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司考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司考学习计划范文1

一、紧紧抓住课本,牢牢围绕“两纲”。

高考试题追根溯源在于课本,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课本。课本的知识点、能力考查点都是高考试题的根据,也就是说高考试题由此衍生而来。而高考命题是围绕《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进行的。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课本,认真分析研究落实“两纲”,牢牢把握高考的“脉”。要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着落点,并做到――落实,使课本知识灵活运用,达到课本与“两纲”的融会贯通,使学生通过课本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升华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要依托“《大纲》这个依据、抓住课本这个根本、重视资料这个补充。”在复习过程中,切忌猜题,浪费精力和时间;切忌盲目搜集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教师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避免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教师在复习中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

二、重视实验操作,提升实验能力。

实验题是高考化学试题难点出现的集中区,对此,对化学实验的复习教师要给予高度关注。笔者对近几年来高考实验试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有七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素材的选取呈回归课本的态势;二是重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的考查;三是试题考查方式体现由浅入深,从课本到创新;四是试题考点是考查学生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五是出现了开放性试题;六是试题设置渗透或含有学科间综合内容(如与压强相关的气压装置);七是实验仪器、装置、现象、操作、设计均在考查范围之中。针对上述特点,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应努力做到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对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必须弄清弄懂,而且要做到举一反三。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创设实验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做实验的情境中,做好实验题。强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以适应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遇到新的实验情境时,能学会联想到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在应考中从容作答。

三、注重精讲精练,提高复习效益。

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往往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等问题,会产生急躁情绪,满堂灌、满堂压,欲“以量取胜”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两耳生茧,但收效甚微,学生对老师讲的本质、精髓和精彩之处理解和掌握得很少。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讲述要精要、精到。讲述精要是指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讲清知识体系。讲述精到就是要讲授到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前联后展。但讲要注意尺度,过分细致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形成坐享其成的陋习。

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练习,因为这是复习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让学生每题都做,就势必会淹没于题海中。众所周知,题海战术非但不能让学生提高,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消化不良。因此教师要科学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优、优中求精。教师选题时既要重视知识深度和知识体系,又要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选择的试题既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又要有启发性、时代性,符合高考命题趋势和题型变化。

四、强化反思纠错,提高复习效率。

教师在高三化学复习中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刻的反思,深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和思考。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弄清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进而产生新的发现。进行有效化学复习,获取有效化学知识必须借助反思,因此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以一系列严格规范的措施要求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第一,基础概念的积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这些概念和原理有许多,如果在复习中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过关,那后面的复习就会障碍重重。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这一问题,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对众多的知识点,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通过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进行反思,明确其共性,认清差异,真正掌握其实质。

第二,养成解题后思考的习惯。在每次完成解题后,要求学生要形成回顾解题过程的良好习惯,努力使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及过程正确、合理,达到最优化,语言表述规范,合乎逻辑。要在代表性习题和典型习题上下足功夫、用足脑筋,既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更新和完善。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只要长期坚持这种习惯,就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存规律和联系。

第三,及时归纳总结。在复习完每个单元或章节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反思这些单元或章节主要讲了哪些问题,其重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等。通过反思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有序化,零碎的知识整体化、系统化,从而融汇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

第四,认真做好考后分析。每次考试结束后,学生要仔细研究试卷,找出失分的原因并填写好失分统计表,要认真反思自己的复习是否有实质性的效果,知识以及技能是否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自己还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在之后的复习中加强针对性。要把做题和重视考后纠错作为复习的重要工作。复习中常用的纠错方法,一是把错题做上标记,写上评析;二是专备错题笔记本,摘录错题,以防再错;三是还原纠错到课本上,标出纠错点及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和简易分析等内容。在做好记载的同时对出现的差错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和顽症。

五、优化考试心态,杜绝失分隐患。

司考学习计划范文2

一、以社会生活中的故事为素材,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

“化学来源于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化学”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通过讲故事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让他们体会生活中的化学。

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涉及的化学反应较多,反应的现象又涉及溶液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反应又有金属的置换等内容较繁杂,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于是我创设这样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内化:

有一个老农在农活回家时蹲在一个叫龙王泉的潭水边洗手,忽然在潭水中他发现一个金水壶,感到非常惊奇。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他以为是龙王显灵赐福民间。消息不胫而走,有很多人来取水治病,碰巧有一个多年闹眼病的人在用水洗眼后病好了,于是越传越神……(提示:水壶为多年前老农扔的一用坏的铁壶,泉水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铜,硫酸铜有杀菌作用,可以治疗一些疾病)

请学生分析:故事中你发现哪些和化学有关的问题?能否试着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并写出有关的化学原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壶在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通过这样创设情境,能将化学知识的复习置于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思考讨论的热情很高,回答问题跃跃欲试,能很快地投入化学世界的探秘之中。

再如,针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复习我也曾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在2002年,青龙满杖子村有一位农民被骗子用黄铜代替黄金骗走五千元人民币。根据你对黄金和黄铜的了解,想一想,农民为什么会上当?学生: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形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师:根据你对金属物理、化学性质的掌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学生:根据黄金和黄铜硬度不同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提出各自的方案,并且兴趣盎然的投入探究之中,在亲历中体会化学的奥妙。

通过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又有效激活了已有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理解与整合。

二、结合教材知识,以特殊物质为载体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

通过物质创设情境,设计综合性问题,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有序回顾和有效整合,又有利于学习过程的合理再现和方法的融会贯通以及知识的迁移应用。

例如,在进行盐的复习时,我通过一段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视频创设情境,同时给出有关亚硝酸钠的小资料:亚硝酸盐是一种工业用盐,有剧毒。如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外观极似食盐且有咸味的白色固体,弱碱性,320℃以上分解放出刺激性气体,与盐酸作用放出红棕色气体,是一种化工产品,也可在肉食品加工中起到发色和防腐作用。食用0.3~0.5克亚硝酸盐就能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随即让学生思考:(1)氯化钠和亚硝酸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它们属于什么?(2)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3)亚硝酸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4)你能用什么方法鉴别食盐与亚硝酸钠?请设计出你的实验方案。

以上的资料中隐含的信息很多,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可能不同,设计的方案也可能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再通过对存在问题的讨论评价,使得学生对酸碱盐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

这样的情景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将知识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应用,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要求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真切的感受。

三、联系社会生活热点,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

热点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活化思维。

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电站爆炸事故,接着我国发生老百姓抢盐事件,针对这些现象,我进行了一节针对性的专题课。主要针对核电站能量的来源(是核裂变还是核聚变),碘-131、碘-127的产生,哪一种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等进行解释分析。

同时我也提出了基于以上背景的问题:(1)核发电是发生了核裂变还是核聚变?(2)碘-131、碘-127是否为同一种元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碘-131、碘-127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的关系如何?

司考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方法 意识 模式 管理 评价

一、组织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

初中化学课堂学习的实践充分证明,要想取得最优化的学习小组的学习效果,就要有最优化的方法指导。我们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小组的学习中来。为了有效开展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首先要进行分组,根据目前情况,可以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安排座位,学习优秀的与学习后进的互为同桌,二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在开展小组学习时,根据事先制定的组员职责,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各负其责,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我们在组建学习小组时一定要建立多元化的学习小组,避免单一,我们可以组建化学兴趣学习小组、化学讨论学习小组、化学实验学习小组等,每个化学小组的建立要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互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教师在确定构建学习小组时可以考虑学生的性别因素、学生的成绩基础、学生的性格等。为了保证化学小组学习的有序开展,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学习最好的一位当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任务,还要选纪律组长,负责本小组的纪律安全,也要选一位卫生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卫生,让学习小组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约束,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共同进步。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在学习小组互动的时候要学会聆听和指导,做学生合作学习的引路人。

二、统一思想,强化学生合作学习研究意识

为了提高化学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教师就要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合作意识,让学生学生明白“合作双赢”“独木不成林”的道理,让学生自愿合作、主动合作。学生在“个人的聪明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理念指引下,合作的意识会增强,合作的思想会统一。学生在合作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三、建构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1.引入阶段――讨论发现和提出化学问题。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巧妙地展示知识的先后联系或新旧知识连结点)新知识的生长点),找准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新知,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2.展开阶段――通过讨论学习掌握和解决化学问题。继引入阶段感知和明确化学问题或学习课题之后,进入的就是提出和验证解决问题的假设或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学习的实质性阶段,即教学的展开阶段。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干和核心。主要任务:一是探索研究,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经验或分析和解决自己发现的化学问题;二是运用新获得的知识解决新情境下的化学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自己去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和验证假设,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在这一环节,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操作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将复杂而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简单而形象的化学问题。可通过想一想、读一读、注一注、议一议、说一说、评一评、算一算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提高。此外,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教师在这环节中应做到启发得当、引导得法、点拨得巧;要多给学生一些足以引起思考和情感满足的问题,少给一些结论;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轻意打断学生的思路,充分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条理性;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

3.总结阶段――用讨论来总结化学规律。“讨论式教学”的第三个基本环节是学生回报学习成果阶段,即全课总结阶段。这一环节是新课的尾声,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全面而正确地总结出化学规律性知识经验,主要包括目标检测、讨论总结和布置实践活动题等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否全面正确地总结出化学规律,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思维是否条理清晰。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围绕课堂素质教育目标,并根据“掌握学习策略”,精心设计包括计算、解题、说理、操作技能等多方面、多种形式的“目标检测”题(一般3~5分钟为宜),及时了解学习目标达成度。

四、初中化学分组合作学习的考评反馈

为了使学习小组取得好成绩,就要建立一定的评价反馈机制,在合理的评价反馈中,在多元的评价反馈中,教师会感受到教育成功的喜悦,学生会感受到成长的乐趣,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可以说没有考评反馈的小组学习是不成功的学习。对学习小组的考评反馈应该是全面的、多元的,应该有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学习小组的评价等;既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考评反馈,又要重视方法和过程的考评反馈,还要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评反馈;不但对学生的学习知识进行考评反馈,还要对学生的日常表现、纪律卫生进行考评反馈。这样的考评反馈能让学生明得失,知长短。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学习小组的合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合作的方法也是很多的,我们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提升化学教学效率的学习小组合作模式。我们要认真分析学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方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方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心理实际方面了解学生,最终建构化学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还要创设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司考学习计划范文4

我国的教育体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中学生的学籍档案作为学生信息的凭证,在学生的转学、休学、复学、升学考试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新形势下信息化管理状况,对当今中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实施提出几个观点。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中学生;学籍;实施

1实现电子学籍档案的核对功能

学生在入学之后都会给新生进行学籍注册。以前,学生的学籍信息都是经过人工手写的,信息在誊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实现电子学籍档案的核对功能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一种途径。现在,学生在校园网上登录自己的学号信息进行查看,便可核对自己的学籍注册信息。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注册信息的正确,能够保障学生的权益,减少老师的校对工作量。实现电子学籍档案的核对功能,是未来几年学校的学籍档案管理需要加强的工作。学生入学时注册的信息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家庭、户籍、父母单位的变动、电话的更改等多方面的变动,学生的学籍信息也应该做到及时地调整更改。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学校学生信息的变动情况,学校的学籍管理应该实行期报制度:即各学校学籍管理部门要将前一阶段学生变动情况生成数据库信息,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开学前,将学生的学籍信息重新核对检查,并将新的注册信息报送到教育局相关的部门,进行必要的数据更新和维护。不但方便了学生信息的查询,也方便了学校对学生信息的及时了解。

2学校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学校的管理需做到依法管理,才能有序地实现学籍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某些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学校,会出现冒名顶替他人学籍信息的状况,这会对被顶替的学生产生不公正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他人今后的升学问题。在学生学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学校应该坚持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可制定相关的制度来“有法可依”,有些学校已经制定了《信息采集录入制度》《学生信息查询制度》《协调与保障制度》等。学校应该让专门的人来负责学籍管理的相关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学籍电子档案的相关制度,对学生的学籍档案应该妥善保存甚至备份,不得擅自填写、更改和公开学生的个人学籍信息。学校也不能随意调整学籍管理人员。如果由于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整工作人员,也应该上报教育局的相关部门。学籍管理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并且要严格依法实施。这是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在学生办理转学、复学、升学等手续时,家长应该按照学校的正常程序办理学籍档案的转移。学校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学生学籍信息的安全性;能够推进学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能够减少或避免学生学籍信息的遗漏等。

3设置专门的档案信息管理人员

电子学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每个同学的档案都需要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需要多人才可以完成。学校通过设置专门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学籍档案的信息管理人员要经过培训,熟悉计算机电子技术,保证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要根据任务分配将学籍档案的信息管理分配到相关岗位,具体的岗位负责不同的具体事务。针对学生的就学状况,学籍管理人员应及时地做好审核、转档、交接等相关工作。现阶段,中学生的学习往往随着家庭的变动而变动。父母的工作一旦变动,学生就可能会出现转学的状况。关于学生的学籍档案问题,在学生开学的时候,学校的相关人员应该给学生作相关的介绍。而在很多学校,这种学籍知识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以免在转学、休学、复学的情况下不知所以。专门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在工作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信息的管理人员要有责任心,学籍的录入、整理和归档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管理人员应该认真、仔细、切不可马虎;信息管理人员在经过相关的培训之后,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保证工作的质量;信息管理人员要对所有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分类,按照年级和学号进行标注,以便于查阅,必要时要备份信息;信息管理人员要对学校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经常的维护。

4结语

教育是国家大计,是关乎国家人才培养的最关键手段。学校的教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必须得到重视。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在目前的中学中还并不是十分健全,针对信息化管理这一块,学校和教育的相关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袁小凤.新形势下中学生学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兰台世界,2011(8).

司考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石化产品;营销体系;经济学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在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优化上游产业产品的营销体系设计,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可归因于(1)上游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往往是工业原料,这种原料具有专用性的特点。从而其目标市场相对狭小。(2)工业原料都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格来生产,进而不同厂商的产品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这样一来,目标市场狭小和替代性很强所形成的叠加效应就要求,针对石化产品的营销应在构筑市场差异性上下工夫。

梳理现阶段的相关论文发现,诸多文献都关注着普通商品的市场营销问题,而该类型商品的4PS营销体系构造却无法满足石化产品的需要,这或许是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供求环境不同的原因使然。由此,在建立可行性方案前需要借助经济学工具,来分析出市场差异化形成的切入点来。

一、对石化产品营销体系设计的解读

传统营销体系一般遵循4PS原则来构建,即依次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但这种基于普通商品的体系构架却不完全适用于石化产品,其中的价格与促销环节相对趋弱,而产品和渠道环节则是形成市场差异化的关键。

因此,以下将着重对产品、渠道这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产品方面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考察石化产品,其从内到外分别由3个层级构成: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其中,核心产品指向石化产品的使用价值;有形产品指向石化产品的品牌标识;附加产品则指向该产品的售后服务方面。由于石化产品的销售是处于要素市场范畴,从而难以在前两种产品形态上进行差异化提炼。由此,从附加产品层级入手进行差异化策略构建便成为重要选择。

(二)渠道方面

与普通商品不同,石化产品的使用价值较为专一,并主要供应下游生产性企业。这就意味着,依托产品专属性而形成的技术锁定效应,将有助于维护上下游企业供求的稳定性。然而,在当前实体经济发展依然乏力的情况下,石化企业仍具有拓展客户的内在需要。可见,巩固现有渠道并挖掘浅在渠道便成为营销工作的重点。在几乎0级渠道的形态下,如何挖掘潜在客户并不简单。

二、解读基础上的经济学分析

尽管以上借助4PS原则进行了解读,但并无法为以后的营销工作建立起可操作性的路径指向。因此,以下还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分析的目的在于从“成本—收益”的比较下,来选择支撑产品和渠道建设的最优组合。

具体而言,经济学分析如下所述:

(一)针对产品方面的经济学分析

上文已经提到,石化产品应在附加产品层级完成差异化策略构建。具体而言,因石化产品理化特性使然,可以为下游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其中,运输、仓储服务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不难理解,随着物流服务的开展必将增大石化企业的销售成本,而该成本在产品强替代性的状况下将主要由石化企业消化。然而基于产业经济学原理可得,在与传统客户保持高频率的交易时,石化企业通过开展物流服务将增强与客户方的需求匹配度。这样一来,就能将客户锁定在石化企业的技术路径上,而无法随意寻找替代厂商。

(二)针对渠道方面的经济学分析

渠道环节的策略选择,在于挖掘潜在客户。这也是当前石化企业维系一定盈利能力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在完成这种几乎是0渠道的拓展呢。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营销和电话营销模式;同时,还可以借助6PS中的政府公权力来实现。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网络营销模式的开展可近似获得完全信息的优势;而政府公权力的协助,则能满足石化企业获得市场的最小有效规模。

三、分析引导下的优化路径思考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引导下,针对优化路径的思考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物流服务的开展

尽管开展物流服务具有技术锁定效应,但仍需要评估服务开展时的成本与收益关系。一般而言,对于空间距离为150公里以内的客户,可以开展第一方物流服务,超出150公里以外的则主要以第二方、第三方为主。在超距离范围下,石化企业技术人员应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二)网络营销的开展

网络营销是借助企业网站和门户网站,开展B2B模式下的产品宣传和销售工作。因此,其中就包括产品信息和电子商务物流这两项事宜。这里的关键是前者,应在配合电话营销的情况下,向客户充分表达产品提供的便利性,以及供货响应的及时性。从而,建立起差异化市场策略。

(三)公共关系的开展

若要在要素市场上获得合理的市场份额,还需要与政府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通过石化企业增强组织合法性来获得。即,在生产中满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标,从而在建立起良好外部形象的基础上获得政府的扶持。

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本文认为,针对石化产品的营销应在构筑市场差异性上下工夫,而产品和渠道环节则是形成市场差异化的关键。在经济学分析基础上,应围绕着物流服务的开展、网络营销的开展,以及公共关系的开展等三个方面展开工作。最后,文章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魏晓丹.论企业市场营销的良性发展[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5).

司考学习计划范文6

一、 质量守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即物质质量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

例1有一批氢氧化钠样品,经测定含水质量分数为3%,并且还含有7%的碳酸钠.取其中5 g样品加入到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溶液中,最后加入浓度为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溶液调至中性.问一共需要加入多少毫升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完成后将溶液蒸干,能够得到多少克固体?

1.按照通常的解题思维模式,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5 g给定氢氧化钠样品中各个组分以及盐酸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和物质的量:

m(NaOH)=5 g×(1-0.03-0.07)=4.5 g;n(NaOH)=4.5 g/(40 g/mol)=112.5 mmol

m(Na2CO3)=5 g×0.07=0.35 g;n(Na2CO3)=0.35 g/(84 g/mol)=4.2 mmol

n(HCl)=100 mL×2 mol/L=0.2 mol=200 mmol

2.然后我们需要列出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一:NaOH+HClNaCl+H2O;

反应二: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应三:NaOH+HClNaCl+H2O

3.最后在根据各个反应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所需补加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79.1 mmol,即26.4 mL的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进一步计算出所发生的三个反应中的固体物质的物质的量,即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12.5+4.2×2+79.1=200 mmol,质量为11.7 g.

以上计算方法复杂繁琐,并且在计算过程十分容易出错,如果利用质质量守恒法则是整个计算过程变得非常简单:

1.我们首先解决第二个问题,很容易发现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物质只有氯化钠,由于反应过程中Cl-守恒,而Cl-又完全来自于盐酸溶液中.所以我们只需计算出HCl的物质的量就可以直接得到最后所得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200 mmol,进一步直接计算出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

2.然后利用整个反应过程中Na+的守恒,所以我们只需计算出所需补加的多少物质的量的Na+即可.用总的物质的量200 mmol减去给定样品中Na+的物质的量(112.5+4.2×2) mmol,就可以直接计算出所需补加Na+的物质的量为79.1 mmol,进而计算出所需补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量为26.4 mL.

二、 化合价守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化合价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后,产物中正负化合价的总数相同.

例2有40 mL未知浓度的碳酸钠水溶液,将其加入到60 mL浓度为1 mol/L的盐酸溶液中,接着加入5 mL浓度为2 mol/L的氢氧化钾水溶液,经pH试纸检测溶液为碱性.然后用1 mol/L的硫酸进行中和,当硫酸的用量为2 mL时,恰好可使溶液呈中性.求该碳酸钠水溶液的浓度.

1.按照一般的解题思路,我们依然需要列出所有的反应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KOH+HClKCl+H2O;

H2SO4+2KOHK2SO4+H2O;

2.然后根据所给定硫酸的量进行倒推,最后求出碳酸钠的量,进而求出碳酸钠的浓度为0.068 mol/L.

如果能够将化合价守恒法运用于这道题目,那么解题的过程则会简化很多,也不易出错:

1.题目中给出最后溶液为中性,也就是说所涉及到的CO2-3, OH-, H+的化合价是守恒的,即:

2(化合价)×0.02(体积)×c(Na2CO3)(浓度)+1(化合价)×0.004(体积)×2(浓度)=1(化合价)×0.08(体积)×1(浓度)+2(化合价)×0.001(体积)×1(浓度)

通过一步计算便可以得到碳酸钠的浓度为0.068 mol/L.

三、 电荷守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电荷守恒是指在化学变化中氧化剂得到电荷总数和还原剂失去电荷总数相等,一般会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

例3有3 mol/L的硝酸溶液30 mL,与某金属发生反应.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浓度为2.5 mol/L.一直硝酸被还原后生成的产物唯一,求还原产物是什么?

这类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是属于比较难的题目,乍看下去根本无处着手.但该类型题目所涉及到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我们便可以想到利用电荷守恒法进行解题:

1.首先我们可以得知有0.09 mol硝酸参加反应,未被还原部分为0.075 mol,即只有1/6的硝酸被还原,5/6的硝酸未被还原.

2.然后我们可推断出溶液中有5/6×0.09=0.075 mol 的金属离子,也就是说1/6×0.09=0.015 mol的硝酸根得到了0.075 mol的电子被还原,即每个N+5得到5个电子,被还原成N0,即还原产物为氮气.

四、 原子守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原子守恒即在化学变化发生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例3同样也可以利用原子守恒法进行解答:

设金属为M,被氧化后呈+1价.1/6的硝酸被还原,5/6的硝酸未被还原,则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M+6HNO3Mn(NO3)5+X+Y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