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生态绿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1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植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原始创造者,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现在,植物又被作为改善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城市绿化在各行各业中是唯一以“自然更新”方式净化环境的有效方法。城市绿化必须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来考虑城市绿化的所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整个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达到减轻污染、改善环境、美化城市的目的。至今仍有很多人把城市绿化作为观赏和装点城市为目的,城市绿化工作者要挖潜增效建设城市绿化最本质的内涵,而不是形式,即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最充分发挥出城市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的作用,这一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斗争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改善市民生活、工作以至生存环境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 城市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城市是人类聚居从事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特殊的生存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建筑物越来越密集。人们深刻认识到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已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潜在的制约因素。以绿地为核心,建立一种对城市用地及空间布局上具有先导作用的生态系统,是当前城市化条件下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现代文明,对于城市来说也随之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问题。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现实告诉人们自然界不可能无限度地承受侵害,人类再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加剧,人们迫切地需要改变工作、生活的条件,以充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使城市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为我们的城市带来了罕见的变化、极大的繁荣和对未来的希望。
2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必要性
一场由环境污染、人炸、资源破坏引发的城市生态革命正在全球兴起,人类从工业化社会转向更高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营造绿色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建园林城市、花园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模式和目标。园林绿化对以上问题的解决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办法,对人类回归自然和改造城市生态环境有着巨大作用。
3 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在城市建设中对原有的自然环境要进行合理的保护,要因地制宜,尽量避免人为的大拆大建和大砍大造。而且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实质上也是一个根据人的生理功能和自然生存规律的要求对城市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和再创造的过程,而新的人工环境必须顺应自然、符合生态规律,可为子孙后代持续利用,从国外许多成功例子可以看出,城市园林绿化空间越大,城市的发展前景就越大。
园林绿化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大区域乃至全球环境的基础之一,大力开展植树绿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为城市增加自然因素,是最根本、最积极的措施,做好城市绿化工作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净化城市环境的根本手段,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基本途径。发展绿地广植树木是改善人们生存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最积极、最稳定、最长效、最经济的手段。21世纪将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世纪,因而,大力保护自然和绿满全球将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4 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基本对策
发展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复杂而周期漫长的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进行努力。
4.1 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园林绿化环境指导思想
人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体,也是城市生态的最大受益者。城市环境是人类聚居的环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就要求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园林绿化,必须以为人服务为根本原则,针对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根本目的,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通过科学的设计,创造安静、舒适、优美、有益健康的人居环境,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4.2 注重规划,依法治绿,加强园林行业管理
城市生态与自然生态最根本的区别是人的参与。城市绿化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科学绿化,尊重自然法则,防止毁坏原有绿地及水系,把城市的人工绿地与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绿地相结合,使园林绿化在最大程度上与自然环境相统一,并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4.3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科学、合理,注重物种多样性
坚持科学绿化,还要考虑到城市绿化的不同功能和用途,进行科学的选配。注意常绿与落叶树种配比,注重植物色彩变化。不仅使植物形体上美感,视角色彩上也应保证有美的享受,以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根据不同地区和小区的污染气体种类,分别选择抗污染的植物。
4.4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事业,单靠城市维护费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实现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保证,必须贯彻“人民园林人民办,园林绿化人民建”的方针,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多方筹资,共同创建。各社会单位密切配合、努力完成各项绿化建设任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城市绿化、人人支持城市绿化的新风气。
5 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是与城市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工业的发展引发了很多问题的出现,包括城镇人口剧增、规模急剧膨胀、环境日益恶化和生态受到严重威胁等等。人类在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的形势下,必须改变现存环境,需要主动地改善和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城市园林绿化是体现多功能、持久的综合功效的事业,对环境的生态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城市各方面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未来的城市将是持续地良好运行的“生态园林化城市”。城镇园林绿化可以净化空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通过深入分析考察现代社会生活和城市发展的变迁,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绿园林化工作者在设计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顺应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在规模地改造原有城市、建设新的城市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化在形成现代城市新景观和改善城市环境质地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要在科学理性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现代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 林培勋.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J].北方园艺.2009,(4).
[2] 周剑平.城市园林绿化与和谐宜居环境[J]. 健康人居环境2011,(1).
[3] 吴之光.园林绿化建筑、市政设施与城市环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5).
[4] 魏左平.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园林绿化[J].园林花卉. 2009,(4).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2
1、 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城市绿地不应局限于仅仅作为视觉的欣赏对象,还应满足城市绿化的外在形象美观。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包括: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在此区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留、维护或模仿。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的生态绿化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和合理性。在目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的一片呼声中,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城市新区绿地的开辟,城市中心区绿化、老城区绿化缺乏应有的关注目光,新、老城区绿化建设的“两极分化”也由此而生,“最需要绿的地方反而最缺乏绿色”。针对此现象,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城市公共绿地在新区与市民聚居的中心区、老城区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平衡的发展。
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在城市的生态绿化中要应用城市与自然共生原理,广泛使用生态技术。如目前国际上开始推广应用的污水处理墙,装置的原理很简单,只是利用温室原理和植物、生物技术来处理污水,这种方法是全生物型的,不向大自然排放毒素。另一种生态设计方法是人工社区湖,即在社区内的某个街段设一个这样的湖,既能作为水量存储,更重要的是采用生态技术处理和净化社区废水,并用太阳能来保持池水的温度,经过净化的水可以循环使用。此外,日本科学家发明的生态路灯能吸收道路上汽车排放的各种废气,我国科学家发明的生态水泥能吸收水体中的污染有害物质,这些都是生态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绿化的例子。在城市绿化中大量运用生态技术,既能提高绿化工作的科技含量,更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2、 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来衡量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质量,这对于我国也有借鉴意义。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如伦敦中心城区的海德公园、中山市的歧江公园,都是较好的例子。中国大多数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与外部大自然断绝联系,但通过划分城市的生态功能区,构建城市的“绿楔”、“绿廊”以及“绿网”,能够恢复城市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市内部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特别是在草地生态、森林生态、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交换关系,不仅要求是水平向的而且应该具备垂直向的承载条件(如自然坡岸、湿地、攀缘面等)。城市在引入自然群落运行机制时,宜划分正常生态区、过渡生态区、变异生态区、半自然区等不同区域,确立各级生态功能区之间、城市生态区之间与外部生态区之间的生境通道和生态走廊,为不同丰度、不同干扰承载力的生物群落之间的基因系统和调节创造条件”。
转贴于
绿地群落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应改变绿化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改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绿化所用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维护费用。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形成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把握地带性群落和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被,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物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而优美的城市自然景观。
3、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同时慎重而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还应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养改良的优良品种。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又如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良好,生态效应高的植物,像华南地区的幌伞枫、秋枫、海南蒲桃、野牡丹等优良植物品种乏人问津;而南洋杉、海枣、红刺露兜树等滥用;大王椰、台湾草、黄金榕铺天盖地。由于 我们对植物生存环境特性缺乏了解,出现了将一直生活在阴凉环境的罗汉松大树千里迢迢移栽在干热的岗顶上,结果只能是枯萎死亡。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 合 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3
【关键词】城市;立体绿化;应用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了充分利用攀援植物进行立体绿化,如各类房屋、建筑物、构筑物有条件的进行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和棚架绿化等,对增加绿量,改善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立体绿化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立体绿化使绿色在三维空间中得到延伸,人们可以获得良好的心理美感。绿色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使紧张和疲劳的心情得到缓和,使激动不安的人们恢复平静,绿色将成为人与环境对话的切入点,人们推开门窗就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走上阳台就可以享受大自然恬静的生活,其乐无穷。
第二,立体绿化对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改造的可能。合理的立体绿化还可以有效调节室内外温度和湿度,减少外界空间与围护面之间的热量交换。
第三,立体绿化对建筑物还有隐丑蔽乱的作用。建筑物的外墙面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长期受到日晒雨淋,不可避免会产生风化作用,导致开裂、褪色,而立体绿化中的植物就像一面绿色保护网,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墙面不再直接受到风吹、日晒和雨淋。
2 立体绿化的类型
立体绿化的类型主要有附壁式、篱垣式等以下几种。
2.1 附壁式
附壁式为最常见的立体绿化形式,依附物为建筑物或土坡等的立面,如各种建筑物的墙面、断崖悬壁、挡土墙、大块裸岩等。附壁式绿化能利用攀援植物打破墙面呆板的线条,吸收夏季太阳的强烈反光,柔化建筑物的外观。附壁式以吸附类攀援植物为主,爬山虎、凌霄、扶芳藤、常春藤等立体绿化的材料。附壁式在配置时应注意植物材料与被绿化物的色彩、形态、质感的协调,较粗糙的表面,可选择枝叶较粗大的种类,如具有吸盘的爬山虎,有气生根的凌霄等。而表面光滑、细密的墙面,则宜先用枝叶较小、吸附能力强的种类,如小叶扶芳藤、常春藤等。建筑物的正面绿化时,还应注意植物与门窗的距离,并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修剪调整攀援方向,防止枝叶覆盖门窗。
2.2 篱垣式
利用攀援植物把篱架、短墙、护拦、铁丝网等硬盘性单调的土木构件变成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绿色围护,即美化环境,又隔音避尘,还能形成令人感到亲切安静的封闭空间。篱垣式通常以卷须类及缠绕类植物为主,不同的篱垣应选择不同适宜材料。在庭院和居民区,应充分考虑攀援植物的经济价值,尽量选用可供食用或药用的种类,如丝瓜、苦瓜及金银花等。如果栅栏起分隔空间或遮挡视线之用,则应选择枝叶茂密的木本种类,包括花朵繁茂、艳丽的种类,将栅栏完全遮挡,形成绿篱或花篱。临街的砖墙,如用蔷薇、凌霄、爬山虎等混植绿化,既可衬托道路绿化景观,又可延长观赏期形成春季蔷薇姹紫嫣红、夏季凌霄红花怒放、秋季爬山虎红叶似锦的优美景色。
2.3 棚架式
棚架式的依附物为花架、长廊等。此种形式多用于人动较多的场所,可供居民休息和谈心。在廊架下乘凉的同时,又可欣赏这些植物的花果之美。棚架式攀援植物一般选择卷须类和缠绕类,木本的如紫藤、葡萄等。
3 常用立体绿化植物
常用立体绿化植物有紫藤、爬山虎、藤本月季等。
3.1 藤本月季
蔷薇科落叶灌木,呈藤状或蔓状,姿态各异,可塑性强。其茎上有疏密不同的尖刺。藤本月季的藤长一般可达2.5-5米,两年生间节发芽全身开花,花头众多,花色艳丽、奔放,花期持久。利用藤本月季和其它绿化品种完美结合的立体绿化,能够改善生态、美化环境及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是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体现。
3.2 爬山虎
葡萄科落叶大藤本,卷须短而多分枝,枝端有吸盘。单叶,在花枝上对生,在营养枝上互生,常裂,叶缘疏生锯齿,叶密色翠,秋季叶变红色或橙色。攀缘能力强,是立体绿化最佳材料,多用于建筑物及墙面绿化。
3.3 紫藤
豆科紫藤属,为大型缠绕性落叶木质藤本。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卵状披针形,全缘。花紫色,有芳香,先叶开放,干茎钩连缠绕,浓荫满架,藤花烂漫,适用于棚架、绿廊垂直绿化。在草坪、门庭入口两旁孤植、整修成灌丛状,别具风姿。在湖边池畔中,攀绕点缀或绕缝,直泻水面,更具幽趣。若配置假山石旁,扭干曲枝,尤具独特风格。紫藤对二氧化硫、氯气抗性强,可用于厂矿垂直绿化。
3.4 金银花
忍冬科,缠绕藤本。茎细长中空。叶对生。双花单生叶腋,花清香,初开为白色,后变黄色,故名“金银花”。藤蔓缭绕,冬叶微红。适于篱墙栏杆、门架、花廊配置;在假山和岩石坡隙缝间点缀,攀绕及顶,蔓条下垂,更为别致。
3.5 常春藤
五加科,常绿攀缘藤本。茎具气根,嫩枝被鳞片状柔毛。叶革质,深绿色,有长柄,营养枝上的叶三角状卵形,花枝上的叶卵形至菱形。蔓枝密叶,是垂直绿化主要材料。常春藤生长速度快,如果加强管理,两到三年即可获得绿荫满壁、枝繁叶茂的效果。占地面积小,能见缝插绿,就可栽植,易于扩大绿化面积。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易于管理。终年不见阳光也能生长;叶子春、夏、秋冬、都为碧绿色.除观叶外,还可观果,黄色的果皮和红色的种子冬天不落与白雪相映,别有韵致。
近几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座座钢筋水泥建筑侵占这城市环境的每一寸土地,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城市环境缺少生机――绿色,解决好建筑面积和绿色面积的矛盾是一个不断进行的问题,立体绿化可以通过向空间发展以达到节约土地、增加绿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美化生活环境的目的。相信立体绿化这一形式会被越来越多的城市认可接受,解决城市拥挤的绿化问题,最终达到人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宝鑫.城市立体绿化[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01.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4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保护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一个城市发展的如何不仅要看城市的经济状况如何,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生态环境的建设如何。改善目前恶劣的生态环境,对促进城市健康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城市的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状态、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园林绿化的社会作用
1、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目前的城市园林都是以空间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环境设计艺术。与过去传统的造园方式相比,现代的园林更追求自然环境美观。强调以主景突出,客景衬托花草树木的配置和其固有的形态。现代城市园林更讲究每个布景的曲直、疏密、参差等等这几方面的应用。例如在很多城市景观中,利用园林植物婀娜多姿、美丽的外形去丰富空间的各种变化:树的品种多种多样,树的形状千奇百怪,每个树干的高低不同,错落有致,树冠的大小也不一致,这样的设计往往会让城市的建筑物变得有朝气、有精神、给人生动、活泼之感。城市的空间感和层次感也得以体现。城市的生活品位亦得到提升。同时,每一种园林植物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季相色彩,进而丰富了城市的色彩。这不仅体现出大自然的美,还能反映出园林设计师们精心设计的艺术美。当植物枝繁叶茂的时候,总会引来不少的鸟兽,让城市处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人们看到此番美景就会心情舒畅,产生美感。因此,园林绿化会使城市变得更加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真正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2、医疗保健的作用
如今,人们虽然生活水平好了,但是由于环境污染严重,人的健康状态越来越差。人们生活在一个遭受污染的环境里极易引起各种疾病,甚至是死亡,根据国外权威数据的统计,每年都有几百万人是死于环境污染的。园林绿化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有研究表明,城市园林绿化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保障人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城市的园林绿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集自然、艺术、娱乐、休闲的空间。城市园林绿化的空间大多都具有优雅、宁静、景色怡人、空气清新的特点,因此,小区的绿化广场、游乐园、各式各样的公园等等都已经成为人类放松压力、享受轻松、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场所。另外,纯天然化是城市园林绿化所体现出来的一个最大特点。园林植物所释放出来的空气负离子和植物精气会使人感到神清气爽,人们在这样的舒适、优美环境下会感到心情愉悦,精神抖擞,长此以往,延年益寿,对改善人类目前健康状态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城市的园林绿化具有医疗保健之功效。
3、休闲娱乐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的节奏不断加快,各种物价不断的上涨,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承受的巨大的生活压力,特别是现在年轻的80后、90后很多人都感到身心疲惫。假如一个城市没有给人放松、休息的场所,那么就无法满足人们想释放压力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往往会影响到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不利于城市未来的发展。而景色怡人的生态园林恰好能满足人类的愿望。因此一些生态园林就成为节假日的旅游热门之地。在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的环境下,人们不仅能观赏到优美的景色,而且还能通过游玩、健身等多种活动帮助自己得到心灵上的放松,生活、工作状态也能得到及时调整。并且在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的环境下,进行各种有趣的休闲娱乐活动,能够缓解精神压力,消除疲劳,同时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趣乐无穷。因此,城市的园林绿化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改善人类的健康状态,还起到了休闲娱乐的作用。
4、激发人类热爱大自然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从一个城市的绿化情况就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品位和人类的素养。城市园林绿化能够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拥有浓厚历史特点的园林绿化可以使人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使人在精神需求方面得到满足,提高人的修养和素质。
5、防灾减灾的作用
城市的园林绿化还要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防灾、减灾作用。首先,绿化面积的增加,有利于涵养水源、减滞地表径流,有研究表明,降雨落到树木上,有25%的降水会被吸收储存,有20%的降水会被消耗掉,有20%渗入到泥土中,剩下的则被树冠和树干蒸发,大大减少了汇入城市河流的降水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洪涝灾害发生的有效作用。其次,很多的植物都有防风、防火的作用,很多的园林绿化树木都具有较强的耐火性,其防火功能也极强。例如比较常见的银杏树、珊瑚树、树、海桐、冬青等等。这些树的水分代谢功能极强,是普通树木的好几倍,并且它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强。如果遇到高温大火,叶子上的水份马上蒸腾出来,其所形成的气流发出响声,使地面的灰尘飞舞,即使是叶子全部烧焦也不会引起火焰。另外很多的树木和草地植被都能有效的降低风速,减少沙尘暴的、风沙等一系列灾害的发生。因此,园林绿化的防灾减灾作用切不可忽视。
二、园林绿化的生态作用
园林绿化不仅有美化城市景观、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激发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防灾减灾的作用,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更是起到绝对性的作用。
1、调节周围环境的气候的作用
由于植物都有一个强大的蒸腾作用,能够不停的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汽,因此能够对周围有限环境的气温和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对改善城市周围环境的气候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个结论已经得到前人的证实。有资料显示,夏季时,城市的气温如果是30摄氏度,那么草坪的表面的温度则一般是23~24摄氏度之间。会比地表气温低6~7摄氏度。比水泥路路面低10到~20摄氏度。冬季则跟夏季相反,草坪的温度会比城市地表温度高出4摄氏度。并且,绿地周围的空气湿度要比非绿化地的空气湿度要高出两倍。之所以在江边、湖边种植植物目的就在于将江边湖边的气流引入城市,降低城市的地表温度,为炎炎夏日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
2、减少二氧化碳对城市的污染的作用
随着人们的生活的提高,现在有车一族的队伍是越来越壮大,因此汽车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越来越多。而且人类本身每天都呼出不少二氧化碳气体。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一种对人类有害的气体,长期吸入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研究表明,树木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的树木都被非法砍伐,如果不加强园林绿化的调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越来越多,极大的破坏生态系统。如果我国人均森林面积能拥10m2森林面积,那么就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变成可利用资源。
3、吸收有害气体,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
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很多,例如前面提到的二氧化碳、二氧化钠等等,这些有害的气体不仅破坏城市生活环境的质量,过多的吸入,也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而园林植物则有吸收有害气体,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园林植物尤其是各种树木,它利用自己巨大叶子和茂盛的树干吸收空气中各种有害的气体,起到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这些绿色的植物都是净化空气的特殊装备,能够大量的消耗二氧化碳,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根据权威调查表明,一公顷的树木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就达到上百万吨,其后又产生几乎等量的氧气。还有香樟树等能够较好的吸收臭氧,合欢、紫荆等则能够吸收Cl2。另外,还有不少的植物能够吸收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的物体。所以说,进行园林绿化对吸收有害气体,净化城市空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吸收有害粉尘的作用
城市中的粉尘非常的多,人类过多的吸入有害粉尘,容易引起过敏性鼻炎等疾病。而园林植物特别是一些树冠较大的树木,它的叶子能够分泌出粘性非常强的油脂,能够把城市中有害的粉尘粘住,阻挡粉尘对人类的伤害。并且还能把有害粉尘进行过滤和吸附。从而能够减少沙尘暴的危害。因此,园林绿化有着吸收有害粉尘的强大作用。
5、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评价一个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如何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该城市的生物种类多不多。在城市里由于某些客观因素,加上环境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就得加强城市园林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这就是需要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并且生物的种类增多,每个生物种类群的结构、以及其本身生态分化的结构也就更复杂。这就使得城市的生态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能力就会越大。
三、总结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优美、没有污染的环境中,这创造这一切的就是园林绿化。园林绿化不但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而且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城市的品质如何的重要依据。同时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各界人士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打造一个舒适、优美、无污染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宝江.创建园林城市改善生态环境[J].中国园林.2000(02)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5
关键词 绿色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基础设施 策略:多元化园林景观、可持续化发展的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提:
近20年在西北大开发的中央政策的背景下,中国西部的快速城市化,城市数量的大幅增加和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变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史无前例的,一方面,大规模的城市空间拓展使得农田被占用,湖泊、河流被填埋,山峦被夷平・・・・・・一系列城市新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新拓人居环境的开发造成城市的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空间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集聚。同时西北地区又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即生态环境脆弱,年均降雨量和蒸腾量不成正比,植物生长缓慢、绿化覆盖成型慢、自然生态自我修复性差,(以乌鲁木齐为例:乌鲁木齐年平均降雨为194毫米,而蒸发量却达到了2000毫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昼夜温差大。)但同样面对城市扩张的巨大压力下逐渐丧失了其自然的空间结构和生态效益,在此背景下,绿色生态城市的多元化园林景观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做为从事这一行业的职业设计师的理念和推进策略的科学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分析现状及误区:
1)占用城市集中绿化区域:随着城市快速扩大化,西北城市同样经历着和内地城市一样的核心区域不断扩大,原有绿化用地变更为商业、地产和开发区等。造成原有集中绿化区域被挤占或置换到城市边缘区域,造成城市绿色生态结构破坏与不平衡,核心区域“绿色生态中心”的原有功能性短期内无法恢复或完全丧失,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受到较大影响。
2)减少或置换城市绿岛面积:城市快速扩大化,城市建筑及商业的大量集中在城市局部区域内建设打破了原有的城市结构空间和城市绿化分布空间,不断压缩城市绿岛面积,减少透水区域,并产生了大量硬质不透水地面,这些硬质地面不但进一步加剧城市热岛效应,而且影响了城市的地表水的渗透,对城市地下水源补充地功能进一步丧失,大大增加了在全球厄尔尼洛高发和频发的情况下,形成城市地表水径流危害的风险。
3)城市绿化生态走廊的破坏:随着城市快速扩大化,西北地区的城市车辆以几何式速度快速增长,(以乌鲁木齐为例:根据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的统计数据,2002年,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约10万辆;5年后的2007年7月,突破20万辆;3年后的2010年6月,达到30万辆;1年两个月后的2011年8月,突破40万辆;仅仅10个月后的现在,急增到50万辆。)城市道路无限延伸扩张,把整个城市结构空间分割成无数的小块区域,打破了原有城市绿色生态走廊的组织,每个区域间缺乏绿色生态走廊链接,整个城市动植物生物链独立分割无法顺畅联通,生物多样性与平衡被破坏。
4)对城市绿道建设的缺失:城市的快速发展,即城市道路拥堵现象频发,为解决拥堵难题,城市管理者优先选择了拆除或“瘦身”原有道路中间或两侧的绿化覆盖隔离带,已扩充道路面积,满足暂时车辆通行需求。(以乌鲁木齐为例:据统计到2009年现有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街道中已经绿化的只有300余条,绿化普及率仅为25%。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现状距《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道路绿化普及率要达到95%的标准相去甚远,道路绿化任务相当艰巨。)城市布局和降水量、蒸发量之间巨大的差距证明了绿化成本的昂贵,但是此做法对改造区域内的本已脆弱的自然生态植被的破坏了是灭顶之灾无法估量,更带来了城市绿量的不均衡及区域绿化覆盖率的下降,(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在西北地区夏季高温高辐射量少雨,植物生长周期漫长),加之城市的热岛效应,市民出行酷热难耐,无处遮阴,对于城市能否建立绿色低碳出行的先决条件,形成了巨大的难题。
5)忽视对生态湿地的保护:城市快速扩大化,城市边界无限扩大,城市开发用地、工业园区的设立延伸入原城市结构边缘的生态湿地保护区域,造成城市周边生态湿地系统被破坏,湿地特有功能性降低或丧失。(以新疆五家渠市区域为例:五家渠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与昌吉市、乌鲁木齐市相接,五家渠辖区在天山山脉河流冲积形成的冲积、洪积平原中下游,沉积厚度大于400米,大致分为冲积洪积平原和北部沙漠两大地貌单元。地貌形态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坡降0.5‰~2.5‰,海拔420~530米。地下水源丰富,地下水流向东南至西北,水位坡降0.6%,总储量2.3亿立方米,动储量1.5亿立方米,潜水层水位埋深大于2米,厚度19~23米。作为乌鲁木齐后花园和“湿地生态肺”的五家渠市,据报道到2013年,五家渠工业实现增加值62亿元,增长3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3亿元,增长43.1%。围绕构建金属加工、煤电煤化工、先进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一批企业快速成长,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4家,产值超百亿的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47.4亿元,增长41%。而其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引入的大量冶金、煤化工等重耗能、重污染行业对生态湿地生态的功能性降低或丧失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对乌鲁木齐地区的气候影响也逐步显现。)
“生态湿地”--城市的生态肺:
a)城市污染物净化作用: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加剧,使城市许多水体趋向富营养化,湿地系统对藻毒素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b)调节微气候,改善城市环境: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多,导致湿地区域气温越低。强烈蒸发导致近地层空气湿度增加,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c)为动植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湿地由于生态环境独特,决定了其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d)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和教育场所:湿地丰富的景观要素、物种多样性,为环保宣传和对公众进行相关教育提供了场所。
6)城市新增设施的绿化补充方式的缺失:城市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更多的是新增的道路高架立交,但我们的管理者无暇顾及到这些新增设施的绿化美化措施,造成生硬的钢筋混凝土高架耸立在城市中心区域。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更不利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的建立。(以乌鲁木齐为例:2013年-2014年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开始新建“田”字型快速路工程的建设,大量高架桥路面快速建成,工程内容包括,一、将现状城市东西向主干道克拉玛依路――南湖东西路改建为高架快速路,形成沟通西外环与东外环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东外环高架道路改扩建工程,其中高架采用双向6车道。二、乌市西虹路至西山路高架工程,东起西外环西山立交西侧,西至乌奎高速西山立交东侧。三、克拉玛依路-南湖东西路高架道路东延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完成的同时,对高架的绿化工程成为未来城市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要绿化的任务。)
(二)对策与建议:多元化园林景观、可持续化发展的园林绿化
1.确立城市绿色生态交换中心: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固着点,是一些核心区域的汇
总,这些区域可以为乡土的植物和动物提供空间,并为穿过系统的野生生命、人
和生态过程提供起点和终点,包括各种城市开阔空间和绿色区域。在西北地区的
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分别归类老城区与新建区域,老城区可以
已现有的形成良好的动植物共生生态链如开放式大型公园、大型绿地为基础,确
立了绿色生态交换中心;新建区应提前规划出绿色生态交换中心并保证此区域的
位置不被挪用、置换,避免被商业开发所侵占,以形成整个绿色生态城市各区域
的发展核心,并通过乡土景观(包含乡土植被与乡土生物物种)的园林绿化营造,
完成自然生态链的在修复。修复过程应该集合多个部门进行统一参议和规划,以
此规划更科学更具有长效性,真正实现工程的有效性。
2.链接城市绿岛:是将系统联系在一起的连接环节,这些环节是维系至关重要的生
态过程和物种多样性的关键。作为城市快速发展中必须经过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城
市管理者应明确此区域的重要性,提前规划到位,避免被开发侵占置换。老城区应
通过园林绿化的多种形式补充完善区域城市绿岛的生态物种多样性,新建区域应遵
循自然生态方式通过园林绿化营造城市绿岛恢复建立的乡土生态系统,并与老城区
生态系统相呼应。
(1)城市绿化生态走廊的组建:将核心区域联系在一起的通道,能够让动物在这
些区域间运动,让种子和花粉通过通道而传送。在西北地区的城市开发过程中我们
的城市管理者需保留或重新建立此区域的通道作用,避免链接断裂,各区域间形成
孤立状态。通过城市园林改造恢复建立每个区域的互通关系,完善各区间的生态物
种的互动关系。环境的改善源于各系统的观念的一致行动的一致。作为生态环境的
一份子,我们的社会组织是维护自然美好家园最重要的承担者和责任者。
(2)建立完善城市绿道:此区域是一些有着自然地土壤、植物和水景的开阔空间
的性质的通道,能够提供更多的吸收雨水的界面,减少市政排水设施的压力,绿道
中的树木减缓了水流,在地表流水进入排水管之前净化了水质。同时为市民绿色出
行提供了绿化覆盖率的通道。城市建设中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留有或改造绿道的用
地,通过城市园林绿化进行有效的恢复连接绿阴覆盖率,以推动西北地区城市建设
的绿色出行中城市居民步行通道的短板。生态环境中用“绿色”过滤和净化我们的
生活空间,是一种既有效又节约成本的建立优质社会空间的方式,回归“绿色”势
在必行。
(3)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除了吸收和缓解城市来源的降水,调节城市温度湿度、
改善过滤城市来源的水质,湿地同时提供了宝贵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娱乐机会,湿
地保护至关重要。城市开发中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避免或减少对城市周边湿地的侵
占与破坏,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改造恢复生态湿地系统,恢复生物种群多样性。人工
再造湿地虽然耗时,但是却是园林规划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有事半功倍之效能,因
为湿地的再现意味另一个小生态环境的重塑,将为城市长效发展和相关产业(如旅
游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4)组建树林:树木防护林能够减少住宅供暖和冷却成本10%-50%。我们城市管理
者应保证城市居民居住区域的城市园林绿化林带的建立,既有利于城市的低碳节能
目标,又有利于向绿色生态城市的的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对于有沙漠化趋势的地域
意义更加深远。
(5)增加绿色屋顶:绿色屋顶就好像一顶帽子,保护建筑屋顶不直接接受紫外线的
照射以及自然风雨的侵蚀,从而延长了屋顶防水层的寿命,它就像棉被盖在屋顶上
面,具有保暖隔热的作用,,冬暖夏凉降低了城市建筑的能耗,除此之外,在城市
中心高密度建筑群中,绿色屋顶也是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好办法,
根据降雨的强度和土壤厚度,绿色屋顶能够吸收15%-90%的降水这对于年平均降雨
量稀少的西北地区城市的雨水管理和在利用有着积极的影响。并可以减少潜在的雨
水带来的污染,同时对西北地区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上也有很大的作用。在屋顶设置
绿地不需要额外的土地,而且由于模仿自然的过程,所以屋顶绿化在提高建筑的审
美同时,具有良好的恢复自然生态的功能,在许多国家,绿色屋顶的建筑已经成为
法律被写入城市发展建设标准。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开发绿色屋顶的国家之一,
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标准。在过去几年里国内也出现了绿色屋顶的项目,如北
京已经有数百栋楼宇设置了绿色屋顶,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绿色屋顶技
术来完善我们国内的标准,推进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的绿色屋顶绿化广泛运用,推动
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形式的多样性。
(6)增加渗透地面:减少不渗透地面面积,补充地下水,改善水质减少雨水收集池的
需求。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在集中城市用地界面内应增强对其开发区域内透水地面的
等综合指标的硬性要求和控制,增加城市园林绿植区域,以改善现有不透水地面对
城市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源补充的影响。增加一个城市的影响力从某角度就在于他的
独特性,此项规划如果能够实施,将改变城市园林的单一性,使园林布置和植被种
植规划相结合使城市面貌呈现多元性。
(7)垂直绿化的运用补充:目前城市绿化中广泛使用的垂直绿化的形式有壁面式、挑
台式、柱廊式、立交式、围栏式和棚架式等,根据地域特点我们这里重点介绍西北
地区城市垂直绿化中具可操作性的壁面式和立交式绿化。
a)壁面式绿化,是指在水平面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各种建筑物外表上进行绿化。攀援
类壁面绿化是利用攀援类植物吸附、缠绕、钩刺等攀援特性,使其生长过程中依附
于建筑物的垂直表面。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土坡等,提高环境品质。由于蔓性攀
援植物随着物体外形变化而变化,从而软化了建筑生硬的轮廓并与城市绿化融为一
体,通过植物的叶面蒸腾作用和庇荫效果,可缓解阳光对建筑的直射,使夏季墙面
温度大大的降低。有资料表明。受阳光西晒时,绿化覆盖的墙面比无绿化覆盖的墙
面的温度低13度-15度。冬季落叶后,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的辐射热,其附着在
墙面上的枝茎又成了一层保温层,达到了调节室内气温的作用。垂直绿化还可降低
墙面对噪音的反射,并有一定程度上的吸附烟尘的效果。壁面式绿化在城市绿化形
式中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不占用土地的同时提高了城市绿量及绿化覆盖率,增强
了城市绿化的立体效果。从而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一到新的风景线。
b)立交式绿化,是指立交桥体表面的绿化,既可以从桥头上或桥侧面边缘挑台开槽,
种植具有蔓性姿态的悬垂植物,也可以从桥底开设种植槽,利用牵引。胶粘等手段
种植具有吸盘。卷须。钩刺类的攀援植物。同时还可以利用攀援植物、垂挂花卉种
植槽和花球点缀来进行立交桥柱绿化等。这种绿化形式属于低养护强度的空间形式,
要求植物具有一定的耐旱和抗污染能力。现阶段西北地区城市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
期,大量的城市立交、高架崛地而起,并快速建成,面对越来越对的城市高架系统,
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提前考虑新的城市空间园林绿化模式,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手段
美化弱化城市生硬的基础设施,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前提条件下,调节城市空气质
量。让我们的城市不再是钢筋水泥包裹下的冷硬的灰色的居住地,让他成为被柔美
的绿色围绕成为充满温情的栖息地。
结语:“绿色生态城市”的构建离不开城市管理者的认同与参与,尤其是大众的参与,比如绿色屋顶、城市绿道的建立、透水地面的设置、垂直绿化的运用,使生态、环保、低碳、节水节能的概念能够在深入人心。促进大众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选择绿色低碳出行,从而为绿色生态城市建力贡献力量。“绿色生态城市的确立”。既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研究的问题,同时需要在实践中动态、科学地把握。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绿色的内涵不断地发展,让城市园林绿化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的对接与搭配,让硬质无生命的基础设施披绿装添五彩,让园林绿化这个有生命的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发挥美容师、节能器和环保卫士的作用。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持续性的共同努力,为此我将不断探索。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6
关键词:城市绿化;绿化生态学;园林艺术;绿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绿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化旨在通过绿化措施来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实现环境美化。近几年来,城市绿化的生态学和园林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关于城市绿化的定位
城市愈繁荣,人们对自然的热爱神往就愈深刻,从焦虑、拥挤的社会浮华中抽离,置身一个安祥、和谐、纯朴的空间,人的身心才能获得充分休憩,让节奏慢下来,在自然的生活情趣中,慢慢享受。我们离自然有多远,离舒适就有多远。近年来,人们对城市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功能的认识,已经由可有可无的点缀、装饰提高到具有城市形象的美化、文明的象征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多种功能的认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城市绿化也因此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它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市绿化主要功能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本质上来认识,才能有助于对它正确定位。
城市绿化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产生的一个破坏自然的过程的逆向过程,因为原有的大片森林被砍伐,大量农田被占用,代之以柏油马路、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和桥梁,这些无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构架了城市人群生存的空间。因此,城市绿化是把被破坏的自然通过人工再创造“第二自然”,也是一个与城市化进程同时产生的逆向过程,所以绿地系统应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在植物群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动态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城市绿地系统在整个城市中起着最活跃、最积极的作用,是任何其它城市基础设施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城市绿化最主要的功能应该定位在生态上,而在发挥生态功能的同时,绿化也必然能展示其形态美和动态美,成为美化城市的有生命的景观。因此,城市绿化的主要功能定位在生态上,同时兼有其它多种功能,才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及方向。
三.城市绿化的生态学
1.城市绿化设计指导思想
城市绿化不仅是对城市中原有的自然环境部分的合理保护与提高,园林绿化更是在城市这个人工环境中对自然环境的再创造,是对植被这种能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的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现代城市不仅美化城市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休憩园地,而且要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环境。
(1)城市绿化应当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为指导思想。要树立城市绿化重在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指导思想,加强城市绿化的生态系统设计。拿内陆地区来说,与沿海城市相比,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小,因此,夏季普遍潮湿炎热,冬季比较干燥寒冷。我们应当因地制宜,可以利用如杨树、梧桐等高大的乡土树种在城市周围建造绿化带,帮助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另外可以在市内种植高大的乡土树种,在夏天起到遮阳蔽日作用,降低市内气温。还可以利用各种乡土藤类植物,覆盖建筑物或墙面,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
(2)城市绿化应当以彰显城市特色为指导思想。做好城市绿化,彰显城市特色、做好城市营销。城市绿化是一个城市营销的名片和途径。从经济角度来看,各地基本都有主要的经济树种,比如果树、药材之类。此类树种作为经济发展的代表,如何将其运用到城市绿化建设中,如何使其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争得一席之地,如何在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绿化建设方面一举两得,我们应当进行深入思考。
(3)城市绿化应当以满足人们需求为指导思想。城市绿化建设,可以做到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可以做到彰显城市特色,最终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如何通过城市绿化建设使整个城市更加宜居是我们城市绿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2.绿化设计要时时创造生命动力
在构成城市绿化景观的所有素材中,树木、花、草是唯一有生命的物体。它们是一种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品, 它们的艺术形象是动态的、四维的。因此,树木、花、草在高速公路景观构成中有着其他物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这一特征,关键在于不是把树木、花、草看成是一个固定的装饰物,而是以能使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作为出发点来进行景观绿化设计。以此为前提,才能使树木、花、草在城市绿化景观构成中充分发挥其生命活力,从而创作出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色艺术作品来。
3.城市绿化需要生态学的指导
城市的人工环境改变了自然,同时也改变了植物的生存条件已为人们所共识,而园林植物作为活的生物体,对其在城市环境下所接受的生存条件特点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围绕这一领域的有关研究正在国内外展开,内容纷繁。如从主要的方面进行探讨,可简单地概括为: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为了获得整齐划一的人工美,在空间结构上缺乏群落的分层,往往是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结构则较少见。而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水土的城市,都有最适合于本地生长的植物群落。所以结构趋向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削弱了每个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影响了每个城市特有的魅力,不仅有害于城市景观的美化和城市形象的树立,而且也大大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生态效益。
城市的生态条件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因素,加上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城市规模、城市结构等不同而使得这方面的内容更为复杂。有关城市植物生存条件的研究只能由不同城市根据其特点去做,其成果可供借鉴而不能照搬套用。根据发展城市生态园林和解决当前实践中存在的大量问题的要求,要始终坚持生态学的观点,因地制宜。
四.城市绿化的园林艺术
1.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1)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三种方法。
(2)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3)起伏和韵律。韵律有两种,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4)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家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2.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
(1)乔木的选择。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①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②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③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④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⑤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2)灌木的选择。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②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③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3)草本花卉的选择。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3.景与情的统一
设计的“景”指的是设计师们利用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美化的人文景观创造,目的是要让风物融入环境,成为现代民族的集锦以及传统建筑的缩影。在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在设计时加入情感的表达,达到充满人情味的意境体现出的是“情”。从周围环境中创造情调,体现设计者个性。
(1)以静观为主的空间处理,追求的是如画的效果,以情韵达到其艺术追求。设计师们在设计园林时,可以以建筑物门洞作为邻景的画框,形成像是画中美景的样子。
(2)以动观为主的空间处理,重点应放在尽变穷奇、移步换景的效果。通过对园林中景色层次的增加,让园林呈现空间分布的效果。空间上的复杂多变,会让人们产生空间上的扩大感。一些景点可以采用“曲径通幽”的形式,让蜿蜒曲折的小路代替水泥地面,曲折的游廊与小路会给人带来变化万千的流动感,让人们在漫步于曲径通幽时不知不觉的到达目的地,不易形成空间侠促的感觉。最后,空间的开合对比若是能够巧妙利用,能够极大程度的丰富空间层次。通过开合设置来改变空间视觉上的大小也能够扩大空间感,增增添浏览趣味。
五.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逐渐恶化,城市绿化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绿化可以提高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减弱噪音,要通过落实生态学理论,融入园林艺术,从而美化环境,提高视觉享受,为一个城市增添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月娥.试论城市绿化的生态学与园林艺术[J].中国科技财富,2012,(1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