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师值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师值周总结范文1
关键词: 研究课题 《农村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开发与研究》 研究报告
《农村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开发与研究》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为了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的开展,课题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了专项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课题的名称
《农村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开发与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作为宏观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一环,其中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既是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和制约农村幼教事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黑龙江省还没有一套适应“农村幼师培训班”的数学教材,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数学教材都存在内容多、难度大、学生不适应的问题。我们开展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原则,建立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力争使农村幼师培训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完整、难易适度,适合农村幼师培训班学生特点,使学生形成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课题被列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从2008年1月起,我们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价值。
1.研究制定农村幼师培训班数学教材的编写原则、方法和步骤,探讨实验教材使用中相关问题。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更新及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共同探索高等幼儿师专新的教材体系,促进高师数学教学改革;有利于增强高师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特别是增强为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的意识,切实为“三农”服务;有利于把黑龙江幼专“十五”期间关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深化;有利于落实《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的观念与创新》,M・瓦根舍因的范例学习理论,约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理论。在总结以往农村幼师培训班课程改革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着重分析我校农村幼师培训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问题,把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立足于为大量的农村幼儿园提供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突出课题的实用性。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1.比较法:以三年制幼师教材、中师教材为依托,以高中教材为主线,编写“现实的”教材。
2.实验法:对学生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前测、问卷、数据统计。在2008年9月编写教材,试用教材,试用一年后进行测试反馈,对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再与第一次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两个实验班,分别采用新、旧教材进行教学对比实验。
3.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状况、学习动机、学习适应性等方面作问卷调查。
(二)研究内容。
根据“课程发展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学生的学习放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主要观点,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校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出发,编写出一套适用于农村幼师培训班特定学生群体的“现实的”数学教材。
四、课题的阶段成果
(一)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研究的材料,统一思想,确立了课题研究任务和研究重点,并围绕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完成对学生和幼儿园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三)完成第一学期教材的编写及第一学期实验课的教学与研讨。
(四)通过本阶段试用教材的情况,结合我校农村幼师培训班需参加成人高考提高学历及学时变化的实际情况,对比几种相关教材,将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如下:
1.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28学时)。
(1)集合。(2)子集、全集、补集。(3)交集、并集。(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5)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6)逻辑联结词。(7)四种命题。(8)*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第二章:函数(40学时)。
(1)映射与函数。(2)函数的基本性质。(3)*反函数。(4)指数。(5)指数函数。(6)对数。(7)对数函数。(8)*幂函数。
3.第三章:三角函数(40学时)。
(1)角的概念的推广。(2)弧度制。(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7)*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8)*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9)*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10)*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4.第四章:数列(28学时)。
(1)数列。(2)等差数列及通项公式。(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4)等比数列及通项公式。(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5.第五章:平面解析几何(68学时)。
(1)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5)*平移。(6)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7)直线的方程。(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9)曲线和方程。(10)圆的方程。(11)*椭圆的方程及性质。(12)*双曲线的方程及性质。(13)*抛物线的方程及性质。
6.第六章:排列、组合和概率(50学时)。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2)排列。(3)组合。(4)随机事件的概率。(5)*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6)*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7)*独立重复试验。(8)*随机抽样。(9)*用样本估计总体。
7.第七章:导数(18学时)。
(1)极限。(2)导数的概念。(3)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4)*函数的单调性。(5)*函数的极值。(6)*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8.第八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34学时)。
(1)平面。(2)空间两条直线。(3)空间直线和平面。(4)空间两个平面。(5)棱柱。(6)棱锥。(7)球。
(注:阴影部分为新增内容,带*章节为选学内容。学时说明:一年级每学期17周,每周4学时,共计136学时;二年级上学期17周,每周4学时,下学期17周,每周2学时。共计102学时。总计:238学时。)
五、问题与反思
通过本阶段的研究,我们发现要深化课题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课程改革力度不大,新教材的知识、习题编写难度还较大,教材内容及举例贴近幼儿的不多,体现幼师特点不明显,教学还不能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修订稿中有待加强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 数学(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幼师值周总结范文2
关键词:吴文化;特色幼儿园课堂;构建建议
一、吴文化的内涵
吴文化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才智艺术型”的地方文化,相比其他的文化,其特征突出表现为秀慧、细腻、柔和、智巧、素雅,不仅有精良的手工艺,而且有独树新帜的戏曲,还有蕴含诗情画意的古典园林,更是有优美动人的吴歌。可以说,吴文化是苏州历展的见证,是其发展的精髓所在。
二、利用吴文化构建特色幼儿园课堂的必要性
之所以说利用吴文化构建特色的幼儿园课堂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现阶段,幼儿园的教育存在形式化和模式化的现象,也就是说,部分地区的幼儿园教育教学都是以教授幼儿基础的知识为主,主要的目的是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整个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幼儿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不高,而将吴文化纳入其中,能够有效地缓解和解决幼儿课堂枯燥无味的现象。
第二,现阶段,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倡导幼师对幼儿传授一定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而吴文化无疑是幼师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所以,利用吴文化打造特色的幼儿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
第三,吴文化是苏州历展的精髓,而幼儿又是弘扬吴文化的重要继承人,在其接触事物,认识事物的最开始就向其渗透吴文化,无疑是能够为其今后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幼儿时期,幼儿的时间又比较充裕,幼师充分地利用此段时间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认识更多的吴文化,掌握更多的吴文化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了。
三、利用吴文化构建特色幼儿园课堂的方法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幼儿阶段利用吴文化构建特色的课堂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就是需要幼师重点研究的内容了。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就如何利用吴文化构建特色的幼儿园课堂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通过情境创设来让幼儿切身感受到吴文化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通过大量的文字讲述来让幼儿认识吴文化,记忆吴文化是不可能的,而通过情境的创设来让幼儿感受吴文化就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幼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一个博物馆之行活动,当带领学生参观了苏州博物馆、苏州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博物馆之后,幼儿园就很容易知道什么是文物,什么是珍品了。在此活动之后,幼师就可以组织学幼儿在班级中开展“小小博物馆”的主题活动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吴文化,这时候就需要在幼儿家长的帮助下在班级中存放更多的有关吴文化的资料。例如,苏绣精品的照片、作品的名称、所用材料以及苏绣针法等,幼师可以组织幼儿们为其他幼儿讲解自己带来资料的内容来帮助其进一步地理解吴文化,同时,也能够让幼儿在日常活动和游戏中更好地认识吴文化。
2.开展活动,让幼儿在参与中感受吴文化
可以说,桥文化也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也成为幼师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此时,幼师就可以在班级中的阅读角中设计一个新的板块,那就是写一个大大的汉字“桥”,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沿着苏州水系寻找桥,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很快就能够找到望门桥、忠信桥、望星桥、寿星桥、吴王桥、官太尉桥、雪糕桥等星罗棋布、古色古香的桥,此后,幼师可以为幼儿们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搜集自己喜欢的桥的相关资料和照片,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对它的理解讲述出来,这样一来,阅读角里很快就有了各式各忧诺淖柿希通过幼儿用自己语言的讲解,也能够让更多的小朋友对不同的桥有不同的认识,同时,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有所提高。
3.通过影片来让幼儿感受更多的吴文化
饮食文化同样也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幼师就可以为幼儿播放《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美食家》这样的影片或者是精彩的片段,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吴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吴文化是我们苏州发展的精髓所在,是值得我们骄傲的,需要尊重和继承弘扬的重要精神财富,幼儿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的未来,对其讲述更多的吴文化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要想让更多的幼儿在吴文化的熏陶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就需要我们能够为其打造具有吴文化特色的幼儿园课堂。因此,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重任,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研究更好的、更适合幼儿发展的方案和方法。
幼师值周总结范文3
【论文摘要】 心理学是幼师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之一,学好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幼儿感知觉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遵循这些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才能对幼儿感知觉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心理学是幼师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之一,幼师心理学教学目标主要是要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与未来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如心理活动主要规律,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矛盾,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心理因素等;要使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幼师心理学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教师人文意识的培养,心理学教学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导未来的幼儿教师教好书、上好课,还应该注重他们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之更多地关心爱护学前儿童的成长,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由于幼师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深奥难懂,讲解枯燥乏味;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却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指导性。幼师心理学教学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而不是培养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保证教学目的的师范性上来。对于刚刚步入幼师校门的初中毕业生来说,基本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和陌生的。他们的认知及个性发展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抱着好奇的心态学习心理学,总想自觉不自觉地把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对于这些十五六岁的青年学生,如果不加以引导,就有可能造成他们内心体验的误差,或自卑,或自傲或是不系统,或是自我矛盾。可见幼师心理学的教学任务还应包括引导学生们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
1 优化课程结构,让学生迅速融入教学过程
作为幼师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心理学,应做到从一般规律到特殊规律的纵向有序及同层次学科的横向结合和有机联系。要以快速高效地提高幼师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素养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材结构。教材的结构是幼师学生形成心理学认知结构的依据,教材的结构与现实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越接近,就越易使幼师学生将所学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比如紧密结合学前教育学、教材教法、幼儿园管理、幼儿游戏以及心理测量、幼教科学研究等学科,丰富充实幼师心理学的内容,真正能用科学理论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尽可能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融入到教学中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活思维,紧紧跟随科学时展的潮流,及时触摸心理学领域研究发展的前沿,使学生能领悟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和价值。转变封闭式的教育观念,转变“重知轻能、重专轻宽、重智轻德”观念。要以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活动为主线,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适合幼师教育的心理学的教材结构。这可以使学生形成完善的心理学认知结构。最主要的是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幼师心理学的积极性为目标,合理组织教材内容。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幼师学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设计课程结构时,要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纳入教学工作的日程中,针对幼师学生年龄小、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开展相关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学生自我修养以及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为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教育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
从幼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幼儿心理学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幼师心理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到幼儿园多看、多听、多想、多用,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帮助学生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即调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调查问题有哪些,调查步骤如何,结果如何分析等等,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不仅掌握了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还懂得了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提升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对幼儿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了解。遵循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行为样本,进行客观测量和标准化测量。让学生从幼儿的活动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量,也能根据一定的测试目的和要求设置和编制出简单的心理测试量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邀请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成绩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学生介绍经验与成就,跟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取得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这种亲临现场、亲临其境、亲临教师的实践的教学方法,不仅提供了心理学中“教”与“学”背景知识的融合,而且锻炼了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了心理学教学的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培养了学生初步应用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和方法来设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从而巩固、理解、运用和消化已学过的心理学理论知识。
3 坚持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向学生讲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幼师心理学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以大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独立地去获取知识,而不是向他们灌输知识。同学们解决不了的难点,教师再给以重点讲解。在教学中要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借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以便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有效地做好知识的传递工作,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增设可操作性知识,如心理实验、心理测量等内容。在心理学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实验的内容,使心理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通过心理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记忆,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认知过程内容时,以往过于注重心理现象规律的介绍,导致学生只记住了规律的文字描述,却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引入心理实验后,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操作实验加强理解,实验结束后还要及时讨论总结这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利用。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还要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课程学术报告,介绍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前沿和最新成果。以报告为契机丰富课程学习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吸引学生参加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4 充分利用课外知识,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心理现象虽然复杂多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它终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心理学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数心理现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许多心理现象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它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学习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后不断观察周围和反思自我,举一反三,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主动性,能学有所用。典型案例中心理现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典型性,它是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是观察不到的;同时又能科学的解释心理学中最为基本的心理规律和现象。古今中外这样的典型案例很多,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和间接知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文学作品是一种间接知识,是经过艺术加工或虚构的“间接知识”,经过选择,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近似的“典型案例”。在心理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及其行为表现进行心理现象分析,具有特殊的效果。引导学习者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或同伴曾遇到的心理体验或困惑作为心理学教学资料,充分提取过去的认知经验,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和理论进行讨论和分析。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学习问题、感情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我意识偏差等问题都能成为学生感兴趣的重要话题,这不仅对学好心理学有帮助,同时对学习者本身心理健康成长起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怎样帮助学生解决由生理上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困扰,以及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理应成为我们心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5 改革考试模式,让学生心理学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改革考试形式,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方法:闭卷、部分开卷部分闭卷、开卷、论文、口试、实验、研究报告等。选择何种考核方式应根据课程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和应用程度来确定。幼师心理学对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可采取部分开卷部分闭卷的方式考核。对于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采取部分闭卷考试,而对于要求学生实际应用的部分采取开卷考试。考试内容要体现教学内容的整体化,既要注重学科内部的整合,也要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注重试题与生活,与学生实际的联系;注重基础知识应用的测试。成绩的评定方式决定了教与学的取向,在对成绩评定方式改革时应以注重基础、注重能力、注重创新为指导,合理确定动态评分原则。要改变过去那种一门课程的成绩由一次考试决定的做法,强调过程考核。过程考核要细化成几个模块:课程参与情况+课堂互动+平时测验+实验(践)情况课后作业,每一模块有一定的权重,系统规划几个模块的评价体系。考核模式的改革是幼师心理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优化的幼师公共心理学成绩考核模式,应确立科学的成绩考核目标体系,建立多种考核方式相互补充的机制,建立系统的成绩考核的管理规范。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幼师心理学教学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正如巴班斯基所说:“现代课堂教学的鲜明特色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乃是有意识地选择某一课题的主要教学方法,所选的方法要能很好地解决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中的任务。”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心理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人生境界。另外,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应用学科、基础学科,既具有自然科学的严格性、谨慎性、实验性,又具有人文科学的社会性、灵活性和生动性。因此,教师要在工作之余,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扩充知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姜言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考试周刊》,2011年第80期.
幼师值周总结范文4
【论文摘要】 心理学是幼师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之一,学好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幼儿感知觉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遵循这些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才能对幼儿感知觉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心理学是幼师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之一,幼师心理学教学目标主要是要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与未来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如心理活动主要规律,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矛盾,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心理因素等;要使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幼师心理学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教师人文意识的培养,心理学教学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导未来的幼儿教师教好书、上好课,还应该注重他们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之更多地关心爱护学前儿童的成长,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由于幼师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深奥难懂,讲解枯燥乏味;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却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指导性。幼师心理学教学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而不是培养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保证教学目的的师范性上来。对于刚刚步入幼师校门的初中毕业生来说,基本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和陌生的。他们的认知及个性发展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抱着好奇的心态学习心理学,总想自觉不自觉地把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对于这些十五六岁的青年学生,如果不加以引导,就有可能造成他们内心体验的误差,或自卑,或自傲或是不系统,或是自我矛盾。可见幼师心理学的教学任务还应包括引导学生们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
1 优化课程结构,让学生迅速融入教学过程
作为幼师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心理学,应做到从一般规律到特殊规律的纵向有序及同层次学科的横向结合和有机联系。要以快速高效地提高幼师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素养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材结构。教材的结构是幼师学生形成心理学认知结构的依据,教材的结构与现实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越接近,就越易使幼师学生将所学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比如紧密结合学前教育学、教材教法、幼儿园管理、幼儿游戏以及心理测量、幼教科学研究等学科,丰富充实幼师心理学的内容,真正能用科学理论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尽可能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融入到教学中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活思维,紧紧跟随科学时展的潮流,及时触摸心理学领域研究发展的前沿,使学生能领悟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和价值。转变封闭式的教育观念,转变“重知轻能、重专轻宽、重智轻德”观念。要以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活动为主线,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适合幼师教育的心理学的教材结构。这可以使学生形成完善的心理学认知结构。最主要的是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幼师心理学的积极性为目标,合理组织教材内容。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幼师学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设计课程结构时,要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纳入教学工作的日程中,针对幼师学生年龄小、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开展相关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学生自我修养以及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为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教育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
从幼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幼儿心理学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幼师心理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到幼儿园多看、多听、多想、多用,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帮助学生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即调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调查问题有哪些,调查步骤如何,结果如何分析等等,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不仅掌握了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还懂得了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提升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对幼儿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了解。遵循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行为样本,进行客观测量和标准化测量。让学生从幼儿的活动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量,也能根据一定的测试目的和要求设置和编制出简单的心理测试量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邀请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成绩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学生介绍经验与成就,跟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取得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这种亲临现场、亲临其境、亲临教师的实践的教学方法,不仅提供了心理学中“教”与“学”背景知识的融合,而且锻炼了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了心理学教学的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培养了学生初步应用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和方法来设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从而巩固、理解、运用和消化已学过的心理学理论知识。
3 坚持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向学生讲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幼师心理学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以大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独立地去获取知识,而不是向他们灌输知识。同学们解决不了的难点,教师再给以重点讲解。在教学中要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借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以便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有效地做好知识的传递工作,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增设可操作性知识,如心理实验、心理测量等内容。在心理学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实验的内容,使心理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通过心理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记忆,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认知过程内容时,以往过于注重心理现象规律的介绍,导致学生只记住了规律的文字描述,却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引入心理实验后,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操作实验加强理解,实验结束后还要及时讨论总结这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利用。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还要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课程学术报告,介绍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前沿和最新成果。以报告为契机丰富课程学习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吸引学生参加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4 充分利用课外知识,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心理现象虽然复杂多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它终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心理学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数心理现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许多心理现象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它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学习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后不断观察周围和反思自我,举一反三,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主动性,能学有所用。典型案例中心理现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典型性,它是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是观察不到的;同时又能科学的解释心理学中最为基本的心理规律和现象。古今中外这样的典型案例很多,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和间接知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文学作品是一种间接知识,是经过艺术加工或虚构的“间接知识”,经过选择,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近似的“典型案例”。在心理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及其行为表现进行心理现象分析,具有特殊的效果。引导学习者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或同伴曾遇到的心理体验或困惑作为心理学教学资料,充分提取过去的认知经验,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和理论进行讨论和分析。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学习问题、感情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我意识偏差等问题都能成为学生感兴趣的重要话题,这不仅对学好心理学有帮助,同时对学习者本身心理健康成长起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怎样帮助学生解决由生理上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困扰,以及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理应成为我们心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幼师值周总结范文5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对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经过几年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在师德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难。当前,探索与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富有时代特色的幼师师德建设实践模式,已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下面是我们在师德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和成绩,也有相应的反思与解决不了的难题,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
所谓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价值取向下的工作作风和教师思想素质,具体表现包括对国内外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从事的幼教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本班组教师与同事的团结和协作、对幼儿及家长的尊重和家庭教育指导、对幼教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终身学习的职业追求和自律以及对国内外幼教理论的吸纳与借鉴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它是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的关键所在。以下就是我园在师德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国家的教育法规与方针政策作为指导师德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辅以我园有针对性的各种手段提升教师的职业形象和服务意识。
1、近年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把师德建设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并在依法治校、依法办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教师学法懂法的工作安排,不仅要求教师学法,更重要的开展了校长(园长)的法律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校长的法律意识和政策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运用到了教师培训和常规工作中。在每学期的培训中分别组织教师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劳动法》(新)、《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十七大报告”中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使全园教师更清醒的认识到国家对教育特别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提高了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自信心,并理解《教师法》提出的教师应承担的六条义务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园本培训制定了我园教师的行为规范,从树立教师的职业形象入手,细化了从教师语言、着装、仪容到教师行为的行为规范,通过每学期有计划的培训学习提高了教师们履行师德的自觉性。
2、改善传统行政管理的人文环境,通过学习了解幼教发展信息、教育新观念,把每学期的师资培训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传统的行政管理多是停留在检查监督、批评教育的层面,而幼儿园的教师每天必须用一个孩子的心态和视觉和学龄前儿童相处,如果教师每天处在单调和严管的氛围里势必没有“阳光心情”来照顾孩子或者只在领导面前充样子,因此我们首先从尊重教师入手,无论是检查工作还是听评教育活动及各种例会全部改变了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坚持把“微笑”送给每一个教职员工,挖掘教师的闪光点,以表扬鼓励在先,当出现做的不到位的问题时,用婉转的方式告诉老师,并帮助其找到恰当的工作方法,尤其是在例会中,坚持正面表扬和鼓励,把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来举例,不点名批评某个同志。其次,利用幼教专业刊物和教育专家讲座把国家幼教改革信息和国内外的教育观念通过园本培训的方式及时传达给教师们,使教师尽快从中吸取好的方法和经验用于教育活动中。另外及时发现教师的情绪变化,在生活、工作中关注教师的实际困难,尽其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教育教师不要把个人、家庭中的烦恼带到工作中来,更不能把怨气传达给幼儿。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教师们每天的心情是开心愉快的,和孩子及家长的相处和工作配合也就得心应手了,使教师们整体的师德状况有了很大的提高。
3、全面、准确的分析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和所面临的社会竞争的实际状况以及自身的优劣势进行教学研讨,让教师们增强“园荣我荣,园衰我耻”的忧患意识,把提高师德修养和服务水平摆到当前刻不容缓的位置上,行政管理人员从自身做起,为教师提供榜样和示范作用。
二、通过完善各种工作制度与运用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把提高教育水平作为师德建设的关键步骤。
1、补充完善各种工作制度与每月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和修改师德考核标准与幼儿园教师工作实际相结合。建立符合园所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对于师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我园分别在XX年6月与XX年3月两次补充修订了各种工作制度和各岗位职责,在XX年的基础上修订了教师每月量化考核标准,补充了特色教学的量化考核和后勤人员的量化考核标准,教师对每日的工作流程更加清楚明了,对教师行为有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标准,并且每月对全体教师和家长公示量化考核的分值,对违反师德的教职员工从园所领导到工会主席进行多次谈心教育,并拿出统一的行政处理意见,但是多数以调整心态和情绪入手,同时反思管理中是否存在问题,让教职员工心服口服。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园再没有出现过家长反映教师师德和教师服务的问题,在每学期不少于三次的家长反馈问卷中,教师工作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我园的社会声誉呈现大幅提高。
2、加强师德建设的档案管理与文字记录,把师德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XX年7月我园为每位教师建立了师德档案(包括聘任教师),在师德档案里教师的每月实际工作和家长反馈成为其中重要内容,并把其作为每年的师德考核层次的必要参照,而在评选师德先进、标兵和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模范时必须以师德考核优秀作为评选推荐依据。同时在教师职称评定与工资晋升时也要把师德放在首要位置上,防止教师重业务,轻政治;重能力轻品德的倾向。
3、提高和改善聘任教师的工资水平与福利待遇。我园现有聘任教师8名,几年来,由于园所环境的改善、设备投资等造成资金有限,所以聘任教师的工资水平较低,虽然在使用、培训和休假等福利待遇上享受与在职教师同等地位,但是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一直是我园的最大问题和矛盾。从XX年开始我们修订提高了聘任教师的工资分配制度,并且给部分教师签订了三年期限的合同,按照新《劳动法》要求实行了养老保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教师队伍,促进了师德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三、完成从他律向自律的转换与提升是师德建设的根本。
1、心理疏导,缓解工作压力,调整工作情绪。幼儿教师在新时期的幼教发展工作中,背负了来源于社会、家长较大的工作责任和压力,每天从事着琐碎的卫生保健和教学工作,很多教师的身体和心理存在情绪问题。为了帮助教师缓解压力,我们给教师刻录教育、心理名家讲座,如全国着名企业营销策划培训师郭天祥的《创造积极的工作心态》、国家心理咨询师《如何调整紧张情绪》、国家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激情与思想》、北京礼仪学院礼仪教师的礼仪培训等等,通过讲师们把诙谐幽默的讲课风格结合当代现实案例分析讲解及心理指导,让老师们紧张烦闷的心情得到了释放,同时对教师思想产生了较大的触动,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辅助了师德建设的工作成效。
2、运用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加强教师换位思考、反思教育行为的能力,运用各种手段自我修正师德意识,提升教师人格魅力。我园在职教师长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育现如今的孩子,其教育方法显然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与发展,所以提高师德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手段和方法,加强家庭教育的沟通与联系,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和配合教师工作的意识。因此,我们每周都在例会上总结上一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师困惑,不针对教师的对错,只是运用新理念分析我们教育措施和方法是否恰当,并提出“如果是我的孩子怎么办?”“如果我是家长怎么想?”,引导教师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习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如果老师出现过错,管理人员首先站在教师的角度帮其分析当时的心态和想法,在理解其工作的角度从情绪上感化教师,使其真正意识自己的不当行为给幼儿园集体带来的声誉影响。其次采取家长委员会、家长培训、家长展示会帮助家长了解教师工作的内容,理解教师工作的压力和难度,让家长和老师之间缩小距离。通过这些做法,我园的家长充分了解了教师工作的辛苦,提升了家长的教育水平,同时展现了教师风采,增加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机会,教师在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理解与信任,增强了荣誉和成就感,教师在自信中和孩子共同成长,达到了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也促进了教师的师德水平提高。
通过开展以上丰富多彩有实效的师德教育活动,我园的师德建设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在年终工作总结和成果展示上,大力表彰家长满意度高,教育工作成绩优秀,教师为人师表的事迹,树立了我园教师师德的典型形象,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改变了我园过去的园风。但是我们也意识到,我园依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困难和矛盾,下面是我们师德建设中的对策反思。
四、反思师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反思
1、教师的社会地位与时展,提高教师包括聘任教师的合法地位与工资待遇与国家政策、社会压力的矛盾。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他们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挚爱与追求,表现为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的强弱。当社会以物质的精神的形态充分肯定教师劳动的作用,确立该职业在社会各行业中的优越地位时,才会激发和保护他们的敬业、乐业和精业精神,以国家和社会的标准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认同和遵守该职业所要求具备的职业道德。因此,国家和社会为教师所创造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各行业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现实状况,是制约幼师师德水平整体提高的决定因素。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提高教师包括幼儿园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方面作了巨大努力,在职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幼师师德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也在客观上确立了幼师在社会上所处地位的宏观标准。但在我国经济还不具备发达国家水平的国情制约下,幼师职业远远没有达到“受人羡慕和尊敬”。师范院校幼师专业难于招到高质量的新生的窘况,为数不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或改行或弃教从商,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此问题。在理论上,幼儿园教师担负着教育奠基的基础工作,尤其是3—6岁孩子的个性成长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幼儿园里形成的,而在实际中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尚未受到全社会的羡慕和尊敬,这种反差,是影响提高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激励广大幼师敬业、乐业、精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更不要说在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同工不同酬的聘任教师了。所以,切实落实《教师法》、新《劳动法》,大力提高幼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动员全社会尊师重教,是幼师师德建设的首要环节。
2、深入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机制考核与在编教师没有“出口”的矛盾。
如果说由政府和社会行为构成的教师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造就了幼师师德状况宏观环境的话,教育内部的人事、分配、考核、奖惩等制度所营造出的教师工作环境、教师与国家、教师与幼儿园,师幼之间、教师劳动与报酬的现实关系,则是教师师德规范能否维系和发挥作用的直接因素。法律的实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而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维持的。这就告诉我们,师德建设不仅应当大力营造遵守师德为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更要深化教育改革,健全适应改革开放条件下当代中国实际的教育部门人事、考核、分配、奖惩制度,形成对幼师行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目前幼师师德建设乃至整个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工作中最大的难点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教育队伍中的一部分人职业道德水平滑坡,行为失范,除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部分人放松了对自己的修养和要求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教育内部承袭多年的人事、分配、评价、奖惩制度,缺乏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客观上提供了不良现象继续存在的土壤。因此,师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当选在深化教育改革,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各项制度上。
幼师值周总结范文6
幼师学生的数学素养高低关系到我国幼儿未来的发展,因此数学课程一直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文化课,以前数学课程都是开设两年,4节/周,从2010年起,学校考虑到学生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同时结合目前高职高专教学模式“2+2+1”模式和“2+1”模式的改变,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减少了一年,学校只能采取减少文化课程课时量的办法,如数学课程缩减到只开设1年,2节/周,课时少,任务重,加剧了学生学习压力,使幼师数学教学更加困难,各种矛盾更加突出。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十几年幼师数学教学工作经验,曾经尝试过几种教学方式的改革,目前认为团队学习在幼师数学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团队学习
1.团队学习定义团队学习是个体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整合和升华,学习的主体是团队或群体,指多名团队成员通过分工协作,为实现某个特定学习目标的群体性的学习活动。
2.团队学习的必要性(1)时代的需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当今社会,合作关系成为工作中人际关系的主体,以前以个体为单位的工作方式逐渐被工作团队所取代,工作方式的改变,也对个体在新时代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都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非采用团队式的,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团队合作的学习和经验,导致毕业后不能很快地融入社会,给她们带来一定的生存压力和困难,限制了她们发展空间。(2)生源素质问题。现今的大学生都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情感和合作精神欠缺,应变能力差,大部分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合作,吸取他人之长处,张扬自己的个性和长处,提高自己的素养,潜在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挖掘。(3)在现有教育模式下,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而教师的增加幅度没有跟上,现有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个学生都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团队合作学习能很好地弥补这个不足。
三、团队学习具体实施过程
1.组建学习团队合理的团队规模和人员结构对团队学习的顺利开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组建团队的基本原则是能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能力并减少团队的内耗,因此,团队规模一般在4-6人为宜,成员过多,个别成员就会偷懒,不积极参与其中,容易导致“搭便车”现象,不利于每一位成员的发展,团队管理也更加耗时耗力,但若成员过少也不适合开展团队学习,因为成员要承担太多任务,压力大,导致学习目标难以实现,久而久之成员之间产生怨气,大家互相推诿,不利于建立团队的凝聚力。另外,在团队人员的选择与搭配上应本着有利于沟通交流及情感培养的原则,成员之间最好在学习能力、性格、交际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互异性。要使团队能很好地运转,充分发挥团队绩效潜能,团队需要各种技能的人。比如需要数学学习基础好的同学、需要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同学、需要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强的同学、需要总结能力及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为此,开学初,一般都会花1-2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摸底工作,与班主任、学生干部一起把全班学生按需要分成几大类,比如数学基础较好的、善于思考的、热爱学习的、性格活跃的、性格内向的、交际能力强的、具备领导力的、喜好表现的等等。然后学生在教师及班主任的协调引导下根据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好坏程度半自由地组合团队,组队过程一定要遵守以上所说的原则,避免同一个团队同类人员过于集中或者缺少某一类人员。团队内互异,有利于团队成员间互助合作开展工作,促进每一个成员在认知、情感、社会交际、个性等方面的提高。团队间相似,能使各团队在大致公平的前提下进行公平竞争。
2.团队相关知识的学习组建好团队之后,要让团队能够有效运转,有必要对所有学生进行团队相关知识培训,要学生清楚地明白团队学习跟以往的传统学习不一样,传统的学习是以个人为主,个人成绩与他人无关,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任由自己发展,但是团队学习要求个人荣誉与团体荣誉紧密结合,个人命运与团队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团队成员要建立共同的学习目标,这是构成学习团队的基本条件,也是团队运转的关键所在。共同的目标让成员和团队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习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大家之间荣辱与共、相互依赖的关系,团队是自己成长、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为了完成目标,成员之间要认可彼此的优势,包容彼此的缺点,不能互相埋怨,听从团队领导的安排,遵守团队的纪律,总之团队成员要心朝着同一个方向,劲往一处使,促进团队凝聚力积极发展。为避免拖后腿、让团队接受,每一位成员都要积极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主动合作,让团队获得协同效益。
3.团队领导的培训一个好的学习团队永远缺少不了一个好的领导,团队领导负责整个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团队的冲突与沟通,团队的矛盾、问题的解决等等,带领团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选择合适的团队领导至关重要,一般选择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强、有威信、知人善用、有能力解决团队矛盾、会充分利用团队资源带领大家实现学习目标的人作为团队领导,一般由团队自己推选,并得到教师的认可方可上任。同时,教师要定时地给团队领导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4.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所有的教学离不开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控、管理等各种功能。团队学习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评价体系有了颠覆性的变化,以前的评价几乎都是对学生个体进行结果性的评价,但在团队学习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个体评价外,更主要的是对整个团队及团队之间的评价。因此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非常重要,教师对团队学习的效果应制订明确的评价标准,实施团队学习前让每一位学生清楚地知道教师是如何评估团队和个体努力的。研究表明现实情况中有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对团队的合作成果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对个体与团队合作过程的评价。学生的个体努力、个人进步往往得不到肯定,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实施团队学习过程中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共存的方式,经常使用的是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自身评价相结合。当出现与教师评价出入很大时,学生个人或团队可以向教师提出质疑。5.团队学习实施阶段数学内容繁多,并不是每一个内容都需要进行团队学习,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团队学习是教师重要的工作之一。
第一,在新授课中,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预习内容就可以进行团队学习,比如进行等比数列新课内容讲授前,让团队完成以下问题:假设一张报纸可以无限次地折,那么大约需要折多少次其高度可以超过5cm?折多少次就可以超过我校教学楼高度?要超过珠穆朗玛峰高度需要折多少次就可以了呢?共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关键之后,团队领导就布置任务,A负责折报纸,B协助A,C负责想办法测量教学楼高度,D负责计算,E负责整理结果,F负责汇报等等,大家分工明确,有事可做,在协作互助中最终解决问题,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学到了知识。课中,还可以让团队一起讨论问题:有两种选择,其一,每天给你20万;
其二,第一天给1分,第二天给2分,第三天给4分,第四天8分……总之后一天的金额是前一天的两倍。按一个月30天计算,聪明的你会选择哪一种呢?请通过计算说明你的选择。由于学生课前进行了探索折报纸的问题,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让学生再次进行团队学习讨论就能很快地解决问题。学生在快乐的团队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等比数列这一个内容的学习。第二,在习题课中,以往都是教师布置许多题目,学生苦练题海。很多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习题课对她们来讲是最难熬的,通常是不能完成任务,或者照抄同学应付了事,有的甚至是不愿做、不敢做,自暴自弃,学生厌烦,教师也苦恼,团队学习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简单的题目,碰到困难的题目团队互相讨论,同时大家之间互相纠错,基础好的成员帮助困难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还可以让学生针对每一个内容自己设计题目,然后组内、组间互相交换题目进行练习,这样做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思维,增强了困难生学习的信心,也真正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第三,在复习课中。复习课是每一章节讲授结束之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以往的复习课都是教师总结,学生照抄,死记硬背,被动地接受,学生兴趣不高,也没能形成自己知识网络,记忆不深刻,收获不大。进行团队学习后要求学生自己分工,完善各知识点、细化各知识网络、总结本章节重难点、找出难题、重点题的解法、找出易错题,归纳总结,形成本团队的复习成果,最后在课堂上由各团队汇报成果,团队之间互相补充,教师适时点拨,依靠集体力量共同完成了复习任务。通过这种复习方式,学生能自主地建构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效果很理想。
第四,在研究性学习课中。因为研究性课题需要学生花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综合能力才可以完成,鉴于此,一般每个学期开展两次左右,而且是在一些具备探索、富有意义的内容下才进行开展的,比如学完数列或者概率的内容后,让学生进行研究数列或者概率在生活中的运用等等都是很好的研究性课题。或者也可以在期中、期末让团队提出课题,全班学生再一起讨论选哪个课题来进行研究。总之,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课,教师始终要关注团队的发展情况,比如学生的参与热情度、个人的成长、团队的成长等等。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