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数和负数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正数和负数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正数和负数教案

正数和负数教案范文1

整理和复习

复习内容:教材第45~46页内容。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算式卡片,经历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通过口算比赛,进一步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

3.通过购物情境,运用知识迁移,会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地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乘、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1.整理算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写出学过的除法算式。

(2)展示学生整理好的除法算式,然后组织学生说一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整理的。

(3)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整理的算式,发现其中的规律。

(每一横行的结果相同,每一列的除数都相同)

小结:既可以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又可以按商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还可以按乘法口诀表的形式进行整理。

2.回顾、整理用乘、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二、针对练习

1.口算比赛练习:组织学生根据写出的卡片进行下面的活动。

(1)同桌两人合作,一人举卡片,一人说结果。(互相交换进行)

(2)小组内,一人说一个得数(1~9内),另外几名同学找出相应的所有算式卡片。

2.完成教材练习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再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第1题。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

2.完成教材练习十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排列,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4题。

小组合作讨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

1.二(1)班学生收集的旧电池比30节多,比40节少。如果5节装一袋,正好装完;如果6节装一袋,最后一袋少1节。二(1)班学生收集了多少节旧电池?

5×7=35(节)

6×6=36(节)

36-1=35(节)

35节

2.一根丝带长36厘米,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沿折痕剪开,平均每段长多少厘米?

36÷4=9(厘米)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写出了所有用乘法口诀列出的除法算式,还运用乘法和除法的含义解决了实际问题。你还有哪些问题?

六、作业布置

《阳光同学》配套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45页除法算式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数和负数教案范文2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课本,《有理数加法》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例 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4,2.5,3,-0.5,1.5,3,-1,0,-2.5。

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

当时执教教师在三言两语之后,讲解如下:

解:2+(-4)+2.5+3+(-0.5)+1.5+3+(-1)+0+(-2.5)

=(2+3+3)+(-4)+[2.5+(-2.5)]+[(-0.5)+(-1)+1.5]

=8+(-4)

=4

3*10+4=304(千克)

答:这10筐苹果总共重304千克。

听课之后,我对执教者这一例题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执教者的教学过程合理地运用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从传统教学观念来说,解题过程非常完美,教学过程也合理。但是,执教者的这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尚有不少差距:

1、讲解过程没能及时地巩固一些七年级新生的新知识;

2、讲解过程没能调动、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3、讲解过程中将学生看成天才或是解题的模仿机器,没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新的理念;

4、没能将课堂还给学生。

如此一来,势必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解题中出现的相关知识必定模糊不清、似懂非懂。接下来的练习中,笔者随机了解了几位学生,他们多数都表示不甚理解。

后来,笔者在教学中讲解此例题时,是如此进行的:

1、请全班同学各自将2,-4,2.5,3,-0.5,1.5,3,-1,0,-2.5 这10个有理数读一读[注意它们的正、负号],并且思考它们各自表示的意义[正数表示超出,负数表示不足];

2、分别请三位同学读2,-4,0 这三个数,并且说出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生甲 2:表示超过2千克,实际重为32千克;

生乙 -4:表示不足4千克,也即比标准重量差4千克,实际重为26千克;

生丙 0:表示刚好为标准重量30千克;

如此一来,既复习巩固了前面所学的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本题的实际意义,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解题思路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师:好,接下来,如何求这10筐苹果的总重量呢?

生1:将10筐苹果的重量加起来,计算总重量。

师:很好,请上黑板来做。还有其他的解题办法吗?

生2:先求出超过和不足的重量数之和,再加上总共的标准重量。

师:很好,请上黑板来做。

正当教师想巡视课堂时,另一学生提出还有解题办法,如下:

解:2+2.5+3+1.5+3=12

(-4)+(-0.5)+(-1)+(-2.5)= -8

12+(-8)=4

30*10+4=304(千克)

答:这10筐苹果总共重304千克。

从练习和作业来看,此例题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教学反思……

1. 课程改革中要“改”的首先是教师的观念。教师不能仍象传统教学中那样,充当课堂的“主宰者”;而应为课堂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

2. 新课标下,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非传统教学中,教师按事先所设计的教案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

3. 新课标下,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与情感。

4. 新课标下,教师应不断地从课堂点滴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快快乐乐“上课”,轻轻松松“下课”,在宽松、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提升自我。

5. 新课标下,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如何把握?文中的“例题教学”显然没有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交流的必要。但事实上,从作业中,发现了不少如下的错误:学生只将正数与负数的代数和当作为总重量。

正数和负数教案范文3

关键词:创造;互动;课堂教学

新课程重视“师生互动”,课堂无疑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场所。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流于形式,忽视实质;二是互动过多,缺乏目的;三是目标不明,缺乏引导;四是形式单调,互动不足;五是教师缺少深入启发,学生缺乏深入思考。教师是否真诚地关注教育对象的发展,最主要的是看其组织和主导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成与学习内容发生相互作用,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真“动”

教师只有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使孩子们能自由思考、畅所欲言,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在一次执教“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当我刚出示一道含有中括号的混合算式后,一些学习好的学生马上叫起来:“我会,我会……”以往,我一般会极力压制,因为几个学生代替不了全体,而且导致课堂秩序比较混乱。这一次,因内容不是很难,我决定改变方法,让已经会做的同学来当小老师。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我选取了一个胆大的同学来当老师,然后我提出要求:“在讲解过程中,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向小老师提问。”只见那位同学在讲台前有模有样地边讲解边写,下面同学好像要故意为难他,不断地向他提问,有时他回答不了,就将目光转向我,我又转向其他同学问:“谁能回答?”教室里充满了互动的气氛。临近下课的课堂总结,我问:“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内容?”同学们七嘴八舌,把内容说得非常完整。那位执教的同学更是深有感触,我总结后也表扬了那位同学,同时提出希望:“学习来不得半点浮躁,希望大家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这节课,学生的兴致如此高涨是我始料不及的,连平时沉默少言的同学竟然也举起了小手。学生提的问题超过以往的任何一节课,虽然有的问题很幼稚,但他们毕竟动了脑筋,与平时一动不动相比,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老师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协同学生探究知识中的一员,与他们一起探究,鼓励学生相互质疑答疑,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创造一种有利于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

二、变“动”

构建动态的课程观,是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的关键。为此,教师要不断地收集各种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对各种资源进行重组、改造和整合,而且能引导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如教学四年级“生活中的负数”时,当我按照课前精心设计的环节进行教学时,发现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有关负数的知识,于是,我果断地将原先设计的小步子的提问调整为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负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利用手中的温度计,结合生活中天气预报的知识,正确地读、写正负数,课堂变成了同学们学习经验的汇报、交流之所,充分地感受到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内容不仅大致覆盖了教科书的知识点,而且还生成了许多新的课程内容。比如有学生说:“我知道1-2=-1”“老师,我家是做生意的,我知道赚钱可以用正数表示,亏损可以用负数表示”……学生小小的脑袋中竟装有如此丰富的内容。这样的教学,通过课堂这个小舞台的互动,展示了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获得的知识,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引导下得到了提升和系统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有课程开发意识,捕捉学生反馈生成的课程资源,以此来调整教学行为,从而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

三、带“动”

正数和负数教案范文4

第一,要把握好“度”。教师首先应该深钻教材,研究学情,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问、发问。提问要避免过于简单,避免头脑中闪现出一个问题时,不加斟酌,就脱口而出,这往往会造成无效提问。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七年级第一章的正负数时有下列提问:

教师: 2是正数吗?

学生: 是.

教师: -3是负数吗?

学生: 是.

教师: 2是负数吗?

学生: 不是.

教师: -3是正数吗?

学生: 不是.

以上对提问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很活跃,但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问,并不能实现规定的教学目标。因为这样的提问,属于简单的、不和谐的问题,学生可以不思考就能立即回答。

而提问太难,学生回答不上来不说,容易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同时增大学生的压力,抑制了他们的思维,打击学生的兴趣,致使课堂氛围也陷入尴尬的境地。问题过易过难都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 。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易度,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地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

第二,要把握好“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或对问题作出反映上。课堂提问要避免走入一问到底的误区,要问得适时,问得巧,问得有趣,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学生对每节内容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要想使你的提问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善于抓住契机,设置矛盾,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对思维的训练对每节内容的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一节好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问题提得过多过繁也不行,教师应根据数学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把难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适时、适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九年级二次函数中“最大面积是多少”时,出现这样一道题目: 转贴于

如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矩形ABCD,其中点B和D分别在两直角边AN和AM上,设矩形的一边长AB=x㎝,矩形的面积为y㎝2。求当x为多少时,矩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教师从出示问题到让学生回答前后不到4分钟,提问时抽查了两个好学生均能回答完整,但大多数学生看完此问题后一定会感到漫无边际,原因是问题的设计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的教学规律,由于问题缺少过渡,所以就难以解决。因为矩形的面积y=ABAD,而从已知条件中能看出的只有AB=x,于是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思路就陷于僵局,导致课堂气氛不和谐,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改为如下3个问题:

(1)求AD的长(用x的代数式来表示)

(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当x为多少时,矩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正数和负数教案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教学手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活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数学活动。既然是一种活动,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情境,而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热情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所以,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设计教学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思考,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一、创设悬念情境

如果课堂可以给学生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学习心理,就能激起学生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所以,如能在课的开始设置合理的悬念,便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强烈探究的愿望。而且,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抓住导入环节设计问题,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例如,讲《有理数的乘方》时,就用一个小故事来创设悬念情境的:“王向前是一位百万富翁,一天,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个叫李伟的人要和他订合同。根据这个合同,李伟将在一个月每天给王向前送10万元,而王向前第一天只需给李伟一分钱,以后王向前每天给李伟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王向前认为李伟是天下最大的傻瓜,他怕李伟反悔,立即请来几个人作证并签下正式合同。第一天,王向前支出1分钱,收入10万元,第二天王向前支出2分钱,收入10万元。王向前欣喜若狂,他哪里知道这个合同是李伟的一个阴谋,最后王向前破产了,这是怎么回事?”这样的悬念导入必将引导学生进入思考。

二、创设现实情境

数学和我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数学能使我们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如果对其赋予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编制学生熟悉的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众所周知,负数的引入是七年级数学教学中一个历史性难点。本人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输赢球的例子:在班级比赛中,本班上半场赢球5个,下半场赢球3个,结果赢球8个;而在另一场比赛中,上半场赢球4个,下半场输球6个,结果全场输球2个,我把两场球赛的结果用正、负数表示,把赢球记作“+”,输球计作“-”,这两场球赢球分别为:(+5)+(+3)=+8,(+4)+(-6)=-2,这样,学生对正数、负数就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三、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

对事物进行迅速识别、理解和判断,直觉思维很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教具的直观演示、直接观察几何图形都是一种直观性图形情境。如,在引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自制教具,一根细木棒和一个铁丝做成的圆圈,在演示铁圆圈向木棒运动过程中,直观地得出圆与直线存在相离、相切、相交三种位置关系;演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使学生直观地得出圆与圆有且只有五种不同的位置关系。

四、创设类比教学情境

中学知识的系统性较强,知识点间的联系也比较密切,知识的类比是一种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旧知识中发现新知识的情境。每当我们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都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它是建立在哪些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和新旧知识有哪些区别和联系?通过多方面的比较,既可以区别异同又可以沟通联系,理清脉络,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讲比较线段的长短时,先请两个学生到教室前面比个子,一个站在讲台上,另一个站在讲台下,问:能比出两个人谁高谁矮吗?众人齐声说不能,那么怎样才能比较两个人的身高呢?学生回答,他们都站在讲台上或同时都站在讲台下才可以。由此,教师把两个人的身高抽象成两条线段,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法比较线段的长短,然后再拿两根长短不一的彩色木棍让学生比较,学生马上能很快地说出比较的方法,即将这两根木棍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从而得出比较线段长短的第一种方法。再如,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可用类比的方法,因为它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从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共性: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其标准形式是ax+b=0(a、b为已知数,a≠0)。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其标准形式是ax+b>0或ax+ba或x

正数和负数教案范文6

1.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层面

1.1.1情境创设偏离教学内容,牵强附会,只注重“趣味”而不注重“数学味”,有些甚至“离题”太远,不切实际。

1.1.2教学方法模式化,缺乏灵活性。有些教师为了应付集体备课,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只是把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分工,没有进一步探究和挖掘,只“拿来”不“思考”,形不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缺少“备学生”的环节,对所谓的“经验”和“理念”盲目借鉴,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1.1.3忽视课堂中师生的真实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现象严重,师生难以进入“角色”,缺乏好的课堂资源生成,课堂资源的生成应是自然地激发生成的,而非刻意造就的。不能很好把握课堂交流中的过程状态,让学生有效参与活动,积累经验,反思体验,不能很好将学生的经验归纳总结成数学问题。

1.1.4个别年轻教师课堂环节缺失,思路不清,课堂效率低,缺乏有效反馈和及时评价,课堂教学忽略学生实际,课堂“任务型”思想严重,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1.2学生层面

1.2.1作业质量差,家庭作业缺乏有效监管。初中学生年龄尚小,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在初中阶段不完成作业和作业不认真是整个初中阶段存在的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放学回家便不在教师的掌控中,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不能及时督促学生,而学生自制力又差,所以学生不做作业或抄作业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周末和假期作业,更是一塌糊涂。相当一部分学生作业书写不认真、审题不认真、不认真检查,稍微有点难度就放弃。很多同学的作业流于形式,每天的课堂教学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处理作业,而又要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势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简单化,同时也会导致部分认真做了的同学的时间和精力上的双重浪费。

1.2.2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堂“乏力”,常常是以睡觉的方式进行无言的“对抗”。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发力”,才能既能让优生吃饱,又能让中等生吃好,还能让差生吃的了,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改变初中高年级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熬课堂””的局面,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1.2.3忽视细节,不注重对学生的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缺乏对数学学科严谨性及逻辑性的培养。例如,在本次调研中看到一名学生的作业是这样写的:“四边形” ABCD是等腰三角形,由此可见,在平日学习中缺乏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

1.2.4数学考试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周考、月考过于频繁,评价方式单一,教师习惯性地给学生排队。考完后家长、教师多数会“小题大做”,机械性、重复性的练习会加大,甚至还会遇到“人人过关”、 “补考”等方式,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厌学情绪加强,教师又缺乏有效的补救措施。

2.对策思考

2.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针对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

2.2.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2.3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2.3.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

2.3.2教会学生听课。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第三,预习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2.3.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这里主要以下面四种为主:

(1)分析与综合。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如解求值题:已知(a+b-5)2+(a-b+7)2=0,求 (a2-b2)+(a+b)2的值,我们将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①(a+b-5)2 +(a-b+7)2=0,②(a2-b2)+(a+b)2,经过分析后可发现由①得:a+b=5;a-b=-7,由②得:(a2-b2)+(a+b)2=(a+b)(a-b)+(a+b)2,综合①、②运用整体代入法即可求解,这就是分析与综合的运用。

(2)归纳与演绎。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类比与联想。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如在学习积的乘方时可联想到商的乘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积与商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思维从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