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的生命和灵魂,是最能够体现学生能力和数学品质的关键要素,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所在。不少学生平时考试成绩不错,但是,以后发展空间相对有限,其根本原因是其数学素养相对较差,从根本上限制了他在数学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空间和提升高度。因此,高中数学一定要重视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注重问题设置和师生互动,让学生能够在问题互动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素养。

一、坚持师生高效率教学互动,以问题导向营造核心素养生成情境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过程,也是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实效性的重要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高中数学在“问题-互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为教学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问题―互动教学是一种模式,问题为互动提供了媒介载体,互动保障了问题教学的有效性,而核心素养则是为其明确了重心。数学素养的培养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真正感知体验和迁移,需要结合具体的问题分析来锻炼思维和能力,高中数学结合学生基础,创设以问题导向的互动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互动交流中生成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例如,学习“任意角”的相关教学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联想有关角的实际例子,学生开始互动讨论,他们找到了一些实际的例子,比如,跳水表演中有个动作在空中转三圈,再进入水中,会听到解说员专业的术语“向下转体1080b”;在观看体操表演过程中,也有在单杠或者双杠上“左后转体720b”的解说。还有时间调整是常见的事情。此时教师再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上面的1080b和720b已经超出了初中阶段的关于角的度数的范围,尤其是矫正时钟,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如何来表示其不同?由此来让学生树立角的方向概念,并由此产生角的正负问题,逆时针旋转形成的角定为正角,而顺时针形成的则为负角。这样的问题和互动能够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让他们从具体生活应用中感知数学,学会分析和表述,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数学的核心素养。

二、以问题为媒介展开深度互动,实现数学核心素养与学习目标融合

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教学引发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模式变革,真正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带来全新的体验,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思考的主体,能够将数学课堂生成一个更富动态变化的有机生态复合体。促进学生更好地认知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让数学课堂真正回归,凸显数学教学的本真。基于“问题―互动”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教学,问题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媒介,是互动的基础,在互动教学中能够突出问题要求,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思考和实践,感知生活和生产现象中的数学问题,分析已知条件和未知结果之间的对接关系,将问题解决与学习目标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融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面向社会生活,面向更加广阔的生产实践,用数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在互动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展和升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精心选择和设计问题主线,实现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的粘合

高中数学教学应该重视问的选择和分配组合,一方面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选择和设置问题,并做好问题的排序和投放频率,确保问题能够带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锻炼基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将数学教学内容和数学核心素养深度粘合,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能单独对学生进行所谓的核心素养分析,而应寓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之中。以问题为推动课程进程和环节组合的主线索,巧妙处理数学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的关系。问题是场景,数学知识是形体,而数学核心思想就是灵魂,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和丰满的生态课堂。

例如,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相关教学内容时,先给学生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初中阶段学习锐角三角函数时都是借助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来定义,如果将锐角推而广之变成任意角,是否可以将锐角三角函数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呢?怎么推广?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生认为可以用直角三角形的对边、临边、斜边比值等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师再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何才能研究和分析其函数值呢?学生分析可以借助直角坐标系,将任意角放置到坐标系中。这样就可以重新定义锐角三角函数了,然后再进行演示。这样的教学以问题为主线,将已学知识与新学知识相结合,彼此勾连,生成完整的意义链条,实现知识与核心素养的粘合。

总之,一切教学都应抓住最为本质的内容,突出重点。数学核心素养就是数学最为本质的内容,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应围绕这个核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模式。“问题-互动”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能够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更好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感知和感悟能力,能够用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去分析和结合生活与生产中的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数学培养学的核心素养,锻炼他们的理性思S,强化他们的数学思维方法,真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范文2

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新教材

1、要树立新教材的新的教育理念。 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导向。作为数学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数学的精神 、思想和方法,数学知识则是第二位的。因为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数学教育中培养各种人才所需的共性的东西,既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解题能力,而是运用数学观念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不论一个人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哪怕他对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不再会解中学的数学习题,但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他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观点思考问题。数学观念永远支配着人的思维,发挥着无形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思考 ,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要充分认识新教材的教育功能。 现在,我们所说的课程已经不再只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且包括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因此,教材改革只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是如何充分利用新教材进行教法、学法的改革。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新教材就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就不能把新课改精神落到实处。因此,如何挖掘新教材的教育功能,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它关系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成败。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新教材的教育功能

1、运用新教材,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知识编排顺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合学生预习和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逐步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会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容易提高。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教材,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每节课都要拿出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让他们自己制订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观点,要让学生积极讨论。还要鼓励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超前预习、阅读教材,通过鼓励学生阅读教材、提前预习,实现了数学学习的良性循环,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学习兴趣也会不断增强。

2、教师要不断学习,力求创造完美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优秀教师学习,与同事合作,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根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教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生活实践与学习相结合,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

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高中数学新教材在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与老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可操作性,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素材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加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1、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思维状态中,学生是富于思考的,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思考的空间,教学中的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理应为学生提供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有差异的个体,不同班级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收获,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让每个学生都表达出来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3、设计好练习,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实践证明有效的练习可以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课堂练习不是对所学新知的简单重复,而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教师要努力设计好练习,使学生更多更好地锻炼和展示自己。

教师还可利用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又一大特色,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数学学习从教室走向了社会,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完善。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范文3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意识;有效途径

中国分类号:G434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其指导思想是使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过程中,把握具有普遍迁移意义的技术文化要素,体验信息文化,提升信息素养,支持基础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教育走向信息素养培养的理念已经广泛地为大家所接受。“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为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从记忆型教育转化为信息教育,即培养学生从记忆信息转向应用信息和创新信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标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教师要树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新理念。

一、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积极创造信息素养环境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信息技术课教师需不断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就感。要想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氛围,首先要求教师搞好课堂设计,尽量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动态。例如在讲“文本信息的加工”一节内容时,教师不能只讲授word的文本处理技术,单纯强调技术应用,而应该把文本处理的方法同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起来,给学生展示一些报刊杂志,海报等,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把文本处理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对文本处理的方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师生观念使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技能进行自身的建构学习。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二、采取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从情景的设计、举例到活动设计,都应选择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将信息无处不在,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获取、处理、传递和利用信息的情景呈现给学生,从而学生增强从信息的角度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如在《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一课教学中,我们如果直接灌输给学生物质能量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基本形态,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我们可以采取播放野外生存训练的画面,让学生分组讨论都带哪三样东西可以走出原始森林。经讨论学生总结出必带的钢刀、火石、指南针。教师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钢刀代表物质,火石代表能量,指南针代表信息,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这个知识点了,而且还能使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注信息能力的形成

信息能力是基于思维层面、操作层面和方法层面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求出发,提出超越技术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实际应用中的工具、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要素、信息实践与相应文化内化的平台。为学生最终形成信息能力搭建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用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逐步学习和掌握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注重学科整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有效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打造理想的学习环境,。比如,利用动画信息的加工这一课内容,我们可以结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平抛物体的运动内容,让学生制作一个“平抛物体的运动”演示实验,不仅指导学生学会了动作元件的参数设置,还帮助学生对物体运动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利用学习“文本信息的处理”,一课,巧妙的给学生设置任务,让学生利用WORD软件写作文学会利用文字处理功能,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利用CAI软件把学生做物理、化学、生物试题过程趣味化,让他们学得更快乐;在学习“图片处理”软件时,与美术课结合,让学生给自己设计个人名片;通过学科整合让学生在一起展示交流,学生不仅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还学会了信息应用技巧,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在与各学科的整合过程中还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整合是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信息素养的精髓

对信息来源、信息价值的判断与评价,对信息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把握,对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的认识,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如在综合活动中,引导学生依据自己找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强化信息道德、规范与伦理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范文4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学思维;数学意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基础性做出了下面的概括:“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思维在高中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广阔性,所以,教师要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题型的转变和一题多解等,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强数学思维的培养,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已知点A(-2,0),B(2,0),动点P满足:∠APB=2θ,且|PA||PB|sin2θ=2,求动点P的轨迹Q的方程。

在解答该题时,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解答该题时,我引导学生对该题进行了一题多解,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找解决该题的切入点,进而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数学意识的培养

长久以来,我们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能够应对各种试题,导致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相对比较差。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从而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关的数学信息,进而,逐渐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数感,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如,教学“指数函数”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在导入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一个问题:“某城市现有人口总数为100万人,如果年自然增长率为1.2%,请问,10年以后该城市人口总数?”引导学生思考,并顺势将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中,这样将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素养 任务驱动 学习兴趣

21世纪,信息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信息技术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已无可置疑。在信息社会中,一个人的信息素养如何,对于其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站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战线上的我们来说,教给学生技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是新世纪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包含哪些内容呢?《标准》明确提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发表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标准》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标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教师要树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新理念。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呢,这是值得每个教师探究的问题,特别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为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提高信息素养的基石。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性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可以推动人们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它带有感性色彩,是学习的最佳动力,也是我们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的合理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任务驱动式教学、学生自主式探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技术环境是有效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外部因素。

信息技术,高度依赖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同样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优质的信息技术环境。虽然改善环境依赖的因素很多,比如资金因素、观念因素、师资因素、上级决策因素等,可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合理地利用身边的各种信息工具,为信息技术教学服务,改善信息技术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优质的信息技术环境。

三、良好的课堂教学是有效提高信息素养的关键。

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良好的课堂教学是有效提高信息素养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传教式教学变为启发式、自主式教学,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下面我就课堂教学谈谈看法。

1.多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信息技术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式法的教学效果很好,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探索的精神。任务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就是任务本身,首先任务要具有阶梯性,即要有基础的任务,还要有创新提高的任务,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学,都有所进步。我经常在一堂课程中,将任务设置成基础任务、提升任务、探索任务,其中,基础任务必须所有同学都完成,提升任务和探索任务让有能力的同学完成。其次任务的内容很重要,任务的内容要具有创造性,要具有启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我在提升任务和探索任务中,多采用目标式任务或主题式任务,内容不限定或少做限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熟知的内容完成,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等的信息素养。

2.在教学中多使用“交流与合作”

在教学中,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特别是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作品制作等课程中,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取别人之所长弥补己之所短,在交流合作中互相提高。

3.课堂教学评价采用互助互评、多样化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的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评价能力非常重要。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应多样化,可以采用教师点评,也可以采用学生互助互评、让学生依据自身的认知评价,或者两者结合,教师加以适当的点评和肯定。同样的,评价的内容也非常重要,可以从任务完成度、作品精美度、内容完整度、创新度、艺术度、小组合作度等方面作评价,找到每个学生或每组的亮点,以此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标。

四、合理利用各项校内活动,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宝贵机会。

每个学校,在重要的节日都会组织一些全校性活动,比如五一、国庆、五四青年节、运动会,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比如宣传海报、我班的风采、我的摄影精作等,让学生完整地参与到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交流中,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所长,完成题目。通过这种开放性的题目和校内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达到课堂中无法达到的良好的效果。

五、教学中始终贯穿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是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保证。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一、传统与现代转变中的数学教学有效性之现状

当前,我国处于转型期,各个方面,包括教育在内都在转型,高中数学也不例外.由于教学仅是途径和手段,并非目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的发展,因此,教的效果要通过学来体现,学的状况是衡量教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受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的影响,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低,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差.具体来说:首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终端地位,教师处于传输知识的开端地位,这种失衡的主体地位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差.传统教育强调知识或书本,具体到高中数学中就是数学定理的掌握,数学公式的掌握,例如,数列公式,向量公式之类.在高考号召之下,一切围绕分数转,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学生成为知识的“集装器”,因此,在传统教育理念下,不是用知识武装头脑,人的发展受到阻碍.学生由于处于知识接收末端,学习的主动性差,因此,即使教师讲授得再精彩,学生不愿意听,其最终的效果是低下的,有效性低.其次,受现代技术形式的影响,教学失去内容.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生活,教育领域也是如此.目前,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高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注意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由于现代化网络技术具有简便性、共享性、直观性等特点,因此,被高中数学教师广泛应用于教学.但是,在教学中存在不知如何将技术与内容有效结合之问题,导致教学流于形式,成了娱乐一种方式.因此,可以看出受传统与现代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低,学生最终接收到的教学信息少,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现状堪忧.

二、多元主体要求下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之原因

教学不是目的,其只是手段,其有效与否要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由前述对高中数学教学现状探讨可以看出,其教学有效性低.而这个低的衡量标准是以教学目标来衡量,一方面,单向度传授,学生最终接收效果差,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差;另一方面,当前数学教学只注重分数,忽视能力,不符合国家当前对于学生能力的强调,因此,其教学有效性低.提高有效性是鉴于:1.学生发展要求.教育不是目的,教育只是手段,其目的在于培育人,服务人,因此,人才是教育的着眼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以知识为着眼点,忽视了知识是为了武装人,而非束缚人.因此,为了实现学生发展,要求改变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2.回应国家政策要求.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国家一直在调整对教育的认识和定位.2016年,国家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理念,指出教育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其核心是学生能力.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度强调分数,有效性低,无法适应国家要求,必然要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有效性.

三、双重视角下教学有效性提高之策略

(一)从教的过程看

若想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从“教”的角度出发是无可厚非的.教师如何实施教学,根据何种原则,采取何种策略,是提高有效性的要求.为提高有效性可以:首先,教学目标的更新.教学有效与否,要看目标是否达到.当前国家已经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是在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高中数学要针对国家要求,积极做出调整,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育.要充分利用数学的一题多解以及抽象化特点,积极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教学内容具体化.教学有效与否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有效传输程度.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必须要对教学内容有所调整,要针对学生特点选取教学的内容,有侧重点的讲解内容,使得每名学生都可以从数学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中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提高有效性.再次,教学方式多元化.为提高有效性,要求转变单向度的传输数学知识,不顾学生接收程度的单调的教学模式.要创新教学方式,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教学,以期调动学生的兴趣.尤其是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要充分利用,但同时要注意方法.

(二)从学的过程看

教学有效性不仅受教的影响,而且受学的影响,是教与学互动之下的产物.因此,探讨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还要从学出发.从学出发,此处强调就是学有方法,教师在积极调整教学策略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特别是数学,鉴于其学科特点,大量的重复式练习是其常用方法,但是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既浪费时间又效果低下的一种方式.教师在实践中,要强调思维导向,尤其是学生思考方式的培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晓琳.传统教育模式与创新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3(0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