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六年级期末考试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六年级期末考试卷范文1
大家都知道吧!现在就要期末考试了,我身为六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更加繁重,压力也特别大,我希望自己能够考一个好一点的成绩!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语文一定要上95分,数学能够得100就尽量得100分,我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老师让我们做了很多卷子,还有上个六年级的期终考试卷子,我认认真真地去面对,去做。我要学习所以玩耍的时间很少,我也想自己也要多学习。
老师对我们说:“自己现在辛苦一点,是因为为了寒假可以玩得开心一点,我明白这其中蕴涵的道理。先苦后甜才是最好的,在这学期的最后几天里,我要加倍努力,不然就会落后了,所以我要减少上网的时间,在这个周末我基本上不会上网了,但是我还是非常非常的舍不得你们——小荷的朋友们!
六年级期末考试卷范文2
语文的考到了小学中高段就已开始离谱,照理说,只学书本上的知识,只考书本上的内容,学习就可以轻松很多,但若只有这些,便看不出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所学知识能否灵活应用,由此,语文考试中总有许多课外的东西出来,渐渐地,越变越多,也就没有边际了。开始时,上面考什么课外内容,老师课内就补什么课外知识,像成语啊,古诗啊,歇后语啊,等等,后来就成了什么都要考了,内容宽泛得很。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年级的界限也越来越淡,有些内容三年级的小学生在考,六年级的小学生也在考,而且完全一样。就像这次县里的期末考试卷,五年级的阅读内容就是六年级在第一次摸底考时的内容,五年级的作文题又明显难于六年级,在要求上也几近相同,字数都在400左右。试卷上除了几题按课文内容填空不同之外,根本没有区别可言。
作为语文教师,多是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了,虽然试卷不难,学生易做易答,也还能分出各种档次(这是学生的差异造成的,不是试卷难易的梯度),但这样的考也让教师和学生无从入手了。教师就只是教着书本,并不知道教这些有什么用,却用大量时间来为学生补习课外知识。事实上,现在的试卷上什么题目题型都出来了,内容五花八门、稀奇古怪,很多像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的成语也都作为考试的内容,甚至对联、古文等也都出现在小学试卷上了。为了体现语文的生活性,试卷上频频出现的是各种生活语文,比如情境填空、广告指错、用字规范等等。
语文究竟该考什么?许多老师也不明白。只觉得现在的试卷越来越难,就像其他所有学科一样,似乎人的素质在不断提高,人的潜能在不断增长,知识的接收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所以考试的内容也要不断加难。第一个难,便是教材难。变了几回教材,教学的老师直说现在的教材越来越难了,很多低段老师都抱怨学生接受不了,于是差生不断增加,老师也都是匆匆教过,不能让孩子细细咀嚼,同时,由于教学上任务繁重,对于低段学生的各种习惯养成就忽视了,几乎没有几个人的握笔姿势是正确的。另外,为了迎合小学生活开始时的这种紧张忙碌而又颇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家长们都已在孩子幼儿时期开始灌输小学知识了。竞争从幼儿园开始已摆在眼前。还有的孩子因为家长育子心切,都提早入学了,所以导致孩子更加接受不了这么难的新知了。而这些知识有没有必要在小学低段就进行“输入”?很多专家都持否定态度,觉得孩子的成长规律告诉我们,他们在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自然就能轻松接受这些知识了,而在他们的心智还未成熟到一定程度时,这无异于拔苗助长。第二个难,就是考查难。小学一二年级的题目,大学生都做不出来,这是完全的事实。拿那些猜字、填字题来说,看着这些像诗一样的题目,和那么多的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述,以及那曲折的思考方式,没有经过专门学习的大学生是做不出来的。于是,家长也常抱怨辅导不了现在孩子的作业。而考核是经常有的事,题目里出一些怪题、思考题、课外题是家常便饭,很多知识有着新的表现形式,课外的东西有时能将老师难住,往往自己也不会做,需要借助网络和其他媒体的帮助才能解决,甚至还有悬而未决的题目,只能做放弃论处或作模棱两可的敷衍了。
教的还是教着,学的还是学着,考的还是考着,这几方面什么时候能够更和谐些,更能有章可循呢?亟待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时2007/06/27)
六年级期末考试卷范文3
多年前,两个学生给吴江市市长写信,信中说:“老师只看得起学习好的学生,成绩一般的都看不上,评先、评三好只会给他们,我们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市长收到信后挺重视,不仅回信,还要求校长了解情况。
实小在当地的教学质量高,声誉也好,学生反映的情况让校长和老师们实在意想不到。
带着疑惑,姚虎雄到学生中调查,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才发现,学生信中所述现象在部分教师身上确实存在,他们对成绩好的学生甚至喜欢到“一俊遮百丑”的程度。
喜欢优秀学生,这似乎是人之常情,但作为教育者,“那种唯分数的观念,既看不到分数背后的人,更看不到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姚虎雄反思道。
借此机会,实小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这场讨论拉开了实小改革的“大幕”。
把考试权交回到教师手中
大讨论中,老师们从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追溯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他们发现,许多行为都充满了“成人立场”。
比如,对待工作非常认真,但教育过程中控制欲太强,工作方法专制,一统到底。
再比如,很多老师习惯用分数去评价一切,却“没有考虑到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什么,孩子未来发展需要的是什么”。
教育要用“儿童立场”替代“成人立场”,势必要将老师们的目光从当下引向将来,“要生动、大气起来,要遵循规律,要看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姚虎雄认识到。
这种新的发展哲学与用分数评价一切的立场完全对立。
那么,在孩子发展过程中究竟什么是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呢?姚虎雄问自己。
追问中,“素养”的概念在他心中慢慢酝酿着。“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孩子未来发展丰厚素养,这些所期待的素养是具有发展力的素养,不是核心的,就是关键的,它们要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服务。”
经过教育思想大讨论,老师们的观念似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转,在认识层面,大家都开始认同校长所提出的新的发展哲学。
但,临到考试,一切又被打回原形。
恰逢期末考试,不断有老师来催姚虎雄,“校长,要不到教研室了解了解信息,我们要和人家比的,弄不好我们堂堂实验小学考不过人家怎么办?”
老师们口中所说的了解信息,不外乎是考试前让市教研室出一张模拟试卷,透露透露出题的方向。
考前的空气格外紧张,提前一个月老师就开始拼命出题,学生拼命做题。“这不是为孩子成长努力,而是在为分数拼命,所有的人都必须这么做,不这么做就真的没办法了吗?”
姚虎雄决心和这个积习掰掰手腕。
突破点放在哪里?“我看到一个‘铁三角理论’,觉得非常有道理。教育方向、方针都正确,课程标准也定了,还有一个就是怎么评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形成不了‘铁三角’。”
实小开始把眼光锁定在评价上。
最初,姚虎雄的想法是要将教师解放出来,实现自明白断,就必须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教学功能。后来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管建刚提醒他,这个想法离老师的实际还有点距离,不妨就在试卷上先做文章,干脆就聚焦一点,一个老师出一张试卷。
这就是“一师一卷”的诞生。
“一师一卷”说到底是将教学评价的权力交回到教师手里。权力的转交,往往意味着与原来秩序的抵牾。
此后不久,姚虎雄参加了一个市级教学质量监控研讨会。
与会的校长、教研员们都围绕着如何让考试更公正、试卷更严密谈得不亦乐乎,姚虎雄一言不发。后来局领导点名要他谈,他事先声明,“我谈的内容,大家可能有点接受不了”。
听到这话,参会者都有点蒙,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接着说,“我觉得我们的老师太可怜了。很多老师一辈子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在糊里糊涂地教学,从来没做过清醒的人,为什么?他教得怎样不是他说了算,而是‘上面’的试卷决定,凭一张试卷就能判断他教学成绩优劣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始终看着‘上面’的试卷,看着试卷上的分数,没有自省的机会,最后到无所谓,所以从来不会主动反思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
“这样的老师是一个可怜的糊涂人,无法实现职业的自觉,也无法享受教育的快乐。而当下我们的考试做着更严厉的事情,让可怜者雪上加霜。”
一番激烈的言论之后,姚虎雄郑重地提出,从这个学期开始,实验小学要把考试卷抓在自己手里!
话音未落,教研员脸上挂不住了,要知道,教研员和教研室的权威可是通过考试树立起来的。
姚虎雄也明白自己的话很“冲”,肯定会得罪人,但这却是他经过反反复复痛苦思考后的决定,他清楚地意识到,如果不突破评价权的问题,“什么生动大气教育,什么儿童立场,都无法实现。”
这“炮”一放,四座震惊。这也意味着,实小的改革没有回头路可走了。此时的姚虎雄内心里爆发出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按教育的规律走下去!
“部分释放”与“决不摇摆”
改革伊始,如何让老师和家长都能顺利接受“一师一卷”,成了姚虎雄的“心病”。
期末不统考,每班试卷都不一样,期末试卷自己批,班与班之间无法“比分数”,这些规定的出台,或许会引起轩然大波。
改革不能蛮干,而要讲究时机和策略。为了让波动小一些,姚虎雄选择了“部分释放”的策略。
过去,每逢期末,统考科目达到18个。现在,教导处只是抽查其中3个学科,比如抽到三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五年级英语,那么,其他年级的学科,就由老师自己出卷,自己组织期末考试。
2010年期末,姚虎雄向老师们宣布,除了抽测的,其他老师都采取“一师一卷”,教师根据教材和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独立命题,出好试卷。
甫一宣布,老师们的反应天壤之别。抽中的老师,神色凝重;没抽中的老师,谈笑风生,一脸幸福。有老师说:“期末不统考,不用每天默生字、默课文,我的颈椎解放了。”
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觉得,“自己班级自己考,我心中有数了”。年轻的老师却有几分担忧,因为无从下手。
没有抽考的科目,教研组必须组织“研卷”。办公室像每个期末考试前一样忙碌,但这次“忙”的意味悄悄发生着改变。
“研卷”中问题多多。
有的出现了一张试卷反复“出同一道菜”的问题;有的题目很窄,不够开放;还有的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每次“研卷”,都要持续3个小时以上,大家有说不完的话,有讨论不完的话题……
“部分释放”的策略让老师们慢慢接受,家长的反应似乎也不大。
而当“一师一卷”推向全校时,“摇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首先迎接挑战的是教务处。因为教务处不能以任何名义组织统一考试了,教务人员有自己的担忧。
有人说,学校不统考,家长担忧,学校不统考,孩子的学习质量怎么了解?一个班级的教学质量是好是坏,怎么区分?
有的说,老师们也在担忧,不统一制卷、考试,没有了对比,不知道教得好不好,万一自己落后了,怎么对得起孩子?
行政人员也有自己的担忧:
老师自己制卷考学生,没有考试压力,教学马马虎虎怎么办?试卷是老师自己出,会不会提前泄题呢?新教师制卷能力弱,也要自己出题吗?
还有的老师试探地问姚虎雄,校长,你看要不要适当地组织一点统一考试?比如平时的单元卷,能不能安排一两次统一考试,期末再采取“一师一卷”?这样,既开展了“一师一卷”,又实现了质量监控。
这个观点几乎是所有人心中的想法。
好事难做,姚虎雄深深懂得这个道理,“好做的话,早就有人在做了”,他说,“有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摇摆,是在摇摆中迷失方向。”
他向老师们申明了自己的立场:
第一,平时统考,期末“一师一卷”,换汤不换药的花招,我们不干。
第二,只要是“统考”,教师、学生的学习重心就会集中到应考上。“一师一卷”打破“为应试而教”的梦想,就不可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也就成了空话。
在姚虎雄看来,对改革方向的坚持,没有摇摆的机会,也没有商量的余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平时统考不行,那么能否“一组一卷”?
“一师一卷”实行了一段时间后,老师们反映,每个单元都要“一师一卷”,工作量很大,于是有人提出,能否一个教研组出一张卷子,教研组内老师用同一张试卷?
这个看似合理的想法,又遭到姚虎雄的反对。
不是他不理解老师的想法,也不是他不体谅老师们的辛苦,而是他深知,原则问题,一旦松开,就会回到老路。
他给老师们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第一年做,每张试卷都自己出,根据自己班级情况出,的确很累。但是,一个轮回下来,你就会对教材、考试有全新认识,第二轮再做,心里就有数了,轻松了,心中有数就是你能力、本领长了,认识变了”。
老师们半信半疑,但这一关硬生生地被顶了下来。当然,这不过是万里的第一步。
“逼”出来的“学科关键素养”
考试权的移交是有风险的,如果使用不好考试权,如果不能引导出整个学校生活的变化,那么,“一师一卷”还是跳不出传统考试的窠臼,更谈不上实质性变化。
实小的“一师一卷”有三条重要原则。
第一条,颠倒教学与制卷的关系。
过去,教学在前考试在后,而“一师一卷”后,老师在学期初就要进行教材解读,将本学期考查内容罗列出来,初步制定期末考试卷,然后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不断修订考查内容。
第二条,先明理再制卷。出卷入要清楚每道题背后要考查的能力点,要能说出考查的目标与价值所在。仅制卷意图这一项,姚虎雄认为,老师至少要辛苦三年。
第三条,语文、数学、英语的试卷中要有“师本化”教学内容。所谓“师本化”,是实小自己创造的“术语”,即这一内容是“我”独有的,是不能或不太可能拿到其他班去考查的内容。这,当然是更高的要求。
这些原则,要“逼”出教师的自主发展。
不要小看“制卷”,一张优秀试卷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理”字。只有道理通达,才能做一个清醒的教师。
制卷从“明理”开始,这个过程“痛并快乐着”。
大多数老师制卷,开始都只能是模拟形式,并不清楚背后要表达的内容。但如果只停留在模拟形式阶段,永远只能在地上匍匐。这并非“一师一卷”的本义。
“逼”更多的时候要靠引领。为了让老师“明理”,姚虎雄把学校最强的学科专家配到了试点老师的身边,同老师们一起“研卷”。
作为语文学科的带头人,管建刚还记得自己曾经磨破嘴皮的一句话:背后到底有什么?这句话把一个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逼”得没有台阶下,反复嘟囔着,“背后是什么我怎么知道,以往都是这么考的。这道题每年都考,我也拿过来考,难道也错啦?”
但是,风雨之后见彩虹,几年过后,还是这名老教师,高兴地对管建刚说,“哎呀,我教了这几十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清醒”。
行动的路径往往出现在问题解决中,“一师一卷”也一样。
语文学科的“研卷”首先发现了大问题。
有一次,试卷制好后拿出来一比较,很多题型都是雷同的,因为大家都不自觉地往题型上“套”。比如,关联词、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把句子改成比喻句和拟人句,这样的题型比比皆是。同时,试题都出得很“模糊”,四、五、六年级的试卷题型相似,阅读短文的题目随便拿到哪个年级,似乎都可用。
这些问题,不出试卷不知道,出了试卷就迷惘:为何语文教学会这样累,因为不仅题型繁复,学生要掌握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一望无尽”,更别说各年段的具体要求,所以只好眉毛胡子一把抓……
怎样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全校的教研力量都坐在了一起,再次捧起教材,研读课程标准。经过研究,他们发现,语文试卷如果围绕朗读、写字、阅读、作文四大板块来出题,题型会大大简化,枝枝蔓蔓的枯燥训练也被砍去许多。
题型是简化了,但这样做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围绕板块制卷和教学,知识倒是模块化了,可具体到年段,这些知识和能力考查到什么“程度”,老师放眼望去,仍然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这个背景下,简化后的制卷与教学,老师们总担心学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一师一卷”就依旧是在“为题而教”“为考而教”的“泥潭”中徘徊。
如何从困境中跳出来,考验着校长的专业领导力。
关于这个问题,姚虎雄的思考是釜底抽薪式的。他认为,重新追问考试的意义指向是最为重大的“理”,它比题型简化、知识简化、模块简化更能“删繁就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能否把老师和孩子们真正从“一望无尽”的知识“泥潭”中解放出来。
在他看来,如果考试和制卷的目的仅仅指向的是考查知识,那么永远只能在细枝末节的简化上做文章,这样的结果是,再完善的知识体系,也是“原地打转”。
要让知识考查真正过渡到能力考查进而过渡到自明自断,让考试的性质发生改变,考试的指向必须有“脱胎换骨”的升华。
关于“素养”发展的思考积淀给了他启发,“如果‘一师一卷’背景下的制卷和教学指向的是孩子终身的素养发展,并且是关键素养的发展,那么围绕着关键素养,学科知识就有了‘魂’;如果这些学科关键素养串起来,就滋养着人一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想到这些,姚虎雄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学生在学习每个学科时,都有关键期和关键素养,指向关键素养体系的评价体系中,许多知识就是无用的知识,可以大大简化,而有些知识和能力则成为关键知识和关键能力。”
“比如一道阅读题,设计题目时,老师让学生也写出自己喜欢的广告语,一起写一写,这个阅读题有用吗?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不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只是对基础知识的翻版,没有指向素养与能力。”
如此一来,明确了指向的“一师一卷”,最终升华成为“素养”而考,为“素养”而教。
当然,对于一所小学的本土创造而言,更大的挑战来自于对‘关键素养”的内容研究。因为,走到这个阶段的“一师一卷”,提炼学科关键素养成为了坚定的方向。
2012年暑假,实小的语文团队率先行动,成立了“关键素养研发小组”。临近9月开学,经过征求外聘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了凝聚实小教师实践智慧的《语文学科关键素养指导手册》。
按照计划,以语文学科为例,每个学期都要求提炼出一两个“关键素养”,内容不多,却扎实到位。
“比如阅读理解,我们总结了五个关键素养:概括能力、联系上下文能力、读懂言外之意能力、找准关键句能力和联系生活感受能力。那么,四年时间就做这五项,这样反倒可以腾出读书、朗读、练字、写作的空间。”管建刚介绍。
“学科关键素养培养好了,学生的素养体系才具有长远的发展力;关键素养抓住了,才能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才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姚虎雄说。
这样,“考试”才真正打败了考试。
“一师一卷”撬动了什么?
有教育专家评价“一师一卷”是实小改革的“支点”。那么这个“支点”到底撬动了什么?
首先,它聚焦到与教师切身相关的考试权上,通过考试方式的转变影响了教师的行走方式。先明理再制卷,先制卷再教学,让教师站到了学科教学的制高点。
它同时也改变着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过去对一个教师的评价是能够把课教好,能够写好几篇文章,这就是优秀。姚虎雄觉得远远不够,他们呼唤着教师的教学个性,呼唤教师发展出自己的课程。
“一师一卷”要求教师努力体现“师本化”内容,这给了教师发展“师本课程”的空间,将教师从狭隘的课堂领域带向了宽广的课程领域。
“一师一卷”还刷新着师生对教育的幸福感受。它把教师从统考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老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放在了课程研究上,放在了对孩子的学习研究上,总之放在了教书育人上”。姚虎雄说。
“我们发现师生关系这几年有明显改善,教师、学生考试前愁眉苦脸的样子不见了。”
最为重要的是,“一师一卷”指向了人的素养发展。
“关键素养”的明晰,不仅让考试改革发生了质的改变,同时也让学校教育思想得到升华。
对“素养”的追问,姚虎雄没有停止。
“什么是素养?其实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替代,就是思维方式,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的未来发展。”
那么,思维方式由什么构成?姚虎雄认为,学科关键素养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素养会是一张白纸,所以,学科关键素养是主色调。
除此之外,习得这些关键素养的学习方式也很重要,自主、合作、探究,尤其是自主探究,是最能体现孩子学习规律的一种方式。因此,“除了学科关键素养外,我们非常强调好的学习方式,因为学习方式的改变也慢慢影响着思维方式。后来,我们想这些还不够,创新思维方式不道德也不行,于是我们又提出这种思维方式也要有好的生活习惯来熏陶它,用道德的生活习惯来让创新思维方式有道德性,利他、利人、利社会”。
姚虎雄所理解的素养,就是这种道德的、创新的思维方式。
在他看来,让孩子过一种有道德性、创新的学校生活十分重要,因为这是在为孩子未来发展丰厚素养。
有了“素养”的思想,原来大家担心的质量监测问题也迎刃而解。考试不再是唯一的质量监测手段,每个学期,实小都做一个“学科关键素养专项监测”。每次监测,首先都建立起一个符合“关键素养”的指标体系,通过这些指标来检测教师的教学,并给出详细的分析结果,不同的分析结果之间不搞排名。学校再根据分析结果判断老师的教学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这样一来,质量监测变成了改进教学的专项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