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读后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紫藤萝瀑布读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紫藤萝瀑布读后感

紫藤萝瀑布读后感范文1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索性学习方法 具体应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索性学习方法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积极的相互协作,共同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发自身的探究能力,通过探索性学习主动掌握知识。但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探索性学习方法进行具体应用呢?我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此加以分析。

一、探索性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益的启蒙教育手段,不仅能够开发学生在知识方面、语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方面的潜力,而且是一种美的教育。优美生动的课堂教学有益于中学生于语言的雕琢过程中学会感知美、表现美,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因此,重视初中学生的语文教育不仅有益于提升他们的爱国热情乃至全民族的文学艺术欣赏水准,而且有利于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促成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应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取得进一步的成就。步入信息时代以来,初中语文的教学手段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探索性学习方法为例,它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抽象僵硬的模式,以其课题性、开放性、主体性的特点获得广大教师的青睐与同学的欢迎。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索性学习方法有益于创设语文问题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意识等,进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语文研究性课题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探索性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息息相关。我认为,教师应着力于探究方法上的引导,适当点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①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小组协作?应遵循哪些原则展开分类讨论?②分析文章主旨可按哪些步骤进行?文章的主旨与课文的背景之间有哪些内在联系?③如何利用多媒体,如电脑制作一个能够反映古诗意境的Flas?小组成员如何设计所要展示的幻灯片?

(一)师生互动,集思广益。

教师应仔细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设定探索目标,同时应注重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对其探究成果进行交流。学生得出的初步成果可能相对幼稚,但教师应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引导,对探究成果中所体现的开放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进行肯定,鼓励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善于提问,于提问中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激发同学们的自主探究潜力,使其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如学习《五柳先生传》和《醉翁亭记》,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有关文章的历史背景一直是众说纷纭。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各抒己见,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在小组协作中,我倡导师生互动,于平等交流中集思广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补充、完善已有的结论,并以读后感、小论文形式表示出来。如学完《紫藤萝瀑布》一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就心得感想写《生命的意义》、《紫藤萝给予我的启示》等作文。在读后感、小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不必一定要有华丽的言论,但一定要做到感情真挚,言之有物,观点鲜明,行文规范,以此锻炼在课后的探索研究能力。

(二)小组交流,升华总结。

在小组交流学习之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积累经验,反思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思维定势的原因,以及所暴露出的问题、今后可改进之处。同时应引导学生掌握探索性学习常用的研究方法:如举一反三的类比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等。叶圣陶早就提出:“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所以教师更应优化教案设计,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从经验中吸取教训,掌握探索性学习的方法,从而真正学会自主性研究学习。

(三)发散思维,鼓励探究。

前苏联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早就提出:“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诚然,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的就是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学生兴趣的原动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热情。所以,在探索性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孩子以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享受探究实践活动带给他们的成就感,而不是单纯强调教学任务计划,束缚孩子个性发展的思维。另外在上述课题告一段落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对得出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再探究,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继续探究该课题,通过观察、猜想、证明、检验,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领悟到学无止境的深意。如学习《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时,课题可以设计如下:①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鼓励同学通过各种手段(如图书馆、网络等)搜索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根据作者的意图揣摩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分析文章主要的写作手法;②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与文章所要表达的寓意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分析“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等是如何体现紫藤萝的生命张力的;③猜想作者所要真正表达的思想;④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证明自己的推理;⑤结合文章的写作手法、历史背景等,验证自己的推理;⑥交流感想,以论文形式研究报告。

三、让多媒体成为探索性学习的好帮手

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传递信息、交换信息、储存信息、处理有效信息的过程,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各类资源,以多媒体手段促进探索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如在引导同学们学习《爱莲说》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展示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莲之亭亭玉立、品质高洁等,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媲美的。因此,关于语文探索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更应结合新课标要求的标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图片、动态表格、音乐、文字等充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不能受限于课本,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有益于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浅入深、鞭辟入里,引导学生摆脱语文思维中的思维定势,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拓宽眼界,拓展眼界,充分调动眼耳口鼻等感官,从而锻炼综合的语文思维能力。长此以往,寓教于乐,我们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上有效时间内的信息容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理解力。另外,在授课前,教师应结合自己的风格特色与教学大纲的实际要求合理设计课件,创造合理而真实的教学情境,而不可以一味节省作图、板书时间,以期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密度,以填鸭式灌法输入给学生大量消化不了的知识,造成欲速则不达的恶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只有我们以清晰的教学思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才能展现教学亮点,发扬教师风格,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收到师生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208.

[2]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372.

紫藤萝瀑布读后感范文2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语文;语文教学;渗透教学

初中语文所涵盖的大量古今中外经典名著,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紧密联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所具有的这些优势,不断地在课堂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潜能、实现生命价值。

一、挖掘语文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伟大的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在开展任何形式的教育之前,我们教师都应该把“育”立足于对生命的重视。语文,由于其丰富的内涵,在塑造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优势,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强烈的人文精神,感悟到生命的可贵。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情感感悟的最佳选择。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每一个生命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价值。而人类最高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奉献,在于对社会、对人类的无私奉献。比如,在杨振宁所著的《邓稼先》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人生意义的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感悟邓稼先老先生的人生态度、使命感以及他所展示出来的生命意义和内涵。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人生而肩负责任,为人民、社会、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意义。珍惜生命、奉献社会是初中生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生命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敬畏生命。人,生而平等,生命也是如此。每一种生命都应该得到其应有的尊重和爱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闪光点,借助教材解读,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去感受生命的可贵,感受人类甚至是自然界生物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比如,在《背影》《藏羚羊的跪拜》学习中,教师通过课本讲解,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关怀,以及母藏羚羊所展现出来的崇高母爱和伟大牺牲精神。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平等,要懂得不仅人类热爱、珍惜生命,动物同样也是。

总之,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适时开展相应的生命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让学生更好地去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及欣赏生命。另外,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满怀希望地工作、生活,利用自身的实际行为向学生传递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心态。

二、拓展延伸,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领悟生命的魅力。

比如,教师可以举办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古今中外的名著中感受其所蕴含的深厚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比如,我们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展现出来的不懈追求;贝多芬“扼住生命的喉咙”所呈现的顽强生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与生命相关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在实际的观察、思考中去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比如,在《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等文章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理解进行生命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对文中生命观的理解、对生命的思考,来完成相应的读后感等作文任务。这样,我们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生命意识,实现了生命教育,还有效拓宽了学生写作教材,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生命教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我们教师要积极挖掘课本教材的生命元素,拓宽教育资源,在课内课外的各个教学过程都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同时,我们教师也要以身作则,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尊重学生、热爱生命,积极从事教育工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学生传递积极的信息和乐观的心理。只有这样,生命教育活动才更具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学生才更愿意积极配合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生命教育才会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紫藤萝瀑布读后感范文3

但在专题读写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专题随意化。专题的确定往往是由教师随意指定的,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二是读写割裂化。读写结合点模糊,读与写不能形成交互关系。三是方式单一化。学生在专题读写中往往各自为营,缺少深度汇谈与沟通。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对专题读写缺少系统性、关联性的思考和把握。因此,我们提倡在专题读写中引入共生教学的理念,协调好专题读写中的种种关系和 矛盾。

一、协调多组关系,确定合适专题

共生教学反对极端与片面,提倡诸元和谐。在确定专题时,我们应该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关系,从而确定最合适、最有价值的专题。

协调好课内教材与课外读物的关系。教材文本富有教学价值,但篇目较少,仅凭教材来教,学生所吸收的营养终是有限的;如果完全抛弃教材另立专题,又会与课内学习脱节。我们主张将课内教材与课外读物创建关联,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1+x”式,即以教材中的某个专题为核心,采用“抛锚式”方法,勾连若干篇课外文本;第二种是“1×x+x”,即重新组合教材文本,形成一个新专题,并在此基础上勾连相关课外文本。

协调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我们所实践的专题读写,是指向写作的语文学习活动,所以在确定专题和选择文本时,应尽可能兼顾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让学生既能获得思想认识上的提升,也能获得写作形式方面的启迪。实践证明,内容与形式融合式的专题读写训练,效果更为明显。举例来说,我们在学习教材文本《紫藤萝瀑布》时,曾开展咏物散文的专题读写,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花草树木,同时习得咏物散文的基本写法。此后,我们推荐了这样一组文章:季羡林的《马缨花》、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蒋勋的《叶子》、贾平凹的《落叶》、丰子恺的《杨柳》、李存葆的《雪野里的精灵》、洛夫的《一朵午荷》、晨义的《叶子时期的梅》。学生在这一专题的学习中,趣味盎然,读写进步明显。

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确定读写专题时,教师的读写趣味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方面,教师的读写趣味有利于专题读写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的读写趣味可能远离学生的读写趣味,仅凭教师趣味所确定的专题难以激发学生的读写热情。因此,在确定读写专题时,教师应做好学情调查,考虑到学生读写兴趣的养育。有时候,也可以从学生流行的读物或阅读倾向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读写专题。

二、根据读写共生类型,寻找训练结合点

专题读写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读写分离,即读写之间没有建立有效关联。教师在专题读写中往往只是确定专题、提供文本,而没有在读写之间做有效具体的指导。在英语语境中,读与写的“合作”关系,少用“connection”(结合)这个词,而多用“integration”(介入)一词。“介入”比“结合”更能体现读写之间互促共进的融合关系。专题读写的要义在于打通读写关隘,以读引写,以写促读,从“读写结合”走向“读写共生”(读写互相介入)。

那么,如何实施“读写共生”?我们要明确是在写作教学的语境中讨论这个概念的。因此,“读写共生”中的“读”是“为写作而读”而非“为阅读而读”,而“写”既作为目的,也作为手段。在厘清了这些概念之后,我们可以来探讨读写共生的几种类型。

积累型读写共生。这是以积累写作素材、思想观点或文章图式,以读书摘抄、仿写等方式进行的读写共生。如西交大苏州附中马萱同学反复阅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好读书笔记。每次阅读她都提炼、增加一些话题,并在相关话题下添加具体内容,最终她的读书笔记涉及三十多个话题,对这本书进行了细致的爬梳剔抉。

主题型读写共生。这种类型的专题读写着眼于阅读内容、思想感情等人文性层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思想认识,提升人文素养。比如,我们可以组织“最后的挽歌”专题读写,将教材文本(如《品质》《断魂枪》《说书人》《鉴赏家》等)与课外文本(如路翎的《英雄的舞蹈》、汪曾祺的《戴车匠》、白先勇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完成探究性写作“‘最后一个’的文化价值”。

范例型读写共生。这一类阅读着眼于读物的形式特征,是为了揣摩、掌握范文的格式进行的仿写训练。比如,我们可以将教材文本《最后的常春藤叶》与欧・亨利其他几篇经典小说如《警察与赞美诗》《二十年后》《麦琪的礼物》等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仿作小小说,体现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

反应型读写共生。它要求读者对文本内容有充分而深入的理解,采用分析、鉴赏、品味、引申、感想等方式撰写读后感、文学短评等。比如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一道试题,要求学生阅读四篇作品,然后完成相关练习。这四篇作品是李国文的《白居易的粉丝》、杨扬的《4年前和奥巴马的邂逅》、邢建榕的《历史与记忆》和任凭的《传统油画过气了吗?》。后面有一道题是用这四篇文章组成的一个报纸副刊版面,让学生给版面取一个名称,并阐述构想,800字左右。

这四种类型的划分,是为了使我们更好地找到读写共生的结合点,在具体的专题读写过程中,我们不一定只限于一种类型来处理。有些专题既可以作为积累型、主题型,也作为范例型或反应型来处理,如此灵活使用能进一步发挥专题读写的综合效应。

三、组建读写共同体,促进深度学习

美国学者凯恩夫妇在《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一书中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三个要素,其中一个是“放松的警觉”。放松的警觉,是高挑战、低威胁的一种心理状态,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挑战、低威胁”就是给学生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可将学生组成读写共同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处于“高挑战、低威胁”的学习状态中,激发读写兴趣。如徐桦君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怎样写作真情作文”的项目写作时,将主课题分解成五个子课题,让五个小组围绕各自的子课题开展研究,再进行小组汇报交流。这种深度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且有利于知识的主动建构。

组建读写共同体,有利于师生、生生在和谐共生的状态中促进深度学习。在组建读写共同体时,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对当前专题读写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组织者。这类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学生读写的行为因素,其主要教学方式就是布置任务、督促学生读写等。(2)评判者。这类教师对学生的读写过程不做干预,而以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反馈作为主要教学方式。(3)指导者。这类教师在专题读写教学中发挥着较强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读写过程中有较多的指导。(4)旁观者。这类教师对学生的读写完全放手,以“无为”的态度听任学生读写行为的自行发生。以上四种角色是根据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及行为所做的大致分类,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这四类教师角色均有其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