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设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设论文

建设论文范文1

保险诚信问题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人们对于保险的不信任。而人们对于保险不信任首先是从人们接触保险开始的。从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来看,主要是保险人的展业、签定保险合同后的保单有效期以及理赔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又以展业和理赔最容易产生不诚信现象。

(一)保险人的展业期

保险人尤其是个人人的展业是人们接触保险产品的第一步。通过展业这一阶段,保险人向客户介绍保险公司的产品和各种保险服务,并尽力去促成保险产品的交易。由于个人人的工作业绩与个人的佣金有着紧密的正相关关系,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诚信现象容易产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保险人的专业素质不高。

保险合同条款涉及许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一般人很难看明白,而我国的保险人只是经过短短的几个星期的培训之后,就上岗进行展业,他们往往对合同条款不是很熟悉,因此也很难向客户解释清楚,严重的会引起客户的误解,这在保险合同纠纷中也很常见。

2.某些人的道德素质不高。

在展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误导客户的行为,有的过分扩大保险产品的功能;有的承诺不能实现的投资回报;有的只讲收益,对风险避而不谈;有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佣金,在推销保险产品时没有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推销一些不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并且在推销过程中,隐瞒保险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比如保险合同的除外责任等,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甚至受益人;

3.有的保险人存在着让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填写不属实资料的情形。

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后,需要填写投保书,投保书里的内容需要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根据事实来填写,同时这也是保险公司决定是否承担保险责任的依据。如果保险公司的核保部门通过审核发现此保户不符合承保的条件,从而不给予承保,那么人的努力将会白费,而人也将拿不到佣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让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隐瞒一些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非常重要的事实或引导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填写虚假的资料。在保险公司同意承保后,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就会产生保险公司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间的各种纠纷。

(二)保单有效期

对于寿险产品来说,它的有效期大多超过一年,有的长达数十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生活比如家庭住址等方面往往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这些方面可能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若保险人联系不到他们,因此会出现因为不能按时交纳保险费使得保单无效等情况。同时由于保险人的淘汰率比较高,一旦经手的人被淘汰,这些保单就会成为孤儿保单,即使有新的人来接手,他们也会因佣金的关系不把精力放在这些保单上,而是去开拓新的保险客户资源。

[论文关键词]诚信投保人保险人展业理赔

[论文摘要]由于保险业经营的特殊性,使得诚信对于保险业来说十分重要。我国保险业的诚信问题一直以来都引起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诚信问题关系着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诚信问题的存在有其原因,因此需要分析其存在的原因,进而找出完善我国保险业诚信建设的对策。

2006年6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的颁布,标志着国家对保险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同时也说明了保险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三大支柱行业之一,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诚信体系建设问题。保险作为一种服务,它的有形载体是一张保险合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拿到的只是“一张纸”,而不象其它的商品一样具有实实在在的物品,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保险公司的经营是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一种承诺。因此相对于其它的商品来说保险具有无形性、长期性和透明度低等特点。也正是因为保险经营的特殊性,意味着它是最能体现诚信,同时也时最依赖诚信的行业。但是在我国保险发展的过程中,诚信问题越发引起业内外人士的注意,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保险业诚信问题存在的原因

保险诚信问题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人们对于保险的不信任。而人们对于保险不信任首先是从人们接触保险开始的。从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来看,主要是保险人的展业、签定保险合同后的保单有效期以及理赔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又以展业和理赔最容易产生不诚信现象。

(一)保险人的展业期

保险人尤其是个人人的展业是人们接触保险产品的第一步。通过展业这一阶段,保险人向客户介绍保险公司的产品和各种保险服务,并尽力去促成保险产品的交易。由于个人人的工作业绩与个人的佣金有着紧密的正相关关系,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诚信现象容易产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保险人的专业素质不高。

保险合同条款涉及许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一般人很难看明白,而我国的保险人只是经过短短的几个星期的培训之后,就上岗进行展业,他们往往对合同条款不是很熟悉,因此也很难向客户解释清楚,严重的会引起客户的误解,这在保险合同纠纷中也很常见。

2.某些人的道德素质不高。

在展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误导客户的行为,有的过分扩大保险产品的功能;有的承诺不能实现的投资回报;有的只讲收益,对风险避而不谈;有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佣金,在推销保险产品时没有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推销一些不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并且在推销过程中,隐瞒保险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比如保险合同的除外责任等,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甚至受益人;

3.有的保险人存在着让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填写不属实资料的情形。

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后,需要填写投保书,投保书里的内容需要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根据事实来填写,同时这也是保险公司决定是否承担保险责任的依据。如果保险公司的核保部门通过审核发现此保户不符合承保的条件,从而不给予承保,那么人的努力将会白费,而人也将拿不到佣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让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隐瞒一些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非常重要的事实或引导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填写虚假的资料。在保险公司同意承保后,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就会产生保险公司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间的各种纠纷。

(二)保单有效期

对于寿险产品来说,它的有效期大多超过一年,有的长达数十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生活比如家庭住址等方面往往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这些方面可能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若保险人联系不到他们,因此会出现因为不能按时交纳保险费使得保单无效等情况。同时由于保险人的淘汰率比较高,一旦经手的人被淘汰,这些保单就会成为孤儿保单,即使有新的人来接手,他们也会因佣金的关系不把精力放在这些保单上,而是去开拓新的保险客户资源。

(三)理赔期

理赔是保险公司在接到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的通知后,对自身应该承担的保险责任的范围以及如何进行赔偿的过程。理赔是最容易产生双方纠纷的环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往往希望保险公司能够多赔偿;保险公司从自身角度出发,希望能够尽量少赔偿,于是就有了赔与不赔,多赔还是少赔的问题。另外保险公司一般都会促使理赔部门尽量减少理赔的支出,这样产生的一个消极影响就是本应该得到赔偿的可能不赔,本该多得到赔偿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没有能够得到充足的赔偿,从而使得保险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保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利益的作用。此外,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索赔过程中对索赔的流程以及需要准备的材料不是很熟悉,因此索赔程序比较麻烦,再加上保险公司的理赔花费时间长,服务质量也不是很高,使得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产生索赔难的认识。

二、加强保险业诚信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对保险人的管理

第一,要提高保险人的专业以及业务水平,使人具备扎实的保险基础知识,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保险服务咨询。因此为了提高他们的专业以及业务水平,必须提高人的上岗持证率。只有人的持证率的提高,才能进一步促使他们的专业和业务水平的上升。

第二,要提高保险人的职业道德素质。为了提高保险人的职业道德素质,保险公司在引进人的时候,应严把质量关,应把那些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人吸纳进公司来。

第三,明确保险人的社会地位。目前我国的保险销售模式,决定了保险人尤其是个人人的地位。他们与保险公司签定的是委托合同,因此不是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因而不能享有和正式员工一样的福利待遇,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保险人对工作的不敬业,以致为了获得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保险公司对保险人应该进行分流管理。将那些职业道德素质差、业务能力弱的人淘汰;将那些职业道德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保险人吸纳到保险公司里,使之成为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剩下的人使之成为保险公司的员工。

第四,构建保险人信用数据库,进而加强保险人的信用机制建设。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可以通过进入这个数据库,了解各个人的信用情况,从而选择自己可以值得信赖的保险人。同时要将那些不合格的人实行黑名单制,在数据库中充分的显现出来,真正做到信息的共享和透明。

(二)加强保险公司的理赔制度建设

理赔将意味保险公司现金的支出,这是保险公司都不想看到的,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保险公司首先要正视理赔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赔在一方面意味着保险公司现金的流出,尤其是遇到巨灾理赔时,但与此同时,保险公司应该意识到在理赔的同时,这也是检验公司是否能够履行承诺的重要环节。如果理赔处理的恰当、及时和合理,可以使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公司更加信任,他们不仅会继续和公司合作,而且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潜在客户资源,无形之中给公司做了广告宣传。其次,保险公司要提高理赔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把理赔程序简单化、通俗化,使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不再觉得索赔难。

(三)大力加强保险诚信文化培育并积极倡导诚信理念

保险行业协会等组织应继续大力加强保险诚信教育,普及信用知识,使保险人、保险人等市场行为人充分认识到诚信对它们的重要性。并使诚信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强化保监会的信用监管职能

保监会应充分发挥其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通过监管,加强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使保险行为主体有法可依,能够自觉的去实现诚信行为;同时对守信者要给予奖励,对失信者加大它们的失信成本,以保障保险市场的有序运作。

[参考文献]

[1]孙蓉、王朝明.中国保险业诚信制度的构建———基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视野的分析[J].天府新论,2006,(1):72-75.

[2]刘凤全、张治国.加强保险诚信建设服务构建和谐社会[J].保险研究,2005,(12):26-28.

[3]经涛.论我国保险业的诚信缺失风险与防范[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68-70.

[4]王新利.香港保险业诚信理赔的经验及启示[J].保险研究,2005,(12):89-90.

建设论文范文2

近年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区域竞争力为目标,实施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并在发展经济,提高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xx年,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占全省的1/5,占宜春市的100%;江西省重点保护产品6个,占宜春市的1/3;国家免检产品2个,占宜春市的1/2;江西名牌产品11个,占宜春市的40%以上。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占全省9.1%;省著名商标22个,占全省的5%,宜春市的34.9%,并荣获宜春市唯一一个实施名牌战略先进县市。在地方经济中,已基本形成了品牌、免检产品等的集群效应,作为县级市,在全省独占螯头,在全国也占有一席之地。

正是因为品牌效应,20xx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8.7亿元,工业增加值17.4亿元,销售收入47.2亿元、上缴税收2.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1.5%、31%、69.92%,是“十五”期间增速最快的一年。最具说服力的是:四特酒20xx年销量全国排名第10;以“春丝”和“变色龙”品牌为龙头的××面条,占全省面条市场份额80%,其中“春丝”进入全国面条企业前8名;以“金虎”保险设备为龙头的16家制造企业,产品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仁和药业有限公司名列全国中药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0强,“××”起重机跻身中国起重“十强”。所以,我们认为,没有名牌产品的支撑,就不会有企业的兴旺;没有企业的兴旺,就不会有产业的发达;没有产业的发达,就不会有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推进名牌战略进程中,我们尝到了甜头,也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争名牌贵在观念新

1、竞争的观念。商场如战场,产品卖得动不等于有市场,产品今天有市场不等于明天有市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市通过引导企业主动做好市场调研,摸清自身优势,熟悉对手底细,作好市场定位,以最佳的产品占领市场,在此基础上,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去参与市场竞争。

2、以人为本的观念。金牌、银牌不等于名牌,名牌的实质是“民牌”,即生产的产品能被消费者所认同,能肯定。在这一点上,××市通过引导企业在生产中牢记“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个本就是:生产让百姓放心、安心、顺心、可心的产品,从而拥有“民”的信赖,真正打造成公认的名牌。

3、效益的观念。品牌就是效益,名优产品能占领市场,这是市场的必然规律。有了品牌,市场有了销路,自然企业利润就有了,企业有了利润,政府也就有了税源。没有质量的振兴,名牌的集群,企业就难以生存发展,也就难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创品牌重在敢投入

打造品牌,关键是企业要练好内功。许多产品,如保险柜、面条等市场占有率较高,但不能在市场上起引领者的作用,而是处于追随者的地位,缺少影响力强的知名品牌,其深层次原因就是企业开发能力不强,缺少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为破解这一难题,××市通过不断在推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上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升品牌的“含金量”。

1、人才的投入。争创名牌关键靠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发挥人才作用,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首先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近年来,××市从市财政中拨出专款,围绕“全民创业、质量兴市、名牌兴企、工业强市、优化环境”等主题开设了“××工业经济专家论坛”,定期请国内专家进行讲课培训,重点培训对象为企业老板、股东、各级干部,大大增强了工业经济人力资源的素质。其次是加大对企业培训的扶持力度。政府出台奖励政策,对企业培训员工并在企业工作6个月以上的,每人次补助300元,极大提高了企业培训的积极性。仁和药业、四特集团、金虎保险设备制造集团等名牌企业,每年都不少于2次的职工质量培训,并单独内设职工质量贡献奖,把员工的质量素质放到了战略高度的位置。再次是制定人才引进奖励制度。对企业引进省部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并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由政府一次性提供15万元以上的科研经费,对博士后进站两年期内给予6万元的研究经费资助。

2、完善质量体系建设的投入。品牌的成长之路首先是质量领先之路。创立和发展品牌没有捷径,必须在质量管理上下工夫。××市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对质量体系建设的投入,指导企业内设质量管理、检验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和与产品相适应的检测设备,车间配备质管人员和简易质检手段。从车间班组到厂部,从产品设计、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极大提高了员工产品质量的责任,保证了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十五”期间 ,我市共有28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特别是创名牌的企业率先通过该项认证后,带动了其它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跃上了新台阶。

3、设备的投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关部门积极帮助向上报项目,争取扶助资金。对企业研究开发和购买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并获得省部级证书的技术开发费,允许在所得税中扣除,对研究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新产品、新技术的分别给予3万元和1万元奖励。通过这些政策,使企业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同时,积极在企业与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牵线搭桥,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以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4、申报的投入。20xx年××市制订了《企业争创名牌奖励制度》,制定实施品牌培育规划,重点指导和帮助企业、行业有针对性的开展品牌工作,争取将更多优势产品收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同时,实施积极的品牌激励政策,对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10万元;对荣获省级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5万元;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奖励10万元,获得省著名商标的奖励10万元。几年来,政府兑现的奖金达200余万元。

三、用品牌精在会推介

“酒香也怕巷子深”,当前的产品销售不能仅仅满足于周边几条巷子的消费群体,而应放眼全社会。如果不善于宣传推介,广大消费者不了解,产品再好也没有人买。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市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等各类新闻媒体,由宣传部牵头,从质监、工商、广电、文化等部门抽调专人,对获得名牌产品企业的管理、名牌产品效益分析等方面,开辟专栏和专题节目,进行了深度报道,并在全市“三个文明”表彰大会上,对创名牌的企业进行了褒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创名牌的意识和积极性。20xx年、20xx年,申报名牌产品的企业分别超过13个。

二是加大媒体投入。电视媒体宣传具有公众性、渗透性和表现性,产品与媒体宣传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要想成为真正的品牌、永久的名牌,就要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宣传手段。××市要求有关部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多方面获得宣传信息,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产品推介会,展销会,鼓励企业参与省级及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投标,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如仁和集团投入近2亿巨资在央视、湖南电视台等媒体宣传自己的产品,均获得极大的回报,“妇炎洁”系列产品成为国内销量单打冠军。

四、保品牌善在持久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由于制度建设还不是很规范、完善,因此企业创品牌不易,保品牌更难。××市是有过沉痛教训的,保护企业品牌显得尤为重要。

1、用质量保品牌。××市以“秦池大曲”等产品兴衰案例,要求企业加强自律,形成产品质量时时讲、天天讲、月月讲的氛围,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管理,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的观念,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 继续完善质量监督抽查制度,规范市场,优化消费,服务企业。

建设论文范文3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社会环境与传统合作医疗时期的经济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继续单一地采用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而放弃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于现在来说是不可行的。因为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上是覆盖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功能,所有人的医疗需求都可以得到保障,因此不需要再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制度。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的是自愿原则,那些没有能力支付保费的农村贫困人口就被拒在了医疗保障大门之外。并且即使政府提供资金使这些贫困农民加入了新农合,贫困农民的医疗需求还是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因为小病门诊费、医疗费用不属于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大病的医疗费用是要自己先付起付线以下的部分,达到起付线以后还要自付一定的比例,并且还设有封顶线。对于农村贫困人群而言,根本无力承担这样的医疗费用。结果贫困农民依然是看不起病,依然得不到合作医疗的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范围是有限的,保障功能也不够全面,这决定了必须建立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来保障那些没有被新农合覆盖的贫困人群[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决定了必须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制度。试点中,一些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没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支付参加合作医疗的费用,只有暂时依靠财政或社会捐助来解决,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农村合作医疗属于农村的一项基本保障制度,要坚持贯彻并要长期坚持,而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的紧张和社会捐助的不稳定性不能保障制度资金来源放入稳定,不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建立与之相互补充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来保障所有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农村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

从试点的运行状况来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还处于制度的初创期,又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因此,从目前实施的现状看,这项制度从设计到实施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制度的设计不够完善起初医疗救助制度在整个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定位是不明晰的,也没有明确的政策目标,主要体现在救助对象、救助内容和救助标准尚未稳定,变动不居。对特殊病种的限定大大缩小了医疗救助的范围,可以得到救助的病种只有几种到十几,导致许多亟需救助的贫困家庭被排斥在救助范围之外;医疗救助的申请手续、报销手续和行政程序过于纷繁复杂,各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高,使得部分贫困群体对之望而却步;医疗救助制度规定救助对象只能到定点医院就诊或住院才能享受救助,使救助对象毫无选择余地,而且不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上的种种限制,既不利于缓解人群的对医疗需求的困难,也不利于医疗机构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二)资助农村救助对象参合没有达到保障的目的部分地区采取资助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为医疗救助的主要形式时,因为贫困人口经济的困难而无法享受到新农合,有病不治、应住院而不住的现象仍然存在。一是因为新农合采取后付制时,患者必须自己先带钱去看病,出院后才能进入合作医疗补偿程序;二是新农合设置了起付线,补偿对象只有支付了起付线以下的费用后才能得到新农合的补偿。如果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低于起付线,或者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去支付需要自己承担的费用,就得不到合作医疗的补偿,政府为他们代缴的个人参合费实际上被其他能够承担得起自付费用的农村居民所占用。(三)医疗救助经费严重不足一方面,在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非常薄弱,无力加大在医疗救助方面的投入,导致医疗救助资金和配套资金不足或不到位,阻碍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2006年人均医疗救助支出,城市为348元/人,农村仅70元/人,人均救助标准太低,尤其是对本身就贫困的农民的补助更加微薄,只能稍微缓解贫困救助对象的一般就医困难。对于需要支付巨大的医疗费用的贫困对象,有限的医疗救助对其的帮助微之甚微,救助对象还是得不到有效的医疗保障。

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有机结合

建设论文范文4

一、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的文明创建工作

在文明创建方面,企业应始终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注重从三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是把握好文明创建的定位,确定“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构建文明和谐企业”的创建目标,建立起责任目标考核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奖励约束机制、会议机制以及创建活动保障机制。二是把握好发展与文明创建的关系。科学发展是推动文明创建、促进企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和谐企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因此,我们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职工家属的基本权益和要求,用企业发展战略引导和推动企业的文明创建,构建和谐企业,鼓舞和凝聚企业广大职工,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社会化发展为方向,以“做专、做精、做优、做活”为要求,逐步建立以市场化服务为导向的企业管理体制与机制,让职工共享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共享社会和谐生活,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三是把握好文明创建工作的系统性、渐进性和动态性。文明创建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增进和谐氛围、逐步实现在新的状态下达到和谐的过程。因此,企业要全面思考影响和谐的因素,系统推进企业的文明创建。

二、新形势下企业文明单位创建原则

(一)坚持企业创新促进企业文明单位创建

一是进行思维理论创新,始终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让职工共享”的原则,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搭建每个职工都能成才的平台,维护职工权益,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二是不断丰富企业文明创建的内涵,创新载体,做好典型引导。如开展月度好事通报、季评文明职工和年度十佳好事评选、对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做到典型引导、激励先进,培养职工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企业里做个好职工,在家庭中做个好成员。

(二)坚持科学管理促进企业文明单位创建

一是坚持实施企业全面精细化管理。在经营职能单位实施以市场运行机制为主导的市场化精细管理,在管理职能单位实施以“双标”建设为主导的标准分配比例精细管理。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形成后勤系统全面精细化管理模式,理顺核算、结算、考核、仲裁、信息反馈等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加强对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控和考核,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使企业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和职工队伍的稳定。二是创建特色企业文化。企业紧紧围绕目标愿景,通过挖掘、整合、提炼,确立了企业方针,培育了企业员工精神和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升创建标准,延伸达标范围,建立拓展培训机制,逐步实现由理念灌注、制度约束向培养职工岗位标准化、行为规范化转变。三是以创建安全企业为载体,完善企业服务功能,建设好安全、和谐、平安企业。以确定“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文化丰富、本质安全、入际和谐”的企业文明目标。

三、加强企业文明单位创建的方式

(一)加强道德建设,着力夯实文明单位建设基础

提高员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文明单位建设的核心内容。企业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明单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一是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加强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及时掌握员工队伍的思想动态情况,针对可能影响员工发挥积极性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研究解决措施,并落实承办部门。二是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在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的的基础上,树立“小题大做、抓小防大”的理念,强力推动效能提升工作,制定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厂务公开制等基本制度,对员工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遵章守纪等情况不定期进行效能提升督导,在企业内部形成了纪律严明、敬业奉献、作风过硬、执行有力的良好风尚。三是与表彰激励相结合。企业应开展评选“每周上镜人”、“每月双星”等激励活动,既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效应,又通过集中学习、主题教育、专家授课等形式,加强员工队伍整体思想道德教育。

(二)创新丰富载体,不断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文明刨建又好又快地发展。一是创新领导机制,落实创建责任。企业应建立健全创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由党委书记、总经理任组长的文明单位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工作中,企业要坚持以党委为核心,以行政为单位,党政工团分工负责,层层抓落实,将创建活动纳入每年工作目标,做到“五同步”,即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形成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共同创建的格局。二是创新方法载体。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部门、文明班组、文明员工”联创活动,扎扎实实地从员工、班组、部门抓起,使文明“细胞”由点到面扩展延伸,最终达到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创先争优意识,形成文明单位建设常态机制,实现“文明单位”建设目标。三是丰富活动内容。结合行业特点,找准文明单位建设的“切入点”,使文明单位建设紧贴时代要求、紧贴中心任务、紧贴基层实际、紧贴职工生活。如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结合弘扬奥运精神,开展“责任铸金牌”主题系列活动、结合安全生产,开展“爱心活动、平安工程”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有效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使文明单位建设与公司中心工作协调发展,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是建设特色文化。注重理念引领,建设特色文化是文明单位建设的最高境界。企业应始终把特色文化建设作为文明单位建设的重要内容,提炼出“敬业爱岗,脚踏实地干事业”、“团结一致,只争朝夕创一流”等企业理念,形成颇具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强化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感恩心。

(三)履行企业责任,树立文明单位良好外部形象

企业应始终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企业新风尚作为文明单位建设的主要任务来抓。一是加强行风建设,搞好优质服务。制定出严格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做到有诺必践、违诺必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重点服务重点项日和社会弱势群体,以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二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援建希望工程、结对帮扶新农村、军民共建等活动。以彰显企业干部员工队伍特别负责任、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服务精神,树立公司服务反馈社会的良好企业文化形象。

建设论文范文5

关键词:校园安全建设;校园管理;安全教育

目前普遍小学校园有加强校园安全建设的意识,但是往往相应的安全建设举措难以跟上,我们必须意识到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性,从制度及举措上整改校园管理,建立相应的校园安全建设条例,保护小学生身心安全的相关机制,真正从制度上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本文将针对如何加强校园安全建设这一重要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从而促进校园管理的发展。

1从思想层面上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

校园安全建设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小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使小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当制度上出现了相应漏洞,或是因为不可抗力因素而导致的事故发生时,就需要小学生们自身树立相应的安全保护意识[1]。所以我们要从思想层面上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在教学中我们会要求学生有发散性的思维。但是在安全教育方面,相关人员一定要规范好小学生的行为思想,安全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可以通过印发相应的有图画、有文字的安全教育手册去帮助小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去帮助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要,不能随意与陌生人搭讪或者与陌生人离开,在遭遇火灾、地震时应该有秩序地听从指挥进行疏散等,要让这些安全教育深植学生内心,使他们深刻理解安全的重要性。

2建立与家长及时联系的有效机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现在学校与家长间的联系可以采取多种联系方式,建立与家长及时联系的有效机制,也是为学生全方位安全建立的有效屏障。不仅仅是家长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安全动态,学校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安全动态[2]。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微信群、QQ群、掌握学生家长们的详细联系方式、居住地址及工作单位等多种方法,来保证联系的畅通。

3加强对于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教育

教师及保卫处的保卫人员等都是最为直接的责任安全负责人,在校园中直接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往往小学校园都会采取在特定时间段进行校园封闭的管理办法,以此来保护校园安全,所以加强对于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3]。不仅仅如此还要划分相应的责任范围,明确责任内容,才能促使校园安全建设更加具有秩序性。

4完善学校的应急方案,提升遇到突况的应对能力

校园的安全建设不仅仅应该做好注重事件的预防,也要做好事件发生时的处理,所以在加强校园安全建设的过程之中,应该完善校园安全的应急方案,可以通过日常的消防演习[4]等进行对学生的引导和疏散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校完善应急手段,这样,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学校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应对,从而提升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将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

5建立相应的联动联防机制

学校应该与当地的派出所、社区及所属地区的相应单位建立良好的联系,以此来完善相应的联动联防机制,从制度上排查校园安全问题,帮助校园安全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一旦孩子走丢或是被陌生人领走等问题发生,联防联动机制[5]可以第一时间进行事件的调查,或者第一时间阻止事件的发生,所以建立联动联防机制可以在校园制度建立的层面上帮助校园安全建设的发展。

6完善校园内相应的安全设施

对于校园内存在的安全设施,学校应该定时给予更新,例如灭火器等,按照相应的《安全校园建设标准》等,保障安全通道的畅通以及应急灯的正常使用,安全设施的完善是从硬件的角度上保证校园安全建设的,也是安全建设的相应基础。我们要注重基础安全设施的建设,从而加强校园安全的建设。目前的校园安全建设虽然仍有不完善的地方,但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之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校园安全建设观念,通过从思想层面上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建立与家长及时联系的有效机制、加强对于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教育、完善学校的应急方案,提升遇到突况的应对能力、建立相应的联动联防机制和完善校园内相应的安全设施等多种方式,去加强校园安全建设,从而促进校园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吐尔逊江.尼牙孜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准东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有效途径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4,07:114-115.

[2]杜玉玉.平安校园视域下社区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研究[D].温州大学,2015.

[3]焦慧慧.拿什么来保护你,我的孩子!———论法制校园安全建设[A].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5:11.

建设论文范文6

1.1确立中铁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因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包涵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样形成的文化具有中国特色,有利于现代企业精神以及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在建设和创新实践企业文化时,要紧密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精神,并让员工广泛积极地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建设和谐企业就是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将重点工作做强做大,列入发展战略,同时制定总的规划并推进计划,将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使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前推动。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确立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及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

1.2塑造中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中铁企业的企业文化主要是将理念文化和行为文化作为内涵。价值理念的培育和确立,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领导,将企业价值、员工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有机统一。目前,职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因此企业文化在这里将会起到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在塑造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有机地将建设和谐企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逐步使企业文化符合时代要求,同时体现中铁企业特色,实现员工愿望,塑造中铁企业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注重提倡并树立和谐理念、发扬和谐精神,强力倡导诚信、敬业、友善等各种道德规范,使企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协调正确地处理,不断改善民主管理和企业公开的关系,使员工的权益得到正确合法的维护,不稳定因素得到消除,企业内部和谐环境得到改善,努力促进职工自身发展同企业和谐发展的相融并进。

2把握市场脉搏,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一直是通过严密的分工产生效率,遵循的是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思想。但是,随着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市场的竞争性,企业的产品研发、资源配置各方面都需要以快制胜。谁若能够领先一步,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就可能占领更多的市场。那种延缓信息传递速度的纵向的一体化科层制的组织结构,由于采用程序化以及命令式的管理,严重滞后于市场,很难应对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导致企业效率低下。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摆脱当前存在的现状,就必须进行市场链的机制,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新的设计,适应市场的发展潮流。那么,组织结构将会有一个转化,从原来纵向的一体化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改造为扁平化的网络式结构,适当减少管理层级,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降低信息传递的失真率,使企业内部的沟通效率得到提高,组织对动态变化的市场竞争的反应能力增加,从而使企业拥有更加敏捷化和柔性化的组织能力。

3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为中铁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通过激发员工的潜力,来使员工的素质全面提高。着力强调运用文化制胜这一法宝,充分和全面地实施“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影响生产要素中极为重要的因素———普通劳动者以及创业者的素质。企业必须使员工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才能使员工得到全面发展。想要把企业做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想要员工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首先员工要十分热爱自己的企业,然后认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在自己的企业才能得以体现。比如中铁集团公司通常会制定“三重一大”制度,即决策重大问题、任免重要干部、投资决策重大项目、使用大额资金。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需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如职代会、座谈会等,使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征求,一切以职工的利益为先,全心全意为职工真正解决困难等。这样的做法,做到了使职工疾苦得到真诚倾听,职工诉求得到真实反映,真正成为职工的知心朋友,使职工在政治上得到民主、工作上受到尊重,企业能够在工作中取信于民,在融合中取力于民。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一直强调的是心理沟通,因为心理沟通是企业和员工之间对文化的认同,是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认同。作为员工,他们把自己的权利尊严和工作自由全都奉献出来由企业掌握,企业理所应当为他们安排同他们业绩适应的发展平台,让他们的预期愿望得以实现,使员工的生命意义得到真正的实现,从而让他们拥有一个全面的发展。如果员工的个人成长进步能够得到企业重视,他们将会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主动为企业的前程设计,和谐的局面以及高效率的环境很快就会形成。如果员工不能在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将意味着他们的发展权利受不到足够的尊重,职业道路便会受阻,不能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基础。如果企业只考虑自身利益,而不关心员工个人成长和进步漠不关心,与员工之间仅仅建立在有形的经济关系上,员工只是依靠个人体力和技术向企业有限地换取物质利益,企业与员工由于没有用心在心理上进行沟通,员工仅仅满足于完成那部分与个人利益相关的工作。因此,良好的心理沟通,可以协调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充分释放员工的潜在积极性,全力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使人力资源的自主能动开发得到实现,管理成本得到降低,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企业文化像是一面旗帜一样拥有鲜明的宏伟蓝图,包含着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是全体员工认同的过程,也是企业的内涵,让职工对企业的发展前途看的更加明了,认识到个人在企业的意义,实现了个人与企业共同利益的紧密结合。

4结语

上一篇节能论文

下一篇销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