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1

社会的一种的美德,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才懂得去关心。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感恩班会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感恩班会的观后感1根据县教育局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学生实际,在活动中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知行统一的原则,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同学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学会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要感恩,懂得回报他人。培养学生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一、通过感恩教育,一是使学生知恩。让学生明白,在这个社会里,爱从来都是双向的,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父母、朋友、老师、学校和社会的恩惠。让学生懂得在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还应顾及他人的利益。培养学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二是使学生学会感恩。要让学生明白,胸怀感恩之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三是使学生善于施恩。让学生拥有热情、宽容的心态和不图名利的崇高精神,真心诚意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二、感恩的四个主题是:(1)感激父母养育恩;(2)感谢老师培育情;(3)感恩社会关爱情;(4)感激同学帮助情。

三、学校非常重视这次感恩教育活动,并按着方案要求,搞了以下感恩教育活动:

(一)是举办一次以感恩为专题的班会。

(二)是算一笔感恩帐。各班要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精心策划,利用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讲出对父母、师长、亲友的爱。通过算时间帐、金钱帐、感情帐,引导学生算一算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老师的细心教导之情、亲友的无私帮助之谊。

(三)是办一期以感恩为主题的手抄报。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眷恋。

(四)是做一次感恩作业。结合本班学生特长精心设计感恩作业。如:每周回家帮家长洗一次碗、帮父母做一次清洁卫生、为长辈倒一杯水等。

四、通过这次活动发现。好人好事多了;拾金不昧的多了;学生跟老师、家长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在学校的表现更加突出了;在家更知道疼爱父母了;自理的能力更强了;学习更加努力了;报效祖国的心更迫切了。

五、今后我校立足都要以感恩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感谢老师。感谢父母,感谢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教育,并让他们把受教育后的体会,发表在小报上、黑板上或用我校校园广播进行播放。学校经常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各种节日等主题阵地进行感恩教育。结合各种捐款活动,开展意义深远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知道扶危济困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学生懂得从小就要继承和发扬这些美德,特别是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双手去帮助,让点滴爱心汇聚成爱的洪流。最终把感恩教育活动由学校、家庭延伸到劳动人民和大自然之中去。

感恩班会的观后感2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我们也应该时刻感谢那些帮助你的人。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所有人的恩惠。

感恩不仅仅是在于班会时同学们讲的点点滴滴。感恩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恩生活给予我一切;感恩对手让我认识自己,看清别人;感恩快乐让我幸福,美好的生活着;感恩伤痛让我学会了坚强。让感恩走进心灵,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和报答,感恩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因为有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缔。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我们班的田粟蕊同学说:“感恩父母,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父母孕育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养大成人也很不容易,小时候我们经常在父母面前撒娇,听着他们唠叨。如今我们都长大了,父母不再我们身边,我们少了一份关怀,但我们都知道,父母时刻在关心着我们,虽然有时候觉得他们很唠叨,但还是觉得很幸福。我们关心父母也是理所当然的,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也很少回家看望我们,他们在外赚钱也很不容易,所以说,体谅关心父母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此次班会举行得很成功,大家通过这次班会深深懂得了自己以前从未思考过的某些问题,深深反思了以前自己在对待父母、老师方面的错误,大家表示要以此次班会为起点,真正学会如何去感恩。

感恩班会的观后感3“感恩”这两个字眼最熟悉了,不知道搞过多少次关于感恩的活动,每次都是贫乏无味的,然而,这次班会课活动,感触是那么的深,我突然明白了好多。

刚进入阶梯教室,发现妈妈是那么的显眼,穿得是那么的平凡,头发好乱,我想一开始就给我带来了不爽的心情,班会课的开始,一首《游子吟》,我真的没有明白太多,反而是很无所谓地读着。

接下来是我最感动的一个环节。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短片。故事主人公是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叫邝丹。一段视频,不知道催下了多少人的眼泪,一段告白,不知道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一声爸爸,不知道给自己的父亲带来了多少喜悦,邝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爸爸是个修单车的而自卑,反而一声“爸爸”体现了自豪。邝丹的爸爸每天四点半出门,晚上八点多点回来,爸爸最大的奢望就是睡一个午觉,然而这只是一个奢望。看到这里,我在想,我们比邝丹幸福好多好多,没有什么会使我们感到自卑,但是我们对爸妈的称呼永远都是直呼其名或者一声“喂”。或许我们被惯坏了。视频结束,我愧疚的眼泪不停地划过脸颊,我知道我心中的感恩已开始萌芽。

最有意思的是削苹果,我在家是从来不干这些的,小刀总也拿不稳,小刀总是打滑,哎,当小刀划过苹果的时候,感觉很怪,妈妈总是能把苹果皮削得很长,而我削出来的好短,最后竟被我削成了一个多面的苹果。之后,老师让我们把苹果给爸爸妈妈,我跑了过去,递上了苹果,发现妈妈的手没有以前那么滑了,粗糙了好多,或许我的没心没肺在妈妈手上留下了永远的印记。妈妈看着我还有这个多面的苹果,我看到她眼睛里有泪花在闪烁,我仔细看着妈妈。突然觉得妈妈已没有以前那么美丽了,身材也不是那么好了,皱纹多了,如果以前我懂事一点的话,妈妈或许会依旧散发着青春光芒。

四十五分钟的班会课感觉那么短,很快下课了。这次班会真的很值得,最起码我从本质上理解了感恩。

感恩班会的观后感4我们上了一节感恩的班会课,那节课我失控了。没错,用失控一点也不过。

我们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精心等待上课。本来以为这不过是普通的一节课,四十五分钟过了就好了。可我想错了,我不羞于承认,这节课上我哭了,哭得很凶。

老师先是给我们播放了一段视频,不长,却让人感动不已。特别是当看到视频中女孩的家境及她的爸爸对她说的话及她的爸爸为她所做的一切,真的很容易让人动容。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爸爸的愿望。一个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愿望,睡一个好午觉。顿时眼睛就模糊了。

在座的我们,有许多人是基本可以要什么有什么的,是基本可以肆意挥霍自己的零花钱的,家里的住房是很大的,而我们却不知足。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削苹果的那个环节。一开始就很新奇,很少班会课有这么多好玩的活动。我笨拙地拿着小刀和苹果,稚嫩地在苹果上削出一个个痕迹。忙碌间,仿佛看见妈妈用娴熟的手法在给我削苹果。指尖的记忆渐行渐远,朦胧而迷离。一阵忙碌过后,一个被削成多边形的苹果诞生了。我转身跑到妈妈的座位上,递给她,妈妈接过,手好像在微微颤抖--是激动?是快乐?是宽慰?我看着她快乐地吃着苹果,觉得心里很暖。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记忆中,妈妈总是以这样的目光看着我,看着一天一天成长的我,看着背影渐渐消失的我。

终于忍不住,抱着妈妈失声痛哭,妈妈用手掌拍着我的后背,轻轻的安慰我,丫头,不哭,哭了就不好看了。可我哭得更凶了,我知道妈妈在心疼我,妈妈拿着那朵粉红色的康乃馨,笑着,只是笑着。

默念感恩,觉得很沉重,好像这是一辈子都做不圆满抑或是做不完整的事情。其实不然,只要你记挂于心,时时刻刻在乎父母关注父母的感受,你带给他们的就是幸福快乐,那也是一种感恩。只要你现在好好学习,尽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用优异的成绩换取他们的赞扬与快乐,那也是感恩。

感恩班会的观后感5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在倍受父母亲人呵护的中学生在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为了教育学生拥有一颗善良的感恩之心,我们初一学年于4月2日在一楼阶梯教室集体观看了一横老师《感恩教育》演讲活动,下午第三节课,我们全体师生在全体班主任及政教老师协助下,同学们穿戴着整齐的校服,唱着嘹亮的虎林一中校歌《畅想明天》进入会场,同学们严格遵守会场秩序,静静地观看一横老师的演讲,虽然音响效果不佳,但同学们都侧耳聆听,听着听着,感动的泪水不由的沾满了衣衫,擦湿了纸巾,同学们被老师的感人演讲所征服,所震撼!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2

【关键词】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精神自传;断裂;诗意;代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大概是觉着十个字的片名太长,不怎么符合华语影片的传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多数时候被人们简化为《致青春》。然而这种朗朗上口的简化也一并略去了片名中那份深沉的伤感与无奈,以及伤感无奈中隐含的不舍与不甘。同时,这种简化方式也将这句本属于特定人群的诗意抒怀予以“广谱”化了——本来,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上,能有资格发出这么句感慨的人,只能是属于“70后”这个处于青春末期、行将迈入中年门槛的社会群体。青春正欲走未走,自己则欲留难留,终将逝去的眼下还在延续,虽则延续却无能为力。一代人回望青春时的不尽怅惘、欲说还休,都由这个过长的片名传递出来。而以片名为入口,考察影片复杂缠绕的青春叙事,则能发现这部影片具有鲜明的“征候”性,它充分折射出当下社会的种种文化生态和心态。

一、“70后”:精神自传之难

就着力于讲述“70后”的青春故事这一点,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殊为难得,勇气可嘉。中国当代文化中一直存在一个颇为诡异的现象,那就是生于1970年代这批人的青春故事在中国内地的电影(包括电视剧)中多年来一直是整体缺位的。“70后”一代人基本在20世纪90年代走过青春时光,可是在近些年影视剧的青春表述中,这个年代的故事已然断档,浓墨重彩登场的都是发生于80年代之前那些“红色后裔”们的“阳光灿烂”或“血色浪漫”、抑或平民青年“长大成人”的青春残酷物语,要么就干脆直接跳到新世纪,表现“新新人类”们的古灵精怪与“职场”中的“奋斗不息”,而“承上启下”留在90年代的青春史却没有被认真或成功地表达过,它更多是让位于转型时代的社会集体经验——在一代人走过岁月后,当年铭心刻骨的青春记忆却自觉不自觉地被集体忽略,被尴尬莫名地悬置在历史的黑洞中。

记录这段青春的责任,本应该属于70后的影人们,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自身历程。遗憾的是,虽然在这个年龄段的电影从业者并不算少,但他们多半喜欢把玩一些貌似深沉晦暗的主题,更多关注于当下都市样貌与各种“底层”的生存图景(想一想那些被含而混之指称为“第六代”的70后影人们),普遍无意于回顾自己来时走过的路。贾樟柯或许是其中最愿意怀旧青春的,他的“故乡三部曲”就是在重拾自己的青春记忆。只不过贾樟柯过于刻意在故事张力上做文章,更多关注小偷、、无业青年等边缘人群,所以他这种青春书写往往激进有余,而提供给人们的却是“类奇观”式的观影体验,很难视为一代人的青春自传(当然他也不屑于承担此种“代言”重任(1)。何况贾樟柯也很快就掉头转向了,早早结束了自己特色独具的青春叙事。

作为大众文化重要品种之一的电影,固然讲求创作者的自我经验,但争取最大数量观众的认同、满足他们的情感诉求也是电影作为一种商品的本质属性。为此还是有理由要求、期待从业者们拿出更具情感整合性的,能获得更多心灵共鸣的影片。换个角度看,适龄主创者们的无意于此或许只是事情的“果”而非“因”,对于一代人何以会缺失有分量的精神自传,更深层的心理原因或在于:“‘70后’这代人生长于计划经济时代,再碰上市场经济时代,他们文化主体性比较复杂。20世纪90年代末,他们刚开始发出声音,就被‘80后’青春代表人物抢去了风头,到现在也没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讲述者。”(2)所谓“文化主体性”,即是在文化人格方面如何达成对自我的准确认知,建立起个人的身份认同感。在当代思想家阿尔都塞看来,人的“主体性”原本是一个“空位”,要由某种意识形态才能“召唤”出来,[1]当代社会学家吉登斯也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在不断反思过程当中被惯例性地创造出来和维系着的某种东西。”[2]58人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对身边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思和甄别。所以上面这段话非常敏锐地点明了,正因为遭遇了时代的“转型”,计划经济时代与市场经济时代彼此不同、甚至是完全冲突的主导性“意识形态”先后都融入了他们的人格成长过程,使得他们对自我和身边社会的认知产生了困惑甚至是混乱。难以确立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就很难“飞越迷雾,把生命看清楚”,找不到一套系统的“话语”来对应、来解释自己的故事,这才造成了对自己青春岁月的“集体失语”。——在这种情况下,去讲述“别人的故事”显然比讲述“自己的故事”还更为轻松讨巧。而作为例外的“20世纪90年代末”他们发出的声音,指的应该是1998年那部有着一个计划经济时代革命文化气质剧名的偶像剧集《将爱情进行到底》(关于这部剧集,下文还将述及)。

90年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加速融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十年。中国在韬光养晦中悄然崛起,而商品经济和市场化也在迅速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消费主义高扬的商品社会,对经济与物质的追求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也渐渐渗透多数社会成员的内心意识。它颠覆了人们的价值结构,改造了既往计划经济时代个人存在的依据和动力。“70后”一代人的尴尬由此而生:在他们的青春前期,还驻留着红色年代浇灌出的“精神至上”的理想主义光辉,以及“新启蒙”时代高扬自我个性的呼喊,可到了他们的青春后期,社会中却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物质欲望,伴随着失序的丛林生存法则。缺失了主体的延续性,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如何定位自己的当下,或许一直纠结着很多“70后”,虽然他们早就奔往“不惑之年”了。

于是,我们能够发现,作为一名青春横亘于时代断层两边的“70后”的导演赵薇的胆量和抱负。或许,赵薇如此“胆大妄为”是因为她身体里永远都活着一个机灵、皮实、混不吝的“小燕子”吧。

二、叙事的断裂与诗意的消逝

果然,《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面世后,票房与口水齐飞。或许是赵薇的雄心太大,总是希望面面俱到,超过两个小时的公映版最后还是显得匆促散乱,在叙事上存在明显的断裂。影片前半部分是一段较为完整的校园爱情,演绎了青春片有的浪漫与疼痛,而后半段则线索枝蔓、多头并进,最终显得支离破碎。有人甚至将此归结为导演对于所讲述时代的淡漠:“从中没有发现赵薇对那个时代的激情、立场和想法。”[3]

这种评价显然是过于简单粗暴了,只要认真看过影片的人都不会质疑赵薇的诚意。其实,对于影片叙事的前后断裂,与其将它归结为导演的能力或态度,不如说,这一“断裂”本身也是一个绝佳的征候,完整对应了、解释了这个时代的“断裂”。在断层的彼端,是一段纯粹的、可以完全为了精神、为了信仰而存在的青春,而断层的此端,则是另一段彻底放逐了精神的高蹈、只为现实逻辑所主宰的青春。影片叙事由流畅而突然坠入凌乱,正是直观表达了这代人在面对断裂的时代顿挫失据的精神生态。

“青春”是一个“现代性”概念,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长者本位”的“老大帝国”,“青春”更成为先行者们掀起“启蒙与救亡”大幕的一个策动力。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到“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青春”一直都和阳光、热情、力量、勇往无前等热烈美好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少年布尔什维克”出身的老作家王蒙甚至这样感慨过:“青春、革命、爱情,这三样东西加在一起还能不点燃全部世界与全部生命!”[4]273这是充满诗意的抒怀,因为青春的蓬勃生命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它睥睨现世成规、超越凡俗烟火,满腔的豪情只为精神的光芒所点亮。

正如影片前半部那个美丽的雪夜,在经过了各种不择手段的“死缠烂打”后,女主角郑微终于让陈孝正接受了自己的爱情。那一刻,郑微心花怒放地走在校园的雪地上。走着走着,她低下头,惊奇地发现:脚上的深色运动鞋竟然变成了一双闪闪发光的水晶鞋,炫目而圣洁的光辉在暗夜里照亮了她青春神采的脸庞。此时,她已经变身成为最幸福的公主!——在整体风格非常写实的影片中,这短短十几秒钟的场面如梦幻般浪漫唯美,堪称神来之笔,充分诠释了诗意青春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仅仅凭借这十几秒钟画面,就没有理由质疑赵薇的努力与情怀)。此时的陈孝正,只是一个出身贫寒、前途未明的穷小子,但在郑微心里,他就是值得自己不顾一切来追求的白马王子。郑微愿意如此放低身段,并非因为她是无人关注的灰姑娘,她的身边一直有一位高调的追求者:富家公子沈开阳。如果以现实条件考量,他其实更具爱情的竞争力。但,即便沈开阳算得上是英俊靠谱的“高富帅”、即使他屡屡送上价值不菲的礼物,郑微却始终不为所动。影片中沈开阳第一次试图送给郑微的礼物就是一个豌豆公主的玩具:这就是沈开阳心中尊贵娇嫩的郑微。然而,郑微却宁愿让自己 “低到尘埃里”,在陈孝正面前做一名角落里的灰姑娘。

只是,此刻大学围墙外的时代已经发生断裂,残酷的物质社会与围墙内的诗意青春劈面相逢。毕业前的招聘会上,人山人海的求职场面无情挤压着年轻人的飞扬不羁。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颇有诱惑的留学前程,陈孝正在必须做出的二选一面前放弃了两人的爱情远走美国。然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几年之后,外面的世界终于改变了一切,就连郑微本人,都从任性刁蛮、大大咧咧、作业出错都无所谓的“玉面小飞龙”变身为冷静干练的职场女白领,犀利告诫下属要留意做事的细节。此时反观陈孝正的畏缩薄情,似乎也无需太多苛责,只不过是由于贫寒的出身决定了他比同龄人的“转向”更加迅速罢了。个人无法与时代抗衡,诗意的青春等不到年华的老去就戛然而止,这就是一代人必然要接受的无情命运。而不甘心舍弃青春记忆的阮莞,最终落了个玉石俱焚,她付出自己的生命实现了青春的永恒。

诗意的青春消逝之后,影片中的青年人进入了社会,开始现实而紧张地“活着”了。影片至此也开始陷入线索繁多、略显纷乱的窘境。——恰如影片外这代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状态。他们似乎无法在物欲时代里活得心安理得,因为青春闪亮的彼端还在那里映照着今天的蝇营狗苟,让他们在回忆面前无地自容。就像若干年后,陈孝正得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也因为自己一路上的不择手段而时刻处于内心的煎熬。

由是想起上文所提到的电视剧集《将爱情进行到底》,那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纯情”剧,是诗意青春的放肆张扬。在90年代后期,时代断裂之痛还没有充分发酵,剧中的男女主角们每一个人的爱情选择都是忠于内心而无视物质的。杨铮也罢,若彤也罢,无论个人的发达与落魄,他们的爱情从来不会因为物质发生改变。或可认为这部剧集是时代断裂后“70后”一代人对断裂前的青春时光进行的最后回望和凭吊。虽然追求真爱的路上百转千回、起起落落,但他们很幸运,他们是拥有诗意青春的最后一批人(十多年后原班人马拍摄的同名电影“续集”《将爱情进行到底》正好与此剧集的“纯情”形成绝佳对照:2011版影片充满了物质决定爱情的潜台词,刻薄地宣扬了无产者无爱情,要想鸳梦重温首先必须有优越的经济保障[5]——诗意的青春消逝之后,爱情将无可避免地沦为物质的附庸)。

当然,开展如上讨论的前提,是一个人他(她)曾经经历过、信仰过这样纯粹唯美的诗意青春。在影片中,郑微的早年恋人林静不是这样的人,郑微的室友黎维娟也不是,他们就生活在郑微、阮莞、陈孝正身边,但自始至终都是无比现实、无比理性(陈孝正本属于黎维娟这类人,因为被“裹挟”进郑微的青春中,他才体会到只有这段日子他从“爬行动物”变为“直立行走”的美好感觉)。他们不曾遭遇过青春的断裂,因为,他们从来也没有在生命中拥有过诗意,拥有过青春。

三、可通约的“疼痛”与不可通约的“感动”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充满疼痛。这种疼痛深入骨髓,无从救赎。所以会有论者感慨:“没想到赵薇镜头下的爱情竟然知此疼痛, 到底因为那是一个疼痛的年代, 还是因为疼痛本来就是青春中的宿命? ”[6]这一追问非常敏锐。“疼痛”,当然是青春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这份疼痛背后指涉的内涵各有不同。其中,既包括叛逆青春遭遇固有现实时必然遭遇的对抗与失败,也包括从精神上告别既往,重新建构自我认同的艰难成长,既有被抛入社会边缘或底层的愤懑与反击,也有精神在自我流放中的脆弱感伤。——虽然彼此的“痛处”各不相同,但只要是从“疼痛”的方向看,青春电影中永远都是斑斑泪痕、累累创伤,无论港台还是内地,无论西方还是东方。

不过,作为一部票房超过7亿元的热销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痛感”显然没有被降解在代际差异中。今天国内的电影市场主要以“80后”甚至“90后”观众来支撑,他们对于影片中的疼痛依然能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即使他们的“痛处”与说故事的“70后”并不相同。银幕上的主角们因为消逝于时代断层的诗意青春而痛,银幕下的观众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境遇而痛。一位来自电影网的“观后感”这样说道:“(因为看到电影中这些年轻人生存的逼仄与无助)……我会想起自己刚到北京时的茫然,毕业找工作时那种无钱无背景无关系的无望恐慌和求告无门,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为了多挣点连续几天熬夜赶节目,在回家的公交上酣然大睡坐过站的疲累,想起北京的雨季租住在简陋平房中的我到处堵漏舀水的狼狈。”[7]这是完全生长于断裂时代此端的青年人的现实感怀。断裂前的时代他们没有经历也无需经历,因为断裂后的时代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艰难无比。青春之疼痛一样刻骨铭心,和他们的“70后”前辈完全可以通约。——在当下的中国,高不可及的房价、越发稀缺的成功机遇,让一茬茬的年轻人更早体会了“生之多艰”,他们的青春在起点处就被取消了诗意的存在空间——如此说来,这一代曾经诗意生存过的“70后”,还是比现在的青年人更幸福了。

如果说,超高的票房可以解释在“疼痛”的立面上影片能够通约几代青年,然而在为何而“感动”的立面上,影片内外的代际差异就格外突出了。

影片末尾,历尽了情感的起起伏伏之后,郑微悟出:“我现在知道,其实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山川、河流……”此时的画面,是郑微搭乘着装载着玉米的卡车在广袤的乡间行进。配合着这段独白,镜头中依次掠过葱茏的山峰、奔腾的河流。整个场面舒展大气,甚至可以说是荡气回肠。这段镜头是影片对于诗意青春的终极伸张,是一种无望中的顽强追怀。而这种情感比喻、这种镜头语言都采取了“70后”最为谙熟的表达方式。对于影片内外的他们而言,祖国、大好河山,爱情,这些词本身都闪烁着崇高的光辉,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愿为之感动,纵然今天生活在一片尘嚣中——这种情怀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脉。然而,这一场面总是会在影院中引起笑场,新一代的观众们无法理解、分享这种情怀,他们更觉着这是一种可爱可悲的迂阔,是上一代人不够智慧、“启蒙”不足的残留。

恰好,紧接着《致我们终极逝去的青春》,另一部“青春片”《小时代》高调开画。在主打“90后”故事的招牌下,后者提供了意味深长的“对读”文本。同样是丰富细腻的诗意抒怀,但此时让他们感动的却是散发着耀眼光辉的另一种魅惑。影片中有这样浓墨重彩的一场戏:在一个疲惫落寞的晚上,女主角林萧的老板宫洺很无所谓状地送给她一个名贵戒指,老板的话中之意是这个戒指是送别人被拒,自己也不想留着了。然后镜头一转,林萧已经接受了这份厚礼,并且被老板感动得魂飞天外:“我仿佛从那个小小的窗口里,看见了他广袤而孤独的天空。这样的他,远离了平日里呼风唤雨的高傲外壳,留下一颗柔软的心脏。就像他此刻窗户的孤灯,像是寂静宇宙里一颗遥远而又孤独的星球,在无边的黑暗里沉默不语,轻轻地发着光……”如此柔情爆发真是令人心旌摇曳。只是,影片没有让人们看到,作为一个年轻女孩子,理应有敏感的自尊去拒斥异性(兼老板)超乎寻常的好意,会自觉保持一份得体的距离与矜持,影片也没有让人看到,林萧是否会想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会想到一枚男性赠与的名贵戒指包含了什么样的深意,它只让人们看到了,这一“高端”礼物拥有神奇的魔力,击中了女孩内心温润柔软的角落。此情此景,令人不由感慨马克思所言“物质的微笑”当真是无法抗拒,无需抗拒。大概,对于物质年代里长大的一代新人而言,为这种充满华贵气息的物质所感动,这就应该是正常的反应吧。

已经尝到市场甜头的“青春片”势必还会络绎不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叙事,不同代际的青春话语之间还会有更多的交流和交锋,还会产生更多的“征候”式文本供人们解读。同时,影院外的时代仍在激变中,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能够产生出比较稳定、惯例的“青春类型”影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或许还只是一种奢望。

注释:

(1)贾樟柯曾经明确表示:“电影应‘习惯于自我经验的描述’……谁也没有权力代表大多数人,只有权力代表你自己。”参见程青松、黄欧《贾樟柯: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年版第367页。

(2)张颐武语,参见吴越、戚佩佩《“‘70后’一代开始主导青春怀旧?”》,《文汇报》2013年5月23日。

参考文献:

[1](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J].李迅,译.当代电影,1987(3)、(4).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3]《致青春》:致命剧本·青涩导演·春华零落[EB/OL].“时光网”影评.http:///mtimereview/blog/7606478/7/.

[4]王蒙.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5]郝朝帅.爱情:中产者的专利——论《将爱情进行到底》[J].艺苑,2012(5).

[6]禾刀.青春在世俗立面上的疼痛投影[J].大众电影,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