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常识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常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常识论文

管理学常识论文范文1

1 办学理念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核心

办学理念是对办学思想的凝练,是校长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思考。它是学校定位发展自身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思想、信念及其价值追求的浓缩,是学校教育哲学的体现。办学理念要重点凸显以学生观、教师观、学校观和教育观为重点的学校的教育哲学。中小学办学理念的形成是学校自身发展定位的要求,充分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关心道德、智慧、感情的和谐发展,注意培养高尚的心灵,使一切精神冲动和意向保持纯洁,这是培养新人最根本的要求。”要实现学校培养新人的功能,就要通过文化管理不断凝练办学理念。例如芬兰的罗素高中,它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世界性影响并引领时展的高中。其办学理念是管理“恪守传统,自主选择,放眼未来,国际视野”,这一办学理念指引着一代代罗素高中的师生朝着理想的目标奋斗。可见,办学理念有助于学校形成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有利于学校共同体分享和支持学校的发展愿景。

2 学校制度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保障

学校制度管理要刚柔相济,将科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效结合起来。科学管理中,标准是统一的,纪律成为一种机制,能通过其基本构成因素的协调组合而达到最大效果。“纪律不再仅仅是一种分散肉体,从肉体中榨取时间和积累时间的艺术,而是把单个力量组织起来,以期获得一种高效率的机制。”科学管理的弊病同时也存在于标准化产生的量化评价机制。教育教学作为学校中心的活动,在某些层面是难以量化的,例如教师家访、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人格陶冶,这些教育活动或某些教育事件可能对受教育者产生一生的影响,但却很难进行量化考评。因此,科学化管理下的绩效评价制度易导致急功近利、恶性竞争、人际纠纷,进而引发学校的内部矛盾。这就需要将科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化解学校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人性化管理是基于“社会人”的假设,这种假设认为,物质利益并不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唯一手段,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人性化管理应针对学校的每一个人。校长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建立教育决策的参与机制,实际上,这是通过分权式管理实现管理的服务功能。校长要满足不同层次师生的需要,信任、尊重、关爱师生,激发其内在动机,实现教育管理自律机制的建立,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学校制度管理的人性化还体现在校长能够有效运用情商,进而实现人际关系的有效沟通和互动,使得学校的制度化管理更为有序、稳定。

3 教师文化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途径

教师文化管理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个人英雄主义的教师文化或许可能在个人层面上取得一定的绩效,但这对学校的发展依然是微不足道的。教师文化管理就是校长要提升对教师文化的领导力,实现教师团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引进、发现并培养中层管理者和各学科骨干教师,使教师团队获得归宿感、使命感,获得专业发展的支持,使教师群体都获得公正评价和有效激励,从而使其产生被认同感。一是集思广益,制定、规范和修正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这有助于实现管理层对学校工作的有效督导和评价,做到修正错漏、激励进取、赏罚分明、公平公正。二是建立教师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校长应提升学校核心价值观和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结合教师伦理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深化教师对该职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的理解,从而使教师将学校的职业伦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三是建立健全多元化、制度化沟通渠道,组建民主的教师团队。民主的教师团队有助于实现教师相互认同,实现教学中的学科互补、个人优势互补,使教学活动在合作交流中得到改善,实现团体的共同进步。

4 课程实施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内容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但课程的实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校长应对学校的课程实施管理。

学校通过引入学术性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整合性课程,通过大力推行区别性课程、特色性课程来强化课程评价和实现课程的多元化功能。但由于受到教育投入、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的农村地区实现三级课程的全方位的开发、设计、实施的管理,还难以实现。不同中小学课程实施管理的层次是不同的,示范性学校一般能够有效地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的农村城镇中小学只能确保(甚至是未能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些科目甚至缺乏足够的专任教师。校长要实现课程实施管理,无论是在资金筹备、物质保障、技术支撑、团队建设方面,还是在资源开发、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上,都需要解决许多难题。不难看出,实施课程管理也是校长实现文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应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自身的发展定位而不断进行调整、再实施和再重建。不同类型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校本课程,在解决校本问题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5 办学特色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提升

办学特色管理是校长在长期办学中不断反思实践,不断创新文化,是提升学校文化精华的结果。它是校长作为教育实践探索者的勇气和胆识的结晶。然而,要形成办学特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经济条件和外在环境下,学校对自身特长、自身发展优势的强化,并深化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结果。从宏观上说,学校的课程建设、校本教研的开展、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方式革新、校园文化节、农村中小学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等都可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一部分;从微观上说,学校的标志性校园建筑、各种典籍藏书、校史整理、学生寝室文化、学生特色作品收集和展览、学生志愿者的各种社会服务等,都可以逐渐积淀为学校办学特色。

总之,校长对中小学实施文化管理应该是多方位、多功能、多渠道、多载体、多主体、多层次的。新的时代赋予了中小学校长实现学校文化管理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更大的责任和权力。文化管理是校长管理权力的实施,也是校长带领学校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研究所,广东潮州,521041)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黄之瑞等译,公民的诞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管理学常识论文范文2

有学者分析认为,当新闻节目需要在与大量娱乐节目的竞争中立足的时候,怎么“讲故事”才更好看,就成了关键问题。电视新闻内容的软性化和边缘化是一个无奈之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在众多娱乐节目的诱惑下对新闻节目作一些视觉停留。归纳起来,不论是电视新闻娱乐化还是其他媒体的新闻娱乐化,成因不外乎以下几点:社会转型期的躁动、激烈的市场竞争、受众的心理需求、媒体职业道德的缺失。而这些成因往深层次挖掘,都是“市场理念”在起作用。

传播业的结构是社会结构决定的,娱乐的泛化就是市场的深化。娱乐泛化服务于收视率或发行量,而收视率和发行量有两个作用:对内,它是产业评估的衡量指标:对外,在传媒公司跟广告商谈判的时候,它又是一个重要的谈判筹码。所以说收视率和发行量本身就是商品,媒体的经营目标就是要让这个商品产生更大的利润,娱乐化便成为资本的扩张和积累的有效手段。新闻节目作为传媒的一个重要节目形式,不可避免地娱乐化了。

香港报业自律的困境――以香港报业评议会为个案

文章借鉴英国学者巴特勒的媒介社会学的观点,把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置身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背景下来研究。社会变迁体现在媒介变化上,媒介方面折射出社会变迁,媒介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香港报业评议会是一个绝佳的研究样本,它的成立、理念、运作模式、面临的困境等各方面都是香港社会变迁的缩影,涉及报界、学界、政府、公众、社会团体之问的角力,展现了香港丰富的媒介生态。报评会是在回归后成立的,选取香港报业评议会这个小切口来研究回归十周年来香港的传媒生态,算是一次小的回顾和总结。

文章选取了香港报业评议会作为个案来研究报界自律,首先梳理了新闻自律研究和香港报业现状,把报评会放在香港报业发展史和报业恶俗化两大背景下来研究,通过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如公众评价不高、不具广泛代表性、“有限度豁免被权”争议,投诉成效不足等问题,来折射背后香港传媒生态中报界、公众、政府、社会团体之间的博弈,再加上香港本身的地缘、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独特性,多种角力展现了丰富的香港媒介生态,最后对报评会的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买方市场下的传媒生存之路

随着大众传播事业的繁荣和技术的进步,传媒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阶段,素质不断提高的受众不仅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媒介,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也在日渐凸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媒介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传媒市场“过剩时代”的到来,注意力经济的发展,受众成了各种传媒竞相追逐的对象。为了获得受众的注意这一稀缺资源,中国传媒业的体制、观念、定位、功能、经营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观念求主动、载体求移动、内容求心动、传受求互动成了这一阶段传媒业发展趋势的整体概括。

传媒仅仅拥有互动平台、互动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互动作为一种理念和运作手段,作为内容生产的必备环节。只有这样,传媒才能顺应受众需求,满足他们对亲身参与的愿望,获得传者与受者的双赢。

解读电视新闻节目《本周》的平民化特征

管理学常识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 引文分析 研究人员 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吸收能力 科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250.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6-0021-05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of Researchers Based on Citation Analysis

Wen Tingxiao Liu Xiaoying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 According to bibliometrics theory and citation analysis principle, the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of referenc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researcher's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absorbing abi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hypotheses and inferences based on citation analysis principle, and chooses five evaluation indexes such as paper publishing quantity, references quantity, references quantity per paper, ratio of Chinese and English references, ratio of all types of references. In order to prove the hypotheses and inferences, this paper chooses nine authoritative Chinese academic periodicals as sample to carry out citation statistics and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 makes known that reference quantity and structure can be used as the foundation to assess researcher's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absorbing ability.

Key words: bibliometrics; citation analysis; researcher;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informatin asorbing ability; scientific evaluation

CLC number: G250.25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6-0021-05

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告诉我们:科学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科学研究人员总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研究现状掌握越充分,越能表现其创新性和创新能力。而把握研究现状最好的方式就是了解现有文献和信息,对现有文献和信息了解越充分,就越能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上进行创新。所以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一点,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对文献和信息的查寻与获取能力也自然成为衡量和评价研究人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创新是相对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言的,为了体现其研究成果的创新性,研究人员在从事研究过程中会尽量查寻现有文献和信息,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会尽量列出相关文献。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一般来说,信息获取能力越强,参考文献列举就越充分。除非研究者认为无须列举或有意省略,而这往往会带来学术风险,如违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

按照文献引用规范的要求,被引用文献应当是全部相关文献中质量最好和相关度最高的,而且只要引用就必须列举。这就意味着,文献引用必须建立在对相关文献实现充分获取的基础上。在信息查寻中存在一个“索普定律(M・E・Soper)”[1][2]:文献引用与相关文献和信息的可获得性密切相关。用户在利用信息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距离较近、容易获取的信息源。这一方面说明,用户在信息获取中存在求便心理和占有准则,另一方面也说明,用户信息获取量与其能力大小有关。这种求便心理是建立在用户平常注意信息源获取和积累的基础上的,这也是一种信息获取意识和能力。由此可以认为,利用引文数量特征及分布规律来初步判断研究者的信息获取能力是可行的。

1 引文分析的基本原理

1.1 引文分析的理论依据

从根本上讲,科学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由科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律所决定。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认为:[3][4]研究人员的引证行为和引证动机受一定规律的支配。科学文献的引证与被引证,是科学发展规律的表现,体现了科学知识和情报内容的积累性、连续性和继承性,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统一性原则以及学科之间广泛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现象。科学文献作者在创作科学论文时,不可避免地要引证他人的文献,汲取别人的经验和成果。因此,科学工作者的引证行为是科学活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科学交流不可缺少的部分。科学文献的作者一般不会在论文中无缘无故地引证与其论述主题完全无关的文章。文献的相互引证有多方面的原因。温斯托克(M・Weinstock)在进行系统归纳后指出,文献被引证大概有15种原因。引证行为和引证动机为我们从事引文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1.2 标注引文的重要意义

标注引文(参考文献)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且也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科研活动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在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标注引文可以起到如下作用:[5][6][7]

(1)体现科学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历史;

(2)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著作权;

(3)精练文字,缩短篇幅,避免重复;

(4)便于编辑和审稿人准确评价论著的学术价值和技术水平;

(5)提供情报信息线索,与读者共享信息资源;

(6)通过引文分析对论文、作者、期刊、机构等的学术影响力(应用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等指标)做出客观的评价;

(7)有助于建立科学公正的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评价平台;

(8)促进科技信息、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在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实事求是地标注参考文献,而科研工作者在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也会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和实际需要来列举参考文献。

1.3 引文量大小的决定因素

引文分析原理告诉我们:“引证行为为何会发生”、“引证行为的测度指标、工具与方法”、“引证原理的主要应用”,但并未指出“引文量大小的决定因素”以及“引文量与信息获取能力的关系”。

一般来说,科学文献中引文量的大小取决于如下因素:

(1)与信息获取能力有关,信息获取能力强则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大;

(2)与学术规范和引用规范有关,学术研究越规范和引用要求越规范的领域和地区,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大;

(3)与科学论文的类型有关,综述性和述评性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大,一般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小;

(4)与学科领域有关,不同学科领域的论文的包含的引文量大小不同;

(5)与研究主题有关,原创性和前沿性主题研究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小,热点和焦点研究主题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大,普通主题研究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更大。

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一个科研人员花费在查找和消化科技资料上的时间自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1%,计划思考占8%,实验研究占32%,书面总结占9%。[8][9]由此可见,科研机构、企业或者科研人员花费在科技出版物上的时间为全部科研时间的60%左右。如果能够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就能缩短文献查阅时间,提高科研效率,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造性的研究中。可见,一个科研工作者如果其信息获取和吸收能力不强,要想提高科研效率,开展创造性研究是不可能的。

1.4 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假设

基于引文分析原理,我们可以建立以下假设:

假设一:所有的学术论文都是在遵守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完成的,研究者在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列出相关参考文献,以体现其论文的创新性。

假设二:研究者在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尽量把其能够搜集到的相关文献列在参考文献中,以表明当前研究现状、论证其学术观点。

假设三:研究者在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中,在列举参考文献时,一般都会优先列举容易获得的文献、权威人士的文献、高质量的文献、高级别的文献来论证其观点。

假设四:学术论文中没有列举参考文献,一般可以认为,要么研究者信息获取能力有限,无法获取所需信息;要么学术论文中所包含的观点为完全创新,不需要列举参考文献;要么学术论文中所述观点为常识性知识,无须列举参考文献。

假设五:基于以上假设,可以认为,学术论文中所包含的参考文献数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研究者在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中获取相关文献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学术论文中所包含的引文量与研究者信息获取能力相关。

1.5 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推论

如果以上假设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论:

推论一:不同学科的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平均数能反映各自学科领域研究人员信息获取能力。一般来说,不同学科对研究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求不同,要求越高,学术研究越规范,列举的参考文献就越多,对研究人员的信息获取能力要求就越高。

推论二:不同级别的学术期刊中的论文中所包含的参考文献数量不同(如按影响因子区分的期刊类别),一般来看,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中的论文创新程度要高于普遍期刊中的论文,为了体现其创新性,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中的论文应包含更多的参考文献。

推论三:不同学科、不同级别学术期刊的学术论文所包含的参考文献中,中文和外文参考文献的比例不同,反映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学术期刊对研究者外文水平的要求和获取外文信息能力的要求。

推论四:不同学科和不同期刊的学术论文所包含的参考文献中,不同类型载体的参考文献数量不同(如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反映了研究者获取不同类型载体文献信息的能力。

推论五:不同学科和不同期刊的学术论文所包含的参考文献中,被引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和平均影响因子,反映了该领域研究者获取高质量信息的能力。

2 基于不同学科期刊引文的数据调查

2.1 样本选择

为了证明以上假设和推论的合理性,本文选择了图书情报、经济管理、法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中11种具有代表性的中文权威学术期刊来进行数据调查,基本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领域。由于每种学术期刊每期的载文量及论文中所包含的引文量大体相当,变化不大,相对稳定,因此本文仅以每种中文学术期刊2011年第1期刊出的论文中所包含的参考文献为调查统计样本。实际调查表明,这种随机样本抽取方法抽出的样本尽管数量不大,但具有代表性,能够有效反映样本整体情况,具有稳定性和可检验性。进行尝试性研究是可行和有效的,能够推广。这11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及所属学科如表1所示。

2.2 指标选择

根据引文分析原理,本文重点选取了5个关键指标来重点统计分析中文学术期刊中引文数量及分布特征,据此来考察引文量及分布与信息获取能力的关系。5个关键指标如下:

(1)载文量:即每种中文学术期刊每期发表的论文数。

(2)引文量:即参考文献总量,包括每篇论文的引文量和每种学术期刊每期的引文量。

(3)篇均引文量:即每种学术期刊中每篇论文的平均参考文献含有或占有量,等于每种学术期刊每期的引文量除以每种学术期刊每期的载文量。篇均引文量可以反映每种期刊的平均引文量和每个学科论文的平均引文量。篇均引文量反映的是论文、作者、期刊和学科的信息吸纳能力。

(4)中英文参考文献的比例:即每篇论文所含参考文献中中英文参考文献在引文量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推广至期刊和学科中英文参考文献在引文量中所占的比例。它反映的是论文、作者、期刊和学科吸纳英文信息的能力。

(5)不同类型参考文献比例:即每篇论文所含参考文献中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文献、研究报告、学位论文、网络引文等文献类型的比例。它反映的是论文、作者、期刊和学科吸纳不同类型信息源的能力。

2.3 数据调查

通过调查统计,2011年第1期9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引文量及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3 数据分析及基本

3.1 引文格式不统一,有待规范

在文献计量学中,引用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引”,即直接引用(观点、数据、结论等的直接引用,一般用引号标出,按照一定的格式标注,如括注、脚注和尾注,通常也称为注释);一是“用”,即间接引用(观点引用,援引已有的知识成果,作为信息源而利用,一般不用引号标出,以尾注的方式标注,通常称为参考文献或引文)。

在我国,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对参考文献的标注要求和格式不统一,即使是在同一学科内的不同学术期刊对参考文献标注的要求和格式也不统一,学科和期刊差异较大,不利于有效开展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中的引文分析研究,有待规范。借鉴国际标准或建立我国统一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和标准都是有效的举措,需要学术界呼吁和有关部门重视。如国际通用1979年创建温哥华格式,2006年2月采用最新版本。我国文后参考文献标注格式采用GB/T 7714-2005。但很多学术期刊并未规范使用这些标准。

从11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引文(覆盖经济学、法学、管理科学、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11个学科)的调查数据整体上来看,我国学术期刊引文标注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引”(注释)、“用”(参考文献)不分或不完全区分。大多数学科领域的期刊都没有区分“引”(注释)和“用”(参考文献),或者是将两者混在一起。如《管理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数学学报》、《化学学报》、《物理学报》和《计算机学报》就没有区分“引”(注释)和“用”(参考文献),而《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则将两者混在一起脚注。二是格式不统一。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的期刊在标注格式上基本一致,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基本上是一个学科、一种期刊一种标注格式。三是标注不完整。在所调查的9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中,除《管理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和《计算机学报》有文献类型标识外,其它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都没有。《经济研究》期刊论文中还没有标注引文序号。

3.2 篇均引文量不高,信息获取能力有待加强

论文和期刊的平均引文量,是考察论文、期刊和作者吸收他人学术思想的水平。平均引文量通常可以反映论文、期刊和作者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篇均引文量反映的是论文、作者、期刊和学科等的情报信息吸收能力。篇均引文量是与情报信息吸收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密切相关的,虽然篇均引文量小可能不能说明作者信息获取能力差,但篇均引文量大则能表明作者信息获取能力强。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尽量对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或主题进行全面的了解,这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本领域或主题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没有一定信息获取能力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从所调查的9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篇均引文量来看,尽管每种期刊的篇均引文量都高于全国各种学术期刊的平均水平,但与国外学术期刊的篇均引文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国内1 765种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为10.01条/篇;另据2008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国内6082种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为7.92条/篇。而国外期刊的科技论文的平均引文量超过30条/篇。[10]这一方面说明国外研究者注重相关研究领域信息的获取,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外研究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注重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从所调查的9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的篇均引文量来看,高于30条/篇的只有《法学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两种,分别为42.89和60.6,如果去掉注释的话,则篇均引文量只有37.33和51.13。虽然仍高于国外科技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但是与国外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相比,则又存在较大的差距。[11]据统计,每篇外文论文的引文量平均比中文论文的引文量要多6篇,它反映了国内外研究者在文献利用上的差距。[12]综述性论文的引文量则尤其如此,我国综述性学术论文的引文量一般在15~100篇之间,个别论文引文量较小。而国外综述性论文一般较长,参考文献量也较大,大多在100篇以上,多则达几百篇。

3.3 英文引文比例上升,仍需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国际化,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流十分频繁。研究者在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会尽力了解国内外某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站在学科研究和发展的前沿上,才能生产出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研究科学论文中引文语种的分布,正是测度作者获取和利用国外文献和信息能力及情报信息吸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查寻和获取外文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意义重大。

引文是由不同语种的文献构成的。中外文引文比例的大小反映的是研究获取和吸取外文信息的能力。某一种语种的引文量越大,说明该语种比较重要和常用。对我国《大气科学》、《金属热处理》等10种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1979年的引文统计表明:[13][14]中文引文量占全部引文总量的27%,英文引文量占58%。这说明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掌握英文,再加上中文,就足以查阅所需文献和信息的85%。而对《数学学报》的引文统计分析表明:[15][16]引文语种只有四种,中文、英文、俄文和德文。其中英文占73.99%,中文占23.88%,约为英文的三分之一,俄文和德文数量极少,只占2.14%。在数学领域,我国科研工作者只要掌握英文,就可获得97.86%的信息量。两种调查的结果都表明英文引文所占的比例都特别高,这一方面说明国际上以英文发表可供查阅的相关学科文献和信息数量多,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研究人员多数是以英语为工具检索国外资料的。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11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所包含的引文中,中英文引文所占的比例分别为:《中国图书馆学报》中文引文量占71.54%,英文28.46%;《情报学报》中文引文量占46.08%,英文占53.92%;《经济研究》中文引文量占39.23%,英文占60.77%;《法学研究》中文引文量占71.51%,英文占28.49%;《管理学学报》中文引文量占32.9%,英文占67.1%;《中国管理科学》中文引文量占39.69%,英文占60.31%;《中国社会科学》中文引文量占68%,英文占32%;《数学学报》中文引文量占6.22%,英文占93.78%;《化学学报》中文引文量占21.37%,英文占78.63%;《物理学报》中文引文量占33.87%,英文占66.13%;《计算机学报》中文引文量占6.99%,英文占93.01%。其它语种的引文极少,几乎没有。调查结果表明,除《中国图书馆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两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中文引文量的比例大于英文之外,其它期刊9种学术期刊的英文引文比例都高于中文,自然科学中文学术期刊英文引文所占比例大于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社会科学领域,人文社会科学如哲学、历史、法学、文学等中文引文所占比例大于英文,而经济学、管理科学和情报学等英文引文所占比例要稍高于中文。《数学学报》和《计算机学报》英文引文所占比例最高,特别是《数学学报》,较之前的引文统计调查,英文引文所占比例大大提高了,从73.66%上升到93.78%,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学术期刊在投稿须知中还明确规定了英文引文所占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或一半,如经济学和管理学学术期刊。如此看来,我国部分学术期刊在引文语种的分布上具有倾向性和导向性。总体来看,英语已成为我国科研工作者获取国外资料和信息的主要语种。

3.4 引文类型来源狭窄,有待拓展

研究引文的文献类型分布,可以了解本学科论著的文献信息来源及其构成比例,从而确定各类文献载体的情报价值以及研究者获取不同类型文献信息的能力。引文统计调查表明:[17][18]在所有被引文献中,期刊论文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图书,特种文献中的专利说明书、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技术标准、产品样本、学位论文等的被引率有上升的趋势。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来看,9种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所包含的引文中,除《中国社会科学》图书所占比例最高外,其它学术期刊引文中期刊论文所占比例都远远高于其它文献类型。可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更多地倾向于引用图书,尤其是经典著作,如哲学、历史、文学。本次调查还有一些新的发现:一是期刊论文所占的比例在逐渐上升;二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们更多的引用会议论文;三是网络引文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逐渐增加,图书情报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关注最多,而经济、管理和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则极少使用网络引文,法学领域使用网络引文主要是做案例分析;四是报纸和各类报告受到经济、管理和法学领域研究者们的青睐;五是大量具有重要情报价值的信息源被我国科研工作忽略,如学会论文、专利等。这一方面可以说明我国研究者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需要拓展,另一方面也证明我国科研工作者在获取和利用不同类型信息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文庭孝等.信息咨询与决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9.

[2][5][13][15]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183-184,116-117,134-139.

[3][6][12][14][16][17]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17-318,370-371,424.

[4][7][18]王佃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及几个相关问题[EB/OL].[2011-04-28]..2010-04-09.

管理学常识论文范文4

需要应用研究,也需要基础研究

传媒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是传媒经济学赖以腾飞的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科学史表明,一门学科生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社会对这门学科的需要程度,还取决于这门学科基础理论的扎实、深厚程度。传媒经济学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传媒运作实际问题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应用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另一方面,因此渐渐滋长了一种价值取向:传媒经济学研究要解决实际问题,要有经济效益,进行应用研究才是正道,研究那些抽象理论有何用?于是,在当今传媒经济学研究中,出现了轻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倾向。

这种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功利倾向影响了传媒经济学科的成长,现阶段的传媒经济学研究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实用主义―――有不少成果乃是传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二是依附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营销学等等);三是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者对传媒经济进行多角度、多学科、多层面、多方法的考察,因而,关于传媒经济的内涵、外延、要素、功能,关于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方法、内容等问题上的见解,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商榷”文章不断。一些文章甚至不屑于进行此类划分和定义,完全凭自己对传媒经济的常识性理解来展开研究,使得当前的传媒经济学研究出现了一定的混乱局面。

仅以传媒经济学的定义为例,就出现了许多纷争。现在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者中除了原来研究传播学的以外,还有许多是从其他学科转过来的,各学科的研究者都试图把传媒经济学朝着自己研究方向上靠。原先研究经济学的学者认为:传媒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一些知识来回答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些经济现象,必须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传媒问题;研究管理学的人认为:传媒经济学是关于传媒业经营和管理问题的研究;传播学研究出身的学者则认为:传媒经济学是研究媒介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学科。定义的纷争加剧了“传媒经济学到底是什么”的疑问。确实,它是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研究范围难以确定,那么传媒经济学是单单考察报刊、广电、网络等媒体,还是包括印刷、造纸、采编、广告、出版发行等支撑其发展的产业链上的各环节,抑或包括数字技术支撑、电信、网络、数字信号处理、传输技术等?是以媒体为研究主体,研究媒体在传媒运作中所起的作用和获得的成效,还是以受众为研究主体,研究受众在传媒运作中获得的利益和受到的影响?是研究单纯的传媒经济活动,还是研究包括影响传媒经济活动的政策、法律、社会大背景?这些问题,现在都还没有解决。

传媒经济学的归属也成了问题,一些人认为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如赵化勇在《电视媒介经济学》序言中提到:“电视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属于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交叉的产物。”另一些人则认为传媒经济学是个独立的应用学科。这里又可分为很多观点:

有认为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学下属的应用学科的,如周鸿铎教授:“传媒经济是应用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利用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以传播信息为主要任务的各种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各类经济活动及其运行规律。”有认为传媒经济学是经济学下属的应用学科,如金碚教授在《报业经济学》提到:“报业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在报业领域的延伸。”也有人认为它应属于管理学、营销学等。无论是哪种划分,似乎传媒经济学就是个大杂烩。

显然,从这些纷争中建立一门与各相关学科相区别的、有自己独特而确定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内容的传媒经济学是困难的。必须借助基础理论研究,对寓于各相关学科中的要素进行理性抽象,从而把与各相关要领相关学科混合、粘结在一起的概念、原理从这些概念、学科中剥离、独立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明确传媒经济学独特的不与其他学科相混淆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内容,并制订出传媒经济学的发展战略。

回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传播学刚引进时也呈现出与今天的传媒经济学研究纷争不断的现象,这或许是一个新学科引进的必然过程。

当时也有一批学者发出呼吁,要重视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仅仅关于新闻、传播的定义就讨论了很多年。检索当时的论文,有关新闻定义、传播功能、传播模式、传播效果研究的讨论比比皆是。当然,大讨论的结果是可喜的,至今,关于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理论已基本定型,新闻学、传播学都已走向成熟,形成了完备的学科体系。同样,传媒经济学的引进也应实施这样的重视基础研究的思路,根扎得深了,才能枝叶繁茂。

在当前传媒经济学界厚此薄彼,重应用研究而轻基础理论研究的背景下,有必要强调重视传媒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但在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上,所有国内学者提交的几十篇论文中,只有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梅笑冬提交的论文《对传媒业流通产业性质的初步认识》属于探讨基础理论问题的。看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需要宏观研究,也需要微观研究

传媒经济学需要宏观研究,但更需要贴近实际、指导实践的宏观研究;需要微观研究,但更需要能抽象出来、引申为普遍原理的微观研究。

从这次会议提交的论文来看,从宏观方面研究传媒经济的论文居多,探讨传媒体制改革思路、研究报业发展趋势、思考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论文比比皆是,这主要源于中国传媒经济的特殊性。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传媒的市场化还是一个需要避讳的话题,此后,传媒市场逐渐放开,这是个变化的过程,传媒管理机构在逐步完善和发展适合国情的传媒政策体系,调整和变革不断,文化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在此前提下,研究传媒经济,就不得不紧跟传媒政策变化,研究影响传媒运作的大环境变化及对传媒运作造成的影响和前景展望,这是特定研究阶段的必然。

同样,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传媒经济运作都与它们的媒介政策、法律法规分不开。与中国相比,只是西方国家的传媒政策法律体系已趋于完善,不需太多调整。表现在传媒经济的研究上,就是研究宏观传媒环境少,研究微观传媒运作多。

但是,现在传媒经济的宏观研究却存在着不贴近实际,难以指导传媒实际运作的问题。建议引入报刊的退出机制,但却不提及报刊退出之后,原有人员怎么安置、遗留下来的债权债务问题怎么解决;呼吁传媒集团整合由物理变化转为化学反应,但如何去实现,如何有效合理整合资源,却拿不出有效措施来;讨论打破行业壁垒,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但却未考虑引进多元资本后,如何管理多元资本、多元资本如何利益分成的问题;强调应明确传媒产权,强化产权责任,却忽视了传媒产业的现状……。传媒经济学要成为显学,要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必须加强学界与传媒业界的沟通与交流,以实践来推动理论,以理论来指导实践。

传媒经济的微观研究少,而且,许多微观研究属于媒体的成果展示,或经验介绍,业内人士戏称为“述职报告”。此类研究的特点表现在:

以偏概全,常将某媒体的成功归功于某一项新措施的实施,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就现象谈现象,就问题说问题,研究深度不够;重感性思维、轻理性研究,很少运用数理逻辑及经济学理论构建传媒经济模型;研究中描述性、解释性成果居多,预测性成果较少;理论性不够,对于媒体运营实践的指导性不强。这些微观研究不具备科研成果特性,无法抽象成普遍原理,很难被推广,成果作用也得不到发挥。

针对这种微观研究现状,应构建传媒经济学的基础性研究模型体系,使其成为一般性的媒体经济实践决策的科学依据。构建传媒经济学的基础性研究模型体系很可能并不完全等同传媒经济运作的实际情况,但是它至少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传媒经济分析的核心问题。只要灵活应用,便可帮助人们更好地解释、分析、预测传媒经济运行的规律,帮助传媒经营者制定运营策略。

需要定量研究,也需要定性研究

传媒经济学不仅需要定量研究,也需要定性研究。

既要避免过分重视定性,轻视定量的研究方式,也要避免过分重视定量,轻视定性的研究方式。

已有多篇文章批判过现今传媒经济学过分偏重于定性研究,而不重视定量研究。如陈积银的《试论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不足与突破》(《今传媒》2004年第7期)、潘力剑的《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闻记者》2004年第7期)、郭炜华的《传媒经济的研究进路》(《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等。有许多学者很早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国教育报刊社的陈中原先生、中国人民大学的郑保卫教授也曾谈到传媒经济学研究缺少定量方法。数据论据能使研究成果的论点更具说服力,量化研究指标建构数理模式也能使研究更具可读性和科学性。但为什么中国的传媒经济学者还是偏重于用定性方法来研究传媒经济呢?为什么在前几年就有人批判这种现象,到了现在依然普遍存在呢?

这主要与当前传媒学术界研究者的学术背景有关。最早开始从事传媒经济研究的学者大都是学习新闻传播及其相关专业出身的,中国新闻学传统上更主要地是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缺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分析研究手段,缺乏实证研究成果积淀,因而很难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展开研究。

其次是研究传媒经济的学者缺乏进行定量研究所必须的数据。国外传媒许多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它们必须定期披露运作信息,这就为他们的传媒经济学者提供了可资研究的公开数据源。从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收到的论文中,可以看出许多国外学者所做定量研究的数据很大部分都源于上市媒体公司的公开数据,如瑞典延雪平大学国际商学院、瑞士卢加诺大学的CinziaDalZot toandBenedet taPrario的《全球化传媒公司:如何应对跨国传媒实体组织?》、韩国首尔女子大学JaeminJun g的《全球传媒巨鳄的合并与并购:对经营领域、整合模式、国外地区的偏好》、美国乔治亚大学的JunXu的《美国传媒产业的集中:复制与延伸》等。

而国内传媒上市公司极少,非上市传媒则往往将传媒运作视为内部机密,决不外泄。因此传媒研究者无从获得信息,只能依靠传媒运作者偶尔、随意的公布获得。在这种情况下,为数不多的上市传媒的信息披露显得尤为珍贵。去年北青传媒的半年报、年报数据成为传媒经济研究者的宠儿,绝大部分探讨报业经济的研究论文都引用了北青传媒信息披露的数据。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国内学者也非常重视传媒经济学的定量研究,但苦于没有可供利用的数据,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定性研究。

管理学常识论文范文5

婚庆行业/培训

一、香港婚礼市场稳步增长

香港作为亚洲最繁荣的消费市场之一,在婚礼消费方面近年来增长迅速。据香港文汇报2010年调查发现,香港新人平均花费24.4万元(港元,下同)筹办婚礼,数字较2009年上升8%,推算香港整体结婚消费总额高达125亿元。选择在酒楼透过监礼人证婚的新人比例达23%,超越婚姻注册处的21%。有宴会业人士表示,明年结婚旺季的酒席预订已全数爆满,预料新人结婚消费会继续创新高。去年一份公众调查发现香港每对新人于2011年的蜜月开支平均为34000港元,同比增长18%。由于新人都很乐意在婚礼上花费,所以存在着很大的商机。

香港生活易网站2012年8至10月,访问了1539名计划3年内结婚的新人。结果显示,受访者筹办婚礼平均开支约24.4万元,以去年香港有51200对新人注册结婚计算,估计今年结婚消费总额达125亿元。受惠于2012年经济转好,新人的各类结婚开支也录得明显增幅。其中,结婚首饰项目的平均开支,由2011年的5087元,急增至13764元,升幅达1.7倍;其次是结婚戒指,由2011年9583元增至13358元,升幅为39.4%;婚纱摄影及蜜月旅行,则分别按年上升7.1%及6.4%。至于婚宴酒席的升幅较为温和,有1%的年增幅。

香港近日一项调查显示,2014年香港有5.5万对新人注册结婚,香港婚礼支出近5年大幅上升,已经由2010年的24万多元上升至2014年的31万多元,结婚消费市场高达172亿元,创历年新高,为经济带来庞大收入。数据显示,婚礼支出中的最大宗是酒席,每场婚礼酒席的平均消费为15.9万元,酒席红包的最低额由500元升至600元。香港婚宴的红包额要考虑酒席规格,虽然最低为600元,但如果是高级酒店和酒楼仍要1000元。选择在酒楼透过监礼人证婚的新人比例达23%,超越婚姻注册处的21%。其次为戒指及首饰支出,平均消费约5.1万元;排名第三、第四的为蜜月旅行和婚纱摄影。因为环保观念的普及,虽然酒席支出不减,但“无翅婚宴”数逐年上升,2014年首次突破一半达到52%。

二、海外婚纱摄影和蜜月旅行支出增长迅速

据香港婚礼管理协会调查发现,99%的受访新人会拍摄结婚照,当中10%会选择拍摄3辑或以上,个别新人更拍摄7辑,反映新人乐于以婚照留下美好回忆。近年新人到外地拍摄婚照情况,也有上升趋势,热门拍摄婚照地点包括日本、关岛及欧洲等地。调查也显示,选择留港拍摄婚照的受访新人比例创新低,只有67%,较去年下跌5个百分点。负责调查的婚嫁专家林寄韵称,香港经济情况向好,新人普遍乐意花更多钱筹备婚礼。她指出,新人在蜜月旅行方面的消费不断提高,有个别收入不高的新人,竟愿意在蜜月旅行中入住每晚收费8000元的温泉酒店,足见新人对婚礼的重视。另外,印度尼西亚Q里岛及马尔代夫,也属近年冒起的蜜月旅行热点。

三、香港婚庆培训模式

(一)香港婚庆教育培训机构情况

香港增长迅速的婚礼市场需要大量专业人员,香港培训婚庆专业人才的最早和最大的机构是香港婚礼管理学院(The Wedding Management Academy),简称WMA,于2007年成立,是香港首间培训婚礼行业专业人员的学院。WMA为香港婚礼管理协会 Hong Kong Wedding Management Association (HKWMA) 直辖学院,HKWMA是香港法定的专业婚庆管理团体。学院在促进国际婚庆业培训发展及工作支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为香港迅速发展的婚庆行业注入专业人员。HKWMA更籍着与全球具权威的行业协会合作或联盟、签署协议、设立相互认可机制,进一步与国际间紧密合作,使婚庆业更专业。

香港婚礼管理学院2006年首创“国际认可婚礼统筹师文凭CWP”及”国际认可活动策划师CEP”等课程,为香港市场创造出“婚礼行业”这个新兴行业,让市场对婚礼专业人士有认同并且有需求。

(二)香港婚庆教育培训模式

婚庆行业的专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只有透过高学历、高资历的导师,以及高质素的课程内容、专业化的教材、高标准的准则才能培育出婚礼行业的专业人士,香港WMA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一般大学教育,更加突出实务能力。

1、学员对象及资格: 香港对婚礼策划师培训的学院资格没有严格限制,任何有兴趣或有志成为认可婚礼统筹师或活动统筹师的人员都可以参加,无须工作经验,采取走读式培训方式,一般在3 个月内完成培训,但由于婚礼策划涉及到营销、法律、活动筹划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因此参加培训的学员具有较高综合素质。

2、专业学习。学员学习包括各种婚礼常识、婚礼预算表、婚礼计划书、顾客服务技巧、婚礼服务文件、销售技巧、合同及协议书、婚礼筹备表、见证过程、酒店、酒楼宴会流程、中西礼仪、大今姐、婚纱摄影、Wedding Day 婚礼摄影、新娘造型、发型及化妆、新娘形象及礼仪、婚礼司仪、婚宴饮食配合、危机处理及应变、婚展销售技巧、广告及宣传渠道、求职及面试技巧。学习模式采取课堂教授、个案研讨、小组讨论、婚礼策划实习、 参观交流、模拟婚礼活动策划。

3、师资情况。WMA香港婚礼管理学院作为培训婚礼行业专业人员的婚礼统筹专业学院,要求导师不但在学术上拥有高学历及专业资格,更更有广泛的业界经验。而专家顾问团亦集合了行业专家及知名的婚礼协会、公司等社会各界的代表。

4、实务及考察。婚礼策划是事务性很强的职业,香港婚礼策划培训在抓好学员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员实务能力的培养,加强婚礼统筹管理及实务操作,婚礼宴会统筹实践,婚礼场地考察,中式婚礼见证实习,婚礼进场仪式实习,新人证婚仪式实习,接送迎娶仪式实习,晚宴音乐衽攀迪埃香港婚纱摄影实习,海外婚礼实习。

5、职业发展及专业提升。WMA为了做好学员毕业工作,安排在职培训、工作转介及实习经验,推荐学员参与工作转介及婚礼统筹实习计划被成功转介,参与活动统筹、行业考察及直接聘请。学员毕业后投身婚礼统筹及活动策划行业相关工作职位,例如婚礼统筹师、活动策划、专业司仪、场地阎谩⒒槔窕ㄒ丈杓啤⒒檠绮呋、海外婚礼服务、婚礼美术设计、新娘造型设计及市场推广行业管理及行政工作。 安排同学间工作转介及引导,为顾主推荐,介绍有潜质婚礼统筹学生。毕业生可投身婚礼管理、活动统筹、宴会管理及有关之行业,从事客户关系管理、客户 服务、零售或营销及市场推广等相关工作。主要被婚嫁商户聘请,包括:美容 、发型、宴会、酒店及酒楼、婚礼统筹、花店、婚纱、婚礼百货、保险服务、旅游、展览、广告业、婚礼服务公司、珠宝首饰、蜜月旅游。

学员修完课程,可报考CWP? 注册国际婚礼统筹师资格。也可报读高级文凭课程,升读本地或海外大学,取得更高学历资格。

管理学常识论文范文6

硬的重要,软的更重要

说到大学校园,我脑海中浮现出几个经典的意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贾平凹“未名的人游了未名的湖”,武大绚烂的樱花,南开白色的像,依山傍海的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燕山大学等,青山与校园合二为一的湖南大学、香港大学……环境可以塑造人,人可以改变环境。在长期的互动中,仿佛就连沉默的钢筋水泥也被印刻上了各个学校独具特色的气质。

大楼重要,大师更重要;硬件重要,软件更重要。对一个学校的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还是它长久积淀的特有气质和深厚底蕴。有人说北大学子仿佛一柄锋芒毕露的青虹,清华学子就像削铁如泥的利刃,复旦学子宛如轻灵飘逸的短剑,而南开学子更似朴实沉稳的玄铁重剑。从这些比喻中,我们可以看出北大学子宏大的气魄,清华学子锐利的气势,复旦学子灵透的气场,南开学子沉稳的气度。《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国这么表达对母校的爱恋:“拿武侠小说里的人物作比喻,南开是那种拈花而笑的隐者。南开人很少有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不羁狂放――但是南开人一样可以自豪地说:‘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份气度很大程度上来自南开精神的一脉相承,来自大师们对学子润物无声的滋养。管理学家罗明先生去缅甸打过日本侵略者,80多岁仍站在宣讲南开精神的第一线,常常当场做数十个标准俯卧撑;化学家申泮文先生从西南联大走来,90多岁“上坡不下车,下坡不刹闸”;百岁经济学家杨敬年先生90岁后翻译《国富论》,成为畅销书,现在每天上午还坚持做十个深蹲,见到来拜访自己的80多岁的学生们,他一张口不是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就是苏轼的“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思路清晰,谈吐明朗。

当然,很多高校都有这样的大师、名师。以笔者眼界而言,北京大学的朱光潜先生曾为一个办入学报到手续的新生看了一下午的行李。为鼓励学生在学术上厚积薄发,季羡林先生曾俏皮地说:“写论文就像是尿尿,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师们温和平静的心境和豁达幽默的人格。高山仰止,大师楷模,足以垂范后学。在我看来,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点滴故事才是大学人文精神的精髓,才是大学最可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于文科考生,这种高校内在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发扬,正是大学“止于至善”的要义所在。

北上广人杰,云贵川地灵

跟其他省份水平相当的大学相比,北京、上海高校的录取线往往要高出来好多。一方面,这一现象反映了广大考生对北京、上海等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度认可和理性抉择,因为你读大学的城市有可能就是你一辈子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另一方面,这种群集效应也反映了考生盲从父母、社会等外在因素而随大流、赶潮流的非理。在选择大学的时候,是扎堆北上广,还是另辟蹊径选择二线城市,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爱人是青海人,成绩中上,典型的射手座,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吃货和玩家。虽然她高中是理科生,最后学的是工科专业,但是她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她主要考虑了四个因素:交通、饮食、气候、风景。也就是首先考虑了学校所在城市是不是“好玩儿”,学校的基本面反而考虑得较少。她在成都上了四年大学,并对自己的大学很满意。让她永远难以忘怀的,恰恰是成都的美食、四川的美景以及有利于皮肤和身材的天府气候。

国际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叫做比较优势,即使是最穷的国家,它和最富裕的国家之间也存在进行贸易往来的可能,这种可能性就来自各自禀赋不同而形成的比较优势。同样,不同地域的大学,也都有其吸引我们的特质,有的是地理方面的,有的是学科方面的。所以,我们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这所学校是不是“985计划”,是不是“211工程”,也不能只考虑四年后的就业,更要考虑自己具体的真实想法。因为大学文科不像理科的应用性那么立竿见影,理科很多情况下是在学一门手艺,文科更多的是在熏陶一种素养,一种更为健康地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的态度。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你热爱冰雪世界,恰恰又喜欢哲学思辨,黑龙江大学欢迎你的到来;你要想研究甲骨文,研究先秦历史,最好的选择就莫过于郑州大学了;你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我看云南大学就非常合适;你将来想从事旅游行业,海南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去处。所以,建议文科考生下工夫去发掘一下自己的需求和目标高校的特质,如果两者的匹配度很高,那就有足够的理由做出选择。

带数学的好,不带数学的或许更好

对于大多数文科考生而言,数学是选择专业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很多高中的文科生,都是出于数学成绩相对短板而选择文科的。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文科考生可以选择经济管理类专业,这类专业一方面就业相对容易,一方面对高等数学的要求也比较高。当然,竞争也相对激烈。不想继续学习数学的同学,也有很多的专业可以选择,如法学、政治学、文学、外语、历史、哲学等等。

即使在经济管理学科里面,也有很多的门道需要了解。以工商管理大类专业为例,不同专业培养的学生气质也不一样:市场营销的学生往往相对外向,会计专业的较为内向,工商管理学生专业基础宽厚俗称“万金油”,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对专业性较强。经济类也是这样,金融很热,经济史很冷,但热的不一定适合你,冷的有可能你很喜欢,都是因人而异、相对而言的。

报考什么专业,第一还是要考虑自己的特点。无疑,经管是热门专业。我们不能因为热门就不加分析地跟风,还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我当年特别想学习中文或英语,但是被我父亲给制止了,最终让我报考了经济学,他的理由貌似很充分:“语言仅仅是一种工具,学经济也可以学习语言,学语言你能掌握经济吗?”只要你知道“专业”这个词的确切含义,我父亲的理由就站不住脚了。我在大学里学习成绩平平,某种程度上也跟经济学不是最适合我的专业有关系。

文科生在大学学习一些除经管外的人文社科学科是个不错的选择。我本科学的经济学,研究生阶段攻读美学专业,因为我觉得应该关心一下人生,关心一下幸福。我认识很多同学,本科学的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阶段又回归到了文学、历史,甚至是导演学(著名作家张洁也是从经济学转移到文学)。实际上,大学文科专业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显,很多高校现在都在尝试着进行按大类招生,就是按照一级学科大类招生,甚至是只分文理两类,然后再细分专业。对于文科生而言,基础性的、常识性的知识对一个文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文史不分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左手职业,右手兴趣

我认识一个博士研究生同学,会计学专业,她在一次讨论会上说,自己一点也不喜欢会计学。此言一出听者都非常震惊,不喜欢一个专业居然可以一直忍受到博士阶段,甚至是以后一辈子都要跟会计学知识打交道。她说她最爱的是文学,文学中最爱的是诗歌,这就更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了。

我们知道,在专业选择方面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则,一个是职业驱动原则,一个是兴趣驱动原则。职业驱动有一个价值取向,很简单,人总是要吃饭的嘛,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追求生活品质。兴趣驱动的作用机制就要相对复杂一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一个人创造力最根本的原动力。如果你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职业,那就是善莫大焉了。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没有那么幸运,一辈子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没必要太过悲观。我们鼓励爱我所爱、学我所学,尽可能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专业,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另一方面,我们也提倡“左手职业,右手兴趣”。通过业余爱好,来弥补专业学习和工作无法带来的人生成就感和满足感。我学经济学就有一种先结婚后恋爱的感觉,因为我的选择可以说是“父母包办婚姻”,但是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很多经济学家也是文学高人,经济学理论的终极旨归和文学艺术是一样的,终极关怀都是人的福祉、完满和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