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绩评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金业绩评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金业绩评价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1

关键词: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基金公司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103-02

阳光私募基金,是私募基金的一种,是与公募基金相对的,主要是指通过非公开的方式向特定投资者、机构或个人募集资金,按投资方和管理方协商借助信托公司平台发行,经过监管机构备案,资金由银行托管,并定期公示业绩和运作报告的投资于证券市场的金融产品。随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迅猛发展,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作为一种集中资金由专家管理进行投资组合及风险分散的金融投资工具,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内容

目前,国内的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基金的业绩进行度量,包括单位净值及单位累计净值、季度投资组合、收益能力(重点考察绝对收益),以判断作为一个整体,基金的业绩是否能够战胜市场;二是对基金业绩进行分解研究,对公司基本情况、投研团队、投资理念和风格进行分解研究,以判断经理人是否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证券选择能力和时机判断能力;三是从基金业绩持续性特征加以分析,以判断基金的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

此外,一些评级机构应用期望效用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决策是一种复杂的人类行为,实际上是一个心理博弈的过程,这包括对整个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及意志的作用等,由于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认知、对个人心态的把握以及对市场价值的判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理性不完备的状况,往往会产生系统性的或非系统性的认知偏差和选择偏好,反映到投资决策行为上则表现为“比起无法预期的高收益,更倾向于可预见的低收益;愿意放弃一部分预期收益来换取确定性较强的收益”。

二、实例求解及分析:

1.图1为2009年参与1年期评级的私募基金按评级指标由高到低排序后,用净值日期在8月20日及以后的187只基金计算的平均收益率为-8.83%,中值为-8.84%,远小于大盘近-19.82%(调整后)的跌幅和公募股票型基金-16.3%的损失。8月份市场的大幅调整使部分基金回吐了前期涨幅。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70%的基金共有21只(见图2),短期表现评价见图3。

2.统计数据显示,163只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6.6%,中值为23.57%。有74只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占比约为45%;有88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为54%。中期来看,私募基金的表现与大盘相近,但领先股票型公募基金近5个百分点。

3.图2来自买好基金网2010年6月阳光私募基金统计。244只参与1年期评级的私募基金按评级指标由高到低排序后,从左往右依次对应的是近12个月收益率和下行标准差的分布情况。图中显示,产品的近12个月收益率分布在-30%~70%之间,与评级指标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如获得“5星”的翼虎成长的收益率为69.55%,展博1期、新价值2、宏利2期-龙赢、六禾光辉岁月等的收益率均在40%以上,而“1星”的私募皆为负收益;产品的下行标准差分布在0%~9%之间,与评级指标呈负相关关系,“5星”私募的平均下行标准差为2.45%,而“1星”私募的平均下行标准差为7.49%,总体的风险水平与5月份相比有向两端分化的趋势。通过以上两组数据,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关于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估的核心问题,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结论可以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投资人在选择基金时,通过基金业绩评价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有关基金运作情况的信息,可以对基金、基金经理人,进而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比较分析,从而降低投资人“逆向选择”的发生,形成对基金经理人良性的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基金公司也可以根据基金评价机构的正确评价结论,分析实施投资计划是否达到或超过投资目标,和在什么程度上增加了基金净资产的价值,判断基金投资策略在实际市场中的适应能力,总结基金管理成功的经验,促进基金管理公司提高 经营管理水平。监管部门也可以以基金评价机构的正确评价结论作为制定改善监管规则的依据。

现有对基金业绩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价方面,绝大部分研究没有考虑投资风格以及基金规模与基金业绩之间的联系,综合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特点所进行的业绩评价研究较少。 由于我国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起步晚、证券市场本身问题也比较多,从而造成了国内现有研究存在很多不足,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结论及建议

其一,净资产不是基金真实价值的反映,仅是基金投资收益的账面价值,其将来的变现价值受市场随机因素的影响很大;净资产是一种静态指标,而基金的资产价值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其无法反映基金存在的内在风险。以基金净资产为标准进行评价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其二,业绩评价和使用评价结果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正如我国教育领域近年来鼓励多考查学生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要从多方面全方位的去评价一个学生,这样可能会更加公平 。基金市场也是一样,其业绩在于社会和基金业如何全面看待。之所以基金经理承受较大的排名压力,主要是基金管理公司运用短期排名指标来考核基金经理。其实更应该全方位的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来考查基金业绩。

其三,排名或评星是基金业绩的客观定量描述。目前绝大多数基金研究评价机构的排名或评星,基本上是数据的客观定量描述,并没有考虑规模因素,尤其是净值增长率计算及其排名,基本上是计算机自动计算,业务规则和计量依据统一而明确,不能全方位地整体说明基金业绩。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2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时机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6-0060-03

开放式基金作为一种资本市场的投资品种,是金融信托的一种形式,它主要由市场上的许多个人投资者共同出资,并由专业的团队进行理财管理,投资者按比例获得并承担收益和风险。基金管理者从中收取一定的佣金。自2000年中国证监会颁布《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以及2001年9月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以来,截止2007年11月中国基金市场上已创建了323种基金品种(数据来源http://fund.省略/fund/All Fund List.asp),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张。如何通过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如此多的品种中选择业绩优良的基金成了基金业快速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外对开放式基金业绩的评价方法

虽然我国第一支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成立距今只有六年多,但它发展很快,现在是当今金融市场上最流行的金融工具。基金作为个人投资者利益的代表,其业绩自然也备受关注。在现代基金的业绩评估理论体系还未完全建立之前,基金的业绩主要是通过比较构建资产组合的平均收益来体现,但这种方法并未对基金所暴露的风险进行考察。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业绩评估时要考虑风险调整的必要,Markowits(1952)的均值―方差模型把基金收益的标准差作为风险因素考虑进来,该模型可以算出资产组合同等收益下风险最小的集合;Sharp(1966)提出夏普测度,该指标是用资产组合的长期平均超额收益除以这个时期的收益标准差;这种考察方法的变体在而后的基金分析中,十分普及。后来,Treynor(1966)、Jensen(1968)又分别提出了特雷纳测度:用资产组合的超额收益除以系统风险。詹森测度:建立在CAMP测算基础上计算出的资产组合的阿尔法值。这些经风险调整过的业绩评估方法,由于对业绩的普遍的负评价和内部测算等原因,这些方法普及却一度滞后。Fama(1972)提出了分解方法把总超额收益率分解为源于选择、经理人、投资者的收益率,突出了基金评估中收益的差异来源于这几个部分共同的贡献。此外,基金评估机构与股票评估机构、债券评估机构定期给出的机构评分也成为资本市场信用评估方面投资者参考的重要对象。如标准普尔、晨星、理格等都是声名卓著的独立基金评估机构。

我国的基金市场由于建立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目前已有以6大龙头基金公司为首的共三百多个品种。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基金评价体系,于是建立一套公认权威的基金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学者在此方面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贡献:肖奎喜、杨义群(2005)运用参数检验方法对我国42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把握能力进行了分年度检验,结果发现,开放式基金在2003年具有较强的证券选择能力,但不具备市场时机把握能力,在2004年上半年显示出了一定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从总体上表现出负向证券选择能力。郭志、杨春鹏(2005)利用多层递阶方法,得到封闭式时变的选股能力参数和择时能力参数,并比较了使用周数据和月数据分析基金两种能力的不同,他们的结论是基金选股能力波动大,而时机选择能力波动小,并且他们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杜金岷、廖仁英(2006)运用了收益率指标、风险指标、三大单因素整体业绩指数( Jensen 指数、Treynor指数、Sharpe指数) 对我国2002年12月31日之前成立的15只股票型的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表现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总体上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高于市场基准组合的收益率,经风险调整后,开放式基金的业绩也优于市场基准组合,同时,我国的开放式基金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

二、测评方法与数据选择

1.测评方法。在评价与市场基准组合的比较业绩方面,我们主要采用3种在发达资本市场比较盛行的基金业绩评估传统理论:夏普测度、特雷纳测度、詹森测度来对基金在近5年的业绩进行评估。

其评估的基本原理是:

2.数据。我们的研究数据为2002年12月31日之前成立的12只非债券型开放式(相关资料来源于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06)基金的月资产净值收益以及市场基准指数的收益。其中市场基准指数收益本文选择了中国A股市场指数。该评价期为2003年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一共57个月的样本(数据来源于金融界网站省略)。之所有如此选取数据是因为:(1)最早成立的基金的业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我国基金管理的总体水平;(2)基金的数据比较完善,57周的样本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我们考察的精度和信度。样本周期比较长也可以判断基金公司在一个较完整的波动周期中的表现。

三、实证结果

1.三种传统的评价模型得到的结果

通过计算可以看到,以代表的各基金资产组合总风险明显的小于由市场基准指数构成的资产组合,证明资产组合已经被一定程度的分散。同时不管是从全部风险还是市场风险来看,夏普测度、特雷纳测度显示所评估基金的经资产组合总风险和系统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全部好于市场基准组合,其中南方宝元凭着持续出色的业绩在两个指标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如此出色的业绩也说明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基金在两项测度上的排名相差并不远,这项数据对评价基金分散风险的能力给予了肯定,但应该看到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在连续亏损以后,更多的采用了资产注入重组,而不是被下市的现象,A股市场的股票特有风险因此大大的减小,分散风险的能力在一定程度被高估。詹森测度表示实际收益超过期望收益的部分。在这个指标方面,所有的а全部通过自由度为55、置信度为95%((55)=2.005)的显著性检验,詹森测度各а全部大于0,其中最高的华安中国A股达到了4.532的非常规正收益,体现了对基金对市场非预期的好消息的有效捕捉,但这部分超额正收益是由于资产组合较大的暴露在总风险中,以至于其夏普测度和特雷纳测度排名并不优秀。(详细数据见表1)

2.关于特雷纳梅热市场时机选择模型评估结果

四、研究结论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在美国资本市场比较成熟的、比较流行的一些评价体系模型对我国推出历史比较长的12只非债券基金进行评估,本文在内容上有以下创新之处:(1)基金收益数据比较完善,通过对这些创设时间较长的基金进行分析,能够构成一个较合理的分析周期,这一定程度弥补了以前学者在评价基金业绩时样本不足的尴尬;(2)主要集中于非债券基金的研究。目前中国非债券型基金的申购数量和新品种的创设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通过对非债券基金的业绩进行研究,有很强的应用性并且可以排除不同类型基金用一样的评价方法所带来的业绩差异失真。

经过上述测评,基金的业绩尽管受到了规模和赎回方面的影响,这使得我们所用的传统业绩评估所要求的固定均值和固定方差的假设是评价中会出现一些偏差,但并不能妨碍我们在基金评价中得到的最终结果:

1.所评估的基金以传统评价模型得到的结果全部好于市场。可以推测,我国非债券型开放式基金的总体表现已经优于大盘指数基金。

2.多数基金在夏普测度和特雷纳测度所展现出的实力和排名差距并不大,这反映出我们基金通过资产组合的分散化,很大程度规避公司特有风险可能带来的潜在损失,虽然基金这种规避风险的能力有被高估的可能(部分源于大量濒临破产的公司资产重组所致)。

3.所有基金在样本期内都表现出了非常规的超额正收益。这些超额正收益来源于基金在选择股票中所取得的成功:选择了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的证券。

4.至少一半以上的基金并不具备时机选择能力,而另一部分基金是否不具备时机选择能力还有待检验。本研究支持我国非债券型开放式基金的大多数并没有表现出具备时机选择的能力。结果支持肖奎喜、杨义群(2005)、杜金岷、廖仁英(2006)的观点。

尽管本文的研究支持肖奎喜(2005)、杜金岷(2006)的观点,但正如我们前文所述,评估模型在一定假设中提出的,同时在一些方面我们还没有下定论:(1)时机选择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一部分基金不具备时机选择能力还有待检验;(2)我国A股市场在2005年以后进入了一轮大牛市行情,这段样本时间也占去了我们样本总时间的一半,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基金的非常规收益并且忽略了系统风险的重要性,基金能表现出长期的非常规收益么?(3)随着近几年大型的集团化公司陆续上市,以及红筹股回归A股市场,对大盘基准指数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又对我们的研究结果起到了干扰作用。上述几个问题都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更大的样本做检验。

参考文献:

[1]肖奎喜,杨义群.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1).

[2]郭智,杨春鹏.利用时变模型评价基金的证券选择能力和时机选择能力[J].统计与决策2005,(6).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3

关键词:基金;特色;金鹰中小盘;投资组合策略;业绩

中图分类号:F038.1

文献标识码:A

一、基金简介

基金名称:金鹰中小盘精选证券投资基金(162102)

成立日期:2004年5月27日

基金类型:契约型开放式

基金经理:杨绍基

基金管理人: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单位净值(元):1.5013

资产净值(元):6.97

投资范围:采取积极的资产配置策略,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总值的比例为50%到80%,债券投资占基金资产总值的比例为20%到40%,现金占基金资产总值的比例不超过10%。

二、投资组合及策略

(一)基金资产配置。金鹰中小盘基金采取积极的资产配置策略,资产配置特点为偏股型。下面对其在股票和债券上的资金分布分别予以分析。

(二)股票类配置。1.由十大重仓看投资策略。该基金的十大重仓专注于中小盘股票,并且十分注重对行业转换节奏的把握。今年以来,第一季度对去年表现优异的防御型股票进行了减持,重点配置的周期类股票和新能源、新技术类股票表现出色。第二季度该基金调整了原有布局,然而受市场综合因素影响,成绩平平。第三季度,通过重点配置新能源、电力设备、军工、医药等板块,成功扳回一局。虽然基金经理发生变化,但是第四季度其投资思路没有发生大的转变,继续专注于中小盘股。2.由持股行业分布看投资策略。金鹰中小盘的股票配置行业较集中,制造业始终占领着第一高地,每个季度配置比例不断加高。此外该基金在其他行业如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技术业、房地产业都有所涉及,但并非重点。可见金鹰中小盘持股集中度较高,在行业选择上比较有侧重点。制造业受到宏观政策的支持,得益于强劲内需推动,其中各中游行业呈现出稳固回升状态。另外,该基金重点关注的环保新能源业很值得一提,由于世界大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经济转型的驱使,低碳经济成为趋势,其相关产业发展必将有所突破。由此可见该基金对各行业的资金配置及调整对宏观形势的预期都有所反映,贯彻了“自上而下”策略。3.债券类配置。金鹰中小盘的债券类投资全部集中于国债,其他债券品种不予投资,且长期只持有两个种类,对具体品种的选择主要依据对利率、收益率走势的预测和综合因素的考虑,具体数量上会进行相应调整,且幅度较大。这种比较积极的资金调整,主要是在配合其股票市场上的仓位变化和对整个基金组合风险的调节。

三、业绩评价

(一)收益评价,累计净值增长率指的是基金目前净值相对于合同生效时净值的增长率,可以用它来评估基金正式运作至今的业绩表现。金鹰中小盘自成立以来的累计净值增长率为141.03%,总体来说长期收益不错。另外,金鹰中小盘的净值增长率和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都呈现出总体增长但逐步下滑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今年以来年初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和信贷量急剧放大而激发的投资规模显著增长,以致市场预期上扬。但在第三季度通胀预期和政策调控信贷收缩预期等多重影响下,市场综合表现不佳。可以看到其绝对指标一净值增长率总体来讲上升幅度较大;然而相对来看,纵观前三季度,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相比,第一季度超出较多,但在第二、三季度又被扳回,全年平均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表现水平相当。

(二)风险评价,1.标准差。统计上用于衡量一组数值中某一数值与其平均值差异程度的指标,用来评估价格波动程度。标准差越大,价格波动范围越广。在这里,标准差不能单纯直接的看做是风险的评估法则,因为它量化的对象是投资组合收益的波动,并没有体现出基金的下行风险,即亏损的可能性。然而还是可通过标准差来分析基金的价值波动大小,粗估其风险。2009年前三个季度以来金鹰中小盘的净值增长率标准差较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标准差相比,差别不大但总体而言稍高,但是要注意到这是短期数据样本显示出来的,证明在今年以来,该基金的风险与同业水平相比稍高。

(三)风险调整后收益评价,判断一只基金真实的业绩表现,应该将其风险和收益结合起来考量,需要对其收益进行一定调整。这里选用夏普比率来评估本基金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夏普比率反映了基金承担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回报率,即基金总回报率高于同期无风险收益率的部分,该比率越高,基金承担单位风险得到的超额回报率越高。由于夏普比率没有基准点,故其大小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在与其他组合的比较中才有价值。为了方便分析,可以做一个横向比较,同样是投资中小盘的三只基金:金鹰中小盘、广发小盘成长、华夏中小板的夏普比率(三年)分别为0.67、0.65、0.80。这说明了近三年以来在承担同样单位风险的前提下,金鹰中小盘的超额回报率小于华夏中小板而大于广发小盘成长,这样看来该基金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并非特别突出,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夏普比率存在一个稳定性问题:其计算结果与时间跨度的选取有关。那么以两年为时间跨度又怎样呢?给出以两年为时间样本的夏普比率:金鹰中小盘为0.30,华夏中小板为0.03,可见在近两年时间中,金鹰中小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明显更胜一筹。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即金鹰中小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中等偏上,比较可观。

结论:本文通过对金鹰中小盘基金的投资组合策略的研究和其业绩的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基金专注投资中小盘股票、采取积极资产配置策略。业绩表现为风险适中,收益较高。可以预计,随着内外部经济逐步复苏,加之创业板推出,都将增强对主板内相关中小盘股形成刺激,中小盘风格中成长性突出的上市公司有望阶段获取超额收益。综上,该金基金值得重点关注,适时投资。

参考文献: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4

国家统计局3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2月CPI同比下降1.6%,为六年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PPI同比下降4.5%,下降幅度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但2月的M1(狭义货币)和M2(广义货币)同比增速,从1月的增速低谷开始回升,分别达到10%和20%左右。新增贷款更是超过1万亿元。如此强劲的货币信贷增长,预示着将来几个月投资活动可能会首先复苏,而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似乎也初见成效。

本月沪深300指数自上月末的2140.49点,伴随着成交量的稳步回升,一路上扬至月末的2500点以上,再创反弹以来的新高。沪深300指数月涨幅为17.16%。

晨星数据显示,按各基金公布净值的时间为结点计算的最近一个月里,在所有171只基金中(3只未公布净值),共有119只基金获得了正收益,占比约为71%;其中有23只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10%(见图1);有57只基金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占比约为34%。有64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约为38%。

(点击查看大图)

为了更好地反映3月私募基金的表现,我们选取了168只基金中在下旬(20日及以后)公布净值的120只基金作为样本。统计数据显示,只有23只基金充分享受了3月的上涨并战胜了同期沪深300指数,占比仅为19%;而有63只基金几乎没有参与这波行情,落后同期沪深300指数回报率10个百分点以上,占比约为53%;其中更是有38只基金的净值几乎纹丝不动。同时,共有34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约为28%。

从各统计指标可以看出,3月,出于对宏观经济的担忧和风险控制的考虑,大部分私募基金将自己的股票仓位保持在极低的位置。所以总体上,私募基金的月度表现落后于大盘和公募基金。

另外,今年以来,共有159只基金获得了正收益,占比约为94%;但只有22只基金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见图2),占比约为13%;有50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约为30%。

中期表现评价(最近一年)

具有一年历史数据的共有123只基金。其中获得正收益的仅21只(见图3),占比约为17%。

统计数据显示,123只基金中有111只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占比约为90%。有93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为76%。

总体来看,私募基金的中期表现强于大盘和股票型公募基金,但也仅有少数基金能获得正收益。

波动率

波动率(Standard Deviation)是衡量风险的主要指标之一,因为最近一年来市场的剧烈波动以及各私募公司的风险控制方法不同,各基金的波动率出现了很大差别(见图4)。

风险调整后收益―夏普比率

在123只可计算最近一年风险调整后收益(年化夏普比率,Sharpe Ratio)的基金中,仅20只基金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为正值(见图5),其中只有重庆国投・金中和西鼎及深国投・星石3期、4期的夏普比率值超过1,表明这3只基金最近一年来所承受的风险获得了超额回报。

长期表现(最近两年、三年)

共有22只基金具有最近两年的历史记录(见表1)。其中有11只基金获得了正收益,占比为50%;有14只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占比约为64%;有10只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为45%。综合来看,私募基金长期(两年)以来的表现强于大盘,但微弱于股票型公募基金。

(点击查看大图)

由夏普比率可以看出,只有3只基金获得了超额收益,即云南信托・中国龙1期、云南信托・中国龙稳健1期以及深国投・亿龙中国1期。

具有最近三年历史记录的3只基金表现如表2所示。

(点击查看大图)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5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9―0021―01

班主任是抓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学生的日常知识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班主任专业化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应当建立班主任多元评价与考核激励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一、班主任职业角色的定位性评价

1. 教师定位。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教师,他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教师,他应当具备教师的一切职业素养和知识水平,他的发展应当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是一致和相辅相成的。

2. 职业定位。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今天, 班主任被赋予了特定的职业内涵,班主任的角色已经泛化为学生的学习促进者、活动组织者、人文关怀者、心理辅导者、教学互动者、与家长配合者、同伴互助者、管理研究者、课程开发者等等,每一种角色都要求班主任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3. 价值定位。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是一个小集体、小社会的管理者,他独特的价值体现势必需要专业化进程的人来完成。班主任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班主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创新和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班主任工作性质的科学性评价

班主任工作具有兼带性和周期性,相对于各个任课老师来说,有其特殊性。班主任是学校任命、委派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的主任教师,他的职责远远超出承担一门课教学的范围。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迫切要求对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做出科学性评价。

班主任不仅是一项工作和任务,而且是一种责任和精神,更是一种使命和义务。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多元文化的渗透影响,教育面临着诸多难题,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挑战,班主任角色的多重性,班级“小社会”的复杂性,为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注重工作方法,而且要讲求工作艺术。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注重内涵,而且要不断扩展外延,坚持以爱为前提的细致的生活教育。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坚持用科学的眼光谋划班主任队伍建设,要依托专业组织,通过专业训练,逐步具备推进班主任工作的知识素养、文化底蕴、学术水平与实践能力,努力构建班主任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三、班主任工作内容的发展性评价

坚持照顾特色的评价原则。班主任作为每个中小学都有的特殊群体,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一套特色的经验、做法,值得其他班主任借鉴、学习和使用。各个学校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建立起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培养、评价运作机制,打造特色班主任队伍,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坚持实事求是的评价原则。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充满实践智慧的工作,因为学校、学生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工作方法,任何对书本知识、他人经验或做法的照搬照抄,都不可能获得成功,只有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形成独特的班级管理经验和做法,必须进行有效的理念和教育行为的改革。

坚持规范多样的评价原则。班主任承担着制订班级教育目标、建设班集体、开展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日常管理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开展班级心理教育等一系列工作。随着学生的发展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个性化的特征,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因而,对班主任评价的内容就应当是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多样性的教育管理服务。

坚持任人唯贤的评价原则。班主任岗位需要德才兼备、身体健康的优秀教师来担任,各学校要把一些能管理、会管理、想管理的优秀教师选拔推荐到班主任队伍中来。同时,要建立班主任的人选资源库,明确“打造优秀班主任团队”的工作目标,通过采取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工作论坛、新老班主任师徒结对、加强相关课题研究、家校互动等方式,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评价。

四、班主任工作业绩的激励性评价

首先,要创新工作业绩的评价手段。要围绕班级常规管理考核和学期综合考核两条主线,建立学校、家长、学生评价委员会,通过发放问卷调查、量化填表等措施,拓宽班主任工作业绩评价渠道,创新评价方法。同时,各个学校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班主任工作业绩量化考核评估细则》,力求比较系统客观地评价班主任工作。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6

一、业绩评价体系理论基础研究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优先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伴随着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日臻完善,为公司业绩评价理论的构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委托理论 公司业绩评价属于公司治理的范畴,而公司治理又可以追溯至委托关系的产生。美国经济学家Berleh和Means(1932)洞悉了美国企业所有权兼具经营权的做法存在极大的弊端,在其《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中提出了“委托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将经营权让渡给职业经理人。委托关系中的基本问题是人问题。所谓委托问题是指由于企业经营存在不确定性、委托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等原因,导致人可能偏离委托人目标,从而发生毁损委托人的利益的行为。公司业绩评价为委托人提供了有效约束人制约机制,包括人的选聘机制和激励机制。委托理论是契约理论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为R.H.Coase的企业契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R.H.Coase的企业契约理论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在经济学发展历史上,美国制度经济学家R.H.Coase(1937)首次提出了企业的本质这一概念,这也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前提假设。R.H.Coase认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的本质就是人与人通过签订“契约”而形成的组织。这就有必要对企业缔结“契约”一方的“受托责任”进行业绩评价。这种观点强调了企业的市场行为,但忽视了企业最重要的生产产品和创造剩余价值的职能,把交易和契约抽象化和扩大化了。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Penrose(1959)在其《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集合”的观念,从而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奠定了基石。20世纪60年代,以Eric Rhenman、Igor Ansoff和Russell Aekoff为代表的美国管理学家逐渐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理论体系,适用性很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Freeman(1984)年在其《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战略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是不同的。Shrivastava(1995)通过研究发现,重视环境保护可以改善企业形象,提高客户、雇员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企业为建立、维持与未来利益相关者之间良好关系的成本。Freeman(1997)考察了市场对企业从事不负责任或违法活动的反应后发现,市场对公司不负责任或违法行为反应十分敏感,公司的市场价值显著下降,相反,提高顾客满意度可以促进企业业绩的提高。

(四)核心能力理论 美国学者C. K. Prahalad和英国学者G. Hamel(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所发表的《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此后,核心能力理论成为管理理论界的前沿问题之一被广为关注。该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拥有的关键技术或隐性知识,是企业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它决定着企业决策和创新的源泉。核心能力理论以能力为分析工具,强调核心能力对企业业绩的决定作用,主张通过核心能力的培育来创造竞争优势,从而改进企业业绩。所以根据核心能力理论,在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反映其核心能力的形成和保持方面的指标。

二、业绩评价体系演进研究

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是实施业绩评价的标准,决定着公司业绩评价的科学性和效益性。业绩评价体系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逐步演进,形成了一系列的指标体系。

(一)复式簿记业绩评价理论 “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欧洲海外贸易的发展,使欧洲成为世界商业的发展中心。同时,也带来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卢卡·帕乔利从数学和经济管理结合的角度,对威尼斯式簿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其具有很大的缺陷,进而提出了复式簿记的科学性,这为其后来从理论与实务两方面研究借贷复式簿记奠定了思想基础。他的巨著《数学大全》(1494)开创了世界会计发展史上的新时代——卢卡·帕乔利时代,把古代会计推进到近代会计的历史阶段。卢卡·帕乔利借助复式簿记对商业活动进行科学的计量、考核和评价,从而成为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雏形。

(二)杜邦分析体系业绩评价理论 Donaldson Brown(1903)在担任美国杜邦公司财务高管时,提出评价企业业绩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并对其层层分解至最基本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费用的构成和企业风险,从而满足通过财务分析进行业绩评价的需要。杜邦分析体系的优点在于:一是突出了“股权至上”的思想,通过对业绩的评价,可以满足股东的需要;二是它突出了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协调性的分析。然而,杜邦分析体系不能将各指标联系起来分析其对总指标的影响程度,并不能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哈佛大学教授Palepu(2001)在其《企业分析与评价》一书中提出了以可持续增长率作为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并对这一指标进行了层层分解,实现了对原有杜邦分析体系的变形和补充,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州大学Alex教授和波士顿大学Zvi Bodie教授(2003)在《投资学精要》一书中提出了杜邦分析体系的“五因素”分析,认为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中的销售净利率应进一步分解为利息负担率、税收负担率和销售报酬率三个指标。

我国学者大多是先分析杜邦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再提出改进措施。余宏奇(1999)针对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最早提出了以每股收益为核心指标对杜邦分析体系加以改造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现金流量指标,从而使改造后的杜邦分析体系能够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以更好地服务于上市公司的综合业绩财务评价。乔建平(2009)提出了以每股收益为核心的改进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新的综合财务分析体系引入了“经济利润”这一概念,按照企业活动的不同类型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了调整,把资产分为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把负债分为经营负债和金融负债,以及经营活动损益和金融活动损益等,突出了经营活动对企业业绩的重大影响。

(三)沃尔评分法业绩评价理论 亚历山大·沃尔(1928)在其《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两本书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他选择了7个财务比率即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自有资金周转率,分别给定各指标的比重,然后确定标准比率(以行业平均数为基础),将实际比率与标准比率相比,得出相对比率,将此相对比率与各指标比重相乘,得出总评分,以此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指标。该业绩评价体系将互不关联但又十分重要的财务指标按照权重予以综合联动,较以往单一的财务评价指标有很大进步,但其在选取这7个财务指标和确定三类指标评分值比例关系时缺乏理论支持。

(四)托宾Q值业绩评价理论 以杜邦分析体系为代表的利用会计报表衡量公司财务业绩的做法遭到众多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这种评价业绩体系无法反映现在和将来的公司价值,其代表人物有Brainard、Tobin和McGow。Tobin(1969)在《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一文中提出以托宾Q值(Tobin's Q)作为衡量企业业绩的指标。所谓托宾Q值就是指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价值的比率。Tobin认为利用这个比率可以很好地度量和评价公司管理层创造的价值大小。即:Tobin's Q大于1且越大,表明公司管理层创造大于投入资产的成本,也表明投资者愿意支付高于资产重置成本的价格来购买企业。虽然托宾Q值业绩评价在衡量企业价值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与传统的财务评价方法一样,只能用来评价历史的和目前的表现,并不能用来预测企业未来的业绩和价值。

(五)经济附加值(EVA)业绩评价理论 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和托宾Q值(Tobin's Q)仅能利用历史信息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对于企业未来或长期的业绩或价值却束手无策。Stern 和Stewart(1991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经济附加值(EVA),其理论渊源是MM理论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该业绩评价体系认为公司业绩评价应该以一定时期的公司税后经营利润减去所投入的资本成本,这里的资本成本是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数。经济附加值(EVA)如果为正值,则表示企业获得的收益高于为获得此项收益而投入的资本成本,即企业为股东创造了新价值。相反,如果为负值,则表示股东的财富在减少,企业的价值在毁损。如果值为零,则说明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投资者的财富既未增加也未减少。陈琳(2004)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EVA业绩评价指标及传统会计评价指标与市场增加值的相关关系,发现EVA在评价市场增加值方面要优于会计评价指标。经济附加值(EVA)比其他方法更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经济利润,与股东的价值创造直接相关联,但其无法对非财务业绩进行评价,仍不完善。

(六)Peter F.Drucker业绩评价理论 随着核心能力理论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在1986年提出了测评企业业绩的五项指标,分别是盈利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投入产出效率指标、创新性指标和市场声望指标。在这些指标中,创新性指标和市场声望指标首次被作为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对完善公司业绩评价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

(七)业绩金字塔(Performance Pyramid)业绩评价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逐步推动了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企业战略管理最主要的特征是目标的长期性、全面性。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应该关注企业内外众多要素的影响。公司业绩评价必须有利于长期目标的实现,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有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所以在公司业绩评价体系中要把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强调对业绩动因的计量和反映,如企业战略、市场占用率、质量指标、服务水平等。Kelvin Cross和Richard Lynch于1990年提出了一个能把企业总体战略与财务和非财务因素结合的业绩评价系统——业绩金字塔体系。公司总体战略位于最高层,由此产生企业的具体战略目标,并向企业组织逐级传递,直到最基层的作业中心,同时,业绩信息渗透到整个企业的各个层面。业绩评价金字塔体系强调了组织战略在确定业绩指标中的重要角色,反映业绩目标和业绩指标的互赢性,为正确评价企业业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八)平衡计分卡(BSC)业绩评价理论 随着组织行为学的提出和进一步发展,公司业绩评价也得到相应的发展。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Robert Kaplan和美国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兼总裁David Norton于1991年进行了“衡量未来组织业绩”研究,在总结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反映了财务、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结果和过程平衡,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的平衡等多个方面,所以能反映组织综合经营状况,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利于组织长期发展。平衡计分卡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使用财务指标衡量业绩的方法,解决了EVA难以解决市场占用率、创新、质量和服务、雇员培训等非财务因素的问题,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工具之一。

绩效棱柱(Performance Prism)业绩评价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使得众多学者对公司业绩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此背景下,克兰菲尔德学院教授Andy Neely与安达信咨询在2002年联合开发了一种三维业绩评价框架模型。用棱柱的五个方面分别代表组织绩效存在内在因果关系的五个关键要素: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利益相关者的贡献、组织战略、业务流程和组织能力。与平衡计分卡相比,绩效棱柱模型从只关心一个或两个利益相关主体的观念中转变过来,逐步关心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主体,在从利益相关主体那里得到贡献的同时,还关注利益相关主体的满意。该模型创新之处在于既强调了利益相关主体价值的取向,又测量了利益相关主体对组织所做的贡献。

三、结论

业绩评价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演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委托关系理论的提出到公司契约论的产生,再到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诞生,可以看出公司业绩评价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是建立在委托关系之上。业绩评价体系的演进过程经历了从最初的复式簿记开始,发展到当今的绩效棱柱业绩评价体系,先后克服了威尼斯式簿记在业绩评价中的缺陷、杜邦分析体系无非财务评价指标的弊端、托宾Q值(Tobin's Q)无法对企业未来的业绩或价值进行评价的短板和EVA无法与企业战略及利益相关者相配合的缺点。这种演进的推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和深入性日益加深。

目前,我国尚未构建一个完整而有效的公司业绩评价体系,这主要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持续的时间很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十分浓重;第二,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资本市场还不能真实、公允反映出市场价值与业绩评价的关系。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利用EVA对国有企业进行业绩评价收效甚微,业绩金字塔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等尚未被利用。西方的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理论的研究有如下启示:第一,业绩评价体系理论研究应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国学者应在坚持规范研究的同时,吸收、借鉴国外实证研究的方法、思路,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第二,要注意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发展,结合本专业的实际,进行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努力扩展研究视野和思路。第三,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研究。我国的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重、资本市场有效性还很弱、法律制度和税收制度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学者在进行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研究的同时,不能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陈琳、王平心:《EVA与传统会计评价指标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0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