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普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普论文范文1
它必须具备“三性”。
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创造性。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样的小论文没有参加过各级科学讨论会,也没有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过。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创造性。实践性。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成人包办代替的迹象。
(来源:文章屋网 )
科普论文范文2
1.我国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发展状况
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文化教育是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此后,社区文化教育的内涵被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现代国际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社会对青少年的关注普遍增强。世界各国也都日益重视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我国现代意义的社区文化教育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上海市闸北区社区文化教育委员会率先成立,使社区文化教育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和发展。2002年,辽宁省沈阳市首创“社区科普大学”。十多年来,沈阳社区科普大学不断发展壮大,迄今为止已创办分校275所,市级重点分校总数已逾百所,在校学员1.3万人,讲师团教师1200名,组织课堂教学8.9万课时,培训学员222.6万人次,开展第二课堂科普活动3000余次,参加科普活动人数达60万人次。志愿者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社区科普大学已经成为全市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有效载体。2011年6月1日,“沈阳社区大讲堂———百万市民数字化在线学习惠民教育工程”启动。此次活动着力打造十个国家级学习型社区示范点,建设百个网站,实现了同时视频学习1000人,在线学习10000人的工作目标,每年社区教育覆盖百万人次。通过社区大讲堂,沈阳将构建全市社区教育体系,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巩固沈阳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成果,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素质。
2.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主体: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在我国推进科普文化教育的进程中,青少年的科普文化教育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学校教育范围内的课堂教学为主的科普文化教育;二是以校外教育为主的各级各类科普文化教育活动。其具体内容是通过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课外学习计划、非正规教育项目、科技馆活动、科学调查体验、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形式开展科普文化教育活动。而全国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作为主体承担了关于青少年的各种科技创新和科普教育任务。(1)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动中心)是中国科协所属社会公益性机构,从事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传播科学,开展示范性、导向性科学普及活动,组织青少年科技竞赛的工作,是中国科协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向公众进行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力量。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青少年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年轻一代对科学的热爱,使他们树立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的科学素质。(2)辽宁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是辽宁省科协所属的社会公益性机构。该中心担负组织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活动的任务,在青少年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是辽宁省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向青少年进行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心设置专门机构,常年组织“大手拉小手”、百名专家进社区、科普大篷车巡展,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航模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科普知识内容。
二、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科普教育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公众接受科学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我国目前尚处于“公众接受科学”阶段。我国的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基本处于专家对公众的科学知识传播普及,公众被动接受的阶段。而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更是存在着种种不足。
1.青少年科技竞赛类活动多,科技活动缺乏创新形式
从目前来看,我国对于青少年的科普活动除了学校课堂教学设置的科技课程之外,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就是青少年科技类竞赛。国际国内的科技创新大赛、夏令营、冬令营、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活动形成了一些效果显著的品牌活动,但科技竞赛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科技竞赛活动以国家科技部门主导、各地科技部门承办实施的形式在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提高青少年科技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是我国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传播的成功方式。但存在的比较显著的问题是:一是太过于依赖这种形式,难以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多种科普形式有效衔接、形成系统;二是缺乏创新形式,青少年科技活动数量多,但多数活动方式雷同,形式陈旧,大多是学科竞赛、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等形式;三是功利性比较强,学校和学生参加竞赛往往带有功利性目的,科普文化教育的主体地位反倒没有突出。
2.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对象倾向于中老年人群体
我国的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活动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沈阳市首创的科普大学10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沈阳市科协与沈阳市科技局对市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沈阳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5.8%,比沈阳2001年的2.4%增长了3.4个百分点,比2004年增长了1.93个百分点,呈快速增长态势。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科普实践参与活动,如在“节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沈阳市有150个活动小组,5万多名青少年在中国科协网上申报体验数据,申报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但通过刘娇在2009年针对沈阳市大东区黎明社区等两个街道五个社区的一项社区科普调查数据来看,在207名调查对象中,41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人数占91%,25岁以下的占2.9%,说明社区科普大学的对象主要是中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基本被忽略。这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但如何把社区科普大学的教育资源利用到青少年群体,是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
3.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形式上缺乏有效衔接机制
在当前我国的科普文化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是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轰轰烈烈,而青少年社区科普教育难以融入;另一方面是青少年科技竞赛如火如荼,却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的学校与校外相关机构的活动。两者难以形成有效的衔接,没有形成整体科普教育系统,导致社区科普教育的资源青少年群体无法更好的利用。即使有针对青少年的社区科普教育活动,也随意性较强,缺乏长效机制。虽然在有些地区出现了由学校牵头组建的社区文化教育委员会,参与学校课外科普活动的协调与管理,形成了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模式。但是,学校在调动社区资源方面存在组织层面的不便,难以调动社区各方面资源的积极性,究竟以学校为主体还是社区教育为主体,需要有关部门予以协调和平衡。
4.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与目标性
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教育过程,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更利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形成。在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内容上缺乏针对性。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内容大多数都集中在医疗、饮食、公德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围绕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的比较少。二是内容上缺乏目标性。由于对象的不同以及对象接受科学技术普及的途径和方式的差异,在科普文化教育的目标上,有不同的倾向。
三、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
从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的问题分析中可以看出,打造一个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模式已刻不容缓。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国家科技部门为主导的统一科普文化教育体系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对科学普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同时成为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担负组织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活动的任务,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领域。这些活动在全国范围产生了很大影响。从国家层面来看,现在已经把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活动领域扩大到所有社会公众,而不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群体。因此,应该建立起一个统筹协调的全民科普文化教育体系。
2.完善社区科普大学教育模式
从2002年开始,社区科普大学作为开展十多年的科普工程,不仅在沈阳市区内得到迅猛发展,还开辟了沈北新区等分校,在铁岭等地也相继成立了社区科普大学,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但目前社区科普大学的对象性太强,难以兼顾其他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因此,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若想得到深化与发展就必须完善已有的社区科普大学模式。比如社区科普大学的活动对象、活动内容、活动群体应有意识地兼顾整个群体,而不是只注重中老年群体。社区科普大学也应该是分类、分阶段的教育体系,可以扩展成为社区科普学校,分为青少年部、中年部、老年部等,使得各部之间资源共享、活动与课程有针对性,做到协调统一、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3.针对青少年群体建立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有效衔接机制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处在学校教育的发展阶段,使得青少年有了更多的渠道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因此,首先要抓好学校科普教育,利用学校的师资、课堂、各种实验设备和一切可以利用的学校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达到对科学思想、方法、精神和知识的训练;其次,要完善家庭教育,加强对家庭文化生活的引导,建立现代文明家庭概念;再次,要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教育系统,把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大力深入开展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活动,利用青少年旺盛的求知欲带动其他群体,共同促进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最后,要有系统性思维,将家庭、学校和社区整合起来,如青少年群体要利用社区科普大学的资源,老年人群体要利用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社区内的所有科普场馆要共同利用等。总之,要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既不重复,又突出特色,形成完整的有机的教育体系,完善“校外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即校外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的终身教育机制。
4.在科普内容上分类,做到针对性和目标性相统一
科普内容由于对象群体的不用,其目标自然不相统一,事实上在当前的科普文化教育过程中,老年人群体虽然与青少年群体有所不同,但仅仅是从受众的接受内容上的不同,而不是建立在科普文化教育的对象特征不同的基础上。比如在青少年群体中科学知识的普及固然重要,但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相比,科学知识反倒不是那么紧迫。一般而言,青少年群体掌握的科学知识量往往比老年人要多。因此,在老年人群体中,应着重对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弘扬,然后才是科学方法的运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其正在接受学校教育,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会比老年人接受更多的科学知识,青少年社区科普教育应着重对其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普及,使其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判断。这样才能与学校科普教育做到有效的衔接,相得益彰,共同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高。
5.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青少年网络科普教育
科普论文范文3
根据上述重要意义、困难与问题,我们的工作计划与具体实施归纳如下。
(一)教学内容
根据幼托或小学生生长发育和疾病谱特点,精选下列内容系统讲授:
1.儿童生长发育和常见疾病防治科普知识,包括: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与各阶段正常生理指标范围、儿童各年龄段分期及其特征、儿童常见疾病分类简介、儿童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常见病护理要点和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等。
2.儿童各系统最常见疾病诊治基础,比较详细归纳与描述包括:①急性呼吸道感染;②腹泻病;③过敏性疾病;④头面部疾病(结膜炎、中耳炎、鼻炎、龋齿等)等临床表现、早期症状特征、隔离防护措施、就医前准备事项和住家治疗要点。
3.急性损伤与院前急救。急性外伤紧急处理原则与方法,心肺复苏规范方法步骤与转运前处置细则,应对灾害事件的科学自救措施等。
4.季节性传染病。在儿童期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学习相关疾病的预防和协助诊治技术,如春夏季的手足口病、夏秋季的细菌性痢疾、秋冬季的甲型流感等。
(二)教学安排
1.教师队伍。教研室组成以儿内科为主,包括小儿外科学和骨科学的,教学能力较强,具有讲师及以上(副教授、教授)资格职称的多名高年资临床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商讨教学目标要求、具体教学方法,并根据各位教师的临床专业,安排教学内容。
2.授课对象。为探索经验,并尽早使幼教单位受益,首批学员选择具有一定儿科医疗保健知识的,所属地区所有幼托机构和小学的卫生老师。此外,由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在生理和病理学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故将幼托机构教师和小学教师分成两批,在同样的教学内容基础上,针对幼托机构的学龄前期儿童和小学的学龄期儿童的特殊性分开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3.教材编写。以儿科学教材为基础,根据课程内容,编制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分别编写适合于幼托机构和小学老师学习与掌握的,儿内科与儿外科相关章节教材供参考学习与课后复习。
4.教学顺序。授课顺序为前述所列的:①儿童生长发育和常见疾病防治科普知识;②急性损伤与院前急救;③儿童各系统最常见疾病诊治基础;④在特殊时期的相关季节性传染病防治。以循序渐进,并前后呼应。
5.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开展包括:①理论教学:以理论大课形式,系统讲授各章节。②实践教学:采用我院模拟教学中心所备儿科学模具,开展各项急性损伤和心肺复苏等院前急救培训。③师生互动:以讨论的形式,解答学员关于教学内容和日常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消除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
6.考核方式。为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客观了解教学效果,培训结束前举行笔试考核,问题内容涉及课程中的关键理论问题和临床操作要点。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学员可参考讲义教材答题,以进一步提高对于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并熟悉教材内容分布,有利于提高今后参考阅读效率。在阅卷评分的过程中,也能使我们及时发现与解决共性问题,以利不断提高今后办班的教学质量。
7.后续工作。经过上述系统教学与师生互动,使我院儿科与学员单位建立必要的联系,以便随时解答学员在工作中所遇问题,也为今后在学校进一步开展科普宣传和技术指导,以及各种形式的医校联动创造条件。
(三)教学管理
1.组织工作。所属区教育局牵头,经我院教学管理处下达,由儿科教研室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由区教育局安排合适的时间,组织各幼托机构和小学教师参与学习。
2.质量管理。①学习质量:区教育局相关部门将学员结业考核成绩与是否合格,均纳入教师执业技术培训计划之中。②教学质量:儿科教研室根据区教育局所收集的各单位学员反馈信息、课堂师生互动和结业考试成绩,了解教学质量,酌情改进教学计划与方法。③教学管理:由我院教学管理处督查教学过程,将教学质量纳入各位教师的年度工作业绩考核之中。
二、结果
1.显著教学质量
通过前述认真思考、计划落实和管理考核,我们成功地举办了一届,为期一年的幼教老师儿科学知识讲座和实践操作指导培训课程,总计学员近300人。幼托机构和小学卫生老师分班教学(分别为48学时),均获得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体现在:①考核成绩:每次书面考核答题质量高,均能够得到100%的合格率。②后续效应:学员在此后工作中,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和协助医院诊治工作,并与授课教师保持联系,随时解决疑难问题。或推荐青年教师参加我们计划的下一届培训,为学员单位的儿童健康保健工作做出一定贡献。③科普宣传:部分老师课后邀请我科医生为幼托儿童和小学生家长进行科普宣传。④总结提高:根据结业书面考试和区教育局所收集的学员建议,获得教学质量的客观信息反馈,有助于不断促进教学方法改进与质量提高。
2.先进经验推广
通过本次培训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后续效应,使地方政府的教育局、卫生局、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和儿科学教研室均感受到,此项幼教老师的儿科学技术培训课程意义重大、具有显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值得继续开展,并可能在其它区县进行推广。
3.促进医学教育
在本单位举办针对于校外学员的高质量医学教育项目,也为在校学生或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通过高质量讲授与培训课程,充分展示科室的医教研综合实力,了解儿科学的重要地位与发展前景,使更多的学生关注儿科。以往我校医学院毕业生罕有选择儿科作为专业方向的不利局面,近年来得以明显改观,每年均有多名本科生立志报考儿科学研究生,或七年制和八年制的长学制学生选择儿科作为硕士或博士学位专科培养方向。完成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也有强烈的愿望继续留在本科室工作,加入到儿科临床医师行列。此外,通过促进医学教育质量提高,也使教研室成功申报高层次教学研究项目,并总结经验发表高质量教学论文。因此,成功举办高质量校外教育项目,也能有效促进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事业进步与发展。
4.后续工作计划
后续工作内容包括:①补缺:对于第一期未能出席培训者,举办第二期培训,以确保本区幼教老师儿科学教育全覆盖。②深化:与教育局相关部门协商,考虑对幼托机构和小学的非卫生老师岗位的骨干教师和管理者,进行适当儿科学知识宣传与普及的可行性与计划性。③提高:根据学员结业考试和学员对于教学过程与质量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提高教学质量。④推广:儿童血液病诊治研究是我们上海市同济医院儿科的临床特色之一,并于近期成功申报获批上海市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儿童常见血液病诊治技术推广》。在此项目的完成过程中,也已借鉴本项目的一些共性经验。同时,也可在适宜技术在周边区县医院儿科推广过程中,介绍我们对于幼教老师儿科学教育的方法与成果,为周边地区开展类似教学项目提供经验。⑤研究:在我们儿科教研室完成目前在医学教育研教学研究项目过程中,将此类幼教老师培训内容与成果纳入其中,并总结经验申报有关幼教老师儿科学技术培训专题的教学研究课题。
三、总结
国家人事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文件已有近20年历史,此后卫生部也先后多次《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和《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均有效促进了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技术教育,然而尚未见有关由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临床科室或教研室开展对各级学校教师举行相关学科医学知识教育,尤其是对于幼教老师进行儿科学进修培训的经验报道。从本文前述意义与实践成果可见,开展此类医校联合的学校老师医学知识培训项目存在显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虽然,目前国内师范院校均设立必要的生理卫生课程,幼教机构卫生老师也具有一定的儿童健康保健与疾病防控专业知识。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与生活质量提高,儿童疾病谱与社会需求将发生相应转变,常见流行性传染病(流感、手足口病等)病毒株血清型变化与新型有效药物的问世,也将导致疾病在流行、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等特征发生改变。因此,不但在岗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接受教学医学教育,幼教机构老师也需要不断接受新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并且需要通过正规统一培训,以达到各级幼教机构教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基本统一。
虽然,儿科学具有各种特殊性、各单位教师相关知识水平参差不起、医院与学校的工作性质存在差异,使此类教学活动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但通过我们上述的思考与实践,均显示能够合理解决上述困难,并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科普论文范文4
“健康第一”无疑是我们进行体育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只以“健康第一”来统领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所以我们要认真探究时代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诉求,以适应时代对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具象化要求。尽管,我国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事实存在诸多原因,但体育课程教学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方面。仔细探究,我们会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具体教学实施的脱节:“健康第一”的理念放之四海而皆准,幼儿教育应该是“健康第一”,中小学教育也是“健康第一”,工作人群也必须遵循“健康第一”,中老年人更是要将“健康第一”置于首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健康第一”在当代社会更应被看作为一种生活理念,只是一个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具体到当代大学生,由于其特定的年龄阶段,健康显然大多不成其为严重的问题,这样就会使“健康第一”这一当下的指导思想变得弱化。所以,“健康第一”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概括性太泛,对具体的教学实践起不到实际的指导作用,也无法成为具象性的指导方针;解释的张力较大,导致了一些学校和教师为了应付体育的课程设置,减少体育课的教学风险,对指导思想进行了不负责任的解读;教学效果评价的模糊性较高,不易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地评价,无法合理地处理长期效果与短期效益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摆脱空泛化的指导思想,以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思想来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这既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诉求,也是我们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的基本要求。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我们的研究思路,本研究以如何增强大学生体质为视角,从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发展特长、终身锻炼4个层面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进行剖析,并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和实践范式。从而适应当下这一特定时代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象化诉求,进而提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实现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的时代要求。
2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新思想解读
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发展特长、终身锻炼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象化诉求,它们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不同层面出发,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兴趣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掌握技能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发展特长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终身锻炼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这4个层面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基础,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个十分具体化的要求,也是对“健康第一”生活理念的有力支撑,为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提出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也使得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有了一个新的落脚点。
2.1培养兴趣: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个体只有使其对所接触的事物产生兴趣,才有可能使其对这一事物进行认真的研究。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才有可能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课充满热情,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锻炼得以增强,并直接推动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级阶段,普通高校本不应承担培养兴趣的基础任务,但由于中国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应试”,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为了追求升学率的提高,不仅不能有效地在中小学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课程改革,而且直接影响了中小学体育教学,使体育课成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牺牲品。从此层面而言,中小学教育不仅未能有效完成对中小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和增强体质的基本任务,而且使很多中小学生泯灭了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这对于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增强产生了巨大的反向作用,也是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连年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遗憾的是,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也脱离不了这种大环境的束缚,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大学教育阶段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拿学分。这样的体育教学远离了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也就无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我们当前教育领域所存在的一个最大的痼疾。由上我们可以知道,在我国整体的教育体系中,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依然存在很大不足。由于上述中小学教育开展的不足,导致在高等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这就对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小学体育教学欠账过多,使得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不但要承担技能的培养,而且要从基础做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此,培养兴趣就成为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它能够使一个人不计名利、财富和荣誉地投入到某一领域的活动中。从生理层面来说,体育运动的过程是机体能量储备消耗的过程,根据人的生物性特点,机体为了保护内在的能量储备以保证最基本的热量供应,就会产生抗性,表现为懒惰。从心理层面来说,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们得到愉悦的心情,培养人们应对困难的抗压能力、磨练意志等。一旦体育教学激起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就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的燃烧下去”[1]。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脚下,立足于兴趣的培养,才能使大学生们能够在有限的体育锻炼时间内产生对体育课乃至于体育锻炼的无限向往。而且,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由应付体育课向爱好体育课的转变也是从培养兴趣开始的。这就要求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要树立“激发兴趣”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参与体育的乐趣。我们不仅要将培养兴趣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更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实践。所以,我们不仅要在思想层面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更要在身体层面使学生享受体育锻炼的欢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能够在高等教育阶段既汲取文化知识的养分,也能够在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层面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把规则规定的、模式化了的固定肢体运动转化为能够使学生乐于参与的“玩”的游戏,使学生在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同时又能够掌握锻炼身体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还要把涣散的、组织性不强而学生乐于参与的身体游戏,通过创造性转化达到能够使学生掌握人体运动的基本技术和能力的效果。最终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实现由应付体育课向爱好体育课的转变。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才能使大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终身锻炼、终生受益,这无疑也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培养兴趣作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培养兴趣这一基本的诉求,使大学生们能够从中获益,也使我们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最大限度的成果。
2.2掌握技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
如前所述,通过兴趣的培养将学生引入到对身体健康的主观关注和对体育运动的自觉参与,无疑是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巨大促进。但只有兴趣是不够的,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无论有多么浓厚的兴趣也会在运动场上被无情地挥霍和消耗掉。所以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掌握必要的技能,通过技能的掌握来增强兴趣培养的效果。恩格斯曾经说过:“自有人生,便有教育。”[2]基于人的自然本性,教育最早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来传授生活技能于后代的事实,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自有人生,便有“体育”。无论学界当前对于体育概念的争议多么激烈纷乱,导致谈到体育往往莫衷一是,但是体育中必然要包含着人类的身体技术练习来改造自我身心以适应社会生存的目的。有学者提出体育指的是“人类游戏性的身体活动或身体活动性的人类游戏。”[3]从这一概念中,我们同样可以得出体育是有目的性的身体技巧训练的实质性内容界定。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传授技能是体育课的核心任务。否定和忽略体育技能的传授,必然动摇教师在体育课中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导致体育教学工作的缺失,就与体育的主旨产生了背离。毋庸置疑,这是导致当前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教学中最能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属性正在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大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上继续强化个人基本的身体技能,还需要加强其他运动项目如球类、游戏等“游戏性的身体活动”技能的掌握。可惜的是,目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错误解读课程理念、盲目追求课程创新、轻视体育技能教学的现象。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如果淡化体育技能,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将大打折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若忽略体育技能的传授,不仅会将高校公共体育置身于混乱无序的尴尬境地,实际上这更是对现实环境下人的基本权利的漠视与无知。因为工业文明造就的信息社会让当今的人类逐渐脱离了繁重、持久的体力劳动,没有足够身体活动的生活让人类肌肉往往处于饥渴和松弛状态中。同时,高节奏、高强度的社会生活又让人们时常感到身心疲惫,人们亟需一定强度的身体活动来保证体能、平复精神。参加体育活动,成为挣脱人类失去生物适应自然选择而堕落为“人工自然”附庸这种异化的桎梏的最佳方式[4]。不要忘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所传授的体育技能将会是当前社会条件下大众参与体育锻炼和运动休闲的重要内容。如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采取具体的实施措施尤为重要。1)高校要有较好的硬件设施,能够开设较多体育项目的课程,使学生有选择不同项目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2)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体育课的技能传授中,动作要让学生感到赏心悦目,使学生产生学习技能的欲望,增加学习技能的兴趣。3)教法要得当。体育技能的获取与其他技能有所不同,这与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非常大的关系,在传授体育技能同时,力求要做到方法得当。由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应该把基本运动技能、竞技体育技巧、体育活动技术等教学内容作为最基础的工作来实行。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尽可能地掌握基础性的、竞技性的、游戏性的身体运动技能,保证学生个体的运动参与。让这些技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的终身体育奠定技术基础,为他们的社会生活铺垫最重要的身体保障。
2.3发展特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
当前,社会节奏的加快和未来竞争的需要使得“具备一项特长”已然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征,没有特长的人甚至于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具体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层面,特长也是大学生们在体育认识和实践层面的重要表征。我们这里所指的“特长”是指个体在各项体育运动基础上的一种深化的、精化的结果,是突出“以人为本”,从每个人不同的个体身体出发,通过对自我的运动潜能的开发,实现自己在特定项目的运动技能的提高,达到“终身锻炼,健康第一”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发展特长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将特长放在一个确定的高度,而是试图突出个体在社会中的差异性,从而展现不同个体在不同运动技能层面所展示出的优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发展特长作为大学生个体在身体锻炼层面的重要手段,从而展现大学生个体不同的运动专长,使发展特长成为“终身锻炼”的保障,进而使终身锻炼成为可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普通高校如何发展学生的运动特长是一个十分重要且难以解决的课题。个体在接触体育项目并对其产生兴趣的同时,要求其掌握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掌握是每个学生个体尽量发挥其个性的前提。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学不同,中小学体育教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的重要阶段,需要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过早地开展专项、或者说特长项目的体育锻炼容易导致学生身体各方面的畸形发展,这注定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强制性。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采用的是向学生广泛传授各种身体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博学的同时又能够使身体各方面得到平衡发展。大学体育教育阶段学生的身体发展基本已经完成,同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爱好。所以,大学体育教育应当改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体育教育的目的也由为了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向发掘学生的运动天赋、培养学生体育特长的方向转变,“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实现由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广教博学向具有共同爱好、运动水平相当的体育教学的转变。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在此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探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好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进行分层式的教学。但是,这些指导思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十分充分的贯彻执行,以至于在面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路径限制、学校作息安排、学生体育基础差异、其他学科教学时间安排影响等各方面因素时,依然不能够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天赋发展体育特长。这些问题的解决还要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协调各方面的负责人,使其能够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让路;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培养学生特长”理念的宣传与执行力度,使每一个学生在临近毕业时都能够达到“熟练掌握2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的基本目标。发展特长要建立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对技能的学习,让个体对某项运动产生长期坚持、参与的热情,普通高校中的学生发展特长并不意味着专项能力特长培养,更多的是为学生个体从兴趣初始到坚持锻炼提供保障,而不是陷入盲目追求体育运动技能的怪圈。这里我们所说的特长,指的是大学生个体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的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特长,而非从运动角度所谓的技术专长,当然,如果能让学生通过体育技能学习形成一定的专长也是我们所乐见的。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产生兴趣以后,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向学生全面传授这项运动技能,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使学生个体对该项运动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一学习过程也就是对技能的掌握过程,当学生个体学习更深的运动技能时,就必然会对学习到的技能在实践中充分检验,也就使得学生个体可以更多的参与体育活动中去,从而逐步地形成某种运动技能的“特长”。如此兴趣、技能、特长三者就形成为有机的整体,它们互相影响、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具体实施,最终使得学生个体能够通过高校公共体育课而终生受益。
2.4终身锻炼: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角度而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走向社会以后能够坚持锻炼,使体育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所谓的终身体育。事实上,一些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结束之后,也就告别了体育运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1)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文化,自古以来不为中国社会所重视。从“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论述中,我们可以管窥到古人对体育的基本看法。尽管,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体育的功能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有一些大学生对体育持有偏见,上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拿学分,以一种被动的态度参加体育活动,而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关系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未来发展。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自然不会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更谈不上终身锻炼。2)缺乏运动的乐趣。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愉悦身心,增进友谊,在运动中体验到快乐,这正是体育锻炼的魅力所在。但是,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视体育运动为吃苦受累的差事,没有真正融入到体育运动之中,体验不到运动的乐趣,也就失去了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3)没有养成运动的习惯。终身体育要求将体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不能靠一时的冲动,而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只有在学校阶段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才有可能毕业后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问题,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虑。1)要加强理论课教学。目前,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毋庸置疑,技能教学是体育课的核心内容,但理论知识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理论引导,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作用与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在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由“让我练”转变为“我要练”,实现由被动锻炼向主动锻炼的转变。同时,学习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运动技能。2)要让学生喜欢体育。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要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并坚持不懈地参加体育锻炼,不能仅靠兴趣,还要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从而喜欢体育,积极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来。3)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融为一体。必须引导学生加强课外体育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此方面,很多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清华大学要求学生每学期在校园跑步20圈,每圈3000m,达到要求后将在该学期的体育课总成绩中获得10分。这一做法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教学评价之中,通过强迫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效果。只有将课堂教学与与课外体育锻炼融为一体,才能达到既掌握了运动技能,又培养了锻炼习惯的效果。总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逐步成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此外,体育不仅是关乎身心健康的肢体活动,而且是塑造精神与完善人格的有效手段。体育教育的宗旨是为了培养人,培养有思想、有境界、有素质、有人格、有拼搏精神的人。由此可见,学生在校期间所养成的终身锻炼习惯对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实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新思想的策略与方法
通过上述的论述,我们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有了一个基本的建构,但所有的教学问题都是通过具体实践来解决的。所以,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我们还必须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这一教学思想。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实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目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就必须通过教学杠杆来进行,这就需要从学生的个体出发,重点解决2个“量”的问题,即运动量和技术含量。从运动量的角度来考虑,大学体育课程应通过增加学分这一教学杠杆手段来实现。目前,大学体育的4个学分、144个学时主要用在运动技术的学习上,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缺乏时间保障。对此可采用“4+4模式”,将体育必修课由4个学分增加为8个学分,其中技术与理论知识学习、课外体育锻炼各为4个学分。每学期的课外体育锻炼均为1学分,按照每天锻炼1h的标准来计算,除去体育课之外,还需锻炼100h左右。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统计可依据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早操、校园长跑等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来确定。不具备实施体育必修课8个学分的学校,可采取以下2项措施:1)在大学一、二年级,将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早操、校园长跑等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以适当的比例纳入体育课成绩,以此来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2)在大学三、四年级设置4个体育锻炼选修学分,同样要求每学期锻炼100h,达到要求者可获得1个体育选修课学分。从技术含量的角度来考虑,可采用“1+1模式”,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分别选择2个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通过2个学期的学习基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含量,形成运动特长,进而以此来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实施“1+1模式”对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开设学生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而不是根据教师的专长而对学生进行指令性教学。2)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要能满足所开设项目的需要。体育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学科建设,造成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普遍滞后,这也是多年来“三自主”难以充分实施的瓶颈之一。3)要严格执行有关体育课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管理规定。为提高学生对体育课与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重视程度,很多省市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制订了体育成绩不及格不得毕业,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者方能参加评优评先,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等若干规定。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很多高校没有严格执行以上规定,造成一些大学生不重视体育课学习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只有解决了运动量和技术含量的问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就能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目的。
4结语
科普论文范文5
如果说定义自己的教育让学校课程建设植入了“灵魂”,那么这个“灵魂”总要附体,而这个“灵魂”的体主要就是学校的课程,且由于植入“灵魂”的独特性,自然就让学校的课程建设拥有了特色。换言之,由普通高中转变为特色高中的过程中,定义自己的教育只是走了“万里”的第一步,自己定义的教育要想转化为现实,就需要在自己定义的教育的关照下建构自己的课程。这其中的道理也许并不难理解,而难的是如何建构自己的课程。在建构自己的课程中,许多学校已形成了分层、分类的思想。如按课程功能分,有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性课程;按知识类别分,有人文课程、科技课程、社会课程与身心课程;按管理体制分,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按学习方式分,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自修课程;按课程形态分,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综合课程等。当然,各种具体的课程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归属到不同的课程中去。但问题是,如何根据自己定义的教育来建构自己的课程?无论是苏州市第十中学的诗性教育,还是潍坊第四中学的信心教育,抑或复旦中学的人文教育,其核心皆是创办适合学生的教育。但在创办适合学生的教育这一理念的统领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却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除了上文所述的三校课程建设的做法外,深圳中学在创办学术性高中的过程中,逐渐建构了“本校的课程”。这种“‘本校的课程’由基础学术课程和文凭课程两部分构成。基础学术课程是参加高考和学业考试所需要学习的各学科课程。文凭课程由认知技能、自我成长、文化审美、体育健康、实践服务、研究创造六项课程群组成。”[4]该课程结构线条清晰,便于管理与评价。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打破了多年来形成的单一培养文化科学学生的传统,渐次形成了学生“宜文则文、宜理则理、宜艺则艺、宜体则体”的多元成才机制,并根据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等特点,设立了从初中到高一过渡的“桥梁课程”,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实施,开发了符合校情、学情的校本教材,开设了各种学科延展类课程。“桥梁课程”是指站在高中课程的角度,让学生重新学习初中所学的知识,以便实现初中所学的“旧知”与高中将学的“新知”的有效对接。校本教学素材是指根据“低重心、分层次、高效率”的课程原则,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重组与创新。学科延伸类课程不是学科内容自身的预习、复习与训练,而是从学科知识中找一个点,并通过这个知识点将学习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应用层面,整合涉及这个知识点的各种鲜活实例,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应用的角度把握学科知识。[5]聊城第二中学的课程建设看似并不精致、有点粗糙,但也许更加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的初级开发。而师资水平较高、课程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学校则可以进行课程的有机整合。例如,上海市建平中学着眼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从4S、3C、DBL与思维广场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整合。4S是指社会实践、科技人文讲座、项目设计与学生社团的整合,即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发现问题,然后在科技人文讲座中展开讨论,一个学生搞研究往往势单力薄,就需要团队合作,最终完成项目设计,开展课题研究。3C是创新、创造与创业三门课程的整合。DBL是指基于设计的学习。而思维广场则是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将语文、历史、政治三个学科整合在一起。[6]可以说,建构自己的课程,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拥有特色是创办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必然选择,但拥有特色的课程建设并不是信马由缰的标新立异,而是自己定义的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服务、服从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定位。从实际操作上看,建构自己的课程,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拥有特色则需要立足于学校发展的实际,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求,准确定位各类课程的价值功能,充分调动师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制订规范的课程建设规则。就某门具体的课程建设而言,有的学校已摸索出成功的操作流程,即申报课程—制订课程纲要—设计课程研发方案—实施课程—反思与改进课程。[7]此流程就有利于提升课程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创新自己的教学: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落地生根”
建构自己的课程,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拥有特色显然不是目的,而将拥有特色的课程转化为学生素质才是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主旨。因此,课程改革不仅要改课程,而且要改教学。倘若教学不能随课程改革而改革的话,那么再好的课程设置都会变成“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从现实层面上看,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不仅有课程建设的羁绊,而且有“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态固化的障碍。而这种固化的教学形态则会让任何课程改革浅尝辄止、止步不前。可以说,只有创新自己的教学,才能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真正“落地生根”。幸运的是,许多学校在建构自己课程的同时,已探索、尝试了各种教学创新。苏州市第十中学在建构自己的诗性课程时,就创建了闪烁道德光彩的审美课堂。这种审美课堂遵循诗性教育的三个特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让“教师在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状态下上课,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进入了‘化境’去探求知识、发现真理。”[1]的确,这样的审美课堂确实具有诗性、让人神往,但其具体操作却不甚明了。而潍坊第四中学在信心教育的统领下,则给出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教学创新模式。其教学创新以重建课堂结构、突显学生主体地位为重点,“以典型示范、分类指导、同步研讨、分层推进、评价引领为基本策略,形成‘三案导学、六步探究’的教学流程……‘三案导学’包括课前预习学案、课堂探究学案、课后拓展学案三部分。‘六步探究’包括检查预案、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当堂训练、提炼升华、课后拓展,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意识。”[2]复旦中学为了将课程“落地生根”、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则研制了由引导、等待、倾听、组织、协助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课堂转型教师践行参考系”。将其称为课堂转型教师践行参考系,就不是课堂转型教师践行评价指标,这样不仅契合了好的教学是靠教师来创造的真谛,而且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正如复旦中学校长周国正所言,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逐渐引导改变,而不是直接通过评价强行推行。课堂转型教师践行参考系带给教师的就是这样一种引导性理念。在“课堂转型教师践行参考系”的引领下,不同学科的教师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如语文教学的“读—问—行”、数学教学的“体验—生成”、物理教学的“实做—探究”等。[3]上海市建平中学则在整合课程的基础上,“经过近四年的主题性教研和四轮课堂研讨实践……逐渐形成了‘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高效互动、高阶思维’的智慧课堂模式”。[6]由此可见,创新教学的具体做法各有千秋、精彩纷呈,其精粹却在于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师生精神愉悦的学堂,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当然,创新自己的教学即意味着对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也关联着教学组织形式的重组与转变。当下,为了创办适合学生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与主动性,浙江省普通高中正在试点选课走班。相对于原先固定的行政班教学而言,学生的选课走班给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如学生没有了固定的教室和课桌,教师则不再以固定的行政班为单位上课,而是以学生选择的课程形成的教学班为单位授课。通常情况下,一位学生一学期选择了几门课程,就会有几个教学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8]
三、优化自己的评价: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开花结果”
科普论文范文6
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际互联网(Internet)在全球迅猛发展。它能提供通信、检索、最新动态和娱乐服务,这为优化田径普修课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我校小学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小学体育教师,因此,少儿田径内容作为我校田径普修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适宜的。为此,课题组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深入调研收集了来自三方面的田径教学内容资源,第一来自国际田联和中国田径协会网站中提供的相关少儿田径资料;第二来自部分优秀小学网站中提供的田径教学内容;第三来自师范院校尤其是以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的兄弟院校相关田径教学内容资源。经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后对我校田径普修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删掉小学中不开展的和偏难的教学内容,如铅球和标枪;降低难度动作教学,如教学中降低栏架高度和栏间距;增加趣味性强和团体性项目的教学内容,如在跑的教学中增加迎面接力,在投的教学教学中增加垒球和实心球技术的教学,增加跑、跳、投三项融合项目的教学;变化田径项目教学内容,如跑教学中不仅有变速还进行变向教学,投的教学中不仅有远度投教学还有定点投教学。经过调整和优化后的田径教学内容更贴近小学田径教学,使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随着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田径普修课时有过去的280学时左右减至目前的70学时左右,在有限的时间内还需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必须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能够提供多样、便捷的交流方式和强大的检索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通过互联网建立了微信朋友圈、E-mail等在线信息网络交流平台,构建了不受时空限制的师生互动平台,如教师能够上网为学生提供和推荐优秀的田径网站、视频等资源,学生也可在线向老师咨询、探讨或辩论问题,从而能使学生全面的认识事物、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这正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二、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现理论、实践学习的相互渗透,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曲线、动画和视频等信息进行有序的编辑和整合,形成一个多视觉表达的信息载体。它不仅可以刺激人体视、听等多种感觉系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增强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更便于学生理解、思考,起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题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田径普修理论课的多媒体课件和收集编辑了田径教学项目的视频资料,包括田径运动概述、田径运动教学组织、田径运动场地、田径运动技术原理及主要教学项目技术动作视频。在传统的田径多媒体教学中,往往理论教学和技术实践教学分离,如一般在学期末或学期中集中进行理论教学,这样的教学安排,理论和实践脱节,不能充分实现理论对实践的迁移及指导作用。因此,在对2013级小学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的田径普修课中,任课老师借助于Ipad、Surface等计算机终端,在新技术学习的开始,先进行该项目有关的理论课教学,包括项目的发展史、项目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及进行相关技术动作视频观摩,然后进行技术动作学习,最后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与计算机终端中的视频进行对比和任课老师的讲解,掌握新技术。这种教学顺序优点如下:第一,能够激发学生对新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第二,能够在学习开始建立正确的动作表像,传统教学中仅以教师示范为主,而通过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有重点、有步骤、多角度的实现动作的展现,还可以通过分解、回放、慢放等技术手段,能更清晰的将动作展示给学生,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需要,进而提高了学生对动作表象的记忆和痕迹。第三,技术原理学习为后面技术动作学习会产生迁移和指导效果,有效学习的发生往往产生于对事物深入理解之后,如学生在进行跳练习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蹬摆配合”、“运动补偿”等概念的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技术的掌握。
三、使用视频图像技术记录和分析学生技能表现,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
视频图像是人们利用各种工具以不同形式和手段观测客观世界而获得的,视频图像处理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例如图像的采集、获取、编码、存储和运输,图像的合成和产生,图像的显示和输出,图像的变换等。科学统计表明,人类从外界获取信息约75%来自视觉系统,也就是从图像中获得的,视频图像及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实现人们从图像中获取大量信息的设想。长期以来,高校田径普修教学以学生运动技术掌握为中心来实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基本是教师示范和自我练习,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不同程度地忽视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意志和个性发展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在2013级小学教育(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教学中,使用了Sony公司生产的DV摄像机对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进行现场录像,并利用移动便携录像采集和图像处理系统对录像进行技术处理和制作,通过课堂回放、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到对他们自己的技术动作的观摩和互相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形式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反馈的实效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把学生技术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常见错误动作进行定格、回放、慢放等方式,引导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这样在教学的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四、应用计算机管理优势,加强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关注其全面发展长期以来,田径普修课程在以“学生运动技术掌握”为主的教学思路影响下,多数学校教学评价的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理论笔试、理论口试、运动技术考评、全能项目测试及教学实践考试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多为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甚至有的还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对其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在田径普修开课初期,任课教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学生填写,老师收集整理学生资料等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运动经历、身体素质等情况,最后通过利用计算机的文件管理技术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编辑,创建学生学习档案,为后继教学内容和个性化强度安排提供依据。在田径运动中,有许多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还需在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动作,如跳远中的空中动作、投掷项目中最后用力顺序、跨栏架技术等,是学生接触较少的动作,教师的关注和即时评价对学生技术动作学习掌握有很大影响。在实践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问题并进行评价,这对增加学生自信和提高学生练习效果都有很大作用,同时任课教师需将这些评价编辑、输入计算机中,不仅是后继教学的反馈资料同时也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情感投入及能力表现的真实记录和反映,这些都能为学生最后的定性评价和综合评价提供详实客观的资料依据。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