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本草纲目是谁写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本草纲目是谁写的范文1
传说黄帝率领北方各民族的联合大军,在河北的涿鹿与蚩尤展开了大战,杀了蚩尤后,他感到治理好国家是很困难,于是他去请教西王母,西王母对他说:“你若想治理好国家和人民,不是几年就能实现的,你已经是快50岁的人了,你必须再活50年,才能实现你的宏图大略。”黄帝听了后忙问西王母:“我怎么样才能再多活五十多年呢?”西王母对他说:“你去崆峒山去恳求广成子传你‘长生久视’之道。”黄帝又问:“广成子是谁?”西王母答说:“他是元始天尊的第三个弟子,现年1400岁,你要诚心诚意的恳求他、感动他,也许他能传你之道!”黄帝听从了西王母的指示,回到驻地,安排好妻子螺祖及众大臣的工作后,便前往千里之外的崆峒山。到了洞口外时,守洞童子根本不准他进洞见祖师爷,问:“你是黄帝吧?祖师爷说了,你的治国大事很多,很重要,你还是先把国家治理好了,再想修炼的事吧!”黄帝无法,只好道回驻地(可能在陕西的咸阳),检查各项工作,又重新对妻子和众大臣安排任务,忙碌了将近一个月,又去崆峒山,广成子仍然不肯见他。就这样前后去了5次,最终感动了广成子,命他进洞,对他说:“你只能在我洞中学习半年,基本掌握了入道初阶后,你就得回去。”广成子对他讲:“长生之道,首先在于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勿劳汝形,勿摇汝精,乃可长生。”除此之外,又指导他修炼入门功夫,经过半年的修炼,打通了任督二脉,实现了“气通小周天”,就叫他赶紧回去,治理国家和为人民谋福利。
他回到驻地后,命螺祖管理桑蚕之业,领导妇女种桑养蚕,然后用蚕编织成绵,给大臣们穿用;他命雷公和歧伯等几位大臣去寻找神农氏,学习识别草药的学问,以及用草药给人民治病的方法,命苍颉等人创造文字。安排好一切后,他命人把床和行李抬进一个山洞,命人在洞外把守,不准闲人进入,他在洞中修炼。最初是每3天出洞一次,吃些饮食,然后进洞,逐渐发展到每7天出洞一次,吃东西、洗浴全身,然后再进洞修炼。他以平常人难以做到的决心和毅力,连着修炼了9年,终于练成了“久久玄功”,打通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打开了“天门”,实现了人与天地三界的沟通,能直接接收宇宙的信息和能量,能预知一切。随后他回到中央政府所在地,把情况简单地告诉一些可靠而勤奋的大臣,并把“小周天功”修炼法传授给雷公、歧伯、苍颉和螺祖等人。
歧伯和雷公等人学到后,把这些“天机”写进了《黄帝内经・灵枢》和《黄帝内经・素问》,子啊《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明确地写出了他对臣下的教导:“上古之人,(即知道者),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就是说,养生的最基本方法,首先要顺应自然的变化,根据四时寒暑变化而变换衣着,安排作息时间,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要敏感,在春夏季节多保养阳气,在秋冬季节则要培补;其次,要把调养精神、情感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邪不可干”。从根本上说,各种各样的锻炼方式,营养食品都只是养生的辅助手段。而最根本的在于人体自身的抵抗力。
本草纲目是谁写的范文2
【关键词】屠呦呦;青蒿素;荣誉之争
20世纪60年代初,越南与美国交战于亚洲热带雨林,疟疾肆虐东南亚,极大的削弱了双方的战力,因此控制疫情已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屠呦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危难时刻临危受命。作为研究组长,屠呦呦以身试药,终于在1972年第191次实验中找到100%抑制率的青蒿素及其第一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大大提高了抗疟药物的疗效。青蒿素的发现成功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有效的抑制疟疾病情,2011年9月23日获得有诺贝尔“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在世界荣获的最高奖项。自此,屠呦呦及其青蒿素进入世人的眼帘。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再一次站在领奖台上──这个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生药学家。但是青蒿素的研发成功,并不是屠呦呦一人的研究成果,还应有药材的筛选人员、成分提炼人员、临床试验人员、结构分析人员等等诸多环节参与研发的科研人员。此外,在青蒿素整个研发过程中,对青蒿素的成功提取是采用先进科学仪器,而不是传统中药提取方法,因此,当公布屠呦呦个人成为诺贝尔获得者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对青蒿素获诺贝尔奖的归属问题的两种争议,究竟荣誉应属于屠呦呦个人还是屠呦呦集体?是应归功于中医还是归功于西医?
一、屠呦呦青蒿素研发过程
1969年1月,屠呦呦被引进到“523办公室”并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主要负责两项任务:一是寻找新药;二是在现有成果基础上继续研究,力求去掉常山碱上的毒性,解决服药后患者呕吐问题。屠呦呦凭借自己扎实的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和现代中药学知识,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历届与抗疟有关的医药典籍,同时阅读大量建院以来的人民来信,走访很多老中医,2个月的时间,屠呦呦汇总出包括内服、外治、植物、动物和矿物等2000多个抗疟药方,然后从中精选640个,编集成册《疟疾单秘验方集》。它的出现为屠呦呦日后抗疟的研究明确研究方向,是我国自主研究抗疟新药以来的一大突破。
1971年屠呦呦在东晋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中寻得蛛丝马迹,“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从中整理思路,改用温度60℃的乙醚冷浸法处理青蒿,随后把青蒿提取物注入患有鼠疟的小白鼠体内,结果鼠疟的抑制率提高不少。实验结果证明低温提取物质是保证青蒿药效的必要因素,随后屠呦呦进一步改用沸点更低的溶剂处理青蒿,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研发青蒿的第191次实验中成功获得了可以100%抑制鼠疟的抗疟试剂。并得出结论:植物青蒿的新鲜叶片中含有抗疟活性成分,同时采摘青蒿的最佳时节必须是青蒿即将开花的时刻。为进一步证实研究成果,屠呦呦把抗疟试剂运用在与人体结构最为相近的猴子身上,结果表明,抗疟试剂对猴虐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抗疟新药研制成功的曙光近在眼前,可是屠呦呦的三无身份(无留学背景、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头衔),以及实验室莫名的大火,把屠呦呦推到风口浪尖,人们对她的研究成果产生了深深的质疑。为证明自己,屠呦呦立下“军令状”,以身试险,勇敢的做青蒿提取物临床实验的第一人。屠呦呦的坚韧品质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终于谣言不攻自破。
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和同事们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取物质──一种白色针晶,并将之命名为“青蒿素”。1973年屠呦呦合成了青蒿素衍生物,以证实它的抗虐性比天然青蒿素高出很多倍,1974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帮助下,用当时先进的X―衍射方法测出它的结构,这就是青蒿素第一代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成功挽救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性命,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并被授予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或医学两项大奖。
二、来自国内外的争议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只是含糊的说:北京中药所。2009年,屠呦呦出版《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因在引文中署名自己,于是有人撰文批评她:没有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自己研发小组其他成员的作用。这正是引起争论的主要原因,在当时,很多科学家认为屠呦呦用低沸点提取青蒿有效物质,虽然是重要贡献,但屠呦呦集体在整个研发环节中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仅从屠呦呦发表的文章来看,她夸大了自己所在的研究组在“523”项目中的作用,突出了自己在研究小组中的领导地位。而且国内很多学者认为,国际大奖拉斯克奖的评委会不了解中国的实际国情,片面的把来自全国“523”项目组的数十个抗疟课题组都划归屠呦呦的领导,因此拉斯克奖和诺贝尔科学奖荣誉应归属集体,而不是屠呦呦个人。显然这些学者的争议在当今科技爆发的大科学时代并不合理。
正如1965年9月17日,我国首次用化学方法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一样,这是世界首例人工合成蛋白质的研究成果,标志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旅途上的重大突破。在杨振宁博士的推荐下,人工合成胰岛素以“集体”的研究成果参选诺贝尔奖,可是最终无缘落选。分析原因,社会主流说法是因为诺贝尔科学奖评选规则上有明确规定:“每项奖一次最多只能推荐3人。”美国Lomalinda大学的周勇教授就在2001年1月8日的《北京青年报》中谈到:“由于人工合成胰岛素是“集体”研究成果,参加的主要科学家有10余人,最后平衡的结果,国内方面推荐了4位获奖候选人,而诺贝尔科学奖评选规则上明确规定,每项奖一次最多只能推荐3人。诺贝尔科学奖再次与中国科学家擦肩而过。”由于国内科研墨守成规坚持群众路线,无法明确提供集体与个人间对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研究过程中起的决定作用,并且忽略科学规范,因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与诺贝尔科学奖失之交臂。
屠呦呦研发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类似,存在最大争议是在科学研究进展中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社会进步使人类的观念改变的结果。在七八十年代,我们对知识的观念是公有的,是大家共同的财富,人人都可以随便使用。而现在,知识私有化,变成私有产物,因此在研发过程中创新理论尤为重要。青蒿素和人工胰岛素虽然都是以集体形式参与研究活动,但屠呦呦个人在整个研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她是第一个从古典书籍中成功找到青蒿素的有效提取时节、提取部位的人,是第一个运用化学方法提取具有100%抑制率的有效成分,第一个把研究成果运用到临床试验,并以身试药的人。我们不能否认在研制过程中科学共同体为青蒿素的研究做出的努力,但是屠呦呦个人在研制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和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使她对拉斯克奖、诺贝尔科学奖的荣誉归属当之无愧。
屠哟哟获奖理由是:“发现青篙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美国拉斯克评奖委员会的评价是:屠哟哟领导的集体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中国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把最宝贵的研究成果带入21世纪。他们提出三点依据:一是谁先把青篙素带到“523”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篙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米勒・路易斯在《细胞》杂志上撰文解释授奖予屠呦呦的理由,“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毫无疑问地得出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教授是发现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由此可见中国的科学要想得到欧美范式的认可,必须脚踏实地,甘于寂寞。屠呦呦研发青蒿素尽50年,凭借自己的专业和智慧,不懈努力,艰苦思索,为世界提供新的创新理论和科学发现,给全人类带来福祉。屠呦呦的研究是为科学而科学,为解决人类困苦的疾病而研究,不涉及功利,是追求真理纯粹的科学。
三、对青蒿素获奖归属问题的反思
首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做出的三点依据即授予屠呦呦以大奖的理由是毋庸置疑的,是对屠呦呦在青篙素及其衍生物研究过程中的领先地位和创新思维肯定。拉斯克奖是美国的奖项,他们的价值观念与中国不同,因此我国科学家有一些不同观点不足为怪。在七八十时代,我国的科学共同体把科研成果荣誉归属问题视为,长期以来无人敢于触碰。只要科研工作者间彼此尊重,成果就是集体共有的,因次提出荣誉归属问题是没有意义的。然而,在科技发展的大科学时代荣誉归属的问题并不仅仅关系到科研工作者的荣誉和声望,同时更关系到我国的学术共同体在世界的威望与民族自信心,同时也关系到人类对科技发展规律的认识与理解。从根本上说,它关系到人类科技事业的进步与兴旺。因而无论从发明者、管理者的立场还是从国家与整个人类的立场来看,都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因此,在判定青蒿素的荣誉归属应主要看在研究新问题或造新物质的前提上,是谁最早提出新发现与原物质的不同的特殊属性。根据我们对青蒿素研发的过程析可以清晰地得到结论:屠呦呦有自己的创新理论、通过古典书籍有目的地从青蒿中成功提取青蒿有效物质,进而用化学技术得到抑制率更为显著的青蒿衍生物并且临床试验获得了成功。在科研活动中屠呦呦明确的知道自己要利用乙醚的低沸点的特性提取的物质是青蒿素,屠呦呦把青蒿素注射到患有鼠疟的小白鼠体内验证了青蒿素抗鼠疟的高效性,随后的猴疟也获得了同样的治疗效果,因此得出结论:青蒿素就是抑制疟疾的有效物质,是青蒿素的重要性所在。基于此我们可以十分公正地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是名副其实的!
其次,对于青蒿素的获奖的荣誉归属另一个争议是青蒿素的研制成功,应归功于中医还是西医的问题。屠呦呦研制青蒿素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研究方向来源于古籍东晋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曾记载“细黄花,大如麻子”,其味苦、截疟等性味功能的记载。青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十分常见,为屠呦呦研究提供原材料的同时也带来繁重的研究任务量。对此屠呦呦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根据《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把研究重点逐步转向青蒿的处理方法上,包括品种选择问题、采收最佳季节、药理的具体部位、提取有效物质的方法等,把传统中药处理方法中的煎、煮、熬改用低沸点乙醚进行处理,目的是防止高温破坏疗效,同时去掉无效的酸性部分,保留具有药效的中性部分,最终药效得到明显提高。青蒿素是一种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全新的化合物,它的提取虽然通过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提取方法,经历了提取物提纯、测定化学结构、分析药效、动物体试验、临床试验等严格的制药流程,和传统中医方法虽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没有中医古籍的理论指导,是很难做到的。这是我国大胆的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同我国传统中医的精华结合起来的原创成果。因此,青蒿素能够得到世界的认可,中医功不可没!由此,我们更应该意识到中医药是巨大的瑰宝,是我国古代医药学者智慧的结晶,很多被人熟知的疗效药都来自中草药如:麻黄素、奎宁、阿莫斯林等,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够给现代科学家们带来启发。经过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中草药对于疾病的治疗将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我们应该更好的传承,通过创新,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进而为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获得世界的认可。
最后,在大科学时代,科学发展离不开多种学科的共同作用。科学研究的结果会影响人类的前景与命运,减少科学发展中的争议,明确荣誉归属,使科学健康发展尤为重要。人类需要的不是为了获奖而科学的科学家,而是对科学艰苦思索,追求纯粹、为社会提供新的科学发现和创新理论的科学家。屠呦呦正是这样,此次获奖贡献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甘于寂寞,屠呦呦从事青蒿素的研究尽50年,半辈子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她对临床试验的精益求精使得青蒿这个在中国大地上非常普遍的植物变成了治疗疟疾的重要药品;二个是发扬中国古代“神农尝百草”的不畏精神,在640种植物中,成功找到有效抗疟植物;三是创新理论,利用的乙醚低沸点萃取技术,将青蒿素提炼出来,并制成无毒的、具有100%抑制效果青蒿素衍生物,是第一个把青蒿素作为抗疟药剂进行临床试验,并得出结论的人。屠呦呦对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是我国的骄傲,是我国一个时代杰出科学研究人员的杰出代表。屠呦呦在领奖台上多次指出荣誉是大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也肯定在研发青蒿素的过程中“523项目”组的每位参与者,都有着不可抹灭的功劳。但如爱迪生所说,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而1%的灵感却是最难得可贵之处。屠呦呦以她特有的方法,获得抗疟疗效显著的青蒿素,用她独有的创新意识和敢为人先、以身试药的勇气把中国的生药学展示给世界,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和学习的。因此,青蒿素获奖荣誉归属屠呦呦实至名归!
参考文献
[1]孙秋霞.屠呦呦:让青蒿素走向世界[M].中国科技奖励,2015-06,192(25).
[2]周勇等.新世纪里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有多远.北京青年报,2001-01-08.
[3]靳士英,靳朴,刘淑婷.抗疟药青蒿素类的研发与屠呦呦获拉斯克奖的启示[M].现代医院,2012-03-12.
本草纲目是谁写的范文3
他叫王培龙,1989年1月22日出生于河南周口市川汇区,河南是文物大省,距培龙家一百多米处就是中州路古玩城。培龙的父亲是川汇区的美术家,他常说:“让孩子懂得做学问,要先让他学会做人!”培龙上小学、初中时,父亲在市图书馆工作,培龙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图书馆读了很多书,有历史故事,有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还有富有哲理的寓言类书籍,这些都为培龙的健康成长奠定了精神基础。
图片说明:
1 王培龙在报国寺练摊
2 逛潘家园地摊
我(本刊记者王丽)预约采访王培龙时正值暑假,他尚未返京,于是我们约定通过QQ进行这次采访。正式访谈前,我进入培龙的QQ空间浏览了他的日志。出乎意料的是,培龙的日志除记录文物鉴定的专业知识及学习心得外,还有不少文章涉及到他对于社会问题的担忧以及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思考。我不禁感慨于这翩翩少年的宽广襟怀,我们的话题也由此开始:
(以下采访《青春期健康》杂志社记者王丽简称“青”,王培龙简称“王”)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青:今天下午加上你的QQ后,我拜读了你的日志,从中能看出你是个非常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男生一
王:嗯,我看到你对我那篇日志《力还世界一公道》的评论了,你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微斯人,吾谁与归”
青是的,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惜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理会这些。看到你的文章,我非常欣慰,我说“欣慰”绝非以长者的口吻,而是以同道中人自居。
王:我明白这种情感――同道中人,惺惺相惜!
青:嗯,你认为自己这份社会责任感是从何而来的'或者说是你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塑成了这种品格?
王:多方面因素吧!更多的是性格、家庭和后天学习。我历来把学习分为两种,或者说我要求自己读懂两种书,一种是以书本为代表的有字之书,另一种则是大家容易忽视的社会这本无字之书!
青:那么你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个社会,并对社会得出这么深刻的认识?
王:先看书或者是上网了解一些知识、道理,然后和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进行对比。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对比:正反方意见对比,精英与草根对比,中国与外国对比
青:恩,就是通过归纳、比较,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得出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观点。
王:是的,此外我还亲身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青:你所进行的这些社会实践中,一定有不少与你研究的文物鉴定专业相结合吧?
王:对!我经常转古玩市场,什么潘家园、报国寺、大钟寺。每周至少一次,有时候更多,记得端午节放假四天,我去古玩市场转了四天。因此很多摆摊的和店里的老板都认识我!哈哈……
青:你到古玩市场主要是做些什么呢?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家都非常想知道你这位内行在古玩市场里怎样“转”。
王:的确,我进古玩市场不只是看看热闹,而是积极主动地跟古玩商攀谈。因为我知道古玩商们为了能买到真货赚到钱,往往他们辨别真伪的本领也非常高!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历史、辨伪和文物市场营销及交易规则、交易方式等方面的实战知识,真是受益匪浅啊。
青:恩!现在文物市场上的“宝贝”鱼目混珠,市场里充斥着赝品,造假做旧的手段层出不穷,找到真品很不容易。你是怎样辨别真伪的?
王:文物市场的东西确实很混乱!要去伪存真就需要真假对比,要多看真假文物的实物、标本、照片,要仔细进行对比研究。这个世界就怕认真和对比,真与假不一样的地方,通常是些极细微的差别,而这些正是辨伪标志的所在。
青:“这个世界就怕认真和对比”,这话可谓一针见血!那你都是从哪些场合接触这些真的文物及假的“宝贝”,从而进行比较鉴别的呢?
王: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课堂,有的老师、教授会带一些标本来;二是博物馆,那里的东西很让人放心;三是古玩市场,这是有了一定的鉴定水平后去的地方,四是和一些真心的朋友相互亮宝,切磋交流。
3、千淘万漉虽辛苦,淘尽黄沙始到金
青:你提到“亮宝”,那先要有宝才行啊。由此可知你颇有些自己的收藏吧?
王:是的,不过我的藏品很杂,档次一般,如不嫌弃,我就介绍一下吧!目前我的个人藏品有古代陶器八件,其中汉砖五块,陶鼎、陶井、陶猪形砚各一件;瓷器三件,包括宋代福建窑口碗两件,江西白舍窑谷仓罐一件,玉器类有明清花片六件,唐代红玛瑙一件,新石器时代玉器残片标本一件;银器类有明清民国、时期的银钗、银锁、银帽饰、银像章:铜器类有古钱币130余枚,铜鎏金镶白玛瑙带板(五代时期)、铜带钩两件;瓷片有从唐宋至明清瓷片标本百十片。他还收藏时期红宝书(语录、最高指示、哲学著作、军事著作等),宣传画(伟人画像、人民画像等)、像章、票证、丝织绣像、各类新闻出版物品、七十年代的小人书等。此外,还收藏邮票436枚。
青:你的藏品真是种类繁多!请问你收藏的这些宝贝主要是从何处得来的呢?
王:90%以上是我去古玩市场淘宝淘来的,还有一小部分是我家祖上留下的旧物,此外知道我有此嗜好的亲戚朋友会把他们家里没用的“破烂”送给我。
青去古玩市场淘宝也是需要资金的,你淘宝所需的资金是哪里来的呢?收藏界有“以藏养藏”的做法,你是否也会适时出售一些自己的收藏呢?
王:我的“原始资本”主要是家里给的。以前我大多是动用自己攒的零花钱。现在我学了这个专业,家长也很理解,就每月多给一些钱。如你所说的,很多时候我会去卖自己手里的东西,比如我要买另一件东西,或是自己发生“经济危机”时,就会去出售自己已有的藏品。
青:那么你去哪里卖呢?也去古玩市场么?
王:对!我大多会去古玩市场摆摊,赚点外快!更多的是为了亲身体验生活,我很喜欢靠自己打拼出一片新天地的感觉!
青:恩!这样一来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赚取额外的收入,二来可以接触更多的宝贝、扩展见识,真是两全其美啊!
王:是啊!不过有时也会有挫折!
青:哦,说到挫折,有哪些印象比较深刻的,可否谈谈?
王:当然!首先我体会到了古玩市场上的复杂,东西的真假难辨是其一,人的好坏就更加难分!我在卖东西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东西明明是真的,他们偏说我的是假的,搞了大半天,只是为了把我东西的价钱贬下去,为了低价买入再高价卖出,他好从中谋取更大利润!我说换一家,不卖给他,有时他们还给我来个,整个古玩市场商铺都给我最低价,
真是气人啊!
4、天赐良机,天赋异禀
青:他们这样做很有点欺负后生晚辈的意思!不过话说回来,你确实还是个大男孩,才20岁啊。
王:呵呵,是啊!
青你小小年纪,就对文物鉴定专业有如此深入的钻研,真是很让人钦佩!那么你是从何时起对文物产生兴趣的?
王:大概小学一年级前后吧!这个决不夸张哦!
青:这么小!通常小孩子不会自发喜欢上收藏鉴宝,我想其中一定有什么契机吧?
王:是的!不过有点传奇
青:如果不涉及隐私,且不占用你太多时间的话,不妨简述一下你这段传奇的经历啊。
王:好!那年我大概六七岁,在胡同里玩的时候遇见了一位老人,应该是个乞讨者,或是家里很困难的寻亲老人!我给了他几毛钱,他看了看我(其他小孩早就躲得远远的啦),然后竟然拿给我一个铜钱!哪朝的铜钱我记不清了,不过哪朝的并不重要,值多少钱也不重要
青:恩,重要的是从此你对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对!我对文物的兴趣就是始于这枚古钱币。我拿着古钱缠着老人问来问去:“这钱是什么时候的?能花吗?怎么是圆的,中间还有方孔?上面的写的是什么字啊?”就是这枚小小的铜钱在我的心里埋下了兴趣的种子,并逐渐地发了芽、开了花。
我家乡河流较多,颖河、沙河和贾鲁河三川交汇,从小我就喜欢到河里捞鱼,抓螃蟹,常常会捞到瓷片和长满锈的圆形方孔铜钱。自从那次收到乞讨老人的铜钱并萌生兴趣后,我就有意识地把自己捞到的铜钱都留了下来。为了看清这些古钱币的原貌,我就自己动手在磨刀石上打磨除锈,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探索知识的乐趣。
要从事枯燥的文物鉴定专业,兴趣的重要性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我经常感慨那枚铜钱是上天赠送给我的一把启蒙钥匙!
青:这段经历果然传奇,其实引导你步入这一领域的契机是你的真诚和善良啊!不过,除了这“天赐良机”,你一定还有天赋异禀,毕竟不是谁都能钻研出门道的,你觉得你自身有哪些品质是为此而生的?
王:首先我自己坐的住,小学为了写作文,我可以安安静静地观察一下午金鱼!其次我对繁体字非常敏感,我的祖父是中医,为了让我继承祖业,他有意引导我读繁体字版的《本草纲目》,遇到不认识的字我就查字典,很快我就喜欢上了竖排版繁体字的传统文化书籍。此外我不爱随大流,喜欢注意一些别人不太留意的偏门,比如:观察蜘蛛结网,铁门容易生锈而铜锁却不易
青:那么可以概括为心静且心净,明察秋毫之末。
5、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王:此外,我天生喜欢动手、喜欢哲学,甚至想把整个宇宙都搞透!呵呵!
青:天生喜欢哲学,这真是很高的境界。哲学是关于人生、世界和宇宙的终极思考,个人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必然要受到其哲学观念的影响。想必你对哲学的热爱一定会影响到你对专业课的学习及实践吧!
王:是的!我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哲学对我专业课学习及实践的指导!我日记里有一句我自己写的话:学以致用,不可不读书,不可尽信书,实事求是,用真正的真理指导自己一生!我会铭记这句话。
音:恩,对写在书本上的东西要批判的对待,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才不会固步自封,才能破除陈规旧例,才能不断开拓前进…
王:对,研究,检验,总结,运用一切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用这种有效的方法来指导我对文物鉴定专业的深入学习。
青:能举例谈谈你是如何将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运用到文物鉴定实践中去的吗?
王:好的。比如语录,大家都知道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普遍性。但的旧物也有人仿,究竟是不是几十年前的东西呢?就要看它具体有没有老旧特征,主要就是有没有使用痕迹,如:磨损痕,翻阅痕,旧书的气息等。我准备给一些真品及赝品对照着拍些照片,不过暂时没时间做这项工作。
青:现在是暑假期间,为什么你的时间还不充裕?是否安排了社会实践以及与提升自己素养有关的种种活动呢,
王:是的!暑假之初,我就给自己定下三大任务:1,学习文物专业知识。2,学习社会交往的常识,礼仪等。3,去博物馆,古遗址实习,学习!
青:想必你的暑假一定是个很充实、甚至忙碌的假期,相信你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衷心希望不久的将来你成为我国的文物鉴定专家
王:谢谢你的鼓励和肯定。的确,暑期的社会实践对我夯实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素质有很大帮助。我的目标绝不是做个古玩商,我要研习和弘扬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我认为要想真正弘扬和普及这些文物知识,应该把学问和市场结合起来,不能让那些文物束之高阁,让人望尘莫及。我的理想是做个懂文物市场的实力派文物鉴定专家。
后记
在采访过后的联系中,培龙通过QQ给我传来一些他在学习及实践中拍摄的照片,照片上他衣着很朴实,笑容很自然,神情很专注。在他与同学的合影中,我一眼就看到个子最高的王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