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6]

终上所述,两位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了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功利性教育的影响,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育偏离了人文学科的正常轨道,导致了学生成为大才的“瓶颈”和文学学习“知”的缺失。两位教授有针对性地编写了《英汉散文比较赏析》和《英语短篇小说教程》,无疑会对目前的英语专业教育改革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7]

参考文献

[1] 黄源深,徐凯,周小进.英汉散文比较赏析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English and Chinese Essays) [Z].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刘波,罗承宁.高校外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J].2003 (2).

[3] 刘意青.序[A].方岩.英语短篇小说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秦秀白.在散文鉴赏中感悟中西文化的契合与碰撞――《英汉散文比较赏析》评介.中国外语[J].2012(3).

[5]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J].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