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员事迹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检验员事迹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检验员事迹材料

检验员事迹材料范文1

关键词:道路 原材料 路基 试验 检测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道路路基的试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性。它不单单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成为道路监理质量验收工作的有利补充。试验数据的真实及其准确性会直接反映出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近年来随着国家安全放心工程工作的推进,对工程监理和质量验收工作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道路试验检测方法的改进也迫在眉睫。

1、道路原材料试验检测需注意问题及方法

1.1原材料的取样

样品取样必须具有真实性,及时性,普遍代表性及科学性。水泥取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具体做法是:先在同批次水泥中取出若干袋水泥,数量大致为水泥总量的5%,然后在已取出的每袋水泥中取出等量样品均匀混合,最后从混合均匀的样品中取10kg左右用于实验。砂,石取样的具体做法为:分别从料堆的底部、中部、顶部及不同深度处取出质量大致相等的样品并均匀混合。根据规范,碎石需取40kg,黄砂试样则需取10kg。在实验设备较为落后,数据准确率不够高的情况下,则可考虑适当增加样品的取用量,以备增加试验次数使用。

1.2水泥试验

水泥质量的试验检测是工程试验的基本工作。因为质量合格的水泥是高质量混泥土的基本前提保证,也是工程质量的核心内容。每批需要进场的水泥都需进行试验检测,都需在进场前一周在现场监理的监督下由专业检测人员进行取样、送检,检查结果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对水泥的检测应重点检测其强度是否达到要求,若如因储存不当而引起水泥强度下降,则必须降低水泥的标号。

1.3砂及碎石试验

砂及碎石检测应遵循产地品种不同需分批次逐一进行检测;同一产地同一品种需定期进行检测的原则。必要时施工单位可制作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标本供监理和专业试验人员进行经验目测判断,一旦发现可疑之处便可取样进行报检。砂的检测项目主要有:细度模数(采用筛分方法获得)、团块含量、云母含量及含泥量。检测项目指标超标后的处理措施有:①细度模数在细砂范围内:若进料量较少,可依据计算值添加适量粗砂,搅拌均匀后重新取样检测;若进料量较多,可考虑重新确定混泥土配合比,适当减少混合料中的细砂含量。②团块含量超标:含量较少时可考虑现场剔除,含量较多可考虑振动筛除法。③云母含量超标:立即判定本批次砂不合格,立即清除出场。④含泥量超标:可考虑对试样进行翻洗。

1.4混泥土检测

混泥土检测是道路工程原材料试验检测工作的核心工作,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首先试验模块的尺寸及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测量弯拉强度时试块尺寸为150mm×150mm×550mm,测量抗压强度时试块尺寸为150mm×150mm×150mm。试块浇筑养护完成后应对其尺寸进行校对核查,防止其尺寸出现较大的偏差。试块表面严禁出现蜂窝麻面,如若试块在试验中出现蜂窝麻面,应立即停止试验,用水泥浆进行填补找平,并在试验报告中说明。如若蜂窝麻面现象严重,必须重新进行试块制作。

2、道路路基试验检测方法

2.1地基系数检测法

路基应稳定、密实、均匀,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撑。即路基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均匀变形。但是路基在长期的行车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塑性变形不均匀变形,引起路面病害如:路面裂缝,路面不均匀沉降,路面坑槽等,降低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行车舒适性,甚至有可能引起较大的行车事故。人们很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想用单一的物理指标来概括衡量路基变形是难以实现的,并适时的提出了地基系数这一力学指标来对路基刚度和承载能力进行直观描述。地基系数测试装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加载系统和量测系统。地基系数测定方法:首先将检测装置底板与支架水平放置,同时用配重较大的车辆提供支撑反力,然后缓慢分级进行加载,加载时要保证每一级荷载的加载都是在地基充分下沉变形后进行的。在进行地基系数检测前应对地基进行预压以减少荷载板与地基间的缝隙对试验准确性的影响。同时还应在施加每级荷载地基变形稳定后,对千斤顶荷载进行补充以减少因地基沉降而产生的卸载值,以保证试验荷载始终为一稳定值。

2.2灌砂法

灌砂法主要用来测量路基压实度,在国内孔隙率这一指标被广泛应用于路基检测中,而这一指标主要采用环刀法、核子密度仪法和灌砂法获得。环刀法和核子密度法都有各自的缺点,并且规范明确规定核子密度仪法只能用于过程控制,不能用于质量评定。现在分别对这两种方法的缺点进行简要介绍。环刀法缺点:1)环刀规格不够规范而引起操作误差。2)环刀灌入深度难以控制,环刀在灌入待测土体时需要掌握好力度,力度不足会引起环刀装土不够饱满,又要防止用力过大,使环刀周围土体因受到挤压引起密度增大,在环刀从土体中取出时受到过大阻力而引起环内土体的扰动。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力度是很难把握的。3)试验进行中水分蒸发易引起密度误差。核子密度仪法缺点:1)核子密度仪会释放出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会造成一定伤害。2)需进行打洞操作,会不可避免的扰动测定洞壁附近的结构,从而影响测定的准确性。相比之下,灌砂法的优势就较为明显,不仅工艺简单,而且在进行孔隙率测定时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测出的数值波动较小,所以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灌砂法的基本原理:先在现场地基中取出土样并称其质量,然后用标准砂换算出等质量土样的体积,质量除以体积就得到湿密度。干密度在知道土样含水量后便可测得,孔隙率在测得填料密度后便可根据规范推算得到。

2.3探地雷达法

探地雷达法也叫做路基密实度检测法。探地雷达主要由主机、电波发射机接受机、计算机及附件组成,主要用于路基深度大,用普通方法难以检测的填方路基,其主要优点是可以实现无损检测。探地雷达法就是按照电磁波的特性来进行工作的。它主要是通过不同厚度的介质对于电磁波的反射程度来判断其路基深度。所以如果某一段波组较紊乱,或可以探测到类似于抛物线的形态时,则可确定该段异常,具体问题可能是空洞或者回填不实。

三、结束语

如上所说,在对道路材料进行检测以及道路路基的各种检测方法应当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相互变通的采纳,既要注意对以前的试验检测经验进行总结又要注意防止对以往工程检测方法死搬硬套,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应多想多做,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取舍,力求得到最真实有效保证质量。

检验员事迹材料范文2

近年来,随着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进一步强调,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面,不少院校都作出许多尝试,如同济大学引入“受荷构件”、“空间与包裹”、“材料与建造”等有关营造基础训练,中央美院建筑学院也在此阶段引入了“盒子”、“奶酪”等训练,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则尝试“非纸上表现”的训练课程。这些尝试的共同目的是通过实物模型、手工制作或装置作品,帮助学生积累直观经验、尝试构造的可能性,从而让学生高效快捷地建立自己的建筑思想意识和认识。各院校都在针对自身的特点,探索最佳的教学方式,以便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到建筑设计的专业学习中。

这些尝试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四川美院建筑艺术系也针对自身特点探索了一套实验性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的验证,我们认为这套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更多优势,下面介绍出来希望我们的教学方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1:1单一材料建造——实验性教学思路

四川美院建筑艺术系和其他院校一样,建系初期的几年一直沿用传统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模式,即以知识讲解为主,辅以一定的绘图和模型技能训练,这种方式优点是在较短的周期内给学生提供一个精简的知识框架。然而,由于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都是从未接触过建筑学的艺术类生源,对建筑设计缺乏直观体验,让他们笼统地接受大量信息他们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深入理解。学生进入二年级设计课程后,教师和学生多数都感觉到一年级的基础课程作用不大,课程改进成了当务之急。

自2002 年起,我们先以加强课程中的模型制作比例进行改革尝试。2004 年第一次将“1:1单一材料建造实验”作为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主要课题之一,一直延续至今,历经多次调整,已形成一套较完整教学方法,我们将其称为“ALL IN ONE”(多合一)。学生在8 周的实验性课程中,对指定材料的特性、加工工艺、构造,乃至造价与施工等问题进行考察、探讨、方案设计,以及一次性完成对方案1:1 的建造过程。通过设计与参与,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建筑的构建过程。

1:1 单一材料建造实验这一教学方法主要基于以下思考:

作为艺术高等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多已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艺术创作经验,此阶段亟需将学生的创作兴趣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将学生引向心手相应的创作体验,直观体认建筑创作中的核心问题——空间、行为、材料、构造、场地等,为下一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这是单一的知识讲授和图纸训练难以达到的。

此外,一年级学生处于建筑学的认知初期,是富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一个阶段。如果直接授予学生关于建筑的定义、分类等概念化的“知识”,容易干扰学生从直接的经验中形成自己的认识。而实验性教学强调动手参与和直观体验,实验的结果是开放的、不可预测的,从而避免单一答案的重复出现。

二、以问题为主导的实验性教学方式

在实验性教学中,教师的关键作用在于揭示问题,并引发研讨。问题主导着课程发展方向,问题的明确性和研讨的深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质量。下列四个问题即是1:1 单一材料建造实验中设定的主导问题。因个人方案的不同、小组方案的不同,课程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了多样的讨论:

(一)材料的问题——所有的设计都要依托特定的材料才能实现。设计师必须熟悉他所使用材料的力学特征、加工的可能性,还有其艺术表现力。为达此目的,本课程限定单一材料进行设计,并限定了连接构件可使用的辅助材料,这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研究材料的特性。

课程第一阶段便提供材料样品,让学生亲手触摸、摆弄,并设置有趣的小课题,引导学生去体会材料的特征,发现建造的可能性。课程第四阶段进一步安排材料市场考察,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规格、加工工艺、维护方式,并在方案优化的过程中试着作出反应(如图1)。

(二)场地的问题——建筑是为人营造的空间,建筑空间与周边场地必然因人的活动而发生关联。1:1 单一材料建造实验的设计命题通常先指定建设场地,尽量选择学生们经常在其间活动的场所,引导学生观察场地的朝向、周边建筑、视线、人群行走习惯等因素,引导学生在构思自己的方案时,设想自己的建造将为场地带来的改变。

(三)结构的问题——从材料到建筑空间,通常需要通过特定的构件设计来实现材料单元之间的连接、支撑,还需要通过合适的结构体系,将所有构件组织起来,达到营造空间的目的。结构构件与结构体系的设计(或选择)如何适应、表现材料特征?如何与空间、功能相结合?这是建筑设计的关键,也是教学中最难的一个环节。本课程强调动手搭建模型,将想象中的空间转化为结构体系,并反复提出“怎样才是最适合这个方案的结构体系?”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结构体系与空间形式的关联,探讨结构体系本身的表现力。

(四)设计表达的问题——模型是最直观的设计表达,同时为了方便1:1 建造,需要制作平面图指导现场放线,还需要制作主要构件的立面或剖面图,以便构件的预先加工,此外在方案公示和大量的课堂沟通中,草图解析的重要性也表现出来。同时,引导学生们在课程中认识到模型、图纸表达以及图解沟通都是建筑设计过程中重要的技能(如图2)。

三、多合一的实验性教学组织形式1:1 单一材料建造实验模拟现实的项目进程,由八个阶段组成(详见课程进度安排表),一方面是由于课程时间、建造场地和经费的有限性。另一方面,也借此方式展现出建造过程的多元性。

比如方案公示与投票过程是公众参与建筑决策的形式,学生们通过组织和参与,亲身体会到建筑作品与公众的互动。

又如小组在市场调研以后,大都针对材料的实际规格优化了方案,并提出更为经济合理的施工设计和工程预算,通过这个过程,可初步认识到建筑设计与经济成本的关系。

此外,课程中各小组成员分任建筑师、结构工程师、项目经理、施工监理等角色,当然,同时他们也都是建筑工人,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大家更容易体验到个体特征与团队协作的价值,这些看似游戏的角色转换无疑是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益的(如图3、图4、图5)。

四、结语

目前1:1 单一材料建造实验课在本系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角色:从技能训练的角度而言,此课巩固了一年级建筑制图课的成果,加强了手工模型制作技能,从建筑思维培养的角度来看,则开启了对材料的认知与结构感的培养,为进一步深化二、三年级教学中的建筑结构知识、复杂建筑设计问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