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育苗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容器育苗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技术范文1

1马蔺的特性及分布

1.1生物学特性

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也叫马莲、马兰花,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马蔺草呈三角形,茎叶像剑麻叶,长而柔软,植株高(叶长)约30 cm,叶宽6~7 mm,花葶高20~30 cm,花紫蓝色,于4—5月开花,花期50 d。喜光,也能耐阴。根系发达,入土深度可达1 m以上,须根呈伞状分布,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马蔺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常用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播种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当年生苗可高达30 cm,3年后开花结果;分株在春季进行。

1.2分布

马蔺分布于干旱及半干旱荒山及戈壁滩上,全国各地都有生长。马蔺耐重盐碱,在含盐量7%、pH值7.9~8.8重盐地生长的植株,比轻盐碱和无盐碱地生长的植株矮20%左右,而地下根系却增加10%左右,其余如开花结实都正常。管理容易,养护成本低,耐践踏,抗污染,适于气候干燥、土壤沙化地区水土保持、盐碱地的绿化改造。马蔺不仅是一种极其耐旱的荒漠植物,同时作为街道庭院绿化也是一种具有很好观赏价值的绿化品种,亦可替代城市绿化中的草坪,在城市园林生态绿化中具有巨大的潜能。大量种植马蔺对黄河流域的松散沙质土壤堤坝、公路工程被水冲刷水土流失能起到重要的坚固路坡、渠道、堤坝的固土作用[1]。马蔺开的花有紫色、嫩黄色,花期在4月底5月初,每逢此季节,荒漠上还是黄沙一片时,马蔺花遍地开放,景色极其美丽。在宁夏红墩子地区分布有1 333.33 hm2左右的马兰花草原,已成功举办过多届马兰花生态旅游节,在区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容器育苗技术

2.1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设在平罗县治沙林场毛乌素沙漠中的塑料薄膜温棚内,当地年降水量190 mm,极其干旱,年蒸发量2 250 mm,全年日照时数3 075 h,年均气温8.1 ℃。温棚旁有机井1座,可满足灌溉用水。

2.2采种、催芽

2.2.1采种。8月末至9月中旬种子成熟,选择生长健壮的母株,用剪刀将果穗剪下,晾干后轻轻敲打使果皮与种子分离,簸净杂质后置于室内低温干燥处收藏。采种时间不能过晚,否则种皮开裂,种子弹出,散落地面难以收集[2]。种子原产地为红墩子地区马兰花草原。

2.2.2催芽。翌年3月进行种子处理,将开水倒入盛有马蔺种子的容器中,并快速搅动使之受热均匀,浸泡1昼夜后捞出晾晒,随后与沙子按照1∶3的比例进行沙藏处理,沙藏处理的地方应向阳、通风、透气,并覆膜保温,每日上、下午各搅拌1次,使受热均匀,根据种沙含水量适时加水。约10 d后待种子有30%露白时,即可进行点播。种子处理过程中开水一定要烧开,开水量和浸泡时间要充足。

2.3容器选择

选用一次性无底塑料蜂窝状容器,厚度0.05 mm,外切直径8 cm,高15 cm,侧面用水溶性胶粘剂粘合而成,可折叠,用时展开成蜂窝状,无底。在育苗过程中,容器间胶粘剂遇水溶解,可使之分开。

2.4营养土配制

将黄土、沙子、鸡粪按6∶3∶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拌入占总量1%的过磷酸钙,在土中喷洒0.5%高锰酸钾溶液。

2.5育苗

2.5.1苗床设置。将折叠状塑料薄膜容器依次展开后,将混合好的营养土用细筛将容器全部筛满,然后喷水浇透。

2.5.2播种。3月15日左右在整好的苗床上,用竹片播入营养土约2 cm,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点播在缝隙之中,每个容器内点播3~5粒种子,点播后用手指复位镇压[3]。点播后每隔1 d喷水1次,并注意保暖和遮荫措施。

2.6苗期管理

2.6.1定期浇水。马蔺极其耐旱,幼苗出齐后,应逐渐减少喷水次数,防止烂根并抑制杂草生长。具体浇水次数、时间可根据气候、墒情等灵活把握。晚秋土壤封冻前灌封冻水2次,翌春浇萌芽水1次。

2.6.2及时除草。生长季中耕除草2~3次,然后及时洒水,使松动的土壤紧实。除草时不能损坏根部以免影响苗木生长。

2.6.3适时炼苗。进入5月以后,当地晚霜期已过,幼苗基本出齐,可去掉苗床上的麦草等遮荫物,同时去掉温棚上的塑料薄膜,进行干旱条件下的炼苗,并减少喷水次数和喷水量,让幼苗开始逐步适应周围环境。

2.6.4适时追肥。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应适当进行叶面喷洒追肥,追肥一般在苗木出齐后15~30 d进行,可灵活选择喷洒肥料。

2.6.5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有大地老虎、小地老虎、锈病等。栽植密度大的地块及多风雨天气有利于锈病的发生,可在马蔺发芽前喷3~5°Bé石硫合剂铲除病源;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烧毁或深埋;发病前14 d及时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间隔7 d喷1次,连喷3次。地老虎幼虫为害马莲根茎部,可导致地上部分枯黄,甚至成片死亡。可在4—5月成虫出现时,用黑光灯诱杀;或于幼虫初期,用地虫威或克百威22.5 kg/hm2拌毒土在地表撒施;也可于幼虫危害盛期用90%晶体敌百虫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灌施[1]。

2.6.6越冬。秋季10月过后,待叶片枯黄发蔫后,将幼苗用镰刀全部平茬割掉,茬高1~2 cm,不要伤及根部即可,平茬后灌足冬水,进行露地越冬。翌年春节过后,将温棚覆膜进行增温保护,促其提前萌动发芽,提高生长量,便于在春季造林季节到来时提供合格苗木[4-5]。

2.6.7起苗。起苗前进行浇水,起苗时用手轻轻将薄膜容器依次分离,将合格苗木排列挤紧至运输器具内,不合格苗木单独重新归圃排列并继续进行培育。

3参考文献

[1] 耿亚乔,李延夫,刘志涛.马莲育苗与栽培[J].新农业,2007(11):50-51.

[2] 王文,占玉芳,甄伟玲,等.马蔺2个种源播种育苗试验初报[J].甘肃林业科技,2007,32(2):18-21.

[3] 王建国,毛立谦,邓景丽,等.马蔺繁殖与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3):82,93.

容器育苗技术范文2

关键词:容器;育苗;特性;技术

容器苗是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主要环节,是60、70年展起来的一种育苗技术。由于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根系完整,培育周期短,节约籽种,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和林木速生丰产以及便于机械化等特点,因而国内外发展速度较快。

1容器类型及规格容器材料采用废弃的纸杯、小塑料袋,容器形状应本着节约能源,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符合苗木生

长发育的要求选取,绝大多数以废弃纸杯为原料。形状以有底和无底两种,有底容器打有0.30cm大小的排水孔6~8个,有些地方采用专门加工的容器袋,要求育苗技术科学化,达到良种育苗,科学管理。容器规格根据培育树种和造林立地条件而定,培育阔叶树种,容器规格较大,一般直径8~10cm,高度20~24cm,培育针叶树种,容器规格较小,一般直径5.50~7.50cm,高度15~20cm。

2育苗基质成分及配制比例黄土、腐殖质土、腐熟有机肥、过磷酸钙、细沙等。配制比例根据培育品种有3种配方,容

器育苗有2种,花卉盆栽有1种。

腐殖质土30%,黄土40%,有机肥(牛粪)20%,细沙10%。

黄土80%,有机肥10%,河沙10%

黄土50%,腐熟有机肥30%,细沙20%(盆栽用)。

3土壤处理每方基质(黄土、腐殖质土、腐熟、有机肥、过磷酸钙、细沙)用10~15kg硫酸亚铁消毒,待均匀搅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24h,然后装入容器袋(杯)。

4装袋将处理过的营养土,再经过适当洒水,以捏不成团块为宜。然后装入容器内,营养土装至距塑料袋上沾1cm,整齐摆放在苗床内。

5播种播种前根据种子的特性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当种子胚芽有露白时,开始播种。侧柏种子每个容器播5~8粒,三

定子4~5粒,白皮松3~5粒,然后用细沙或锯末覆盖。

6苗期管理

6.1追肥当针叶树种出现初生叶,阔叶树种出现真叶后,开始追施氮肥稀释液,配制浓度是每1 000kg水加入1kg尿素,20~30d1次。追肥一般在傍晚进行,苗木生长后期喷0.50%~1%磷肥液体有利于木质化。

6.2浇水在出苗期和幼苗生长初期要多次适量洒水,保持培养基质湿润,速生期要掌握量多次少。越冬前浇水1次透水,出圃前要浇水1次。

6.3间苗每个容器内保留1株。对于在播种时漏播或出苗后死亡的一些容器,把一些出苗多的容器中将芽苗拔出,然后移栽到无苗的容器内,移栽比例占育苗总数的20%左右。

6.4除草本着“除早,除好,除了”的原则,除草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以防松动苗根。除草时间不定,要求是保持容器内,苗床上和步道上无杂草。

7炼苗出圃出圃时间,一般防护树种的苗木生长到一定高度,揭开塑料薄膜或移至棚外。露地生长20d后即可出圃。经济树种20d以后可嫁接出圃。花卉移栽到装有配好基质的花盆里。

容器育苗技术范文3

关键词 柠条;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186-01

宁夏处于我国西北部,自治区面积为6.4万km2,其中沙区面积为2.0万km2,占总面积的31.25%,中部干旱地区主要为黄土高原北缘、鄂尔多斯台地南缘以及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等;宁夏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年均降水量为200~300 mm,年蒸发量为2 000 mm以上,无霜期为140 d左右,一年当中有80 d以上风速大于5 m/s,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是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带,生态较为脆弱。柠条是多年生的灌木树种,具有耐寒、耐旱以及耐贫瘠等优点,常用于高山、丘陵以及荒漠地带等种植,目前在我国东北、西北以及华北等地广泛种植,特别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是一种优良的灌木树种。

1 柠条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

柠条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株高在1~3 m;幼枝具有棱形,枝条颜色由灰白色变为绿色,最后木质化后变为黄灰色。长枝上有托叶宿存,硬化成5~8 mm的针刺,并常呈弯曲状;羽状互生复叶,叶片为近椭圆形或者倒卵形,长3~10 mm,全缘且叶尖具刺,叶柄长1.5~5.5 cm,表面有灰白色柔毛;单生花,花形为筒状钟形,长0.9~1.2 cm,花柄长1~2 cm,花柄表面密生短小绒毛,中部有关节;果实为扁平条形荚果,宽5~7 mm,长4~5 cm,深红色,种子为肾状圆形;花期为5―6月,果期为8―9月。柠条具有较好的耐寒耐高温性,在-32 ℃的低温和55 ℃的高温条件下均能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耐干旱和耐瘠薄性,对风蚀和沙压具有较好的抗性,在黄土丘陵地、沙盖黄土地、石灰岩、砾石土等地都能正常生长,最适生长于砂壤土、黏壤土以及黑垆土等;柠条根系较为发达,具有较强的耐干旱和耐瘠薄能力,同时固土能力也较强。柠条喜光,在遮阴地常生长不良,严重者不结果实。柠条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旬发芽,在5―6月开花,花期为15~25 d,5―7月是柠条的快速生长期,种子在9月上旬成熟,并在11月中旬落叶。当年生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缓慢,随后生长加快,并在3~4年后开花结果[1]。

2 柠条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2.1 柠条容器苗培育

2.1.1 选地做床。育苗地应该选择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光照充足以及无盐碱地等地方。播前应根据苗木数量做床,一般常用苗床的长、宽分别为3.0~5.0、1.2~1.5 m,苗床的深度应该控制在16 cm左右;苗床底部应该平整且无石块,为了后期起苗方便,可在苗床底部平铺厚度为1.0~1.5 cm的细沙。

2.1.2 育苗土配制。根据柠条生物特性可知,柠条最适生长于中性的砂壤土中,因此柠条育苗土应该以中性土为主。柠条育苗土的配方一般为70%过筛后的中性砂壤土、20%的细沙土以及10%腐熟后的农家肥,将其充分混合,然后装入10 cm×15 cm的塑料容器中,依次摆放在苗床中,并用细土填充育苗容器之间的间隙,并保证各育苗容器中育苗土在同一水平。育苗土的配制以及装袋等应该在5月上旬前完成[2]。

2.1.3 播种。为了保证柠条的出苗率,在播种前可用含有3%高锰酸钾的热水溶液对其浸泡2 h,然后置于混沙中进行催芽,待有4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播种前应该对苗床灌透水,然后进行点播,保证每穴播种3~4粒,然后覆盖细土1.5~2.0 cm;播种量为300 kg/hm2,播种时间为5月中旬。

2.1.4 苗期管理。柠条幼苗期管理主要包括除草、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①除草。柠条幼苗一般在2~3片真叶、4~5片真叶以及6月末进行3次除草,并在除草期间进行间苗,除去病苗、弱苗以及小苗。②水肥管理。在播种后只要保证育苗地土壤湿润即可,不可过度湿润,浇水时可采用喷灌设备,防止苗床板结;可以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可追施尿素225~300 kg/hm2,于6月中旬和7月中旬各进行1次。③病虫害防治。可每周喷洒2次硫酸亚铁多菌灵液对立枯病进行防治,并连续喷洒2周;为了防治叶甲虫、蚜虫等虫害,可用40%马拉硫磷1 500倍液等喷洒进行防治[3]。

2.2 柠条容器苗造林技术

2.2.1 起苗与运苗。一般在每年的8月初起苗造林,在起苗前应该对苗床浇足水,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幼苗的根系与土壤分离。起苗时应该用起苗铲从苗床底部水平铲入,然后整地装入装苗框中,带装苗框满后,再对第2层进行装苗。装苗完成后对其进行覆盖遮荫,并立即运输到造林地。

2.2.2 栽植。在移栽前,应挖栽植坑,栽植坑深度应比育苗容器高3~5 cm。移栽时应沿育苗容器底部纵向将薄膜剪开,除去容器将幼苗放入坑内,再用湿土回填,填土高度应与容器高度一致,再将周边踩实,洒上适量细沙土,再浇足水。

2.2.3 幼林抚育。由于柠条苗在初期生长缓慢,所以应该加强管理,在移植当年秋季应除草1次,如果当年干旱严重需浇水1~2次。在次年春夏季各除草1次,并造林3年内加强保护,严禁人畜践踏。

3 参考文献

[1] 程伟.浅谈柠条的生物学特性与高海拔地区的大田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5(7):68.

容器育苗技术范文4

关键词:意义现状容器育苗种类问题

引 言

城市化的发展,产生大量的苗栽需求,容器育苗技术的优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极大的解决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对于苗栽的需求。

容器育苗种类

育苗容器

容器种类很多,据报道已有各种类型的容器50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容器与苗木一起栽入土中,容器在土中被水、植物根系所分散或被微生物所分解,如泥炭容器、粘土营养杯、蜂窝式纸杯和细毡纸营养杯等;另一类是容器不与苗木一起栽入土中,移苗时可将苗木从容器中取出,然后栽植,如塑料容器和金属容器等。现在国内外使用育苗的规格不一,一般高度为7~25cm,其中以8~20cm较多,直径为3~12cm,其中用7~lOcm的较多。

(1)育苗钵(营养钵)

为钵状育苗容器的统称,主要有:

①塑料杯。是用聚苯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制成,一般高度8~20cm,直径5~12cm,四周有排水通气孔,这种容器在国内外应用较广。我国还用无底的塑料薄膜钵(塑料薄膜筒)育苗。

②泥炭钵。大多是用泥炭和纸浆粘合而成。泥炭的保水性和通气性有利苗根的呼吸和生长,同时定植后苗根也容易穿过容器壁而扎根入土壤中。泥炭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有许多型号,如方形容器有3×6(cm)、5×8(cm)等规格。泥炭钵通常是10几个至几十个容器压制成一盘。

③泥浆稻草杯。是用泥浆和切碎的稻草充分混拌,做成的高约15cm,直径lOcm的圆柱形土杯。做时将稻草和泥浆混合均匀糊在木模(可用酒瓶、竹筒或木棒)上,并封上底,然后将模型取出晒干制成土杯。泥浆稻草杯育苗移栽后,根能穿过土杯进入土中。

④纸钵。纸质袋营养杯通常用旧报纸粘合而成,每张报纸可做高约12cm、口径约8cm的双层纸袋8个,如果用于草本花卉的则可用再小的型号。纸杯与纸杯可以用溶解胶粘连形成蜂窝状,所以在日本又叫蜂窝纸杯,不用时可以折叠成册。纸杯中装上营养土,即可播种。纸杯容易腐烂,不妨碍苗根生长,苗根能穿过纸杯进入土中,正常生长。

(2)育苗土块(营养砖)

将培养土(营养土)压制成型,用于育苗的土块称为育苗土块或营养土。这种土块外形多为立方体,中间有小孔,可播种或移植。这种营养土块多采用机械化制作,并适于机械化育苗和管理。土块配制材料用量大,所以大多就地取材。用结构疏松含腐殖质较高的砂壤土,清除草根、石块等杂物,每立方米拌杂肥50kg,过磷酸钙lkg,腐熟猪粪5kg,均匀混合后,加水拌成浆状,然后铺在平整的地面上,厚15cm,待1~2天稍干后,用刀切成砖块,一般为7×7×15(cm),即制成营养砖。随即在每个砖的中央压一个直径为2~3cm、深约6cm的穴,装上营养土后即可播种。目前营养砖已实行机械化生产。

四.现今控根育苗技术开发所需研究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有:

(1)培养基质的国产化和主要配料的当地化研究。培养基质对控根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主要造林树种和澳大利亚以及国外不同,只有针对我国树种找出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培养基质,才能到达想要的控根作用并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如果实现配料的当地化,对节约输送成本很有现实意义。

(2)控根容器的改良和提高。为了降低控根容器育苗的成本,就必须降低控根容器的生产成本。澳大利亚的育苗容器原材料是聚乙烯,如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改用再生塑料,成本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当前的研究趋势是研究新型容器材料或研发出可直接当作花盆观赏的美观实用的控根育苗容器,从而大大减少育苗成本,节约资源。

五.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绿化美化越来越重视。而我国现存的荒山面积仍旧很大,据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荒山面积为8亿亩,造林绿化任务十分艰巨。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对绿化苗木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由于容器苗的成本低,造林成活率高,相比于裸根苗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利用前景,所以值得我们大力推广和深入研究。现在的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加强对育苗容器和基质的研究。针对不同树种开发专用容器和专用基质,研究适合于工厂化、机械化作业的育苗容器和基质,开展轻型基质和方便容器的研究,以方便野外造林的携带;针对目前园林绿化产业和经济林发展的要求,加强绿化大苗和经济林大苗培育中的大容器和基质的研究。

(2)加强对容器育苗工厂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国内尽管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也形成了一些产品,但与生产实际和规模化应用存在一定的距离。

(3)加强对容器苗质量调控技术和调控机理的研究。这也是目前国内研究较为薄弱的环节,通过质量调控技术和调控机理的研究,以培育出质量更高的容器苗,为我国林业六大工程建设服务。同时,应加强容器苗质量评价体系和容器苗生产标准的研究,制定出统一、科学的容器苗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环境标准和苗木质量评价体系,以利于容器苗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结束语

现代容器育苗技术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对绿化苗栽的需要,大大提高了苗栽的成活率,为城市绿化改善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在容器育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绿化的进程和环境的改善,因此在容器育苗的过程中,我国的绿化工作者们还要继续加强研究,不断的改进城市绿化育苗的技术,用更好的技术来培育更多的适合我国城市绿化的苗栽,为改善城市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砖添瓦,共同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谭绍满,钟绍威,刘如鸿华南地区的容器育苗[J]广东林业科技1991(2):17~22

容器育苗技术范文5

关键词:黄连木;容器;育苗技术 

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属漆树科黄连木属乔木,原产我国,北自河北、山东,南至广东、广西,东到台湾,西南至四川、云南广大地区,其中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最多。黄连木抗逆性强,为干旱石灰岩山地造林的重要油料、木材兼用树种[1]。黄连木果实含油率在35%左右,果肉含油率在50%左右,种子含油率在25%左右。黄连木油可食用,也可制作肥皂、油,治疗牛皮癣等。黄连木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碳链长度集中在c17~c20之间,与普通柴油主要成分的碳链长度极为接近,非常适合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用黄连木种子2.5 t可产生物柴油1 t。黄连木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细致,可供建筑、农具、家具和雕刻等用材[2]。树冠高大圆满、叶形细长柔美,秋后叶色鲜红、果实蓝红相间,亦可做城市观赏绿化树种。其嫩叶可制茶,树皮、茎可入药。 

近年来,受市场和育苗技术的影响,黄连木苗木需求不断升温。为切实搞好基地建设,尽快形成黄连木规模化生产、加工产业链条,黄连木苗木培育、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同时成为生产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黄连木种子含油高、表皮腊质层处理、育苗成功率低的问题,结合实践,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和物力、出苗率和成苗率高、效果显著的育苗技术,现介绍如下。 

1圃地选择及处理 

为减少运输,节省圃地,提倡“育苗绕着造林山头转”,即尽量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地势平坦、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就近造林、育苗,就近取土。 

在平整的圃地,划分苗床与步道,苗床一般宽1.0~1.2 m,床长不限,可依地形而定,步道宽40 cm。宜采用低床[3]。 

2育苗容器选择 

容器材料要求质轻价廉,通气、透水性能好,稳固性和解体性能好。可采用圆柱形有底塑料薄膜容器,直径13 cm、高20 cm,薄膜厚度为0.02~0.06 mm,在其中间均匀打4~6个直径0.5 cm的小孔,以利透气。 

3营养基质的配制、消毒和装袋 

营养基质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采用的营养基质主要成分为利于透水、透气、保持水肥的森林土、草皮土、耕作土、生黄土等,适当配些蛭石、珍珠岩、锯末、树皮粉、河沙、木屑等,以保证苗木根系生长、呼吸及其吸收养分、水分,重量轻的基质还可便于起苗和造林运输。大面积推广应用时,主要采用耕作层的表土,配加一定的腐熟厩肥、堆肥以及过磷酸钙、硫酸钾、尿素等化肥。选择一般的土壤,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用0.5%高锰酸钾溶液,每100 kg营养土喷洒5 kg),以减少土壤杂菌感染,并根据土壤情况,配施杀虫剂。 

配制的营养基质各成分要混拌均匀,干湿要适中,以手攥不粘手、土成团为好。装袋前要过筛,保证土壤细碎。装填容器营养基质要压实,手提不漏、浇水不塌陷为准。装填营养基质应以容器上沿2 cm处为宜,以利播种覆土和育苗洒水。袋装满后,顺苗床紧密排列整齐,袋与袋之间空隙用细土填上,否则将影响苗木出土、生长和管理。 

4播种 

4.1种子处理 

3月初将种子用60~70 ℃的清水浸泡24 h,然后再换1次常温清水浸泡2~3 d。等种皮充分软化后,用力搓4~5遍,将种皮及种子外腊质层完全搓掉,然后用驱避剂处理,以防冬季鸟兽危害[4]。用炉渣灰拌种、装入编织袋,白天经太阳曝晒,晚上搬至室内保持温度,15 d左右种子开始裂口发芽,80%以上的种子开裂、1/3露白时,及时播种[5]。 

4.2播种量 

黄连木种子千粒重92 g左右,容器育苗7 500 m2/hm2(除去40 cm的步道),约170袋/m2,每袋播种子3~4粒,需种量为375~450 kg/hm2。 

4.3播种方法 

播种时将种子集中在容器中央,不要重叠,覆盖种子的土层厚度为1.5 cm。播后浇足底水,浇水时要小水漫灌,并注意控制水头流量,防止水速过快而冲走种子和基质。及时覆盖细碎秸秆、干草或地膜。 

5苗期管理 

5.1除盖 

当出苗量达到50%以上后,可视气温情况逐步揭膜或揭去覆草

。连续晴天高温时,可将覆膜不定距划破放风,防烧苗;大部分出苗后,逐渐将覆膜全部划破;当苗充分锻炼、出苗整齐后,将覆膜或覆草揭去。

5.2间苗 

在幼苗出齐1周后,间除过多的幼苗。每一容器内可保留1~2株。对缺株容器及时补苗,间苗和补苗后要及时浇水。 

5.3追肥 

当苗高15 cm时,开始追肥。采用叶面喷施,用0.2%~0.5%尿素水溶液,速生期共喷2~3次。追肥宜在傍晚进行,切忌午间高温时施肥。 

5.4浇水 

浇水要及时适量,播种或移植后随即浇透水,在出苗期和幼苗成长期要多次适量勤浇,保持培养基质湿润;速生期量多次少,在基质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浇水。 

5.5除草 

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做到圃地无杂草,人工除草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要防止松动苗根。 

5.6整床 

育苗期发现容器内基质下沉,须及时填满,以防根系外露。及时防治病虫害。 

5.7防止日灼害 

主要表现为幼苗出土后因日灼导致苗木根颈处腐烂,可喷水降温,在晴天中午地面温度升高前及时喷水降温;遮荫处理,可采用搭荫棚或使用遮荫网[6]。 

6起苗运输 

起苗造林前1周浇水1次,既可增加塑膜容器内土壤的湿度,又能保持塑膜容器土壤的紧密性,不致松散。起苗、运输时勿挤压,确保营养土团完整无损。剪断容器外的根系。 

7参考文献 

[1] 刘玉龙,石质红.太行山区黄连木大规格容器苗造林成效对比试验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9(8):17-18. 

[2] 徐金燕,石玉琴.中国黄连木播种育苗技术[j].经济林研究,2001,19(4):35. 

[3] 刘克锋,柳振亮,石爱平,等.黄连木容器育苗及其抗旱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2):27-30. 

[4] 赵和文,柳振亮,于建军,等.黄连木种子处理的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19(3):42-45. 

容器育苗技术范文6

关键词:容器育苗;培育方法;栽植技术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土壤沙化严重,造林立地条件极差。气候环境恶劣,十年九旱,自然灾害接连不断,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了治理和改变这种恶劣的环境,实施科技兴林战略,采用容器育苗进行工程造林,改变了传统造林模式,变一季为多季造林方法,不仅缓冲工程建设春造重负,而且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多年来,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

1 容器育苗特性

容器育苗能形成完整根团,起苗、包装、运输时不伤根,苗木活力强;造林成活率高,栽植后没有缓苗期;不受造林季节限制,可以延长造林时间,一年多季可以造林和补植。

2 容器育苗应用范围

适用于干旱地区和立地条件较差的土壤沙化区、荒山石漠区、岩石区、高山陡坡等区域。

3 容器育苗材料

3.1 容器袋采用类型

(1)容器育苗营养袋采用厚度为0.004―0.008毫米无毒塑料薄膜加工制作而成。(2)规格:根据培育年限不同,其容器袋规格也不同,“两松”容器袋一般采用规格为200毫米×200毫米,如培育年限在5年以上的,其规格为250毫米×250毫米或300毫米×300毫米。

3.2 苗木的选择 选择2年生樟子松裸根苗。

4 容器育苗基质

4.1 营养土采取 一是来源广、成本低、具有一定肥力的。二是理化性能好,保湿通气透水。三是重量轻,不带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

4.2 营养土配置 一是采用腐殖质土、草甸土与山地表层土三合一混合法,其比例为:腐殖质土、草甸土30%,山地土70%。并匹配一些有机肥和无机肥料,无机肥料(主要指氮磷钾肥)25克/袋营养土,有机肥料50克/袋营养土。

5 容器育苗的培育

5.1 育苗地条件 本着就近造林、就近育苗、就近取土的原则,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

5.2 育苗地要平坦,排水良好 不能在种过番茄、薯类等的菜地育苗。

5.3 整地作床 一是育苗地清除杂草、石块等,做到土碎地面平。二是采用低床式育苗法,其苗床规格为长20米,宽1.2米,便于操作。

5.4 装袋 一是裸根苗培育,应先修剪过长的根系,避免窝根和“坐椅子”。之后装土,营养土达到袋的1/3时,放苗木,苗木放在营养袋中心,再装土,装满、敦实,营养土与营养袋上缘边口保持水平一致。为了保证容器苗能够吸足水分和营养,底部应打6个直径为0.4―0.6厘米的小孔,小孔间隙为2―3厘米。二是种子培育。选用良种,达到GB7908规定的二级种子以上,先将营养土装满敦实后,营养土与营养袋上缘边口保持水平一致,把种子放到容器袋中心位置,小粒种子一般下种量为5―7粒/袋,大粒种子一般2―3粒/袋,覆土厚度为种子的1―3倍。

5.5 培育容器苗年限超过两年以上时,为防止容器苗根系扎入土壤,将容器移动位置,切断主根,促进容器袋内形成发达的须根。

6 田间管理措施

6.1 要及时浇水 为了保证苗木和种子能够正常生长,必须保持土壤湿润,幼苗期浇水要次多适量,速生期浇水要量多次少。

6.2 做好田间病虫害防治工作 由于新植苗和播种苗对病虫抵抗能力小,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是要加强田间地下害虫的防治,如蝼蛄、地老虎,使用辛硫磷浇灌,其浓度为10‰;二是加强苗木病害防治。

6.3 要做好田间抚育工作 为了给新植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要及时清除杂草和播种苗间苗工作。

6.4 防寒方法 对1―3年生樟子松容器袋育苗要进行防寒。其方法是:先用木版轻轻把樟子松苗按同一方向一定斜度伏倒,随后铺盖塑料布,上部再覆盖一层10厘米左右的土壤,要做到四周不透风。其它类容器育苗不用防寒。

7 容器育苗出圃标准

(1)樟子松类,要达到生长健壮,有生长点,无病虫害的2年生容器苗,高度应在30厘米以上。(2)播种苗类和其它裸根苗类,要达到高20厘米以上,地径为0.5厘米以上。

8 容器苗栽植技术

(1)容器育苗装运时,按“品”字型摆放,不要压在苗木上,否则易发生苗木折断,并要形成一定倾斜度。运输时,车速要适当,避免上下颠簸,造成营养土散坨。(2)应用容器苗造林时,剔除废苗、病苗、弱苗、多头苗,选择生长健壮、长势良好的苗木。(3)雨季造林应提前10―15天,运输到造林地附近,做好槽穴,进行二次培养,安排专人管护,做好假植、浇水等工作,避免雨季山高路滑,苗木运输不到位、影响造林。(4)栽植时,用手托起容器苗,轻轻将袋撕掉,轻放在植树坑内,踏实四周,轻踏营养土所在部位,避免营养土坨踩散、须根系折断。然后浇足水,封好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