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教学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课程教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课程教学总结

美术课程教学总结范文1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程资源;校园环境;生活环境;网络环境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资源并不仅仅局限于美术教材之中,尚存在其他一些虽属隐性但却具备良好效果的教学资源。”小学美术新课标的这一指示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多渠道、多途径地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资源,以此切实达到优化小学美术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最终目的。

一、充分挖掘校园环境中蕴含的美术课程教学资源

笔者认为,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校园环境中蕴含的丰富的美术课程教学资源,这样既能巧妙地为学生营造一种亲切的学习氛围,大大调动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并且通过挖掘学校环境中的美术学习资源还极易使得学生凭借熟悉的事物实现对具体美术知识点的深刻认知与灵活掌握。

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例如,在教学“风来了”时,笔者就将学生带出了课堂,使他们真正置身于真实的校园环境之中观察有风时校园一些事物的飘动状态。当时,恰值一个微风和煦的下午,学生观察到在微风的吹拂下,校园中的国旗迎风而展,校园中的树木也都轻轻摆动,就连学生的衣服或者头发都会随着风向轻微飘动……在此基础上,笔者随机讲到:我们不难发现风往哪个方向吹,校园中的一些事物就会朝着该方向飘荡,所以在美术创作时,我们必须确保同一作品中的事物都要朝着同一个风向飘动……

由于真正置身于校园环境之中观察了真实、具体的实物,因此,学生对于其随风而摇的特征形成了充分的深刻认知,而这很自然地为他们在以“风来了”为主题的美术创作过程中创作出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做好了充分的前提准备工作,真正起到了借助校园环境资源优化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良好目的。

二、充分挖掘生活环境中蕴含的美术课程教学资源

任何学科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归纳与升华,这就决定了现实生活实际中蕴含有丰富的学科学习资源。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标志”时,笔者就向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美术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标志,并以幻灯片的形式充分体现出来。待到学生小组一一展示作品之后,笔者趁机讲到:“从上述现实生活中的常见图形标志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普遍存在三个突出的特点:简单、易懂、美观。大家结合具体的图形标志看看是不是这样呢?”学生分别结合“前方有小学,请减速慢行”“禁止吸烟”“禁止停车”“禁止高空抛物”等常见的生活图形标志进行了验证,并认同了笔者的上述看法。在此基础上,笔者讲到:“假如你是一名图形标志设计者,你在设计过程中会遵循上述原则吗?”“会”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么,请你们以一名图形标志设计师的身份,结合“上课不许讲话”“不能随意丢弃垃圾”等情景设计出别具特色的图形标志……”

这样一来,既借助生活化的图形标志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图形标志简单、易懂、美观”的突出特点,此外,更是通过生活化常见情景的设置赋予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美术创作的良好机遇。

三、充分挖掘网络环境中蕴含的美术课程教学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普通家庭也逐渐配备了电脑设备。这就为以电脑网络为载体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美术课程学习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在教学“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时,笔者就要求学生利用家中的电脑信息技术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一艺术瑰宝的相关资料进行充分的搜集与整理。通过电脑网络环境,学生观察到纵然兵马俑众多,但是他们的发饰、服装、表情、动作等一些小细节却不尽相同。如此,通过网络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不仅有效拓宽了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范围,而且还大大调动了他们对“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一美术知识的探究兴趣及积极学习欲望,而这很显然有利于他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这节内容的学习活动中。

总之,小学美术学科教师应当从所教学生广泛接触的校园环境、生活环境、网络环境中充分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如此才能在拓宽学生艺术视野范围、丰富其美术艺术感知与理解的同时,为小学生美术修养及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教学总结范文2

关键词:幸福 高效 初中美术 课堂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235-01

在人们对现代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如何在课堂的有效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效率成为教师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美术课堂有别于其他科目,没有具体衡量的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美术学科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美术素养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探索提高效率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有幸福感,从而提高美术课程学习的效率,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美术课程教育的要求。

1 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美术课程教学观念上的问题

大多数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美术作为一门非考试课程,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冷落,包括社会、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在这种不被大众所重视的大环境下,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准备漫不经心,上课仅仅是敷衍了事。而且,教师在思想上的轻视,也渐渐地变化为工作态度问题,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工作的敷衍,学生上课态度的散漫,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会有幸福感。这与所谓的高效课堂相差甚远。

1.2 美术课程教学方式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之下,初中的美术教学很多时候过于偏向美术知识的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技巧的讲解过多而学生的实际操作时间过少,初中的老师知识讲解过于依赖书本。在这种的情况下,对于悟性较高和有良好基础的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悟性差和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讲却是收效甚微。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是按照原始的教学方法偏重知识的讲解,这不利于学生对美术学科兴趣的培养,也降低了学生美术课堂上学习的效率。

1.3 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问题

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展示的很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大作,这些东西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很大的距离,加之名家大作也非初中生所能理解透彻,对于艺术手法也不能赏析到位的。因此,美术教师展示很多的名家大作会让初中生难以理解和喜欢,没有深层次的理解自然也谈不上热爱。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看重学生模仿的程度,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这也有悖于课程改革的要求。

2 幸福高效初中美术课堂创建的具体途径

2.1 转变对美术教育教学的观念

在初中美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培养自身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或者是挖掘自身的美术天分,这样的爱好可能伴随一生,虽然不一定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可以提升自身的修养;美术天分也许能引导学生在美术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初中美术教学并非可有可无的,学生或者老师都应该清楚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确立美术课程在中学课程学习中的地位。

2.2 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所谓的的幸福课堂,就是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以兴趣为动力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幸福、体验幸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中,要结合美术课程的特色,端正学生美术学习的动机。与此同时,还要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利用美术领域发展的亮点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美术魅力的感染下,主动地去学习美术知识,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幸福、感受幸福。

2.3 创新初中美术教学的手段

传统的美术教学手段应该随着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课堂上要展现的知识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示,让同学们欣赏到多种多样的画面,使学生在享受影音带来视觉上冲击的同时掌握美术教学所教授的知识。这样的美术教学方式不仅直观而且还能再现生活的场景,所以,这样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美术课堂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也能极大地拓展学生的视野。

2.4 深入理解美术教学的内容

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入探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也要深入理解美术的教学内容。美术教学的对象是有独特的个性、对同一美术研究对象理解不尽相同的初中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挖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和研究,分析问题,得到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和结论,积极地参与到美术学习的活动中。因此,美术教材的灵活运用和深度挖掘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2.5 增加美术学科与其他课程的互动

作为艺术的一种,美术跟其他的课程也存在联系,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其他学科的元素,对于幸福高效课堂的创建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可以融入音乐的元素,音乐给听觉带来不同的感受,美术给学生更多的是视觉方面的冲击和享受,二者结合相得益彰。音乐可以渲染人的情绪,美术课堂教学中音乐的融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和学生幸福感。当然,还包括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等等。这样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其他课程学习的效率。

2.6 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让学生成为聆听者、模仿者,还要让学生成为创造者、参与者。美术课程不但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欣赏美术作品和绘画,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发挥自己的优势。美术课堂可以为此提供一个平台,师生在此平台上可以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之下,学生对美术学科会产生更多归属感、幸福感。

3 结论

应试教育占主流的今天,初中的美术教育被大众冷落,但是我们都应该意识到初中美术教学对初中生综合素养及其个人魅力形成的作用。在实施初中美术教学时,教师应该展现美术学科的独特之处,让学生对美术学科更加喜爱。如何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有幸福感,能在短短的45分钟内学到和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这不仅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还要社会的广泛的关注。要想改变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提升美术学科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保证美术教学的高效和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作为初中的美术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廖华敏.运用多媒体教学,构建高效美术课堂[J].中国电教(下),2013(1):74.

[2] 马瑞.构建高效美术课堂,提高美术教学效果[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3):88.

[3] 袁凤.浅议如何构建一个轻松、高效的美术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1(7):157.

美术课程教学总结范文3

[关键词]人文特征;课程新特点;教学设计

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中,要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模式,转移到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新构架上来。让学生在愉悦的享受中获取知识,在生动的启发中增长智慧,在巧妙的引导中发展能力,在和谐的交流中培养个性。

一、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把握最优化的美术课程设计

1.挖掘美术课程的新特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必修课程之一,新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理解美术文化,形素养;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拓展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正是人文精神得形式化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变得具有生命力,并与社会发生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围的关系,赋予美术本体最大的价值。

2.实践美术课程的新目标。新课改后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自我主观判断意识,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报目标,就需要我们的美术教师有更高的综合素养以及对课程的合理把握。所以,一堂优质的美术课,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精心的设计我们的教学过程。

3.把握最优化的美术课程教学设计。所谓美术课程教学设计,就是指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美术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从而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步骤、合理安排各种教学方法等,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订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它是教师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而对教学内容及其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讲解。现代教学论非常注重设计,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合性的、流程复杂的动态过程,如果没有预期的充分准备、严密构想和精心策划,就会形成随意性,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就不可能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去。教学设计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工艺,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学识水平、教学艺术、人格魅力等的综合体现。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像工艺师设计精致的工艺品那样,去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我们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和进步。

二、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的要求我们:教育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根据教学目的,设计安排好美术教学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高中阶段美术欣赏课的导入在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大脑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上好每一堂课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教师在上课时应结合画面和相关图片,形象、生动、简洁流畅地讲述,注意点面结合,重点突出,避免平铺直叙和用材料堆砌,可借鉴和采用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的艺术形式。

美术课程教学总结范文4

一、 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意识

在教学《小鸟的世界》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鸟和鸟、背景和鸟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设置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树丛被人们砍伐,只有光秃秃的山坡,小鸟的家没有了,怎么办呢?使学生明白鸟与大自然的关系,并采用欣赏录像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动静结合,丰富学生的感官,增强学习兴趣,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如教学《愉快的课间活动》一课时,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人物比例关系及“像”与“不像”,我认为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画面想象、布局、环境衬托及色彩搭配等,在我给学生讲清楚人物大比例后,我又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多种姿态:如跑、跳、蹲等,同时我又在黑板上画出动态线进行引导。学生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最后,一幅幅《愉快的课间活动》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了各式各样人物姿态的美和自己快乐的学习生活中的美。

二、探究释疑,养成参与意识

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学生的审美探究过程,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参与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养成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时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表现,可能会比教师一点点教要好的多。同时也能促成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的提高。

三、表现发挥,激发艺术创造

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要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教师要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要在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泼,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四、讲评拓展,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课程教学总结范文5

1.1教学对象、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将教学对象分为大文、大理两个方向,将美术学科教学的目标定位为“提升该专业师范生审美素养,并使之能在工作后以所学的美术技能辅助教学”。

1.2课程设置方面:摒弃“过分强调专业性”的模式、强调实用性美术模式、以“面广、层浅”的思路设置课程内容是普遍观点。

1.3教学手段、方法方面:突出手段与方法的现代化,无具体措施、执行方案论述,如“应该善于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来弥补这一缺陷,如幻灯、影像、多媒体,网络”等(赵相武,2011)。

1.4师资建设方面:强调应用型、综合型师资建设,但小学教育专业的一个美术课程不可能配备多个美术专业方向老师,与课程内容“面广、层浅”所形成的矛盾,仍是当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师资建设与课程建设的矛盾。就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研究的现状来看,目前国内对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有如下问题急待解决:美术课程研究、建设中忽视教育环境网络化的影响,师资队伍信息素养偏弱、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差,美术课程体系系统性较弱;该专业中美术课程内容“面广、层浅”,导致教学效果评估难、教学质量保障难、应用型综合型师资配备难等。造成这样的问题原因有二:第一,对教育环境的网络化不够重视;第二,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深入研究不足——该专业中美术课程的体系性弱。

2网络环境下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应重视网络环境的影响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为小学教育专业提供了宝贵的课程资源,为构建师生双向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小学教育专业中建立在视觉基础上的美术课程,需要通过网络提供视频、图像资源的支撑。充分考虑网络环境,深入研究小学教育专业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充分利用网络美术资源、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的师生交流渠道等优势,一方面可解决由于美术课程内容“面广、层浅”的特点,导致教学效果评估难、教学质量保障难、应用型综合型师资配备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可解决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中忽视网络环境的影响,师资队伍信息素养弱、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差,课程体系系统性差的问题。总而言之,网络环境对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影响主要包括:学习形式的网络化、自主化,评价渠道的网络化、双向化,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公共化等等。

3网络环境下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应重视条理与次序

3.1弄清研究的前提

在建构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探索与研究中吸收借鉴目前国内外对网络教育环境的研究成果,理清网络环境对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以下是四点是必要的前提:第一,理清网络对美术教与学影响;第二,分析开设美术网络课程的可行性并展开实践论证;第三,探索网络环境下师生自主学习美术技能的模式;第四,尝试建立美术教与学的师生双向评价渠道;

3.2明确研究的内容

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研究,是立足于当下的小学教育专业,关注教育环境网络化的美术课程体系建构研究。它有别于以下二者:第一,有别于小学美术教师教育专业中的美术课程体系——培养小学专职美术教师;第二,有别于小学教育专业中美术方向的美术课程体系——培养以美术学科教学为主,同时能胜任小学其他学科教学的全科型小学教师。根据这样的定位,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研究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①网络环境下的美术学习环境变化研究;2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美术网络课程的可行性研究与实践;3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美术学科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研究;4网络环境下师生对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双向评价渠道的研究与实践;第二部分:1网络环境对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影响研究;2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设置研究;3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结构研究;4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活动方式研究;第三部分:1网络环境对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效果影响的因素研究;2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案研究与实践;3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后美术教学技能与素养的跟踪调查与研究。

3.3明确可行的实证方式

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研究,在通过前期的实践与基础研究后,需通过实证的方式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美术资源,以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创建线上、线下,开放与半开放相结合、灵活多元的课程内容、评价方式,帮助教师扬长避短,借鉴他人优势达成教学质量的最优化,帮助学生积极、充分地利用网络的优势最大化地开展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可分二个阶段来完成相应的实证研究: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人员,设置调查问卷,分析总结,拟定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建构方案;第二阶段:进行逐步实验和研究。

4网络环境下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展望

通过研究与实践,能从美术学科建设角度,改变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不够深化的现状,并使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充分体现教育发展趋势。将利用、开发丰富的网络美术资源,以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创建线上、线下,开放与半开放相结合,灵活多元的课程内容、评价方式,帮助教师扬长避短,借鉴他人优势达成教学质量的最优化,帮助学生积极、充分地利用网络环境下的优势最大化地开展学习与自主成长。有效构建与教育环境、社会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终身发展相结合的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及课程实施机制。最大化、最优化地达成培养“一专多能”全科型优秀小学教师的目标。

5结语

美术课程教学总结范文6

【关键词】 美术 教学 方法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文化基础课,担负着对中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任,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党的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针政策中,美育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美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集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激发创造美的欲望和热情,而美术课就是实现其目的最好途径与方式。如何使美术课变成学生陶冶性情、审美体验、发挥想象力,进而激发创造美的欲望与热情,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学生如何学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方法需要灵活把握。按照《美术课程标准》及从教美术十几年来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学习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美术课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练习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讲授法的的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认识。如光用讲授法就无法解决如何画的问题。所以讲授法尚需借助其他教学手段来辅助,讲授法的要求有:

1、对所表达的内容要有可行性、思想性、系统性,给学生一个合乎逻辑的完整概念。

2、语言的形式要合乎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3、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能引起学生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内容,变换讲授方式。

4、借助板书、板画、范图及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加深印象,帮助理解。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他美术作品制作)的具体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演示法可以当堂演示(在课堂上作过程分析)、同步演示(教师画一步,学生画一步。这种方法较少采用,但也是一种)、局部演示(教师到学生位置上来作局部修改)等几种。演示法要求:

1、要与课堂讲述的内容相一致,可先讲后演,或大致讲过以后,再边讲边演示,最后小结。总之,讲解是为了指导练习,而演示则是为了使讲述具体化。最后小结更可以帮助学生把获得的感性知识提到理性上获得更加明确的概念。

2、示范表演要图像清晰、准确、生动、优美,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步骤不宜过于繁琐。

3、为了节省时间,有些课业在课前制成毛坯、半成品,选择关键的过程在课堂上演示。

三、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师生互相交谈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启迪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弥补教学交流方面的不足。(谈话法一般用于复习巩固旧知识,教师根据已教的内容提问,要求学生回答,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对于新知识的传授,则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出示各种"标志"的图案,用谈话法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标志"的概念、用途、构成因素等。在欣赏教学中,也可以先通过谈话法让学生发表观感,再由教师作出合乎要求的归纳讲解等。

四、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知识用于实际,以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美术教学中运用练习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教学要求做一些练习题,例如色彩的调配等;一种是技能训练、进行实践活动,例如绘画、小工艺设计等。

五、参观法

参观法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视野、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教育方法。参观法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作业展览,即平常所称的观摩会,通过相互观摩,可以取长补短,这是总体上鼓励学生"直观自身"的创造才能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参观社会上各种美术展览,起扩大视野、提高艺术素养的作用。

除了以上五种教学方法外,有时还用到观察法、比较法等等。总之,美术课教学一定要做到精讲多练、多指导、多示范,教师必须切合实际、灵活运用、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臻于鲜活、宽松,收到预期的良效。

参考文献

[1] 辜敏 杨喜生《美术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