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器人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器人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1
摘 要:提出通过立足于教师实际项目构建的产品原型为起点,组织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完成从产品开发到维护的各个阶段,结合市场服务的产学机制,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产品原型;市场服务的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113014),地方高校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09006);重庆理工大学校级项目(2009006),结合工程认证,创建新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范伟,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与物联网;黄贤英,女,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徐世军,男,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技术。
1 现实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有个普遍现象,即那些从一、二年级就进入机器人实验室或者创新实验室学习的学生,都可以在毕业时做到轻松就业,并且就业质量高;同时我们也发现毕业生在企业里实习的阶段,是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迅速提升的阶段。结合教学分析动手能力差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实际案例分析。学生难以将所学的大量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大量平淡枯燥的代码迅速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疲于应付,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 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尤其是应用的连贯性)不强,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零零散散,完成的实践性任务都是小的程序段,从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清楚所学知识如何运用,忽视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 实践课程的考核不够科学,实验素材脱离实际应用环境。
在教学上不容乐观,而另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老师们为企业开发的软件和产品(横向项目)在教学上只是改成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小的题目,以产促学和以学促产均存在巨大的落差。
既然老师为目前企业和市场能提供IT服务和产品,未来学生也要求能为企业和市场开发产品,我们何
不通过直接引入市场服务的机制,沉淀和完善现有的产品,积极转换产品原型为教学资源,让学生提前进入基于“产品”的学习,结合“产品”的推广,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基于产品的服务市场的实践机会,全面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也为老师完善了产品,有利于下一次的横向项目的竞争和教学资源的优化。
2 改革思路
产品原型是改革思路的核心,采用老师服务企业的产品,原因是基本质量有保证,又满足目前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这样的起点,当被抽象为产品原型和解决方案时,能被市场其他企业认同,有进一步推广的可能。
这样的产品原型转化为教学资源,无疑能把老师、市场、学生有机联系起来,当每一次被市场化的时候,就是一次教、学、研的良性循环。
通过针对计算机专业同学的创新试点,我们认为创新模式至少应该包括:
1) 整合现有的师资队伍已经开发的产品项目,参考IT培训机构的做法,完成多个“产品线”的教学案例的开发,开放教学资源的建设,鼓励学生参与提问和问题的解答,鼓励学生参与资源建设,用学生的视野补充和完善产品原型的教学。
2) 打破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的情况,从大三学生中选择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老师重点培训后,鼓励低年级同学参加,让学生带学生,形成学习型团队,熟悉“产品”使用的开发语言、工具和环境,按要求逐步提升,保证四年下来让学生熟练掌握1~2种流行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完成对“产品原型”修改,拓宽实际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3) 用市场的手段推动教学,将目前的产品原型提供和展示出来,专人负责低成本或者免费提供给中小企业使用,对于成为用户的企业,进一步开发其需求,提供后续相应的低成本“定制”开发服务,在老师指导下主要由学生团队完成。
4) 模拟IT公司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充满成长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学生拥有自豪感和成就感是团队和教学有力的推进器。
2009年以来,我们不断梳理现行的项目产品,同时也通过综合课程设计,让同学完成作业到作品,作品
到产品,产品到商品的市场转换过程,从一个产品到多个产品,始终坚持面向市场,服务企业的思想,在专业多个方向下完成多个产品原型的改造[1]。与此同时,加强基于产品线的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在教学上,注意相应的阶梯,一开始树立学生的产品意识,让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一开始就能结合实际的产品,从感性到理性,深入学习,完成对产品的开发过程,检验了各个专业知识点,具备了一定的开发体验,同时对IT公司的运作及产品研发流程包括项目管理有一定的经验。
3 具体措施
3.1 在专业方向上充实产品原型
以老师开发的产品为基础,在计算机专业方向上完善和充实作品原型或产品原型。如表1所示,要求学生掌握和逐步完成产品开发。
表1 方向、产品原型对应情况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不断将市场服务的产品放进来,也可以将市场上流行的软件通过学生,以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过程逐步完善,创造性的让同学完成作业到作品,作品到产品,产品到商品的市场转换过程,沉淀为原型和教学资源。
比如,我们在XX单位财务监管平台(WEB)项目中,教师将项目分层分块,具体分解为财务预算模块、网银展示模块、报销管控模块等,从技术上分为了二层开发模式、三层架构、以及Webservice,AJAX技术等,并将每个模块中的功能分为具体的功能小模块,可以以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完成和学习,并在学习之后可以完成相近的其他的模块。
3.2 以市场服务为动力
无论什么样的改革,市场都是持久和创新的保证。产品原型或作品原型仅仅是目前服务的起点。IT技术的日新月异,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教学资源的与时俱进,都必须采用市场推动的机制。通过积极将
产品原型与市场对接,无论是通过校企合作,同学或老师的宣传,无论是免费提供或是低成本服务社会企业,目的都是让老师――企业――学生联系起来,企业使用了产品,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习机会,未来就可以服务其进一步的需求,也提供了一个行业应用的窗口,也进一步得到新项目的机会,同学得到了多层次的实践机会和开发锻炼,也促进了沟通能力、研究能力、服务能力上提前与产业接触,学习就是服务社会,就是服务企业、服务市场。
对于产品的企业用户,采用了对应的服务模式,刚入门的学生负责基础的培训,到企业去体验;较高层次的学生对应企业的问题解答,更高层次的学生们完成需求的采集分析,与老师完成可行性报告等等内容,进一步可以完成代码编写,产品设计完成、测试检验和培训等工作[2]。
比如,上述的XX单位财务监管平台(WEB),实际开发周期近一年,分别有四个年级的多达12名同学进入开发团队,项目初期由高年级的同学进入进行
开发,中年级的同学完成相近的模块以及测试工作,大一的同学帮助完成文档、培训手册;在项目过程中,初步培养了2~3名初级的项目主管,4~5名代码级程序员,3~4名按软件工程要求的文档编写人员。同时根据XX单位的应用实际要求,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技术公关,在系统采用目前市场上较新的技术,提高了团队整体的技术水平。
3.3 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师要积极转变成为双师型的教师,在教师团队中逐步过渡为能面对市场挑战的工程师,能带领学生学习攻关的教练。有了产品原型基础和市场服务的起点,不断建立起新型的教师团队,部分教师还可以承担市场分析推广的“先行兵”。
创新模式的建立,将积极促进“双师型”教师的转变,同时也将积极带动老师进一步学习和思考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应用,促进教学科研的全面发展。
在XX单位财务监管平台(WEB)中,项目团队中有一位老师虽然从来没有使用过C#开发工具,但是经过项目近一年的开发时间,已经完全掌握了本开发工具的使用,并熟悉了Vs2010团队开发模式的使用,完全可以指导同学的学习和实际开发。
3.4 促进学习主体的转变
目前大学教学的现状是以教为主,学生被动学习是主流。通过市场服务机制的引入,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学习的目的,老师不是标准的提供者,促进学习角色的重定位。
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教育必须培育人的
自我决定能力,不是首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
当学习方式由“考试模式”进入到“工作学习”阶段,学习的许多模式变得更为重要。大学不再是教会知识的地方,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基于产品原型,学生可以由感性开始,由整体开始,再进入具体的,抽象的学习,符合学习的规律。通过团队的建立,使各个年级的,各个学习阶段的同学可以更主动和自由的方式获取学习的成就感,既是学生又是老师,打破了传统教学按部就班的方式,为不少同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在XX单位财务监管平台(WEB)项目中,学生被分为了相应的财务预算组、网银展示组、报销管控组,由技术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并直接面对XX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工作体验。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完全转换成积极学习、努力工作的“员工”角色,促进了学习主体的转变。
4 结语
计算机应用型培养充分结合市场、产品以及服务的因素,有效结合科研,参考公司培养毕业生的模式,用产品原型转换为实践教学方案,充分利用市场服务为驱动,使得教师和学生角色主动调整,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在我院多个教研项目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实践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上得到了有益的补充,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这些思路的指引下,最终形成充分结合本专业和各自高校的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贤英,刘恒祥,范伟.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0):34.
[2] 范伟,黄贤英. 大学计算机教育中的工程素质培养[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3):163-166.
Reflec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Innovation
FAN Wei, HUANG Xianying, XU Shiju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