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自我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自我总结范文1
摘 要:通过深刻分析这些错误就业观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就业观念、完善自我塑造、优化就业认知状况、优化就业价值观利益观等原则来消除错误观念,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误区;转变
1 大学生就业观片面性
1.1 狭隘就业观
狭隘的就业观是相对与泛义的就业观而言的。泛义的就业指不论就业的单位性质、工作地点等要素,只要从事劳动并取得报酬或经营收入,均视为就业;狭隘就业是指预先设定就业条件,有选择性地从事生产活动的行为。
1.2 保守就业观
对工作岗位只作选择的就业观即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职业和岗位,就选择进入这一职业和岗位,从未或极少尝试自主创业。
1.3 消极等待就业观
一些大学生就此生出苦闷和自卑,经过尝试失败后选择逃避现实,消极待命,随波逐流,或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希望国家政策帮忙,依赖社会关注,等待家庭援手的人和事屡见不鲜,也人为地使就业过程变得繁杂无序,极大降低了就业效率。
1.4 功利主义就业观
由于都往所谓经济收入高、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的稳定行业、热门岗位上挤,造成了人才恶性竞争的局面。
2 大学生就业观片面性的原因分析
2.1 狭隘就业观念的根源所在
当代的大学生在较多方面表现出自私,占有欲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的个性因素。当今社会的压力使得更多的人表现出焦躁,偏激,人际关系难于处理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在了大学生身上,他们敏感,过于激情,容易冲动,个性主义强烈,不能更好的与人沟通。表现在就业方面就是就业面的狭窄和没有长期从业的坚持。或许有好的工作,但仅仅因为特立独行的姿态使得他们失去了进一步成长的机会。
2.2 保守就业观产生的原因分析
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在陪伴了学生的多年学习、成长过程之后,最终需要学生自己对自身以及各方面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然而大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阅历来判断对职业、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发展前途的思考。只是把解决自身生活需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收入放在第一位,较少考虑对事业发展做出整体规划。
2.3 消极等待就业观产生的原因分析
消极等待的就业观念表现出自我信心不充分,对就业现状没有正确分析。大学生不能将自己和社会需求更好的匹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退缩,胆怯,没有顽强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肯定,在面对热门职业时盲目追求,片面接受社会现象的指引,而很多职业是有需求的,只是学生认识的片面性导致失去先行就业的机会。
2.4 功利主义就业观产生的根源分析
大学生在自我价值的实现方面很多人忘记了社会价值的实现,过于追求自我利益的实现,忽略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就业目标变得短期而且极不稳定。人生价值也难更好的体现。简单的自我考虑让大学生局限于当前的状况,只是担心现有的报酬和能力,而长远的规划和理想的实现则成为渺茫。
3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的具体途径
3.1 面对职业多元化,开阔视野,优化就业观念
优化就业理想目标定位。要正确认识自我,通过自我总结即对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认真正确地判断、归纳自己的特点;要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或与他人的对比来认识自我,如与老师、父母、同学、朋友等的交往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3.2 更新就业观念,完善自我塑造
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知识经济时代,个人拥有的知识程度、知识结构决定了就业竞争力。专业知识与技艺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指标。大学生要在深入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目光前瞻,与时俱进,既扩大知识面,又能把握本专业最前沿的发展方向。
3.3 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寻找就业机会
要培育顽强的意志力,不以一次一时得失论短长,在反复的磨练中找寻机会并达成目标。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所谓热门职业。社会的不断进步带动经济不断发展带动职业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新的职业,淘汰落后的职业,曾经倍受冷落的职业可能变的受人瞩目,因此不能以一时之得失作为衡量就业好坏的标准。
3.4 克服片面功利主义思想,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和利益观
社会结构和经济的调整使大学生就业价值标准更加务实,价值主体更重自我,就业价值目标的短期性、价值途径的多样性也体现得更加明显。一方面,大学生要在转变传统就业价值观的基础上,以服从社会需要为原则。另一方面,要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和成就自身为原则。集体和个人的价值是矛盾统一体,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调适的。
大学生就业自我总结范文2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辅导员
一、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依据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13日的《教育蓝皮书》称,今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将初次突破700万大关,达到727万。我国高等院校扩招开始于1999年,扩招后的10年期间,高等院校招生数量以每年平均约30%的速度递增,大学毕业生由2001年的117万人飞快增加到2010年的630多万人,预计2015年毕业生数量将达到727万人。国家的扩招政策在圆了莘莘学子“求学梦”的同时,也使得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与毕业生日常交谈,以及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我总结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当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大学生普遍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某些大学生在校时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在校期间,学生缺乏就业技能方面的培养,没有经过正确、系统的职场礼仪训练,毛遂自荐的能力较差,知识储备和实践动手能力匮乏,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组织协调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许多毕业生不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而且许多大学生都是在没准备、没方向、没信心的情况下去参加应聘,所以面试结果可想而知。
(二)许多大学生就业观、择业观出现偏差
大多数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总是想找一份跟自己本专业相关工作,认为自己找不到一份本专业工作就是浪费了自己的大学四年时间。可是很多学生往往,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达不到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
大学生在择业时仍旧对发展稳定的企事业单位和一线、二线发达大城市趋之若鹜,但是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热门单位和部门现在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很高,对人才需求已趋于饱和, 所以再想进入难度很大,近些年公务员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
学生对自身认识不明确,在找工作之前并没有认真地做自我分析,对当前社会需求了解不多,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之大学学习期间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没有予以高度重视,没有掌握相关求职基本理论、方法和求职应聘技巧,因此在就业时会缩手缩脚,找工作四处碰壁。
(四)心理素质不过硬,抗压能力不强
当代大学生处于学习和就业竞争激烈、 压力较大、 情感起伏不定的时期,当在就业中遇到一些不顺和挫折时,往往会情不自控,从而产生沮丧、压抑、偏执等一系列不良心理,以及退缩、幻想、逃避等多种消极行为。这些心理素质不过硬,抗压能力不强的同学在面临就业压力的时候, 易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而没有真正从自身找原因,这种不良心态给就业与管理工作都增加很多难度。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
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长期与学生接触,辅导员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均有相关了解。因此,针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辅导员对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基本情况都比较了解,于是毕业班辅导员在学生就业工作过程中,就可以采用个性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采取灵活、有效的就业指导方法,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在日常学生教育的整个过程。通过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水平。
(二)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制订进行指导
辅导员在引导学生就业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对自我进行评估。在进行职业选择过程中要考虑性格、兴趣、特长与自己将要从事职业的匹配度。适合自身特点是毕业生就业的关键点。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一方面要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同时也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通过多种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实力
辅导员能够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准绳,以“爱国主义”为内容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抓好班级建设和管理,组建一支有能力、有素质的班级干部队伍,在学生奖助学金、评奖评优等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学生缔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学生在融洽的班级氛围中,陶冶情操,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就业自我总结范文3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文中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其对大学生就业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入手,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尤其是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意义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工作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发展机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其事业的奋斗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职业,确定相应的教育、发展和培训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问、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安排。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局限于对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介绍当年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从理论层面上提供一些面试技巧、择业心理、如何写求职书等浅层次的服务。而这些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职业发展错位等问题。事实上,学生刚入校时就需要针对职业方向做出多方面的调整,这涉及到个人对所选专业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激励、制定适合自己理想的学习计划、专业与兴趣不符的调整等,从而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让学生从大开始就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在三年或四年内为目标而努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一个人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按先后顺序可分为早期生涯、中期生涯和晚期生涯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时期中,我们依据休普的划分,又可以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从职业生涯阶段模型中可以知道,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大学生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此期问,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应该有一个预期的设计,需要就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这一阶段职业的选择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个人明确未来的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自我定位,规划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二)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进行自我定位。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大学生对其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发现现有的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他们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引导他们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树立与自己主客观条件最匹配的职业定位。
(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和认识自己以后,可以使他们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有针对性地学习,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学习和实践,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努力克服弱点,挖掘潜在的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高等教育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己任,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综合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他们,理想的人生就是在谋求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包括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合格毕业生是高校为社会培养的优秀“个体”,社会则要求“个体”能在立足于社会的前提下,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群,进而形成大小不一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从整体上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因而大学生就业绝对不能等同于简单的“找工作”,它必须是正确、科学的职业选择和有责任的职业理想规划与实施。从这一点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意义巨大。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没有普及。目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真正普及的面还不广。调查显示,有61.7%的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获得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而有87.2%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感到不满意或仅仅是一般。高校并没有在大学期间经常对大学生进行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造成大学生虽然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很渴求,但是并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
(二)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存在在大学期间偶尔开展此类教育课程或讲座,而且大多是针对毕业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仅有16.5%的学生表示所在高校从大一就开始经常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使得职业生涯规划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思想政治辅导员指导,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确定职业取向的关键时期,专业指导人员的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较大。
(四)大学生自身的职业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自身了解不够,职业准备不足,职业价值观模糊。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将眼前的薪金待遇和地缘位置当作优先考虑的因素,而并没有把个人发展空间或者未来发展前景排在首位。大学生这种过于注重条件待遇的模糊的职业价值观,导致他们不仅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而且更加重了他们求职就业的压力和负担。具体表现在:
1.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普遍较晚。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在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做出的想象和设计,它直接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在“你的职业理想何时比较明确地形成”选项中,小学占2.5%,初中占5.5%,高中占26%,大学占47%,尚未形成的占19%。调查表明,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普遍较晚,甚至还有近五分之一的毕业生尚未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理想。在“职业理想形成过程中,哪些外界因素影响最大”选项中,家庭占37%,学校占16.5%,地区占11.5%,社会舆论占27%,其他占8%。可见,对于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群体,家庭因素在其职业理想形成中影响最大。在“你理想中的职业的相关因素”选项中,职务占41%,收入占41%,权利占7.7%,声望占13.3%,就业地区占37%,发展阶段占40%,其他占4%。可见,大学生理想中的职业,收入因素占首位,职务和发展阶段次之。在“你现实的职业与理想中的职业是否符合”选项中,基本符合的占6o%,不符合的占23.5%,很符合的仅占16.5%。这些充分说明我国教育系统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还很薄弱,而大学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至关重要,这对我们如何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合的职业理想提出更高的要求。
2.大学生受“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观念的影响依然较深。在“你联系工作的第一选择”选项中,前两位分别是:政府机关占40%,事业单位占36%,其他分别是:国有企业占4%,民营企业占4%,外企占7%,其他占9%。在“你对政府机关的看法”选项中,同意和完全同意“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社会地位很高”的占49%,同意和完全同意“如果我中意的政府机关和企业同时招聘我,我选择去政府机关”的占47.5%,同意和完全同意“政府机关是我就业首选”的占25%,同意和完全同意“父母非常希望我去政府机关”的占48.5%。调查表明,政府机关人员特殊的社会地位成为大学生“官本位”倾向的重要内在根源,而父母的愿望成为“官本位”观念得以存在和传承的重要外在影响。
3.大学生对经济待遇的看法出现新变化。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受传统“官本位”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有其对经济待遇全新的看法。在“你理想的职业,其相关因素”选项中,选择收入的占59%;在“首先选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地区的单位”选项中,不同意的占17.75%,中立的占28.25%,同意和完全同意的占54%;在“如果单位待遇好,专业不对口并不重要”选项中,不同意的占28.75%,中立的占31.5%,同意和完全同意的占50%,这说明当代大学生非常关注经济待遇。在“只要单位待遇好,即使对工作不满意也会干”选项中,不同意的占38%,中立的占35%,同意的占27%;在“个人能力高低只能用收入来衡量”选项中,不同意的占55.25%,中立的占31.5%,同意的仅占13.25%;在“收入高低最重要”的选项中,不同意的占42.75%,中立的占37.75%,同意的仅占19.5%。这说明大学生虽然非常关注经济待遇,但逐步形成了人生价值并非一定要通过收入来体现的观念,体现了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
三、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建议
(一)理念上的更新和统一。首先学校自身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而不是流于形式或者为了完成任务。其次是就业指导中心要做好宣传和教育的工作,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负责地参与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中来。再次是要做好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互相吸取经验,借签方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全国的各所高校中开展起来。
(二)合理安排时间。从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来看,解决的关键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目标,并开展不同的指导。例如,一年级时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职业内容,了解自我。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强调职业的发展应从大学生人校开始,带领新生参观高年级学生的实习基地,了解未来工作的基本条件,组织新生与高年级学生座谈,听取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建议和经验,邀请专家,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方面的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学年末,建议学生写自我总结,剖析对个人能力和未来职业等方面的认识和体会。二、三年级时,力争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情况,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初步确定自己长期发展的目标,可用的途径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邀请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士来介绍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要求等等。四年级时,通过各种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使大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可以督促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做总结,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组织学生参加招聘辅导班,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举办就业政策、就业程序的讲座,组织学生毕业实习等等。
(三)开发一套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有必要选择专业化的评价工具,或者可以凭借内部专业人员的力量进行开发,或者联合外部的测评机构共同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工具的开发是一项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工作,需要开发者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注重专业性、实践性和经济性的结合。
大学生就业自我总结范文4
现为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郑州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史学会会长。
《中国青年》:作为政协委员,本届政协会议会有哪些提案提交?
张倩红:本届会议,我提交了《进一步重视青年群体的利益期待与精神诉求》《构建良好的国民心态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及《关于支持河南省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议》等三份提案及大会发言材料。
《中国青年》:从中东到欧洲,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青年的愤怒”已成为2011年的世界现象。就你的调研和观察,在当下中国,青年问题突出地表现在那些方面?
张倩红:青年问题是民生状况的聚焦点,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就业、房价、社会保障、安全感等等这些社会难点问题,同样是困扰青年人的问题。
年轻人往往是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者,面对现实的尴尬,他们很难像他们的父辈那样选择沉默,而是更倾向于宣泄自己的不满。就业难、房价高、劳动强度高、收入低与其他社会问题交集在一起,使青年阶层成为社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当下,特别是受社会转型、多元化价值观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多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和行为迷失,青年问题成为世界性话题,中国同样不能例外,我们应该从2011年的世界动荡中吸取教训,高度重视我国的青年问题。
《中国青年》:这些年,青年群体频频出现的“蜗居”、“蚁族”等现象,社会阶层也出现了固化趋势,常有当代青年慨叹人生道路越走越难,如果跟你青年时期相比较,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张倩红:青年人在走进社会初期,遇到些困难,“蜗居”“蚁族”现象确实存在,在我们的新闻媒体及各类作品中也有大量的反映。说明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享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迅速增加了,同时也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现代化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还不能满足青年人的需求。
尽管“蜗居”、“蚁族”现象在一些大中城市比较突出,但我并不认同当代青年“人生道路越来越难”的慨叹,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看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发展速度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确实令世界瞠目,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适应、出现一些不对称、出现一些不和谐,也都是极其正常的,它是任何正在经历工业化的国家所遇到的一些普遍性现象,也就是学者们所讲的“现代化的通病”。
虽然当代青年面临着极大的竞争与挑战,但就整体而言,他们所拥有的和平环境、发展空间、创业机遇以及青年群体自身的素养与眼界,都是我们当年所无法相比的。我常跟我的学生说这样一句话:“你们所做的是我在同样的年龄段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确实是我实实在在的感受。
《中国青年》:回到提案本身,在《进一步重视青年群体的利益与精神诉求》提案中,你有怎样的建议?
张倩红:首先是关照青年群体的物质期待,高度重视失业问题。全社会要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机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失业问题,并给予救助的渠道。
其次是关照青年群体的精神诉求,营造幸福感。国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分担家庭对于青年成长成本的过重负担,增加对青年发展的社会资源的投入。全面营造关爱青年、鼓励青年的社会环境,提高青年群体的幸福指数。
第三就是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督与管理,制定新媒体传播的行为准则,提高青年人的自律意识,严防新媒体尤其是社交网络对国家安全的负面影响。
最后一点是加强思想教育,培养既有全球视野又有社会主义现代价值观的青年群体。
《中国青年》:你刚才提到了失业问题。马上又要到“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旧突出。作为大学校长,你怎样看待当下的就业难,又会怎样给青年人“支招”呢?
张倩红:从2007年到2010年我每年的提案与发言都是呼吁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难问题,还特别注意女大学生、研究生所遭遇的就业歧视问题。
客观来说,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确实是全社会都在关注,也做了很大的努力,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并采取了很多措施,高校也在抓一切可能的机会。但是,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就业难更成了世界性的难题。就我国来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城乡二元化结构致使就业壁垒重重,市场有失公平;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高校的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改革滞后等,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与培养模式的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导致大学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脱节。
“支招”谈不上,我的建议是:客观看待、冷静面对。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脚踏实地把学习搞好,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要大大提高智商、情商,锻炼自己应对局势、协调关系、处理事务的能力,确实做一个有准备的人;第二,要注意捕捉一切机会,要有展示自己的意识与勇气,给了阳光就一定要灿烂;第三,要改变就业观念,不要沉醉于“白领情节”中,期待着“一次就业定终身”,要丢掉精英意识,放下架子,低姿态进入社会,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贡献社会,要勇于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寻找自己的发展机会。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明天的阳光更明媚!
《中国青年》:我注意到,你另一份关于构建良好国民心态的提案也和青年人有关系,在你看来,中国人的哪些国民心态尚不够“良好”?
张倩红:由于社会转型、多元化价值观及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目前不良社会心态在我国蔓延,就此我总结了六条:
如法制意识淡漠、关系意识盛行。据调查数据显示,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有40%的人选择“通过法律解决”,70%的人认同“跑关系找熟人”。
其他几条分别是:进取精神淡漠、享受奢靡之风盛行;脚踏实地之风弱化,浮躁焦虑之风盛行;道德底线遭遇挑战,冷漠之风盛行;理想信念弱化,物欲粗俗之风盛行;宁静淡然的心境缺失,炫富仇富之风盛行。
《中国青年》:应有怎样的举措来改变不良风气蔓延的趋势呢?
张倩红:从社会层面上说,要加大宣传与引导,营造构建良性国民心态的氛围。由于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利益格局的重组,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导致了贫富分化,社会财富的分布不均严重加剧了国民心态的失衡。
构建国民心态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是相辅相成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着力推动社会物质基础的均衡化发展,完善财富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增强其社会安全感和公平感。从中央到地方的文化发展战略中,要把社会心态作为一个基本目标,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方面。
对于青年朋友来说,在自我设定的成长目标中要把心态放在重要位置上,心态是人格素养中不可忽视的方面,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的好心态,我的体会是: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坎坷,但好心态能使自己左右逢源。
大学生就业自我总结范文5
关键词:微公益;隐性职业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16-02
随着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改善就业难的现象,我国提出了“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方针。然而这一方针在现实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职业教育”逐渐演变成“就业教育”。这导致了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职业发展方向不明、频繁跳槽的非常现象。据调查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24%,而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内离职率则达到43%。高职毕业生的高跳槽率间接地显示了目前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短板部分。究其原因,是高职教育在就业压力下被迫选择了“重技能而轻品德、重就业而轻职业、重生存而轻发展”的快速教学模式,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综合素质,包含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形象、职业作风等多个维度。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认为,职业素质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浮在水面上的显性职业素质,包括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是高绩效和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而另一方面是隐藏在水面下的隐性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与习惯等等,能够为个体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产生高绩效[1]。隐性职业素养具有个体性和发展性,是以先天生理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不断地亲身实践和自我反省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内在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大步迈进,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升的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成为了各高职院校需迫切求解答的问题。
一、微公益活动对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促进作用
“志愿者”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大学生正处于热血年华,心系社会,比一般青少年乐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以及寒暑假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高校经典志愿项目。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中的迅速发展,以志愿精神为内涵的“微公益”在高校园内逐渐风行。
微公益,由传统志愿服务演化而来,强调的是从细微之事入手,“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地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无偿贡献。例如校园内义卖活动中,除了组织者外,作为卖方或买方都属于微公益活动参与者。相对于传统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微公益因具有参与门槛低、信息传播广、影响力大等优势,更易得到大学生的青睐和信任。据调查数据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相信微公益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点,社会实践活动比重较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倡导微公益活动,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提供广阔的实战平台,弥补目前职业教育中“重技能、轻品德”的缺陷,促进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的提高。
1.微公益活动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直接影响着将来从业领域和发展方向。一直以来,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仅仅聚焦于眼前的毕业就业,而忽视了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高职学生学习水平较低,一直以来处于弱势地位,自卑心理较重,缺乏全面的自我认识。职业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森(Erik H.Erikson)将人的生命期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必须完成。这些任务可被视为一种挑战或危机。危机解决的成功与否,对个体将来的发展及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青少年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自我认定”,即清楚解决两个重要问题――“我是谁”以及“我在哪里”。关于“我是谁”的问题,包括了兴趣、能力、价值、人格特质等重要内涵;而“我在哪里”的问题,则涉及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群体、工作世界等[3]。微公益活动给了高职学生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实践平台,只要有善心,就可以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一点贡献。在这个宽容广阔的空间领域,高职学生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付出,收获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对自我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另一方面,近年来网络文化的迅速崛起,高职学生们可以从网络上收集所需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已越来越依赖于他人攻略而缺乏自我总结经验。在微公益活动平台中,学生们可以接触和体验不同的服务岗位,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更新原有的知识储备量,更加明确自我能力、兴趣、人格特质并有针对性地培养提高,为职业生涯发展尽早地做出规划筹备。
再者,微公益活动平台也为高职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了很好的通道,使得象牙塔中的学生们对真实的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在成长过程中就能更主动地去迎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增强职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客观规划职业生涯。
2.微公益活动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含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职业道德素质理论上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修养、组织纪律观念方面的素质[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大力宣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薄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这26个字也是目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衡量杠杆,其中甘于奉献是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内容。
然而,市场经济发展衍生的功利性、拜金性风气慢慢渗入校园,迷惑青少年尚未成熟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取向。只靠课堂口口相传不能有效对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给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带来的误导。幸运的是,新兴的具有大众化、低门槛特质的微公益平台给高职学生道德素质培养提供了一个锻炼养成的平台。微公益活动与就业活动虽然是两个概念,却也有共同之处:两者都是一种实操实践活动,过程都包含着自我发展,最终归宿都是服务社会。两者的不同点是微公益活动是属无偿贡献,而就业属有偿贡献。高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微公益平台中蕴含着的积极社会意义有利于他们耳濡目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得他们能够养成自身的良好价值标准。
通过参加微公益活动,高职学生能从中收获到奉献的快乐,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乐于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追寻和实现自我价值,并愿意将这种奉献精神作为一种内在道德标准,延续到工作岗位中去,其职业道德素质自然而然也会随之提升。
3.微公益活动可以优化高职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文明化,企业的招聘标准除了过硬的专业技能,还有应聘者良好的职业行为与习惯。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看,专业技能是其硬实力,以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为核心素质的职业行为习惯是助推其走向成功事业的软实力。
目前高职教育体系中,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在课堂教学及专业实训活动中对其进行训练;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以团体或个人方式自主完成各式校园文化项目,包括了文艺竞赛、体育竞赛、技能竞赛、微公益等内容,从中引导学生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近年来微公益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各种志愿服务基地成为大学生锻炼自身职业行为习惯的广阔平台。微公益活动由于是一种无偿奉献活动,无常规关系网和利益链的支撑作用,组织者需要做好团队内的沟通协调工作,同时还需去动员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能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宗旨,这非常锻炼人的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此外,在组织或者实施微公益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能预料到的突发事件,而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高职学生具有追求成功的本质心理特征以及较强实践能力,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困难,从而提高了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抗挫折的能力,强化了心理素质,毕业后面对工作压力也能迎难而上。
二、利用微公益活动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思考
微公益活动能够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产生重大的影响,其积极意义和价值值得高职教育者重视。如何借助微公益平台,切实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需要各级政府、高职院校、学生个体“三维角度”去探索共进。国家和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高校微公益活动,积极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到微公益活动中来,同时对微公益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政策上给予保障,物资上给予支持,精神上给予鼓励。高职院校将微公益文化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搭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义非凡的微公益文化平台,还可以引入志愿时系统用时间量化学生志愿服务活动[4],建立学生志愿服务档案,增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热情和兴趣。高职学生作为职业发展主体,要客观认识到参加微公益活动与自身职业素养提高的密切关系,借助高校微公益平台,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意识,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邢敏,高庆,张志军.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J].当代职业教育,2014,(4):59-62.
[2]何国焕,李光明.微公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J].继续教育研究,2014,(9):78-79.
大学生就业自我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业教育;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
一、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世界性潮流。我国在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明确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1-2];2008年,教育部确立了30个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3];2010年5月,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近年来,创业计划竞赛催生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园与创业公司,尽管如此,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课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高等数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随着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以及相互影响已经让高等数学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推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
二、高等数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教育部将《高等数学》课程列为高等工科院校的六门重点课程之一,它学时多,覆盖面广,影响面宽,其教学质量对工科各专业的教学质量影响很大,随着经济的纵深发展,近年来,经济、统计、金融等专业也越来越依赖《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学习质量,然而当下我们的数学课程体系以及教材内容远远达不到当下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势头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
1、高等数学教材偏理论轻应用,重视推理计算,轻技能创新,缺乏高等数学与各门学科相结合的专业类教材。
2、高等数学教学观念陈旧、模式单一。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无法摆脱传统化、模式化的束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无法真正找到平衡点,需要打破这一传统,亟待引入新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
3、高等数学教学手段落后。很多数学老师对于数学常用软件Matlab、Mathmatica不够熟练,更不用说去教授学生实际的数学作图能力。
4、高等数学成绩考核方式单一。除了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外,对学生的考核往往大部分依赖一张卷子的分数,这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如果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项考核应该更加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创新创业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法的新模式
研究型教学在国外称主题研究、项目课程,是20世纪80年代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本文所探讨的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在专门固定的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结合高等数学学习,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性课题或者创业项目,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并应用其解决问题或达成项目的一种模式。
1、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本质。
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中心思想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施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科学研究和实践训练。
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的基本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研究,边研究边学习,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
2、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本质。
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模式重过程。这一教学理念和模式注重学生研究的过程,而研究的结果因人而异,并未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参与进来,达到培养和锻炼的目的,就已经完成了研究型的基本要求。
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模式重应用。这一教学模式需要学生除了学会基本知识外,还要实践和应用解决问题。
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模式重体验。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体验到困难到解决困难的过程,培养学生遇到挫折不折不挠的精神,同时能够体验获得成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模式重合作。这一教学模式决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完成的,应当是以学生分组组队的形式展开,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地与队友沟通、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创新创业背景下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法的实现
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如何真正去开展和实现呢?
首先,高等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要与时俱进,关注当心最为流行的问题和与本专业相关的话题,为研究型教学找寻到足够多的与数学相关新颖课题和创业项目。
其次,高等学校要设置相关方面的选修课,以学分的形式促进学生参与相关的创新创业课题研究,达到真正创业创新与高等数学教育的结合。
再次,参与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的任何教师与学生要明确这一教学程序,其实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所谓的科研课题的程序,总共分为以下几步:
(1)问题产生。通过在学习中结合实际应用,发现问题,可以教师或者学生来提出;
(2)立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由问题变为研究课题,拟定合适的研究方案,即开题报告;
(3)展开研究。通过学生小组分工自主查阅网络资料、调研、收集资料等方式学习并研究;
(4)小组讨论。定期进行组内讨论,并与指导老师沟通,对研究成果完善;
(5)得到结论。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或者小论文。
(6)评价反馈。主要由指导老师完成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研究过程的评价,让学生自我总结并相互交流经验。
最后,高等院校的各个专业的学生一定要认清这一教学模式的意义,主动并积极地参与课题研究,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得到锻炼和成长。
五、总结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高等数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因此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当下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意义深远,我们应当尝试并发展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为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做出贡献,为我国创新创业的发展添注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建荣.开放融合实战的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J].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