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文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外来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外来文化论文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1

日本文化融合了中方和西方等外来文化的特点,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导向。日本人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挖掘和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之处,通过长期的沉淀已经成为了一种稳定的机制,为他们吸取外来文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从根源上来说日本文化是博大的中国文化所派生而来的,从近代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衍生,使得最终扎根下来的日本文化有着其独特、精彩的一面。

1日本文化的演变进程

日本初始文化发展经历了古坟文化、弥生文化、绳纹文化三个阶段,进入了5世纪后从政权上的改变而衍生出了日本独特的专制集权。日本国开始不断从大陆等国汲取物质和精神双重的文明。到达6世纪后中国文明已经在朝鲜半岛有了大范围的扩散,继而通过朝鲜国进入日本国,这次文明的冲击使得日本发生了文化阶层的巨大变化。以飞鸟、奈良为主的时代来临,日本开始关注隋唐时期各个方面的发展,对文化精髓的摄取帮助日本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佛教文化开始扎根日本本土,最终成为日本国的国教,但是此时的日本文化已经开始了自身独立的发展。进入12世纪后天皇地位和权利的改变使得幕藩制应运而生,武士文化开始进入日本本土的文化行列中。到了16世纪朱子学已经开始盛行,甚至达到“官学”的至尊阶段。江户时代长达几百年的统治时代让诸多思想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入19世纪的日本受到西方各国的影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明治维新活动,开始了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文化导向也从亚洲开始转移到欧洲,帮助其步入世界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国家的前列。二战的发生使得美国文化开始进入日本,在和传统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衍生出一种属于日本国的文明方式。

2日本的外来文化

(1)日本的佛教文化

进入6世纪中期的日本就开始大范围的接触从朝鲜传过来的佛教文化,虽然它在日本本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是最终还是在平安时代开始确认为国教。日本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巨大的发展,飞鸟、平安、江户等时代都成为其出现重大演变的阶段。二战的爆发使得日本佛教开始受到《神道指令》的限制,政权和宗教开始分离发展,这项措施促进了日本社会宗教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日本本土还有20多所大学都是本文由收集整理佛教类的,校内存在研究佛教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组织和部门,他们会定期或不定期到全国各地进行佛教文化的宣传,促进佛教在日本的发展和壮大。

(2)日本的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发生了诸多战乱,这个时期的齐国、越国人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大批的从中国逃亡到日本,使得汉字开始在日本盛行。现阶段日本字的发音和形状都保留着汉字的诸多特征,甚至存在很多日语就是直接由汉语引用而来的,高达80%的口语也是汉音的变音。考古研究表明,发生这种现象都是因为吴越地区民众大量涌入日本,这是日本大范围的接收中国文化的有力例证之一。

(3)日本的基督文化

16世纪西方传教士在日本本土的活动开始增多,加特力修道会作为日本第一座基督教城市代表着日本基督文化的广阔发展。直至1587年丰臣秀吉没收了这座基督教城市。基督教在发展之初通过成立慈善机构和组织慈善活动来巩固根基,到了后期开始从医疗方面来为日本民众服务,由此开始深入日本社会和家庭。根据日本内阁文化厅的相关分析表明,日本本土信仰基督教的民众就高达174.4万,接近信教人数的1%比例。

(4)日本的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是从中国传入并快速发展的,至今已经成为日本独特且不可或缺的文化之一。茶道文化融入了文化艺术活动的诸多年精华,不仅涉及哲学、美学等高深的文化知识,还将宗教文化、生活行为等方面纳入其中,带给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极高享受。日本人通过学习茶道来陶冶情操,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日本茶文化从发展之初的模仿中国到后期的挖掘、衍生,现如今已经拥有了自身独树一帜的茶道文化。在奈良、江户等时代经历了较大的转折和发展,目前单是针对日本茶道文化的流派就高达39个。

3外来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1)经济方面

目前日本已经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文化的影响的结果。二战的发生使得日本本土开始受到美国文化的巨大冲击,日本人从价值观、文化观上就已经接受了美国人的特定思维,正是这一股创新、开拓的思想模式才使得日本人开始了工业化发展之路。他们在经济领域执行了自身独特的“日本模式”,美国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成就了其巨大的经济财富。

(2)文化方面

日本在融合多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以武士、神道为主的文化成为世界各国对日本的主要印象。茶道、书道、花道是日本文化中的精髓,在各个方面均有深入发展。合气道是融合了日本武士和中国功夫的文化之一,因为其格斗风格成为各国争相学习和模式的体育文化。

(3)教育方面

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活动后从经济和文化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作为培养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在日本的发展使得教育体制发生了大幅度的改革,民众接受教育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二战发生后的日本在教育体制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科学技术也在教育体制的推动了进行了快速的发展。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育 教育理念 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营造社会的和谐文化氛围,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代教育应重视培育人的和谐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理念上,要认真研究和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重视人文教育、文化建设,切实提升办学品位。外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摆脱了各种功利性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外语教育应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体现和谐文化的要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外语教育应坚持“和而不同”的教育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而积淀的现代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包含经过合理扬弃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有别于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和而不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差别,很早就认为“不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其根本特征就是“和而不同”,即承认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差异,在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追求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交融,达到和谐的统一、全面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我国高等外语教育要以传统文化为根本,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和谐发展。借鉴和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要遵循和谐文化的理念,运用“和而不同”的发展策略。将和谐理念运用于外语与外语文化的学习,就是既不丢弃民族文化,也不拒绝外来文化。学习借鉴不是盲目模仿和照搬,更不是以取代本民族文化为代价,而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首先要对自己民族的语言与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要自觉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同时,还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外国文化,进而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创新与和谐发展。外语教学要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对外来文化做具体分析,大胆学习和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快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能充分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不断繁荣发展。

二、外语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教育需要培养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外语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是沟通中外文化的重要桥梁。但是,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中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从根本上削弱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倾向,结果导致学生的外语语言技能得不到提高,文化素质的浅薄日益显现。在跨文化交际中,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

教育首先应该是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即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外语教育应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2年提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在“身体与灵魂、智力与情感、创造力与敏感性、自主与责任、社会良知与契约以及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等各个方面”。学习者不仅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同时,还要学会与人相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因为一个只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无人文素质的人,就像一个工具,始终还是一个不完整的人。只有具备了必要人文素质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外语教育是一门人文学科,不是纯粹的工具课程。外语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上,而要把培养和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放在首要的位置,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正如许国璋先生所说:“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学生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教会怎样做人。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因此,外语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外语教育应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可以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化自觉就是深刻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在确认自己文化价值中与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高永晨教授认为,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在认识上主要表现为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正视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能自觉反思和调整民族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的差距。因此,外语教育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要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继承的基础上,并且要把追求文化自觉意识,作为外语教育重要的重要价值目标,让多样文明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如果没有这种文化自觉意识,我们就很难完成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消化和传播。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尤其是外语类大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和教学内容上一直未将本民族文化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没有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这使许多青年学生认为“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盲目地“与国际接轨”,导致一些青年学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实际上,国际化并不是完全西方化,并不是完全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来思考问题和看待事务,而是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要有更深刻的认识,然后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否则就会食洋不化。外语课程作为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自觉性。正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因此,在多元化环境中,要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保证文化的和谐发展,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还肩负有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侵扰、解构我们的国家意识形态、民族认同和价值观念。外语教育处在文化交流的前沿,要自觉抵制腐朽文化,为我国建设和谐文化把好关。教学中在学习与借鉴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还要引导人们摒弃一切外来的腐朽文化和一切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的思想。以文化安全的警觉对待世界文化。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大国奉行文化霸权主义,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尤其是美国运用经济、文化教育等手段向我国渗透其文化、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制度理念等,千方百计地推行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我们在学习外语和外来文化的同时,要把确保民族传统文化摆到重要的位置。在文化交流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抵制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四、外语教育应树立平等的语言文化观

外语教育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各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贾玉新教授提出“文化相对主义”,即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作为其他文化的评价参数,一种文化的言行应该按照自己的文化标准来理解和评判。王宗炎先生说:“对自己的文化、语言和人家的文化、语言该怎么看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强国或强大民族倾向于自高自大,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不如自己,这是民族中心主义;弱国或弱小民族自卑,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比自己好,这是惧外心理。”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有着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它们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优劣之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不同民族的文化看做是人类文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并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比较和学习。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目的地的各方面产生影响,旅游地文化变迁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它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原因、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使旅游地文化能够良性变迁的方法,以期对我国的旅游接待地尤其是民族旅游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

    文化变迁,是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提出的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补偿。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区域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如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国各民族文化内部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广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华内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实现文化整合和创新,才缔造了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拓宽范围,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来扩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现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佛教 园林植物 文化构成影响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佛教与植物象征文化

1.1佛教的“中国化”概述

作为外来文化的印度佛教,它在中国的传播先后经历了两汉时期的初步接触、魏晋南北朝的激扬交融,最终于隋唐时期创建宗派,才真正成为“中国佛教”(用中国语言和中国概念解释佛经,称为中国佛教)。不过,直至宋明理学大盛时期,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才完全融为一炉(外来文化传播的真正完成)。这个过程昭示了文化的输入冲突、选择发展及创新的内在规律,因为一种文化要入主(或入流)于另一个文化圈之中,首先得依附于当时当地的传统文化,寻找一个立足点,与其发生契合,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谋求自身的独立发展,这是传播的先决条件;一旦特定的历史条件来临,随即随机而动,跻身于本土文化之林,或弥补其不足,或参与其文化(心理结构)的建构。

当然,以上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讨佛教的“中国化”,实际上,佛教在其观念上依托了黄老道术和魏晋玄学以宣明其旨;在宗教教义上为适应中国的儒学而屡次改变其形式;在思想理论上,经过与儒、道两家的依附、对抗和吸收,在隋唐达鼎盛时期,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理论。尤其是在中唐以后,“禅宗”将烦琐的佛教教义归于简易,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此外,唐朝统治阶级倡行的儒、道、释三教并行的政策也从客观上促进了三家的融合。于是,唐宋之际,三教之间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加深,逐渐形成“三教合一”的思潮,佛教终于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为一,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佛教的传入对传统园林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逐渐孕育出“禅宗”这一强调“我佛一体”、自称“教外别传”的高度思辨化的佛教派别,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而佛教的传入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与其说是“释迦牟尼舍园为精舍”的传说(《上品大戒经》说“施佛塔庙,得以千倍报”)导致当时“以园为寺、舍宅为寺”风起云涌,不如说是其教义中的某些思想对于人们的鼓动和麻痹所产生的作用。此外,在其兴建初始,“由于衙署园林和达官贵人的宅园的舍作寺院,加深了寺庙与园林的特殊关系,也奠定了寺园一体这个中国寺庙的基本特色。”[1]。这往往与宗教所追求的“净化心灵”和“荡涤尘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其建园一般都追求着和私家园林相似的“淡泊”、“宁静”的意境。即使建于“闹市”,也会通过植物和建筑等来营造出名山秀水的感觉。而向着“文人园”发展的寺观园林,其“园主”往往都是学者型的得道高僧。他们“既没有汉魏时的方士气,也没有后世佛教徒的虔诚,而是与魏晋名士毫无二致的倜傥名流。”[1]此时的他们,与“士”经常近距离接触,探讨哲理,体味“风流”,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合而为一,为中国的寺观园林频添“禅”的意境。如苏州的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原名为“菩提正宗寺”,后由天如禅师改为今名。“狮子林”既无佛殿,亦无造像,反映的正是“心外无佛”;再如“沧浪亭” 曾为大云庵,住持是个诗僧,他追慕第一代“园主”苏舜钦,自称沧浪翁,著名文学家归有光还曾为他写过《沧浪亭记》。不仅寺观园林如此,江南私家园林中一些景点也多取意于佛经,如“无隐山房”、“闻木樨香”,……,不一而举。

1.3佛教的“中国化”对植物构成的影响

佛教典籍浩若烟海,理论博大精深,说教、寓言、戒律、故事等等无不和世间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一些植物往往被寓以灵性,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神秘的禅宗神韵:

一、莲花

莲花之于佛教,一如十字架之于基督教,新月之于伊斯兰教,已成为佛教的标志和代名词,佛家也常取莲花自喻,如《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八》:“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取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以象征佛性的清净高洁;相传摩耶夫人坐于莲花座上生下佛祖释迦牟尼,释迦牟尼降生的时候,池中生出千叶莲花;《观音菩萨授记经》中也提到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都生于莲花且都住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妙法莲花经》、《杂宝藏经》、《无量清净尘经》等也多有莲花的记载......

二、菩提树

“菩提”一词为梵文的译音,意为“觉”、“智”、“道”。相传释迦牟尼尝于菩提树下证得菩提(觉悟),菩提树遂成为佛教圣树。对于其典故也较多:“传说悉达多太子出家后,潜心修了六年苦行,衣衫褴褛,瘦骨嶙峋,但仍未得道。后悟出明智之法,独自去菩提迦耶,在一颗菩提树下打坐,豁然开悟,证得菩提果而成佛。”[46]随着佛教的传入,菩提树也广布我国南朝的寺院中,深得人们的尊敬与崇拜,僧侣们常常焚香散花,绕菩提树作礼。

三、银杏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无法栽种菩提树,僧人们为了表达对佛祖的虔诚和敬仰,于是选择了我国古老而珍贵的银杏来代替。

四、娑罗树

娑罗树又名“无忧树”、“摩诃娑罗树”,与释迦牟尼的诞辰与入寂相关。传说“王后摩耶夫人产期将近,净饭王派宫女和卫队送护她归宁,当王后行至娑罗树下,想去攀扶树枝,忽见一枝自动下垂至手边,王后伸手握住,端然而立,悉达多太子就从她右肋出生了。佛陀在娑罗树下出生,也在娑罗树下圆寂,相传释迦牟尼传道40多年,届时80高龄,自感时日不多,想去看看众寺院。在路途中疲病交加,力不可支,最终在一片娑罗树下圆寂。”[2]。所以娑罗树堪称佛家圣树之一。

五、阎浮树

阎浮树也是佛教圣树之一。相传悉达多太子最初就是在此树下开始思索世间及人生真谛的。马鸣的《佛所行赞》中就有关于阎浮树的叙述:“净饭王带悉达多太子去举行下种仪式,安排太子在场边一株阎浮树下,铺设坐具,上覆镂金天幕罩,四周围上帷幕,嘱咐侍从小心看护,净饭王率众臣举行下种仪式,引得侍女们走出帷幕去观望,只留下太子一人。当悉达多太子掀开帷幕,看到青草被犁翻起。散布着许多虫卵和被杀死的幼虫,他不胜悲哀,仿佛目睹他的百姓遭受屠戮,又见农夫受风尘日晒,面容憔悴,便起了深深的怜悯之心,他坐在阎浮树下,默想到世间的苦难和烦恼,萌生了出家的念头。……后来太子出家成道,创立佛教。”[2]

六、其他

除上述外,佛教还涉及如茉莉、金银花、石榴、无患子、棕榈、牡丹、等。如茉莉在印度因其纯洁、芬芳而作为佛教的吉祥物,在菩萨的宝冠上常装饰有镂金的茉莉花;金银花被寓以“灵魂不灭,轮回永生”的佛理,在我国魏晋南北朝佛教的装饰图案中常有“忍冬纹”;石榴则常与棕榈叶和莲花结合在一起,象征吉祥如意。

参考文献:

[1]曹林娣等著. 中日传统园林文化比较[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4~8587~88 85~86 19~20 121~124 91~94

[2] 陈重明等编著. 民族植物与文化[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8:22~27 226~227 230~231 213~214 213 214~215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我国幼儿生活领域呈现的文化多样性在幼儿园教育巾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为帮助幼儿适应文化多样性,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在找准幼儿多元文化教育定位的前提下,从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家园共建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当前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复杂文化环境之中:时代的进步衍一出新的文化理念,对内对外经济联系刺激了不同文化问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国内文化领域呈现多元状态,幼儿作为我国公民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文化价f直取向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国家发展的未来,囚此,如何在幼儿园情境中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文化多样性,使他们的选择既有利于个体发展又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当前幼儿教育而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它对促进我国幼教改革,增强我国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1幼儿生活中繁杂的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指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群体内部或不同群体之问传喇。通常我们会利用网家、地区、种族、民族、性别等元素来区分不同文化群体。文化多样性不仅可以借助语言、文字、占迹遗址等常规形式来表达,也可以借助艺术创造、商业生产与销售等较为隐晦的形式进行了剖。

我国幼儿正生活在一个多种文化汇一集的多彩时代: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放文化等。这些文化通过生活体验、电视节日、网络资讯、动漫产品、服装、文具和食品等形式进人幼儿的生命之中。不同文化问的交流与碰撞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感知和认知,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机会,他们眼中的世界远比过去的幼儿更为宽广、复杂。

然而幼儿对文化的选择多凭主观感受,缺乏客观标准,有的选择是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缺乏营养的汉堡包凭借其美味成为他们最喜爱的食品之一;宣扬美学暴力的奥德曼以其地球卫士的形象成为他们效仿的对象;受社会环境影响部分幼儿热衷于物质资源上的相互攀比〔因此,成人必须帮助心恕发展尚未健全的幼儿做出.确的文化选择。

2幼儿园情境中狭隘的文化多样性

幼儿园是幼儿始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也是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最佳地点。不少幼儿园也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中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文化取向,如:很多幼儿教师会有意引导孩子尊币和关爱来自不完整家庭的同伴,避免他们产生孤立感。但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和理念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不少对文化多样性的误读与歪曲。幼儿园教育没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接受和传播文化多样性。

首先是在市场效应和西方强势文化的驱使下,幼儿教育出现日西化的现象。大多特色幼儿园都以西方教育理念为支撑,打出瑞欧幼儿教育、“蒙台梭利教学”等招牌以吸引生源;幼儿教师在介绍国外文化时多以英美等大国为例;幼儿图书上的人物大都是西方卡通形象,如:米老鼠、汤姆猫等;幼儿熟悉西方的圣诞节、万圣,却不大清楚中国的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外教学就是指英语教学:音乐教师多擅长西洋乐器、现代舞蹈,不懂中国民俗乐器、不介绍中国戏曲

其次,幼儿教育倾向于主流文化,忽视非主流文化。文化多样性介绍多侧垂西方主流文化,忽视非主流文化,对非洲文化、美洲文化等介绍不多在而对本国民族文化时忽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幼儿除了知道傣族泼水节和彝族火把节外,对其他少数民族习俗所知不多。即便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由于家长要求也倾向于传授汉族文化以帮助幼儿在成年后能适应主流社会。一项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地区接受了教育的人中更多的人远离本土文化。

3幼儿教育该如何应对文化多样性

物种的多样性造就了美丽多姿的生物世界;同样,文化的多样性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类精神世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准自己的精神定位。

教育文化大师李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木民族特性的本质、精神力量的构成以及固定的文化形式陈鹤琴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正确认识和接受文化多样性这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对他文化的尊重,对世界整体的责任意识,对训练幼儿发散思维能力的深刻认识。幼儿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立足本土文化认同的世界启蒙教育。

我国幼儿身处在中国文化这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汉民族文化居主导地位的文化氛围之中,但每个幼儿身上所隐含的民族和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多方而的背景使得每个幼儿眼中的世界都不尽相同。教师要做的就是走进幼儿的世界,帮助他们适应他们心目中这个混合着真实与假想的世界。这个“适应”包括两个方而的内容:构建以本民族或本土文化为主,以个人经验为支撑的文化多样性理解,形成文化归属感;以客观、公正、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培养其初步的文化认知感与判断力。

4幼儿园该如何应对文化多样性

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盲月西化和忽视非主流文化的现象,从现实层而上看与西方强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渗透有极大关系,但也隐含了我国教育者在而对外来文化是缺乏文化自觉,即不能清楚地认识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异同和各自的优劣。

孔子曾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应用到本文即意味这要求我们在“民族自尊’,与“民族尊重”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做到“”。以本族优秀文化为主体,吸纳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具体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之中,帮助幼儿适应文化多样性可以从以卜儿个方面着手。

4.1教师教育

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文化价值取将直接影响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的文化选择和教学活动实施,同时教师自身对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也会透过日常活动潜移默化为幼儿所感知和接受。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避免明显的感情倾向;认识到幼儿生活中的文化复杂性,了解幼儿的文化理解水平,并以此为起点,设法了解幼儿所而临的文化多样性是对他的学习过程有什么影响。

同时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多元文化教育,加强与多元文化对话与理解。通过阅读与多元文化相关的书籍来了解它文化,审视自己的文化;设法体验他文化;以谦恭的姿态反省自身文化背景,通过自我对话解析自己的多元文化教学。

4.2教学活动设计实施

幼儿活拨好动的天性和形象思维的发展特征决定了帮助其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教育不能依靠理沦说教,只有将多元文化教育寓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引导他们去总结和概括,进而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关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幼儿工作者,包括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应建构多元文化教育网络,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把丰富的内容传达给幼儿。利用国内外不同民族的节日为契机,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进行文化多样性宣传;利用故事讲述、戏剧表演、儿歌、等形式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引人不同民族民问传统游戏,带领幼儿感受不同文化氛围把活动内容融人五大领域学习之中,渗透于日常生活生活,做到真正的多元文化教学设汁本土化;创设有利于文化多样性教育宣传的幼儿园环境。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6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无疑在任何学生时代,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如今新课改的情况下,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甚至在以后高考时会变成200分满分。它是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一位教育大家曾经说过,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能力的高低还决定着其他科目的成绩,所以学好语文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好成绩,更是为了有一个良好的文学素养。在走入社会以后,你会发现文化素养是有多么的重要,可以因为你的谈吐优雅而得到好的发展机会,也可能因为你的出言不逊而被他人拒之门外。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课程,不能急功近利。因此,要从小学时期就开始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和培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有着十分巨大的积极作用。本人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有着较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归纳和总结出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有如下几个方面,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包括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代表着中国的软实力,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起步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这个时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会使他们日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学习中,他们会接触到古诗的魅力,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洒脱,又比如“天苍苍,野茫茫,风草地见牛羊”的辽阔。还会体会到宋词的所表现诗人的感情,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无奈,又如岳飞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所表现的他为报效的祖国的满腔热血。经过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日积月累会使他们打下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加深文化底蕴。

二、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

语文是一门十分广泛的学科,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还有语言组织能力等等。语文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了语文学科的成绩提高,还是为了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语文的学习甚至可以影响到政治、历史、地理、甚至英语学科的学习,这些学科都是在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上才能学好的,都需要一定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是无法去学习一些相关的科目的。语文这一学科就好比是一种工具,你只有有了这个工具才可以去学习其他的科目。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当今的社会上,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看的是日本、韩国动画片,过的是圣诞节,而留下来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中国的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目前外语学习越来越红火,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学英语。但是对能否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却不够重视,存在不少问题,现在有的大学生连写书信都感到困难。这清晰的指出,我们正在受到外来文化的严重侵蚀。当代的学生们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中华的古老文明则无法继续传承下去。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它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缩影。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古老中国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五千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希望,小学生学习语文,了解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他们会更深刻的了解和喜欢上中华文化,可以培养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更能有效的抵制外来文化对我们侵略,使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四、有利于提升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当今的社会上,写作水平是一项重要技能,工作中、生活中、到处都需要,假如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文笔和写作基础,是无法再社会上立足的。然而,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更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越早的积累就会有更多的发挥和提升的空间。

语文的学习会涉及到很多的文学名著,学生在学习和了解的过程,必定会受到一些名著的影响,会积累其中的一些名句和好词。从小就开始耳濡目染的灌输这种教育,会让学生们在脑海中积累大量的素材,可以为以后的写作提供灵感,有效的提高写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