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林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林论文范文1
巨紫荆多用种子播种繁殖。采集当年充分成熟、籽粒饱满的种子干藏。第2年春用60℃温水浸种,冷却至室温,清水浸泡3d,捞出与消过毒的细沙混合,进行沙藏。待露白率达30%时,即可播种。播种时,作宽1.2m、南北向长10m的畦,将畦面浇透水待下渗后将种匀播于床面,上覆细湿沙壤土。
2整地
巨紫荆耐旱耐瘠,但良好的土壤条件和栽培管理能明显提高生长速度,提早出圃。栽植巨紫荆选择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力中上等的地块为宜。栽植前要认真整地,施农家肥75t/hm2或尿素750kg/hm2+磷肥1500kg/hm2,以机耕深翻25~30cm,达到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状况,翻耕后用旋耕耙耙2遍备用。
3定植
巨紫荆地径达6cm以上,就可以应用于园林工程,因此,栽植密度以株行距0.8m×0.8m或1.0m×1.0m为宜。栽植前挖0.4m×0.4m×0.4m的栽植穴,栽植时间以秋末或早春为好。选择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生长健壮、大小一致的苗木进行定植,确保巨紫荆栽后生长一致,林相整齐,以提高栽培经济效益。栽植时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使根系伸展,栽后灌透水。以后5~7d浇水1次(视天气情况),小苗发新芽后根据需要及时补水。秋末栽植要在树干基部封土堆,以起到保墒作用和减轻刮风时树干摇动,也可减少野兔啃食树皮,到春季发芽时再把土堆扒开。遇到春季干旱,要根据墒情及时浇水,保证苗木成活及健壮生长。
4栽培管理
4.1水肥管理
巨紫荆发芽后枝条速生期正值春末夏初干旱期,此期降水少、空气湿度小、地面蒸发量大,缺水会明显影响植株生长,应根据土壤含水状况及时补充水分,正常年份浇水1~2次,较旱的年份浇水2~3次。进入雨季一般不灌水,特别干旱的年份浇水1~2次。进入冬季后,浇1次封冻水,萌芽前浇1次萌动水,保证巨紫荆植株安全越冬和及时萌芽。巨紫荆幼林对肥料需求十分敏感,生长季节施肥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1年秋季追1~2次肥。第2年开始每年追4~6次复合肥,累计每年追肥750~1050kg/hm2。
4.2间种经济作物
巨紫荆幼树期可间种经济作物。间种作物前耕地不可过深,一般20cm为宜,过深易损坏巨紫荆根系,影响巨紫荆生长。间种作物后及时中耕除草,每季作物除草2~3遍,有利于土壤透气保墒,便于间作物和巨紫荆生长。间作物收获后及时翻地,既可杀灭杂草,又可消除部分病虫源。随着巨紫荆林郁闭度增大,林内不宜进行间种作物。采用林间清耕管理的巨紫荆林,为降低管理费用,生长季节可用化学除草,保持林内无杂草。
4.3接干修枝
巨紫荆萌枝力强,叶片硕大,易造成主干因枝头下坠而弯曲,对培养通直的干形不利。在培养主干过程中,当枝条萌发后,用竹竿绑缚主干,帮助主干垂直生长。第1年将干高1m内萌枝清除,雨前将主干延长枝绑缚于竹竿上,防止降雨过程中枝叶因湿增重造成主干延长枝风折。第2年修除下部1~2轮枝(或清除干高3m内大枝),对主干延长枝选中上部饱满芽处截干,萌芽后抹去竞争枝,保留下部萌枝2~3个,促使主干延长枝健壮生长,当年主干延长枝可达2m。第3年按上述方法继续接干修枝。当树干分枝高度达到2.5~3.0m、树高5~6m时,即可结束接干修枝措施,进入常规管理。5病虫害防治
巨紫荆是抗病虫能力较强的植物,栽植密度较大时,个别植物易感叶部角斑病、叶枯病和枯萎病;害虫有蚜虫、褐边绿刺蛾、大袋蛾等。防治技术:发病前6月下旬叶面喷洒波尔多液,每2周1次,雨后及时补喷;对发病植株可喷洒百菌清、代森锰锌、大生M45等杀菌剂;冬季落叶后清除病叶病枝。虫害危害较轻,达不到经济危害程度,一般不进行防治;达到经济危害程度,可叶面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对已发生蛀干的害虫,可用辛硫磷原液从蛀孔处注入后用泥封孔杀灭。
园林论文范文2
1.1色彩
儿童天真活拨,朝气蓬勃。愉快、明朗、积极向上的艺术效果是幼儿园设计者必须追求的构思。“色彩和谐统一的关键最终在于人类心灵有目的的启示和激发,这是内在需要的指导原则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环境对人的情绪、智力、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色彩设计是幼儿园环境设计中相当重要的环节。从孩子第一步迈进园区,最先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是色彩,其次是图像和文字,色彩对幼儿的影响是最直接、快速的。因此,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要素,幼儿园色彩环境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也关乎幼儿园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色彩是光作用于人的视觉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感觉。色彩包含了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以及这些颜色之间的混合。色彩是影响感知系统的重要因素。色彩与形状、明暗、肌理等元素相比,更具有直观性、鲜明性、表现力和冲击力。人们随着年龄的变化,生理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而色彩对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变化。大部分儿童喜欢鲜艳明快的颜色,尤其是对比强烈的色彩。因此,在园林空间的色彩设计中,首先要选择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色彩。
1.2材质
触觉的发展是儿童各种感觉发展的基础,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丰富的触觉刺激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育。儿童可以通过触摸来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轻重、软硬、厚薄等发展自己的触觉认知系统。触摸是儿童认知的开始,同时也是儿童动作发展的第一步,通过触摸活动,儿童学会将自己的触觉与视觉相整合,建立起正确的感官系统。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的感官教育,她认为儿童认识客观世界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因为有了感觉和知觉,人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为进行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打下基础。
2幼儿园绿植物选择
(1)由于儿童年龄偏小,好奇心较强,活泼好动
但缺乏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且抵抗力较弱,为安全起见,还须特别注意要避免采用如下植物:有刺激性、有异味或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如漆树的漆液有刺激性,会使人产生皮肤过敏反应。有毒植物,如黄蝶的植株乳液有毒、夹竹桃植株有毒、凌霄花粉有毒。有刺植物,如刺槐、玫瑰等。给人体呼吸道带来不良作用的植物,如木棉,由于棉絮较多,飘扬时间较长,所以幼儿园中不易采用。易生病虫害及结果的植物,如:垂柳易生病虫害,葡萄的装果落地不卫生,难以清扫。
(2)依据环境特点选择乡土树种。
适地适树要求充分考虑场地自身条件,除应考虑选取易于种植的乡土植物外,还应注重自然与生态相结合,保证生态群落的稳定性。
(3)选择趣味性强、四季变化明显的树种。
叶花果形状奇特,色彩鲜艳,能引起孩子兴趣的植物。
(4)选择生命力强,萌发性强的植物。
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釆摘花、果、枝、叶玩耍作为游戏的材料是常事。生命力强的植物,受伤后愈合迅速,以便维持景观效果。有条件的幼儿园可规划出一块生物角,可设计成观赏植物的花、叶、果或香味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角,让大自然千姿百态的叶形、叶色,花型、花色,或不同的果实,还有各种奇异树态,如龙爪槐、炮仗花、蒲桃等让孩子们在观赏中增长对植物学的知识,培养兴趣。也培养他们热爱树木、花草的良好习惯。根据场地选择的特点和自然生态情况,可以开辟以蔬菜水果为重要作物的农作物种植角,种植熟悉的西红棉、草莓、辣椒等小作物培育,把动手和趣味融于一体,专门针对培养儿童的动手、认知等,通过作物的生长过程去认知自然,了解自然。绿色植物,不仅能净化室内空气,增添一抹大自然的颜色,又能使人放松、精神愉悦。幼儿园园林环境应充满绿色,清新宜人。绿色的植物能净化空气,使空气变得清新;绿色植物使空气中有益的负离子增加,吸附害健康的尘埃,这对儿童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在幼儿园园林设计中,可采取多种绿化手段,尽一切可能创造更多的绿色空间,为解除师生精神及视觉疲劳提供条件。
3结语
园林论文范文3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园林;不足;建议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50—51.
园林论文范文4
1.1试验点概况
阳江银滩园林绿化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21°33′~21°40′N、111°47′~112°01′E),常年气温高,降水量充足,但分布极不均匀,易出现季节性盐雾,夏秋季节多台风,台风灾害尤其严重,每年平均出现2~3次。
1.2试验设计
在试验点选择种植时间超过1年(植物种植完工时间为2011年5月),长势良好的树种的花坛作为园林绿化种植土壤的采土点,客土厚度为1~2m之间,花坛种植面积约为300m2,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层次配置率高。空白对照为同期填土,但尚未进行绿化种植的区域。
1.3综合措施
2010年春至2012年12月对阳江银滩园林绿化项目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改造。土壤改良采用客土抬高地面降低地下水的方式。客土土壤为黄壤土和红壤土混合,砂砾较多,平均客土厚度为100cm,以保证短期内不会受到地下水盐碱度的影响。试验点花坛的园林植物种植于2011年5月前完成,调查时的植被种类。定植以后的管理过程中,进行水分管理,特别是每当台风过后需用淡水洗盐。
1.4样品采集与处理
2012年12月份,在花坛试验点和未种植区域采集表层(0~20cm)土壤样品,3次重复。土壤样品均为砂壤土,土壤的化学性质由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进行测定,包括pH值、电导率、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
1.5数据处理用
Excel的数据分析功能对2个试验的土壤指标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花坛的种植土壤pH值为6.12,较对照的6.08高,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花坛的土壤EC、交换性钠的含量显著低于种植区域(P<0.05)。结果表明,综合措施实施后1年后的土壤的盐碱度水平处于植物正常生长的适应范围(pH范围为6.08~7.00,EC范围0.26~0.39<1.00,ESP(交换性钠)含量范围10.06~15.93mg/kg);而且能降低土壤的盐度、碱度,但与pH无明显差异,这与赵秀芳等和单奇华等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花坛种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分别比对照显著高85.72%和25.00%(P<0.05),但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较后者显著低66.96%和44.19%(P<0.05)。表明综合措施实施后,1年后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和有效氮含量,但降低了土壤中有效磷和钾的含量;土壤中碱解氮含量仅为2.85mg/kg,处于较低水平。
3讨论
园林论文范文5
中国园林在艺术审美上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的统一。中国园林的自然美主要是指客体自然事物的形式美,中国园林的意境美是指自然景观、创作者、欣赏者的思想情感,互相交融而成的一种状态,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景是情中之景,情是景中之情,情景交融。意境美和自然美是交融统一的,以自然美为基础,运用巧于因借、虚实相生及诗文入景等造园手法,寻求自然景物与创作者、欣赏者在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方面契合之处,能够产生共鸣,将特定的具有情感和趣味的意境美创设融入自然景物中,将自然美提升为意境美,实现自然美和意境美的和谐统一。颐和园借玉泉山、寄畅园借锡山之塔等都是成功借景的典范。杭州西湖里的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等著名景点都运用了虚实相生原则,能够引发人们的无限联想。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匾额题名引自《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游人见到荷塘和匾额后,顿生优雅意境。西方园林艺术审美上追求人工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在追求形式美的前提下,按照人们既定的形式美规则和秩序进行园林布局,人为加工和创造园林造园要素,西方园林艺术家一直把对称均衡、统一秩序、和谐变化等形式法则作为艺术审美追求,用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的秩序方式安排自然事物,创造园林形式美。西方园林中的树木都是成排成行的,形成林荫大道,园林围墙用的篱笆也被人工修剪得整整齐齐,整个园林被人工打造成一座清洁美丽的露天广厦,是人工美和形式美结合的成功典范。
二、中西园林艺术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差异
中国园林艺术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自然和谐的天成之美,崇尚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国园林艺术认为人与自然都是客观存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产物,人要在顺应自然中利用自然,人要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自然规律,天人合一是人类生活的最高理想境界。中国山水画自觉把山水自然美作为审美标准,竭力创造自然美和意境美的融合,这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美与意境美的统一。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美就是形与神、情与景、实与虚的融合与统一,是自然美经过人工美融合后又向意境美升华,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的统一。西方园林艺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和斗争的关系,强调人要控制自然、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的统治者。古希腊的普罗太戈拉认为,人在自然中居于主体地位,作用重大,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康德的主张“人是自然的立法者”,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强调人要统治和征服自然。西方园林艺术重视人工美、形式美,以人工化景观代替自然天成之美。人为因素高于自然因素,让自然服从人的安排,突出人工雕琢之美,西方强调排斥和斗争,看待世间万物注重用孤立的、分割的、片面的观点,注重一分为二。
三、中国园林艺术的生态美学价值
中国园林艺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美学思想,具有的生态审美智慧,追求自然美与意境美相统一是生态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生态学和美学在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上的交集,是在生态哲学基础上的美学思考,是研究人与自然在共生共存中的审美价值,从审美角度关注生态环境问题,重建人与自然、社会的亲和关系,使人类生命与环境生态实现和谐交融。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型态,突出表现生态美学新的审美高度,重新体现对人类整体前途的绿色关怀。生态美学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审美关系,按照生态学世界观,审视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的价值和特性。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是生态系统中和谐统一、共存共生的关系。海德格尔提出人类要拯救大地、并不控制大地、并不征服大地的反西方传统思想,要“诗意地栖居”。中国园林艺术崇尚自然、顺应自然、崇尚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和谐共生的美学思想,同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理想是一致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造园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利用自然形态,对构建新型生态审美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中国园林艺术非常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特别重视主体与客体的审美互动。运用因借体宜、虚实相生等造园手法,融入创作者和欣赏者的艺术审美观念,尽显大自然的自成天然之趣和自然生态之美。运用显隐互现、曲折婉转的造园原则,使自然景物与审美主体的情景互动、互相交融,自然天成之美自觉升华为意境灵动之美,构建自然生态的园林意境,充分展现大自然的生动形象和无限生机,这就是中国园林艺术对生态美学的一个独特贡献。中国园林艺术注重园林景观的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使之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在选择营造园林景观中,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相地合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得景随形,提高自然园林景观的生态审美价值。中国园林艺术为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提供了一个有机融合的机遇,对当代生态美学的建立和发展显得更加珍贵和重要。
四、结语
园林论文范文6
1.1挖树坑
在栽植时,根据栽植要求首先进行规划定点,在栽植点挖直径和深度均在0.8~1.0…m的坑栽植。选栽大树苗尽量选择树高4…m以上的大树苗,要求上部有3~4个分枝、根系完整、没有病虫为害的植株。大树苗有利于早扩冠、早成形。
1.3栽植
苗木运到后先进行根系修剪,修剪口要平滑。栽植时将有机肥、杂草、树叶等填入坑底,然后把树苗置入坑内中央并扶直,磷肥和熟土混合后覆盖在根系上,填入多一半时,把树苗往上轻提,使根系舒展,最后边填肥土边用脚踩实。下层生土可围成1个圆形蓄水圈。每坑可填入有机肥、杂草及树叶共10~15…kg,过磷酸钙1.0…kg左右。栽后应及时灌足灌透栽植水,水渗完后浅锄保墒。也可栽后进行覆膜,塑料薄膜要从垂柳的主干套入,覆盖住整个树坑,膜的四周用土压实。
2栽后管理
2.1及时灌水
整个生长季节一定要防止干旱,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由于喀左地区容易出现春旱和秋吊,一定要及时灌水。进入雨季,如果雨天较多,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上,就不需要浇水;如果天气大旱,可适当浇水。
2.2合理施肥
栽植当年,只在8月中旬施肥1次。以后每年施肥两次,分别在4月中旬和8月中旬。4月中旬应以施氮为主,磷、钾为辅,一般每667…m2施10…kg为宜,以利于树体萌芽和下垂枝条快速生长。8月中旬应以施磷、钾为主,氮为辅,一般每667…m2施15…kg为宜,以利于枝条发育充实和增强冬季抗寒能力。8月下旬以后停止施肥,促进枝条木质化,防止冬季受冻害。
2.3整形修剪
(1)树形:主要有两种树形,即圆锥形和伞式半圆形。①圆锥形,树体高7~10…m,主枝8~11个,每个主枝有侧枝4~6个,每个侧枝有下垂小枝10~15个,基部角为50~60°,上部角为40~45°;②伞式半圆形,树体高6~7…m,有主枝6~9个,每个主枝有侧枝4~5个,每个侧枝有小枝9~12个,基部角为60~80°。(2)修剪方法:当年对主干3…m以下的部分要反复抹去萌芽,每隔20…d左右抹1次,一共抹4~5次;而对树干3…m以上的分枝一般缓放不短截。次年修剪时,可再多选主枝2~4个,主枝要在中心干周围分布均匀,相邻主枝间距25~…35…cm。每个主枝可选留平生和背下侧枝3~5个,背上枝全部疏除,疏枝不要留短桩。主枝可在3~3.5…m处短截,侧枝在60~90…cm处短截。下垂的枝条要全部缓放,不过下垂枝稀少时应轻破头,促分下垂小枝。第3年和第4年的基本修剪法同第2年,应把多缓放、少疏枝和轻短截结合起来,调整大小枝条布局,继续完善树形。同时,春季应剪除树上干枯枝和主干基部萌生枝、根蘖枝等。
2.4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