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籍测绘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籍测绘论文范文1
中图分类号: P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广义上的地籍测绘(别称地籍测量)内容包括狭义的地籍测绘及地籍权属调查工作两个部分,内内外外工作量多且复杂,需要进行严谨计划和良好的组织。地籍测绘内容主要包括:界址点登记表的登记、宗地图的测画、地籍图的测画、各类项目面积统计等,工作期间制作的图件数量多,需要工作人员的有序管理。不过数字测图技术数据结果精度高,便利测绘结果管理、更新及其后期分析利用,同时又容易实现实现测图、调图、管图的自动化,除此以外地籍测量需进行工作量非常大的面积量算与登记,所以我国目前地籍测绘大都使用数字测图技术。在数字地籍测绘中,界址点成果表、宗地图和各类项目面积统计都是基于数字地籍图而制作的,而数字地籍图则是在绘制数字平面图的条件下运行权属信息数据文件后才能自动生成。
二、目前数字地籍测绘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1. 界址线设定
界址线是地籍测绘的首选要素,合理设定界址线对地籍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初始的地籍测绘,由于种种原因,并省却过程中更多的工作量,一般都需要政策来确定大多数县城和城市宗地的界线。传统意义上,无论是单位征地留下1米左右的影射地还是居民购买宅基地时留下0.5米左右的界限,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其实有相当多宗地的界址线是在墙壁或者围墙的外侧,而不是它的里面,因此这样的传统习惯给地面界址点的标定和测绘造成了很多麻烦。假设市政府还是城市土地管理部门规定单位征地时不准预留“影射地”并且每户人家的屋后也不允许滴水地的存在,那么界址线就能够大部分以围墙或者墙壁为准,并可以把多数界址点用红漆标注在墙壁或者墙角上,能够方便地籍测绘工作和土地管理,省去了管理和测绘工作中的许多麻烦。
2. 街道、街坊划分
为了方便调查工作的开展,因此不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县城,在调查期间应将调查范围逐级细划成若干个小范围,比如以街道一街坊一宗地这样三级划分方法。在划分街道时应注意尽量与日常城市行政管理的街道界线一致,换句话说就是地籍调查的街道界线以各个街道办事处的管辖界线为参考。在测绘地图上绘出街道划分的界线,再根据街道的细分实现对于街坊的划分。工作中以街坊为最小单位进行地籍权属调查,以街坊为单元绘制城市地籍图,以街坊为单位管理地籍调查表和地籍测绘成果(宗地图、界址点登记表、权属信息数据库、面积统计表等)。在管理中,由同一个人管理一个街坊的绘制的地籍图和地籍权属调查或者由两个人分别管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划分街坊和街道不同,街坊的分界线必须设置在街道或者胡同的空闲地或中心线上,而不能设置在围墙上。街坊最好不超过200宗地,其面积不超过0.2为宜。一方面即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个街坊的调查和测绘,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街坊的图形文件合适,便于存放管理。
3. 街坊线、图斑、控制点绘制
利用权属信息数据文件和平面图文件绘制出街坊地籍图后,通过街坊的两两拼接便能得到整个测区的“初步地籍图”,不过在经过修饰和填充许多内容之后才能得到最终的数字地籍图。增加的内容主要有:街道线和街坊线、控制点、道路名称标注和含植被填充的图斑等。在实际工作中,最好先将街坊线、街道线以及其两旁的道路边线绘制在拼接的“毛地籍图”上,单独形成一个图形文件。接下来继续在该图的基础上绘制各个街坊线图块,然后再将统一制作的街坊线图块标注到相应的街坊地籍图中,从而得到图斑。图斑事实上是权属信息数据的一部分,用“用图形生成权属”的功能能制作得到。生成图斑后将图斑和权属信息数据文件拼接的数据文件便能作为绘制含图斑的街坊地籍图的基础。最后用含有图斑的街坊地籍图通过无缝拼接便能得到整个测绘范围的地籍图。在城市进行地籍测量,因视角原因,观测的站点有很多,一般而言每幅图平均要绘制六个观测站点。在整个测区的地籍图上,可以利用通过整合GPS点、一级导线点、一级图根点和主要路口图根点及已知的观测站点而得到的控制点坐标数据文件,经过简编识别,自动绘制出城市观测的控制点。
4. 检定仪器常数和棱镜常数
地籍测量对于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进行地籍测量前必须要做好仪器的检查工作。检查全站仪主要检查测距仪的加常数和乘常数。由于距离不远,碎部测图中可以忽略不计乘常数,但是必须考虑加常数,因为当某棱镜加常数未知时,测定的测距仪加常数事实上是包含仪器加常数或棱镜加常数两部分。如果将仪器加常数设为某一固定值 (如0L),则可以求出 “棱镜加常数”;反之如果将棱镜的加常数设为某一固定值,比如-30L,就可以求出“仪器加常数”。在地籍测量中,通常将棱镜背后选择在碎部点上,也就是把棱镜背后做为“棱镜对中中心”。实际工作提供的经验是将仪器加常数的数值设为零,然后用钢尺对比直接测算到棱镜背后的棱镜常数。如果是在野外采集数据,则可以输入上述的仪器加常数和棱镜常数,就可以直接测出棱镜背后点的坐标数值。另外一种情况是如果是观测支站,那么可以变动棱镜常数,继而测定对中杆中心的坐标数值。
三、结语
为方便地籍管理工作,在调查土地权属的基础上,通过借助科学仪器,运用科学知识,测量一定范围内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等,并计算土地面积,绘制地籍图,有利于为土地登记提供专业的、严谨的、科学的、可信的数据。数字地籍测绘是展开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分级布网,逐级控制,“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做好数字地籍测绘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局,地籍测量规范.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地籍测绘论文范文2
关键词:地籍图;测绘要素;界址点测量;精度指标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籍测量是通过一定的精度要求测定土地权属界位置、土地境界以及土地面积,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反映土地的分布情况、利用类型以及土地质量,是国家每一片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城市建设管理的决策依据。地籍测量所处的行业背景极其复杂,地籍测量工作并不等同于简单的地形图测绘工作,但这两者所运用的测绘理论以及方法是相同的。当前,我国新的地籍图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结合测量地的地形地势以合理的测量方法,对测绘要素进行规范的取舍,以《图示》表示测绘内容,成为目前地籍测量行业最为关注的热点。地籍图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间接避免在测量中的重复测绘,提高整个测绘成图的整体质量与作业效率,适应我国城市建设及土地管理的发展需求。如下,笔者首先对地籍图测绘的内涵进行了阐释。
一、地籍图测绘
1、内涵
地籍图测绘是对土地以及土地上各种建筑物的位置、数量、形状一级权属等基本信息的获取、整合、表述,为我国的税收、市政、统计、产权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资料和定位系统。
2、地籍图测绘的内容
地籍图测绘的主要内容由数学要素、地物要素和地籍要素三大部分组成。
1) 数学要素
在地籍图上所表示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大地坐标系、控制点的点位和注记、地籍图的分幅索引图、内外图的轮廓线、地籍图的比例尺、坐标格的网线与坐标注记、本幅地籍图分幅编号、图名及图幅整饰等方面的内容。
2) 地物要素
在地籍图上所表示的地物要素主要包括:道路、地貌、建筑物、土壤植被以及注记等。以下是对以上几点的说明。(1)道路:主要在地籍图上绘出道路道牙的石线分布,道路上的指路牌等均可舍去。道路上的桥梁以及隧洞均要在地籍图上表示出来。(2)地貌:在地籍图上,为了看图方便,一般只对山区、丘陵等地区中大面积的台阶路、斜坡等控制点的高程,在地籍图上应做好注记,而对一些散点高程做选择性的注记。(3)建筑物:固定建筑物必须在地籍图上会出来,非永久性建筑物(简易房、棚舍等)、附属建筑物(台阶、不落地阳台等)均可舍去,大面积的除外。大于7平方米的院子、天井这类的都应在地籍图上显示。(4)土壤植被:大面积的农田、绿化带、河滩以及公园等,均应在地籍图上以土壤、植被的符号表示出来。一些小面积的植被、住房区绿地等均可舍去。(5)注记:一些有特色的地物名称及地名均应在地籍图上绘制。
3) 地籍要素
在地籍图上所表示的地籍要素主要包括:界址点、行政界线、地籍号、座落以及土地等级等。以下是对以上几点的说明。(1)界址点:地籍街坊的界址线、宗地的界址点等土地所有权界线应在地籍图上绘出,分别以0.3mm红线、直径 0.8mm红色圆圈做注记。集体土地使用者的名称一般注记在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界线内。(2)行政界线: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县乡、镇以及国有林业、农业、每夜的场界均应在地图集上绘出,境界线在绘制时不可中断,遇到拐角出则用以点或线绘出。(3)地籍号:区县编号、街坊号、街道号以及宗地号组成地籍号,在地籍图上除区县编号外均应绘出来。街坊号、街道号注记在街道适中位置,宗地号注记在宗地内。(4)坐落:行政区名、地名和门牌号组成坐落,在地籍图上注记行政区名与地名,门牌号做选择性注记。(5)土地等级:已完成土地等级评估的乡镇,相应的地分级界线和土地等级均应做好注记。
二、 界址点
1、 界址点的测量
界址点的测量工作展开前,应做好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合。首先,根据收集到的土地权属调查资料在地籍图上标识出相应的界址点位置、宗地的土地范围、使用者名称,进而对这些界址点及宗地号进行统一的编制,根据地籍调查表中的实际边长进行注记。其次,依据注记好的实际边长制作出界址边长的误差表界址点一般采用交会法、极坐标法或者用引点法求出来。以引点水平角对两个半测回进行观测,对两次读数做好注记,通常,两次读数的差应小于10mm,测距边不可超过150m,最后根据实际边长与坐标法反算出来的边长进行比较,以差来确定界址点的观测精度。对于界址点相对隐蔽的地区,如街坊,可以采取间接方法来求得界址点。如内插、外插以及距离交汇等,在丈量时,应用精确度高的钢尺进行两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计算出的界址点应处于两个已知点所在直线之上。以直角进行推算时,要确保定向边长于推算的边长,最终的界址点坐标数量,应小于全部界址点的25%。
2、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界址点的精度分为三级,精度等级的选用以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土地价值以及实际的需要为依据,一般大中城市繁荣地区以及小城市的商业区、中心地区选用一级,其他的街区则选用二级和三级。我国土地辽阔,各地的情况不相同,土地的价值差异大,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同,虽同是商业区,但会因为所处地区不一样。以《规范》中的规定在全国各地区进行统一的界址点,不仅非常困难的,而且不符合各地区的实际,难易贯彻实行。固对于界址点的等级选用,应由各地区的相关主管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土地的长远规划及发展前景为前提,把土地的价值和实际的需要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界址点的划定。
三、其它方面的精度要求
1、 地籍图的精度要求
地籍图分为地籍铅笔原图和地籍电子底图,它们的精度要求基本一样:相邻的两点界址点间的距离和界址点和临近的地物点距离,它们的中误差不能大于地籍图上的±0.3mm。宗地的内部和界址的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管采用哪种堪丈方法,它们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地籍图上的±0.6mm。一般,要检测地籍图的精度,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是用图解的距离和对应的解析反算出的边长、宗地草图上的做好注记的远侧距离以及检测距离做比较,其中所作出的比较差应切实按照以上要求来衡量,比较差允许的误差不可大于3倍的中误差。
2、 房角点坐标的精度
要对房角点的坐标进行测定时,其的精度等级和阴差等方面的规定及要求和界址点具有相同的标准,若暂时不用对房角点的坐标进行侧定时,则需要把房屋整体的轮廓线,按照地籍图上的地物点的精度要求在地籍图上表示出来。
四、 结束语
随着当前地籍图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不断应用及发展,我国数字化城市将会得到不断地促进及发展。地籍图测绘技术对于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其还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地籍图测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断加强对地籍图测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使其在我国地籍图的绘制方面取得更为广泛的应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乔仰文; 郭昆林; 王晓辉 基于AutoCAD数字地籍图测绘的简易方法测绘通报2000-07-25期刊
[2]周晟; 张正荣 常州市数字化地形图、地籍图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现代测量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9-06-19中国会议
[3]杨命青; 韩用顺; 龙四春 地籍图与大比例尺地形图融合研究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25期刊
地籍测绘论文范文3
【关键词】GPS技术;土地测量;管理工作
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中,GPS技术是指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在国土测绘管理中GPS技术的运用,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快速、高效、准确的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及其他相关信息。在使用的过程中具备全天化、高精度、自动化及高效益等特点。由此可见,在国土测绘管理中,GPS技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GPS技术及其特点、GPS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GPS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优点等三个方面出发,针对GPS技术在国土测绘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做以下简要分析:
1 GPS技术及其特点
与传统测绘技术不同的是,GPS技术能够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对国土的各个范围进行精确测控,且在测绘的过程中能够将误差降到最低,确保测绘的准确性。针对GPS技术及其特点,主要分析如下:
1.1 GPS定位原理
地面用户在使用GPS进行测绘时,可以通过地面的接受机来接受卫星信号后,通过伪距测量或载波相位测量,测算出卫星信号到接收机所需要的时间,在结合各卫星的星历,将卫星至用户的多个距离球面相交后,即可确定用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位置。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土测绘管理中,GPS技术能够通过自身的优势,在测绘管理中节省大量的操作时间,还能保障测绘质量,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GPS技术特点
GPS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在缩短测绘管理时间的同时,还能提高测绘管理质量。针对GPS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定位精度高。通过大量的实践不难看出,GPS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将50km以内的定位精度控制在6-10m,100-500km范围之内的定位精度控制在7-10m,1000km范围内的定位精度可以控制在9m-10m。第二,地面接收机在接收到卫星传来的信息后,需要观察人员对整个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观测。在其观测的过程中,观测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GPS系统的完善与更新进行变化。在目前使用的技术中,针对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只需要15-20分钟,在随时定位的过程中,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由此可见,GPS定位在科学的缩短定位时间的同时,还能保障整体的定位质量。第三,对测站的整体要求不高,只需要在上空保持空旷即可,在节省大量投资经费的同时,还确保了测站的灵活性。第四,提供三维坐标。在土地测量中,高度的测量模式通过在平面与高程之间进行实地测量,以此来得出整体的测量结果;而GPS在测量的过程中,则能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测量,并能够为其提供精确测站点的三维坐标。第五,操作简单。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GPS接收机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在提高自身自动化程度的同时,还简化了机器操作,在节省操作时间的同时,还能保障操作质量。
2 GPS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管理作为整个国土测绘管理的基础,能否得到精确的测量,将直接关系着国土测绘管理的整体质量。针对GPS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GPS地籍控制网点的精度与密度
在整个地籍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核心在于通过GPS测量技术,对固定范围内的全测区进行控制测量,以此来确保地籍图件管理的准确性。在地籍测量实施的过程中,能否具备一定的精度与密度,将直接关系着测量土地的权属范围。GPS地籍网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按照测区范围及测量地区的先后顺序分为基本网与加密网两个类型。在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着城镇地区的实际界点密度,以便在保障网点精度的前提下,确保测点的精度与密度。
2.2 位置基准点的偏差对GPS网的影响
在使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地籍控制网时,基于GPS定位技术的优势,能够使其在建立的过程中准确的掌握WGS-84坐标的三维坐标差。在范围小、高差小的GPS网中,其自身的基准差能够不影响经纬度方向上的偏差对投影在椭球上网形的位置,而针对高差较大的,则有与之相符的要求进行数据起算。在实际地籍测量中,基于位置基准在高程方向的偏差导致GPS网尺度的变化,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高程测定。
2.3 GPS地籍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在以往的三角测量控制网中,要想确保测量的准确度,需要将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及成本费用等充分的考虑进去,以便得出精确的测量结果。与以往的观测模式相比,GPS观测在使用的过程中则是通过函数及随机模型进行测量,且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模式中单一的布网方式,同时还具备速度快及精度高等优势。换而言之,在整个优化设计后的GPS测量技术,能够充分发挥GPS卫星定位技术的高精度与高效益,在完善地籍调查的同时,还能保障国土测绘管理的质量。
2.4 GPS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运用,主要是结合着土地的征用、划拨、出让及专用等几个方面,对土地的使用范围进行界定,在确定其位置的同时,还能对其面积、分类及使用现状进行详细的绘制,确保国土面积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
3 GPS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优点
首先,在使用GPS技术的过程中,针对普通地形,管理人员在设站时,只需要在5km半径的测区进行测量,这样就减少了不必要的控制点数量,同时也避免了仪器的大幅度搬运,在节省成本投资的同时,还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其次,GPS技术的使用,具备了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以及误差小等优势,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在指定的作业范围内,其平面及高程精度都能精确到厘米。最后,在其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操作简单、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大大降低了作业条件的要求,能够有效的保障测量精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GPS技术在国土测绘管理中的应用,在提高国土管理质量的同时,还推动了我国国土管理的发展,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结合着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加快GPS技术的研究步伐,使其在国土测绘管理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国土测绘管理,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保伦,张明福,史先良.GPS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与开发[J].价值工程,2010,(04) .
[2]曹华生.城市测绘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23) .
[3]林章盘.对测绘管理的几点思考与建议[J].江西测绘,2008,(02) .
地籍测绘论文范文4
摘要:地理信息测绘广泛应用于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传统意义上的经纬仪及测距仪等测绘方式严重阻碍了测绘的精度和效率,GIS技术的应用给广大测绘研究者带来了很大便捷,那么GIS的应用又有哪些新趋势呢?本论文将就此问题展开。
正文:
测绘工作以及测绘数据的重要性,以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人士,不但是测绘专业人员,无论是地籍管理还是建筑工程规划,都需要使用测绘人员所提供的地理数据进行计算。如何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测绘人员提供了一个一体化工具,使他们可以将各种格式和来源的数据整合在一起,进行维护和管理、并且使用动态地图来可视化数据和关联信息,可以对资源管理进行更好的分配和管理,还可以进行建模和分析工作。GIS技术还可以扩展出为测绘人员和工程师的特殊需求而开发出的新的工具。先来了解GIS。
一、GIS相关介绍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经过了40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技术,并且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些年,GIS更以其强大的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功能,在GPS及路径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谈到了GIS技术,在地籍测绘领域中应用技术,不得不提还有GPS(RTK)技术和RS技术。
GPS即以卫星为基础的定位导航服务系统。卫星(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信号接收机(用户部分)是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精度高,灵活性强,速度快,操作简单灵活,连续全球覆盖,提供准确的三维立体坐标以及相关信息,可以持续连续全天候作业等强大的优势和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全球定位系统已经成为地籍测绘领域较为重要的核心技术,在现代地籍测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是进行地籍测绘的重要手段,现代地籍测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RS技术的全称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主要是是利用飞机、卫星等空间平台上的包括可见光、红外、微波、激光等传感器,远距离从空中对地面进行观测(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主要根据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经过校正、变换、图像增强和识别分类等处理。从而快速地获取大范围地物特征和周围环境信息,获得实时、形象化、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具有蕴含信息量丰富,全天候工作。获取信息的周期短,多时相多光谱的特点,成为高效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GIS在测绘中的应用
2.1 GIS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GIS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涉及到测量、勘探、规划、管理等各个领域。GIS在现代测绘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电子速测仪、GPS全球定位技术、解析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
另外,GIS系统结合我省水利部门的需求,增加了大量的水文站、降雨量站、蒸发量站、堤坝、水库、湖泊等水利信息以及长江宜昌以东和淮河上游的信息。该系统能够完成全省和长江、淮河、新安江三个流域水利信息的查询、显示、打印等功能。
再如,对于城市煤气管网信息系统的建设,GIS系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GIS可以为对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提供可视化管理信息,为了市煤气公司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供管理手段,对城市地下管线实行实时动态管理。在功能上力求适用,以查询统计、管网分析、成果输出为系统重点。
2.2 GIS在地籍测绘中应用
数据标准化、平台网络化、数据多维化、系统集成化、系统智能化、应用社会化是 GIS 技术目前的发展方向。CIS 技术的系统集成平台是互操作地理信息系统。它实现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作。面向对象和构件的 GIS 系统,主要是把 GIS 功能模块划分为多个标准控件,完成不同功能,借助可视化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 GIS 应用。GIS 技术在地籍测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是当今地籍测绘领域较为广泛应用和较为先进的新技术。
三、GIS应用于地籍测绘新趋势
3.1 开放型(Open)GIS
目前一种多用户、跨平台的OpenGIS技术正在被国外的许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所研究和开发利用。开放型GIS的研究和应用使得各政府部门及企业之间不同格式的数据能够方便地互访,有利于网络GIS及分布式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使GIS的应用领域及其功能大大拓宽。
土地和地籍管理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地籍权属关系变化等许多内容,借助GIS技术可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这些工作。
3.2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是目前GIS研究领域的另一重要方向。虚拟现实是对人类真实世界某一部分或某一过程的逼真模拟,给人提供视觉、听觉、触觉、力觉、嗅觉等信息,令人完全置身于虚拟世界中,感受与现实系统一致或接近,从而让人产生一种虽幻犹真的沉浸感。美国MultiGen公司生产的MultiGen软件已可以利用地理信息中心的数字地形海拔数据(DTED)、数字文化特征数据(DFAD)和与之配套的航空或卫星照片,快速高效地构造任何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文化特征。
3.3 高分辨率遥感与GIS结合
现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已逐渐应用到商业领域当中,其最高精度可以达到1m左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人们在数据采集和数据更新上的一场革命。在传统的地图数据采集过程中,人们是采用手工作业方式,这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数据更新的周期很长。但是,利用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人们可以迅速得到几周前甚至几天前的最新更新数据使得数据更加真实准确,成本还可以降低十几倍。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在商业领域有很多应用,如国土资源统计、灾害评估、自然环境监测以及城建规划等各个领域。
以GIS为核心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GIS、GPS(全球定位系统)的集成,使得人们能够实时地采集数据、处理信息、更新数据以及分析数据。GIS已发展成为具有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据可视化的强大空间数据综合处理技术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是实时获取、动态处理空间信息对地观测、分析的先进技术系统,是为GIS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源和实时更新数据的重要保证。GPS主要是为遥感实时数据定位提供空间坐标,以建立事实数据库。
四、结论
GIS作为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等多门学科综合的一种边缘性学科,其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GIS技术发展迅速,其主要的源动力来自日益广泛的应用领域对地理信息系统不断提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手段。GIS目前虽还未被定义为一门科学,而仅被认为是一项专门的技术,但由于其潜在的科学与经济价值巨大,而且应用领域极为广泛,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GIS数据处理与数据建库技术的进步,GIS将会在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南.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朱光,季晓燕,戎只.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及应用.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
地籍测绘论文范文5
关键词:现代测绘;流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现代测绘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逐渐摒弃了以往旧的测绘方法。现代测绘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土地开发的利用率,保证了开发质量,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1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流程
1.1土地现状的调查技术路线
土地现状的调查技术有现场勘探、平面测量、修测、图片编辑、建筑现状研究、地籍管理信息的建立与完善等流程规定。测量的具体方式是将城镇的地籍调查最终数据按照1:500的比例,对不断变化的土地进行修测与补测,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全站仪解析法进行测绘,将测点的具置明确标注在草图上,并通过相关软件传输到电脑,运用电脑绘图软件进行编辑,并在在调查过程中,利用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建立完整的土地调查体系。
1.2土地现状的分析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与方法是根据分析和评价要求,充分利用城镇地籍调查成果基础数据,有目的的进行空间统计、汇总和分析,发现土地利用现状的数量、结构、强度等的空间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开展潜力分析和评价提供定性、定量的基础和依据。利用上述方法得出调查技术路线,利用统计学技术分析出待开发土地现状的数据分布和空间分布,并且通过土地的利用强度、土地的利用率、土地的利用结构等不同方面对即将开发的土地进行评价。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的开发利用度,是和其他相关区域的比较结果,它既具有时间的可量性,又具有空间的可比性。
1.3土地潜力的分析技术路线
在经历过上述两个总体步骤之后,就要对土地进行潜力分析。待开发土地的潜力分析通常采取单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这两种方法,在土地功能与适宜程度方面进行调查,采用测绘技术得到高精度的结果,为了从多种角度反映出土地的实际功能,将待开发土地进行功能分区,并且利用电子技术将土地的潜力展现出来。
2现代化的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2.1全球定位系统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又称为GPS技术,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好、速度快等显著特点,它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提供的三维坐标让土地调查者获得空间数据,以达到空间定位的目的。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GPS的实时动态桩位放样,精度可将桩位误差精度控制到厘米级,利用GPS技术放样平台,通过利用GPS测量并在施工平台钢管桩放样,可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有效缩短野外作业时间。GPS偏心检查,在精确测量工程桩位分布的基础上,GPS技术可一物两用,进行桩位偏心检查,提高工程测量的管理效。能够与传统测绘仪器有效配合,如建筑方位定点测量时,控制点布控时可通过GPS静态测量弯曲来确保高程、距离精度,再结合全站仪、经纬仪等传统仪器实现近距离位移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强新技术的应用效果。GPS技术与掌上电脑的结合,则给土地的野外调查提供了便利。将数码的摄像头与GPS集合到一起,运用到掌上电脑上,最终实现了地形的测量的变更,解决了变更区域中形状不规则、区域不明显等不良因素。另外,利用数码摄像头替代人工绘图还可以对野外土地进行拍摄,从而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同时,利用掌上电脑与GPS技术结合还解决了野外工作中时间长的问题,达到了连续工作和数据储存的目的要求,并且及时满足图形的更新,使土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提高。
2.2“3S”集成技术的应用
“3S”集成技术是由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三者构成的一个整体集合从而对土地进行实时的观测、分析和应用管理的系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3S技术已经日渐成熟,这一技术在土地调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在土地更新调查和土地动态监测中体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比如,在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相关的影像数据,然后与土地调查的更新技术进行汇总、叠加分类,并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变换范围和数据结果。这种方法的运用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调查方法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大大加快了土地调查的速度和效率,所以实际应用中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2.3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运用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独特的空间信息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计算机的系统支持,对地球空间中的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描绘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理数据库,将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包括它们的地理空间分布状况和所具有的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存贮、处理和分析,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多种要素的综合分析,方便快速地获取信息,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或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以图形和数字的方式表示结果。现阶段,经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已经发展成为土地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地理信息系统将会向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由于所获取的测绘基础数据非常的详尽可靠,并且准确性高,这就相应的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由于计算机具有高速运算和极强的逻辑判断功能,所以在短时间内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另外,计算机可以自动地生成各种规划用图、表格和报告,利用数据库又易于删补、更新程序,所以还实现城市规划的动态监控和动态设计也已经成为可能。加大对GIS的研究和使用力度,还能够增强测绘人员和城市规划人员的协调协作能力和促进信息的统一获取和使用。
2.4遥感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现阶段,遥感技术在我国的土地调查中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首先,遥感技术的应用对于重点城市的土地勘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利用该技术对城市中占用耕地等情况进行监测已经起到了很好的加强土地管理的作用。遥感技术对土地调查的信息更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利用航空、航天正射影像图以及地形图为资料,与原有的土地现状图进行对比,将数据进行补充和修改,最终达到更新的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测绘方法在土地调查中的实际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土地调查的过程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并简要分析了测绘的几种方法和具体应用情况。希望本文的撰写能够引起土地测绘者对现代技术应用的思考,从而促进土地测绘技术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翔,丘小春,叶科峰.浅谈全州泥石流灾害中的应急测绘技术[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
[2]刘万利,张伟.浅谈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
地籍测绘论文范文6
关键词:GIS技术;工作流技术;地籍管理
中图分类号: P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地籍管理与GIS技术
地籍管理可以说是开展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同时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对于地籍管理的水平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地籍管理的所有数据和其他的数据一样和空间时间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会伴随着这些数据的变化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这里提到了一种新的技术GIS技术,GIS技术分为动态的以及静态的,这种技术的巨大优越性对于地籍管理的帮助可以说是无法替代的。
二、相关技术的概括总结
1、GIS技术
GIS技术是以庞大的地理空间的数据库作为基本基础的,主要使用的是地理模型的分析,然后通过这些提供比较多的空间以及动态的相关地理信息,同时还为相关的地理研究以及相关决策进行服务的一套大型的计算机技术系统。主要的是作为对于地理空间等数据进行储存、管理以及分析等的系统工具,在现代的许多行业中都为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所以目前来说这种技术非常受人们的青睐,传统的GIS技术主要是静态的或者是准静态的,静态的系统模式只是考虑被描述的相关对象的一些空间的主要特性,在存储的时候忽视了这些数据本身存在的时间的特性,所以当这些数据发生大的变化的时候由于新旧数据是不会自动更新和存储的,所以很容易造成数据的流失,所以这种方式的技术在使用上还是存在很大的缺陷的。而我们文章讲到的这种时态GIS技术目前尽管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能够有效的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同时排出了前者的缺陷,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管理以及分析,能够对新旧数据进行有效的更新以及存储分析。
2、工作流技术
首先工作流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有两个或者是以上的人进行的连续的完成某一个业务工作量的工作流转。工作流技术起初是用于办公自动化的研究工作中,
2、工作流,简单地说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连续地以串行或并行的
方式去完成某一业务,也就是业务在多个或者单位之间的流转。1993年工作流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成立了一个工作流管理联盟,这个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工作流技术已经开始逐渐的进入到一个相对比成熟的发展阶段,工作流技术就是一个能够比较完整的或者说是能够进行自动执行功能的先进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根据一些系列过程中弧线的信息以及任务等进行不同群体之间的传递以及相应的执行。
三、时态GIS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这和普通的数据库大致是一样的,设计步骤主要有三个阶段,概念设计、逻辑设计以及物理设计,主要的设计步骤如下:现实世界 概念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设计
1、概念设计
对于概念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具体的就是实体类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实体具体的就是指空间以及相关属性实体,对于地籍管理的结合设计常见的空间方面的实体就是有点、线以及面的实体控制,同时每一种不同的实体也有不同的自己不同的特征。而不同的实体类型也有相关联的地方,主要的联系体现在空间属性上的联系、空间上的关系、从属关系、属性以及北京之间的联系。
2、逻辑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的设计主要的讲到空间地籍数据的分析,这类数据主要的非为两种,一种是和这种数据属性有着密关系的相关数据,比如说宗地数据,另一种是非宗地的相关的空间数据,同时由于这类数据有时候还可以作为背景所以就会有少量的属性方面的数据,主要的就是用于一般情况下的查询工作。
3、物理模型设计
对于物理模型的设计主要的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使用过程。
四、地籍管理中工作流技术的应用
这方面的应用主要的是体现在执行过程、方式、执行者以及过程的监督,执行的过程蛀牙的就是从结构上对相关数据进行构成定义,执行方法上主要的是强调之心的规则,执行者主要的人以及电脑,最后进行相应的监督,同时系统还可以进行修改重做等。主要过程中能够对相应的关系形成网络,一个相关图形的流程进行定义或者是形成整个的流程图,主要的实现方法就是首先基于相关地理信息文件的工作流系统,之后是消息的系统工作流以及基于WEB的工作流,通过这三种技术系统的相互配合是吸纳消息的传递、安全的管理、数据库一会相关文档的管理等的多功能一体化的整体的开发管理过程。
五、具体的应用步骤
1、图形数据的输入.
这里主要考虑的就是数据的生产者等和系统能够进行相关存储的数据之间的相互转化,GIS技术能够根据得到的图形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形成具体的图纸,然后利用具体的软件尽心相应的分析处理存储等操作。
2、属性数据的输入
这里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对于主要的相关数据的输入储存,主要的使用批量输入,另一个是在日常的地籍管理过程中对于漏洞的出现进行补充输入,通过比较专业的健全的方法进行录入管理。
3、数据的查询以及分析
完成上面两个环节之后就可以对数据进行查询,查询的方法主要的也就是上面两个方法,图形以及属性数据的查询。对于相应数据的分析主要使用的是缓冲区的分析。条件分析以及统计分析。
4、数据的导出
上面讲到的是数据的输入过程,如果需要查询相关数据的同时还要相关数据的文案,这就要求对相关数据进行导出操作,这里的输出主要的就是完成某种审批和查询工作,可以进行打印报表等的形式进行索引导出。
六、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说是填补了传统方法的多种不足,对于这种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保证地籍系统的有效管理以及对于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运用,所以在以后的土地管理工作中必须大力的推广这种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赵亚灯.基于ARCGIS的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库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4).
[2]张炜.基于时态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9(8).
[3]罗学年,潘正风.地籍信息系统中的时态问题研究明[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1(1):11-21.
[4]王华敏,陈继祥,于雷易.基于基态修正模型的地籍时空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测绘信息工程2008,28(3):9.11
[5]帅开德,帅凯,李苏等.多维时态GIS地籍数据库建设[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32(3):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