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探究式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探究式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探究式教学

化学探究式教学范文1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化学教学;设计理念

一、探究式教学的理解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而探究式的教学是一种最好、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所谓的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讲就是指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中适合探究的典型实验或课题为基础探究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活认识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集体总结等多种探究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对该探究题目的总结和提升,并且一定程度上利用所学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探究式教学的设计理念

探究式教学的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回顾旧知识,引导新课题,利用实验探究,充分的课堂互动讨论,最后反思和归纳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发挥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科学实验研究的过程,归纳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使学生的学生方式发生转变,由被动听课式学习,变成主动探究式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动手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智力与动手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提高学业成绩。

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应用评价”。

1.良好的问题情境容易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教学,点燃学生思维的激情,是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问题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也可以展示案例创设情境,然后逐渐引出问题。我们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导入问题的方法有:图片导入法、新闻事件导入法、趣味视频导入法、成语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逐层深入,环环相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案例:如何获得氧气的问题情境创设

展示鸟语花香漂亮自然界的有关图片,适当插播音乐、图片是最直接的无声的教学语言,立马引起学生兴趣,然后提出问题:

(1)自然界中鸟儿飞鱼儿游,它们时时刻刻需要呼吸,那么氧气从何而来?

(2)除了自然界当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你还知道获得氧气的哪些途径?

(3)实验室制备氧气需要哪些仪器和药品?

(4)实验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2.探究式的教学是一种深沉民主的追求,决不能以所谓“后进生”为尺度,而是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分层次设计,分层次推进,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营造出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赞许和肯定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

教学案例:氧气制备的实验探究

装置: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导管、单口橡皮塞、水槽、火柴、集气瓶2个、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止水夹、烧杯、钥匙

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双氧水、二氧化锰、稀盐酸

每个小组准备至少两套装置和药品,并且特意准备一些干扰的装置和药品,比如烧杯和稀盐不需要用到。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并组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在学生选择和组装的过程当中,老师根据每组学生的情况针对性地提醒和指导,使学生避免科学性,或有失安全性的错误,其余完全自主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最后请每组学生代表做个总结性发言,实验成功的组分享如何成功完成经验和要点,实验失败组总结实验失败的原因,提出改进,改正的方法措施。

3.探究式教学并不是放纵学生老师无事可做,而是学生在探究式学习,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的作用更为重要。一堂探究式课程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引导和应用评价,在评价过程当中指出学生探究的优缺点,并且适当地总结和提升,对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案例:学生完成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后,老师及时对每组的实验做一个系统的评价,从每组的整体团队情况细小到每个同学的参与度都做点评。对实验最好的组别进行表扬,对实验不理想的组别给予勉励。最后对课堂进行总结提升,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双氧水是液体,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不需要加热即可反应。而氯酸钾是结合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的条件,既需要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又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然后提升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反应类型: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实验过程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来选择和组装发生装置。

四、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探究式教学注重探究过程当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以及对信息的处理和整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探究式教学是把原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听记现成结论方式转到学生自身参与操作,自主研究性学习上来,所以探究的过程要比探究的结果重要得多。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的老师没有充分地进行探究式教学,即使进行探究式教学,也是注重结论大于探究过程,这是我们每个一线老师应该反思的地方。

探究式教学强调从生活当中来,到生活当中去,这也是近年来化学德育所提倡的。从生活中走进化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化学走向社会,学会学以致用,因此在我们教学当中要充分结合生活环境这样的大背景,去设计和选择课题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我们的新教材就把环境保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包含保护空气、爱护水资源、温室效应等课题。我们可以充分将这样具有指引性的课题分成热岛效应、酸雨、臭氧空洞、沙尘暴、河水富含营养化等一个个的子课题。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上网查资料,到社区去调研,到河流取证,让学生自己学习合作研究,写成小论文进行展示、评比,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探究式课堂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归根结底是由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沉闷、灌输式的教学现状,使课堂充满活力。为了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实施,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加强研究,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入更为理想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于海峡.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课堂教学[J].课改探微,2012(6).

化学探究式教学范文2

在全新的时代,初中的化学课堂也须增加一定的趣味性,过去的教学方式也需要做出适当的改变,因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科研工作者们都开始了教学上的创新和新的探索。一方面他们也想改善一下自己的工作方法,同时他们也希望能真正地加强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这里面探究式教学是教师们改革的首选,因为对提高孩子们自主的学习能力是十分奏效的。目前来看,国外在探究式学习的起步要早于我们,经验也是相对成熟一些的,国内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的势头还是比较猛的,也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和工作者们提出了探究式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一些建议,和他们原来的工作方式有较大的出入。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科学,如果学生们不自己动手,不在生活中观察,很多自然现象也都变成了概念,和数学这一抽象学科也就没什么区别了。因此有必要对初中化学课堂的探究式教学进行一定的分析,确定其存在的教育意义并对未来的许多教学环节提出一些建议。

一、探究式教学应用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与周围同学的研究和讨论给出问题的结果。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负责的主要是基本的引导教学。学生必须自己去观察给出的问题,通过一定的信息搜集方式获得想要的知识,并试着去理解各个知识相互间的联系,认清事物的本质。

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虽然在这一学习模式下教师并没有贯穿整个教学的过程,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但是教师在设计整个教学环节时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更能推动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课前,教师就需要在教案中给出教学方案,并能够大概预测出学生们的反应,还有针对课堂讨论气氛不够活跃的情况给出相应的挽救方案。这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一个考验,只有真正了解学生,了解当前社会需要具备的生存能力的教师才能够做好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能力是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单独制定教学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帮助学生和教学模式互相适应。

这样教师的整体教学思想就和时代相接轨了,并且能够与时俱进,进行不断地调整,这是新的时代赋予教师新的使命。

2.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

探究式教学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产生也是从提出的问题开始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只是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课本中和练习题中巩固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但是探究式教学培养的是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不仅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还要让他们试着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需要综合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信息的采集分析能力。稳定学生们的学习情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引导他们培养高度的自制力,而且从目前的教学效果上看,采用探究式教学班级的学生成绩要明显好于普通的班级。

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1.渗透探究法

渗透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做好学习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不断地给学生大气使他们一步一步进入到探究式学习当中,在学生们取得阶段性的进步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他们的学习,一方面也是在为接下来的思考做一个铺垫,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最终取得很好地学习效果。

2.小组合作探究法

小组合作主要想促进的是学生们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在合作中学习,同时每一小组都有明确的分工,并且在最后选出相应的代表进行总结,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相互学习,还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这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体现,这样在不扼杀学生们各自独特思考的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素质教育水平。

3.实验探究法

实验能力是学习化学必须具备的,学生们通过动手、思考和观察,总结并探索自然现象。教师在实验前要将需要注意的事项交代好,排出一切的不安全因素,并指导学生们一步一步地进行实验。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回归生活和自然,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模拟的方法去试探性的解释和解决自然现象,逐渐掌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探索学习的方法。这样的能力势必也会转变成为优异的学习成绩,为他们未来的科研之路打开一道光明的大门。

三、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实际研究

1.在实验中渗透探究式教学

比如在制备二氧化碳时,假如选取的方法是盐酸和大理石,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自行制备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如果学生在实验中遇到了问题,教师的第一时间不应该给出修正建议,而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且进行修改。在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中,通过准备好的实验教学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思考组装实验设备和反应物,根据方程式慢慢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实验。

2.小组合作中的探究式教学

小组合作的教学是集中学生智慧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比如在探究燃烧的必要条件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方案,并且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修正,给出可行性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组建讨论小组,通过讨论加深对实验的认识和主要知识的巩固。在小组进行完讨论后可以选出代表进行阐述,这也能通过探讨结果反过来帮助教师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和侧重点。

化学探究式教学范文3

作为复习课教学中的主角,习题常常被开发成主题。如在《气体的检验与除杂》的教学设计中,通常以“如何检验和出去氢气中的气体杂质”这一问题,设计小问题来展开探究与讨论:

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了几种气体的制取方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实验室是如何制取氢气的呢?

问题2为了对某一金属氧化物的组成进行研究,需要用纯净的氢气来还原这种金属氧化物。现有一份用锌粒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氢气,那么这份氢气是否纯净呢?可能混有哪些气体杂质?

虽然这个问题层次清清晰、不断推进,但并不会激起多数学生的探究热情。如何才能够再复习课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热情,改变学生们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呢?在教学实践中,可进行如下的思考和探索。知识总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和发展的,脱离了具体情境,认知活动的效率是低下的。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探究式教学应将知识的学习置身于一个社会情境、生活情境或者问题情境中。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重构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地进入到知识的真实应用领域,这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也能从真实的逼真的生活中学到新知识。在复习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善于从贴近学生生活问题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眼观。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科学方法都能和化学实验结合在一起。实验能为学生提供感悟、操作体验、探究和发现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主动地发展。因此复习课的实验探究不应仅停留在对对实验的回忆和想象中,应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验情景。(1)从动手实验中体验,在对泡腾片的探究设计中,考虑到学生对泡腾片比较熟悉和节约药品,也可尝式仅通过演示实验来介绍泡腾片。但事实证明:还是让学生亲自动手的效果最明显,简单的溶解操作就为同学们提供了最近距离的感知和体验。而带着探究意识的观察,也是同学们在这熟悉的现象中有了许多新发现。这些效果都是语言和演示实验所无法代替的。(2)从对比试验中发现,浓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知趣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如何对待这一现象呢?由于该实验对导管的干燥度要求高反应速度快,石灰水不浑浊的时间短,所以学生只听老师介绍过,却从没有亲眼看到过。因此在改革的教学实践中,可播放一段浓、稀盐酸分别与碳酸钙反应对比试验录像,给学生们创设一个真实的探究的情景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在课堂有效地时间和空间内,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真实的感受。能重复播放的对比细节也可为学生们发现问题提供帮助,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在探究式的复习课教学中不能简单的以几个探究问题为目的,而应明确一条以科学方法的归纳、知识网络的形式为主的主线,把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作为一种途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探究技能、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在《气体的检验与除杂》的教学设计中,可设置从一种气体到多种气体;从气体的直接检验到先转化再检验;从气体的检验、除杂到检验与除杂的综合考虑等探究内容的梯度。在由简单到复杂的的层层推进过程中,同时兼顾试剂、仪器的选择以即装置的搭配顺序等实验探究中具体操作上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的提炼方法成为课堂的主线,使得课堂容量充实、探究思路顺畅。

化学探究式教学范文4

关键词:探究法教学;中学化学;教学方法

我国的中学教学长期以来偏重于理论教导,而忽略了对于实际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主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摒弃了传统的讲课、笔记、背书等低效率的授课流程,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过程而非考试结果上,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细腻深刻地理解课堂知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使学生把被动的知识记忆变成了主动的实践探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选择适当的教学探究内容

合理地选择探究课题是做好探究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选择探究课题时,首先要把握好课题的难度与课本的关联程度,课题的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得到结论,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题过于简单,很难达到让学生思考、讨论的效果。因此,适合的难度对于课题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标准。除此之外,探究课题的选择与课本的相关程度也非常重要。教师的课题选择不应超出课本范围,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的课题选择,可以使学生直切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某一具体内容。其次,选择的课题是否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主导地位。过于困难且无从下手的课题使得学生无法自主地进行探究,从而必须依靠教师等外力的介入,这样一来,探究式教学便失去了意义。所以,合理的课题必须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可以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获取学习的乐趣。

二、充分运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化学的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将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综合提问,难度分批次排列,学生回答的越多得到的奖励也就越多。奖励可以是一个笔记本,或者是一支钢笔,或者是班级中的个人量化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实验等一系列手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学习活跃性金属时,教师可将一块金属钠放在水中,瞬间产生的化学反应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则可以再向学生进行讲解,将学生引入课堂的教学中来。

三、建立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实际操作

探究式的化学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在愉快宽松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身份,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进行讨论与探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任不管,而是要在必要的时候从旁加以指导与监督。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一定要注意课程的进行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多参与课题的思考,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良好习惯。这样有助于学生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讲物体溶解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有的物质可以被融化,例如水油脂和酒精,但是有的东西却无法被融化,例如纸。通过这一类问题,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以此为课题,让学生进行探索与讨论,以期达到相关知识的巩固与接受程度的提高的目的。

四、让学生明白探究的价值,做到有的放矢

课堂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根本所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常将问题与实际相结合,在讨论问题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探究式教学的深层意义与培养目标。除了要让学生明白教学的目的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索与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胶体”一章时,教师可以讲解胶体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如血液透析就是利用了胶体渗析的原理,帮助肾脏有问题的病人完成血液净化的过程。通过这种案例与实际应用的讲解,让学生懂得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结语

通过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主导课堂,是当下中学教学的主流趋势。结合新课标对学习目标与考试的规定,教师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课题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究得到学习知识的途径,并且在新的模式下,通过探究式学习体验到中学化学的无限乐趣。

作者:马艳萍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红沙梁乡教学辅导站

参考文献:

[1]郑有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法的建立与应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2):66-67.

[2]李俊伟.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法”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石油教育,2003(1):53-54,56.

化学探究式教学范文5

一、实验探究式教学在发展和培

养学生能力上的优势

1.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从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入手提出质疑,引发猜想,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增强观察兴趣.由于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对实验的目的很明确,因此在实验中更能集中精力、有选择性地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察能力.

2.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等形式解难释疑,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从而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创造能力的培养

探究性实验教学以“问题”、“现象”、“方法”为要素,以假设、实证、类比为基本研究方法,给学生创设较大程度的自由思考、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空间,为学生的奇新异想法的萌发、验证、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实验探究式教学应充分开发

学生的探究能力

1.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

世界上的许多大发明家如爱迪生、诺贝尔等,他们的发明、创造就是从自家的小实验室起步的.我们的学生学化学,需要有一个能够去验证他们的设想,帮助他们把想法化为行动的开放的实验室.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进实验室进行操作.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实验卡制度,允许学生在校期间提前递交申请,写明所需实验用具、实验过程、指导教师,即可在课余时间进入化学实验室实验.化学实验具有吸引学生的魅力,如此不仅激发了学习化学的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科学的学习态度.

2.注重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渗透

这个过程中要运用观察、实验资料和事实的处理、科学抽象假说等科学方法,并且渗透科学的思维模式.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的迅速发展期,化学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树立缜密的科学思维,如将复杂的问题化解为几个较为简单的问题,学会全面地考虑问题,用排除法、归纳法等得出结论.

3.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在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时时、处处都要应用化学知识,而这些应用过程实质就是一些具体的化学实验.学生可以去观察、分析和研究.例如,我在复习时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去学校厨房参观、调查,找出厨房里用到的化学知识.学生都能找到多种应用,内容包括食盐、食醋、白糖、酒等调味剂的应用,还有洗涤剂的去污原理,以及水垢的形成原因等.

三、实验探究式教学中的注意点

1.科学地组织设计实验探究过程

实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并实践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体验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科学思维过程.探究的一般过程为:提出质疑、提出假设猜想、设计探究方案、实验验证、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等.

2.重视实验探究中教师的引领作用

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教师的引领是关键.教师只有事先经过备课,明确课堂探究的目标,才能把握学生的探究方向,在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的范围内设置具有梯度的探究方向.引导学生找到问题与书本实验知识的结合点,从而解决问题.

3.注重探究中的合作与评价

化学探究式教学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58―01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应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一、积极引导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的模式为:教材知识――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用实验结果验证新知识――师生概括总结。这种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化“教”而淡化“学”,不能很好地体现“教”与“学”的统一。而探究设疑,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真正做到教学统一和知行合一。新课程实验教学提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特别是演示实验,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协助和点拨。鼓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实验教学中尊重实验的探究本性,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教为学服务,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情境,创造探究氛围,引导他们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转变成学生动手的“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探究实验。

二、合理改进补充实验,训练学生科学方法

教师在平时备课的过程中,要努力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可供探究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中已有实验,对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好的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这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多进行实验研究,寻求最有效的实验途径。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可供探究的知识点设计成探究性问题,通过实验进行教学,让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取得实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如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知识的深入,复习、习题、课外活动等等。在对教材中内容进行实验探究时,设计探究问题的难度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帮学生打好进行科学探究必备的知识基础。通过实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三、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启迪学生科学思维

新课改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科学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实用价值。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身边的常见现象,从中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高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和锻炼。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撰写调查报告。这样可以增长知识、磨炼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倡导绿色低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