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哲学研究生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哲学研究生论文范文1
【关键词】脑挫裂伤血糖预后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hangeofbloodsugeratearlystageinpatintsof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anditsclinicalsignificance.Methods68casesof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weredividedintoseveregroup(GCS3-8)、mediangroup(GCS9-12)andslightgroup(GCS13-15);theyhadCOSsocreforprognosis2weeksaftertreatment,thentheyweredividedintodeadorvegetativebeing(GOS1-2)、diablitygroup(GOS3-4)andwellrecoveredgroup(GOS5).Bloodsugerwasmeasuredonadmission,theresultswerecompared.ResultsThecomparisonofaveragevalueofbloodsugerofdifferentgroupsshowe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hreegroups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1).ConclusionsAtacutestage,thebloodsugerrisesinpatintsof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theleveloftheriseiscorrelatedwiththeseverityofinjuryandprognosis,themoreseverethe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is,thelowertheGCSscoreis,andthebloodsugerishigheronadmission,theworsetheprognosiswillbe,andthelowertheGOSscorewillbe.Sothebloodsugaratearlystageof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couldbeahelpfulindexforjudgmentoftraumaticconditionandprognosis.
【Keywords】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BloodsugarPrognosis
脑挫裂伤急性期机体产生多种应激反应,使各项生化指标发生变化。其中血糖升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中受到一致肯定[1]。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的升高,直接影响预后,是导致患者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68例脑挫裂伤患者入院时进行血糖测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14~82岁,平均47.88岁。排除糖尿病史及胸、腹和肢体创伤。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诊断,其中单纯脑挫裂伤23例、脑挫裂伤合并颅骨骨折和或硬膜外血肿20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25例。致伤原因:车祸38例、跌落伤23例、打击伤5例、其它伤2例。本组手术治疗22例、非手术综合治疗46例。所有患者均在外伤后1~24h入院。
1.2方法
患者入院时均进行哥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分为重型脑挫裂伤组(GCS3~8分)、中型脑挫裂伤组(GCS9~12分)和轻型脑挫裂伤组(GCS13~15分);应用葡萄糖液和激素前抽血,血样测定血糖,测定仪器:日本AU-640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上海复星公司提供(血糖氧化酶法),检测操作由专人完成;住院治疗2周时进行早期预后评分(COS评分),分为死亡或植物生存组(GOS1~2分)、残疾组(GOS3~4分)和良好组(GOS5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测定结果用
(x±s)表示。病情轻重根据哥拉斯哥评分,血糖均值进行两两对比分析,t检验;病情预后根据早期预后评分。
2结果
68例脑挫裂伤患者病情轻重与血糖均值关系见表1。表1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与GCS的关系(略)注:组间两两比较P<0.01
说明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情越严重,GCS评分越低,其血糖值越高。
2.268例脑挫裂伤患者病情预后根据早期预后评分,与血糖均值关系见表2。表2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与GOS的关系(略)注:组间两两比较P<0.01
说明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与病情预后呈正相关,病情越严重,GOS评分越低,其血糖值越高。
3讨论
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的机制: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中受到一致肯定,但其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可能与神经、激素等因素有关[2]。研究发现电刺激实验动物视丘下部的腹内侧核或交感神经系统的内脏神经,30s内可使肝糖原直接减少,血糖升高。国内何朝晖[1]动物实验提示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伤后6h血糖开始升高,12h明显,24~48h达到高峰,以后开始下降,但120h内始终高于正常水平,且损伤程度越重血糖升高越快,峰值越高。同时发现损伤越重血清胰岛素升高也越快,峰值也越高,但其下降时间早,72h即低于伤前水平,故认为创伤性脑损伤后血糖升高可能与创伤机体应激,导致血中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素等多种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胰岛素)之间的动态变化及机体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本组研究结果表明,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血糖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值,重型脑挫裂伤组血糖均值明显高于中型脑挫裂伤组和轻型脑挫裂伤组,中型脑挫裂伤组明显高于轻型脑挫裂伤组,三组两两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情越严重,GCS评分越低,其血糖值越高,与文献报道一致[3]。其原因是血糖升高后一方面机体糖酵解加强,乳酸生成增多,细胞内酸中毒,神经细胞膜H+/Na+交换增加,Na+大量进入细胞内,发生细胞性脑水肿。另一方面使机体无氧代谢加速,可导致能量生成障碍,线粒体ATP生成减少,神经细胞膜Na+-K+-ATP酶和Ca++-Mg++-ATP酶活性降低,神经细胞内外的Na+、K+、Ca++交换障碍,出现细胞内高钠,细胞外高钾;同时神经细胞钙离子通道也受到影响,发生钙超载;钙超载可激活ATP酶、蛋白酶、磷脂酶,使ATP、细胞蛋白质、脂质分解代谢增加,损害细胞骨架系统和膜系统;这些因素均可导致细胞性脑水肿。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脑灌注压下降,脑血流量降低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缺血可导致机体发生无氧代谢加强,神经细胞代谢障碍,加重脑水肿,形成恶性循环[2]。因此血糖升高可以作为入院时病情判断的一个客观量化指标。
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与颅脑损伤预后的关系:研究提示[3,4]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越高预后越差,高血糖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者,过高的血糖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组研究资料显示:死亡或植物生存组血糖明显高于残疾组和良好组,残疾组明显高于良好组,三组两两对比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与病情预后呈正相关,血糖值越高,病情越严重,GOS评分越低,其预后也越差。Lam等[5]亦指出:入院时血糖>11.1mmol/L,预后不良。
因此血糖升高可以作为脑挫裂伤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客观量化指标。
脑挫裂伤患者血糖升高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因应激反应或下丘脑、脑干损伤等因素引起血糖升高,严重影响着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但对于降低血糖的治疗方法,各家说法不一,传统观点认为应激反应1周后缓解,再者因存在胰岛素抵抗而应用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故对血糖升高不予干预。李云辉等[6,7]认为早期规范化使用胰岛素和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能明显改善脑挫裂伤患者的预后并降低病死率。作者认为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9.0mmol/L提示病情严重,>11.1mmol/L则预后不良,故对其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一方面应积极治疗原发性脑损伤、阻止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解除其对脑组织、下丘脑-垂体系统的损害,防止脑缺氧、纠正酸中毒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利于降低血糖水平。对于昏迷患者应合理补充液体,如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相当量的胰岛素或使用等渗盐水,使用激素、速尿等脱水药物时应权衡利弊,尽量避免医源性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应动态监测血糖水平,如血糖>9.0mmol/L则应用胰岛素治疗,如>11.1mmol/L则应进行强化治疗,控制血糖<9.0mmol/L,可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残疾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何朝晖,支兴刚,唐文渊,等.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糖与血清胰岛素变化规律的研究.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3,28(3):310~312.
2何朝晖,支兴钢.创伤性脑损伤后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创伤外科杂志,2004,6(2):149~151.
3漆建,余定庸,唐文国.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3,2(1):26.
4陈开国,邬锡真,任国辉.重度颅脑外伤病人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浙江创伤外科,2007,12(2):115~116.
5LamAM,WinnHr,CullenBF,etal.Hyperglycemiaandneurologicaloutcomeinpatientswithheadinjury.JNeurosurg,1991,545~551.
哲学研究生论文范文2
【关键词】:研究方法;硕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它上与认识论、方法论相连,下与理论性质、研究问题紧密相关,是保证研究成果科学性的前提和保障。一、学位论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学位申请者根据学位授予要求而撰写的研究论文。它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就是正确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研究事实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原则、程序、手段、方式和技巧。是保证观察可靠、判断、推理得以正确形成的原则、程序、手段、方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秦宗熙和穆怀中、谢圣明认为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构成,即一般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和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
首先,一般方法包括哲学方法论、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以及逻辑方法论。其次,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个案法、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抽样法、社会测量法、典型法等。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最后,研究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即选题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论文写作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采取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问卷法、测验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是一个硕士研究生写作水平的展现,而方法的运用则体现了作者研究过程中方法原则程序是否科学合理,这也就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分析得出思政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以传统的理论思辨研究方法为主,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意识,缺少相应的实证与量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自陈状况分析
在抽样的华东师范大学2014、2015年30篇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分析发现,从整体上而言,有90.1%的学位论文明确交代论文研究方法。能清晰单列“研究方法”部分并作“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学位论文的比例比较大,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意识在已经比较高,研究的科学性从总体而言呈比较好的状态。当然,如果把自陈水平为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论文判为“合格”的话,那么合格的比例仅仅有37%。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别及其运用情况
总体分析后发现,理论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理论思辨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在3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以文献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的占60%,排名第一;以思辨抽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硕士论26%,排名第二;比较研究法为主占23%;其余还包括历史研究法、跨学科研究、调查研究等等占有一定比例。此外,100%的硕士论文的是融合两种方法以上的综合方法,融合的方式较为多样。
从以上可以看出,研究方法依然以经验研究和思辨研究等传统研究方法为主。文献研究法、思辨抽象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备受青睐,其中文献研究法的使用率100%。新的实证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访谈法等开始进入理论学科领域,使得研究方法更为丰富和多样化。
三、结论
(一)优点。通过分析30篇抽样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中方法意识逐渐增强,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发现过去单一的研究方法有所下降,对研究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学科层面方法论和原则层面方法论急剧增加,这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出现了多元化趋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研究方法论趋向多元化意味着研究者对研究方法论认识更加深人,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同时,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种类多样性,尽管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整体运用中占比例不大,但从调查结果可以说明研究生们已经意识到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定量与实证研究分析更能确定的各影响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技术的这一层次是研究方法结构体系中与研究成果联系最为密切的层面。一定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式最终必然要通过具体方法与技术才能展现出来。
(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在毕业论文中很多人都陈述;了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方法陈述不够明确,甚至对研究方法本身并不是非常清楚,部分论文对研究方法敷衍了事,有的研究生将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研究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当作研究方法。事实上,从哲学和科学方法的角度看,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都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种指导思想,是方法论。如实证研究与之对应的有实验法、调查法等。
定性与思辩研究多,定量与实证研究少。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在研究科学性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定量和实证研究有所增加,但从总体上而言,定量和实证研究还是很少。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研究,用事实情况及真实数据更能有力地证实研究者的观点的文章少。调查数据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中以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这些以叙事性的定性研究为主导,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较多,说明定性研究仍是主要研究方法。虽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对研究的科学性的重视,定量与实证的方法逐步受到重视,但比较而言,运用的仍然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最常用的定量与实证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差异检验及显著性分析等定量方法在论文中少有出现。
综合上述分析,在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方法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方法意识,培养学生方法自觉,注重开设方法论课程的质量,提高研究质量,重视定量与实证研究,优化定性与思辨研究的结构,规范研究方法,树立科学研究意识,促进思想政教育学科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浩森、潘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J], 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2] 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4.
哲学研究生论文范文3
Abstract: Management education for postgraduates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s can be affected by strong or weak self-organizing feature, whi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management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s, some critical problem and measures is analyzed to improve self-organizing feature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for postgraduates by theory of self-organization.
关键词: 管理教育;自组织性;研究生
Key words: management education;self-organizing feature;postgraduate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74-02
0 引言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一批自然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开始研究自组织问题,主要包括普里高津(Prigogine)的耗散结构论、哈肯(Haken)的协同学和托姆(Thom)的突变论等[1]。自组织理论的基本要点是:积极开放,加快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输入为自组织产生准备前提;通过竞争与合作方式激励系统内部子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提升系统进化的动力;通过自相似性构建层级结构和重视初始值的放大不断推进系统向更复杂与高级方向发展;通过循环耦合、渐变突变等途径促进系统演化并呈多样性。自组织理论中,系统的开放性是系统产生自组织行为的先决条件,非线性机制是系统产生自组织行为的根本依据,远离平衡态是系统产生自组织行为的必要条件,涨落是调节系统自组织行为的重要契机[2]。研究生教育系统是一个具备自组织特征的复杂系统,运用自组织理论来指导研究生管理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不断推进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自组织理论的核心——耗散结构论认为,系统的开放度对其演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在普利高津方程中,必须保证输入足够的外界环境负熵,抵消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中产生的正熵,才能确保系统总熵取负值。在封闭系统或系统开放度很小情况下,系统不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无法从外部引入足够的负熵,系统最终会陷入无序、混乱状态。而只有开放度足够大,系统才能从外部引入足够的负熵以克服内部的熵增达到系统内部的有序。另一方面,构建开放教育模式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时时以动态眼光考察研究生管理教育系统,使之远离平衡态,这是因为当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带来负熵的逐渐减少,可致无法抵消系统内部不断的熵增,从而使系统总熵值不断增加,造成系统内部的逐渐无序化。因此,研究生管理教育上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不断拓宽教育培养渠道,在教育观念、教育机制、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上实施立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和非平衡。为此,一是要在社会的推动、教育目标的感召和教学效益的驱使下,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促使研究生管理教育系统远离平衡态,将创新性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授方法渗入到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之中;二是加大校际交流与校内交往,使研究生从宏观上更多的了解本学科、本专业前沿动态,以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内容和成果,以把握将要从事的研究内在学术地位、价值和意义;三是加强校企合作或联合培养,使广大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或企业生产实际,增强学习、科研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2 健全研究生管理教育的竞争与合作机制
研究生管理教育系统诸要素之间既存在整体同一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前者表现为合作,后者表现为竞争。哈肯认为,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合作,而不是外部指令[3]。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通过协同,使竞争中的一种或几种趋势优势化,并形成一种总的趋势,最终支配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可见内在协同作用是系统进化的决定因素[4]。研究生管理教育系统,既包括了各个管理层次之间的协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协同,也包括同一部门内各成员之间的协同,最好的协同效果是管理教育系统诸因素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目标一致、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通过协同结合成为一个稳定性系统。分析研究生管理教育特点可知,研究生平时横向交流较少,而本专业内解除相对较多,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亟待加强。为此,一是建立学生与导师的沟通机制,一方面使导师洞察和把握学生的科研进展情况,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导师的开放性监控下从分发挥其潜能,做出创新性工作;二是督促、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团结合作,特别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交流。科学上许多重大的发现往往都来自积极活跃的科研群体。在科研氛围活跃的科研群体,个体的思想将更为活跃,更容易产生新的观点、方法和思路;三是管理者和教育者从顶层设计上为研究生培养创造协调合作的环境,如牵头开发联合课题、合作横向课题、共建交叉学科专业等,这种自组织机制的建立,对研究生管理教育的改进,促进研究生能动性思维方式的改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系统各要素之间有差异,就必然产生竞争。竞争的存在和结果,可造成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更大的差异、非均匀性和不平衡性,从系统演化角度看,这种竞争造就了系统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演化条件,调动了系统各要素的积极性,推动了系统向有序结构的演化。通过在研究生管理教育中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为争取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主动吸收外部负熵流,在一致的利益基础上,对负熵流进行有效整合,如通过加大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的奖励程度,以及落后学生的惩戒淘汰力度,形成非平衡机制。
3 突出导师和研究生在管理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在研究生管理教育系统中,导师是管理教育行为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管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从自组织理论观点看,作为管理教育受体的研究生是开放的复杂系统,存在主动的、有选择的感应外界环境,调整自身状态,从而有效的吸收负熵,促进主体有序化进程。对于个体主体而言,其知识、思想、心理、道德体系都是高度复杂的,有效的管理教育必须尊重其自组织性。为此,一要注重导师的引导作用,如在指导论文研究中,要体现分形的层级和功能要求,按照自相似性建立课程论文、总结论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的论文层级操作制度,确保研究生平时训练课程论文,学年撰写总结论文,阶段发表期刊论文,毕业撰写学位论文,从而促进研究生论文的自组织性,不断将知识结构转化为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二要重视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问题的自我解决。研究生阶段具有较充足的课余时间,具备自由学习的条件,在培养过程中要激发和调动研究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引导研究生进行自我教育。在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实践活动中,一方面管理教育机构要利用各种课程阶段的学习,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实践机会,使研究生参加那些可以促进研究生自我教育的自我体验活动,如对外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对内辩论会、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另一方面,研究生结合管理教育机构提供的公益活动、科技服务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自专长,进行自我训练,强化自我教育效果;此外,研究生导师和管理教育机构应结合研究生各自独立特点,指导其正确认识自我管理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引导其进一步修改完善自我教育方案,以尽可能的发挥研究生最大的创造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庞红卫.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教学系统的演变与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0):49-52.
[2]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5.
哲学研究生论文范文4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学术指导
作者简介:李方(1980-),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科长,助理研究员;张雪英(1970-),女,四川仁寿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9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166-03
以导师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本科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导师的学术修养、敬业精神、学术水平都会在其研究生身上打下极其深刻的印迹,以致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在现行的研究生培养中,我国一直较为侧重导师负责制,但是随着研究生教育的飞速发展,给这一传统的导师负责制带来了挑战,如何对研究生进行团队培养成为创新培养模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1]
当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总体上是优秀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表现在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意识较差,学校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以及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过多地依赖于导师的个人力量,没有充分凝聚学科中导师群体在知识结构、学源结构、研究方向结构上的综合优势,造成了研究生培养上的“单血缘遗传”模式与培养孤岛,极大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习惯与交流能力的培养。而且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先进经验难以有效推广、交流,没有形成有经验导师对青年导师“传、帮、带”的良好制度,阻碍了青年导师的快速成长。目前这种现象在高校已经较为普遍,亟待对其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有效推进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的形成,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一、研究现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更加趋向多元化、多样化。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推进,各国更加注重跨学科、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专业合作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范式,而团队合作教学则是这一运动的先导。美国的课程设置强调文理渗透和跨学科,纽约大学、加州大学等还将一些研究生派到国外大学或大公司进行交流和实习,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理论知识,并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MBA。[3]美国肯塔基大学的著名教育家盖斯基大力提倡教师团队合作模式。[4]美国高校采取个人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有益于研究生在接受导师和导师小组的其他教授的指导中,博采众长,并逐步养成开放、全面、辩证的理性思维习惯,克服或减少科学研究中的狭隘性,进而提高科研能力。[5]教学领域的改革创新:开放式教学更多的采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产学研结合,参与实际项目,课题的研究、开发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开发创造潜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6]
199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研究生教育大国的平均水平。[7]在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研究生培养中的招生、收费、学制和培养方式等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80%以上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实行“单一导师制”,只有10%不到的实行“指导小组制”,而且大多数流于形式。“单一导师制”容易导致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比较狭窄、学术前沿意识不够、学术训练不足等问题。学术门户现象阻碍了学术的交流和发展,不利于师生交往和学术创新,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充和全面发展。[8]另外,在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研究生导师规模也在迅速增长,特别是中青年博士生导师所占比例的上升幅度较为显著。然而,由于研究生规模扩张过于迅猛,进而显得导师指导力量有所不足,多年的扩招使得现在许多学校导师与研究生之比已达到1:15,甚至更高。[9]另外,由于不同类型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性质,用同一把尺子来规定所有学校或者所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不合适的。
导师团队合作培养模式被认为是当前我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导师团队合作模式,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实践中有效“传、帮、带”青年导师,推动导师队伍的结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在课程学习计划的设计与安排以及在学位论文与课程实践的指导等方面都可以充分发挥导师团队指导的优势,以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以学科团队建设为基础的导师合作模式,可以进一步改进研究生的教育模式,突破以前研究生与导师间单线联系,学术思路狭窄、学术研究难有开阔性和创新性的困境,[10]建设有利于造就一个纵横交错、互相渗透、有机联系、优势突出的研究生教育网络,淡化学科意识,使学生能博采众家之长改善导师队伍结构。[11]同时,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学科文化,是保持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12]
二、导师团队合作模式
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导师的道德素养、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能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导师队伍,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导师团队合作模式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主要包括影响机制和优化机制两个方面(见图1)。
图1 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示意图
如图1所示,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结构模型和双面效应构成了影响机制。
前文已经提到,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大体为“单一导师制”,逐步推行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对导师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的。
导师团队合作模式中涉及大量的构成要素,如导师、学生、科研、学术讨论、课程教学、培养单位、社会需求、学科特性、学科文化等,这些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非常复杂。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的结构特征,可以通过多级层次的网状结构模型对结构和协同机制进行比较系统与完整的表达(见图2)。
图2 结构模型示意图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团队中导师的来源可以多样化。研究生导师团队是为了实现提高研究生质量这一特定目的而组成的一个学术群体,它不同于教研室、研究所等组织机构,团队成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13]支持导师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引导研究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提倡导师与其他学科人员有机组合,实行正、副导师制。
双面效应是指通过导师团队,达到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又锻炼和提高导师指导能力的效果,解决导师指导力量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做好“传帮带”工作。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否则将缺乏实践意义。因此,探索其操作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讲,必须根据协同原则,以质量提高为目标,制定适应不同情形的多种操作方式,主要有科研合作、课程教学、学术讨论、论文指导和社会实践等等。事实上,制度规范是控制培养模式质量的关键。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制度规范。制度规范必须在遵循高等教育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本身的特点和实施单位的具体情况。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优化机制包括效果评测、实践平台、制度规范、操作模式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效果评测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数据,以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从2007年到2012年,共培养了74位博士研究生,408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中,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论文研究计划资助15项;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这与研究生培养方式密切相关。
教学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周期较长,因而需要借助比较稳定且具备较好基础的实践平台和灵活多样的操作模式。近几年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依托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以“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为平台,积极推行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在研究生规模和导师队伍快速壮大的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并逐步进行了制度规范。首先,需要确保导师团队构成的多元化,即同一学科不同研究方向导师的组合,或是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需求,校内外不同学科的导师建立合作关系。其次,采取多样化的合作手段,主要包括:
1.人才交流
目前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62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51名,中级职称的人员11名。为了加强交流,实验室聘请中科院北京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日本武藏工业大学、ERSI公司等单位的流动科研人员8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项目合作人员),均为海内外在相关学科的资深学者,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以定期开展研究生联合指导、课题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同时,利用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吸收国内外青年学者进站进行博士后课题研究,博士后研究人员平均稳定在8人左右。因此,实验室拥有流动研究人员的平均规模为16人。
2.学术讨论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研究生集中进行学术讨论,且每年年终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即学生汇报当年的学习和科研情况,团队中的导师和相关学生都参与评论与指导。实践发现,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可以促进学生通过比较而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增强多个导师面对面指导的机会。
3.社会实践
目前研究生普遍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与相关研究单位和应用单位的联合,组织学生集中进行学术考察。例如,数字高程模型组的导师利用暑期带领研究生到江苏省宜兴市和无锡市对平原区初步样区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专家讲解,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的研究成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4.学位论文指导
为每个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指定几位导师组成学术指导小组,加强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包括选题、中期检查、论文写作与审阅,以及平时指导。
5.合作交流
通过和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一系列高水平、高层次和实质性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工作。每年选派学术骨干进行学术访问或合作研究,建立研究生互派机制。争取多种机会并积极支持中青年学术骨干到国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博士后研究或做访问学者。近五年来,实验室已派遣10余名优秀中青年科研骨干到美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进行学习。留学回国人员大多已成为实验室的中坚力量,促进了实验室的发展。
6.学术活动
积极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来实验室举办学术讲座,认真组织学术骨干和研究生主持与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特别是全国地理信息科学博士生论坛和GIS国际夏令营,为国内外地理信息科学研究领域青年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7.奖励政策
通过承担或参与高水平项目,锻炼和培养高水平人才。优先推荐、安排优秀青年人才申报各类国家和地方人才基金,对于申请到基金项目的科研人员,实验室在科研经费上给予一定额度的配套,并在科研设备和软件上给予优先支持。
三、结论
在当前研究生教育呈现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实施导师合作团队模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创新手段,对于学科文化多元化、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和研究生培养力量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意义。本文探讨了研究生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的影响机理及结构模式,对于推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升研究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生培养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工程。因此,研究生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推广都是一项长期的且极富挑战性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军会,等.从中外研究生培养谈基于团队学习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98-102.
[2]王欢.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与借鉴[N].光明日报,2008-05-21.
[3]王永盛.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3):30-33.
[4]程晓红.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团队合作模式初探[J].绥化师专学报,2003,23(3):86-88.
[5]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3.
[6]米银俊,黄慧民.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考[J].教育与人才学,2001,(3):476-479.
[7]陈学飞,金红梅.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吴苏芳.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9]缪燕平,等.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与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7):32-34.
[10]陆居怡,等.研究生合作型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05,(Z1).
[11]汪浩.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7.
哲学研究生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新农保;制度;文献分析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其发展大体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整顿期和改革期四个历史阶段。2009年,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我国开始了在全国范围的新农保试点工作,并由国务院在9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用以指导新农保的试点工作,标志着“新农保”制度应运而生。
一、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本文以CNKI作为平台,以“主题”作为检索点,检索词设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匹配设定为“精确”以此提高检索的准确率,并将期刊来源类别设定为“核心期刊”以提高文献来源的权威性。共检索出相关论文154篇,文献发表时间从2005年开始,对新农保制度问题的大规模研究主要集中在 2009年以后。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
二、文献分析
(一)文献作者分析
通过对新农保制度问题研究领域的作者群体的分析,发现此领域已具有稳定的作者群引导研究的发展,高产作者群也已形成,例如来自武汉大学社会保障中心的邓大松、刘昌平,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耿永志,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韩俊江等。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在统计的文献中,学者个人独著的论文占到60.5%,多人合著的论文占到39.5%。其中以两人合著的论文为主,占总论文量的31.4%。其次是3人合著论文,占总论文量的6.6%;4人合著论文占总论文量的1.5%。学者们之间的合作有利于促进学术研究和交流,有助于深入探讨研究问题,促使研究内容往深层次发展。
从作者所在单位机构来说,文献的作者来自于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银行等单位。统计结果显示,来自高等院校的作者发文量居于首位,占到总发文量的95.7%;来自科研机构和银行的作者发文量占到总发文量的4.3%。
(二)基金资助项目的分析
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往往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并代表着某个研究领域的新趋势,特别是国家级课题更是代表了该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通过文献分析统计得出获得国家、省部、市、院校等各级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30.5%。其中,国家级27篇,占论文总数的17.6%,其所占比重最大;省部级12篇,占论文总数的7.8%;市级、院校级分别有3、5篇,分别占1.9%、3.2%。目前的基金资助来源以国家级课题为主,这与国家建立新农保制度有一定的关联。
(三)内容分析
对论文内容的分布进行研究可以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我国对新农保制度进行研究的内容相对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农保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现有的文献对于新农保制度的建立基本上没有异议。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其存在既是十分必要的又是可行的。
胡玉璋(2007)认为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本途径。我国经济结构变化为建设新农保制度的试行提供了前提性条件;财政收入与农民收入提高为新农保制度的推行提供了关键性条件;政府重视与农民意愿为新农保制度的推行提供了主观性条件;长期试点为新农保制度的推行提供了技术性条件,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新农保中的政府责任分析
“新农保”与“老农保”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在制度设计上突出了政府责任。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上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在新农保制度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刘昌平(2008)指出“老农保”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责任缺失。曹信邦,刘晴晴(2011)认为我国政府财政完全有能力对农民养老保险账户缺口承担责任。邓大松,薛惠元(2010)提出应当强化政府责任,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财政补贴的力度,使财政另行预算注资保持较快增幅,并承担相应的转制成本,以缓解参保与享受人群倒挂带来的基金压力。当然我国政府在财政支持新农保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3.新农保基金的筹集与管理研究
随着新农保工作的普遍展开,其基金的筹集与管理问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基金的筹集决定了新农保制度能否顺利推广,其筹集模式在新农保制度中处于的核心地位。金玉秋(2009)认为农民养老基金筹资模式必须适应我国国情,最低筹资水平应该满足合理的最低保障需要,资金来源渠道应该多元化,并强调了土地资本收益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中的作用。刘昌平(2008)从基金管理模式方面推行委托投资型和银行质押贷款型基金模式以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基金的安全管理,有效运营,保值增值,基金监管,直接关系到自愿参保的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信任和信心,因此可以看出管理好新农保基金具有重大意义。
4.关于新农保试点的研究
新农保制度的试点研究一直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按照全国试点指导意见的要求,全国各地的试点地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试点工作。相关试点文献的框架结构大致是“现象――原因――对策”模式。通过对新农保试点工作实施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新农保试点工作在西北偏远地区仍然较少开展。对试点地区的研究经验的借鉴,有利于推进我国新农保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5.新农保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新农保制度必须要解决与其他相关制度的配套衔接问题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新农保制度的相对稳定性也是影响其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李玲(2011)强调从实现政府财政补贴可持续,农民长期参保意愿可持续,管理运行可持续,农民满意可持续等方面来保证新农保的可持续发展。李莹(2012)等人从资金筹集的视角,从财政支付能力、个人缴费能力、集体补助能力3个方面,探索了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新农保制度要想具有可持续性,就要进行严密的基金监管,保证基金的安全;进行周密的信息管理;加强新农保的经办服务能力,简化农民参保转续手续。
(四)研究方法分析
从研究方法上看,目前的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远远少于定性研究,较多的研究成果只是在作表面扩展和堆积。文献的定量研究方面主要应用了保险精算学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少数研究运用了系统仿真技术、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二元离散选择模型、简单动态模型、扩展性线性支出模型等学科方法,这些方法为科学地分析新农保险制度提供方法依据。
三、结语
通过对我国新农保制度问题研究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发现当前新农保制度问题研究已具有一定规模,研究的内容涉及多个层面,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总体上看从2009年国家正式推行新农保试点以来,各界专家、学者们纷纷对新农保建设发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及对策,其针对性和正确性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尽管新农保的试点工作在加快推进,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多,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农业人口数量的庞大,新农保制度的真正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农保领域仍然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希望更多研究者能够加入到这些问题的研究中来,不断加强学术交流,共同为促进新农保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玉璋.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7年第3期
[2]刘昌平.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保险研究,2008年第10期
[3]曹信邦,刘晴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21卷10期
[4]邓大松,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的难点分析――兼析个人、集体和政府的筹资能力[J].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1期
[5]金玉秋.土地资本收益与农村养老基金筹集模式创新[J].求索,2009,8
[6]刘昌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第38卷第4期
[7]李玲.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机制[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研究生论文专刊,2011年3月第38卷
[8]李莹,党略,舒迪远,翁衍沛. 广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基金筹集角度的分析[J]. 特区经济,2012,04
哲学研究生论文范文6
[关键词]:赏识;因材施教
欣赏别人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位成功的教师也必然会欣赏他的学生。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他们的赏识却欣然接受。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贯彻以赏识为主的原则,因为它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
根据这一原理,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注意运用欣赏,把它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积极强化手段。因为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自信、自尊的良好品德。通过教师热情真诚的赏识,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提高综合素质.
一、面向每个学生,“因材施赏”
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综合的发展。要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因材施教,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明显提高。布卢姆认为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当教师的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把这些原理运用到欣赏学生中也就要求我们教师欣赏每一位学生,并且要实行目标分类,学生分层,对待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套用一下就是“因材施赏”。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一个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主要是通过获得优秀的成绩或同学、老师以及家长的认可来实现的。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学生的某门学科成绩一般,兴趣不太大,但是会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测验或某次提问中,取得了好成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了成功的体验,常常会像换了个人似的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不仅后进生要当众表扬,就是中等生和好学生也需要教师在同学面前予以肯定,这种欲望甚至比后进生来得更加强烈。《中国教育报》曾刊出了戴嵩松回忆30多年前受到“一次意外表扬”引发了她一生对自然科学的偏爱。事情是说:上五年级时,她生病住了20多天的医院,病愈回校上课的第一天,恰巧碰上自然课小测验,由于她一堂课也没有上过,自然考不好,只考了50分,晨读课上新来的班主任讲评自然测验情况。戴嵩松同学是在一节课也没有上的情况下参加考试,居然能答对一半,这非常不简单,我提出来给予表扬。同学们也给予热烈的掌声。也就是这次意外的表扬,使她以后对自然科学格外偏爱。因此要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1.运用期望动机理论,放低起点
学习心理学家提出了这种期望动机理论:动机=估计成功的概率×对成功价值的评估。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学生从事某项学习活动动机的强弱,取决于他对获得成功可能性大小的估计与他对成功价值大小的评估的乘积。其中有一项大,就会影响到学生动机强;如果其中有一项小,也会影响到动机弱;如果其中有一项零,他认为没有学好的可能性,或认为学了也没有什么价值,那么他的学习动机就可能是零。提高学生的成功概率,主要通过引导得法与降低难度,成功价值的评估,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能受到多少人的注意,说穿了,学生均有表现的欲望,因此后进生、中等生、尖子生也都需要表现的机会,每一位学生需在人前多加表扬,多给学生戴高帽。
运用学习成就动机的理论,从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入手,从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项目入手,低起点,选好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制订教学目标要体现层次性的要求,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每个人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评价分层
首先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终了环节,往往是安排在教学过程以后的。但布卢姆他不主张这样做,他把教学评价引入教学过程,提出了形成性的评价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评价观的根本改革。他认为: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年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目的将是寻找能使每个学生达到最高水平的学习条件。教学评价观的改革就是其中一个,要改革评价观,老师就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刀切,或一定要把评价放在教学过程的后面,而是运用成功的理论对每个层面的学生及时进行客观评价,把评价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其次评价要注意教学艺术的灵活运用。
上课时由于采用了分层推进,分类指导,老师必然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回答不同的问题,完成不同的作业,并给予评价。在评价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中下生应以鼓励为主,并可稍降低标准,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可以使几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改变传统的总结性评价原则,运用前瞻性和鼓励性原则,肯定学生的一切结论是鼓励性评价原则的核心。美国一位小学老师的评语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赞赏每一位学生。一位美国老师问一个小学生:5+4=?当一个小男孩响亮地回答8时,那位老师真诚的赞赏语震撼我们平时严格要求的老师:很好!很接近!谁还有不同意见吗?“很好”赞扬了这个学生的大胆;“很接近”鼓励了这个学生只要再努力就可以成功了;“谁还有不同意见吗”把这个小男孩的结论和正确的结论以平等的评价。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我们抓住这股力量,激发各类型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就能提高课堂效率,争取数学成绩的大面积丰收。目前心理学的发展现状看,它还远远跟不上实践工作的需要,更不要说本书的内容了。弗洛伊德企图从病态的人入手、马斯洛企图从俊才入手来研究普通人的心理,但是距真正的解决还有很多路要走。本书以事物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矛盾的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以整体论和主体论的认识方法,采用实验与思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且以统计学的观点来扩大科学的界定,对以往成果作了整理和补充,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例如作者发现学生的习得与练习量不成线性关系,它有一个突然变得快速的“拐点”(数学术语,意为转折点),“拐点”的成因及如何预知,当练习量再增大时,又会出现难以提高的“高原区”,如何突破它,这是一个涉及教学效率的重要问题,要从教师可操作的层面上去揭示它,研究是不足的。再如,世界各国都重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然而对情感发展的序和“需要强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所知甚少,远没有达到可以指导教师工作的水平。
二、运用“期望心理”,给学生以被赏识的希望
运用“期望心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学习情感。心理学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取得进步。根据这一点,教师在迎接每一届新同学时应真诚地期望:大家都经受过了无数次的小考和中考,现在,都成了优胜者,勇敢地坐在这里,今天的学习,对你们来说一定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心就是完美的。所以希望也相信大家能做一个最完美的自己。“最完美的自己”让学生有了对自己终生的信心。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首先是生理需要;其次是安全需要;再次是归属与爱的需要;第四是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尊重两个方面;最高一层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孩子们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自己被他人重视,尊重和认可。“完美”只要尽心,不但给了每一位学生自信,还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为他们的自我实现提供了追求的精神动力。
这样的期望演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学生们都尽了自己的努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因而往往也能够变成现实。
期望往往能使教师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有教师。真诚的期望会转变成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使教师珍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找到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即使有时会有学生对教师的误解和委屈,仍应以宽厚的期望化解:每一个人真的是大海,美丽得有时很难让人理解。学生会觉得这是个对他们充满信心的教师,他们会努力做个最好的自己,一下子就亲近了他们的老师。
一位教师拥有了对学生的期望,也就等于给了学生希望,而这种充满师生情的关系会因为和谐交融而形成一股强大合力,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激起学习的热情,使教学双方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教学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贯彻赏识为主的教学原则,注意应用欣赏,把它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积极强化手段,同时要面向所有的学生 "因材施赏".
参考文献:
《高中心理辅导教学模式探讨》 中科院《教育心理实验论文集》,2000年7月
《创建和谐情景,提高课堂效益》 郑国学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集 2000年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郑国学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集 2000年
《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邵瑞珍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
《教学论基础,教育研究》 迟艳杰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