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论文

创新论文范文1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断向深层次扩展,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管理、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国际贸易营销手段及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一)虚拟公司——国际贸易新的经营主体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创新型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与“虚拟经营”采用了合作竞争的经营方式,揭开了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这种虚拟公司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二)虚拟市场——国际贸易新的运行环境

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信息的交换,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这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的、立体的市场空间,它突破了传统市场以一定的地域为存在前提的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新型世界市场的形成。信息流动加速了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带动了全球“网络经济”的崛起,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也大大加强。(三)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新的推动力量

电子商务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信息跨国界传递和资源共享得以实现,满足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网络国际商品交易额的上升就意味着那些通过信件、跨越国境服务、有形货物运输的交易额的下降。电子商务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价格,提高效率,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这些机会来源于电子商务手段能够降低交易价格,让那些成本过高或执行困难的交易变得可能;同时电子商务作为传统交易手段的补充,通过提供国际市场调研、广告和营销、购买以及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等方式作为传统贸易的辅助手段。

电子商务还可以达成一网行销天下,对消费者产生统一的示范效应: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时尚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在世界各地快速的传播,世界的消费偏好有趋同的潮流。网络强大的通讯能力和电子商务系统便利的商品交易环境,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同时也促使营销者和消费者的沟通方式进一步发生变化,消费者希望可以亲自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评测环节中去,并且成为企业经营全过程中重要的、积极的参与者。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企业将信息以多媒体方式在网上传播,并以智能搜索和查询的方式,方便消费者主动在网络上搜索信息,这样企业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共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性,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更多的商品与服务信息;同类商品的种类较多,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强,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网络贸易也给小额消费提供了便利,节约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同时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生产与消费间的距离,使得按需消费在技术上将成为可能。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

与传统国际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贸易理论创新

电子商务带动了跨国公司的变革,跨国公司由原来的二维、平行的实物流动变为开放化、立体化、多维化、网络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共同组成的流动,从而引发了对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厂商理论等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提出了新挑战,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比较优势的形成基础是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即国与国之间对信息的生产、反馈与使用能力上的差异—信息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虚拟经营”这一跨国公司新型合作竞争方式,是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打破了传统公司组织机构的层次和界限,使跨国公司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这种外部资源“虚拟”内部化的形式,使公司的经营向柔性化、弹性化的方向发展。跨国公司的所有生产环节都被纳入现代信息网络,利用网上“虚拟现实”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直观的协调。

(二)国际贸易宏观管理创新

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会给国家对国际贸易监管带来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的创新带来新的机遇。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运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宏观管理,积极推行电子商务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表现在:出口商品配额实行电子招标。实现网上申领、发放进出口许可证。运用电子商务进行海关管理和电子报关。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实现外贸业务全过程管理的电子化。

这些变化和创新使国际贸易的监管变的更加公开和透明,而更加公开和透明的监管环境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政策创新

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国际贸易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世贸组织(WTO)通过了电子商务免、禁征关税协议。该协议的达成将对永久性禁止征收电子商务关税产生推动作用,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史上树起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子商务是未来25年内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摇篮时期,各国给予免关税扶持,有利于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成熟。

(四)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创新

电子商务创造了一个网上虚拟市场,形成新的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促进以信息网络为纽带的世界市场信息一体化进程。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为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创新奠定了基础。

第一,电子商务环境中便捷的信息流动,减少了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校正了世界市场发展的盲目性,为减少国际贸易决策的时滞和失误创造了条件。

第二,电子商务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下难以克服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

第三,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产品和服务都表现为数字信号,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第四,世界市场上的信息充分性进一步削弱。因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世界市场垄断进一步削弱,市场机制将在一定程序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世界市场中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充分而优良的信息服务,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动态的资源优化配置。

(五)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实现对以纸面贸易单据的流转为主体的传统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变革。在信息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发展迅速的国际贸易迫切要求实现全球贸易运作的信息化,节约社会成本和贸易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国际贸易流程以买方准备一份购物清单到登记应收款帐户冲帐,需要经历20多个环节,而电子商务方式下却只需要8个环节就可完成。电子商务帮助国际贸易企业改革国际贸易流程,实现国际贸易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规模化,形成新的有效率的国际贸易流程管理模式,推动国际贸易方式创新。

(六)国际贸易营销创新

电子商务引起市场营销的巨变,促进国际贸易营销创新,产生了新的市场营销形式——电子营销。电子营销就是指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市场营销。企业通过电子营销,借助互联网,可以进行生产、信息传递、广告、购物、支付和信息化产品等业务,双向交互信息可以交换资料文件、影像、声音等,可以进行一对一双向交互,甚至可以是一对无数和无数对无数的交互。它可以将实体市场转移到最广大的人们均可以参与的虚拟市场上。客户参与的主动性和选择的主动性得到加强,现代的互动营销方式正在形成。互动营销强调企业和消费者间交互式交流的双向推动,改变了传统营销中企业对消费者的单向推动。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意识的成熟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化,差异消费、个性消费成为时尚,互动式营销通过消费者积极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使企业既可获得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又能使其产品适应单个消费者的独特需求,既满足了大众化的需求,又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在电子营销中,企业和客户形成的这种营销框架可以称为网络整合营销,它始终体现了以客户为出发点及企业和客户不断交互的特点,是对传统市场营销方式的突破。

(七)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创新

创新论文范文2

科技管理要创新,管理者就要提升自身素质,因为他们是科技管理体系创新的主体,科技管理创新水平的高低完全在于于科技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创新意识是科技管理人员首要必备的素质,创新意识在科技管理创新行为构成中起着引领、支撑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科技管理人员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以及创新性成果质量的高低。通过培训,引导科技管理者运用创造性思维、实现创新及产生创新性成果,使科技管理创新的具体实施有着坚实的基础。适应科技管理创新的要求,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必须合理和优化。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催生管理创新意识的先决基础条件。科技管理人员的合理知识能力结构包括:对新事物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对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对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对科研发展方向的科学预测能力、对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能力等等。科技管理人员具备了这些知识能力结构,在实际的科技管理工作中发挥管理创新能力可能性必然增大。科技创新管理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提高问题必须通过培训这一有效途径来解决。

2科技创新人才培训

科技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要实现科技创新,终归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来完成。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有关部门要积极发现、举荐、培养、培训科技创新人才。拥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而且获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可谓是创新型人才。他们有三个特质:首先是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最后是有较强的成就欲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如何把握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征,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益,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建立一个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形成以本专业为主的多知识、多技能的综合的、有效的培训体系。保证培训工作持续的、有计划的开展下去。

3结语

创新论文范文3

1.1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组织形式

从联盟主导(即联盟发起人)角度来看,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以龙头企业主导和以科研院所主导两大类。除设施农业联盟和国际合作服务联盟以科研院所主导外,其余均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即以龙头企业主导的科技联盟是目前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中最主要的联盟构建模式。从构建目标角度来看,联盟的组织形式可分为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联合。首都食品安全科技服务联盟和首都籽种产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均以完善产业链条为目标,属于产业链合作联盟模式,即纵向联合模式,前者由从事食品安全生产、加工、储运、流通等方面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服务机构等联合发起成立,后者由从事籽种研发、应用、推广和营销的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等联合发起成立。其余几个联盟的目标均为解决产业共性问题,属于技术攻关合作联盟,即横向联合联盟,其是北京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最常见模式。从组织形式看,除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在民政局进行了社团法人注册而具有法人实体地位外,其余均为契约模式形成的联盟组织。

1.2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

好的联盟伙伴是联盟成功的前提,是决定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从与联盟理事长的座谈中了解到,农科城中大多数联盟对于伙伴选择均有一定的筛选过程和筛选标准,具体来说:一是申请人需具有一定的业绩和影响力,自身能力要强。这种联合或是强强联合,或是优势互补,进入门槛较高。多数联盟要求成员必须为从事与联盟技术和产业方向相关联业务的骨干企事业单位,所关注的指标为企业销售额和净利润;二是申请人需要具有一定的诚信度,这样其他成员才愿意与其合作;三是申请人要与联盟的战略相近、文化相容,也就是说价值观取向要一致。联盟成员之间只有具有相近的战略目标和文化价值取向,才能消除联盟参与方的异质性,从而维持联盟的稳定和持久性。例如,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联盟建立初期就有严格的筛选过程,有意加盟的企业或院所需要提交申请表,之后由联盟理事会通过开会讨论进行初步筛选,重点考核申请者的业绩。通过初步筛选的企业或院所作为预备会员,在参加1~2次联盟组织的活动后,再由理事会判断其价值观取向与联盟是否一致。目前,每年申请加入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盟的企事业单位大概有40多家,但经过这样的严格筛选后,一般能获得审批的只有两三家,而现有联盟中主要为中央在京的科研院所和主要龙头企业。

1.3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开展的工作

目前,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开展的工作包括两大类,一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二是创新服务,目标在于推动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

1)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一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研发,广泛聚集产学研等创新资源,联合攻克制约产业发展中具有共性的关键和核心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开展成果转化及产业发展促进,建立项目发现和筛选机制,实施能较快形成较大产业规模或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并建立首都生物饲料创新平台、首都育种平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等,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2)开展创新服务。一是为相关领域和行业服务,引导其就服务资源开展合作,加强相关领域和行业的共性技术研发服务、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二是为联盟成员服务,包括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论坛、组织联盟成员参展,推介成员单位成果、开展行业政策研究、人才培养等,为联盟成员提供行业信息,促进产学研之间的行业交流与协作配套。

2北京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联盟主体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由于企业是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主体,因此龙头企业担当风险的能力、战略眼光、社会责任心是联盟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运行较为松散,龙头企业及成员过多考虑自身利益,缺乏对联盟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视。

2.2联盟战略研究与发展规划欠缺

农科城中很多联盟没有制定合作的整体规划和实施计划,没有认真研究和分析联盟和其自身对行业的具体定位,导致联盟工作路线不清楚,联盟整体呈松散状态。事实上,一个好的联盟必须认真考虑通过联盟形式能解决行业发展的哪些关键和共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不能与联盟成员的现有业务形成竞争。

2.3联盟驱动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力度不够

目前,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开展的工作内容虽然集中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创新服务,但联盟对行业的产业创新作用尚未有效发挥。虽然联盟集聚了中央在京的科研院所和主要龙头企业,科技力量雄厚,但仍缺乏较好的协同创新机制。此外,调研发现,理事长单位能否承担产业创新的重任,是否具有发展的战略眼光也是推动联盟产业创新的重要因素。

2.4缺乏专门的联盟管理机构和高素质专职管理人才

对于联盟的管理,不依附于某个企业,以中立第三方的形式成立专门的联盟管理机构,更能保证联盟的公平和公正性;同时,由于联盟的作用是推动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决定了联盟的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战略性,更需要高素质的专职人员对联盟事务进行管理。农科城中现有的联盟管理机构多挂靠在联盟理事长单位,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高素质专职管理人才,而且大多数联盟秘书处挂靠在政府单位,对此,政府应转变职能,逐步退出联盟管理,转向为联盟服务。

2.5战略联盟工作尚未深度开展

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整体处于发展初期,所开展的工作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整体上看,联盟目前所开展的工作仅限于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发展促进、行业领域服务等层面,有少部分联盟仅为申请项目而存在,一旦项目结束,联盟工作趋向松散。与国家对产业技术联盟所要求的工作内容相比,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在标准制定、联盟品牌建设、国际化合作等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而这些不仅是联盟需要开展的实质性工作内容,也是衡量联盟建设绩效的重要方面。

3北京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发展建议

3.1基本思路

3.1.1联盟的目的,即为什么结盟只有首先明确联盟的出发点,建立联盟明确的目标定位,才能指导整个联盟的运行方向。北京市现有180多家行业联盟,绝大多数联盟的工作停留在申报项目这个层,未能真正发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联盟的自身定位不清,缺乏对目标和工作内容的定位。对此,各方在决定参与战略联盟之前,应明确加盟的目的,即希望从联盟中获得怎样的利益。同时,要注意学习吸收联盟伙伴的优点,分享战略成果,争取在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努力提升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竞争能力。

3.1.2联盟的伙伴,即与谁结盟战略联盟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联盟伙伴的选择,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兼容性(各方资源的优势互补)、能力和价值取向,慎重选择联盟合作伙伴。一般而言,兼容性高、发展能力强的企业应为战略合作伙伴的首选,而在战略一致性和文化一致性上都达到较高水平的个体也是最佳的联盟合作伙伴。联盟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性越好,联盟自身能力越强,联盟成员的价值取向越为趋同,联盟的绩效就越大。

3.1.3联盟的形式,即怎样结盟持久的联盟必须找到各方利益契合点和进行合理的分工。第一,联盟首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应以满足合作各方的内在要求和共同利益为基点。在对中国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调研中发现,该联盟至今已持续运行10年,原因关键在于联盟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求联盟成员的利益契合点。例如,联盟秘书处积极组织成员参展,对外宣传成员产品,并为成员联合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节省单个企业对员工的培养成本,还建立了非常规原料数据库,为联盟成员降低采购成本等。第二,持久的联盟需有合理的分工。根据联盟目的,即从事横向技术攻关合作或是完善产业链条合作等,按照优势互补原则进行合理分工,共同承担联盟的开发任务。一般情况下,技术原创性研究和小试研究,以参加联盟的大学、科研院所为主导,工程类公司参与;中试、工业示范和大型工业化装置以生产企业为主导,大学、科研院所和设备制造企业参与;融资机构则提向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和支持。

3.2正确认识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特殊性

3.2.1联盟创新任务具有阶段性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创新任务应紧随行业发展不断变化,这是联盟保持活力,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例如,国家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初期主要任务为饲料研发,随着饲料行业的发展,其不断创新合作任务,目前已经形成了联合研发、创新平台使用、成果转化、联合采购、统一宣传策划、提升信誉、争取项目等多项功能。该联盟成员从最初的8家扩大到现在的400多家企业和饲料科研单位,联结了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单位。之所以有成员源源不断地加入,在于联盟成员看到了在其中的成长前景。

3.2.2农业技术成果具有准公益性农业投资的边际效益低于非农产业,且技术创新周期较长、创新风险较大。因此,农业吸引资金的能力相比其他产业明显不足,也导致企业向农业技术创新投资的意愿相对较低,与其他行业相比,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意愿较低。同时,农业技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具有较强的外部正效应,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后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其知识产权保护难度较大。

3.3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发展的制度设计

3.3.1联盟发展的内部沟通和指导基于联盟演变理论,联盟运作具有阶段性特征。成立初期,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需要成员之间进行磨合。当成员间合作关系持久,信任水平提高,合作会具有一种惯性,使得合作的稳定性得到增强。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尚处于磨合期,因此,需要建立完整的信息沟通网络,加强联盟成员间的沟通、协调和信任,了解成员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此外,联盟应为其发展设计阶段性目标,做好短、中、长期规划。

3.3.2政府对联盟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在联盟成立初期,需要科技项目的引导与支撑,为联盟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对此,政府应建立支持和鼓励创新的外部环境,通过项目、资金和政策加以引导;搭建为联盟成员服务的公共平台,利于联盟聚集人气;支持联盟建立国际合作渠道,走出去,与国外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同时,通过国家项目推动,在竞争过程中实现优胜劣汰,促进优化形成联盟的核心团队。

创新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产业组织理论突破创新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缺陷

(一)结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学派又称哈佛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梅森(Mason)、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他们提出了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即SCP分析框架。

在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公共政策组成。哈佛学派以实证的截面分析方法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即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水平。其中,进入壁垒是市场结构的决定性因素,而主要的进入壁垒是现有厂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绝对成本优势等。该学派认为,如果现实中的市场结构是集中的,垄断厂商就有可能通过限制产出、提高进入壁垒或者串谋,把价格提高到获取正常收益以上的水平,从而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破坏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因此,哈佛学派主张采取企业分拆、禁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来恢复和维持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

哈佛学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他们的研究主要依靠短期截面分析,往往带有经验主义的性质,忽略了长期过程中产业的动态效率和配置效率;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分析;过于强调市场结构是导致厂商不同行为和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忽视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绩效主义学派

绩效主义学派是在与结构主义学派的争论中崛起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斯蒂格勒(Stigler)、德姆塞茨(Demsetz)、布罗曾(Brozen)、波斯纳(Posener)等,由于这些学者主要来自芝加哥大学,故理论界也称该学派为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信念上,芝加哥学派信奉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检验”过程,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上,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企业效率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它们才能获得高额利润,进而促使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集中度的上升,最终形成以大企业和高集中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指出,只要市场上现有的厂商(一家或多家)时刻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大厂商就不可能像哈佛学派所言的那样可以任意制定价格,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因此,企业规模的扩大或集中度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垄断程度的上升和竞争程度的下降,大公司的高利润完全可能来自于自身的高效率,而与垄断势力无关。所以,生产的集中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收益和生产效率。基于以上认识,该学派主张:不能以集中度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作为实施反垄断政策的判定标准,只要大企业有高的绩效水平,就应当放松对大企业的不必要管制,反对政府对市场竞争过程的干预。

但是,绩效主义学派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在区分企业的高赢利是来源于自身的高效率还是垄断势力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争论。克拉克(R.Clarke,S.Davies,M.Waterson)等人在对英国的研究中发现没有任何证据能表明,产业越集中,产业中不同规模企业的赢利能力的差异就越大这一现象。盖尔(Gale)的研究表明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的高赢利,而不仅仅是因为其自身的高效率(多纳德·海,德理克·莫瑞斯,2001)。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和发展创新

(一)主要理论观点介绍

1.策略(StrategicBehavior)理论。寡头竞争企业的策略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策略包括合作策略和非合作策略。其中,非合作策略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在垄断或寡头市场中,主导厂商可以通过策略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改变竞争对手对未来事件的信念,达到迫使竞争对手做出对主导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因此,市场环境不再是外生的。策略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影响未来市场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的策略;二是影响竞争者对事件估计信念的策略。前者包括过度生产能力策略、提高对手成本策略、品牌多样化策略等,后者包括与进入遏制和退出引诱相联系的限制性定价策略、掠夺性定价策略、消耗战策略、研发竞赛策略等(余东华,2004)。

2.可竞争市场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鲍莫尔(Baumol)、帕恩查(Panzar)和韦利格(Willing),该理论是在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该理论主要以“完全可竞争市场”的概念来分析有效率的产业组织形态。所谓“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在退出市场时完全不负担沉没成本,进入和退出市场完全自由。该理论认为,只要市场是完全(或近似完全)可竞争的,潜在的竞争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中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与效率并存的。基于上述认识,该理论认为在完全(或近似完全)可竞争市场上,政府应当放弃反垄断政策,并放松对某些垄断性行业的政府管制。政府产业政策的着眼点应是确保行业中具有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为此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

3.新制度学派的交易费用理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虽然在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上不尽相同,但在市场机制问题上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考虑利用市场机制的成本问题,即交易费用问题。科斯(Coase)、威廉姆森(Williamson)、阿尔钦(Alchian)等人正是凭借对交易费用理论的阐述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他们的理论贡献在于引入了交易费用的概念,用以说明企业与市场的边界问题,彻底改变了其他学派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做法。

科斯早在1937年就发表了著名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他指出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组织生产的方式,企业的本质就在于节约市场交易费用。1985年,新制度经济学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威廉姆森出版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企业、市场和关联合约》一书,对交易费用的理论体系、基本假说、研究方法等作了系统的阐述,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新制度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的边界不单纯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是由技术、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等因素共同决定,其主要观点如下:借助于资产专用性、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等概念,认为当市场交易活动产生的交易费用大于企业内部的组织费用时,企业规模应当扩大,企业之间应当实行兼并、联合;反之,企业规模应当缩小。指出企业组织也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方式,企业组织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共同参与对资源的配置。

4.企业理论。理论集中探讨人目标偏离及其治理问题。例如:法玛(Fama)、霍姆斯特姆(Holmstrom)和哈特(Hart)提出的“现代企业外部约束机制”理论,指出完善的经理人市场是约束管理者行为的一种有效机制;爱德华兹(Edwards)和汉南(Hannant)等人提出,若能保持产品市场上的充分竞争,产品市场也是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法玛(Fama)在《问题与企业理论》一文中指出,有效率的股票市场同样也是一种约束人的有效机制;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在《企业理论:经营者行为、费用与产权结构》一文中提出了“企业融资约束机制”理论,指出通过债权和股权两种融资方式的合理搭配,可以产生一种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机制。(牛晓帆,2004)

5.企业产权理论。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andHart,1986)以及哈特和莫尔的经典文献(HartandMoore,1990)被合称为GHM理论,构成了产权理论(property-rightstheory,PRT)原始意义上的基本框架,后来经过哈特(Hart,1995)的进一步工作而使该理论在体系上趋于完善。

PRT把契约权利(contractualrights)分为两种类型:特定权利(specificrights)和剩余权利(residualrights),当在契约中列出所有的针对资产的特定权利的代价很高时,让某一参与人购买所有的剩余权利可能是最优的,不可缔约性越强剩余控制权的作用就越重要。PRT得到的一些重要命题如下:在任何一种所有权结构下,都存在关系专用性资产的投资不足;如果一方的投资决策是无弹性的(投资决策对激励不敏感),那么最好就是把所有的控制权都给予另一方;如果一方投资是相对缺乏生产力的,那么另一方就应该拥有全部控制权;如果两种资产是互为独立的,那么非合并就是最佳的;如果两种资产是严格互补的,那么某一种形式的合并就是最佳的;如果一方的人力资本是必要的,那么该方拥有全部控制权是最佳的;如果双方的人力资本都是必要的,那么所有的所有权结构都同样好(组织形式不再重要)。

(二)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创新发展

1.在理论基础上广泛吸取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思想,修正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基于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假设。新产业组织理论把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理论等都纳入了对企业行为的分析框架,为理解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权利配置等提供了新的视角。

2.在研究重点上由市场结构转到企业内部组织与企业行为上,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新产业组织理论侧重分析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等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这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视市场机制为唯一的资源配置方式,企业只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规模不等的生产单位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同时,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行为是企业决策者基于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的决策结果,并不只是受市场结构的影响,在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上,二者并不是单向的决定关系。

创新论文范文5

为了更好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结合邮储银行发展定位和实际情况,可从担保方式创新、服务创新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农业经济发展。

1.担保方式创新:

1.1农民房产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随着农村集体方案的陆续出台实施,农民房产宅基地等不动产将逐步可以上市转让交易,这将很好能够解决农民贷款缺少传统抵押物的问题;另外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也是一个创新方向。

1.2林权抵押:目前林权改革已完成,全国许多地方林权已分户到个人,这就为林权抵押贷款的办理创造了有力条件。

1.3动产及权益质押:粮食预期收益权抵押、农机具抵押、畜禽产品抵押等担保方式也可逐步进行尝试。

1.4互助合作担保:对于行业风险较小、经营稳定、客户群体较多的行业,可积极发展以成员制为组织模式的担保公司(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或者每个成员缴纳一定的担保基金,以互助合作为目的,为成员提供可控限额的担保服务,成员之间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1.5探索“信用评级+融资担保”模式:这种模式的推广一方面要加强农村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引入担保公司,由融资担保公司根据农村客户、企业、合作社等的信用等级向邮储银行出具一定额度的担保函,邮储银行依据担保函,直接将资金受托支付给贷款客户的上下游核心企业,生产周期结束后,核心企业可将款划给银行。

1.6引入供应链金融模式:模式一:“公司+农户+联保”:对一些当地特色产业如苹果收购贸易行业,由大型的果业仓储公司为下游苹果收购客户提供担保,下游客户再组成3-5户为一组的联保小组进行互保,我行可根据客户情况对下游客户进行贷款,而对上游的核心大企业综合评定授信额度,在额度范围内可对下游客户进行担保,另外核心企业(客户)可自己使用贷款额度。该模式可大力推广复制,例如:“企业+协会+基地+农户”模式、“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2:“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与邮储银行认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农业订单的合作社(农户)发放贷款,用于满足订单要求所组织的粮食种植、养殖、特色产品加工及其物流等所产生的之初。由签订农业订单的龙头企业或邮储银行认可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1.7农业贷款保险担保:可与保险公司联系,引入保险公司开发农业贷款保险,作为农业贷款的最后“担保人”,将农业贷款风险进一步降低。

2.服务创新:

2.1提高服务时限,让客户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邮储银行应充分利用网点遍布城乡的有力优势,在每个乡镇网点设立邮储信贷咨询受理点,方便农村客户,在具体办理业务中,坚持“阳光信贷、绿色信贷”的理念,从而有效适应农村客户“短、频、急”的信贷需求,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信贷服务。对贷款的调查、审查、审批等每个环节的操作时限都应进行规定和优化,并细化到岗位,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另外还制定了信贷人员“八不准”和“三严禁”制度,约束信贷人员行为,彻底做到公开办贷、透明服务。

2.2为农村客户提供方便的结算、配套服务。

许多信贷客户表示还款、结算方面不方便,所以配套的结算服务的硬件水平还应进一步提高,具体措施:一是可大力在县域、农村地区推广、安装自助设备;二是对于较为偏远的农村客户可为其安装POS机,方便客户转账、结算;三是可在农村地区大力宣传推广邮储银行绿卡、信用卡,引导客户刷卡结算;四是大力宣传邮储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产品,引导客户大力拓展客户使用银行非柜面结算渠道,方便客户。通过结算网络、服务的完善化、多元化使农村信贷客户真正享受到邮储银行方便的信贷及配套服务,从而进一步拓展客户资源。

2.3差别化授信、利率政策,为优质客户及产业提供优惠。

在支农信贷发展方面,为更好使客户享受到邮储银行支持三农发展,为农村客户提供优惠的政策,邮储银行对于重点支持的优质行业,如果业仓储、粮食收购行业等将均给予一定的优惠授信措施,例如对于合作时间长、资信良好的优质老客户,可给予提高授信额度、延长贷款时间、制定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给予利率优惠的个性华授信支持方案,从而提升客户对邮储银行的忠诚度和认可度。

二、做好支农信贷创新的保障措施

1.行业的选择是关键。

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的产业,所以风险较大,对于邮储银行来说,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也要进行扎实的行业分析,可选择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或者经营一直比较稳定的行业进行重点支持,另外可选择有政府补贴的行业、优惠的行业及未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行业进行重点支持。而对于价格波动频繁、可替代性强的行业则要谨慎进入。

2.强化信用建设。

只有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农村信用环境改善,才能使邮储银行信贷资金更好支持三农发展。具体措施:一是加强诚信宣传,时刻提醒客户“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二是开展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根据客户的信用评级情况制定不同的授信支持方案,对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可给予个性化优惠政策,同时开展信用村(镇)建设、授牌工作,使广大客户认识到良好的征信对自身经营和融资的重要性。

3.取得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非常重要。

创新论文范文6

技术创新的评价主要围绕技术创新的水平测度及绩效评价展开的,从尺度上看,主要从区域、产业及企业三个尺度展开相关研究。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创新与技术发明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一种综合创新能力。

1.1技术创新水平测度技术创新的水平测度,主要是基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机制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形成复合指标进行度量。(表1)

1.2技术创新绩效测度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以区域和企业尺度的研究较多,产业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方法以数据包络分析为主。AkihiroHashimoto(2008)、AstridCullmann(2009)、Fang-MingHsu(2009)、V.J.Thomas分别应用不同的DEA模型测度了日本、OECD、台湾、美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连燕华等分析了用于描述国家技术创新产出的计量方法,计算了近几年我国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比。范群林,邵云飞(2011)从中心化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率的视角,测算我国六大地区26个省市的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并对比分析了西南地区5个省市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水平和特征。也有学者在知识函数基础上以创新弹性方法来研究技术创新绩效。创新弹性是指创新投入每变化百分之一,创新产出变化的百分数]。Buesa等(2010)结合因子分析和回归方法,通过知识生产函数研究了欧洲区域技术创新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研发支出强度的产出弹性约为0.1。杜颖(2011)采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6》的分析数据,对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其中劳动者素质对创新绩效的弹性最大,达到3.873。

2城市化及新型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urbanism和urbanisation首先由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市规划师Cerdá于1867年在其著作《TheoryofUrbanization》提出[22]。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给予定义。人口学认为城市化首先是人口的城市化,即人口的非农化,人口由农村向城市化迁移的过程。地理学的观点认为城市化是土地覆被的城市变化及居民聚落的空间再分布。社会学认为城市化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城市方式的转变。经济学认为城市化是非农产业要素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其外在表现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城市化或或表现为人口的迁移运动和集中,或表现为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空间分布变化等。但是仅仅以人口指标、城市用地面积来反映城市化程度尽管直观、简洁,但存在对城市化的片面理解、理论上是不严谨的。从目前我国出现的城市化来看,已经出现了若干弊端。《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存在五大战略性弊端:一是在世界格局中,中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所对应的非匹配;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明显地表达出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三是中国的城市化亟需克服“城市和农村、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非公平;四是中国的城市化偏重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忽略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呈现出粗放式生产的非集约;五是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解决如何进入现代管理制度、消除城市病的非成熟。

新型城市化是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关于新型城市化的定义研究方面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新型城市化是体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城市化,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第二种观点认为新型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何转移,使城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在继续推进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同时,大力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道路,称之为新型城市化道路。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化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逐渐增加而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镇人口在全国和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农村比例相应下降。②城镇的形态和分布,由各自独立的状况变成联系密切的城镇系统。③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扩散,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城市居民”。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

3科技创新与城市化作用模型

3.1城市化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的可能机制Higgs指出在1870-1920年期间,美国城市化水平与专利申请数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Feldmanand和Audretsch发现专利活动在大都市区更为突出[26],Glaeser指出城市可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知识外溢及更频繁的相互交往。从目前研究来看,城市化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主要是从创新扩散、人力资源集聚、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研究。

3.1.1城市的专业化与多样性优势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兴趣、能力、需求等各不相同。各种各样的高度专业化企业聚集在一起,能够共享特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和内部联系等资源。城市聚集了不同的人、企业、产业等,形成多样性的环境,为不同行业和学科领域人员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机会,促进新技术和新行业的产生。

3.1.2城市的人力资本形成优势城市的受教育机会及教育基础设施明显好于农村,城市环境更有利于人们发展自身技能,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在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有技术水平不一的众多厂商共存,使各种特殊技能和天赋的人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

3.1.3城市形成信息交流网络的优势在大城市里,创新活动中的各个行为者在空间上相互邻近,有利于缩短彼此之间文化和价值观念方面的距离,增强彼此的信任度,降低机会主义成本和交易成本,实现交流与协作。

3.1.4城市化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产生和扩散城市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完善的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创新扩散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渠道。城市不仅是创新有效率的生产者,而且为创新扩散提供了有利环境,使创新可以快速地从一个人扩散到另一个人,从一个企业扩散到另一企业。

3.2技术创新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基于技术创新的城市化,以创新理论为支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高效、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城镇体系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讲,科学技术进步永远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城市的第一推动[32]。

3.2.1技术创新在关键领域有力地促进和支持了城市化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对交通、能源、信息、通讯的不断渗透使城市的地理位置相对改变,城市的可及性或通达性将得以改善,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自然增强,城市可资利用的资源相应增加,使城市区位利益因此提升,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城市的聚集功能。信息技术、通讯网络使得社会经济活动进一步摆脱了空间限制,城市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3.2.2技术创新促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大转变也就是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转变。

3.2.3技术创新对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的缓解效应城市化与资源环境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动态演化过程。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对资源环境产生影响,导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又会对城市化进程产生制约,导致约束效应。

3.3实证分析与仿真模拟科技进步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可以把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城市化等因素联系起来。科技进步贡献率能够从宏观上反映科技、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与产出增长的关系。Solow首创综合要素生产论概念,把综合要素定义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的改进;②给定投入量的产出量增加;③其他:包括诸如规模经济,资源配置的改进等。他认为综合要素生产率就是总产出中扣除资本和劳动投入影响的部分。对于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分析,一般采用长期协整及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方法。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当模型中科技创新的误差项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动态影响,通过方差分解分析科技创新的变动对于经济结构转型重要性。王光净建立的产业结构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7个),其一级指标包括产业协调发展程度、需求结构指、资源利用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环、产业技术进步程度、区域比较优势、政策因素指标。其中,Y代表各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A代表技术创新能力,K代表地区的物质资本存量.H代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U代表城市化水平;δ为技术创新能力指数,α为物质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β为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γ代表城市化影响指数,ξ为随机扰动项。对(3)式两边取对数得到模型的线性化形式如(2)式。在(4)式中,A可以用国内三种专利授权总量来代表,K可以用历年固定资产及折旧率计算,H为消除物价因素的教育支出表示。U可以采用复合指标(城镇人口比率、市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值、市区面积占全区面积比值)来衡量。系统动力学理论(SystemDynamics,SD)是建立在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基础适用于中长期社会经济分析和预测,被誉为“战略与决策实验室”。王海燕等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利用因果关系图研究和分析了粮食生产、需求、价格以及库存等因素之问的因果反馈关系。该模型模拟了国家投入、个人投入、国家政策及自然条件对粮食供求情况的影响。罗光裕等把政策性的因素和和污染物的实证结合起来,建立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重庆市城乡生态环境系统SD仿真模型,模型共涉及人口、资金、污染指数等112个变量。克服SD模型的不足,通过GIS的二次开发,与SD模型、cellularautomata(CA)模型结合,可以实现基于地理信息的城市化在技术创新驱动下时间、空间动态过程。余洁用GIS和SD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响应动态模拟预测研究、王行风等采用SD-CA-GIS的方法,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包括资源开发子系统、经济社会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环境管理子系统。

4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上一篇新闻论文

下一篇合规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