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爬山虎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爬山虎的特点

爬山虎的特点范文1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具体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理

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叶圣陶)。

二、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1、上课前先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于生字的掌握情况。

(听写:重叠、均匀、逐渐、触角)。

2、 背诵第二自然段(指名背、齐背)

三、新授: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背诵,让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爬山虎叶子的美,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着密切联系,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详细的描写了爬山虎的脚。这节课我们随着叶圣陶爸爸一起去学习写“脚”的部分。

1、出示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想一想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指名回答。(板书:位置、形状、颜色;爬;触着墙,没触着墙)

2、学习第三自然段

那书上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呢?请找出来自己读一读。

(1)指名读

(2)出示课件填一填

(3)我们已经对爬山虎的脚有所了解了,根据文中所描写的,现在请你试着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好,指一名同学上台画;

(4)评一评,是否画得准确(出示课件,师引导学生体会“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描写得生动具体)。

(5)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写得非常细致,那么为什么作者会写得细致呢?因为他……(生答后板书:仔细观察),你从本段的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抓“注意”一词)

(6)让我们一起细致、认真地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

小结:因为作者仔细观察了,所以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生动。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课文中哪一段告诉了我们?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合作学习(出示课件):

A、 指名读合作学习要求 B、合作学习 C、反馈

(2)抓住“巴”字(老师请一名同学上台,老师演示“巴”这一动作,请一名同学说出“巴”的感受),结合第四、五自然段,你还从文中的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爬山虎的脚就紧紧地“巴”在墙上的。

(3)同学们,你们看过壁虎爬墙吗?大家学了文,又观察了爬山虎,能说说壁虎爬墙和爬山虎的爬有什么不同呢?爬山虎是不是只往上爬呢?根据学生回答,回归第二段“叶尖一顺儿朝下……好看得很。”再问:课后思考题(金话筒)。 最后一句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有什么作用?

(4)齐读三、四、五自然段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启发?

爬山虎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 爬山虎;垂直绿化;品种;应用;山西阳泉

中图分类号 S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05-01

近年来,阳泉市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旧城改造、山城绿化中,垂直绿化的应用对于山城特色的打造功不可没,而使用量最大的攀援植物品种就是爬山虎。通过对华北地区其他城市的考察,及当地绿化实施过程中的调研,该文对爬山虎的具体栽培使用方法及品种优势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1 阳泉市绿化现状

阳泉市地处东经112°~114°,北纬37°~38°,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大陆性季风及复杂地形影响,市内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四季分明,日照比较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太阳辐射总量多年平均值为560.24 kJ/cm2;全年实际日照时数为2 696.3~2 886.3 h,积温为2 400~3 000 ℃,无霜期平均为130~180 d,年降水量560 mm。整个城市依河环山而建,地势陡峭复杂,道路崎岖起伏,可绿化土地稀少零散,落差极大,同时护坡挡墙众多,限制了常规绿化树种的应用,同时也给垂直绿化攀援植物的使用带来了契机。在绿化过程中,攀援植物成本低廉,繁殖简单,生长适宜,表现优良,以爬山虎用量最大,它在拓展绿化空间、克服不良地质条件、提高绿化覆盖率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爬山虎常用品种介绍比较

爬山虎中文学名地锦,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鼠李目葡萄科爬山虎属。可采用扦插、压条和播种等方式繁殖,从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进行。爬山虎性喜阴湿环境,不怕强光辐射,耐寒、耐旱、耐贫瘠,耐修剪,对土地要求不严,怕积水;在土地肥沃的地方生长尤其旺盛。一根茎粗2~3 cm的藤条,2年内墙面绿化覆盖面积可达30~50 m2,具有减少噪音、吸尘、降温吸湿、美化、绿化环境的作用。因此,爬山虎主要用于城市的垂直绿化[1-2]。

当地常用的爬山虎主要是2个品种:①中国爬山虎。又名中国地锦,别名三叶地锦、小叶爬山虎。是我国本土树种,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均有种植。落叶藤本,分枝多,卷须短,具气生根;叶互生,广卵形,3裂,先端为粗锯齿状分裂。攀援能力和吸附能力极强。②美国爬山虎。又名美国地锦,别名五叶地锦、大叶爬山虎。原产于美国东部,我国引种栽培,落叶藤本,靠卷须攀援生长。掌状复叶互生,质较厚,卵状长椭圆形至倒卵形,缘具齿,在全国各地均适宜种植。较中国爬山虎更耐寒,生长量巨大,叶片覆盖力强。但攀援能力、吸附能力较逊色,在北方墙面上的植株常被大风刮掉[1-2]。

3 爬山虎的应用误区

3.1 追求短期效益,导致美国爬山虎过量使用

由于美国爬山虎叶片大,生长迅速,绿化效果显现迅速,加上幼苗健壮高大,直观效果好,被苗圃大量繁殖,迅速普及,使市场大量为美国爬山虎占据,品种趋于单一化格局。

3.2 忽略长期效益,后期遗留隐患

美国爬山虎由于吸附力不强,生长迅速,造成后期绿化效果不稳定,同时叶片大,节间长,枝条粗犷,在达到一定高度和生长量时,极易在风雨中出现大面积坍塌,成为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寿命有限,无法实现绿化的历史性和连续性。也由于品种的单一化扩大,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3.3 中国爬山虎被冷落,限制垂直绿化景观进一步提升

中国爬山虎叶片细小,枝条细密,早期生长缓慢,覆盖率不高,在施工过程中很少使用。但由于其极强的攀援力、吸附力和生命力,在后期的绿化中有极其突出的表现,可以稳定地攀爬几十米乃至上百米的高楼,并保持长期稳定的绿化景观,并且由于细密的枝条叶片,装饰的建筑绿化整洁细密,有利于绿化景观的进一步提升[3]。

4 爬山虎的合理综合利用

4.1 发挥特长,合理使用

充分利用美国爬山虎生长迅速、攀援力不强的的特点,在低度护坡、低矮栅栏墙体及容易攀爬的区域大量使用,可以迅速形成绿化效果。利用中国爬山虎攀援力强的特点,在陡峭高大不容易攀爬的重点建筑物上使用,增强长期绿化效果。

4.2 取长补短,综合利用

可以将中国爬山虎和美国爬山虎混合使用,合理的混植、间植。在快速提高绿化效果的同时,保证绿化效果的稳定性、连续性,既能达到快速绿化的效果,也能合理适时地完成新旧更替。

4.3 打破传统创新开发

利用美国爬山虎的秋天红叶景观和高强度的覆盖率,取代草坪及部分地被植物,在复杂地形及地质土壤不利的条件下应用,可以降低养护成本,提高绿化率。利用中国爬山虎稳定强大的攀援性能,在绿化高大建筑及廊架或土层厚度不够的特殊环境里替代乔木,可以形成高覆盖的绿化效果。在落差极大的中间地带可以混合种植,向上形成攀爬的中国爬山虎覆盖,向下形成美国爬山虎的垂钓绿化,互为补充相得益彰[4]。

4.4 综合生态全面发展

爬山虎属目前有10余个品种,也有很多人工栽培的变种,例如斑点爬山虎、红三叶爬山虎等,可适当合理地引种并开发利用。同时,合理配置当地适宜的各类多年生木本攀援植物,例如凌霄、藤萝、金银花、藤本月季、葡萄等,形成长久的绿化美化效果。也可以临时种植一年生乡土草本攀援植物,例如丝瓜、葫芦、矮牵牛等,尽快达到绿化效果。通过多品种多形式的垂直绿化组合,达到色彩丰富、个性美观、特色鲜明的绿化效果,形成完善的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群落,避免单一病虫害的大面积暴发,达到自然和谐、互利共生的完美境界[5]。

5 参考文献

[1] 贾克林.浅析爬山虎在庭院垂直绿化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10(2):71-72.

[2] 石铁矛.建筑与绿化[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 庾富文,周俊辉,苏萼怀,等.珠三角城市空间绿化形式与植物配置的调查[J].江西农业学报,2010(10):62-66.

爬山虎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沟通 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教学的受众是正处于充满着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小学生,这使得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激发学生的灵气与创造力。“将课堂让位于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逐渐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中占据主流位置,也成为课堂教学生命力的源泉。教师应借助于各种途径,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来获得认知上的提升,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师“一言堂”、过分强调知识灌输和单纯传授知识的特点,而对于学生的接受兴趣则考虑较少,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水平。本文从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过程的角度着手,列举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例,来强调观察、体验、沟通等方式在推动师生互动中的作用。

一、在激趣引入下,师生互动从体验中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恰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闪光点”。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借助于提问的形式,充分地发掘小学生的思想的“闪光点”,让小学生在课堂中碰撞、接触,使得小学生从提问中获得启发,思维进一步得到活跃,就会使师生互动变得有意义。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麻烦事。本来花费了很多心血准备好的东西会突然遭到破坏,让我们感到很伤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有一个小女孩遇到了麻烦事。她是谁呢?

(课件出示:一个小女孩说:“你们好,我叫玲玲。”)

玲玲小姑娘真有礼貌,我们也一起向她问好吧:“玲玲,你好!”

(正音“玲”指导读轻声,生字卡)

看看玲会写了吗?(课件出示“玲”字)

你认识的人名字里有“玲”字吗?很多人的名字中有“玲”字,听起来悦耳动听。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生:形声字、换偏旁,王字加令……)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质疑)

师:同学们的想法这么多呀,那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读课文好吗?看看能否找到你想知道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第116页,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生字把它画下来,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课文的生字会念了吗?小老师带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正音)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会认读了课文的生字。没有了拼音你还会读吗?小组学习,自认生字卡。在小组里找出难读的字音,并互相考考对方。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男女同学读,开火车读。把课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把生字词放在课文里读,看谁能读得又快又好?同桌合作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问得仔细些。

(整体感知,解答前面同学提的问题。老师总结:玲玲为了参加评奖,画了《我家的一角》,不小心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画了一条小狗,并获得了奖。)过渡:你们想看看玲玲的画吗?玲玲给我们出了几道题,她说我们做对了,才可以欣赏她的画,咱们一起来看看。[1]

在课堂教学中,该老师采取将记忆性问题与说明性问题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在直观理解的情况下学习到了知识,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拓宽,学习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学习的兴趣也获得了提高。

二、在场景模拟下,师生互动从感知中升华

由于小学生具有喜爱直观、生动事物和抽象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程度的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以师生互动为课堂教学手段的同时,应配合教学内容进行场景模拟,包括使用现代教学设备与手段,以使小学语文课教学变得更加引人入胜,增强小学语文课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欲望,以加强教学中师生的沟通与互动。

小学语文课文《爬山虎的脚》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利用脚爬行的,启发人们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是重点。教师如何让学生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理解爬山虎的叶子和脚,则是难点。老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在电脑上通过动手操作,找准生长点的环节,再借助于提问的方式,既使学生通过训练牢固掌握,深化了对教材的认识,又有利于激发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2]

片断一: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爬山虎叶子的?(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批画)

生1:作者是抓住爬山虎的叶子的形状和动态两方面来写的。

生2:作者是从刚长出来的叶子和长大了的叶子两个方面来写的。

师:刚长出来的叶子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读书、汇报)

视频画面:刚长出来的叶子长大了的叶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注意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

学生再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几个词语体会。

视频画面:“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了波纹,好看得很”一句的画面及意境,配乐让学生欣赏感受。

师:爬山虎的叶子给了你什么印象与感受?

生1:很美。

生2:很有生命力。

生3:十分惹人喜爱。

师:那么就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片断二: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师: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爬满墙壁,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来。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用自己的话与同桌互相交流。

教师指名发言,学生读出相关句子。

粗大的茎上有爬山虎的叶柄和叶片的静止画面。

师: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哪儿呢?请一位同学上来用鼠标点按出来。

生1用鼠标点按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电脑出现提示语:“错了,再试一次!”

师:仔细读读课文中写爬山虎脚位置的句子,看看到底在哪里?(生再次读句子,思考)

生2用鼠标点按长叶柄的反面。该位置出现爬山虎的脚有六七根细丝慢慢长大,末端成圆盘的动画。同时出现语音提示:“对了,你真聪明!”

(让学生齐读这段文字,并试着用简笔画画出爬山虎脚的生长情况。)

在这节课中,老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学生的思维获得了引导,知识面得到了提高。教师将提问整合到多媒体的教学中,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三、在实际体验下,师生互动从理解中提高

实际体验是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基础,是产生思想火花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直观性的认识,则会有助于加深理解,且印象深刻。

下面以小学语文H老师讲授的两次公开课为例,谈谈在场景模拟中如何加强话语沟通与师生互动这一问题。

在《曹冲称象》公开课中,H老师根据曹冲称象的三个步骤:赶象上船、划线―赶象下船、装石―称石,让学生用水盆、玩具象、石子、秤等工具模拟曹冲称象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比曹冲称象更好的办法呢?写出实验方案。场景模拟中,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称象办法:用曹营中的士兵代替石头,士兵直接站到船上去,直到船沉到做记号的地方为止,再称出士兵的重量,更方便;把河里的水一桶桶往船里倒,等船下沉到记号处,算算一共倒了几桶水,称一称一桶水的重量,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3]这堂公开课教学,师生话语融合,互动效果非常好。

在《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中,H老师运用电脑制作这样一段活动画面:①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配上优美的音乐)②旋转着的地球出来了,慢慢缩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叶扁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③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④伴随着音乐出现了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体现地球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壮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因为不了解电脑知识、地球的形成起源而踊跃向老师提问,从而提高了师生互动的质量与课堂教学的成效。[4]

小学语文教学中场景的模拟,其目的是引导小学生的思维,使小学生借助于现代多媒体,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思维的质量与效率,从而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H老师在教学中的场景模拟做到了这一点,师生之间话语融合有效地促进了互动。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既充满着难度与不可预测性,但正因为如此,又存在着丰富的创造性与无限可能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抓住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观察、体验、提问等方式,来提高课堂沟通的有效性,使得师生互动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来运行,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梁俐萍.让作业设计鲜活起来――新理念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探索[J].苏州教育,2008,(11).

爬山虎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园林绿化;攀援植物

1 攀援植物定义、特点、作用

1.1 攀援植物定义

园林上应用的攀援植物,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自身缠绕的攀援植物,这类植物不具有特化的器官,而是靠自身的主茎缠绕着其它植物或物体向上生长;另一类为依附它物的攀援植物,这类植物具有特化的器官,如钩刺、卷须、吸盘,靠这些特殊的器官,把自身固定在其它植物或物体上生长。

1.2 攀援植物特点与作用

1.2.1 攀援植物的特点。第一,种类多,用途广。比如爬山虎、紫藤、常春藤等等,均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第二,占地少,易生长。因为攀援植物需要依附其他的附属物生长,所以占地面积非常小,不易受到人为破坏;第三,攀援植物适应性非常强、成长快。只要条件适宜就能大量地生长,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收到较好的绿化效果,提高了绿化的效率。

1.2.2 攀援植物的作用。可以拓展城市的绿化空间、增加园林艺术的美感、改善自然生态。

2 唐山应用攀援植物现状及形式

(1)墙面绿化。其主要是对建筑物墙面、实体围墙的表面进行绿化,主要采用的攀援植物有五叶地锦、爬山虎等,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中比较常用。如唐山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唐山燃气公司、唐山建筑公司等。(2)篱栏绿化。这种绿化形式是植物依附于各种构件进行攀援生长,多用来划分、维护私人空间区域,主要植物包括蔷薇、藤本月季等等;在居民聚集区域或者校园中比较多见。如在唐山市市政府、河北联合大学煤炭医学院、大钊公园办公楼的墙外等。(3)花架、棚架绿化。这种绿化形式是公共绿地中最常用到的,有着丰富的结构造型,主要植物包括葡萄、紫藤以及五叶地锦等等,如在大钊公园、曙光园中应用。(4)柱体绿化。利用灯杆上进行柱体绿化,常用的植物包括垂吊矮牵牛、金叶薯等,在建设路上应用这种绿化形式。(5)坡面桥体绿化。利用山坡的坡度和桥体绿化,常用的植物包括五叶地锦、爬山虎等,这种绿化形式在唐山市东出口、北出口、唐丰快速互通区等。

3 唐山地区垂直绿化的可应用攀援植物

依据唐山市气候特点和各种攀援植物的生态习性,能适合唐山地区的攀援植物种类不很丰富,主要有三叶地锦、五叶地锦、牵牛花、南蛇藤、野葡萄、山荞麦、茑萝、金银花、观赏南瓜、紫藤、金叶薯、蔷薇、藤本月季等。

主要介绍五叶地锦、爬山虎、紫藤等3种在唐山经常应用攀援植物的特点。

五叶地锦为葡萄科爬山虎属。落叶藤本;幼枝带紫红色。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具长柄,小叶5,卵状长椭圆形至倒长卵形。聚伞花序。花期7~8月;果9~10月成熟。爬山虎为葡萄科爬山虎属。落叶藤本;卷须短而分枝多。叶广卵形,通常3裂。聚伞花序,花淡黄绿色。花期6月,果10月成熟。喜阴,耐寒,对土壤及气候适应能力很强;生长快。用播种、扦插、压条等法繁殖。紫藤为豆科紫藤属。落叶藤本。茎左旋,枝较粗壮。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6对,纸质,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花紫色。花期4月中旬~5月上旬,果期5~8月。

4 攀援植物在唐山未来的发展

唐山市适宜做立体绿化包括各出入口立交桥、环城水系堤岸、桥头、矿山、煤矸石山、垃圾山、地下停车场屋顶、楼房的屋顶、住宅阳台、灯柱、栅栏等设施。垂直绿化占地少,充分利用了空间,大大提高了城市绿量、覆盖率,增强了绿化效果,提高了环境质量。

5 发展攀援植物垂直绿化的建议

5.1 多部门相结合发展垂直绿化

城市垂直绿化是一项综合的工程,它需要城市规划、道路建设、楼群设计、园林设计、社区管理,环保局等机构和普通市民的共同参与合作,政府有必要科学的制定城市垂直绿化的长期实施计划,使城市的垂直绿化工作得以规范的开展。

5.2 编制适合本地区的技术规范

政府部门应在充分总结已有垂直绿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并结合本城市的地域特点,编制符合唐山市实际情况的《城市垂直绿化技术规范》。

5.3 垂直绿化纳入绿地系统规划

将垂直绿化列入绿地系统规划中,进行合理规划,将垂直绿化纳入城市绿化工程,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时,把垂直绿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考虑,循序渐进地科学发展。

爬山虎的特点范文5

1、小草绿油油的,缤纷的花朵星星点点的点缀着毛茸茸的绿草毯,高大的树木挺立在绿草红花的旁边,像是一个哨兵一样,守护着那些可爱的花草精灵们。

2、在十一月份里,我知道了柳树的奇特特点,秋天,其他种类树枝上的叶子已经变成金黄,甚至已经飘落,而柳树的树枝上的叶子却还是“绿”等再过一段时间,别的树上已经光秃秃的了,柳树的叶子才慢慢地飘落下来,更令我惊讶的是,那飘落下来的叶子,竟然还是“绿”色的!怎么样?很奇特吧?

3、从爬山虎的身上我学到了一种精神,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爬山虎用那纤细的小脚支撑起了整整一片爬山虎;又为了这种精神,爬山虎终于没有白费它的努力,苦尽甘来。这种精神就叫做坚持。

4、银杏树的枝干那么笔直,多想以为草原中的哨兵;银杏树的枝条多么纤细,多像舞蹈着柔软的手臂;银杏树的叶子多么精致,多像一把把长柄的扇子。银杏树,你真美,美得让人陶醉。

5、清晨,一缕阳光把我带入了那浓艳的画境。只见,身旁两排高大的银杏树那么挺拔,它的枝条是那么纤细,他那一片片折扇似的叶子是多么富有生机。从远处望去,一抹金色的颜色呈现在半空,它就像成千上万只蝴蝶,在半空中飞旋。一阵微风从枝间拂过,无数金黄的叶子像许多耀眼的繁星在半空中闪耀,由上至下地发出“沙沙”的声响,犹如一支优雅的乐曲在林间回荡。再瞧瞧枝头,那金黄的叶子,好似一群小机灵,和着歌声,随着浓浓秋意,一起在枝头舞动。

6、桂花树的分枝像鹿角,枝上又分枝,越分越细分布的那么均匀,谁也不挤谁。一阵风吹来,他就用那双长满疙瘩的手,摇来摆去,欢迎着那些进校园,来上课的小学生们。

7、无论刮风下雨,爬山虎都坚持爬到水泥墙顶端,等到看到天上的云朵;望到高耸入云的大厦;鸟瞰地上步履匆匆的人们的那美好的一天。它似乎正在努力地攀爬。所以,它用它无休无止的脚步奋力地爬上了15米的水泥墙。

8、到了冬天,雪松依然精神抖擞,只是灰尘满面。枝叶逐渐变黑,枝尖淡黄,随着大风呼唤,枯枝败叶不停地在空中上飞舞,灰色的树皮凸凸凹凹十分坚硬。当万物沉睡时,雪松屹立在狂风之中,显示出它英雄的本色。

9、细雨如丝,一棵棵樱桃树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在雨雾中欢笑着。阳春三月,樱桃树上满是嫩芽儿,一个个都含苞欲放,风一吹,就摇来摇去的。看上去真可爱!

10、在我们村子的小学里,操场西北角有一棵高大的银桂,桂花开放时,整个家都浸润在悠悠的桂花香中。远看桂花树,像亭亭玉立的美少女,穿着绿色的舞裙,上面镶嵌着许多金灿灿的宝石,正准备去参加化装舞会。近看桂花树就像一位年迈的老爷爷。

11、炎热的酷夏到了,没摘完的樱桃都落到了地上,留下的只是那翠绿的叶子,它们是绿得那么可爱,微风拂过,它们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2、远看,那一棵棵柳树像一缕缕绿烟、一个个金丝笼……它那亭亭玉立的枝条是多么细长、多么柔软……就像一根根鞭子。它那狭长的叶子是多么有序排列呀!左一个,右一个,像一把把锋利的小刀,它那绿油油的颜色好像是画上去的,它那像大腿一样粗的树干上有“眼睛”一样的裂纹,还有褐色的“皮”。

13、瞧!在一面水泥墙上,有一片片枝繁叶茂的爬山虎。那片爬山虎遮盖住了灰色的水泥墙,在雨后的阳光下,爬山虎的明亮的绿叶像是被琥珀凝固了似的,照耀着我的眼睛。

14、夏天,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不少花花草草低头弯腰,而雪松在烈日高照的情况下却巍然不动,雪松像一把把张开的绿绒大伞,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的,爷爷奶奶们自带小凳,坐在雪松下面乘风纳凉。

15、雪松,春夏秋冬,四季常青。它那茂盛的树叶一层一层,层层分明,从下到上,逐渐缩小,成为塔形,它的名字叫塔形。枝叶笔直如针,如果你去摸它,它会扎你很疼。雪松的树干并不是很粗,树干只有碗口那么大,松树有着灰褐色的树干,像旗杆一样高高耸立。两棵雪松站在门前像两棵不死的“战士”在保护着家园。

16、我家门前有一棵柳树,他就是我最好的朋友,一直陪伴我,陪我度过春夏秋冬。那门前的柳树又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着细细的身材,有着满头翠绿的头发,看起来,十分美丽。

17、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有墨绿色的,嫩绿色的,摸上去光光的,如果你一不小心,摸到了叶子的边缘,那你肯定会“啊啊”地叫起来,因为,叶子的边上可是有锯齿的,那些锯齿如果很锋利,那么,它肯定会割破你的手指头。

18、严冬过后,温暖的春天已经到来。那绵绵细雨让雪松吮吸着甘露,身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经过春雨的洗礼,雪松显得精神焕发,满面春荣。微风吹来,它扭动着身躯,向人们点头致意。枝叶湿润变成纯绿,使人感到旧貌换新颜了。

19、在春天最美的树要数柳树了,它那刚长出来的叶子,好像一双双柔软的“绿眉绿眼”那是多么可爱呀!眼睛一长出来好像被世界吸引住了,一眨也不眨。那细细枝条好像随时都要飘起来庆祝自己的美。

爬山虎的特点范文6

(1)“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请根据这段话,再加上你的想象,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

(2)“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之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詹天佑》)根据文字叙述,发挥自己的想象,分别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山势及开凿隧道的简明示意图。

细细比较、口味上面两道题,有三个显著特点值得借鉴。

其一,围绕教学目标,注意导向性。

“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得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的发展”。两道题正是基于上述目的,以新大纲和课本所确定的要求为内容,做到教什么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爬山虎的脚》课题点出了重点,“预习”“思考.练习”都要求仔细研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詹天佑》一课着重讲了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开凿隧道”等几处关键工程的施工情况,表现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突出了他“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新大纲重新审定的人教版教材,不约而同地新增了“画爬山虎的脚”和“画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示意图”的练习题。编者的意图达成度如何,教学中如何改进和完善,考查一下学生画得怎样便一目了然了。

其二,重视语言感悟,注意思考性。

“阅读分析”的考点是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上述两道题虽然是笔试题,但是一改以往机械记忆式的文字叙述和猜谜式的选填ABC,要求学生“画”出答案来,不过,若不认真默读,用心思考,就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就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也就不能把答案“画”正确。

题(1)所引的4句话,依次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形状——“枝状”“六七根”“细丝”,颜色——“嫩红”。忽略哪一个细节都会出错。题(2)所引的4句话采用对比的方法介绍了两个隧道不同的施工方法,因为居庸关“高”,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因为八达岭“长”,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中部凿井法”。山势的不同特点和开凿的不同方向都要正确地“画”出来,如果不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也是不行的。

其三,体现学科沟通,注意综合性。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这个意义上看,两道试题不失为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有益尝试。“画”答案的方式,既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使学生意识到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提高给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除了共同涉及的美术学科以外,题(1)还沟通了“语文”与“自然”的联系,通过画爬山虎这种植物加深了对“茎”“叶”“叶柄”这些植物学名词和知识的理解;题(2)则把“语文”和“地理”,乃至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联系在了一起,“山势”“隧道”“凿井”这些不容易的词读读、想想、画画就明白了。【案例】

课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很美丽,真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

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出示段,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挤挤”读懂了荷叶很多。

生:明明是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

生:荷花在绿叶衬托下会显得更美。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态很多很美。

师:荷花那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

生:我还会加上动作呢。(生一边读一边加动作,非常生动、形象)

生:老师,“冒”可以换成“伸”吗?

师:你真会读书。你们说说“冒”换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开;“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我觉得在这里用“伸”不够恰当。

生:我觉得用“冒”字好。因为“冒”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师:荷花如此娇艳动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笔把它画下来。

生:我想配着音乐美美地朗读。

……