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心理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心理学论文范文1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
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59例,男性27例,女性26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6.9±4.5)岁,包括29例心肌梗死患者、21例高血压性冠心病患者。分析依据为患者的临床资料。问卷调查结果。
1.2统计学处理所有的统计学数据均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纳入的50例患者,发生护理意外的有17例之多,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患者方面,占比为47.1%,二是护理人员,占比为35.3%,三是医院环境,占比为17.6%。三方面因素,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不安全因素,包括患者、护理人员和医院三个方面。
2.1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因素
在导致不安全因素方面,占比为35.3%,仅次于患者本身,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护理人员护理技能不足,安全、服务和法律意识较差,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期望不相适应。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无法与患者有效沟通,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同时也没有及时进行健康教育。这也是护患纠纷的原因所在。由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情大都不稳定,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大,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由于身心疲惫,容易滋生厌烦心理,出现服务态度差、频繁出错。另外,加上心血管内科的诊疗技术更新较快,一些护理人员的经验不足,未能及时掌握新的方法、技能,不能熟练操作监护仪、除颤仪等,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掌握不足,导致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联合用药不当,可造成心脏负担增加、血压波动过大等,情况严重,可诱发心力衰竭;而护理记录不当,缺乏真实性,则可能导致诊治缺乏可靠性的依据,导致误诊等,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良的影响。
2.2患者方面患者方面,主要包括
一是心血管内科疾病特征,由于大都比较严重,如果在某些疾病发病初期,不给予及时的治疗,就可能导致抢救困难,危及患者的生命,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如不及时抢救,就无法保证抢救的成功率。二是患者的期望值过高,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恢复存在过高的期望,则在康复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则极有可能归咎于医护人员。同时,患者可能一时之间无法使用医院环境,情绪波动比较大,护理人员的表述不当等,可能导致其不信任情绪增加。三是治疗依从性较低,对于该引起的疾病特征,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遵照医嘱用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恶化。
2.3医院方面医院环境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医疗配套设施比较差,治疗技术差,无法快速、准确诊断出患者的病情程度;二是住院管理不善,比如病房的隔音效果差,通风差,温度及湿度控制不合理等,消毒不彻底等,均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加重患者的病情。
3讨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是一组非常复杂的疾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多种不安全因素,可对患者的病情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探讨和明确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护理工作中潜在不安全因素,包括患者本身、护理人员和医院环境三个方面。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护理人员应认真学习护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比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发生纠纷时,可采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用法律规范约束护理行文。通过对纠纷案件的学习,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认识,提高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
3.2强化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培训
随着护理工作的深入发展,也需要重视护理人员情商的培养。为尽可能减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护理水平。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可行的培训计划,特别是对新护士的培训。制定严格的岗前培训计划,加强对护理人员知识、技能的考核。为了更好服务医生,应进行专门的培训。
3.3规范护理记录书写
护理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是反映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全过程的说明性文件。因此,护理记录的客观性、及时性,是管理的重点所在。所以,这就要求从法律角度,高度重视护理文书的规范性、客观性和真实性,不能出现漏记、错记和涂改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防止医护记录出现矛盾。
3.4提高护患沟通交流的有效性
安全心理学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建筑施工是高危险行业,加之职工总体安全意识较差,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分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供同行参考。
一、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建筑业的安全问题更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愈来愈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
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没有履行相应职责。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
肢解发包,签订霸王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
(二)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虽然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基本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法制建设的框架,但配套的制度建设及各专门法之间的衔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随着工程复杂性的不断提高,一个项目中多个工种、多个分包商同时交叉施工,这对安全生产管理又是一个新的挑战。近年来发展的大批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其素质良莠不齐,许多分包商的社会信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偷工减料、违章指挥、冒险作业时有发生,施工人员又隶属不同企业,给总包单位安全管理造成极大难度,很难实现对安全生产进行统一管理。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还不能有效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应利用信息管理手段建立诚信体系和不良记录,把企业市场行为、安全业绩和存在问题全部纳入,与市场准入、资质资格、评优评先、行政处罚直接挂钩。
(三)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65%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民转为工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还不能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他们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
(四)材料设备及施工工艺落后,防护设施不全。如人工挖孔桩工程极易造成坍塌、中毒事故,模板大支撑体系、竹木脚手架等受材质影响可靠性低,井字架、龙门架等施工机械安全保险装置落后容易造成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事故,应严格限制使用或予以淘汰。
(五)安全资料管理有待规范。虽然安全资料不是产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但安全资料能够直接体现安全管理的水平,是相关部门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的重要途径。严格把住安全资料管理这一关,就能够大大的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经常安全资料收集整理中假资料很多,很多资料只是简单复印,或资料收集人代签字。检查资料时会发现,上面的“检查情况”栏中多是“符合要求,满足要求”等字样,而到底怎么样才“满足要求”,填报人不得而知。安全资料还容易出现有头无尾、前后不对应等现象。
三、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建议
(一)加强安全教育。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做到:其一,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场;其二,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其三,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其四,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其五,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体而有针对性。 转贴于
(二)搭建施工安全生产的管理平台,建立多方联合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施工企业应严格执行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施工企业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内容应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既要做到有针对性,又要简单明了。监测单位对施工中可能遇到影响安全的各种险情,必须按规定做好测、预报工作,及时向项目法人、监理和施工单位建议采取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
(三)规范制度,完善相应法规,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认证和管理。加强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对存在违章指挥,不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强令民工冒险作业,长期连续作业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企业要建立施工现场工伤事故定期报告制度和记录,并建立事故档案。每月要填写伤亡事故报表,发生伤亡事故必须按规定进行报告,并认真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调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将安全工作的违章情况、评估评价与招投标挂钩;对于“三类人员”不到位、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不予办理招投标手续;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在参加工程投标时按相应规定扣减商务标书分;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企业,酌情给予暂停投标或降低资质等级处分。
(四)规范施工安全资料整理。除国家有关规范外,一般在地方(地级市以上)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部门都专门编制印发了《建设工程安全资料整理办法》,在每个工程开工之初,就应建立工程安全资料档案,指定专人收集并整理,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不能调动资料管理人员。安全资料必须保持真实、可信、完整的原则。
(五)提高先进科研成果运用能力。通过加大科学技术含量的投入,减少和弥补人为的错误,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改变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努力做到建筑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解放生产力,变手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高空作业为地面操作,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掌握并运用人机工程学和安全心理学的科研成果,调整好施工操作人员的心理、生理特征和状况,避免员工在情绪低落时出现失常行为,有效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
参考文献
[1]赵忠,浅谈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05,1.
[2]周俊,胡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铁道运营技术,2004,1.
[3]刘小聪,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中外建筑,2004,1.
安全心理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公路 路基路面工程 质量控制 方案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交通视事业的高速发展,公路运输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对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也对公路运行有效安全的控制也越重要。所以这需要根据我国制定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不同环境下的公路建设进行质量检测和管理,有效的研究在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并结合公路工程施工,进一步提出对路基路面工程监理和工程质量的监督的解决措施,结合实验数据和研究对路基路面工程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
1 公路路基路面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1.1 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对路基的施工不当、施工设计不全面等因素都会导致公路路基的高填土发生下沉。对于该质量问题是因为在施工中对高填土的压实控制不符合要求,都可能造成上诉质量问题的出现。而且也有施工前材料选取的因素,由于对材料的选取不合理,材料的含水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路面出现开裂、下沉、变形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公路路基路面的出现质量问题。
1.2 对公路的施工完成后,公路投入使用的短时间内发生了病害问题,如裂缝,坑槽,下陷等大面积的公路病害出现都严重影响了公路工程的质量。这些都是因为公路路基的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等因素造成的公路损坏。由于一些公路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过高,致使路基的抗剪能力较低、承载能力较低等,导致修建的公路路基出现塌陷。沉降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路基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工艺不合理、环境因素等原因都极易导致公路路基路面损坏。对于公路的路基路面质量控制不当直接影响的是公路不能正常使用,直接造成后果就是经济损失。
2 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
2.1在公路路基的施工中,对公路路基的填筑应先对填筑土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确定填筑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填筑土的含水量,选取符合设计要求的填筑土,这样有利于施工建设的路基质量。对于公路路基要随时对其进行检测,保证路基的最佳含水量,这直接决定了路基的压实情况,正确的控制路基的含水量也是公路质量控制的一部分。确定公路路基的压实度可以有效地反映出路基的密实状态,路基的弯沉值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公路路基的整体轻度,这些都可以出事路基整体的稳定性、耐久性等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公路的施工一定要按照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进行,这样才能建设高质量的公路。
2.2公路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要求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利用相关设备有效的对路面进行平整以达到设计要求,否则会导致路面的强度发生变化且达不到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长时间的使用经过车辆的动荷载、雨水的囤积等因素会导致路面发生严重的变形。同时雨水对整个公路路基路面的影响比较大,雨水不但能够使公路路基路面的整体强度降低,还能使车辆行驶出现打滑现象等,这对公路的质量安全性能严重下降。所以在设计施工时,一定要根据公路路段所处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做出科学合理的排水措施,有效的控制雨水下渗和囤积等情况,而导致雨水长时间的对公路路基路面产生不良的破坏。
2.3对于公路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质量管理系统,这就需要建立出对公路的管理和控制完善的制度。公路建设施工中,要求设计人员和建设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施工设计经验。在进行公路工程设计一定要依据实地地质勘测、有关数据、公路周围的环境、地理条件等,并根据国家公路建设的有关质量要求,结合人的行为学和安全心理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材料的选取时,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和按照路面工程的结构设计强度等选取合适的建筑材料,以保证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进行施工时,严格按照公路设计要求和事前确定的施工工艺进行安全高效的施工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监查管理,来提高公路的质量。
2.4 当公路施工完成后,根据设定的质量检查方案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安全和质量检查。特别注意的是要对路面的排水设施、照明设施、公路标志等按照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查,并对公路进行安全性能的评估工作。并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监理管理 ,全面提高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 ,来促进施工进度的进行和工程质量。公路在交付使用后,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的环境,公路路基路面受到的影响也不同,这都需要有关人员再次对路面进行质量检查。同时还要建立合理的路基路面管理系统,准确的对路基路面进行质量评估,及时的找出路基路面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正确的对公路采取治理措施。还要建立公路路况评价分析、路面性能的预测分析、养护方案的制定,辅助有关部门实时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质量监控,有效的确保公路的质量。
2.5 在新的建设形势下,有关人员还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不断的结合有关实例,在公路设计和公路运作等过程中的对原有的公路路面质量控制方法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国家的有关建设标准进行改进和完善,来利用新制定的公路质量控制方法在公路建设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并在出现一些问题时及时的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有效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促进工程施工的完善,确保有效地控制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
总结:本文主要是对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而且公路工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路基路面的公职同时也是涉及到很多方面。同时在新的建设形势下,也给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加大了难度,但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应该在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根据个人工作经验结合先关的经典案例,对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积极有效的做出解决方案,在施工工程中找到科学合理的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强.《路基路面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长安大学,200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刘启顺.《分析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监测与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