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1

课堂导入应该是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因为有针对性的导课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小趣;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因此,在课堂导入中应突出“新、奇、趣、简”,只有这样才能让一节枯燥的语文课变成一节让学生回味无穷的成功的课。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精彩论述。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别的联系了。”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便是纯粹的金钱。金钱能使冰炭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形同陌路。法国优秀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以他卓有成就的小说对此作了准确犀利的阐释。如果我们设计好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导语,就会富有启发性,有助于启发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2、创设良好课堂情绪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绪,是一节语文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树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的教学理念,只有在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心理环境里,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才能得到关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才能在不断地参与、交往、思考的状态下,感受成长的喜悦,释放个性与潜能,愉快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教师要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可以是播放音乐,或者播放优秀老师的课文朗读,尤其是优美的散文诗如《海燕》《雪》,或者戏剧如《雷电颂》等,学生听名师的配乐诗朗读,一开始就紧紧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情绪。有条件还可以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视频资料,形象直观的画面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散文意境的感悟和体会,这样就会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3、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实践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即老师力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教师则是角色定位在“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坚持新颖性、独创性和多样式性的要求,否则研究的目标会出现偏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难以培养。我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时,针对文末作者写道:“每当我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藤野先生的照片,似乎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我就启发学生想象如果自己就是藤野先生,当时他会对鲁迅先生那时的行为表现说出怎样的话来。

4、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美育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语文教学中若能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对加强素质教育,发挥语文学科的美育功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来补充课文内容,能以美求知。

1964年,加拿大著名大众传媒研究者麦卢汉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例如,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话筒是嘴巴的延伸,收音机是耳朵的延伸,电子计算机是大脑的延伸,这些是媒体的基本特性。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电教媒体,去补充课文内容,以收到以美求知的效果。播放录音,范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使用投影仪和幻灯就可以给学生形象直观美的感染和陶冶,有利于补充理解课文内容;运用微机打字写作可以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扩写、缩写和续写,锻炼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例如《藤野先生》一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待人热情的品德和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要根据课文需要让学生知道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一生的影响。这时可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内心独白进行录音:“……我认为在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样更能打动他们的心,使他们听得入神、入境、入脑、入心,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透彻。

二、运用多媒体来营造课堂气氛,能以美激情

心理学研究明: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有力求认识和掌握它的迫切愿望与强烈的要求。由此可见,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想学爱学的兴趣,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多变,而一旦他们的认识伴随着情感,这种认识就会更丰富、更深刻、更主动。教师善于捕捉教材,就能引发学生兴趣和知识点,恰当及时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情绪最佳的状态下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审美情趣。说明文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一种新文体,内容一般比较枯燥无味,不像记叙文,有生动的情节、感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喜欢阅读说明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心思。首先在导入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事先准备的多媒体图片(各式各样的桥和一道美丽的彩虹)让学生们猜想这是什么桥?然后引出课文《中国石拱桥》。大家首先熟悉了石拱桥的外形,弯弯的像一条彩虹。这样的导入,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在头脑中,把这条优雅的弧线和美好的事物连接在一起,在感性上认同了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雅。在教学《三峡》一课时,学生对三峡的美在文字上有了一定的理解,我运用多媒体播放“层层叠叠的山峰耸入云端”“湍急的水流一泻千里”“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风吹过松林”“活泼欢快的鸟儿在唱歌”“树上的猿猴在悲哀的啼叫”,这一幅幅山高林密的大自然美景,激发了学生看三峡、听三峡、想三峡、游三峡的兴趣。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而产生愉悦、亢奋的情绪。我适时点拨诱导,让学生表述自己心中的“三峡”。学生“情动而辞发”,各抒己见,对三峡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捕捉这一“兴奋点”进行点拨诱导,既激发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在发表自己独特感受中去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运用多媒体来促进生活体验,能以美启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初步教学的责任是要教儿童真实地观察,可以尽可能完全的、鲜明的形象来丰富他们的心灵,这些形象以后成为儿童思维过程的要素。”儿童在感知事物时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儿童观察时,教师要善于作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如在教学《台阶》一文时,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这一环节,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同时课件演示父亲重修台阶的情境,形象地感受这一震撼人心的画面。理解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勤俭持家的美德。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品质(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此环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此外,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形象性,即保持与感知和表象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教学时,要适应学生思维和记忆的特点。这样可使学生的认识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实现广泛化和抽象化,形成概括性和生活的体验,去辨“真伪”、分“美丑”。

四、运用多媒体来辅助学文体悟,能以美储美

爱听优美的音乐,爱看生动的画面是少儿的天性。在教学中依据课文内容配以节奏协调的音乐或放投影、录像,会增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在学习课文时不管是边读边播放辅助音乐,还是边读边播放教学投影,只要使之与学习课文同步进行,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时,我先用视频播放软件连续播放鼓手们热烈豪放的演出场面:“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地擂鼓狂舞。”黄土高原上人们旺盛的活力,腰鼓浑厚粗犷的鼓声,很快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伴随着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学生的情绪在心灵的震撼中不断升腾。又如在教《天净沙・秋思》时,我在屏幕上呈现出如下画面: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古道旁,枯藤缠绕的老树上,鸦雀绕巢低旋,不时鸣叫几声;不远处,稀疏的村舍旁,小桥下的流水潺潺流过,人们正在准备晚餐,炊烟袅袅。这时,一个旅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装束,这是个异乡人。他望着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生发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慨。让学生通过展示的场景展开联想,由异乡人的感慨联想到他的离愁,使学生的思维在抽象―具体―抽象之间穿梭往来,对这首诗产生更深刻的感受,把感受到的意蕴美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成为具体可感,上升到一定思想高度。

五、运用多媒体去课后拓展延伸,能以美导行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这样的描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不会使用网络与外界沟通,不会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就无法在信息社会中谋求发展。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教学,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给我们留下了推测揣摩、思考想象的空间,体现了艺术魅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延伸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拓展思维,并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图中的演示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创造性地开发和拓展文本资源,使文章的艺术美、情感美得到升华,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发展,并有效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如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故乡》等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播放了一段有关邳州的美景:风光秀美的沙沟湖,挺拔笔直的“天下水杉第一路”,古色古香的港上银杏园,历史悠久的大运河……激起了学生心底的感情波澜。我及时引导学生:要使家乡更美,就得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种花植树,不乱丢垃圾,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3

一、在“意外”出现时引领生成

在动态的语文课堂中,尽管教师课前能预备好不同的教学预案,但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面对课堂中出现的诸多意外情况,有经验的教师总能抓住稍纵即逝的信息,巧妙引导,寻根究底,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从而不断引领学生的智慧生成,让教学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以笔者教学《小巷深处》一文为例,正当我与学生热情畅谈“母爱”这一话题时,突然一位送雨伞的学生的家长“闯进”教室,带着对女儿微笑的眼神,轻轻地说了声“路滑!当心!”放下伞就走了。原本为家长的无礼打乱我正常的教学秩序而生气,但转念一想与其大声批评,让彼此心情不爽,不如顺势而导,捕捉这课堂“意外”。于是笔者急中生智,设计了一个“爱心是___,让孩子____”说话练习。没想到引发了一句句精彩生成:“爱心是母亲的一把小雨伞,让孩子免遭风吹雨打”;“爱心是母亲的一个眼神,让孩子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母亲的一句话,让孩子感到亲情的温暖”等等。教学实践表明,一个善于机智把握课堂意外的教师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教者能机智把握课堂意外,智慧引领生成,有效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激荡。

二、在多元解读中引领生成

所谓“文本解读”是指在不同思想意识的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生长点、突破点、延伸点及新的教学程序的过程。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当是读者放飞心情的自由过程。但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一颗宽容的心来看待学生们的多元解读,从而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创新思想火花的迸发,促进学生的成长。

例:教学《白兔和月亮》一课时,教者出示问题:“为什么说请求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是慧心未泯呢?”围绕这一问题,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产生了正反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本解读。一种观点认为:拥有了月亮,她反倒“紧张不安”了。具体可从“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等词句可以看出来;另一种观点认为:她喜爱月亮,追求月亮就是自己的理想。那么,得到了就不应放弃,即使心里有所不安,这也是为理想必须付出的代价。我想,她现在的关键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文本多元解读的过程就是他们融入社会、感悟人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三、在思维争辩时引领生成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引发思维碰撞,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引发创新欲望。“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当课堂中的学习观点出现分歧时,教者应及时关注,有效调控,引领生成。

例: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分析鲁迅决定弃医从文,惜别恩师时的语言――“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是有用的”一句时,许多学生认为这是鲁迅在撒谎。围绕这一问题,学生间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此时教者面带微笑,出示问题进行启发引导:(1)同学说得很有道理,是撒谎;鲁迅是在撒谎,可他为什么说谎话呢?(2)他的谎话和一般谎言有什么区别呢?如此点拨,学生明白了这是鲁迅在安慰老师,是他的“善意的谎言”。在此基础上再和学生一起探求生活中的“善意的谎言”。生1:在人们请客赴宴、出外旅游等生活的角落里到处都有“善意的谎言”的影子。生2:安慰病人需要善意的谎言。生3:人与人之间缓解矛盾、消除摩擦、避免隔阂也需要善意的谎言。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探求生活中“善意的谎言”,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在深化文本理解的同时,也培养了其辩证思维能力。

总之,“动态生成”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具有一定的丰富含义。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加大这方面的思考力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以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为教学背景,以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课堂活动为主要教学策略,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

参考文献:

1.陈杰.《课堂: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1期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学科优势;审美能力;素质教育

教育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培育能力及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得到整体提高。换句话来说学生不仅要有知识技能,而且要有更好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心里素质和人文素质。要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就不能丢弃培养学生良好审美素质的任务,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离不开美育。审美素质是现代人的素质结构中基础性的要素之一,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又能对道德、心里、人文等素质要素的提高产生影响。所以,没有美育的素质教育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一种天性,审美趣味就是这一天性的具体体现。但是。由于各种后天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环境,人际交往,社会风尚等。故此,审美趣味不仅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且还存在高雅低俗之分。人在青少年时期,趣味是最浓的,若不将他们引导到高尙趣味的路上,他们就可能流入低俗趣味的污道。因此,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去做呢?现在就以我这十来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与同仁们商榷。

1 用形象生动的审美材料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育活动中来

生物学科恰好具备了这方面的优点,生物课程里的生动形象的审美素材随处可见。比如,植物的花和果实以及根、茎、叶几乎毫无例外地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是植物的花朵更是令人赏心悦目。不仅如此,生物学还包含了可以用数学表达的形式美。例如蜜蜂所造的巢穴和燕子搭的窝都蕴含着数学美。蜂房不仅是完美的,而且是科学的设计:它的正面由正六边形组成,不仅美观整齐,而且使用面积最大;其底部由三个全等棱形频接起来,而且每个棱形的钝角都是109度28分,另外的锐角是它的补角,为70度32分。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如何巧妙地利用他们呢?比如,在讲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这点知识时,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同学们下去认真预习,通过预习让他们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有哪些?并对他们的生活习性、发育情况和所筑巢穴进行了解,在上课时我先按教学大纲将书本知识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讲完,然后我就抓住适当时机对同学们进行美育教育: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家蚕、蝗虫、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们对蜂的巢穴了解有多深呢?这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了解,它们是由许多许多的小孔连在一起而形成的。我接着追问:那你们知道这些小孔是一个什么样的几何外形呢?这时就有大部分的同学回答不知道。我急忙抓住同学们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给他们详细地讲解蜂房的构成:它的正面由六边形组成,不仅美观整齐,而且使用面积最大;它的底部由三个全等棱形拼接起来,而且每个棱形的钝角都为109度28分,另外的锐角是它的补角,为70度32分。同学们一听不由得发出“哇!”的一声惊叹。同学们的惊叹声刚落我就说:这只是你们对蜂房的一个了解,生物学乃至大自然中有许多许多奇妙的东西,只要你们用心观察,用心体会,有待于你们发现的问题还很多呢!这样一来,不但引发了学生的想象,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审美意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美引真”,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美”而歪曲“事实”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生物学的教育尤其要强化客观性。一个合格的自然科学工作者不能以个人 的喜好影响他们的理性判断,简单来说,一个搞植物学的人不能因为喜欢花儿讨厌给花带来养分的粪便。就拿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一句话“鲜花插在牛粪上”来说吧!这句话常常用来比喻某个漂亮的女子找到了一位不如意的郎君。但 换个角度来看,鲜花也只有插在牛粪上才能够茁壮成长。没有牛粪的无私奉献,哪来鲜花的娇艳呢?所以说自然科学工作者个人的主观意志要服从于客观规律。故而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时这点是万万不能忽视的。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先生给我改作业,发现我画错了小臂的血管,是因为我为追求美观而忽视了实际存在的客观事实。《藤野先生》给我的启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即使是为了审美的目的,也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就拿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来说,由于每个学生选择的观察范围不一样,画出来的图像就不一样,这时我们老师就要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同学们,你们视野内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什么样子就把它描绘下来。切记,不能照课本的图形画,也不能照着其他同学的图形画。如果你在显微镜下什么也没有看到,就请举手让老师帮你解决。这样同学们就会认真地去完成实验,并把自己的所见如实的描绘出来。但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老师不能做到这点,他们把自然科学教育的艺术性理解为是在讲授过程和课堂组织才会有所体现的教学技巧,而没有花力气去挖掘教材的审美特质。如理论及推导,实验方法等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甚至有些老师还认为自然科学教育与美育是水火不相容的,这种看法是违背素质教育规律的,所以“引美为真”的做法应当提倡。

3 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5

一、目标展示导入法

目标展示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 45 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重点内容。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上《背影》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细节描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二、动手操作导入法

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经常动手,可以刺激其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课堂上采用“动手操作”导入,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如学习《小桔灯》时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小桔灯,从中体会小桔灯的含义。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体现导入艺术的“活”和学生的“动”。“活”与“动”工作做得好,既能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使学生理解深化所学内容。

三、设置悬念导入法

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导入:1937 年 11 月 17 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如《统筹方法》一课,教师一上课可以这样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于是,我挂出事先已设计好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 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统筹方法》。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四 、直观教具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 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七根火柴》 一课时,可以直接拿着七根火柴进课堂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对党的一片赤诚。《核舟记》一课,同样可以拿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普通的桃核,激发起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之情。

五、 音乐导入法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氛围中,调动其情感,促进其理解。新课开始时可借助于音乐吸引学生,让他们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氛围中,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情境之中,奠定感情基调,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内容,所以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在教学戴望舒的《雨巷》时,先播放江涛的同名歌曲“独自撑着雨伞,彷徨在悠长的雨巷,我希望遇见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她有丁香一样的芬芳,她像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她彷徨在雨巷……”学生们仿佛听到了美丽的姑娘在雨中来回徘徊的 脚步……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可以播放歌曲《新鸳鸯蝴蝶梦》:“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熟悉的旋律响起,学生兴趣肯定会被激起。

六、短信导入法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育;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81-01

为满足新课改后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合理融入情感教育法,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品德修养得到提升,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个性,全面促进德、体、智、美的发展。语文教师应将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掘出来,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充分体会到课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使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1.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储备的增长,以及经验阅历的提高,更在于对事物理解能力的提高,在于自身情感的丰富和性格的健康全面发展。通过语文情感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以及期望、惭愧、羡慕等情绪,而通过系统得教育和正确的引导,必然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好奇心强、自制力不足使学生时期的青少年通有的毛病,因为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情绪波动大,而自身的许多观念尚未形成,例如法制观等,因此青少年犯罪事件时有发生。然而我们也应看到青少年的情绪波动虽然较大但整体处于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状态,因此往往是一时冲动犯下大错。通过语文情感教育可以有效的排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引导学生形成全面健康的情感观、世界观等,从而大幅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防止悲剧的发生。

3.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育局限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总是凭教师主观想法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这样的方式弊端很明显。首先学生被动吸收知识的效果相当不明显,其次就是学生的主观意识往往被教师的意识所覆盖,对于具体事务的理解被局限于老师的理解基础上。因此通过语文情感教学,可以逐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的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4.利用教学语言的激情作用进行了积极情感教育

教育的教学语言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可以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轻重缓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胜的语境。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进入文学的审美经验世界。如《雷雨》中描写侍萍的语言:"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作者用了两个谐音字"萍"与"凭",把侍萍想认儿子却又不能相认,,百感交集之下,转而朝向指责的矛盾心理恰当地表现出来。其实,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经由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语言使用者的情感和思维,直逼语言后面人的内心世界。所以说抓住作品的语言,是进入情感教学的关键,因为,语言具有含蓄性、情感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值得我们仔细去品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入文学的情感审美境界。

5.利用教材内容积极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篇章,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文学性强,情感的成分较浓。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占了相当比例。"荷塘月色"的静美淡雅;"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之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概……有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有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由的向住,有的作品犀利的指向了社会和人生,有的抒发了爱国之情……这些作品中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利于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必须结合作品中的情感成分,带着情感上课,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教师应该深入到教材之中,调动自己的情感,然后才能去感染学生。师者,必先情动于中,而后方能辞发。只有教师先投入感情,才能吸引学生步入佳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凝思静想,心驰神往,甚至潸然泪下。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阅读的兴趣、审美的能力。

6.让学生与作者情感相融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应善于利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情感所产生和存在的情境,在指导学生阅读和学习文章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交融的契合点。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当学生带着期待阅读作品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审美境界。初中教材中《背影》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春望》中杜甫的思家忧国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有所感悟呢?《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劝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担负起民族振兴的责任。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气概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深情咏叹,无不通过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