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体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体论文范文1
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对美术教学中有关绘画部分进行定格处理或反复显示,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内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加深幼儿对所画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幼儿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如,在绘画活动《狮子》时,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狮子与其他动物的不同特点,然后让幼儿仔细观察表现狮子威武、凶猛的牙齿、眼睛等,突出绘画过程中的注意点,这比教师对作画步骤重复讲解效果好得多。然后在绘图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不同狮子的神态,让学生准确把握其共同特点,显示于自己的画笔中,让幼儿进行观察、讨论,使幼儿对狮子的认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画出形态逼真、生动有趣的作品。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创作精神
幼儿的美术课堂教学往往都局限于幼儿熟悉的图画,通过模仿绘画,往往让幼儿的思维比较固定于画纸上。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很多熟悉图画通过多媒体不同角度展示出来,可以让幼儿大胆猜想、自主绘画,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提高创作精神,在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在《奇妙的动物世界》的绘画活动中,要求幼儿描绘动物园里各种各样的动物,但是由于部分幼儿并没有见过动物园之外的其他动物,他们的画笔下往往都是小白兔、小花猫、小山羊这些常见的动物,幼儿作品内容单调。这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为幼儿提供形象、直观的和谐画面:瓦蓝的天空、碧绿的小草、斑马、熊猫、羊驼、孔雀……画面色彩艳丽,丰富多彩,动感十足,仿佛幼儿置身于大自然中,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给幼儿一定的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发挥幼儿的大胆想象,用画笔画出你心中的熊猫、孔雀等,并写出你想对它说的话……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往往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语言讲解,幼儿就能画出一幅幅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图画,让我们为之振奋。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能有效进行主题整合
媒体论文范文2
初中文言文教学把词、句和用法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如在学习《出师表》或《陈情表》时,教师如果能加入一些历史故事到教学中,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有效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
1.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多角度地理解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中,有些课文的复杂度高,段落比较长,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障碍,教师在教授的时候也费时费力,甚至有时候学生还不能理解,针对这类文言文,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教师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结合学生理解时出现的困难进行具体的分析,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由于是记叙文,文章中对人物和情节的描写是重点,因此就要从人物的对话和情节方面入手,学生只有对文章中人物、情节充分地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思路才会清晰。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模式理解课文,首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大致思路,然后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另外还要有画外音,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组,轮流进行表演。情境教学模式的优点就在于让课堂融入一个情境中,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2.通过多媒体深入了解文言文
如今多媒体已经在教学中广泛的应用,通过视频、图像、声音的结合,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能使枯燥的文言文变得生动有趣,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小石潭记》时,由于是游记类文章,学生在学习时就相对放松,但是看似简单的反而越复杂。这类文言文在内容上能给人带来美感,因此教师在讲授这类文章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体现出文章中所表现的美感;另外学生在学习这类文章中也会有自己的想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发挥想象,构造出自己心中的小石潭,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小石潭。通过上述方法,教师也能深入地了解学生对文言文是否有足够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放映一个小石潭的游记录像,通过多媒体的播放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通过阅读深入理解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时,要静下心,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才能深入地理解文言文。因此教师要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认真阅读文言文,提高理解的深度。除此之外,文言文的阅读也要掌握技巧,盲目的阅读不会起到任何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才能发挥出阅读的最大效果。例如在学习《伤仲永》时,由于文章较长,学生在阅读时缺乏耐心,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组,结合本堂课要学习的文章对每个组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阅读效率会大大提高,可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三、结束语
媒体论文范文3
(一)丰富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表现内容
传统的艺术设计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需要很多的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工作量大,工序复杂,工作时间长,同时创作具有单向前延性,不具逆转性,一旦着手,并不能回溯,出现问题必须重新开始。运用新媒体数字技术能够根据创作者的主观想象,灵活自如地调动各种色彩、线条和图形元素,创作出异常逼真乃至超越现实的艺术作品,而且能够根据审美标准和预定效果,及时修正,因为现代化的新媒体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撤销功能,能够根据需要随时修改,能够后退和前进,反复比较,给设计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也留给了设计者更久的创新时间,尤其是能够根据互动及时调整自己的创作表现形式,甚至根据自己前后的审美感知,在实践中即时调整自己的设计中的审美标准以及创作表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网络传播形式和速度的变化,尤其是各种新媒体艺术设计软件和硬件产品的不断推出,借助新媒体技术能够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形式。比如,智能手机、网络云电视、虚拟互动媒体不断出现,都将给新媒体艺术设计带来更加多样的展示平台。传统的艺术设计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新媒体艺术设计也将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富新意的创作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拓展艺术设计内容。
(二)拓展传统艺术设计的思维外延
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给传统的艺术设计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促进艺术设计领域进行深度变革,影响了每一个设计者的心理、环境和对象,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设计的思维。传统艺术设计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不断在传承中谋求变革,运用更新的科技元素,实现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尤其是通过现代新媒体数字技术让作品更加彰显人性。创作手段的变革推动创作思维的拓展,创作思维的延伸又进一步促进艺术设计向更宽更广的领域拓展,推动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传统艺术设计手段的花样翻新
传统的艺术设计都是依靠纯手工绘制,借助常规的纸笔、规尺工具,通过勾形、渲染等方式手段设计艺术作品。所有的工序都沿着一个正向前延,不可逆转,更改设计异常繁琐,甚至需要重建,费工费料,效率低下。运用新媒体数字工具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手工,各种软件不断涌现,虚拟工具层出不穷,手段不断翻新,高仿真模拟,实现比传统艺术设计更加逼真的效果,根据需要能够快速修正和重新润色,有效克服了传统设计的不可延续性的弊端,实现构思、设计、修正、制作、使用的反复性和连贯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结语
媒体论文范文4
关键词:课程资源、探究、认知、效率
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但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学校实验室的条件都是有限的,造成教与学的矛盾,传统教学模式与新的教育理念之间的悖逆。实践证明,多媒体课程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载体以其固有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课程资源,是一条化解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
一、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激发探究意识。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地探索,这就要求在课堂有能吸引学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而多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隐含丰富的兴趣因素,可以直观形象展现观察的事物或现象,打破了教师只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的讲授模式,易于引起学生注意,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例如:在讲物理“引言”课时,放映录像带,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生动、神秘的画面:浩渺的宇宙、运行的星球、腾空的火箭、雷电交织的夜空、透过森林的阳光、闹市拥挤的人群……这样一定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观看录像,将自己常沉浸在物理情境之中,认识到物理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有利于提供感性材料,加速认知进程。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有许多摸不着、看不到的现象,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缺少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而物理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又是实验无法直接向学生提供的。例如:天体运动、大型船闸、航天发射、磁场、电流方向等,这些学生都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可利用电视录像或多媒体课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所讲的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从而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通过多媒体变成看得见、看得清,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付诸于学生感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时空环境,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观其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形成映像,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
三、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独立思考,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多媒体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生认识事物,往往是从笼统模糊的印象向确切清晰的感知过渡。在这种过渡中,学生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积极的思维,对事物进行去粗到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具体形象中把握事物本质,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述滑轮时,要探究的问题之一是:外力提起绳端的距离与物体升高距离的关系。由于刻度尺刻度太小,不仅后排的同学看不见,就连前排的同学也难以观察到演示实验中这一重要关系。如果用投影仪将实验装置投影出来,增大可见度,通过学生细致的观察,处理获得相应的数据,就能分析、概括出这一规律,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既训练了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媒体论文范文5
当受众面对具备大量信息的网页或者广告电子屏时,设计师对信息的归纳与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受众不希望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那样会给自身造成一种负担,会觉得浏览信息很累,从而拒绝接受设计师所力图传递的信息。在传统意义上的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会采取一些技巧,比如以功能强弱、构图层次、主次关系、图像外观来进行分类,遇到一堆图片时,可以利用摄影的构图来编排,比如远景、近景等。同样的在新媒体中,设计师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门别类,比如一个以特色菜为主题的网页,设计师将需要展现的信息按照食材进行分类,分别为葱爆肥羊、咖喱嫩牛、豆瓣石碇鱼、霸王鸡等,然后将图片、文字、声音等信息按照上面的4个菜品进行分类,最后布置在主页和子页对应的位置上。在布局的设计过程中,无论载体是平板电脑还是智能手机,最好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采取组别的形式,将需要的信息进行分类,然后放在相应位置,到底要分多少类,这取决于载体大小,一般来说,载体越大,分的种类就越多,一般来说屏幕的物理尺寸大小和像素大小都制约着信息的容量大小,这与传统媒体排版是一致的,只要在载体上控制适当的规格,对信息进行精心组织,都会让受众觉得舒适。
2信息主次关系的合理布局
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不管在哪里,低头看手机,抬头看电子屏,设计师要想让所设计的内容抓住受众的眼球,最好的办法就是简洁明了的内容。设计的精髓在于既要传递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也要让受众有美的享受,所以在设计上给予受众一定的空间,才能互相碰撞出火花。对信息的主次关系必须进行合理区分,主体信息一定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现,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会有目的地留白,利用留白来减轻页面所造成的窒息感,利用留白也可以扩展设计的空间,利用留白使形式产生一些变化。面对新媒体时,设计师同样会用类似的技巧来处理画面,不过由于是新媒体,信息的主次关系与传统媒体还是会有一些区别,它会更为复杂,信息的主次将以累加的形式呈现,逻辑和结构关系的要求更高,比如一本电子杂志,首页会出现主要内容的信息,每个子页面又会有独立的内容,这些子页面可能还会分出下一级的独立内容,因此将所有的主体内容抽取出来,再按照层级的关系来编排。
3图片信息的优势
媒体论文范文6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谓之为“新”。在网络信息时代,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新媒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技术的魅力和力量,进而为人们所推崇。在高校,新媒体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流行。当前,为提高思政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乃至区情教育的有效性和师生参与度,高校纷纷应用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技术比较敏感的高校进而还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推进校园媒介的跨界融合,借助移动传播、网络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加快校园媒介融合的战略布局。高校新媒体传播主要还是停留在工具层面的应用上。在应用化操作层面,高校更多的是集合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网络终端的优势,按照“整合资源、整体覆盖、整校推进”的路径开发社交平台,网络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期望实现校园传播的无缝对接。其中,客户端通常分为电脑客户端以及手机客户端,电脑客户端主要基于windows、MAC、unix(linux)三种主流电脑操作系统,手机客户端基于android(安卓)、ios(苹果)、windowsphone(微软手机)、Symbian(塞班)等系统。此类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媒介的推广应用是高校在新媒体浪潮中或被动或主动的一种行为。但随后人们发现高校新媒体并没有显示出无往而不利的局面,技术高地并不意味着良好的结果产出。事实上,如果只注重技术,没有师生的广泛参与,没有用户的极速顺畅体验,没有去中心化的思维,校园新媒体则会流于形式,只剩下空洞没有反馈的呆板宣传符号。只有开放、互动、快速迭代,符合校园年轻人体验的媒体才能得到广泛响应,凝聚了校园自媒体、校园拍客、播客、创意者的传播符号才能凝聚人气,积累用户。
二、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
(一)用户思维:先圈住师生群体,再谈内容传播
工业时代,我们强调围绕产品进行流程再造或者销售推介,这是一种以产品为导向的思维。这种思维反映在高校就是学校定制好所谓的“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或者红色文化的传播。即便高校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强调依据学生反馈,从而修正教育模式或者传播模式和技巧。但这里面潜在的逻辑还是有好的内容就会有好的结果,还是以内容为王。这和工业化思维是一个版式———围绕产品而不是用户去进行整合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更加透明,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人都有麦克风”。新媒体具有互联网式的全景观和距离感,“全连接和零距离”的特征要求高校新媒体传播的思维模式要与之呼应。高校不仅要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实现“以师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更重要的是让师生参与到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链条,集师生之智,从新媒体传播内容的选择、整合、推介到区情教育的线上线下互动尽可能地让师生卷入到新媒体传播当中。积极卷入到高校新媒体传播体系中的师生,已经模糊了传者与受体的界线,同一个议题在新媒体的互动中不断深化和夯实,使之有了立体感和即时性。这种传播模式让师生与新媒体之间的粘性不断增强,媒体的社会也进一步拓展。师生群体不仅参与,而且不自觉地成为传播中的一分子,“粉丝经济”开始呈现。师生群体已经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内化为一个或者多个社群,圈住了这些社群也就圈住了用户,从而内容传播水到渠成。校园思政工作者可以尝试把利用和培育大学生和高校教师用户粘性作为最核心的基础,从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出发,巧妙融合社交媒体来整合高校传播链条,完成理论宣讲、舆论引导阵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构建。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桂电在线”、“微博协会”、“数字海棠杂志社”等8个新媒体社团十分注重校园热点的响应速度,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用户体验,极大地颠覆了传统校园媒介反应迟缓的弊病,每到学生就业招聘时期,手机客户端向每个用户推送招人单位、要求等学生关注的内容,当学生还在家过春节时,学生的个人课表等教学安排以及开学提醒就发送到了学生的手机,结合现代科技提高了学生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二)平台思维:开放共享,再造新的高校媒介传播生态系统
大多数高校拥有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主题网站、橱窗板报宣传栏等传统媒体,通常思政宣传、新闻播送的采编流程是采集素材、编辑校对、传播输送这三大步骤,校园传统媒体包揽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两大环节。当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后,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了媒介融合,在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有了更多新的模式。作为受体的学生很多时候成为红色文化传播、区情教育、校内外热点新闻的内容生产者,实现了媒介传播的流程再造,其模式为师生生产内容———全媒体校园平台整合传播———更多的师生消费内容。在这个框架之下,内容的生产重心出现了转移的倾向。校园新媒介的平台思维,即高校自身搭建的连接师生的媒介网络不强调该网络化平台本身的价值,而是专注于提高该平台对师生的吸引力,最终该平台的价值是通过满足师生对资讯的需求来体现。当平台成为“新的生态系统”的时候,很多师生就聚集在该媒介平台上,平台就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交流、教育等功能。新媒介只是该平台上的若干插件,根据需要进行插件的取舍,进而进行思政教育或者整合传播。比如,顺应新媒体而开发的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目前有上千家高校在平台上注册,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文化、校报形象的展示与交流。该平台能够自动生成手机报,让苹果、安卓手机能够随时随地、原汁原味地阅读校报。平台有电子邮局,能够将高校报刊同步自动免费发送到世界各地的校友、领导、家长的邮箱里面。此外,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与新华通讯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人民日报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显著位置进行了相互链接,其中展示的报刊能够通过新华网和人民网进行浏览与阅读。这无疑是一种开放理念上的突破。目前,高校打造的新媒体平台多是以全媒体平台的格局展现,全媒体平台不仅反映了新媒介的技术通道,更多的是打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道,以开放共享包容的态势,投入到传播渠道上来,主要表现为不断延伸媒介的触角,优化访问速度和反应时间,提供不断迭代的软件功能,创造新的资讯共享方式等。在免费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吸引庞大的用户基数。通过师生用户的群体性汇聚,构建新的媒介生态系统,从而在其中进行隐性或显性的思政教育。
(三)跨界思维:协同创新,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
新媒介之所以新,不仅体现在技术的新,更是给人们提供了多角度、多视野考量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校媒介的协同创新正是在跨界思维之下进行的交叉、跨越。新媒介在发送迅捷、数据驱动、热点扩散方面占尽天时地利,但在深度研讨方面未必比传统校园媒体来得扎实。因此,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上并不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校园媒体,而是要寻求两者融合之道。高校管理者和媒介研究者也发现,大量的师生在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经常是自发创造话题,提取新闻热点,然后发散状传播。这无疑是自组织的传播行为,但当这种内容发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影响传统媒介对内容的跟进。因而,要取得稳定和宣传的效果,高校媒介机构要在线上主动参与新媒体自组织,线下利用传统校园媒体对事件进行宣讲,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传播局面。这是基于新技术支撑的结果,这也是新旧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协同创新,各种互动模式是师生潜在诉求的集体释放。在某种层面上,新媒介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不仅是技术的选择运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嬗变。新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交相呼应,互为补益渗透到高校理论宣讲以及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