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本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语文课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课本

初中语文课本范文1

一、布置学生按要求做好预习,至少达到最低要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较长现代文的预习更是如此。学生在课前按要求对较长现代好预习是长文短教的关键,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前对较长现代好预习,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开展长文短教的效率会极大地降低,甚至会造成课堂教学完全失败的恶果。笔者任教的两个班均为普通班且学生整体语文水平较低,因此,笔者在布置学生预习的时候,提出以下三个最低要求:

1.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参考书解决所有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问题。

2.标明段落序号。

3.熟读课文至少两遍,以能够明确说出主要人物的名字和基本概括主要事件为原则。

以上是笔者个人从学情出发制定出的长文短教的最低预习要求,教师们在实际操作中也可根据自己班的具体学情制定出其他的适宜的更高要求。总之,预习越充分,长文短教的效果就会越好。

二、紧扣学段制定切实的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各学段现代文教学目标不同,所以,制定每篇较长现代文教学目标时应从具体学段目标出发,制定出紧扣学段目标的切实的教学目标,以七年级为例:

七年级现代文的学段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积累、语言理解表达能力等方面有所得。因此,在确定七年级各篇较长现代文教学目标时,要把它放在整个七年级语文知识体系中,确定出一个教学要点,做到一课一得。以下就是笔者从七年级现代文学段教学目标出发,制定出的适合七年级较长现代文短教的切实教学目标。

如,笔者把《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较长现代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阅读文本,感受贝多芬这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

2.从文本走向课外,学习像贝多芬一样身残志坚取得巨大成就的一类人的精神。

3.学习本文用生动的肖像描写展现人物性格风貌的技法。

又如,笔者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较长现代文的将教学目标定位为:

1.从课文标题入手培养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多角度探究课文主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弱者的品质。

由此可见,制定较长现代文的教学目标不在多,而在真正扎实有效并能够实现。切忌“假”“多”、“乱”、“空”,这一点对较长现代文的教学至关重要。

三、基于学情计设通俗易懂、灵活适度的主问题

笔者所任教的两个属普通班,基本都是中层生和后进生。如果脱离班级的基本学情,提出一些具有太多文学字眼的问题,学生连问题的表述都听不懂,更不要说举手回答了,那样以来,课堂冷场是必然结果。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笔者在设计课堂主问题的时候这样操作:

在教授《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较长现代文时,笔者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迅速跳读课文,并思考,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勾画出相关词句。”(小组讨论约5分钟,学生展示及教师点评约15分钟)

学生一边默读,笔者一边巡视,两班学生基本都能在文段中划出表现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的词句,就连后进生也能轻松地划出相关语句,笔者的预期目标实现了。

学生一个个的回答着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性格特点,有的是词语,有的是短语,笔者在黑板上一个个地书写着。笔者有意识地把贝多芬作为普通人性格特点的词语写在第一行,把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天才和一个具有坚强毅力的人的词语写在第二行。

笔者问同学们:“贝多芬第一行的性格特点和我们普通人有没有差别?”

同学们齐声说:“没有差别。”

笔者接着追问:“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说:“普通人!”笔者随即用红粉笔在第一行板书的最后边写上“普通人(平凡的人)”。

笔者又问: “同学们,贝多芬第二行的性格特点和我们普通人相比,如何?”

学生齐声说“他远远比我们普通人强!”

笔者追问:“那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来概括是……”

学生们有些疑惑了,都不敢开口说。

笔者说:“请同学们看看我们的课题——音乐巨人贝多芬。”

有同学举手了,“贝多芬是一个巨人!”

“说得好!”笔者顺势在第二行板书的结尾处写上“巨人(伟大的人)”。至此,第一个教学目标圆满完成。

又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较长现代文,笔者设计了主问题为:本文是一则童话故事,题目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那么本文围绕“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不超过50字。(小组讨论约5分钟,学生展示及教师点评约15分钟)

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从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两个主要人物入手,按照如何把“动人”一词表达充分为原则积极展开讨论。经过小组讨论,基本都能用不超过50字的句子概括这则童话的内容,且主要人物齐全。预设的主问题解决了,很好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一。

由此可见,对于较长现代文短教而言,设计通俗易懂、灵活适度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吃透文本,又对教师的点拨、提升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四、搭建创造升起的跳板

创造生成是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升起的跳板极为重要,对较长现代文的短教而言,这一点更不容忽视。

为此,笔者在《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较长现代文的拓展部分设计了“走出文本,畅谈身边的‘贝多芬’”环节。(小组讨论约2分钟,学生展示及教师点评约13分钟)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笔者问:“贝多芬是身残志坚的巨人,其时,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千千万万像贝多芬一样的‘巨人’,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巨人’?尽可能用一句话展示出他(她)的主要精神。”

学生甲回答:“司马迁忍宫刑之辱,奋发图强,著述了鸿篇巨著《史记》。”

学生乙回答:“张海迪身残志坚,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

学生丙回答:“罗斯福坐着轮椅,两次高票当选美国总统。”

学生丁回答“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凭借自己的坚韧,成为了著名作家和慈善家。”

笔者总结:“从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今中外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像贝多芬一样的巨人,他们‘巨人般的精神’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有益的启迪。”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因为我们是跪着的。让我们站起来,勇敢面对眼前生活中和未来生活的困难,做像贝多芬一样的巨人。”(精彩结束)至此,第二个课堂教学目标完成。

又如教授《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较长现代文的拓展环节时,笔者设计了“某某,我想对你你说……”环节。(小组讨论约4分钟,学生展示及教师点评约12分钟)

具体的问题如下:

盲孩子,我想对你说……

影子,我想对你说……

萤火虫,我想对你说……

同学们,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自己说……

课堂实际证明,绝大多数学生对盲孩子、影子、萤火虫等对象的倾诉都能紧扣文章各个多样的主题,回答较为理想。学生在对同学的倾诉和对自己的诉说方面,也都能在老师的适当点拨下提炼出较为精炼的语言。(课堂结束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堂课我们体会到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之间真挚的爱,这爱如山间一捧清泉,它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课堂教学结束。)

这些拓展环节的安排让学生由课内走向了课外,从文本走向了生活,在深入理解课文主旨的前提下,砥砺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实际表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至此,课堂教学目标三完成。

学生的回答虽然因知识水平的差异而有差别,但学生们都能从文本中有自己的体验和反思。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搭建,一次又一次的升起,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定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五、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小练笔

较长现代文的短教还应与密切联系课文内容的小练笔(堂上小练笔或课外小练笔)相结合,这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音乐巨人贝多芬》布置作业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从课文的肖像描写中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品格。你们和老师认识这么久,应该对老师比较熟悉了吧?今天的小练笔:写一段关于老师的肖像描写,要求:运用精准的肖像描写展示出老师某一方面的性格,字数不少于150字。(课堂时间有剩余,可作堂上小练笔。若时间不足,可做课外小练笔。)至此,本课教学目标三顺利完成。

又如笔者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布置作业环节,设计的作业为:

“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拥有健康,拥有亲朋好友的爱。但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幸的人们,正所谓“不幸的人们各有各的不幸”。请同学们在本周内,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你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并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到周记本上,情感要真挚,字数不少于150字。”(课堂时间有剩余,堂上讨论:你所接触的人中,哪些人需要我们关爱?若时间不足,以周记的形式布置成课外小练笔。)语文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它更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非同一般的影响,设置的这一作业既是语文作业,又是德育作业,达到了智育和德育双重目的。从后来收上的周记作业看,绝大部分同学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真诚帮助了他们身边的需要帮助之人,描写内心的感受也符合情感真挚的写作要求。至此,本课教学的目标三顺利完成。

以上就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例,对初中语文课本中较长现代文短教的方法所做的一些初步探索。

“弱水有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对于“初中较长现代文的短教”,只要找准切入点,训练点,就能抓住全文的核心。如此以来,老师“教”的时间短了,相应地,学生“学”的时间长了。学生们就能在语文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地感受文本、理解文本和鉴赏文本,进而能够充分地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既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语文是快乐的,又能让教师深刻体会到教语文是幸福的。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课本范文2

关键词:语文课文 插图

叶圣陶先生曾说,好的插图是语文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课文的感染力,加深读者对内容的印象,使读者认识得更清楚更深刻,它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初中语文教材中,存有不少富含艺术性、优美性、生动性的插图,有黑白插图与彩色插图之分。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突出课文思想内容。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文学习,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等。插图让课本上具体的文字更加生动活泼。教师需要重视初中语文课本中插图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发挥插图应有的价值,别让课文插图成为摆设或者学生涂抹的乐趣。在语文教学每个教学环节中,把握教学内容特点,合理运用插图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利用插图预习课文

根据插曲开展预习课文的活动,学生在课程真正开始前,充分掌握文章内容。进行实际教学活动时,能够根据教师提问,及时作答,表达自己的课文文章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丑小鸭》时,其有三幅课文插图,分别是小鸭子孵化出、众家禽对丑小鸭的欺辱、丑小鸭转变为美丽的白天鹅。三幅插图分别展示了丑小鸭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虽然不够全面,但是也映射出课文部分内容。教师让学生先根据插曲进行课文预习。根据课文插图,推测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一幅图中,除了丑小鸭所有的小鸭子已经破壳而出。作为主角的丑小鸭依然在个体庞大的蛋中安眠。从一开始就显示了丑小鸭的“特殊”。由于其个头较同龄小鸭子大,受到不公平待遇。但是丑小鸭并没有灰心,终于成长为充满魅力的天鹅,完成蜕变。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进行充分的预习活动。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时,不至于出现一脸茫然的表情。

二、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重要辅助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课堂趣味性,但是需要教师耗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教学素材搜集工作。课本教材是教育教研工作的结晶,与教学目标相贴切。教师可以充分发掘课文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新课导入活动,渲染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对课文教材的认知。例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讲解的是20世纪之初被瑞典探险家斯文所发现,并为人所熟知的罗布泊,其原本具有繁华的绿色,随着人类破坏环境行为愈演愈烈,面积从两万平方公里逐步缩小为一千多平方公里,逐步演变成为今天的消失。文章具体数据展现了罗布泊的变化。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文之间,先让学生观察课文相关彩色插图,表达自己对图像的理解与感受。荒凉的罗布泊现状带来巨大的震撼。在学生通过插图了解罗布泊现状后,引入课文内容。课文前半部分对罗布泊绿色的描述,与插图产生巨大发差。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珍惜有限资源。

三、利用插图进行阅读教学

插图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学生视觉的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可以激发学生形成鲜明的视觉感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导入插图,利于将学生的注意点有效地转移到实际课堂教学内容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通过插图与文字的结合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初中生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其自控能力较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回教学中,促进文本学习。

四、利用插图进行自主探究

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曾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以此作为初中语文课堂自主探究的指导理念,鼓励学生大胆、积极讨论课文教材内容,不要因为课本文章出自名家名笔,就产生盲目崇拜之情。看待任何事物都需要从两面进行观察。不要被感情蒙蔽了思想。教师充分利用插图,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五、利用插图练习写作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仔细观察的基础,需要指引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所观察到、想象到的。将抽象的思维转换为实实在在的文字。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表达心中所想。通过循序渐进的写作练习,一定可以实现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的教学目标。例如《桃花源记》,一文通过美妙的语言描绘世外桃源的景象,通过景象的描绘表达在其中居住者的生活态度与状态,也表现出世外桃源的隐蔽性。引导学生将课文与课文彩色插图―桃花源图轴(周臣)相结合,加深对课文插图的理解。然后请学生们根据自己对课文插图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世外桃源所处之境。通过此举增强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与文字表达能力。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不同,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仔细观察学生的写作习惯与文字使用习惯,进行合理引导。

六、利用插图进行美育

恰当的美育教学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感,同时利于发展学生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可见美育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把握课文插图进行科学合理的美育工作,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涉及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上至无垠的宇宙星空,下至祖国壮丽山河;从历史名迹到与生活相关的自然社会科学等等。插图所带来的意境美,烘托出课文文章内容的美。通过教师正确的插图观赏教学引导,激发学生心中对祖国、大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课本是教学活动进行的基础。我们在探索多种新式教学方式的时候,不能为了盲目追求课堂教学效率、课文氛围营造而背离课本。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原本的价值。教材中的插图是服务于语文教学的,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合理运用课文插图。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课本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鲁迅作品 选录 建议

每个读过中学的人,对鲁迅笔下的人物,如孔乙己、闰土、杨二嫂、双喜等都会存有深刻印象。从二十世纪20年代起,鲁迅作品就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 就像英国人敬仰莎士比亚,德国人怀念歌德一样。然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鲁迅选文中,鲁迅的人格魅力没能完全体现出来。笔者认为鲁迅作品的选录应从选择、编排、使用上进一步科学规划,通过对鲁迅进行全面的解读,来汲取其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鲁迅作品篇目的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初中语文教材选录了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社戏》和《故乡》,笔者认为《故事新编》也是极富特色的作品,可以适当选录。《故事新编》是鲁迅从古代取材写作而成,所取的多是古代的传说小说之类,是“将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将古代的神话传说以及史事放在当时的时代进行一种再认识和思考,这是一次古人与今人精神的相遇,作品在古老的历史故事中注入时代的气息,把那些中国传统中的神话英雄(从女娲到后羿、夏禹)与圣贤(从孔子、老子、墨子到伯夷、叔齐)从神圣的高台拉回日常生活中,还原为和我们一样的常人、凡人。在这些诙谐幽默的故事背后隐藏着鲁迅内心的悲凉与苦涩。它的内容古今交融,想象丰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其中的《无常》《女吊》《补天》《奔月》《铸剑》都较适宜学生阅读。鲁迅以犀利的笔锋、彻底怀疑的精神,将人生的苦境揭示给人看,给古老的传说注入了新的内涵,启发学生用怀疑的眼光看待问题,重新思索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教材中选录的《雪》来源于散文诗集《野草》。鲁迅曾说他的小说和杂文是“为他人”而写,但他写的《野草》是“为自己”,他的哲学都在《野草》中。教材可选择《过客》,这篇作品是鲁迅对自己生命哲学的一个归纳,可让学生真正了解到鲁迅的灵魂深处,理解鲁迅的精神实质。当我们看到这个在旷野中匆匆而过的“过客”形象时不由得联想到鲁迅本人,他不停步地前进着,无论是恳挚的劝告,还是热情的安慰,都无法使他改变主意。他不清楚前面是什么,料不定能否走完,却充满着一个战士毫不懈怠的精神。这类文章可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促使他们不断地奋发向上,即使在以后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与挫折也不能放弃,就像“过客”一样,就算前面是“坟墓”,但仍然要前进,追寻自己的理想。

另外,鲁迅的古文造诣很高,旧体诗写得也很出色,在他存量不多的旧体诗当中,有一些很值得一读。《自题小像》中有对祖国挚烈的爱慕,深切的忧思,也有决心为祖国献身的伟大誓言。《自嘲》中鲁迅先生向老朋友郁达夫抒写了自己当时的恶劣处境和自己矢志不渝的崇高理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精神的集中体现,一直广为传诵。《答客诮》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父亲的爱子深情。这些旧体诗用朴素的语言,蕴涵了厚重的情感,记录了旧中国的黑暗现实和人民救国图强的不懈斗争,抒发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情怀。

鲁迅与朋友间的书信有时可作为补充材料让学生去了解。鲁迅书信大多坦诚率真、朴素平易、言约旨丰、微言大义、儒雅洗练、妙语连珠。鲁迅书信有很多思想价值极高的篇幅,如《两地书》第一集中的信,是对于人生道路和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适宜编入自读课文中。由于鲁迅选文文体丰富,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文本互涉的方式,把各种文体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品读,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鲁迅。也只有尽可能多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点带面地进行学习,对鲁迅作品才有更深刻的体会。

二.鲁迅作品编排的建议

鲁迅先生是一位有着深厚国学修养的大家,他十分注意从生活中选择语言,如《孔乙己》《故乡》。但他又十分注意“无一字无来历”,注意对语言文字的锤炼,他爱用那些常见而独到的字眼,有时候甚至是一些生字,因其有着深厚的古文字修养,只要需要,就可以拈之即来,用得其所。但鲁迅的文字由于年代原因,很多用法尚未规范。以往的教材,为了忠实原著,编者几乎没有进行修改,只是采用注释的方式来弥补这一缺憾,无疑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实际上,对于这些不规范现象,应区别对待。

首先,应对选文语言进行适度的规范处理。鲁迅选文中,有许多我们现在看来写错的字,如:“漂渺”应为“缥缈”,“那”应为“哪”,“向午”应为“晌午”(《社戏》);“伊”应为“她”(《故乡》);“斗”应为“抖”(《藤野先生》);“钞”应为“抄”,“服辩”应为“伏辩”(《孔乙己》)。以上只是略举几例,选文中该情况还有很多。新课标对各学段的“识字与写字”内容都有“规范、正确、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还明确提出:“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中学生正处于积累文字的时期,根据心理学先入为主的原理,加之鲁迅的文字与现代白话文距离不远,相似性极高,就更容易导致学生混淆。笔者认为,这类不规范字应坚决修正,这种改动不会影响文章价值而又能方便学生理解,丝毫不会减损鲁迅先生语言的魅力,相反地,还能让孩子们更容易亲近鲁迅。

其次,正确对待鲁迅作品中语法不规范的现象。鲁迅作品中的很多“不通”是他故意造成的,是出于特殊表达的需要。中学语文老师,要给学生讲语言的规范,但同时也要适当地、有分寸地鼓励学生打破规范,不要用规范束缚学生。语言是既规范又不规范的,当处于表达特殊意思的需要时,她可以不受语法规则的限制。语言的发展是在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地打破规范,产生新规范的过程。鲁迅的很多所谓不规范的语言,有时恰好是解读作品的钥匙。譬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句话:“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相见”该词很有意思,人和百草园相见,说明他跟这个园子有特殊的感情,像老朋友一样。“似乎确凿”语法上是矛盾的,但却是理解的关键。一方面,“确凿”只有野草,是实写;另一方面,“似乎”是说园子里有很多有生命的东西,更多让孩子向往的东西,抓住“似乎确凿”这个矛盾,可帮助孩子理解文章的核心。又如《孔乙己》的最后一句话“大约孔乙己已经死了。”“大约”“已经”放在一起也是矛盾的,但却表达出人们对孔乙己的生死并不关心、孔乙己对人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一个情况。

教材编写也应给学生留一点弹性空间,让学生各取所需,给愿意深入探讨的学生一点发展思维、拓展视野的空间,这点对于有深刻意义的作品而言尤为重要。

三.鲁迅作品使用的建议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鲁迅选文的使用应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鲁迅作品教学,应删繁就简,要有所讲,有所不讲。初中生常是初读鲁迅作品,教师讲鲁迅作品是为了播下一粒种子,告诉学生我们中国有一个作家叫鲁迅,读一点他的作品,使学生觉得他很亲近、很有吸引力,然后使他们觉得自己生命里需要鲁迅。不要苛求学生对鲁迅作品理解很深,因为鲁迅作品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鲁迅作品很丰富,里面有很多引发出去的议论,经常有很多典故,也有很多扯开来的东西。所以说鲁迅作品是复杂而单纯的、深刻而平常的、荒凉而温馨的。

课堂教学要把握讲的度。叶圣陶先生曾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准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语文教学要要能启发学生思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举一而反三。由于鲁迅作品较其它选文作品更为深刻,学生理解起来略有难度,教师讲解就尤为重要,然而,教师教学中常犯的毛病不是不讲,而是讲得太多。面对鲁迅作品,教师总会担心学生无法理解,于是就把所有看起来有点难度的问题一一包揽,那“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实”被教师一抬手摘下来,放在学生的手里,对于怎样摘到果实学生仍然一无所知。所以教学鲁迅作品在敢于放手,运用有效的办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学。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力求用客观的标准去评判鲁迅作品,用是否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基本标准来衡量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同时我们应注重自己的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做好鲁迅文本与学生间的沟通。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课本范文4

一、设疑探究,强化课堂的动态生成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的单边活动,课堂上学生处于听讲与记忆的静止状态,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一切都由教师强加与灌输,学习的主动性也从无产生,语文教学陷入僵化状态。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动力,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热情。例如在学习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最后“母亲”依从了孩子的建议而走小路?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表现得十分踊跃,有的说母亲有慈爱之心,有的说母亲疼爱晚辈,有的说是小孩子不懂事,没有为年老体弱的老人着想。为使学生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参与到阅读当中,教师接着问:长辈对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我们平日感受到了吗?于是学生回忆平日父母长辈对自己关怀的事例。有的同学说,有时真的把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视为理所当然,甚至是视而不见,这确实是不应该的;有的说父母给我们的爱都是真诚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有的说我们应该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对国家对家庭能有所贡献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回报父母的最好礼物。可见,通过设疑,可以有效促进课堂的生成,促使学生将日常生活体验参与到阅读当中,实现了对主题的有效把握与升华。

二、自主提问,促进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提问的主体,学生是被提问的对象。教师怕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抓不住重点,回答不到点子上耽误授课时间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很少提问甚至不提问,即使提问也是自问自答,告知学生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因此学生在阅读中问题意识很难产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缓慢。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的提问权交给学生,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教师让学生首先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然后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究解决。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藤野先生敬业乐教,热爱学生,这从他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等事例中可以体现出来。但作为教师,对学生充满期望,认真教书与批改,这本身是教师应该履行的职责,为什么能够得到鲁迅先生如此的崇敬与怀念呢?”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寻找答案,全面了解鲁迅的写作背景,在热烈讨论中各抒己见,通过交流学生对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藤野先生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是可敬的,热爱学生、认真执教是令人感佩的,但是当时正处在日本军国主义歧视中国人的背景下,藤野先生能够抛弃民族偏见,致力于医学的学术传播,真诚对待中国学生,这是何等伟大的具有全球视野的胸怀,这更加值得鲁迅先生及所有人的尊重与敬仰。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形成的关键,语文课堂就应该提倡学生自主提问、交流探究,才会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互动合作,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生本课堂理念提倡尊重学生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材施教,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在让学生充分阅读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课本剧的创编活动,在创编完成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动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训练,其实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与社会环境的过程,他们在表演设计中探讨适合人物性格的语言、动作、神情,结合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使课本剧的表演惟妙惟肖。在学习了《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之后,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假若孔乙己与范进相遇,他们进行了一番对话,大家想一下对话内容是什么?并将他们相遇后的对话写下来,然后进行表演。学生们非常踊跃,发挥自身的想象,通过自身的理解来设计人物的语言、动作及表情,在表演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在学生小组合作表演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组成评委,对各小组表演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分的高低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最佳表演先生”等奖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

初中语文课本范文5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生本 因材施教 独特体验

传统教育忽视了人的发展,“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教学方法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的需要极不适应,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挖掘人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所以,必须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为根本”即“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主、自律及全面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构建初中语文“生本”课堂论述如下。

一、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正是这样一个学习的群体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的性格的差异、学生个人生活环境的差异、生活经历的差异决定了学生个体在价值取向、各项能力上是存在差异的。在对于文本的情感体验肯定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要珍视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的学生能够拥有这个群体中所有人曾有过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等方式,设身处地的学会体验到自己之外的情感,学会体谅人、理解人、宽容人。这不仅仅是对文本中人物事件的解读是这样的,更重要的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与自己紧密相连的人更应如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放与收的关系,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如在《最后一课》中分析韩麦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有较高教学水平的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是一个严厉的人;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教师如何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取舍、整合,由散到聚,既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理解,又将目标达成一致,趋于一定程度的统一,就需要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设计,且引导要得力,只有让众多个性中的共性得到充分显示,让矛盾的双方或诸多对立面不断转化,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在平衡与不平衡中不断地动态变化发展,让课堂呈现出“多元――集中――多元”的态势,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地充满生命力。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的个性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做到的,如个性化朗读是以学生个体体验为主的朗读形式。个性化朗读不同于齐读,它给予学生一定的自读和练习的时间,把朗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实现个性化朗读教学,必须了解学生个体,尊重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客观的讲,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他们的语音条件、理解能力、朗读水平、语文基础等各不相同,当然朗读效果千差万别。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朗读,就是要耐心地听取他们各不相同的朗读,不要马上打断、纠正,要给学生一个自我体悟的空间,要能耐心地听取他们这样朗读的原因,让大家评议,而不是独断,让学生在同学们帮助下改进方法、提高认识,让他们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尽情发挥自己最出色的一面,高低起合,传情达意……让他们想读、敢读、爱读。和所有朗读一样,个性化朗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学生来说,朗读要求应该是呈梯队纵深化发展:从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到最高要求――传情达意,体现个性。

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探究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探究,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精神、探究态度、探究方法与能力和、探究行为。如《窗》的教学设计中延伸拓展为:创造情境:假如一个新的病人进了这间病房,这扇“窗”下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尽可能做到合理,有创意。又如,在《以人生来读小说,以小说来提高人生》的小说阅读综合学习与探究活动中,在这一环节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渠道查找资料,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作家作主题探究,研读他的其他作品,并给他写一封信,谈谈对他作品的理解、感悟或疑惑、不解,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健康而充分的发展。此外,在这一环节,教师还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上因特网,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才能培养出更多有思维有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四、激发想象,唤醒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艺术的驾驭学生和课堂,营造热烈、和谐、民主而又是激情贯穿始终的“对话”气氛,从而唤醒学生学语文、爱语文的强烈情感。如在讲《风筝》一课时,我尝试着这样设计教学重点:调动爱心与理性,以人为本,真切的体验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为了突出以人为本的欣赏方法,我这样安排教学:

首先,让每位同学以“我”的口吻讲述和小弟弟的童年。复述时发挥自己的想象,要突出与“精神虐杀”有关细节,更有感情的复述,尽可能的进入“我”的情感世界,真切的体会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思想。每人复述后,又让同学推出几位代表,以比赛的形式参加全班交流,以作复述的示范,同时也让每位同学对小弟弟遭受的精神虐杀一幕耳熟能详,真切的体验到我的悲酸情感和痛苦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进一步思考小弟弟精神麻木的根源。要求以前面的复述为基础,从小弟弟的成长中循序渐进的寻找分析,补充想象,以夹叙夹议的语言表达,不能想当然的架空分析,着重从人性方面入手;能说五六百字以上。同学们先以四人为一小组,依次表述,然后按照要求互相点评,最后,教师才作示例型的归纳引导。我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心与理性,改掉想当然、说空话的毛病,将学生拉回到人本分析的方法中来,使学生更能领悟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深刻剖析,更能感受到作品散发出的迷人光彩。文学是人学,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以人为本,从关注主人公的命运出发,去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培养自己纤细的的感受力。

五、结语

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还处于远远滞后的境况。我们应该积极努力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生本”课堂的构建,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初中语文课本范文6

[关键词] 以生为本 感悟传统 阅读体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 “怎么教才能减轻学生学习语文的负担,找到一条高质的教学之路”引起了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思考与探究。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话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他认为“教育心理学要研究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学生到底已经知道了什么,只有探明这一点,并据此展开教学”。教育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减负措施要从教育的内部做起,从主要依靠教者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应把“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导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确立“学生的发展潜能是无限的”、“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的思想。只有从学生出发,结合文本的实际,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才能真正的有益于学生的成长。

一、 在感悟中领会传统文学魅力。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减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负担,提高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教材还是读本,文言文都占有较大比重。在教师们努力向45 分钟要质量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要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象,只有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从论辩的过程和结果看,充分体现了庄子的论辩的机敏和巧妙。同时对话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笔者在执教时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后,很快获知这是两个人在争辩,而争辩的话题是“人是否知鱼之乐”,笔者顺势让学生围绕这争辩话题结合文本阐述自己支持哪一方的观点,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如针对文中的重难点句子“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的理解上,生一开始理解为“你完全不知道鱼的快乐”,另一学生立刻发现这样的理解不到位,学生进过再三的辩论与揣摩,确定了理解为“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时可以肯定的”。学生主动关注彼此并不高明的见解,在“找茬”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提升智慧。一番唇枪舌剑下来,学生的疑惑自我解决了,问题也自我消化了。在课后,笔者问班级里一后进生,这篇文言文理解了吗,该生异常欣喜地点头。

笔者在设计这堂课时,针对学生对文言文不太感兴趣的问题,避开了传统的教学法,对于文章的遣字造句,篇章结构一笔带过,改变了学生在以往学习文言文中的被动局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课堂是学生的,要让学生去自我感悟文言文,而语文的学习主要是靠学生的“悟”,而这“悟”则是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在本文的课堂教学中腾出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交流“悟”的结果,因为这些都是学生带有个性特点的感悟,在交流中他们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文言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主动地汲取传统经典的藏在深奥的文言字词后面的无限魅力。

二、 在独特体验中阅读现代文学作品。

阅读的最大享受就是读出自己的思考与感受,阅读它是有生命的活动,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是带着生命的个性,生命特有的感动去阅读文本,一次次解读文本就是一次次的精神远足,就是一次次的情感体验,没有个人情感的投入,那是对阅读的亵渎。尊重个性化阅读,抒发个人独特体验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当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何来负担之言。

笔者在执教学校公开课上《那树》时,让学生解读作者情感这一环节:

师: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对那树进行了描写叙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生①:对树被砍伐的同情,悲叹。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生②: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树应该和人一样有着生命,同样需要被尊重。

生③:对过去美好自然的怀念,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阅读兴趣,摒弃繁琐的课文分析,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阅读个性、审美情趣,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在对话中实现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从而对文本作出了个性化的解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中细细阅读和理解,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

以生为本,个性化的解读是对学生独特感受的尊重,让学生充分展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接触,此时的阅读,成了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成了学生生命主体与文本的对话。这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

三、关于“以生为本”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1、留给语文课堂一个狂想空间。

语文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绝不能用固定的公式推导出必然的结论。反观我们的教学,扎实基础,落实知识点,是不是缺少了一点敢于狂想的劲头?一个人的创新之举,往往就建立在其看似疯狂的异想天开之上。给学生一个可以质疑、可以“狂想”的思想空间,营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的环境和氛围,留给教育空间,留给学生空间。

2、以生为本,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做好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