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统计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统计工作计划范文1
摘 要 企业计划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企业加强计划管理可减少风险损失,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并且使各部门之间更好地协调配合,体现综合效应。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本文以鹤煤五矿为例分析了企业计划与企业统计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 计划工作 统计工作 作用与意义 关系
一、计划与统计工作内在的关系
1.计划与统计分析的一体性。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计划管理包括计划的制定、计划完成情况统计分析, 它们之间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所以具有很强的一体性。计划规定了各项管理想要实现的目标,而统计分析则是围绕这些目标及目标完成情况展开的、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的统计分析。
2.计划是统计分析的出发点。计划是统计分析的出发点, 计划必须全面、细致、综合, 统计则必须围绕计划指标进行全面、及时、准确数据采集, 而分析则应针对计划及统计信息, 对各项计划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深入、客观、细致的分析。
3.统计是计划的结果体现。统计分析有助于计划更好的执行统计分析是计划过程管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围绕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的全面深入的统计分析, 不仅可以让管理者了解各项管理目标实现情况,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发现问题, 提出措施, 不断改进管理, 从而可以提高计划的执行效率与效果。
二、计划与统计工作的作用及二者关系
1.计划工作的作用与意义。计划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鹤煤五矿综合计划是以企业“三年规划、五年战略”为指导,在各有关专业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优化后形成的年度计划,即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它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近期目标和实施方案。实行综合计划管理就是要将各专业计划有机的统一起来。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纳入目标管理,增强各项工作的目的性。同时也使管理目标更加集中,使企业高层管理者更好的把握企业整体管理目标。
1.1计划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明确的目标
鹤煤五矿计划管理以计划的形式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了明确的目标。这一目标既是企业其他管理活动的依据,也是领导者、管理者衡量经营管理效果的标准。领导和管理者要以计划目标为依据进行指挥和控制,出现问题也是对照计划目标进行检查和调整。企业安排生产经营任务,实际是对目标的分解和落实。可以说,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
1.2加强计划管理可减少风险损失
鹤煤五矿加强计划管理,主要是为了减少失误,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计划管理,可以通过事先科学预测和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全面分析,制定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行性的行动方案,从而避免较大的经营风险。而且,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可通过经常的检查和调整,及时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通常要制定多方案的计划,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
1.3加强计划管理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鹤煤五矿计划管理通过各种资源在数量上的综合平衡和空间、时间上的合理安排,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资金的有效利用,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1.4加强计划管理可使各部门之间更好地协调配合,体现综合效应
鹤煤五矿综合效应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成效。计划管理可充分挖掘及合理利用企业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取得最佳的经营管理效果。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 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 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 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 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 而诸如此类信息, 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 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 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2.综合统计的作用与意义。综合统计内容与综合计划指标紧密结合,能够切实加强企业经营活动分析的深度和广度。综合统计将企业各阶段指标的完成情况,用数字如实的反映出来,用绝对值和相对值配比来说明指标的增减性和比例。统计工作是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鹤煤五矿通过统计,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为制订计划、决定政策、科学管理提供资料;通过统计,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环节进行动态摸底,为企业相关领导了解情况,指挥安全生产,创造条件;通过统计,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是考核企业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逐级上报综合统计资料,为国家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进行综合国力平衡提供可靠依据。企业统计的基本任务就是准确、全面、及时、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各种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实行统计监督,为编制和检查计划服务。
企业计划与统计工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统一。计划是各项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是规划未来。而统计是检查计划落实情况,通过已发生的实事,纠正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偏差。统计信息是决策计划的依据,二者相辅相成,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所以,搞好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征云.完善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统计与决策.2009(8).
工业统计工作计划范文2
目前,交通局下属老企业四个:联运公司(国有)、天静宾馆(国有、承包)、运输公司(集体)、航运公司(集体);新型企业八个:顺通客运公司、振通客运公司、天静客运站、配载客运站、西城客运站、检测站、维修中心、通华旅行社(基本按股分制模式组建);目前老企业人财物由企业自行负责,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新型企业由于设立时间短等原因,人财物由局协助管理,其中人事由人事股、财务由计财股初审、分管审核、财务服务中心代为做帐。另有条条企业一个:阜汽集团涡阳公司。同时根据局务会议精神,拟股份组建涡阳一类汽车综合大修厂及驾驶学校。现根据有工作计划及进度,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营收情况
元至5月份,交通企业共完成经营收入600万元,占年计划的37.5%;完成工业产值50万元,占年计划的26.3%;实现入库税金14.5万元,占年计划的16%。其中新型企业至5月20日完成经营收入111万元,占新型企业年计划的38.86%(详见附表)。
二、存在问题
纵观交通企业元至5月份情况,交通企业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交通企业发展渠道不畅
目前维修中心属于“三无”企业(无经营场地及设备、无经营证照、无税务登记);天静客运站则因位置、场地等原因面临外移或撤并;顺通公司因长途班线实行全省招标面临资金短缺无法参与招投标;联运公司由于政策变化联运票收回,目前基本无收入。
2、新型企业依赖性强,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够
新型企业由于人财物管理模式问题,企业经营灵活性差,人员依赖性强,主动性不够,部分单位人浮于事、工作开展不力。
三、下部工作计划
(一)抓好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反馈信息,提供决策依据
根据交通局对企业“监督、指导、服务、协调”的,新企业实行经济进度十日报,老企业实行经济进度月报制。由企业负责人具办负责、汇总上报,以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确保将经济运行情况及时上报给局主管负责人及各分管负责人。
(二)做好固定资产的复核、建档等工作,切实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
4月初,按局有关精神,由陈夫建副局长负责,办公室、计财股及企管股联合对事业单位、新型企业、天静宾馆、小车队等固定资产进行了初步统计,并分单位建立了固定资产台帐。目前,应对固定资产的状况进行复核,计划由陈夫建副局长负责,办公室、企管股、计财股等机关人员参加,从6月初开始,用两周时间,对固定资产进行彻底实地复核。以彻底摸清情况,健全台帐,规范管理。
(三)搞好一类汽车大修厂及驾校的立项审批工作,为交通发展注入活力
涡阳目前尚无一类汽车大修厂,不仅不利于我县维修市场的规范,而且不利于交通的发展。根据原局务会议意见,4月中旬,由运管所上报了“涡阳县富通机动车辆维修服务有限公司”的立项报告,4月底市运管处已行文转报省局。目前,急需省运管局确定立项,省运管局确定立项后,按自愿合法原则,在交通系统募股组建。
驾驶员培训学校,亳州三县一区除涡阳外均已设立,组建驾校已成共识,目前应先上报立项,确定后以适当方式组建。
(四)推进联运公司改制工作,作为交通改制企业试点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联运公司欲实行改制,目前该公司已行文上报县政府、县经贸委。改制报告经县经委或政府批准后,即可由公司组织专人,进行企业改制。
(五)抓好新型企业的经营管理,保障其健康稳定发展
工业统计工作计划范文3
一、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现状。*市汽车工业起步于*世纪*年代初,目前已形成包括重型载货汽车、专用车、客车、电动车、摩托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等门类较齐全的产业体系。20*年,全市共有80家汽车生产企业,其中整车生产企业5家(包括重汽子公司),专用车生产企业13家,电动车生产企业1家,摩托车生产企业5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56家。20*年,*市汽车生产企业共有职工5万余人,总资产665亿元,生产汽车10.6万辆、专用车2万辆、摩托车118.1万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7.5亿元,利税45.5亿元,利润28.9亿元,增加值83.3亿元,出口创汇7.3亿美元。
*市重型汽车、专用车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优势地位突出。一是重型汽车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目前,重汽集团已形成九大系列1700多个车型,产品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跃居全国重卡行业之首并进入世界重卡企业前5位。二是专用车具有相对优势。产品品种繁多,主要有自卸车、牵引车、特种车、大中轻型客车及半挂、全挂车、集装箱运输车、城市环卫车、冷藏保温车、罐式车、水泥搅拌车等几十个品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三是部分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市场占有率具有一定的优势。以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明水汽车配件和鲁得贝车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汽配企业,已成为国内重要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和国外部分汽车企业的配件供应商。四是汽车产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汽车生产企业50%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2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发能力不断提高,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以上。11家企业建有国家、省、市技术中心或研究院(所),拥有“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山东名牌”8个,“山东驰名商标”2个。重汽集团在国家级技术中心基础上,新创建了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中心。
*市汽车工业虽然具备了一定基础和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一是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及整体协调发展。产业布局还比较分散、生产规模小、集中度较低,产业拉动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重型车发展较快,而市场需求潜力大、增长速度快的轿车和客车才刚刚起步;代表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新能源、节能型、环保型汽车比重不高;专用车产品工艺、车型存在趋同化,自主开发新产品能力不强。三是零部件配套能力滞后于整车发展。零部件生产企业在配套技术、质量、成本等方面实力不强,普通配件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少,本地配套率偏低,跟不上整车发展需要。
(二)面临的形势。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市汽车行业产品订单减少、经济效益下滑、产品出口增速放缓等问题逐步显现。总体来看,*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汽车市场正处在增长期,城乡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面对当前形势,*市汽车产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整合资源,促进汽车产业由速度发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现有汽车企业为依托,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以国际化、市场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重卡、轿车和摩托车,大力推进零部件配套协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市汽车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基本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拓、培育汽车消费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2.科学调整原则。提高汽车产业集中度,拉长汽车产业链,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产业新格局。集中力量优先扶持骨干企业、重点产品,形成规模优势,推进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3.技术创新原则。坚持技术创新,强化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核心技术保护,自主创新研发汽车产品和新能源汽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规划目标。
1.规模总量。到2011年,全市实现重型车和轿车整车年生产能力35万辆,专用车6万辆,摩托车260万辆,汽车零部件150万辆的配套能力。其中,重型汽车15万辆,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在新车中所占比重达到5%。全市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21%以上;出口创汇11亿美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年均增长22%。
2.产业布局。引导汽车产业向东部工业区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东部建成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产业园及孙村片区、临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高新开发区建成吉利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青年汽车生产基地和宝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专用车、摩托车生产向东部集聚,建成轻骑摩托车工业园。各类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产业集中度争取达到70%以上。
3.骨干企业。优先培育重汽、吉利、青年、轻骑、中集、宝雅6家具有较强竞争力企业加快发展壮大,2011年,力争重汽、吉利、青年、轻骑、宝雅、中集6家企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100亿元、70亿元、60亿元、20亿元和15亿元,形成以重点骨干企业集团为核心,具有产业拉动作用的汽车工业园区及产业链条。4.产品结构。建成国内驱动形式和吨位覆盖齐全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产品水平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高端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推进高端及小排量轿车生产,重点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规模化。注重开发适合农村市场需求的汽车、摩托车产品,加快形成重型车、轿车、新能源汽车、摩托车、专用车多品种同步发展的汽车产业格局。5.技术进步。形成与国际接轨并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工业创新体系,新建4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新增2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4个以上山东名牌产品,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型车、轿车、专用车、摩托车、电动车自主品牌,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三、调整振兴的重点任务
围绕建设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和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轿车、摩托车、电动车生产基地,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坚持整车发展与零部件配套并举,着力构建协作配套体系,实现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
(一)重型车。加快发展中高档重型汽车。以重汽集团为龙头,充分发挥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中心的优势,加大科技攻关,提升大功率大吨位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节能环保性和舒适性。积极开发应用重型汽车悬架系统、汽车驱动桥、盘式制动器系统等先进总成技术;做好12万吨锻造能力的提升改造;确保配套引进的汽车水箱、汽车仪表盘生产线的投产运营;扩大具有自主产权的EGR国Ⅲ大功率发动机生产规模,加快国Ⅳ发动机的研制。全面提升重型车的技术水平,提高商用车的节能环保水平,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15%以上。
(二)轿车与客车。加快发展轿车,不断提高轿车自主创新和技术含量,提升机电一体化水平。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技术、车载电子装置及汽车电子元器件。加快高端轿车和1.6L排气量以下经济型轿车的开发生产。坚持走合资合作的道路,加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力度。加快吉利、青年轿车整车及配套项目建设,形成轿车规模化生产能力。
加快发展大中型豪华客车,开发生产混合动力、超级电容及天然气客车。积极开发智能底盘系统,提升底盘匹配技术,提高汽车安全性、环保性和舒适性。扩大产业规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专用车。鼓励专用车企业联合、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产品结构向“专、精、特、新”转变,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加快专用车企业技术改造,推广专用车轻量化技术,提升机、电、气、液一体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专用车行业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新跨越。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宽和完善产品系列。重点发展高等级公路运输车辆,提高集装箱运输车、厢式冷藏运输车、公路维护车的产品规模;开发具有高附加值、满足不同需求的城市环卫车、市政作业车、机场和油田用车、医疗卫生用车、军用车等特种车和专用车,形成生产集中、特色突出、技术先进、用途广泛的改装车产业。重点支持中集车辆、重汽专用车、鲁泉机械、普天通信、萨博特种汽车等企业的改造提升。
(四)摩托车。以高可靠性、低排放、低油耗为目标,研究开发新型发动机,生产满足绿色环保要求的摩托车。扩大出口,大力发展宽领域多系列规模化的摩托车产品,实现摩托车产业的振兴。重点支持兵装集团整合现有资源,建成*轻骑摩托车工业园。
(五)发动机及零部件。围绕整车配套,搞好发动机的升级换代。加快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功率发动机,使重汽成为国内外重型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发挥重型汽车技术领先优势,支持拥有自主产权的“中国重汽”EGR欧III发动机扩大规模和国IV发动机的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吉利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骨干企业建设,并形成与轿车同步的关键零部件网络。鼓励零部件企业与主机厂的同步发展,提高零部件的本地配套率,强化行业协作,增强龙头企业对上下游和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按照国际化标准组织生产,提高汽车零部件系统化配套、模块化供货能力,提高零部件行业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标准,提高零部件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汽车电子产品,推动零部件产品结构优化和实现快速升级。
重点支持电动车再生发电、电子制动、双轮毂电机驱动及电子差速等技术的研发突破,支持研发汽车发动机系统EMS、电子随动灯光系统及LED车灯系统、轮胎监测系统、电子稳定系统ESP等系统和总成。
(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抓住*市列入国家确定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之一的有利时机,鼓励具备条件的轿车、客车企业引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突破关键技术,争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使之成为带动*市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实力的新增长点。
加快培育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重点支持宝雅新能源汽车在出口加工区建立生产中心,形成年产5万辆外销电动汽车的规模;在高新区建成集研发、生产、配套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园区,形成年产10万辆、配套能力15万辆的规模。积极推动宝雅公司已开发拥有的小型化新能源、环保、低速电动汽车尽快打开国内市场。
四、政策措施
(一)强化政策导向。切实落实国家新税法规定的增值税转型、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措施,做好财政专项资金和扶持资金的使用。认真执行国家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推动实施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完善二手车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调整汽车产品品种结构,在发展重型汽车同时注重扶持其它产品的发展。以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为主攻方向,大力扶持重型汽车、轿车、新能源汽车、摩托车、专用车发展壮大,优化提升产品结构。鼓励重汽集团进行区域化重组,争取新组建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落户*。严格执行国家公告管理制度,实行生产一致性管理。加大对汽车行业生产经营的监督力度,严格执行产品合格证发放管理制度,坚决取缔不合法生产行为,维护车辆生产经营秩序。
(二)优化布局结构。加快重点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园区建设,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进园区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引进项目。重点引进先进汽车生产技术和具有节能、环保型的汽车项目、零部件及零部件总成生产企业和技术,不断提高汽车的整体生产水平。以中国重汽、吉利汽车为龙头,形成重型车、轿车、专用车、摩托车、电动车等产品为骨干的汽车产业集群。围绕整车带动配套零部件和原材料等行业同步发展,并向周边城市延伸,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建成从整车设计、生产、零部件配套及销售一体化的汽车产业体系。
(三)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列入省、市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点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加大财税信贷支持力度,加强银企沟通,积极引导企业充分用足用好财税优惠政策,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在信贷资金和担保上给予重点支持。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从发展规划、项目投资、人才技术、生产经营、市场销售等多方面提供支持,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四)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技术中心。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支持政策。鼓励企业提高新产品开发资金占销售额的比重,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所得税前抵扣力度,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对重大科研成果、国内首创技术给予奖励。支持重点企业突破瓶颈及关键技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汽车及配件技术开发水平,建立较强的新产品自主研发和创新体系。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和保护力度,鼓励企业争创名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五)积极开拓汽车消费市场。支持举办各种汽车展销会,活跃汽车消费市场,引导理性科学消费。努力开拓国外市场,力争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比例逐年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在性能、配置和价格满足需要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列入政府目录的自主创新汽车产品。充分利用在国内外已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完善汽车品牌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工业统计工作计划范文4
济园区将不断完善拆解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抓紧加快“无水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无水港”项目的道路、办公楼和货场等土建工程,监控系统等在内的项目建设,加快打造鹰潭市物流中心
,解决企业的运输瓶颈问题。二是抓紧污水处理厂的设备运行调试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企业污水处理的需要。三是尽早启动铁路专用
线路的建设。并尽快启动铜精深加工区4.18平方公里的征地拆迁、土地审批、前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世界铜都”建设。同时,加强拆解加工企业建设。一是配合相关部门为入园企业办
理准入的相关手续,提供自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立项、环保审批至规划建设等全程跟踪服务。二是制定入园管理办法,提高园区建设品位。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入园企业的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监
管,要求企业环保设施与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促进企业早日投产。三是配合有关部门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增强质量和安全意识,完善管理责任制,逐级落实责任,加大检查力度,形成有
效监管机制。
为强化园区招商引资工作,铜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将努力营造投资环境,配合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完善投资协议内容,规范土地出让行为,并健全和完善招商引资
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实行项目责任制,开展针对性强的上门招商、联合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专题招商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方面力量,围绕铜产业配套进行招商引资,打造一批铜特色
工业统计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企业统计工作;企业管理;统计职能
0.前言
一提到企业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企业的经营方式是否科学、管理体制是否健全、运行机制是否有效、组织形式是否合理等方面,因为这些内容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规范生产经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搞好科技创新等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积极影响,值得相关部门进行深入思考。
1.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领导并不是很重视统计工作,他们大部分把统计看作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者只是简单汇总,搜集一些数据、填写一些报表,仅此而已,他们从思想上就把统计工作简单化、表面化了。一些企业的管理者重视会计,而忽视统计的现象很普遍,他们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非常重要,而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搜集数据所用。在设置岗位时,统计员兼职的较多,专职的很少,并且变动很大。在企业进行重组时,统计岗位常常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精简较多,从而导致统计人员的工作越来越得不到保障,最终统计工作也越来越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2)企业统计账目及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很随意,从而导致统计数据质量下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同时也诞生了许多新型企业。其中有很大部分并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报告制度,没有明确设立统计工作岗位,没有健全的统计账目,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代填代报,原始记录不规范,统计指标很难准确计算汇总,从而导致统计数据质量不高,分析结论不精确。
(3)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多数企业的统计工作人员学历比较低,业务素质不高,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并且对统计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也不愿意学习统计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是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与加工,这样会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甚至不向企业领导提供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也不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统计监督、统计咨询。
2.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2.1明确统计职责,发挥统计职能
企业统计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需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准确、及时地搜集、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统计信息,还应负责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的统计信息,利用生产、质量、市场行情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也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资产赢利情况、市场需求情况等;利用统计信息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做出相应的分析研究报告。
2.2确定统计范畴,完善指标体系
企业一定要依据企业管理需要来设计统计报表与指标体系,处理好需求与可行、宏观与微观的关系,讲究高效务实。
在设置与完善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2.2.1全面性
全面性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企业业务发展状况、效益和投资情况、企业运营收入、当地社会经济、企业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尽量使指标细化。
2.2.2规范性
规范性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含义、指标名称、统计口径、取数来源、审核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并且尽量使指标设置科学化。
2.2.3及时性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新型业务,促使市场的竞争格局也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对指标体系要及时进行调整,并逐渐扩大统计指标规模,更好地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支撑。
2.2.4客观性
客观性指标体系要有效客观地反映本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经济效益、主要业务的发展前景等各方面的信息。
2.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突出信息时效功能
企业统计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统计信息网络,及时更新统计数据,促进企业统计信息网络和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统计部门提供统计资料,又可及时反映本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和业务发展,加快信息处理、反馈与传递速度,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目前企业的信息网络与政府统计部门的信息网络并没有相互很好地连接,因此企业统计部门应充分利用政府统计网站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信息交流、信息查询,如果企业和政府之间能够真正实现信息共享网络,企业统计的功能就会增强,相应的地位也会提高,才能促进企业方便了解市场,并且更有效地发挥统计的作用。
2.4提高专业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目前的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专业技术、业务基础、并且比较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的。稳定的统计工作队伍可为企业管理更好地做贡献。统计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统计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与此同时,企业单位也需要具有责任心,并有较高业务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能带领同事一起学习与工作的统计负责人。统计工作人员必须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多出成果。企业领导也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学习统计知识和相关的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法律制度等,要求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大力鼓励统计工作人员参加技术职称和业务水平考试,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提供统计资料,对工作积极并且有较大贡献者给予表彰,这样企业统计将被重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企业统计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监督、咨询等职能,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效率,就能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提供全面优质服务,监督整个企业的活动,这样企业统计才能在企业决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给企业领导做好助手与参谋,为企业制定计划与政策提高重要依据,在企业管理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因此强化企业统计工作对企业的经营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
【参考文献】
[1]李安有.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7).
[2]刘征云.完善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6(15).
工业统计工作计划范文6
统计反映企业发展成果,服务企业发展决策,引导企业发展实践,监测企业发展进程。统计网络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收集、传递、处理和存储各种信息数据,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统计信息数据的共享,使统计的信息数据得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的动态过程。企业统计工作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包括:外部网络系统、软硬件配置的物理层;数据信息处理、内部传递系统等应用层;统计信息的采集、储存等协同运作的数据层。这些都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统计工作的网络信息化,统计部门按工作内容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管理信息化,以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当前,随着我国统计改革的深入与发展的加快,统计网络信息化已融入政府、企事业单位统计的各项工作与各个环节,网络信息化手段已经从辅工作向统计业务的核心工作转变。因此,根据相关理论与实践,探讨企业统计的网络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企业统计工作网络信息化的困境
(一)网络时代统计信息的安全问题突出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企业网络和数据信息面临的泄密、窃密问题日益严重。例如,2013年2月中国人寿“众宜风险管理网”的网站泄漏中国人寿的客户信息,数据库中公开保险保单多达近80万页。信息安全正在成为一个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统计工作无疑可以加快统计速度,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存在统计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在数据的处理、传递、保存过程中,存在着统计数据泄露、统计数据库损坏、统计信息网络瘫痪等潜在隐患,这些隐患与问题的后果十分严重,甚至可能是无法挽回的。由此,网络时代统计信息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企业统计工作者的警觉。
(二)统一的网络信息化标准缺失
我国企业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由于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和统计标准不够统一,企业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统计标准化、规范化进程缓慢。网络应用系统建设不足,全面支撑企业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还没有开展,各个行业的统计报表格式、统计标准、基本统计单位存在不能衔接与统一的困境。与此同时,不少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观念较为落后,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系统的考虑与规划,没能将网络信息技术与企业统计工作相结合,建立起规范的统计工作标准流程。造成统计信息系统内部存在“信息孤岛”、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网络信息化统一标准的缺乏影响了统计数据的交互共享,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统计网络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
(三)统计信息系统的维护升级不够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数据库技术的普及,不少企业在通用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大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企业的PC机、服务器等各类设备也进一步提质。但大部分企业统计工作的网络信息化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对统计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升级重视不够,尚未建立稳定的运行维护模式,缺乏必要的日常安全运营监控手段。应用系统、数据库未能实现及时的维护升级,关键的信息系统、区域和设备日志、警告与性能记录保留时长不够,集中监控统计数据信息的快速响应机制缺失,更使得统计运营工作大多在无序和被动的状态下进行,难以及时解决统计信息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与故障。
(四)网络信息化专业人才稀缺
统计工作网络信息化的建设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统计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统计和计算机技术是两门专业性强、技术难度高的学科,统计工作的网络信息化不仅需要专业性人才,更需要既懂计算机网络又懂统计业务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计算机人员不懂统计业务,统计人员又难以驾驭计算机网络的困境,能将统计业务与网络信息化联系起来的复合型人才稀缺。这使得网络信息化应用过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与难题难以及时解决,极大影响了企业统计工作网络信息化进程的整体水平。
三、推进企业统计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的举措
(一)建立完备的统计数据信息安全体系
企业在统计工作网络信息化的建设中,应严格遵循国家有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明确和完善统计数据、统计信息的安全域划分,以及统计数据的监察、安全审计等体系系统建设。与此同时,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不断加深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的信息安全观念,培养员工树立起信息安全责任心。让信息边界防护深入部署到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名基础员工的工作职责当中。在企业内部制度、人员管理、系统建设运营等方面,做好规划与保障投入,建设完备统计数据信息安全体系,统筹应用防火墙、身份鉴别、边界防护、漏洞扫描、安全审计等子系统,确保统计数据信息网络的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
(二)推动统计数据信息的标准化建设
统计网络信息化的核心是要建设统一的网络系统和数据中心,这需要有统一的统计数据标准和规范的统计业务流程来保障。因此,企业的统计工作要以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为依据,制定科学有序的统计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标准的运行维护与服务模式,统一标准、指标和口径。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起标准的实时监控系统,对统计系统的业务流量,网络设备和应用系统的运行负荷状况,数据库与存储情况等进行实时的自动监测,实现统计工作网络运营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及时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统计网络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行,真正充分地发挥统计网络信息化的积极作用。
(三)注重统计网络设备与系统的维护升级
统计工作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并不是简单地购买一些计算机设备和软件、制定一些标准、建立一些通信网络就能实现的。还需要从多方面出发,整合统计数据资源,加强信息化基础性建设工作,特别不能忽视的便是网络设备的日常维护与升级。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转变“轻软件重硬件”和 “急用先上”的观念,务必建立好统计数据库和基础的统计业务平台,随后再开发统计应用系统,并随着统计工作的发展变化,维护好企业的网络资源管理平台、网络存储系统,及时更新和升级网络基础设备与统计应用程序。建立健全设备配置、软件更新、应用支持等环节的配套支持,保证统计网络信息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
(四)大力培养网络信息化专业人才
企业网络信息化的建设,依托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吸引高技术的计算机管理、网络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的核心人才加入,是推进企业统计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逐渐完善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专业人才,使之成为企业统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企业要大力培养一批既懂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又具有统计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建立良性的用人机制,定期地对他们进行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库、信息化应用、信息安全和网络管理等内容的培训与进修,真正地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与信息化应用水平,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建设构筑全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